煤气防护常识

合集下载

气体安全防护知识

气体安全防护知识

气体安全防护知识一、煤气基础知识什么是煤气:煤气是混合气体,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CH4、CmHn等。

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O2、N2、水蒸气和少量氧气。

1、煤气的分类及性质①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CO含量23%~30%,无色、无味,剧毒,易燃易爆,热值3300~4200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

着火温度700℃左右,爆炸极限为30.84%~89.49%。

②焦炉煤气,是生产焦炭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H2含量56~60%,CH4含量22~26%,CO含量6~9%,无色、有臭味,有毒,易燃易爆,热值15000~180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2150℃,爆炸极限为4.72%-37.59%。

③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CO含量在55%以上,无色、无味,剧毒,易燃易爆,热值6280-8373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为18.22%-83.22%。

通过以上煤气的分类及性质:得出:毒性: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热值: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2、煤气中毒(1)CO中毒机理: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CO被人吸入时,CO 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O2与血红蛋白结合,而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速度比O2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快300倍,释放速度慢3600倍,故使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使人中毒。

CO中毒后,受损最严重的是对缺氧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

(2)煤气中毒表现: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情绪烦躁等症状。

采取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补氧,其症状即可消失。

经观察有异常表现时,可送至医院治疗。

中度中毒:两腿不听使唤,产生意志障碍或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应采取以下措施: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 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畅通;适当保暖,以防受凉;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中毒者吸氧气,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

煤气的预防及防范措施

煤气的预防及防范措施

煤气的预防和防措施一、平安防护措施〔1〕在生产、操作、施工中,如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规定标准或氧含量不达标时,应佩戴呼吸器。

〔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或煤气设备、管网发生泄漏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等隔绝式防毒面具,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3〕进展煤气设备检查或危险作业,必须有监护人人员在场监护。

二、煤气事故的处理原则加强煤气管理,可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及时进展抢救,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①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通知厂调度、煤气防护站,将中毒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及时报告。

②煤气防护站应尽快组织好抢救人员,携带救护工具、设施,迅速赶赴现场。

进入煤气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先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的来源,防止煤气扩散。

同时要翻开门窗和通风装置,排除过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注意:制止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指挥和强行施救,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③立即通知附近医院、卫生所或保健站派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④检测人员要赶到现场,采集空气样品,分析一氧化碳浓度,为医师诊断抢救患者提供依据。

⑤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企业领导。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戒备,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抢救人员应绝对服从统一指挥和纪律要求。

三、煤气火灾事故的预防1、防止静电放电。

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接触、别离而产生的。

两种物体在发生摩擦之后就会产生和带有相反的电荷,如果带电体时绝缘体,就有积累电荷的条件而形成对其他物体的高压体。

当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最小点火能在0.3mJ以下,一般静电电压在3000V 以上就能将其点燃。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接地、跨接、控制流速和禁穿化纤等易带静电衣物等。

2、远离或隔离高温物质。

包括:采暖系统、加热装置、高温物料、热处理的赤热体等。

高温管线与煤气管线接近时,高温外表应采取隔热措施。

蒸汽采暖不应超过110度3、防止产生电火花。

《煤气安全防护》PPT课件全篇

《煤气安全防护》PPT课件全篇
煤气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煤气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通常指由固体燃料(或重油)经干馏、气化或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气体产物,主要成分为可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并含有氮、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气体。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油煤气等。
1、钢铁企业富产煤气介绍
⑺、煤气管道及设备虽已吹扫,并检修合格,如 果停留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挥发,特别 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 样发生爆炸。 ⑻、烧嘴关闭不严,煤气泄漏炉内,点火前未对 炉膛进行通风处理。 ⑼、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按规章办事,或停煤气 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有检查就动火。 ⑽、烧嘴点不着火,再点火前对炉膛未作通风处 理。 ⑾、煤气设备(管道)引上煤气后,未作爆发试 验,急于点火。
2.2.4、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的处理
⑴、出事地点,应立即放出岗哨,禁止不戴防毒面具进入煤气危险区域。 ⑵、使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如在室内应移至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 ⑶、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⑷、对轻度中毒者,如出现头疼、恶心、眩晕、呕吐等,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补氧,其症状即可迅速消除。 ⑸、对于中度中毒者,如出现意志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现场输氧。待其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卫生站治疗,如有高压氧舱可进舱治疗。
1.1. 2、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 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是无色、有臭味、易爆炸的有毒气体,比重0.3623,发热量为4000~4500kcal/Nm3,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左右,焦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或55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爆炸极限为4.5%~35.8%。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比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人身中毒。

煤气发生作业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煤气发生作业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煤气发生作业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煤气发生作业风险点、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在煤气发生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点,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本文将主要探讨煤气发生作业的风险点、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风险点煤气发生作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1.火灾风险:煤气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高温和明火,如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2.爆炸风险:煤气发生设施内部压力较高,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引起爆炸。

3.中毒风险:煤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如若通风不畅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4.机械伤害风险:煤气发生设施中的转动部件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5.高空坠落风险:煤气发生设施通常较高,如若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高空作业可能引发坠落事故。

安全防范为了降低煤气发生作业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通风措施:保证煤气发生设施内部的通风良好,以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

2.隔离措施:将煤气发生设施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有毒气体扩散。

3.监控措施:对煤气发生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防火措施: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配备灭火器材等。

5.机械伤害防护:对煤气发生设施中的转动部件进行防护,避免人员接触。

6.高空作业安全措施: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带、搭建脚手架等。

应急措施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煤气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疏散措施:如若发生煤气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疏散程序,将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2.救援措施:对于中毒等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灭火措施:如若发生火灾或爆炸,应立即启动灭火程序,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请求支援。

4.设备关闭:在应急情况下,应立即关闭煤气发生设施的电源和供气阀门,以防止事故扩大。

5.事故调查:对于发生的事故,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煤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煤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煤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煤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1在密闭的空间内,燃气达到一定浓度,如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燃事故。

因此,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保持通风,用过之后一定要关上阀门。

千万不能为了美观,把燃气表和燃气管道装进密闭的柜子,即便要装进柜子,也要选择带有百叶窗等透气性能好的柜子。

改动管线时,应该由燃气公司的专业施工人员对燃气管线进行施工改造,不得自行改动燃气管线。

一、防止燃气泄露,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使用燃气时室内要保持通风,不要完全关密闭。

2、使用前应检查阀门、气管、灶具是否连接牢固可靠。

3、漏气检查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是否漏气,一般可采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进行检查。

4、在炉灶上烧东西时,最好不要走开,防止水、菜汁、汤汁等溢出扑灭火苗而导致燃气泄漏,或因遗忘而烧干锅具5、每年检查燃气通路,阀门及管道是否漏气,老化的输气管要及时更换。

二、燃气泄露应保持冷静并采取应急措施(1)切断气源:及时切断燃气阀门。

(2)杜绝火种:严禁在室内外开启电器设备,如灯开关、打电话等。

(3)通风换气:应该及时打开窗户,切忌开启电动排风扇,以免引燃室内混合气体,造成爆炸。

(4)室外报警:到室外拨打燃气公司报修电话。

室内燃气发生泄露后不能开灯、打电话和打开排气扇图片在室内发生燃气泄漏时,室内的环境已经具备了发生爆炸的要素,如遇到明火会立即发生爆炸,而此时如果开灯、打电话和打开排气扇都会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爆炸性气体,引起爆炸。

安全用气的五要和五不准五要:①胶管与炉端和阀门端要拧紧;②点火用气时要有人看管;③人走要熄火;④发现漏气或异常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⑤休息前要检查供气阀门和灶前开关是否关严。

五不准:①不准在闻到有燃气气味时点火或开灯;②不准开火睡觉;③不准小孩玩火;④不准先开气后点火;⑤不准私自改装管线。

煤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2煤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广泛用于家庭、企业和工业。

然而,煤气泄露或意外燃烧等安全问题也常常发生。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采取预防和防范措施。

煤气防护知识

煤气防护知识

二、煤气事故的控制要素了解煤气事故的控制要素,只有将煤气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才能用好煤气这个二次能源,遏制煤气事故的发生。

1、煤气中毒事故(1)CO的毒性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其与血红蛋白(Hb)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力要比O2与血红蛋白(Hb)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能力大200~300倍,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

2)CO 响应浓度煤气中毒程度取决于CO进入人体后血液中产生的HbCO含量。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HbCO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

当HbCO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

当HbCO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

我国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2、煤气的爆炸事故煤气浓度进入爆炸范围,就有爆炸的可能。

通常认为,煤气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的可能性越大。

各类煤气的爆炸范围取决于各组分的爆炸极限与浓度。

(1)煤气的爆炸范围3、煤气着火事故(1)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可用一个燃烧三角形来表示,三要素缺一燃烧不会发生;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温度)(2) 煤气的着火温度:焦炉煤气:550-650℃:密度为0.45-0.50 Kg/Nm3高炉煤气:~750℃左右:密度为1.29-1.30Kg/Nm3转炉煤气:~530℃:密度为1.396kg/Nm3 。

混合煤气:650~750℃密度依高焦煤气之比发生炉煤气:~650℃:密度为1.16Kg/Nm3事实上,着火温度是压力、速度、容器尺寸、混合比的函数Ti= f(p,d,v, )(3) 几种常见点火源的温度三、煤气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封——严密性,钢管材质、焊缝质量;耐压设计(材料、结构)隔——设可靠隔断装置、逆止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堵——设汽封、氮封,保持压力;防爆电气泄——设防爆阀、爆破膜、防爆水封、安全阀、泄爆M2/M3不小于1/10,门窗外开;放——设事故放散、调压放散装置、通风排气装置控——含氧量、CO、压力、温度、流量、柜位、液位检测监控;1、系统的密封严密(1)严密性试验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或管道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一、煤气的危险性1.1 了解煤气说到煤气,很多人可能觉得它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就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像一个隐形的敌人。

煤气无色无味,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想象一下,如果家里的煤气泄漏,那可真是个大麻烦,后果不堪设想。

1.2 事故案例举个例子吧,前段时间我听说有个邻居,因为没注意到煤气泄漏,结果整个厨房都被炸了,真的是吓死人了。

像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家庭都因为煤气而遭受损失。

所以,了解煤气的危险性,绝对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第一步。

二、煤气防护措施2.1 定期检查首先,定期检查煤气设施非常重要。

就像我们给汽车做保养一样,煤气管道也需要不定期的“体检”。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意外发生。

你可以每隔几个月请专业人士来检查,确保一切正常。

其实,花点小钱,换来安全,绝对值得!2.2 安装报警器然后,安装煤气报警器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像给家里加了一道“防护盾”,当有煤气泄漏时,它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醒你赶紧采取措施。

这可真是“未雨绸缪”,让我们在潜在的危险面前多一份保障。

2.3 学习应急处理最后,学习一些应急处理的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万一真的发生了煤气泄漏,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冷静应对。

比如说,第一时间关闭煤气阀门,打开窗户通风,然后赶紧拨打紧急电话。

这些小细节,可能在关键时刻就能救命。

三、日常使用中的注意事项3.1 正确使用煤气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煤气更是重中之重。

每次做饭之前,检查一下炉具是否正常,确保没有异味,这样才能安心烹饪。

别想着“没事”,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平时多留意,才能避免意外。

3.2 教育家人此外,还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家里的其他人。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了解煤气的安全使用方法,形成一个“安全防护网”。

这样,大家都能齐心协力,保障家庭的安全。

毕竟,“人心齐,泰山移”,团结一致才能抵御风险。

总的来说,煤气防护安全措施绝对不可忽视。

从了解危险性,到实施防护措施,再到日常的注意事项,这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

煤气防护安全措施一、煤气的危害煤气,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潜藏着不少危险。

它无色无味,往往让人放松警惕。

谁能想到,平常做饭的火炉旁,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杀手”?如果不小心泄漏,后果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煤气中有一氧化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东西。

它对身体的危害,简直不亚于慢性毒药。

长时间吸入,可能会导致头痛、乏力,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1 漏气的迹象说到煤气,大家一定得学会识别漏气的迹象。

首先,听听有没有异响。

煤气漏出时,会有轻微的嘶嘶声。

然后,注意空气中的味道。

虽然煤气无色无味,但有些地方会添加一种特殊的气味剂,像臭鸡蛋那样刺鼻。

再者,看看周围的环境。

煤气泄漏会导致周围的植物枯萎,这可不能掉以轻心。

1.2 生活中的隐患生活中,这些隐患可真不少。

比如,老旧的管道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出现裂纹和漏点。

再比如,厨具的连接不牢固,也容易出问题。

还有那燃气灶,使用时若不小心,火焰偏离了灶具,就可能引发燃气泄漏。

我们在家做饭时,一定得时刻留意这些细节。

别说小事,安全才是最大的事情。

二、安全使用煤气的注意事项使用煤气可不能马虎,几个简单的注意事项,能让我们安全多一层保障。

首先,定期检查设备,尤其是燃气灶和管道。

岁月不饶人,老旧的设备容易出问题。

像我们平常检查电器一样,这个也得常常留心。

2.1 安装报警器再者,家里最好装个煤气报警器。

这个小家伙可真是个好帮手。

它能在煤气浓度过高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就像一个贴心的小保安,随时保护着我们。

安装简单,价格也不贵,真的是值得投资的安全措施。

2.2 煤气泄漏的处理万一真的发生煤气泄漏,别慌!第一步,迅速关掉气源。

然后,打开窗户通风,千万别开电器或打电话,避免引发火花。

接着,赶紧离开房间,呼叫专业人员处理。

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2.3 教育家人别忘了教育家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

让他们知道煤气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家是温暖的港湾,但安全教育也同样重要。

就像我们教孩子们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这种小知识能够保护他们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防护常识1、煤气指的是什么?其共性是什么?工业上所讲的煤气是指含有H2、CH4及CO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气体。

其特点是发热量高、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共性:易燃、易爆、有毒。

2、我集团所用的煤气有几种?各煤气成份含量是怎样的?高炉煤气是在炉内冶炼生铁时,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的,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高炉煤气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含有CO等可燃烧物质,有剧毒。

(2)高炉煤气的热值较低,燃烧温度也较低,只有与炼焦煤气混合后才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

(3)高炉煤气含有大量灰尘,含尘量高达15-25g/m3,只有经过除尘、洗涤方可使用。

(4)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为50-80g/Nm3),它能降低煤气热值,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进入燃烧室还可引发爆炸事故。

5、焦炉煤气特性是什么?焦炉煤气是炼焦生产的副产品,是含有氨、苯、焦油等多种贵重产品的原料,焦炉煤气热值较高,但含有较多杂质,为防止堵塞和腐蚀管道及设备,保证正常运输和使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焦炉煤气主要特性如下:(1)有毒:焦炉煤气中含有6﹪-9﹪的CO,还有氨、苯等有毒气体。

(2)易爆: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H2,一般为56﹪-60﹪,易与O2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热值高:由于H2、CH4、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高达80.2%-88.6%,因此有很高的热值。

6、转炉煤气的特性是什么?(1)由于CO含量极高,所以有剧毒;(2)转炉煤气热值较高,不用混合其他煤气就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3)转炉煤气一般在吹炼中期回收,回收是间歇性的,又因它有剧毒、易燃、易爆、回收危险性大。

在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煤气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全部热量,称为煤气发热值。

8、什么是煤气重度?单位体积的煤气在标准状态下所具有的重量。

9、煤气燃点的基本概念是什么?能够使煤气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最低温度。

10、什么是煤气爆炸极限?当煤气与空气(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遇火能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范围。

11、什么是煤气燃烧?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在明火和燃点以上高温作用下,所进行的缓慢而有节奏的化合反应。

12、什么是煤气爆炸?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在明火或燃点以上高温作用下,发出骤然激烈的化合反应过程。

13、煤气发生着火、爆炸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煤气与空气混合浓度在着火、爆炸极限内。

(2)遇明火或燃点以上的高温。

14、爆炸事故有哪些特点?(1)爆炸事故的突然性(2)爆炸事故的复杂性(3)爆炸事故的严重性15、煤气为什么能使人中毒?因为煤气内含有CO,人吸入煤气后,CO进入体内,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特别容易结合而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分离速度极慢,使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这样人体各基础组织细胞就得不到氧气,特别是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对缺氧的反应最灵敏,只要8秒钟得不到O2就丧失活动能力、失去知觉、造成煤气中毒,如吸入煤气量多和中毒时间长就会死亡。

16、煤气中毒后,人体有那些症状?煤气中毒程度不同,症状也各不相同,按症状可正确地判断中毒者的中毒程度。

这便于及时而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尽快开展急救。

(1)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但无昏迷现象出现。

(2)中度中毒:除具有轻度中毒的各种症状外,还表现出汗多、烦躁、步态不稳、皮肤和粘膜苍白、随着中毒加重面颊、前胸及大腿内侧出现樱桃红色,此时中毒者意识朦胧,呼吸微弱,有时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这时若能及时抢救,可很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和继发症。

(3)重度中毒:除具有中度中毒的大部分症状外,还出现强直性痉挛、手脚冰凉,完全丧失意识,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甚至会导致呼吸停止,中毒者的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应,处于假死状态,这时若不能及时抢救,便可导致死亡。

重度中毒者有时会出现病理反射,伴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肺水肿及电解质紊乱等。

重度中毒者经及时抢救,能脱离昏迷,症状也可逐渐减轻,但有的中毒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其程度与昏迷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精神失常,痴呆木僵,震颤麻痹、肢体瘫痪、失语、偏盲及周围神经炎等。

17、怎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1)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立即打电话报告煤气防护站,到现场急救。

(2)将中毒者迅速救出危险区域,安置在上风侧空气新鲜处,维护好现场,指派人接救护车。

(3)检查中毒者的呼吸,心脏波动、瞳孔等情况,确定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4)对于较重中毒者,如意识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在现场补给O2,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医院治疗。

(5)对于严重中毒者,如意识完全丧失,停止呼吸等,应立即在现场实行人工呼吸,在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准用车送往厂外医院治疗。

中毒者没有出现尸斑或没有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6)为了便于中毒者的自主呼吸,其领扣、衣扣、腰带等应解开,湿衣服应脱掉,冬季或初春深秋季节,应对中毒者妥善保暖,以免着凉。

(7)注意中毒者是否有外伤,采用正确搬运和急救方式,急救的同时,应简单迅速处理外伤。

18、空气中一氧化碳允许的安全浓度是多少?与允许工作时间、人体反应情况的关系怎样?我国劳动卫生标准规定:在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允许浓度不超过30mg/m3((1)管道和煤气设备要密闭不泄漏,一旦发现有煤气泄漏点,要及时处理。

(2)管网内的煤气必须保持正压。

煤气压力骤然下降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停止使用,以保持管网压力。

(3)点燃煤气时,必须先提供火源,后给煤气,当点火不着时,应迅速切断煤气供应。

待几分钟后,再重新点火。

以上三条可归纳为:不泄漏,保正压,先给火。

这是使用煤气的三条基本原则。

20、煤气在使用中为什么规定先点火,后给煤气?因为先给煤气,煤气与空气混合后再遇明火后就会爆炸,所以规定先点火,后给煤气。

21、煤气系统用户单位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件:(1)操作室挂有所属(区域)设备工艺流程图。

(2)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煤气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要点,事故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

(3)设有相应的煤气设备运行生产原始记录和报告制度。

(4)安装煤气流量、压力显示、低压报警、安全检测装置等。

(5)煤气设备专人负责、专人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具备煤气设备操作及各类事故处理应变能力,持证上岗。

22、煤气柜的作用:(1)以盈补缺,合理回收利用资源;(2)稳定管网压力;(3)保证安全生产;(4)调峰作用,缓解煤气产生量的不稳定性。

23、在煤气区域中一般应注意那些问题:(1)严禁在煤气区域打盹、睡觉,无关人员不准在此区域随意进入、逗留。

(2)严禁一切人员在煤气区域抽烟或一人四处走动(包括与工作有关)。

(3)严禁用煤气取暖或私自乱接煤气管线。

(4)严禁一人独自到煤气区域工作,应两人以上或有人监护。

(5)没有安全分析,严禁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或检修动火,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

(6)严禁用嗅觉或明火直接检查煤气。

24、煤气防火的原则:防止煤气泄露、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防止煤气接触火源是预防工厂煤气着火、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则性措施。

25、怎样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从事煤气作业的工人,应进行生产操作和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工作。

(2)凡发现煤气设备漏煤气,应立即处理好,对室内的煤气设备应经常进行检查,并用肥皂水试漏。

(3)凡带煤气作业,如抽堵盲板、堵漏等,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4)凡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严格处理净残余煤气,经检测后方准作业。

(5)严禁用煤气取暖,不准私自乱接煤气。

(6)生活用设施如上下水道、蒸汽等严禁与煤气设施相通。

(7)煤气设备附近严禁设生活间和休息室。

(8)带煤气作业或处理煤气时,做好监护、防止闲人误入。

(9)经常监视作业环境中CO含量,凡在煤气污染区域内工作,CO含量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2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规范一、操作程序1、将面罩供需阀置于关闭状态,打开气瓶开关(逆时针旋转),观察压力表压力指示。

2、背上呼吸器,扣紧腰带,将腰带及背带扣紧,调节到呼吸器位置合适为止。

3、展开面罩的头带,置于面罩内;头带罩于头部;头带的中心带置于头后部。

4、拉紧上、下部带子,检查面部的密封情况,供需阀将在呼吸气口自动开启,进入正常呼吸。

5、使用完毕后,关闭面罩供需阀开关,取下面罩。

6、打开腰带扣,将肩带放松,然后取下呼吸器,关闭气瓶开关。

7、按压供需阀保护帽的中心按钮,排出系统内的气压。

8、使用完将呼吸器放置在呼吸器专用柜里,不得随意乱放,以免出现损坏等意外情况。

二、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值。

2、当压力表指示在40—60bar时听到报警,此刻要以最快的方式撤离到安全区。

3、佩带面罩后进行2—3次深呼吸,吸气时,气量应充足;呼气时,出气应很容易的从呼气阀排出,摒住呼吸,供给阀应停止供气(听不到泄漏的声音)。

如发现泄漏,应重新调整面罩直至正确。

4、气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应留有10bar以上的剩余压力。

各厂使用的空气呼吸器及防护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当气压低于180bar时要及时到煤气防护站充气。

5、严禁气瓶跌落和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