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
我的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我的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老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以下是我从我的老师身上学到的一些重要的品质和价值观。
1. 激发热爱学习的兴趣我的老师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个人魅力,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他们让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让我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2. 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我的老师们教育我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告诉我,成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通过他们的榜样和教诲,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最终取得成功。
3.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团队合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我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他们组织小组活动,鼓励我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意愿。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4. 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的老师们经常告诉我,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们教会我如何看到问题的积极一面,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鼓励我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5. 培养社会责任感我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他们鼓励我们为他人做好事,传播友善和正能量。
通过这些教导,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拥有对社会的责任心,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起来,我的老师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通过他们的榜样和教诲,我学会了热爱学习,坚持不懈,团队合作,积极乐观以及拥有社会责任感。
这些品质和价值观将伴随我一生,并帮助我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正是因为我的老师,我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成就和幸福。
我将永远感激他们对我的教导和培养。
教师应教会学生做人道理

龙源期刊网 教师应教会学生做人道理作者:林少微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0年第01期孔子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显示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身教重于言教。
”为人师表,为人之师,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真情可以感化学生古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父母、兄长、周围环境,而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是最崇高、最具威信的人。
学生对教师怀有崇敬感,因此教师要利用自身修养,做学生真正的楷模。
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对他很溺爱,因此养成了他凡事喜欢斗殴逞能的性格。
上课时间吵吵闹闹,张牙舞爪,老师为了保证其他同学的上课体验,点名说了他,没想到他气焰嚣张,完全不听老师的教导,还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顶嘴;下课后,他又聚集同学打打闹闹,同学们对他惟恐躲之不及;在学习方面,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课下作业完全空白。
对此,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每次下课我都会把他拉到身边,跟他讲名人尊师爱学的故事,跟他讲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趣事。
放学后,我多次为他补课,为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深受感动,他对我说:“林老师,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我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从此,他不断的改掉自己之前的坏习惯,学习成绩迅速提升,和同学互帮互助,他的转变让我感到很是欣慰,也让我知道,身为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是多么重要,真情可以感化学生。
好习惯的引导作用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习惯养成的重要。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时抓纪律教育、理想教育外,还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正确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为师者必须先学做人

为师者必须先学做人
作为一位教师,必须首先要学会做人。
这是因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做人素养:
1. 遵循道德规范: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2. 爱心关怀: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怀有真挚的爱心,并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3. 公平公正: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应该有偏袒或歧视的现象出现,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给予公正的评价和机会。
4. 同理心与沟通能力:教师要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感,并利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5. 持续学习:教师要有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通过学习做人,教师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会做人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
他教我怎样做人作文300字

篇一:《老师教我怎样做人》老师教我怎样做人在老师心目中,我一直是个好孩子,可是我也有不乖的时候。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老师,是她在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一把,不至于让我沉迷于电视。
以前,我在班里的成绩还算不错。
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却沉迷于电视。
有时候我管不住自己,没做完作业就去看电视了。
而爸爸妈妈见我在看电视,就问我:“你做完作业了吗?”我想:如果爸爸妈妈知道我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肯定会骂我的。
于是我回答:“嗯,做完了。
”而回到学校,老师问我怎么没交作业。
我就说放在家里不记得带了。
不过我通常不做的都是一些小作业,等中午回到家再不回来交给老师。
(在以前的学校我是中午回家吃饭的。
)我就这样连续做了两个星期。
因为中午没有睡觉的缘故,我下午上课时经常打瞌睡。
老师不是傻瓜,久而久之,老师觉得这事肯定另有蹊跷。
一天下午,我值完日后被胡老师叫去了。
老师问我:“夏玮,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要说真话,好吗?”“好啊!”我脱口而出。
“你这几个星期都说没带作业,而下午却又交了上来。
你是不是没完成作业而中午回去赶作业啊?”听了老师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
“是。
”我低声回答道,我那蚊子般的声音大概只有我和老师两人听得见吧。
“你勇于承担错误就是好孩子,你知道中午回家写好作业就表明你心中还有作业。
你可以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完成作业吗?”“因为我晚上光顾着看电视了。
”我低声说。
“噢,那这件事我就不告诉你爸爸妈妈了。
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光顾着看电视了。
还有,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你要有自控能力,这样不管你今后遇到什么诱惑都可以抵挡了。
你要记住老师这番话”“谢谢老师。
”我笑着说。
我谢谢这位老师,是她让我懂得了这些道理,懂得了做人!----教我怎样做人在生活的海洋中,我既不知她从何处来,又不知道她往何处去,更不知她姓什名谁,只记得她在那一瞬间的动作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让人难忘。
那是在一个绚丽的夏日,我在一座小城的马路上款款而行。
教会学生做人

教会学生做人——谈德育的根本任任务和教师的职责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必须努力完成这一任务。
一、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学生在校学习,过去一般说法叫“念书”,现在笼统地称之为“上学”,这两种说法其狭隘性和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
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受教育”。
因为学生进了学校,不仅是要念几册教科书,认识一些字,了解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在校求学阶段,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形成的阶段,也是身体逐步发育成熟的阶段,所以要求其德、智、体等各方面都要得到正常的培养和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如果顾此失彼,就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多年前,有人谈到全面发展时就形象地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会成为危险品。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不应该出次品,也不应该出废品,更不应该出危险品。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位工作,就是要解决不出危险品而多出优质品的问题。
德育,即品德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
政治教育,就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政治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教育,就是用社会公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教育学生,努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可见,德育就是要解决教会学生做人,做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所需要的人的大问题。
换言之,教会学生做人正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唐代韩愈有篇著名的《师说》。
他把教师的职责明确为“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可以理解为道德教育,“授业”可以理解为文化教育,“解惑”所要“解”之“惑”显然既包括“传道”中的,也包括“授业”中的。
可见他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
当然,他所说的德育与我们所说的德育内涵有很大不同。
以德为师,引路学生成人

以德为师,引路学生成人引言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和有社会意识的公民。
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应该以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影响学生,以德为师,引路学生成人。
本文将探讨如何以德为师,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1. 给予学生正确的榜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好的榜样。
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学生。
以德为师意味着我们要做到诚实、正直、宽容和尊重他人。
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行为准则,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成为一个有成就感和有追求的人所必需的品质之一。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白他们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参与志愿者工作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醒学生他们的学习和行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3.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并教导他们如何去判断和选择。
以德为师的教育方法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故事和案例的引用以及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4.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心。
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社区服务机构以及组织讨论和研究课题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同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进而对社会有所贡献。
结论以德为师,引路学生成人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任务。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我们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通过我们自身的言行和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有社会意识的人。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性质对健全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当好学生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用行为引领学生学会爱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爱与尊重,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进行教育。
在我所教的班,因孩子犯错我没有请过一次家长,学生不完成作业我从未让他们超负荷补作业,学生有事让我帮忙我也从未拒绝过。
相反,我会把一切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家长,欢迎随时“打搅”;我经常在课间走进班级,到学生中间去主动发现有哪些该做的。
我所做的这些事,就是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
我给班里的每名学生都拍很多照片,记录他们成长的精彩瞬间。
手机里几乎每天都有备忘录,办公桌上的记事本也常被写满,有时记下的事有十几条,经常累得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
学生受我影响,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主动多做好事。
班里有一名学生叫小雪,五年级还不会写字,个人卫生很差。
接班时我告诉全班同学不要欺负与嫌弃小雪,如果不尊重小雪就等于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自己。
全班同学都去帮助她,课间有同学帮她学写字,日常有同学帮她搞个人卫生。
最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分组都有同学主动要和小雪坐在一起。
看着学生们真心帮助小雪,我深深地感到喜悦与幸福。
就在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孩子们学会了爱与尊重。
二、通过做事教学生做人为了教学生学做人,班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有的学生负责扫地,通过扫地学会细心;有的学生负责关灯,通过关灯培养节约意识;有的学生负责保管物品,通过保管学会责任。
这样,每个人都在为班级、为他人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从而学会了做人。
我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看阅兵式,看军人的跑步,提出我们也能和他们跑得一样齐。
于是,每天跑操全班同学都成了“军人”。
跑了一个月,班里95%的人都能不错步子了,每次跑操都受到学校领导表扬。
后来班里要求跑步不但要步子齐,还要跑出精气神,要像一匹马,要有龙的精神,要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
教师师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教师师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的师德和人生观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师德和人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教育方式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个具有高度道德素养和正确人生观的教师,能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一、教师师德的价值观教师师德的价值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良好师德形成的基础。
教师的师德应具备以下几个价值观:1.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教师师德的核心。
教师应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和全面教育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忠诚正直的价值观教师应具备忠诚正直的品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到诚实守信、忠诚教育事业。
教师要善于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做人正直的品德。
3. 公正公平的价值观教师应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平等对待,公正评价。
教师不应有偏见和歧视,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到公正公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人生观教师的人生观是指教师对待生活、人生和价值追求的态度和看法。
一个教师的人生观直接关系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1. 爱岗敬业的人生观教师应以教育事业为己任,积极投身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要充满热情和耐心,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追求教育事业的完美。
2. 追求卓越的人生观教师应立志追求卓越,注重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追求教育事业的卓越。
3. 责任担当的人生观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者,他们应该充满责任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
教育别人好好做人的格言经典语录通用3篇

教育别人好好做人的格言经典语录通用3篇教育别人好好做人的格言经典语录 11、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
2、以德感人,为人师表。
3、视责任为美德。
4、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5、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本。
6、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7、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8、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9、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10、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防害孩子增强体质的。
11、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12、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13、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14、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15、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16、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17、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18、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9、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20、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教育别人好好做人的格言经典语录 21、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2、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3、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4、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5、“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6、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7、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8、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9、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10、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11、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浅谈学为人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浅谈学为人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在当今社会,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为人师立德树人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最高的职业追求。
下面就浅谈学为人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话题展开讨论。
学为人师,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教师是社会的工程师,是国家的建设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和人生观。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言传身教的表率。
只有通过自身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才能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底蕴。
教师要树人,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师生情同父子的感情纽带。
教师要真诚关爱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尊重和理解。
要树立正确的权威,让学生知道谁该尊重谁该服从,并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师要树人,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品德素养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唤起学生心中的良知和道德感。
教师要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襟,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学为人师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和最高追求,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
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学为人师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取,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感化学生,做到真正的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文章结尾】。
教师做人标准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做人标准是我们工作的基石,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我对教师做人标准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树立威信、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础。
我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专业素养是我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学科前沿。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再次,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教师工作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勇往直前,不退缩,不放弃。
我们要时刻保持敬业精神,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化解他们的困惑,用耐心去引导他们成长。
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
我们要善于倾听,关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沟通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技巧,使沟通更加顺畅,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有自我修养的意识。
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教师做人标准是我们工作的灵魂,是我们实现教育梦想的基石。
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标准,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的教诲引领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教师的教诲引领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教师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之一。
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教诲的作用,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教师的教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
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详细讨论教师的教诲如何引领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通过教学的方式教授我们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
从数学、科学到语言艺术,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通过教师的教诲,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品德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致力于培养我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他们教导我们如何诚实、友善、宽容和正直。
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教导,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师通过故事、案例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教育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道路。
这些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将伴随我们一生,使我们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三、兴趣与激情的激发教师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调动我们的学习热情。
从音乐、体育到美术,他们给予我们一个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兴趣的机会。
通过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我们发现了自己擅长和热爱的领域,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师的教诲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使我们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四、角色模范的塑造教师是我们的角色模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并以身作则地传递正能量。
教师的品质和职业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生活中教会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师以自己的行为示范,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我们成为向往进步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五、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的教诲使我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教师的教诲塑造学生的人生品质

教师的教诲塑造学生的人生品质教育是塑造学生人生品质的重要环节,而教师的教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良师益友。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成长为有道德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教诲如何塑造学生的人生品质。
首先,教师以身作则是塑造学生人生品质的关键。
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品德和行为方式往往会被学生所模仿和学习。
一个道德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诚实正直的品格。
相反,一个不道德的教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导致学生产生消极不良的行为表现。
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自我反省,做到言行一致,并且注重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的鼓励与赞赏对学生人生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来建立自信心,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这种正向的鼓励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为有自信、乐观、积极的人。
教师同时也要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让他们在自我评价和纠错中不断成长。
此外,教师在教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是塑造学生人生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个有人生品质的人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而团队合作意识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分组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价值。
最后,教师的教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生品质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还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为人处世之道_为人处世

教师为人处世之道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之道,欢迎阅读!教师为人处世之道: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指的是为人处事很顺畅,还有剩余的精力;“则以学文”中的“文”指的是写作、著述。
没有达到“行有余力”的境界,是需要学习的,但不可以随便写作。
为人处事之道学好了,就可以学习写文章,文章写出来,给别人以启发,教化别人,对人、对己都有益处。
有的老师成天与领导、同事格格不入,对社会上种种事情看不惯。
写出的文章因为视角独特,也能发表,可这种文章对读者、对作者都不起好作用。
现在文章发表有些混乱,有些刊物不看文章质量,只要交钱就可以发表;有的老师拿写作当儿戏,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有的老师以发表文章为乐,文章内容完全是信口开河,今天以某个观点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在这家刊物发表了,明天以相反的观点又写了一篇文章,投到另一家刊物,也发表了。
很多文章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更没有社会价值。
一个老师写写,写写反思,这都是很好的习惯。
但把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去投稿,去发表,那就是不负责任,而且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为人处事就是师德,为人处事做好了的老师,就是有道德的老师。
2、先修德,再爱生曾经听一位领导表扬一位刚毕业的班主任老师,表扬的内容大体是:品德高,爱学生,全心扑在工作上。
这个年轻班主任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
几年后,这个老师在学校站稳了脚根,就不像毕业之初那样认真工作了,也不怎么爱学生了。
一个刚毕业的老师,迫于工作压力,工作上认真,而且付出多,也值得表扬。
但表扬的内容仅仅是工作层面,与他的道德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真心实意的爱学生。
作为老师,要先内修自己的品德,品德提高了,自然就会爱学生。
而品德不高的老师,即便是表面上爱学生,也都是虚情假意。
曾经见过一位天天对学生满脸笑容的老师,她给学生的感觉像“妈妈”。
她说的每句话,学生都有一种亲切感。
就在取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又是让学生买她的书,又是让学生上她的辅导班,还诱导学生的家长帮她办私事等等,这些哪是一个老师应做的事情?现实中,这种貌似品德高尚,实则内心毫无师德可言的老师,不是少数。
教师与做人

教师与做人无论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职业道德,教师作为培养人的职业,更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先做人后教书。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身体不好是残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教师的品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那责任可就大了。
“误人子弟”之名不算过分,优秀教师教出来的是栋梁,而有道德问题教师教出来的就难以想象了,那比教师本身有问题更可怕,因为学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个人认为,教师先得成为“人”,一是文化之人,二是博爱之人,三是快乐之人。
一、文化之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文化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主线,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举手投足之间文体气息溢于言表。
第一,传播文化从课堂开始。
每一位都很难区分他从事的教学岗位的轻重,因为培养学生不能只关注语数外,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多元智能的特点,哪一个孩子能够成功,要看教师对他施加的影响如何,是不是真正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有许多学校就是因为培养了一些名人,而名声大振。
第二,教师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带头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将许多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们也会对知识有一种渴望,读书就成为他们成长的必需。
第三,创新的示范者。
创新教育的推行应看教师的创新能力,墨守成规的教师很难教出创新思维的孩子,怎样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学生喜欢你的课堂,也就是教师动了一番脑子,有了一定的思考和积累,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教师博爱之人教师是不是适合从事教师职业,关键就是看老师是否有爱心,爱心可以融化一切,可以将学生们心头的阴云驱散,可以将胆小的变得自信,因为教师的爱犹如一把大伞,成为学生栖息的地方。
1、用心去爱。
许多教师虽然非常善良,但当课堂上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当学生的成绩落后的时候,当学生犯了错的时候,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等等,教师们一下撕去了善良的伪装,歇斯底里般的咆哮着,愤怒着。
我们问过这个学生为什么成绩落后,是因为父母闹离婚,还是身体有病。
当学生犯了错,是不是背后另有原因,也许那个真凶正在悠哉犹在的唱着歌,全做没事人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师德修养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孩子们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
在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学生要诚实,犯了错要勇于知错就改。
记得有一次我就向学生承认了错误,并及时改正了它。
当时我说道:是人难免要犯错误,老师也一样,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好样的。
至今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虽然只是短短的24个字,但已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教育学生。
师德修养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
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
作为教师不能认识自己,又谈何了解、教育学生。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聪明的人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别人,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则更难。
从师德修养上看,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根本谈不上进行以自我教育为特征的修养。
其次,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根据社会主义的师德原则和规范,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修养的动力。
再次,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认识自己、发现问题,还不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只有在这之后,为自己提出新的修养目标,努力改变现状,才能使师德水平真正提高。
离开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任何认识和解剖自己都是毫无意义的。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窥视之下,学生喜欢评论老师,常常把教师平时的言行与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道理加以对照,并对教师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出反应和评价。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
同时,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德,也值得教师学习。
学生年龄虽小,在道德理论和文化知识方面远不如老师,但他们朴实、善良,有一颗纯洁的童心。
与他们接触,会发现许多道德品行上的闪光点,如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见义勇为等等。
教师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以上是我对师德修养的认识与体会,我会向着建立完善的人格而努力。
我知道这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反省和调整心态来逐渐修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