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城市设计论文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论文“梦里水乡,再续前生”——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分析【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同时它们也是见证城市变迁的“空间化石”。

苏州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如何进行更新开发改造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平江路采取以居住为主,商业旅游为辅的“稳静态”更新改造模式成为了全国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争相模仿的对象。

正确处理好居住、商业和旅游三者的关系,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价值得以延续的关键。

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形态本身要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得到极大的关注。

【关键词】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稳静态;更新改造1研究背景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集中体现古城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区域,成为了古城保护的重中之重。

除物质因素的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外,历史文化街区还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城市生活中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是“活”的历史地段。

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模式基本上是以保护、延续、展示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为指导思想来实现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

文化、商业和旅游成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三大主要手段,这样的开发模式必然会对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为主、以商业休闲为辅的原始形态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形态作为最主要、最基本的“原生态”之一,对于整个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和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开发更新过程中,居住形态的变化对开发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正是因为平江路对居住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人本身的情感方面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稳静态”更新模式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分析价值。

平江路历史风貌2历史形态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是苏州一条历史攸久的经典水巷。

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调研的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

这次调研可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呢!
我们来到了平江路。

这里可是苏州的一条老街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走在这条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路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也有卖美食的。

我们尝了一些当地的小吃,味道真是棒极了!而且价格也很亲民哦。

不过要小心人多的地方,有时候会有点挤。

接下来,我们去了拙政园。

这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园林,也是苏州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有清澈的湖水、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我们还在园里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不过要注意保护环境哦,不要
乱扔垃圾。

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

这里是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州的发展历程。

当然啦,还有很多有趣的展品等着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地方哦!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苏州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平江路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被誉为“一街十景”。

这条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商铺,包括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平江路上的店铺情况,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的商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了店铺种类、商品价格、消费者群体、店铺评分等问题,并亲自前往平江路实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3. 调研结果3.1 商铺种类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统计了平江路上各种类型的店铺。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问卷结果,平江路上的店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特色小吃店:涵盖了苏州本地特色小吃,如苏式月饼、鸭血粉丝汤等。

- 手工艺品店:出售一些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纪念品,如刺绣、剪纸等。

- 茶馆:提供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

- 服装饰品店:销售一些时尚服装和饰品。

- 老字号:有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店铺,如陶瓷店、药店等。

3.2 商品价格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商品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平江路地理位置独特,游客众多,商铺租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店铺的零售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3.3 消费者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其中,年轻人购买时更加注重潮流和时尚,中老年人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和品质。

3.4 店铺评分我们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为平江路上的店铺进行了评分。

评分综合考虑了店铺的服务态度、商品品质、价格合理性等因素。

根据评分结果,我们选取了评分较高的三家店铺进行了推荐。

- A店:该店铺为一家老字号陶瓷店,经营了几十年的陶瓷工艺品,产品质量可靠,店主热情好客。

- B店:这家小吃店提供了正宗的苏式月饼和红糖糕点,食材新鲜,口味独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 C店:这家茶馆提供了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茶叶品质上乘,店内环境舒适,是品茶休闲的好去处。

平江路调研分析

平江路调研分析

平江路 水巷 商业街 原型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

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风格疏朗淡雅。

苏州宋元时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800多年前南宋《平江图》上,平江路是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经历史文化街巷保护改造,现在的平江路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一、水岸关系
1、建筑——街道——河道
多层次的铺地将较宽的街道限定出不同层次:
绿化(休憩)——慢行停留——主街——慢行停留——店前区
2、街道——建筑——河道
二、线性空间
沿街界面连贯,多有小超市、饮食摊或中低定位的小店。

稍微的退进形成店前区,多为露天茶座和餐饮,消费档次不一。

建筑间距离拉开成为小巷,气氛立刻由闹转静。

里面有很多小旅馆,过渡商业街和本地居民的生活区。

间隙中的美景,里外隔巷相望。

里面感觉大隐于市,世外高人。

三、空间节点
沿河一侧的小型空地,是适宜人们三两聊天的休憩场所。

尺度较大的广场有大量的种植,与对岸产生视线交流,适宜小群体在户外吃饭喝咖啡。

观光游船码头,白天接待大量游客,位于街口,位置和外形易于识别。

拱桥衔接两岸处产生缓冲空间,适当结合亲水景观,可达性与亲水性提高了周边商业的品质。

四、不足之处…
1、沿河东侧商业发达,但西侧商业零散。

两岸连系需要加强。

东岸河道西岸
2、河边沿街面商业发达,小巷方向人烟稀少。

街区纵深方向发展不足。

沿街巷口
巷内。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平江路现状分析经过对苏州平江路为期一天的考察及搜集资料,我对平江路的改造和再利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有一些具体的分析与看法。

最近这些年,因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城市传统民居今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古城千百年来幸存下的传统民居正遭受着所谓的旧城改造带来的建设性破坏.。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不惜破坏掉传统民居来提高居住水平。

但这样却使我们失去了一些历史上的瑰宝,也会逐渐忘却先人们的思想结晶。

苏州也不例外,先前进行了很多改造,导致原来古色古香的古城变得十分的商业化,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对于现在唯一的水韵古街平江路的保护与改造,这使得我们今天仍能欣赏到河路并行的格局,小桥流水的美景·····现在我就具体谈谈平江路的改造与再利用。

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整体启动之前, 街区的衰败程度已相当严重。

由于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条件及方式的追求, 带有阴暗潮湿等先天不足的传统民居无疑无法满足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 以致于最终留守在传统民居中的往往以中老年人居多,这样虽然保护了民居但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才决定开始做改造。

但是苏州平江路就像是一副另类的“双面绣”:一面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一面是破旧、狭窄、拥挤、落后的状况,我们得权衡好其中的关系。

实际上政府是站在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了一些保护。

政府没有只把平江路当作文物来保护,而是保护了它有用的合理的部分,同时更新了它的一些不符合现在生活需要的部分。

比如说居住环境差,政府就着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房子进行了认真的整修,是采用了很独特的“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简言之就是整旧如旧,让平江路不是没用的老古董,而是在保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有个新兴的发展,这一点很是令人赞同。

具体一点说,在房屋的外观上,政府对已经变形难用的门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以满足现代建筑门窗的节能与密闭要求;再通过重新粉刷墙体, 修复原有屋顶形式与屋面构造, 修复屋面小青瓦等措施, 基本恢复了建筑原有的外观与风貌。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我们小组选的课题“各地保护传统文化的举措及成果调查”,我们立足“就近、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调查了‘平江路’到‘忠王府’这一段。

平江路作为苏州古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气息浓重,是苏州传统的代表,但是随着苏州城市化快速的发展,难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如何处理好本地区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2003年开始,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平江路风貌与环境整治工程。

总长1700米的平江路,纳入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的约1090米,共有475户人家先后搬离平江路历史街区,动迁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平江路民居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通过修缮民居继续发挥它原有居住作用,并且通过改造使其更适合现实的使用;二是充分利用平江区浓重的历史氛围发展旅游业,不仅带动本区的经济的发展同时避免了原有建筑的的破坏。

通过将沿路的房屋改造成商业店面,既利于保护了旧民居又利于平江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平江路已经成为苏州著名的的旅游景点,为苏州传统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作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的保护措施就很复杂了,大体归类为以下类:周边环境的整修、古树的保护、古建筑的保护、名胜的复原与优化。

作为世界闻名的名胜,拙政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正是因为如此,拙政园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而通过保护拙政园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又利于拙政园的保护。

忠王府的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修缮本身,二是建设新馆。

忠王府本是作为苏州博物馆使用,随着新馆的建成,忠王府作为博物馆的功能下降,但正是如此才使得忠王府得到更好的保护,既满足苏州对于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又不使展品掩盖忠王府自身的魅力,可以说十分成功。

除以上措施以外,苏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多次立法保护苏州古城,并且给予其他大量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所在地苏州人民政府,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以及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保护工作纳入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并安排专项保护经费。

平江路实习调研

平江路实习调研

资源评价实习报告2014年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地点苏州·莫干山·溧阳目录一、平江历史街区的调研地区基本情况介绍-----------------3二、调研结果(用数据说明)------------------------------------4 1)地理位置2)历史背景3)旅游价值4)商业价值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5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感想----------------------------5 附件平江特色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吸引力问卷截图-----8一、平江历史街区的调研地区基本情况介绍1)地理位置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座—藕园,文化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43处,以及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至今还保留着古城墙遗址。

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至今,区域内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2)历史背景平江,原为苏州府名。

据历史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赦升苏州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

元至元十二年(1276),以苏州为平江路治所。

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苏州府。

在二百五十多年中,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

街名平江路即源于此。

3)旅游价值大家都说苏州是江南水乡,你去如周庄和同里,你会发现那里如此的喧闹,一点也不像水的安静,最近才发现苏州最美的地方,就是平江路历史街区,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小桥流水人家,你还可以选择乘摇橹船,那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宁静祥和。

寻踪掠影团队日志 7月1日

寻踪掠影团队日志 7月1日

走进平江,走向民居
炎炎夏日,顶着骄阳,我们寻踪掠影团队7点准时在东门口集合,拉开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此次社会实践的首站是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历史文化名街,有着众多极具苏州传统特色的民居。

今天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有关民居的调查,通过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和询问等方式来了解民居情况。

平江路是苏州古民居保护比较完好的一处文化遗址,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古色古香的气息和当地淳朴的民风。

在做问卷调查过程中尽管会遇到部分居民不愿配合或不识字等困难,但我们还是一一努力克服了。

整个上午我们忍受着烈日的炙烤,可以说是挥汗如雨,但付出的汗水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回报。

我们一共做了近200份的问卷,拍了好多真实反映当地民居情况的有力照片。

与此同时,通过居民的对话了解到一些富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好几对情侣在这充满古典韵味的江南古镇拍摄婚纱照,让我们一饱眼福,也给此次调查添加了几许情趣。

中午11点30 左右,我们乘车去石路吃了午饭。

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来到山塘街继续我们的民居调查之旅。

下午相对于上午来说比较有趣,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顺便观赏了许多景点。

下午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各自对应的甲骨文写法,很是形象生动。

由于天气过于炎热,为了防止中暑,下午3点左右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乘着公交车返回学校。

总的来说,尽管阳光强烈得仿佛是烈焰将我们吞噬,但今天的结果还是挺令人满意的,总体效果较好,可以说“首战告捷”,所以流再多的汗也值了。

今晚大家会好好休息,调整好心态,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加油!。

平江路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

平江路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

平江路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

全长1606米,却是苏州一条历史攸久的经典水巷。

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800多年来,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地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平江路算是苏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平江路虽是作为历史文化街巷进行了保护改造,但主打的却是修旧如旧的牌。

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酒吧、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

与同是苏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业气,保住了市巷旧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风貌。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远望也难得不见高楼钢筋。

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

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

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

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日常住宅,幽静的河道便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长卷画。

偶然一枝柳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颇有拂波之意。

河道窄处两岸似乎援手可握,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也不过隔水可呼。

从平江路向南,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是一琴馆,据称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

取道中张家巷,不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喜气热闹。

循声向前,是一处评弹博物馆,绕过前厅展设,后院即是书场。

赶得巧,花上几块门票,听上一段弹词,看台上人说噱弹唱,也不由人听得神采飞扬。

从书场转出,再往巷子深处走,又见一处昆曲博物馆。

崇脊筒瓦,牌匾显赫,还挂着大红灯笼,似与一般传统的建筑相似,乍一看也没觉得什么稀奇,事实上要走进去才觉得好。

庭院里宽畅,石板铺地,两边是厢楼,北为朝南的大厅,南面正中是一个古戏台。

城市历史街区游憩空间利用与改造

城市历史街区游憩空间利用与改造

城市历史街区游憩空间利用与改造摘要:通过对苏州平江路的建筑视觉、交通组织、业态分析、休憩感知、生态廊道五个方面现状研究,提出了产生历史街区游憩空间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游憩空间;利用;改造Abstract: Through to research the Suzhou Pingjiang Road construction of the visual, traffic organization, industry analysis, open space perception, ecological corridor five aspects, put forward advise to produce historical block recreational space retrofit.Key words: historical blocks; recreation space; utilization; transformation中图分类号;B8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游憩空间研究的理论构建(一)国内外游憩空间研究概述1933年8月,《雅典宪章》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

”此后,关于游憩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

Becker 总结了影响露营者行为的空间因素。

Pajooyan探讨了交通拥挤对户外游憩服务需求的影响。

斯蒂芬·史密斯(吴必虎译)在专著《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系统阐述了游憩的概念、层次及游憩设施的布局决策等问题。

Yanitsky提出生态城市是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

Janiskee(1990)研究美国商业游憩露营地的分布规律和功能。

JansenVerbeke等研究游憩空间的功能。

Girard指出社区房主的价值观将对社区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内学者方面,吴承照分析了城市商业游憩区的空间结构,揭示了商业游憩区空间布局、演化和发展的规律。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1995年版《苏州市志》的“城巷河桥”记载:“平江路南起干将路东段花桥,北接华阳桥过东北街和百家巷相通。

全长1606.8米,路宽3.2米。

原石子路面,1985年改小方石人字形路面。

宋代称苏州为平江府,取名。

”其实在宋代以前,此路并非叫平江路,而是叫十泉里。

据《吴门表隐》记载:“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北各一,徐家衖北一,魏家桥南北各一,朱马高桥北一,混堂巷口一(今无),张家桥南一,苑桥北一。

”也就是说,今天在苏州赫赫有名的平江路,并不是自古就叫平江路的,它的来历源于此路沿线的十口井,故称为十泉里。

那么,啥时候才有“平江路”之称的呢?我们从弘治年间的《吴江志》卷二“沿革”找到一段文字记载,很有信息量。

说吴江县境:五代梁太祖开平元年,属苏州。

三年,吴越王钱镠奏割吴县松陵镇,置吴江县,县之建始此。

吴越始命司马福立南、北二城。

唐庄宗同光二年,属中吴军。

宋太祖开宝八年,属平江军,县仍其旧。

徽宗政和二年,属平江府。

高宗建炎二年,车驾次长桥,命张俊以兵八千守吴江。

四年二月,遭金人兵难。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中书右丞相伯颜伐宋至平江,命千户宁玉守长桥。

十八年,属平江路。

成宗元贞二年,以户口计,升为州,秩正五品。

顺帝至正十六年,淮东张士诚据之,筑城五里,属隆平府。

说明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已经有了“平江”之称,从行文上看,平江军是个行政建制,是吴江县管辖者。

在“徽宗政和二年”,即公元1112年,改称平江府了。

到了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改称为平江路。

平江路原来并不是一条路名《吴江志》还收录了莫旦撰《苏州赋》云:“郡县于秦汉,军州于陏唐。

宋元兮平江,我朝兮苏州”,并在“宋元兮平江”之后自注云:“政和三年,升平江府;至元十八年,升平江路。

”显然,《吴江志》在何时改称平江府的时间上,前后不一致,前者称“政和二年”,后者说“政和三年”。

查《乾隆苏州府志》“建置沿革”,可知也作“政和三年”,因此,这个年份应该是正确的,1995年版《苏州市志》的“建置”卷正是采用了此说。

平江路调研报告

平江路调研报告

平江路调研报告平江路是苏州市历史悠久的一条古街,也是苏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平江路的历史文化、商业发展以及对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以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报告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历史文化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区内,始建于宋代,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它曾是苏州的繁华商业街区,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是苏州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江路上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建筑,如吴门派出的床门、院子和街巷,这些建筑保留了苏州园林的特色,展现了苏州古城的风貌。

此外,平江路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如苏州文庙和平江书院等,是了解苏州文化的重要场所。

二、商业发展平江路是苏州市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旅游消费的热门地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平江路上的商铺主要以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和土特产品为主,如苏绣、苏锦、景泰蓝、石雕等。

商铺的经营主要以零售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商家将产品进行加工和制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平江路上还有许多餐饮店和咖啡馆,为游客提供休闲和消费场所。

三、旅游经济平江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苏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据调查显示,每年到访平江路的游客数量近百万。

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外各地,其中以国内游客居多。

平江路的旅游经济主要体现在购物、餐饮和住宿等方面。

许多游客在平江路上购买到了心仪的商品,并品尝到了地道的苏州特色美食,同时也为当地的酒店提供了住宿需求。

总结平江路作为苏州市的一张名片,其历史文化和商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商铺种类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游客过多导致拥挤现象较为突出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平江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以下改进措施:1.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平江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2. 鼓励商家进行创新经营,增加新品类和新业态,提高商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加强对于商家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游客的购物体验。

苏州平江路

苏州平江路

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旅游流的调查分析一、简介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全长1606米,却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早在南宋时期,它就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一条长长的平江路,承载了苏州几百年的历史,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最有韵味的石板路。

与别处古街道、古镇的偏僻不同的是平江路正处在苏州最繁华的的闹市区中,颇有点闹中取静的感觉。

南起干将路,北达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窄的小巷,小巷的一头连着幽静古朴的平江路,一头连着鼎沸喧哗的都市街道。

这样的平江路颇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又依稀有世外桃源的影子。

二、调查过程人们常说到了苏州不到平江路,就永远读不懂苏州。

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最有韵味的石板路,代表了最淳朴的苏州气息。

我和同学决定亲自来到平江路,去感受平江路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调查路线:跟随众多游客的脚步,我们从平江路向南,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是一琴馆,据称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

取道中张家巷,不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喜气热闹。

循声向前,是一处评弹博物馆,绕过前厅展设,后院即是书场。

赶得巧,花上几块门票,听上一段弹词,看台上人说噱弹唱,也不由人听得神采飞扬。

从书场转出,再往巷子深处走,又见一处昆曲博物馆。

崇脊筒瓦,牌匾显赫,还挂着大红灯笼,似与一般传统的建筑相似,乍一看也没觉得什么稀奇,事实上要走进去才觉得好。

庭院里宽畅,石板铺地,两边是厢楼,北为朝南的大厅,南面正中是一个古戏台。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街巷,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等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有着长长的故事。

巷子一径是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

不知高墙内深藏了多少私家花园,园林讲究市园相隔,俗者屏之,然而这也显出了苏州生活的另一面,市井生活与清修别院从来便是互为表里,共为苏州文化空间的魂魄,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自然提炼了苏州的精神气蕴,而“大隐于市”的美学体味却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

建筑环境心理学 平江路调研

建筑环境心理学  平江路调研

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研究——平江路户外休闲调研报告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研究——苏州平江路户外休闲空间调查报告一调研内容1.调查对象:苏州平江路户外休闲空间2.调查方法:现场记录、随机访谈、调查问卷3.调查内容:游人在户外休闲空间特定环境下的行为4.调查目的:通过对人群的调研问卷,了解人们对现有户外休闲空间的评价和需求,喜欢怎样的户外休闲空间,进而从人们的喜好和需求,提出改进公园的设计和措施。

5.调查时间:2011.5.14和2011.5.17二 平江路户外休闲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1.平江路地理位置及简介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紧邻拙政园历史街区和观前核心商业区。

其中最为核心部分就属平江路,它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个区域,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它属我国最早的城市测绘图,绘制于1229年,现存苏州文庙)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所谓“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因此平江路是今天苏 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 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平江路附近荟萃了很多文化遗迹,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和藕园,有假山冠绝天下的狮子林,有太平天国忠王府和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还有很多的名人故居和老宅。

2005年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开始进行保护整治规划,平江路由此揭开了全面保护的新篇章。

从此,以完整保留了宋代“平江府图”基本格局而著称的平江路历史街区经过整治改造,不仅一举跻身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而且正在变成苏州旅游界的“新贵”,风头丝毫不减几百米之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认知实习 古街及保护与改造

认知实习 古街及保护与改造

认知实习古街及保护与改造认知实习古街的保护与改造——以苏州平江路为例如今,人们一方面大力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逐渐意识到传统保护的重要性。

建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矛盾。

在前往苏州平江路调研的过程中,不难注意到沿街的河流正在进行整治,河水被抽干,淤泥被清除。

同时,平江路上的一些老旧房屋也正在经历改建的过程(图1)。

一条近千年的老街在21世纪的社会仍然在被建设,历史在现代社会中以建筑为载体如何延续出新生命也引发着人们的思考。

本文以苏州平江路为例,在实地调研与资料查找中试图对古街的保护与改造做出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概况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紧邻拙政园历史街区和观前核心商业区,其中最为核心部分就属平江路。

改革开放在经济起飞的同时,苏州也如其他城市一般经历着拆迁与改建,平江路几乎是苏州唯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一个区域,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对照宋代《平江图》(图2,它属我国最早的城市测绘图,绘制于1229年,现存苏州文庙)及明末《苏州府城市水道总图》,可以看出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仍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图3~4),有些街巷、河道、桥梁的名字都可在《平江图》上一一对应。

平江历史街区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处,文物保护单位10处,控保建筑43处,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建筑,许多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街区内至今还保留着苏州古城墙遗址。

图1 图2图3 图4 二、古街保护与改造的意义和重要性城市的古街区有着多重价值,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它所蕴含和体现的建筑理念、建筑风格乃至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等等,都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而从城市文脉的角度来看,它更是集中了一座城市特有的历史与文化,并蕴含着这座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丰富的深层次信息。

平江地区道场调研报告

平江地区道场调研报告

平江地区道场调研报告平江地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部,是长沙市的行政区域之一。

在对平江地区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发现了以下的情况和问题。

首先,道场交通设施相对较为落后。

道场作为一个农业区,交通条件较为狭小。

目前,道场地区的交通设施主要以乡村公路为主,公共交通工具匮乏,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

其次,道场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虽然道场地区有一些学校和医疗机构,但是与城市相比,教育和医疗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许多居民需要到城市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这又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另外,道场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道场地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畅,农民的产品销售渠道受限,企业发展受阻。

最后,环境保护意识需要提高。

道场地区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和培养环保意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针对以上问题和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首先,加强道场地区的交通建设。

应适时增加道场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其次,加大对道场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

增加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数量,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水平,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同时,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水质和土壤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总之,对于平江地区的道场,我们需要注重发展交通、教育、医疗和农业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推动道场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苏州平江路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

苏州平江路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

苏州平江路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连,全长1606米,古名又做“十泉里”。

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貌。

因此平江路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净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近代平江路发展历史1.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2.2002年,以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并在2005年批准通过了同济大学编制的《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平江路由此揭开了全面保护的新篇章。

按照保持古城格局、展现传统风貌、美化环境景观、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修旧如旧、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清淤、码头修整、驳岸压顶、绿化补种、路面翻建、管线入地工程,加快完善停车场、接待中心等交通组织体系,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3.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的基础上,苏州市政府又以基础设施完善、街巷环境改善、生活设施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底蕴凸显为目标,以污水支管到户、整修居民院落、改造环卫设施、修复破损路面为重点,以维护街区原生态环境、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美化苏州城市环境为依托,对平江路范围总长度1.6万米、总面积7.8万平方米的70条街巷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优化了平江路的历史风貌与生态环境。

同时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也积极组织居民志愿者开展“爱河护河”“文保志愿者在行动”等群众活动,共同保护好平江路的优雅环境4.为实现平江路的可持续发展,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载体功能快速提升的基础上,平江路以服务业跨越发展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房屋功能、精心定位产业形态、稳步推进招商开发、加快整合旅游资源等工作,着力打造平江路旅游休闲特色街。

平江路实习报告

平江路实习报告

平江路实习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保护关注的增加,历史名城、历史街区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借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来探讨一下平江路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背景:平江路,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全长近两公里。

南连干将路,西邻临顿路,东近护城河,北连拙政园,与观前街垂直距离不足300米。

它东起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

老街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一直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并至今仍保持着活力。

活动成果:平江路的保护措施:1、近年来,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江路及其周边街巷风貌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进程持续加快。

2、2010年,苏州市政府投资启动了张家巷河道恢复工程。

河道恢复后,平江历史街区的内城水系将与苏州环城河水系连通,从而拓展苏州古城水路旅游环境。

3、借助苏州市政府启动实施老宅子保护利用试点工程的契机,对街区内老宅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4、着手安排对丁宅、钮家巷王宅、钮家巷潘宅、端善堂潘宅、德邻堂吴宅、潘祖荫故居、卫道观7个老宅进行修复。

5、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老街活力,2012年,苏州市政府投资约5000万元对平江路的主要支巷进行路面整修、管线入地,并对整个街区内的雨水污水管道进行分流。

6、在平江路南入口、大儒巷、菉葭巷分别修建停车场。

南入口及大儒巷的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50辆小轿车,真正缓解街区停车难的现象,促进了老街历史风貌的保护。

7、坚持保护优先、文化为主的发展方向8、启动实施了旧学前、因果巷改造工程,改善基础设施、居住外部环境,9、进一步明确当地居民是文化生态的核心,强调把街道权利还给居民,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保护成果:接下来,让我来介绍一下平江路历史街区的保护成果。

平江路中英文

平江路中英文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潜力实证研究一、平江路简介1.1“先有平江府,再有苏州城。

”平江,原为苏州府之名。

据历史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升苏州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该区域在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划为绝对保护区。

其核心价值在于完整保存了公元前514年吴国伍子胥构建阖闾大城时设计的河街相邻、水路并行的双棋盘的独特城市格局,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传统城市格局、建筑风貌和生活习俗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被誉为苏州古城的缩影。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it was in lunar January, the third year of the emperor Songhuizong’s governance (1113) that the government granted Suzhou as Pingjiang Prefecture . Henceforth, the name of Pingjiang had its existence.Pingjiang Stree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Suzhou with outer city ring river in the east, Lindun Road in the east, Ganjiang Road in the south and the East Baita Road in the north. It approximately covers a gross area of 116.5 hectares. In 1986, Pingjiang Street was selected as the protection zone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City Planning of Suzhou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core value of this region lies in the integrated preservation of the double-chessboard layout of Suzhou, with the streets and rivers going side by side while the water and land routes running in parallel, designed by Wu Zixu who established the Helv City in 514 BC. This street, with traditional city layout, original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the living habits is the best preser ved zone in ancient city of Suzhou so far. It is also praised as ‘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in miniature’.平江路现存的整体布局已经历千年之久,仍然保持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平江路的调研报告
一、摘要
本次调研利用周末时间,对平江路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及各店铺分布和特色。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要初步了解苏州地区的基本特色,文化氛围,及古街的商业模式,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二、关键词
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店铺分布、特色。

三、调研正文
1、历史文化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

其河名为平江河。

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2、周边交通
紧邻苏州博物馆、拙政园。

可步行约10分钟即到。

拙政园可乘游1、游2、游5线,202路(原2路)、313路(原3路)、923路(原23路)、529路(原29路)、40路、78路拙政园站下。

3、地理位置
平江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观前街东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3、店铺分布及特色
1. 稻驿亭
地址:苏州平江区平江路151号推荐理由:藏在巷子里面的卖红豆沙小铺,感觉就像以前那种挑着担子穿街走巷,有人要的话就放下盛一碗给你的那种小摊。

红豆沙很细腻,绵绵的口感,淡淡的甜,很窝心。


子应该就是外面买来的成品,有点粉,不过很糯,配上红豆沙很赞。

2. 明堂咖啡馆
地址:苏州平江区平江路23号(近干将路) 推荐理由:由旧宅改造而成,路过时不曾留意,进去后却别有洞天。

几根红柱子圈起中间的吧台,上方是很大的玻璃缸,透过流水依稀可见蓝天。

座位设置巧妙,靠
窗位能欣赏古旧的石板路,体验旧时苏州的感觉;天井位能观摩写满历史的斑驳墙面,猜想庭院深处的故事。


情此景,任何东西送进嘴里,都很有味道。

• 3. 姑苏特色小吃店
地址:苏州平江区大儒巷(近平江路) 推荐理由:以前应该没怎么吃过蟹壳黄,这次吃了热热的觉得很美味。

吃多了北京厚厚的火烧吃到脆薄的酥饼和甜甜的芝麻馅很感动啊,没想到评价那么高,感觉就是普通的
老店啊,在平江路这种地方还能找到价格那么正常的不容易。

四、个人感想
周日,天空又飘起了小雨,这样的天气确实不是个逛街的好天气,可是却带来了另一番感觉。

我们小组一行六人,从校东门乘坐313公交,52分钟的路程让原本高兴地心情变得略带
厌倦,但看到平江路那原汁原味的江南小街
的建筑后,心情又不觉得好了起来。

来了苏州这么久,以为梦中那种水乡天堂的
地方原来真的只是梦,因为着实没有见过,
我非唯心。

但如今看来我错了,而且错得很
彻底,几个人在细雨绵绵中,撑着伞在街道,
在桥上漫步,画面如诗如画。

不觉想起周杰
伦《雨下一整晚》的一句歌词“你撑把小纸
伞,叹姻缘太婉转、、、”,烟雨中的江南,让
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她也有有着江南的桥,江南的水,江南的桥,而恰是少了江南的烟雨蒙蒙,少了江南的人文特点。

若是把烟雨中的江南比作含蓄婉转的姑娘话,那我的家乡定是粗犷豪迈的山野大汉,家乡太粗犷了些。

我前些日子发了一段微博,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夏天是最早的
秋天,而冬天却是最后的秋天。

一朋友评论道,是没有秋天吧。

确实,江南是没有秋天的吧,树叶还未凋零,节气却已悄然过
了小雪,刚巧天空的小雨让我在这已是冬天的秋天里,领略了
苏州的情调。

五、小组成员
葛志忠张守强于吉祥熊媛张婷顾祥晟
六、参考
百度百科
葛志忠
2012年11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