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习题1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单选题与问答题(已标注答案)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单选题与问答题(已标注答案)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单选题与问答题(已标注答案)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答案1.C2.E3.B4.D5.C6.B7. C8.B9.D 10.A 11.A 12.E 13.D 14.D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岩石圈D.生物圈E.以上都包括【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答案】C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答案】B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是【答案】D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答案】D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答案】C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答案】D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答案】D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1.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A.直线B.U型C.S型D.不规则型E.抛物线型【答案】A2.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A.氰化物B.铬C.硝酸盐D.放射性物质E.砷、汞【答案】D3.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A.明矾B.漂白粉、漂白粉精C.三氯化铁D.聚合氯化铝E.硫酸铝【答案】B4.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B.远期和近期规划结合,总体和详细规划结合C.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景观环境D.经济技术合理E.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答案】D5.原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天然形成,且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C.天然形成,且受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D.天然形成,且受人和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E.人类生存的环境【答案】A6.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A.O3B.PANsC.醛类化合物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7.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A.化妆品接触性皮炎B.化妆品痤疮C.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D.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E.军团菌病【答案】E8.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A.痛痛病B.水俣病C.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D.温室效应E.光化学烟雾事件【答案】D9.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其特点是:()A.PH值低,金属溶解度高B.PH值高,金属溶解度高C.PH=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D.PH>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E.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PH值无关【答案】A10.下列何者不是影响饮水氯化消毒的因素:()A.加氯量和接触时间B.加氯设备C.水的PHD.水的浑浊度E.水温【答案】B11.一次污染物是指()。
环境卫生学_习题_精品课题

环境卫生学_习题_精品课题第一章绪论问答题:试述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称何污染物,并试举一例说明之。
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因素(罚球30%)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后称二次污染物(得分20%)试举一例说明(得分50%)多选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身心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身心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定居环境、工作自学环境与人群身心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重新认识疾病在人群中盛行的原因c.介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原产规律d.重新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内容地谈,环境介质就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用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阻碍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到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出现主要就是由于a.人体摄取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取微量元素过太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采用氯氟烃(cfcs)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就是a.气候暖化引致冰川融化等生态毁坏b.臭氧层毁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毁坏,引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身心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毁坏,又对环境予以维护和环境治理e.人体每天摄入食物,赢得足够多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促进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述环境因素对身心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a.生产场地洁净、厂房洁净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太少,有效率防治掌控污染和其他废物分解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存有严苛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第二章环境与健康问答题1.: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方剂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考试试题

环境卫生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慢性和隐匿性?()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铅D 氮氧化物2、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主要取决于()A 污染物的毒性B 摄入量C 作用时间D 以上都是3、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暴露因素主要是()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以上都是4、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噪声B 交通噪声C 建筑施工噪声D 社会生活噪声5、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A 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B 重金属污染C 石油污染D 农药污染6、以下哪种疾病与环境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 先天性心脏病B 糖尿病C 高血压D 地方病7、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建筑材料B 家具C 室外空气D 人的活动8、土壤污染的特点不包括()A 隐蔽性B 累积性C 不可逆转性D 短期性9、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污染源调查B 环境质量监测C 人群健康调查D 环境经济评价10、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细菌学指标不包括()A 总大肠菌群B 粪大肠菌群C 细菌总数D 金黄色葡萄球菌1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常用方法?()A 卫生填埋B 焚烧C 堆肥D 深海倾倒12、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效应不包括()A 生理功能改变B 生化指标异常C 临床症状出现D 病理组织改变1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D 急性中毒14、以下哪种辐射对人体危害最大?()A 紫外线B 红外线C 微波D 电离辐射15、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程序不包括()A 准备阶段B 正式工作阶段C 报告编写阶段D 项目审批阶段16、以下哪种不是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A 机械迁移B 物理化学迁移C 生物迁移D 人为迁移1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B 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C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 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18、以下哪种不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途径?()A 经呼吸道吸入B 经皮肤吸收C 经消化道摄入D 经血液传播19、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A 大气环境B 水环境C 土壤环境D 居住环境20、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不包括()A 氧化B 还原C 水解D 分解21、以下哪种不是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22、环境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不包括()A 保障居民健康B 可行性C 科学性D 经济效益优先23、以下哪种不是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A 大气监测B 水体监测C 土壤监测D 人体监测24、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点不包括()A 作用的广泛性B 作用的特异性C 作用的多样性D 作用的复杂性25、以下哪种不是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A 急性毒性B 慢性毒性C 致癌作用D 营养作用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五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五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噪声污染D. 遗传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卫生学中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数?A. PM2.5B. PM10C. SO2D. UVI答案:D3. 环境卫生学中,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卫生学中,哪种污染源对儿童健康影响最严重?A. 室内污染B. 室外污染C. 食品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5.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种措施不是减少水污染的有效方法?A. 污水处理B. 垃圾分类C. 工业废水处理D. 直接排放工业废水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A. 交通尾气B. 工业排放C. 农业活动D. 家庭烹饪答案:ABCD2.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A. 使用节水器具B. 减少化肥使用C. 建立污水处理厂D. 禁止使用农药答案:ABC3.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A. 工业废弃物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森林砍伐答案:ABC4.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噪声污染?A. 使用隔音材料B. 限制夜间施工C. 增加绿化带D. 限制车辆鸣笛答案:ABCD5. 环境卫生学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A. 建筑材料B. 室内装饰C. 室外空气污染D. 室内通风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卫生学只关注室外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错误)2. 环境卫生学中,噪声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错误)3. 环境卫生学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
(正确)4. 环境卫生学中,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化妆品本身具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的具有致癌作用,有的属毒性物质。
如冷烫液中的硫代甘醇类,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这些物质均属于A、致癌性化合物B、致突变性化合物C、微毒类化合物D、高毒类化合物E、无毒类化合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用途化妆品的毒性很低,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中有些组分属毒性化合物,如冷烫液中的硫代甘醇酸,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2,4-氨基苯甲醚等属高毒类化合物。
2.某工厂烟囱有效排出高度为100米,风向为东北风,地面污染的最大浓度大概在该工厂的( )。
A、西南方位1000~2000米处B、东北方位500~1000米处C、西南方位500~1000米处D、东北方位100~500米处E、东北方位1000~2000米处正确答案:A3.哪一个不是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A、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B、甲状腺素合成减少C、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D、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E、甲状腺胶质过量分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发病机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当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下降,可反馈性地促使腺垂体分泌TSH 增加,使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增生,腺体肿大。
初期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代偿性的生理肿大,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及时补充碘,肿大的甲状腺可完全恢复正常。
如进一步发展,酪氨酸碘化不足或碘化错位,便产生异常的甲状腺球蛋白,失去正常甲状腺激素作用,并且不易水解分泌而堆积在腺体滤泡中,致使滤泡肿大,胶质充盈,呈胶质性甲状腺肿。
由于胶质不断蓄积,压迫滤泡上皮细胞,局部纤维化,使供血不足,细胞坏死,出现退行性变。
上述过程循环变化,最终形成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的结节,即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成为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4.下列都是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内容,除外A、调查环境中已知有害因素是否已影响人群健康,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B、调查人群中已知的健康危害是否与环境有关C、调查传染病的暴发特征D、考核环境改善后的效果E、研究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剂量反应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调查传染病的暴发特征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内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侧重的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它研究的是环境的暴露特征。
环境卫生学习题1

环境卫生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食物链(food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5.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6.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8.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9.有机物的腐质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10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居室经检测空气中氡含量较高,空气氡最可能来自A、房屋地基土壤B、吸烟C、家用电器D、油漆、涂料E、燃料燃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居室氡元素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地基土壤,一种是建筑材料。
2.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未观察到直接或间接反应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属于A、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B、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C、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D、环境空气质量四级标准E、尚无此类环境标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WHO根据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时间-效应的关系,把空气质量标准定为四级。
其中第一级为在小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
因而本题选择A。
3.集中式给水适用于城镇和有相当数量人口的集体单位或农村居民点,其优点有以下几点,除了A、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B、较易保证水质C、水质如受污染,危害面积不大D、用水方便E、便于监督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集中式给水的优点是: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易于采取改善水质的措施,保证水质良好;用水方便;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
缺点是水质一旦被污染,其危害面亦广。
4.我国《公共浴室卫生标准》规定就浴者不得患有A、心血管疾病B、过敏性疾病C、性病及传染性皮肤病D、消化道疾病E、呼吸道疾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公共浴池卫生标准》(GB9665--1996)规定禁止患有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化脓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霉菌病等)的顾客就浴。
因而选择C。
5.与饮用水硬度过高有关的健康影响是A、贫血B、高血压C、肠胃功能紊乱D、龋齿E、牙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饮用硬度高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暂时性紊乱。
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以碳酸钙计)的水,次日就可出现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因而选择C。
6.地面水中有机物污染较重时,会引起A、溶解氧含量增加B、生化需氧量降低C、化学耗氧量降低D、溶解氧量降低E、有机碳降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溶解氧是为保证地表水的正常自净过程,限制有机性污染物的排放,并保证鱼类生存条件而规定的。
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利于大气煤烟型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是A、A气温高,气湿低,风速大,无逆温B、B气温低.气湿高,风速小,有逆温C、C有游流,大气稳定度小D、D紫外线强烈,出现反气旋E、E夏秋季节,午后至日落以前正确答案:B2.卫生数愈小表示A、A土壤污染愈严重B、B土壤愈清洁C、C土壤在卫生学上安全D、D土壤在流行病学上安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3.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必须考虑哪种情况A、A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健康效应B、B已知人群中健康已出现异常,寻找病因C、C因果均已清楚,研究剂量一反应关系D、D以上均考虑E、E以上均不考虑正确答案:C4.室内小气候主要包括A、A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B、B气温、气湿、气流、气压C、C气温、气湿、气压、热辐射D、D气温、气湿、热辐射、空气离子E、E气温、气湿、气流、空气离子正确答案:A5.经水厂处理过的水,其水质应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流行病学上安全、感官性状良好和A、A化学成分正常B、B有毒化学物质含量正常C、C矿物质含量丰富D、D水中化学物质对健康无害E、E水中不含有毒有害化学成分正确答案:D6.必须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不包括下列哪项A、A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B、B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C、C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D、D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E、E参与体内维生素的合成正确答案:E7.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A物理作用B、B化学作用C、C生物学作用D、D微生物学作用E、E植物吸附作用正确答案:A8.下列均属于特殊用途的化妆品,除了A、A脱毛剂B、B美乳剂C、C润肤霜D、D祛斑剂E、E防晒剂正确答案:C9.聚氯乙烯(PVC)管是目前常用给水塑料管材,若处理不当可带来一定健康危害,其中可能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A、A聚氯乙烯树脂B、B氯乙烯单体C、C二氯乙烯D、D二氯乙烷E、E聚乙烯正确答案:B10.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未观察到直接或间接反应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属于A、A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B、B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C、C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D、D环境空气质量四级标准E、E尚无此类环境标准正确答案:A11.堆肥法的原理是A、A人畜粪便、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质B、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C、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D、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2.衡量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A、A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B、B水中的加氯量C、C水体中的有机物的含量D、D水中的细菌总数E、E水中的余氯量正确答案:E13.某城镇一电影院春节期间放映新片,场场爆满,每场3小时,场次间隔仅15分钟,而且管理紊乱,吃东西、抽烟相当普遍。
(完整)环境卫生学_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环境卫生学_练习题(有答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气;水;土壤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完整)环境卫生学_练习题(有答案)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 )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答案1。
环境卫生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我国关于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工业企业是大气主要来源B、交通污染范围与流动路线有关C、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D、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造成居住区严重污染E、工业企业污染是固定污染源正确答案:C2.人体排出的含有病原菌或寄生虫卵的粪便污染了土壤,食入被土壤污染食物而致病,其途径是A、人-土壤-人B、动物-土壤-人C、土壤-人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A、DDT、PCBs等B、氰化物C、汞D、镉E、铅正确答案:B4.生化需氧量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A、溶解氧B、有机物浓度C、水温D、需氧微生物E、强氧化剂的消耗量正确答案:E5.三格式粪便混合发酵法(密封发酵法)原理是A、利用沉淀及好氧发酵原理处理粪便B、利用沉淀及厌氧发酵原理处理粪便C、利用沉淀去除病原体D、利用粪池微生物产生高温进行无毒害处理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发酵沉卵法A、利用敌百虫、尿素、野生植物等杀灭虫卵B、将人粪尿、垃圾、杂草混合密闭发酵,产生沼气C、人畜粪尿、垃圾、桔梗等,混合堆堆,并留有通风口,利用堆温杀灭病原体D、利用虫卵比重大于粪尿比重的原理,使虫卵下沉,利用粪尿发酵的氨,杀死虫卵E、利用密闭条件下厌氧发酵产生的氨,杀灭病原菌微生物和虫卵,并有生物拮抗作用正确答案:D7.属于污染物物理净化过程的有:()A、氧化还原作用B、减毒作用C、增毒作用D、分解作用E、沉淀作用正确答案:E8.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应为()A、<1000个/mlB、<100个/m1C、<3个/m1D、<50个/mlE、<10个/m1正确答案:B9.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A、次氯酸B、氯乙酸C、卤化酮D、三卤甲烷E、溴乙酸正确答案:A10.室内空气中的含量是用作评价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居室容积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1、人类自然环境得构成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岩石圈D、生物圈E、以上都包括【答案】E2、下列哪项不就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得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答案】C3、下列哪项不就是健康城市得标准()。
A、清洁得环境、可靠得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得生活条件、便利得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与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与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答案】B4、环境卫生学研究得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与生物圈D、以上都就是E、以上都不就是【答案】D5、引起"富营养化"得原因就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就是【答案】D6、居住建筑密度就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得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得建筑物个数【答案】D7、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得评价B、多年得污染对环境造成得影响得评价C、将来要建设得项目可能对环境得影响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得评价E、寻找主要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得评价【答案】C8、下列哪项不就是氯化消毒得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答案】D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答案】D10、酸雨就是指降水得pH值小于()。
A、6、6B、5、6C、4、6D、3、6E、2、6【答案】B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得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B、0、5米得高度C、1、0米得高度D、3米得高度E、5米以上高度【答案】A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得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环境卫生的定义是()。
A. 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B. 研究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C.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D. 研究环境质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卫生的研究内容?()A.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 环境卫生标准C. 城市规划与管理D. 生态平衡答案:D3. 环境卫生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研究C. 统计分析D. 环境卫生监测答案:D4.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环境B. 生活环境C. 环境污染D. 人群健康答案:B5. 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是()。
A. 环境污染B. 暴露人群C. 暴露时间和强度D. 环境质量答案:B6.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B. 评价环境质量C. 保护环境,维护人群健康D. 研究环境污染的来源和规律答案:C7.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环节不包括以下哪项?()A. 暴露B. 毒性作用C. 疾病发生D. 环境自净答案:D8. 环境污染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污染B. 农业污染C. 生活污染D. 自然灾害答案:D9. 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污染物减排B. 污染物治理C.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D. 生态恢复答案:C10. 环境卫生监测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掌握环境污染状况B. 评价环境质量C.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D. 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案: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卫生标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等方面。
12. 简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
答案: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包括暴露人群、环境污染、暴露时间和强度、环境质量等。
环境卫生学题库与答案

环境卫生学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非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A、DDTB、多氯联苯C、氮氧化物D、铅E、镉正确答案:C2.各种微生物因其不同的生物特性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规律是A、A细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力强于病毒B、B细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力弱于病毒C、C腺病毒的耐受力较一般病毒更强D、D原生生物对氯化消毒的耐受性最强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一些偏远农村居民的躯干、四肢皮肤发生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伴有周围神经炎症状,患者的手掌和脚跖皮肤过度角化。
甚至发展到四肢和躯干,严重者可发展成皮肤癌。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饮用的井水中某种化学物质含量过高。
该种地方性疾病很可能是A、A硒中毒B、B砷中毒C、C氟中毒D、D镍中毒E、E铊中毒正确答案:B4.水体的自净是指A、A水体污染物的总量逐渐降低B、B水体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水质好于污染前的水平C、C水体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水质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D、D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无明显改变,但水体可以使用E、E水体中的污染物总量没改变,浓度也没增加正确答案:C5.某地区人群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皮肤瘙痒、腹调及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你认为水源可能受到哪种物质污染A、A砷B、B甲基汞C、C苯D、D酚E、E氰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土壤卫生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A土壤能有吸附和过滤作用,有利于土壤的自净B、B有机物无机化和腐殖质化是土壤有机物自净的主要途径C、C环境条件改变,生物间拮抗作用使土壤中病原体死亡D、D土壤中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多数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E、E土壤固体污染物污染范围比较局限,但可通过风吹、雨水淋溶冲刷而扩大污染范围正确答案:A7.以下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的描述哪个有误A、A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产生有害因素的企业、场所的主要污染源的边缘至住宅建筑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B、B严重污染源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应设置防护林带C、C卫生防护距离因污染源不同而距离不同D、D卫生防护距离的制定是由各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性质制定的E、E配置时可将危害最大要求防护距离最远的工厂企业设置在离居住区最远的地段正确答案:D8.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是A、A臭氧B、B铅C、C硒D、D甲醛E、E苯并(a)芘正确答案:A9.PM2.5是指直径A、AB、B>2.5~C、C>2.5-D、D=2.5um的颗粒物E、E≤2.5um的颗粒物正确答案:E10.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A保持水中的余氯B、B改善水物理性状C、C消灭大肠杆菌D、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E、E消灭虫卵,预防血吸虫病正确答案:D11.容易引起组织缺氧的污染物是A、SO2、烟尘B、O2、NOxC、NOx、碳氢化合物D、CO、03,NOxE、CO、O3,NO正确答案:E12.水的硬度是指A、A溶于水中钙、镁等盐类的总量B、B水煮沸后形成的碳酸盐沉淀所去除的硬度C、C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D、D非碳酸盐硬度E、E碳酸盐硬度正确答案:A13.在低浓度大气污染物长期作用下易诱发下列何种疾病A、A高血压B、B腰痛C、C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D、D关节炎E、E肩周炎正确答案:C14.当人体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量大于人体接受周围物体的辐射热量时称为A、A正辐射B、B负辐射C、C热辐射D、D强辐射E、E弱辐射正确答案:B15.制定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原则是A、A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B、B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效应C、C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D、D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E、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6.我国的《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A、A小气候B、B照度C、C噪声D、D空气质量E、E新风量正确答案:E17.环境毒理学的特殊毒性方法是A、A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B、B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C、C致癌、致突变、致畸测试方法D、D致癌、致突变、慢性毒性试验E、E致突变、致畸、慢性毒性测试方法正确答案:C18.以下有关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A小气候适宜B、B采光照明良好C、C空气清洁卫生D、D环境安静整洁E、E卫生间距越大越好正确答案:E19.与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关系较密切的指标是A、A人口净密度B、B人口毛密度C、C居住区用地面积D、D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E居住区人口数正确答案:A20.氯化消毒时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氯的量为A、A加氯量B、B有效氯C、C需氯量D、D余氯量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1.水体复氧作用是指A、A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中的氧不断的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B、B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的氧不断的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C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C、D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D、E地面水在不同水温条件所含的氧量正确答案:A22.地方性克汀病A、A经食物链传递而富集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的是B、B胚胎期和婴儿发育早期机体严重碘缺乏可引起C、C污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受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是D、D引起居民以斑釉齿和骨骼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是E、E以皮肤损害为显著特点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正确答案:B23.制订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的目的是防止A、A出现刺激、过敏或慢性中毒B、B发生慢性中毒或蓄积现象及远期效应C、C出现过敏、刺激或中毒等急性危害D、D发生致癌作用E、E发生“三致”作用正确答案:B24.根据国内市场调查,目前化妆品中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例如祛斑霜A、A含砷高B、B含汞高C、C含镍高D、D含镉高E、E含铅高正确答案:B25.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哪项涉水产品须经卫生部审批方准投入生产、销售、使用A、A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B、B水质处理器C、C与饮水接触的新材料和化学物质D、D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各类进口产品E、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6.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A铅矿开采B、B汽车尾气排放C、C钢铁冶炼厂排放D、D印刷厂排放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某人拟准备在市区开办一文化娱乐场所,在经营前必须到当地卫生机构申办有关证件后方可营业。
《环境卫生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混凝沉淀的原理为()A、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B、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吸附架桥C、水解+电中和+吸附D、水解+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E、压缩双电层+电中和+水解正确答案:B2、溶解氧含量可作为A、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E、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正确答案:D3、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时,不宜采用与发病同时甚至以后的环境资料来进行两者关系的研究,因为A、观察指标不灵敏B、环境因素繁多复杂C、效应不特异D、监测仪器不够精密E、有潜隐期正确答案:E4、环境污染的来源A、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实验性污染C、工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D、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实验性污染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正确答案:A5、下面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除了A、有效温度Bs皮肤温度C、温热感觉D、热平衡测定E、体温正确答案:A6、垃圾的主要用途是A、发电B、以上都不是C、作肥料D、回收利用E、制沼气正确答案:C7、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作用,改变了毒性、存在状态和迁移能力,这种转归形式称为A、污染物的转化B、生物富集C、污染物的迁移D、水体富营养化E、有机物腐殖质化正确答案:A8、水源水的水质卫生要求对只经氯消毒即共饮用者,原水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A、200个/10OmIB、IoOO个/1C、IoOOOO个/1D、IOoOO个/1E、5000个/1正确答案:A9、作为水质被粪便污染最合适的细菌学指标是A、大肠菌群B、厌氧芽抱菌C、伤寒杆菌D、以上都不是E、粪链球菌正确答案:A10、欲了解窗户高度对室内采光有无影响A、人工照度B、入射角C、开角D、自然照度系数E、采光系数正确答案:B11、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饮用水,对哪些物质去除效果不明显()A、总有机碳和总有机卤化物B、天然和合成溶解性有机物C、嗅味和腐殖质D、总有机炭和总三卤甲烷E、微生物和溶解性金属正确答案:E12、生态系统健康是指A、自调节能力主要靠其反馈作用,通过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到威胁时维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保证系统达到一定的稳态B、活力包括维持系统本身复杂特性的功能和为人类的服务功能C、A+B+C+DD、指具有活力和自调节能力、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E、结构稳态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多样的生物种群正确答案:C13、下列关于土壤卫生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土壤固体污染物污染范围比较局限,但可通过风吹、雨水淋溶冲刷面扩大污染范围B、土壤中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多数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C、有机物无机化和腐殖质化是土壤有机物自净的主要途径D、环境条件改变,生物间拮抗作用使土壤中病原体死亡E、土壤能有吸附和过滤作用,有利于土壤的自净正确答案:E14、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1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耗氧作用〈复氧作用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1正确答案:E15、环境卫生学研究A、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B、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C、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D、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E、控制不利环境因素正确答案:B16、痛痛病患者早期检查可发现A、酸中毒B、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C、全身疼痛D、血尿、血便E、骨质疏松、骨骼变形正确答案:B17、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A、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B、气温、气流、气压、气湿C、气温、气流、气湿、雷电D、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E、气流、气压、光照正确答案:B18、军团菌主要是通过进入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食物链(food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5.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6.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8.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9.有机物的腐质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10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1.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答案】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2.我国目前最普及和最有效的用于饮用水的化学消毒方法是______.【答案】氯化消毒3.城乡规划卫生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答案】城市规划法4.过量的氟进入体内,可使大量的______沉积在正发育的牙组织中,致使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导致氟斑牙。
【答案】氟化钙5.环境卫生学既是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预防医学;环境科学6.氡及其短命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___.【答案】肺癌7.室内小气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热辐射四个基本物理因素。
【答案】气温;气湿;气流8.住宅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噪声控制。
【答案】保温与隔热;遮阳与采暖;通风换气9.我国氟中毒病区分布特点,北方以______型病区为主,南方以______型病区为主,交汇区大致在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答案】饮水型;燃煤污染10.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称为______.【答案】介水传染病(或水性传染病)三、选择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岩石圈D.生物圈E.以上都包括【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答案】C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答案】B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是【答案】D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答案】D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答案】C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答案】D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答案】D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B.5.6C.4.6D.3.6E.2.6【答案】B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B.0.5米的高度C.1.0米的高度D.3米的高度E.5米以上高度【答案】A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A.9.0吨B.4.5吨C.18吨D.90吨E.45吨【答案】A13.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答案】C14.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
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答案】C15.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A.痛痛病事件B.黑脚病事件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俣病事件E.煤烟型烟雾事件【答案】D16.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A.过氧乙酰硝酸酯B.醛类C.臭氧D.氧化烃E.过氧化氢【答案】C17.山谷风的风向是()。
A.白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夜间由谷地吹向山坡B.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谷地C.冬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夏天由谷地吹向山坡D.夏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冬天由谷地吹向山坡E.以上都不是【答案】B18.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A.毒理学指标B.细菌学指标C.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D.放射性指标E.流行病学指标【答案】E19.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两种浓度,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
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E.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答案】E20.堆肥法的原理是()。
A.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产生高温并形成大量腐殖质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E.以上都不是【答案】A21.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答案】D22.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A.加入石灰使pH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B.加入Ca(COI)Cl使pH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C.加入硅酸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D.加入CaCl2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E.加入NaCl与镉元素结合【答案】A23.下列哪种因素可促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A.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B.饮水的钙离子浓度低、硬度小、pH 值低C.当地气候干旱、半干旱,降雨量低于蒸发量D.富含钙、硒和抗氧化物的饮食E.饮水的钙、镁离子浓度高、硬度大、pH值低【答案】C24.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土壤(岩石)、食物和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答案】B25.有三种类型的化合物,其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的特征不同,它们是()A.有机物、无机物和金属化合物B.有机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C.无阈值化合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D.无阈值化合物、有阈值化合物和必需微量元素E.有机物、无机物和有阈值化合物【答案】D26.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答案】D27.家居环境铅污染主要与下列哪种家用化学品有关?()A.化妆品B.洗涤剂C.涂料D.粘合剂E.杀虫剂【答案】C28.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A.皮肤色素代谢异常B.掌跖部皮肤角化C.末梢神经炎D.乌脚病E.麻痹性震颤【答案】E29.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A.动物-土壤-人B.人-土壤-人C.土壤-人D.动物-人E.以上都不对【答案】B30.集中式给水水质监测的必测项目是()A.细菌学指标、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B.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C.细菌学指标、色度和游离性余氯D.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浑浊度E.细菌总数、肉眼可见物和游离性余氯【答案】A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定义: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何为生物标志物?试述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
答: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生物标志物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