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政治学

合集下载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4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4章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在国际政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 因。
5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1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家利益及其内涵
4.国家利益的构成 根据国家利益的不同组成部分的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 根据国家利益的时效性,可将其分为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 根据国家利益的适用程度,可将其分为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四个方面来界定。 (1)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国最核心的利益。 (2)经济利益。经济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也是维
1.国家利益的抽象性与具体性 (1)国家利益的抽象性。从国家利益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家利益并不是指单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也不是这些单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利益的相加,而是一个国家、民族内各种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综合, 是各种利益中的共同利益,是这些共同利益的抽象。国家利益是民族国家内部各种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要 素的综合或抽象。
2.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发展 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对于国际政治的发展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推动了现代国际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 第三,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形式是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
3.国际行为体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利益和权力的互动 国际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互动行为是以利益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的。国际政治中的互动行为,实质

第四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民主

第四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民主

亚洲民主模式
注重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强调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实行一党 制或多党合作制。
拉丁美洲民主模式
受欧洲文化和美国影响,强调社 会公正和民众参与,实行代议制
和多党制。
国际组织对全球治理影响
联合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国际 法和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深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深化选举制度改革Biblioteka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完善选举制度
优化选举程序,确保选举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加强选举监督,防 止和打击选举中的舞弊行为。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
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鼓励公民积极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
02
它们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揭露腐败现象,促进政府透明度和
公信力提升。
社会稳定器
03
在冲突和矛盾出现时,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能够发挥调解作用,
缓解社会紧张局势。
培育和发展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策略
政策扶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降低其运营成本。
培育公民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为社会团体和民间组 织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完善宪法框架下政治制度设计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结构,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比例,增强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参政党的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章:国际体系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章:国际体系

-0.20%
1.54%
-249,766
1,550,738
347
343
364,571
298,192
70,000
-140,000
1.70%
1.38%
13
14
Ethiopia
Viet Nam
101,853,268
94,444,200
2.48%
1.07%
2,462,518
996,599
102
305
999,541
2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体系”?
一、定义: 行为体参与各种不同的国际互动, 作为一种基于目的和有意义的行为, 总是要解决一定的问题。作为体系的 界定性标志,“问题”构成了一个体 系不同于其他体系的主要区别。行为 体进行互动所围绕的问题是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欧洲一体化的进 程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2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
二、权力的分类:
软权力:是指影响或说服其他行为体的能力。软 权力表现出的是一种说服与合作的国际关系。如 通过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来实现对其他国家 的领导。 硬权力:运用强制或暴力手段强迫其他国家接受 某种领导。硬权力的实施实际上是行为体把自己 的意志强加给其他行为体,目的是迫使其做原本 不会做的事。例如实施军事打击或者经济制裁, 或两种手段结合。
二战前:松散型结构: 为欧洲为中心的伞状结构、不平等性、 强权政治、主要内容为战争与革命 二战后:完整型结构 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立体网状结构、竞争共处、 民主政治趋势、主要内容为和平与发展
10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
一、权力的概念:
1.国际关系中权力,其最一般的意义,就是指国际 关系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

政治学教程-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政治学教程-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政党?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西方语汇中,party一词则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oe。

pars是部分或社会的一部分的意思,而partoe的意思则是“分开”。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党的原始含义是:它是社会共同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共同体中“部分”人士和集团的利益的代表。

17世纪,party开始表达政治意义,指某种政治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源于西方,是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西方学者对政党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分别从各自分析的角度对政党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有的认为,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结合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追求政治职位、进行选举的团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一种持续性组织,它是为了在大众选举中为公共职位提供候选人。

有的则认为,政党是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葛兰西认为政党是替代古代君主的一种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形成的。

列宁则更进一步指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争。

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政党斗争充分说明了政党的阶级性,一般来说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在政党党纲、组织成员和党的领导权方面。

我们认为,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基于一定的阶级基础,在共同政治纲领的引导下,以谋取、巩固或参与执掌政权为目标而采取共同行动的积极分子所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本阶级的意志,因此,政党既是阶级的思想先锋队,同时又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显然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政党必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但并非有阶级就一定会有政党的存在。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1、国家的字面意义
国家(state)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籍中。据考据,秦以前,“国”与“家”有不同 的含义,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而天子的统治区域则称为“天下”。
秦统一中国后,“国家”遂与“天下”通用。
在西方,古希腊国家大多为城邦,因而“国家”即是指城邦。在古罗马,“国家”意指共 和国,即由不同人群(贵族、君主、平民)组成的共同体。近代,欧洲人用拉丁文status指称 国家,意指由土地、人民、政府所组成的社会。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
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在政治现代化的国家,权力制约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制衡原则,它是指把国家权力分成 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这些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 一种相互牵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
2、若干国家定义分析
在政治学发展史上,国家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关于 国家的定义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总起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定义主要有: (1)社会共同体说 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达到完 美而自治的生活。 ②古罗马的西塞罗: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 的观念结合而成的组织体。 ③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 ④当代西方政治学家:国家通常都是被看作特定社会生活共同体。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 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 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第一章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是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本章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以奴隶制度为特征,劳动者成为奴隶所有人的财产。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以封建制度为特征,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封建主的手中。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

•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引入社会主义理论的先驱:本章主要介绍了封建时代的社会主义先驱、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先驱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本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包括阶级斗争学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等。

•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本章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过程,以及其对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本章讲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内容。

第二章必修知识点二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市场为调节机制,以私有制为基础,以竞争为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则是各国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现象。

本章重点包括以下内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它以市场为调节机制,资源配置由市场自由决定。

–私有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私有制为基础,个体或组织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竞争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竞争为推动力,通过自由竞争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政治学基础》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政治学基础》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国体与政体 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 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 被统治地位。所谓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组织形 式。 2、政府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学家根据政府的不同特征,运用不同 的标准对政府进行分类,形成了政府形式的不 同理论。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教学目标
了解:国家的组织机构; 理解:“国家”的不同含义、“政府”概念的 不同理解、国家的类型、政府的构成、政府职 能; 掌握: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国家权力关系及 结构形式、政府形式及政府制度。

LOGO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界定

LOGO
一、国家的涵义 在国家的所有特性中,主权是至关重要的。所 谓主权就是一定地域之内的不受限制的绝对的 政治统治权。 其次,“公共性”也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特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国家是“公意”的体现, 国家也被认为是一国公共利益的代表。国家的 “公共性”正是它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 最后,国家也是实施统治的工具。 国家是如何产生的?政治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 不同的理论解释,其中主要包括:暴力论、社 会契约论、自然演化论和阶级对立论等。
一、国家的涵义
简单地说,国家(state)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就是指一定地域之内建立主权并通过一 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以往,人们通常用国家构成三要素,即人 民(population)、领土(territory)和主权(sovereignty)来概括国家的特点。英国伦敦经 济学院帕特里克· 邓利维(Patrick Dunleavy)将国家的特征归纳为以下11个方面: (1)它是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制度,通常用“统一”来描述其行为特点; (2)它的各项制度在一定的居民组成独特“社会”的地域空间之内得以运转; (3)它的各项制度的功能在于制定有关“社会”成员事务的决策并使成员共同服从; (4)它的存在形成了—个“公共”领域以区别于“私人”领域的活动或决策; (5)它拥有凌驾于其他社会制度之上的主权(sovereignty),有效地垄断了在该地域之 内合法运用武力的权力; (6)它以其所辖地域为基础,界定社会成员和非社会成员,控制人口的进出; (7)它提出强烈的意识形态或道德诉求,以促进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或普遍意志; (8)它得到了社会主要团体或成员的合法性认可; (9)它掌握官僚资源以便能够征集税收,推动政务有效运转; (10)它通过法律手段约束社会行为,通过宪法手段规制政府活动; (11)它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承认。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4政治民主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4政治民主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革命、美 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 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 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国 家形态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形成了以议会制、 选举制、政党制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并随 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演变
第一,议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 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化、经 济管理中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化 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丰富内涵,体 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反映了社 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又适合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 伟大创造,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有 效的途径和可靠的保障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主要内容
第一,扩大人民民主,充分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
第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 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第三,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另 一重要实现机制,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或 缺的要素
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又被称为政党政治
选举通常是由政党组织的,是政党之间 的角逐与竞争,政权的执掌也主要在不同 的竞争性政党之间交替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推动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 二是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影响 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经济与社会是高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的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知识1. 经济学概述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规律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则是由中央计划部门制定计划并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经济体制。

3.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而生产关系则是指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作方式。

4.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5. 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市场状况,而价格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而经济波动则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的波动。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而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相对减少导致价格总水平下降的现象。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第三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1. 社会学概述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 群体与集体行为群体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人群,而集体行为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在某些情境下的共同行动。

3. 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总体,而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根据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而划分的层次。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1.主权性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超全超详细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1. 政治学说形成的原因2. 政治学说的发展阶段3. 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影响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1. 政治学说的定义和特征2. 政治学说的分类和流派3. 政治学说的核心理论政治学说的方法论1. 政治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2.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3. 政治学研究的技术和工具第二章国家与政治国家的基本概念和属性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 国家的属相和基本属性3.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国家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分工1. 国家机构与职能分工2.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3. 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利的定义和特征2. 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3.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第三章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3. 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与途径国家基本制度和政治制度结构1. 国家元首和政府机构2. 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3. 法院和检察院中国的领导地位1. 中国的崛起和发展2. 中国的宗旨和任务3. 中国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模式第四章政治文明和政治道德政治文化和政治心态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文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3. 政治心态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政治道德与政治体制改革1. 政治道德的定义和标准2.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3.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1. 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目标2. 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3. 政治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政治学原理课程第4章 政 府

政治学原理课程第4章 政 府

第四章政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政府机构加以执行和贯彻,掌握和理解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的概念。

教学内容:政府的基本性质、现代政府组织和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职能等。

教学重点: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职能的范围、政府治理的新模式。

第一节政府的基本性质一、政府与国家在政治学研究中,中西方学者对“政府”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至今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政府”概念。

西方学者对政府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西方比较权威的工具书,对政府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政府”一词是指宰相办公的场所,后来“政府”一词外延扩大,统指官僚办公的场所和机构,其词义近似于“官府”。

戊戌变法前后,西方政治学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学者在引进政治学的过程中,大都把政府视作一种“机关”或“机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常常把政府看成是“机器”或“机关”。

综合学者们的意见,政府可界定为: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政府机构加以执行和贯彻。

这里的政府是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政府与国家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

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

国家主权的行使、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秩序的维护、人民生活的维持和福利水平的增长,都与政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第二,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

国家是由人口、土地、主权和政府等要素构成的,国家与氏族、部落、村坊等组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具有一定的土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而在于是否有完整的系统的政府存在。

国家意志的形成和执行,都要通过政府,政府的目的就是国家的目的。

第三,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

在日常性的功能运作中,政府往往作为国家的具体组织和机构化身而存在,代表国家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

政治学04 政治民主

政治学04 政治民主

3.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4. 民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一、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 发展 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 其局限性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大宪章》——西方近代民主政 治的萌芽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革命、美 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 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 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国 家形态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主要内容 第一,扩大人民民主,充分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 第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 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第三,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四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第二节
政治民主的涵义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民主的涵义
一、政治民主的概念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政治民主的概念
民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 个角度来理解 广义的民主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 会活动机制,既存在于国家形态的领域, 也存在于非国家形态的领域 广义的民主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民主, 也包括社会层面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初期探 索,对苏联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社会 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 削弱了党内民主机制,破坏了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直至背弃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否 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及其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四版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四版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四版第一章:政治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现代,政治学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如政治权力理论、政治制度理论、政治行为理论等。

第二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家、政府、政权等,这些概念是理解政治学的基础。

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横断面研究方法、纵断面研究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国家和政权国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领土、人民、主权等特征。

而政权是国家的权力机构,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等。

国家和政权的关系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理解国家政治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执政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它包括宪法、政府机构、选举制度等。

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政治学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五章: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和政治行为的表现。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对于民主政治的运行和政府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治学对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六章:政治权力和政治决策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它包括权力的来源、运行和制约等方面。

政治决策则是政治权力的表现,它涉及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政治学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决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的决策模式和效果。

第七章: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国家政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它对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和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公民政治意识和行为的形成过程,它对于民主政治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对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社会化的机制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力或胁迫、多重互惠式交换以及忠诚和服从义务与 责任的产生三种方式。
动用武力(Use force)The stick’ 交易(Make deals)The deal 服从义务形成 (Create obligations)The Kiss
特 点
强力胁迫
多重互惠式交换 形成一体关系
服从的动机
制度体现
畏惧(Fear)
(一)发达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德国思想家、新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认为 ,资本主义

经济受着利润追求的直接驱使。

但民主过程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福利以及大众参与和社会 平等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果,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所 承担的责任不断扩大。

同时,税收和公共开支急剧增加,这又限制了利润水平,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又抑制了资本主义积累。

此,政治权力也必然集中在处于少数的统治阶级的手
中。

国家作为一种强制机器,也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 的工具。
第八章
政治合法性分析



政治权力:‚政治秩序如何可能‛ 政治合法性 :‚政治秩序如何持久‛ 即,在权力或暴力之外,政治服从的基础是什么?如何 让权力变成权威? 如何让社会成员不是仅仅因为害怕刺刀和坦克而服从 政府命令,而是出于对政府行为的认可和拥护来遵守 政府的规则?

明显的不足。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求合理,导致了贪污腐败、贫富悬殊 和经济政策的灾难性后果,进而引发了民众对共产主义的 信仰危机
(三)威权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这些国家一般实行一党制、军人政体或个人专制统治。

可以用两种指标来考察政治合法性: (1)公民对政权的认可和支持率,它可以通过民意调查
显示出来;

(2)公民认可和支持政权的持久性,它可以通过分析公 民支持政权的原因而判断出来。

老百姓为什么拥护政府?
邓小平同志曾说,要始 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 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 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 点和归宿。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国家听取社团(如工业组织和工
会组织)专家意见。社团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代表, 在承认国家垄断权力的同时也分享了政治权力。

德国和奥地利被认为是法团主义模式的典型。
(四)马克思主义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力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
法性资源,这些资源也就是服从一个政权的理由。
合法性类型 传统权威型 个人魅力型
政治服从的基础 已经确立的习俗或习惯 政治领袖的非凡人格或超凡 感召力
适用范例 世袭的君主制 革命型的领袖和政权
法理型
合理的规则和程序
现代官僚制

传统权威型:传统权威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长期 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
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三、政治合法性的危机 四、政治合法性建立的途径

泰国黄衫军游行示威
泰国红衫军游行示威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基础 上实施统治的正当性。 简单而言,就是公民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和服从政府的 统治。 当大多数民众认可政府实施统治(包括使用武力威胁) , 也就是政府具有合法性。 在这种情况下,该政权是稳固的 。
治。
(二)现代政治学的发展
三、政治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意味着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权威危机。 任何社会都有产生合法性危机的可能,只是发生危机的 时候和程度有所不同。
三、政治合法性危机
当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出现的时候,政治权威乃至统治的合法性
都会受到挑战:
1、反对政治共同体的构成和界限,即当社会共同体内部有一部分 势力不承认自己属于该共同体而要求打破现有构成状况的时候; 2、反对共同体内的宪法性安排,即当政治共同体内有成员反对已 有的宪法制度,要求推翻这种宪法安排的时候; 3、反对政府做出的某项特殊政策,即当政治共同体内部有人反对 政府的某一重大决策(如税收政策、种族政策等等)的时候。
主讲:陈殿林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七章 政治权力分析
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三、政治权力的实施方式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概要 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织成员的 支配能力。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权力运行机制的研 究 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权力政治学把政治描述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斗争或竞 争的舞台。
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 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 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 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 力量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 478—479页)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一)精英主义模式
狭义地说——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
(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 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1、支配性 :君要臣死…… 2、强制性:暴力为后盾


3、扩张性:自我膨胀和扩张
4、排他性:不希望其他势力介入,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权力组织形 式 军队和警察 经济组织 学校/教会 政党
赏罚养成习性 教育的权力



(1)直接动用武力 武力一般见诸于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或者 当政治矛盾激化而无法通过合作、谈判和妥协的途径 得到解决的时候。 武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 暗杀等。


(2)使用政治威胁


(4)下达政治指令 政治指令通常发生于上下级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中, 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上级权力
政治说服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方案
或建议说服权力客体的沟通活动。 其中理论宣传和有针对性的游说活动是常见的方式。


(6)实施政治激励

政治激励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

如古代的世袭君主制以及现代世界幸存的王朝统治
(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摩洛哥)

个人魅力型:建立在某个人的非凡个性和超凡感召力(个
人魅力)的基础上。 个人魅力型权威表现为政治领袖作为英雄和‚圣人‛引导 和召唤追随者的能力。 如拿破仑、墨索里尼、希特勒、霍梅尼、卡扎非等人的政




法理型:法理型权威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制 度的基础上。

政治权力掌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精英手中。如新加坡
(二)多元主义模式
多元主义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不同 的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


统治社会的是许多不同的‚少数‛,即所谓‚多元的‛ 少数 。
(三)法团主义模式 法团主义强调,社会中一些群体(主要是经济性的) 组合成为社团并进入决策程序是实现权力分配的有 效途径。
三、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一)政治权力实现的积极方式与消极方式

政治权力有多种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 极‛(正面的)和‚消极(反面的)两个方面。


前者以奖励为手段,后者以惩罚为策略。
通常所说的‚恩威并用‛、‚刚柔并举‛以及‚胡萝加 大棒‛,就是权力运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结合 。
(二)权力的三重面孔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要素非常广泛: 有的是因为根本制度合理
有的是因为某个政治领袖受人拥戴
有的是因为某种意识形态受到偏爱 有的是因为某一届政府受到欢迎 有的则是因为某一政策使民众受益 哪一种更持久?

从长远看,因为制度合理而受到民众认可,显然比 因为某个领袖、某个政策和某届政府受人欢迎更加 根本,也比意识形态的感召更加切实。 领袖的寿命是短暂的,政策的时效是有限的,政府
奖赏,以激励其按照设定目标和方式采取行动。

政治激励有多种方式,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 的,常见方式包括表扬、记功、颁发奖金或者委以重任 等等。

(7)实行政治处罚
它包括物质的处罚和精神的处罚。
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制裁和剥夺权利的方式来 实现。
(四)权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 中,阐明了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 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
军事的
获利(Gain)
经济的
承担义务 (Commitment)
社会的
(三)权力运用的基本手段

上述权力方式也反映了权力运用的三种基本手段和策赂: (1)培养政治忠诚,形成政治核心力量; (2)利益拉动(‚拉‛的策略),形成政治合作: (3)威胁惩罚(‚打‛的策略),矫正不服从行为。 在政治竞争中,分清‚敌我友‛,广泛结成统一战线,




在政治分析中,权力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影响他人行为 的能力。 如果A要求B做某事,而B不得不做,A就具有了对B的 权力与权威。 政治权力是权力现象和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广义地说——权力可以被定义为达到理想状态的
能力,或者说是指能够做某种事情的能力(power to
do something),它包括从个人到社会组织、国家 和政府、国际组织广泛领域中的所有的行为能力。
孤立和打击竞争对手等策赂,也都是上述权力手段的具
体表现。
——权力的套餐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根据人对动物的方 式提出了权力实施方式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