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梗概600字

大卫科波菲尔梗概600字摘要:1.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故事主要角色3.故事梗概4.作品的主题及意义5.作品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正文:【1.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著称。
【2.故事主要角色】大卫·科波菲尔: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善良、正直、勇敢面对困境的年轻人。
贝西:大卫的姨婆,一个性格鲜明、独立的女性。
威克菲尔:大卫的导师,一个正直、善良的律师。
米考伯:大卫的好友,一个热情、乐观的人。
艾妮斯:大卫的初恋,一个美丽、善良、聪明的女孩。
乌利亚:大卫的雇主,一个狡猾、奸诈的商人。
【3.故事梗概】小说以大卫的自述形式展开,讲述了大卫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
大卫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受到继父的虐待。
后来,大卫前往伦敦,开始了独立生活。
在伦敦,大卫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米考伯、威克菲尔等。
大卫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律师。
在此期间,他还与初恋艾妮斯重逢,并最终赢得了她的爱情。
然而,大卫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遭受了乌利亚等人的陷害,但最终在朋友和贝西的帮助下,成功揭穿了乌利亚的阴谋。
最后,大卫与艾妮斯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作品的主题及意义】《大卫·科波菲尔》以成长为主题,展现了主人公大卫在面对困境时,凭借自己的善良、勇敢和毅力,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
作品强调了友谊、家庭和爱情的重要性,以及对正义和真善美的追求。
这部小说被誉为狄更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端,还传递了对人性美好的信念。
【5.作品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具有极高可读性的小说,故事情节丰富,人物性格鲜明。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卫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困境中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大卫科波菲尔》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9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大卫的一生展开,描绘了他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
本文将对《大卫科波菲尔》进行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描绘了一个孤儿的成长经历。
故事开始于大卫的童年时期,在一个英国小镇上,大卫生活在一个逆境家庭中。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再婚后不幸去世,导致大卫成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他被送到了灰霾厚重的伦敦,在那里他遭受了虐待和苦难。
然而,大卫并没有被困境击垮,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摆脱困境,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并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
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通过大卫的经历,展现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尖锐的阶级分化。
大卫所遇到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例如,大卫的亲戚穆尔斯通先生是一个吝啬自私的人,他对大卫非常苛刻。
另外,大卫的朋友艾蟹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他给予了大卫很多帮助和鼓励。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狄更斯展现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性格特点和对大卫成长的影响。
除了社会问题的描绘,本书还关注了爱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大卫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多位女性,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多拉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阿格尼丝。
这些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卫的命运和成长,展现了爱情对人生轨迹的影响力。
此外,大卫的寻找家庭和温暖的渴望也贯穿了整个故事。
通过这些情节,狄更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关于成长、社会问题、爱情和家庭的感人小说。
狄更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细的情节安排,展现了一个孤儿通过勇气、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属。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成长故事,更是对19世纪社会的深入剖析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通过阅读《大卫科波菲尔》,读者可以感受到狄更斯细腻而真实的描写,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大卫科波菲尔第一章批注

大卫科波菲尔第一章批注摘要:一、大卫科波菲尔的生平简介二、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与贡献三、大卫科波菲尔的文学作品四、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与评价正文: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原名David Seth Kotkin,1956 年9 月16 日)是一名美国魔术师,亦是世界知名的魔术师。
他以精湛的魔术技巧和极具创意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同时,大卫·科波菲尔也是一部文学作品,由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
大卫科波菲尔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从小就对魔术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10 岁时就开始学习魔术,12 岁便在当地的魔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此后,他一直致力于魔术表演和技巧的研究,并不断探索创新。
他的魔术表演涵盖了从近景魔术到舞台魔术的各种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他的大型逃脱魔术表演。
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魔术界的重要奖项,如美国魔术师协会的年度魔术师奖、英国魔术师协会的金奖等。
他还被誉为“现代魔术的奠基人”,因为他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极大地影响了当代魔术表演的发展。
除了在魔术界的成就,大卫科波菲尔还涉足文学创作。
他的文学作品以幽默、讽刺和自传性为特点,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孤儿男孩在英国社会的种种遭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人性描绘赢得了广泛好评。
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和评价非常正面。
他的魔术表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愉悦和惊奇,更让人们看到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他的文学作品则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David Copperfield
简介 个人履历
代表作及演出 时间 个人荣誉
2014-9-7
个人履历 :
1968年,12岁的大卫· 科波菲尔 在魔术界崭露头角,成为美国 魔术师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 会员。 1972年,年仅16岁的大卫在纽 约大学教授《魔术艺术》课程。 1982年,大卫开创了以魔术治 疗疾病、提高身体灵敏度的 “魔术计划”。 1992年,大卫创造经典魔术 “飞翔” 。 2001年,他又神通广大地准确 预测了德国国家彩票的中奖号 码……
2014-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代表作:
Across the Great Wall—穿
越长城 The truck disappear—卡车消失 Saw people—锯人 The magician can fly—魔术师会 飞 Who have a glass of water—神 出鬼没的一杯水 Trapeze—空中飞人 The human body three busy—人 体三分身 The statue of liberty disappear— 自由女神的消失 Frozen undead magician—冻不 死的魔术师 Card tricks纸牌魔术
2014-9-7
演出时间:
1981年,大卫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 消失。 1983年,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及5000万电视观众,纽约的自 由女神像在大卫的魔杖下突然无影无踪。 1986年,大卫穿越“万夫莫开”的万里长城,大卫和组员 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作美国电视特别节目的美国 制作群。 1991年,大卫使一辆长85英尺、70吨的东方快车瞬间消失。 1992年,大卫创造经典魔术“飞翔”,成为第一个不借助 绳索和摄像技巧而飞翔的魔术师,同时,该节目还被评论 界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项魔术表演。 1993年,在电视特别节目《激情之火》中,大卫脱出捆绑 在身上正在燃烧的绳索,从几十米的高处逃离。 2001年,大卫携大型舞台节目《入口》首次到中国演出, 在香港和广州掀起前所未有的魔术热潮,5万张门票被一抢 而光......
大卫科波菲尔pdf

大卫·科波菲尔PDF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5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狄更斯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故事,描绘了他从孤儿院到最终找到自己幸福的过程。
这部小说被广泛认为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分为三十一章,每一章都有独立的故事线,但又相互贯通,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时期,通过描写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狄更斯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众多问题和不公正现象。
该小说以狄更斯典型的细腻描写和卓越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工业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从孤儿院走出来的大卫·科波菲尔经历了各种困境和挫折,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找到了幸福和真爱。
这一过程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勇气,也让我们反思社会不公和力量的重要性。
主题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的主要主题是成长和自我发现。
大卫作为一个孤儿,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中,遭受着各种不公和虐待。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幸福。
通过大卫的成长故事,狄更斯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自己的幸福。
尽管大卫经历了许多痛苦和不公,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也遇到了许多善良和支持他的人。
这部小说还通过描绘这些人物塑造了一个社会正义的形象,表达了作为社会成员互相支持和关心的重要性。
经典情节《大卫·科波菲尔》有许多经典情节,下面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情节:1.大卫的童年生活:大卫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他父亲过世后,他成为一个孤儿,被送往格洛马斯孤儿院。
在孤儿院里,他遭受虐待和苦难。
2.大卫的学徒生活:长大后,大卫被送到伦敦学徒期间,他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包括他的恩师肖尔沃德和好友斯泰福德。
大卫·科波菲尔:成长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大卫·科波菲尔:成长与自我发现的旅程1. 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于19世纪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它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为中心,描述了他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在苦难和困境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2. 童年时期的挣扎与成长大卫·科波菲尔在小说开篇就遭受了母亲再婚后继父墨勒斯通(Mr. Murdstone)残酷虐待。
他被送去做工,生活艰辛。
然而,正是这段困难艰苦的经历磨炼了大卫的意志,并激发了他努力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愿望。
3. 勇敢面对逆境大卫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逆境和挑战。
尤其是在与墨勒斯通及其姐姐简(Jane Murdstone)对抗时,大卫展现了坚定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他通过自学取得了优秀的教育成果,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未来。
4. 自我发现和个性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才华和对文学的兴趣。
他通过写作表达内心情感,并通过与朋友斯捷尔福琼斯(Steerforth)及恩典伍德小姐(Miss Rosa Dartle)等人的交往,逐渐发现并塑造了自己真实的个性。
5. 爱与关系在寻找真爱过程中,大卫经历了许多感情波折。
从童年时暗恋彭格尔芮夫人(Dora Spenlow),到后来与阿涅丽巴·怀特菲尔德(Agnes Wickfield)建立深厚而稳定的情感纽带。
这些爱情经历让大卫更加明确了自己内心追求幸福及家庭价值观念。
6. 和解与自我完善最终,大卫在逐渐摆脱墨勒斯通家族阴影后找到了内心平静并实现了真正的幸福。
他通过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了和解与成长。
7. 总结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故事是关于勇气与奋斗,自我发现和追求幸福的旅程。
从小无助的孩子到学会独立坚强、克服困难的成年人,大卫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最终塑造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个性,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大卫科波菲尔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魔术师之一。
他以其惊人的魔术技巧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作为魔术史上最成功的表演者之一,他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了全球观众心目中永远的传奇。
1、早年生活大卫·塞思·科波菲尔(David Seth Kotkin)于1956年9月16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从小对魔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9岁时就开始表演魔术,并很快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才华。
科波菲尔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
2、职业生涯起步科波菲尔在16岁时首次登上了著名的电视节目《The Tonight Show》,这成为了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他精湛的魔术技巧和出色的舞台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爱。
从此以后,科波菲尔的事业一飞冲天。
3、独特的表演风格科波菲尔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著称,他将魔术与戏剧、音乐和舞蹈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他通过精妙的手法和巧妙的舞台设计,营造出了惊险刺激和神秘悬念并存的氛围,让观众陶醉其中。
4、世界级的魔术创新科波菲尔是一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魔术师。
他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魔术效果。
他的经典魔术包括飞行、悬浮、消失和出现等,这些都成为了魔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5、对慈善事业的贡献除了在舞台上展现其非凡才华,科波菲尔还积极参与各种慈善事业。
他成立了大卫科波菲尔基金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援助和支持。
他多次在全球范围内举办慈善晚会,募集资金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
6、荣誉和成就科波菲尔以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众多奖项和荣誉。
他被授予了多个世界纪录,包括最年轻、最受欢迎和最成功的魔术师纪录。
他还被评为了魔术界的“传奇人物”。
7、涉足其他领域除了魔术表演,科波菲尔还在电影和电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出演过多部电影,并在电视剧中客串过角色。
他与好莱坞明星和音乐界的巨头合作,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世界最牛的十大魔术师:刘谦只排第四!

世界最牛的十大魔术师:刘谦只排第四!魔术一词是外来语,我国古代称之为“幻术”,广东地区称“掩眼法”,俗称“变戏法”。
就广义的来说:凡是呈现于视觉上不可思议的事,都可称之为魔术。
而我们下工夫去学习,然后让人们去观看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表演魔术』。
大卫·科波菲尔——魔术之神大卫·科波菲尔原名大卫·科特金,195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俄罗斯移民的家庭,他从小就对魔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个性格内向,容易腼腆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赢得同伴们的赞赏,他信心倍增。
12岁时,大卫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魔术表演,可以与职业魔术师媲美。
不久他参加了全美魔术家协会,成为这个世界著名魔术组织中最年轻的成员。
1972年,年仅16岁的大卫便开始在纽约大学为艺术系的大学生讲授魔术课程。
大卫·布莱恩——幻觉魔术大师出生在布鲁克林区,以一个父亲的波多黎各-天主教后裔和母亲的俄罗斯-犹太裔。
他的母亲帕特里斯是一个中学教师生活在纽约,他的父亲威廉佩雷斯是一个越战老兵。
他的母亲是犹太裔,布莱恩自己的宗教的意见,已不清楚(布莱恩有一个纹身“基督的圣约翰的两岸”跨越他的整个背部)。
他提出,以小瀑布,新泽西州,他在那里出席了帕赛克流域区域高中。
他有一个同父异母兄弟任命Michael詹姆斯bukalo 。
约克——世界著名青年魔术大师约克是世界著名的西班牙魔术大师,他是这个时代顶尖的魔术大师之一,浪漫美丽的西班牙造就了他奇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数的光环和奖杯昭示着他的才华横溢,他神采飞扬、举手投足之中,为观众营造了逼真的魔术的幻城、华丽壮观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情节、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观众深深陷入他制造的迷梦之中。
他的表演特色是:以瞬间的出现、消失、变幻征服观众。
他曾于2001年在巴黎和大卫. 科波菲尔一起获得魔术界的奥斯卡大奖——曼德瑞克斯奖、西班牙全国魔术比赛冠军。
本次邀请赛他表演节目《剑穿纸箱人》、《怪兽穿肚》,将带给观众恐怖刺激的情景魔术,展示他王者的自信与雄才。
大卫 科波菲尔 简介

代表作品: 大卫·科波菲尔在空中飞翔,自由女神像消失
大卫·科波菲尔,英文名David Copperfield,原名大卫·科特金,1956年9月16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俄罗斯移民的家庭,他从小就对魔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性格内向,容易腼腆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赢得同伴们的赞赏,他信心倍增。12岁时,大卫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魔术表演,可以与职业魔术师媲美。不久他参加了全美魔术家协会,成为这个世界著名魔术组织中最年轻的成员。1972年,年仅16岁的大卫便开始在纽约大学为艺术系的大学生讲授魔术课程。
写真(18张) 他的灵感来自哪里?用大卫·科波菲尔自己的话说,灵感“不仅来自于其他的魔术师前辈”,而且还受到一些娱乐界人士的影响,譬如摇滚乐队或视觉艺术家。大卫说:“我曾经想成为一名歌曲作者,而且我崇拜那些歌曲创作者,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创作成歌曲,在用歌曲打动听众的同时,他们也可以宣泄自我。我一直都想创作一首能够流芳百世的摇滚歌曲,但是现在,我创作的是魔术“故事”,我希望靠它们来打动观众。我能够通过自己现在创作的东西来表白自己。” 大卫·科波菲尔堪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魔术大师,30多年来,他一次次超越人们的想象力,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实。凭着卓越的成就,大卫19次获得美国电视艺术艾美奖,其演出票房和收入连《狮子王》、《猫》和《歌剧院的幽灵》等经典节目也望尘莫及,他的大型表演《梦想与梦魇》至今还保持着百老汇的票房纪录。 1968年,12岁的大卫·科波菲尔在魔术界崭露头角,成为美国魔术师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员。 1972年,年仅16岁的大卫在纽约大学教授《魔术艺术》课程。 1974年,大卫在音乐剧《魔术人》中出演主角,并开始创造自己的魔术。 1977年,大卫展开电视节目生涯,并使“大卫·科波菲尔”这个名字逐渐家喻户晓。 1979年,大卫在电影《恐怖列车》中扮演角色,展露了他的表演才能。 1980年,大卫成为有史以来被美国魔术艺术学会授予“年度魔术师”称号的最年轻艺术家。 1981年,大卫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消失。同年,美国艺术家联合协会向他颁发了“年度娱乐明星”大奖。 1982年,大卫开创了以魔术治疗疾病、提高身体灵敏度的“魔术计划”。 1983年,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及5000万电视观众,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在大卫的魔杖下突然无影无踪。 1984年,大卫成为首位与举世闻名的拉斯维加斯CEASAR宫签定长期演艺合约的魔术家。 1985年,大卫当选为“全美十大杰出人物”。 1986年,大卫穿越“万夫莫开”的万里长城,大卫和组员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作美国电视特别节目的美国制作群。 1987年,大卫从防范森严的美国阿尔卡特拉联邦监狱逃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逃出此监狱的人。 1988年,大卫代表美国在汉城奥运会上致辞。 1989年,大卫从一座正在爆破的大楼里顺利脱身。 1991年,大卫使一辆长85英尺、70吨的东方快车瞬间消失。 1992年,大卫创造经典魔术“飞翔”,成为第一个不借助绳索和摄像技巧而飞翔的魔术师,同时,该节目还被评论界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项魔术表演。 1993年,在电视特别节目《激情之火》中,大卫脱出捆绑在身上正在燃烧的绳索,从几十米的高处逃离。然后,他当着一位 大卫·科波菲尔
世界著名魔术师简介

魔术师简介大卫·科波菲尔:美国人,擅长大型魔术。
大卫·科波菲尔堪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魔术大师,30多年来,他一次次超越人们的想象力,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实。
凭着卓越的成就,大卫19次获得美国电视艺术艾美奖,其演出票房和收入连《狮子王》、《猫》和《歌剧院的幽灵》等经典节目也望尘莫及,他的大型表演《梦想与梦魇》至今还保持着百老汇的票房纪录。
大卫一生获奖无数,得过21次艾美奖,两次好莱坞魔术艺术学院“年度魔术师”奖。
大卫·布莱恩:美国近几年来快速蹿红的年轻魔术师,进行了多项惊世骇俗的表演。
起初,大卫是以街头魔术赢得喝彩。
他走到街头直接跟观众互动,而且每个魔术都非常令人惊讶。
扑克牌、读心术.....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至整个人飘起来。
克里斯·安吉尔(Criss Angel):美国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音乐家,逃生术表演专家和特技表演家。
克里斯.安吉尔的长发、黑色眼影、黑色指甲等怪异特立独行装扮就如同他另类无法预料的演出,比如高达十层楼的倒立脱逃秀仅花2分26秒完成,用八个吊勾穿过背上肌肉悬空高挂五个多小时,待在灌满水约电话亭大小的空间长达24个小时等等。
没有任何事先的安排或场地布置,克里斯·安吉尔就像是个拥有超能力的幻觉魔法师不断挑战或制造极度危险的技巧。
哈拉雷:顶级幻觉魔术大师。
上演媲美"大卫·科波菲尔"的大型幻象魔术。
他曾让一架"麦道-80"客机从天而降,而把美国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在众目睽睽下变走;他曾把一辆轿车和驾驶员从底特律"电传"到3000公里外的洛杉矶;他曾使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地球消失了两分钟。
小林浩平:日本知名魔术师。
曾到世界各地演出,获奖无数。
他极具魔力演出,令不同年龄观众沉醉于欢乐之中,是第一个站上英国和奥地利魔术领奖台上的日本人。
独创的得奖作品“ONE”,在将近10钟的表演时间中,他将一根白色的小羽毛变成大羽毛,大羽毛变成白色的手帕,白色的手帕变成白色的小球,白色的球变成白色的卡片,白色的卡片变成白色的绸缎,白色的绸缎又变成白色的球,白色的球又变成白色的泡泡,白色的泡泡最后变成白色的烟消失在空中。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1812 - 1870),英国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
狄更斯的创作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至今依然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
二、故事梗概。
1. 童年时期。
- 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
他在母亲和女仆辟果提的疼爱下长大。
母亲改嫁后,继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大卫受尽了屈辱。
母亲去世后,大卫被继父送去当童工,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十分困苦。
2. 青年时期。
- 大卫逃离了童工生活,前往姨婆贝西小姐家。
姨婆收留了他,并送他去上学。
大卫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结识了一些朋友,如斯蒂福思。
毕业后,大卫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先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做见习生,在那里他爱上了斯本罗先生的女儿朵拉。
3. 成年时期。
- 大卫和朵拉结婚,但朵拉不善于管理家务,他们的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同时,大卫在社会上经历了各种人和事,他发现斯蒂福思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斯蒂福思诱骗了大卫的女仆艾米莉,导致艾米莉离家出走。
大卫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考验后,朵拉因病去世。
后来大卫认识到艾格尼丝的善良和智慧,最终与她结为夫妇。
- 在事业上,大卫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
三、人物分析。
(一)大卫·科波菲尔。
1. 善良纯真。
- 大卫从小就表现出善良的品质。
即使在遭受继父和寄宿学校的折磨时,他也没有丧失对人性美好的信念。
例如,当他在工厂做童工的时候,他仍然同情周围那些同样受苦的人。
2. 坚韧不拔。
- 大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没有被困难打倒。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大卫 科波菲尔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写于1848—1850年。
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
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
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查理·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
《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
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
他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的国家制度、政治机构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同时对劳资冲突和工人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狄更斯不知疲倦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30余年,最后在写作长篇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日。
影片《大卫·科波菲尔》根据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1935年出品。
影片以资本主义社会大卫·科波菲尔的命运为主题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状况,揭露了资本家对童工的残酷剥削和贵族人物的腐朽灵魂,展示了贫民在无权势的情况下难以为生的境况。
《大卫·科波菲尔》:人生坎坷与追逐的勇敢

大卫·科波菲尔:人生坎坷与追逐的勇敢简介《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49年出版的小说。
该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历程为线索,描绘了他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境之后艰难地寻求真爱、争取幸福的故事。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狄更斯最具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的作品之一。
1. 大卫·科波菲尔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在英格兰一个贫苦家庭,失去父母后,被送到了伦敦一个严酷的寄宿学校。
在学校里,他经历了暴力和虐待,但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对知识的渴望塑造了他追求智慧和改变命运的决心。
2. 大卫·科波菲尔的职业生涯成年后,大卫·科波菲尔从事写作工作,并逐渐取得了成功。
他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懈的追求,逐渐赢得了文学界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他也经历了失败、挫折和失望,但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3. 大卫·科波菲尔的爱情与亲情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大卫·科波菲尔遇到了苏珊娜,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并坠入爱河。
然而,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在长时间的分离后重新找到彼此。
大卫还与他最好的朋友斯恩特利建立了真挚而持久的友谊。
4. 大卫·科波菲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大卫·科波菲尔》揭示了当时英格兰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贫穷、虐待、不公正待遇等。
通过描述主人公所经历和见证的这些问题,狄更斯呼吁社会关注并改变现状。
结论《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艰难追寻幸福和克服各种困境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坎坷但勇敢不屈的人生。
这部小说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少挫折和逆境,只要坚持追求梦想并勇敢面对困难,最终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注:以上内容是基于我对话科波菲尔主题的理解构思写作所得。
如需参考,请自行修改和调整。
大卫 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简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于1849年至1850年期间在伦敦首次连载出版,被认为是狄更斯创作的成熟之作。
主要人物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孤儿。
他的父亲已故,母亲再婚后不久去世。
大卫的童年经历艰辛,被贫穷,虐待和困难所包围。
但是大卫勇敢坚毅,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阿格尼丝(Agnes)阿格尼丝是大卫的朋友兼妹妹。
她是一个善良,聪明的女孩,对大卫始终充满关爱和支持。
阿格尼丝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帮助大卫度过了很多困难。
斯蒂尔福斯特(Steerforth)斯蒂尔福斯特是大卫的朋友,他温文尔雅,富有魅力。
尽管斯蒂尔福斯特和大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他也有一些不良的品质,最终对大卫造成了伤害。
艾米丽(Emily)艾米丽是大卫的初恋对象和斯蒂尔福斯特的女友。
她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但她的家庭问题最终导致了她的不幸。
内容概述《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大卫从孩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
小说通过大卫的视角,描述了他在面对各种困难时的勇敢和努力,以及他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大卫出生的那一天,从他的童年开始展现了他在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困难和不幸。
大卫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他被送往伦敦的一个学校,这里的学生们受到了残酷的虐待。
随后,大卫离开学校,成为了一名落魄的办公室职员。
在成年后,大卫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成为了一名作家,并在伦敦展开了自己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大卫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斯蒂尔福斯特和阿格尼丝。
他们和大卫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最终大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主题与意义《大卫科波菲尔》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奋斗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故事,强调了人类的坚韧和勇敢。
小说通过描述大卫的成长历程,传达了希望、毅力和爱的力量。
大卫科波菲尔_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作者:狄更斯(英国)内容简介: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
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
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
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
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
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
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
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
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
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
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
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
这使大卫非常愤慨。
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
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
姨婆也濒临破产。
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
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
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
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大卫·科波菲尔》作品简介篇一《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由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作品讲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
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的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其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二“当你要对我发怒时,你就对自己说,这不过是我的孩子妻罢了;当我很使你失望的时候,你就说,我早知道,她只能成为一个孩子妻;当你发觉我不能做到我原有的样子的时候,我相信我永远不能了,你就说道,我那孩子妻依然爱我,因为我诚然爱你。
”这份不能胜任的凄苦感受,是不利于她的健康的。
其实她内心比大卫·科波菲尔更为苦恼,悲伤。
“我是年轻的,没有经验的,但是我断乎不曾对那质朴的诉说掩耳不闻。
”但是他更是理想的追求者,为着自己理想中的情感与生活的美满,他不惜牺牲爱情的。
只是朵拉天性脆弱无法承担。
为了保全这份爱情的圆满,死是朵拉最美的结果。
其实她内心有个不同于大卫·科波菲尔对圆满幸福的向往。
做个孩子妻,她没有如愿以尝。
“我的确感到我有些梦未能实现。
不过我觉得那是过去一种暗下来的荣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它投到现实上面。
我有时的确觉得希望我的太太是我的顾问,具有更多的魄力,更多的意见用来支持我,改善我,赋有填满我周围的空虚的能力:但是我觉得这是世上所没有的一种圆满的幸福,从来不曾有过,也永远不会有。
”这是大卫·科波菲尔内心圆满幸福的概念。
他与朵拉对幸福圆满的'理解是相矛盾的。
大卫·科波菲尔的这种感受,是受他青梅祝马的艾尼斯影响。
如果没有艾尼斯与他从前在乡下度过的那些美满时光,他对艾尼斯无限的依赖与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O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
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
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
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全家人中只有他俩没有在狱中居住。
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十五岁时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
后来,他学会速记,被伦敦民事律师议会聘为审案记录员。
一八三一至一八三二年间,狄更斯先后担任《议会镜报》和《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
这些经历有助于他日后走上写作的道路。
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练。
一八三六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一八四八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
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
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
狄更斯身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小说,根据的正是这篇回忆。
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
他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
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 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
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狄更斯早期作品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流浪汉传奇”,足凭借灵感信笔挥洒的即兴创作,而本书则是他的中期作品,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
狄更斯在本书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
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
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
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大卫早年生活的篇章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写得十分真切感人。
例如:大卫以儿童特殊的敏感对追求母亲的那个冷酷、残暴、贪婪的商人默德斯东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当默德斯东虚情假意地伸手拍拍大卫时,他发现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亲的手,便生气地把它推开。
大卫向母亲复述默德斯东带他出去玩时的情景,当他说到默德斯东的一个朋友在谈话中老提起一位“漂亮的小寡妇”时,母亲一边笑着,一边要他把当时的情景讲了一遍又一遍。
叙事完全从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出发,幼儿并不知道人家讲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而年轻寡妇要求再醮、对幸福生活的热烈憧憬已跃然纸上。
又如:大卫跟保姆佩葛蒂到她哥哥家去玩,她的哥哥辟果提先生是一位渔民。
大卫看见他从海上作业后回来洗脸,觉得他与虾蟹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那张黑脸被热水一烫,立刻就发红了。
这个奇特的联想,充满童趣和狄更斯特有的幽默。
狄更斯还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在斑斓多彩中显得平和亲切,在冷静的叙述中透着机智幽默。
他文章的风格极其矫健,好似一条长龙,旋回起伏,气势浩大,细腻的地方娓娓动人,朴素的地方简明扼要,丰富的地方令人目不暇接。
体现出他惊人的文学才华。
狄更斯是不朽的,在他的作品中鲜活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社会状况,在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活动着的都是源自于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个性的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在故事和人物命运的发展过程中,看到狄更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幸进行犀利的剖析,感受到他爱憎分明的写作特点,体会到他对社会底层的平民生活状态的真诚关注。
如果说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镜子,那么狄更斯就是英国社会的画卷。
人物形象赏析(1)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
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
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克拉拉、朵拉、摩德斯通小姐、密考伯太太、艾米丽……贝西姨婆与摩德斯通小姐的对比,克拉拉、朵拉与艾妮斯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摩德斯通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朵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摩德斯通小姐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摩德斯通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
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
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
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摩德斯通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
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摩德斯通姐弟骂得痛快淋漓。
她对大卫的教导: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
贝西姨婆可怜迪克,收留他,欣赏他,给他舒适安逸的生活,她是珍妮的监护人,还监护其他一些人,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她对朵拉那么疼惜与宠爱,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可爱的名字:小花。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
贝西姨婆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她了解许多商业活动,她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她故意这样做,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
那段时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
贝西姨婆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克拉拉克拉拉与朵拉也是极为相似的。
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孩子气很浓,很善良。
她们的不同在于:克拉拉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结婚才一年丈夫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摩德斯通又是那样一个冷酷、贪婪、残暴的商人,他与克拉拉结婚完全是为了金钱,而天真单纯的克拉拉并没有察觉到,再加上摩德斯通小姐的折磨,她没有了任何自由,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力都没有,最后在忧愁、孤单、担惊受怕中凄惨的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
但是,克拉拉并非纯粹是一个玩具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地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人兼朋友──佩葛蒂。
朵拉大卫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深深得吸引,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和他可爱的“小花”。
大卫那么爱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又有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艾妮斯的喜爱。
她天真美丽而善良,虽然完全不懂家务,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但她是如此善良而爱着大卫。
在生命的终了时把最珍贵的遗产---她深爱的丈夫,托付给朋友艾妮斯,希望丈夫可以在自己离开后有幸福的生活,她是无私的。
可爱的"娃娃妻”朵拉这时候显得如此成熟,令人难忘。
艾妮斯艾妮斯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
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艾妮斯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的险恶目的得逞的。
艾妮斯虽然没有过多和斯蒂福接触,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斯蒂福感性的崇拜相比,艾妮斯是理智的。
艾妮斯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映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
“强扭的瓜不甜。
”“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
”斯特朗太太的这句话在大卫心中掀起了波澜。
在朵拉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在海外历练数年之后,大卫终于明白了他对艾妮斯的爱,他们结婚了。
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艾妮斯都是大卫理想的伴侣。
对于大卫应该来说,最爱的女人是朵拉,而最敬慕的是艾妮斯。
佩葛蒂在大卫的成长经历中,不能不提到的还有一个人──佩葛蒂,大卫的老奶妈。
她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佩葛蒂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佩葛蒂顺着锁眼去安慰他。
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地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
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所有善良淳朴的人,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其他人物此外,博爱善良淳朴的裴果提先生,勤劳能干诚实的哈姆,他们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被生活所迫流离失所但乐观开朗的米考伯夫妇,善良朴实的特拉德,与贪婪冷酷的摩德斯通姐弟,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小人希普,奸诈阴险的纨绔子弟斯蒂福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哈姆与斯蒂福的死截然不同,斯蒂福的死是他奸险行为的报应,而哈姆是狄更斯博爱宽容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
人物塑造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