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分类及代码(专业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为产品种类的确定颇伤脑筋,因为补什么?不补什么? 必须要在文件中明确,所以才有了制定分类标准的迫切
需求。
➢立项时间 基于上述原因,2005年开始部农机化司
组织立项前的论证并申请立项,经农业部批准,列入 2006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该项目由农业部农机
试验鉴定总站和农业部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共同承担。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规范行业行为的需要。现新的现行的农机机具型
号编制规则对于规范行业行为,统一名称和型号有着很 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个是不能彰显个性, 其次是不方便产品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是不便于口语化, 比较老旧。由于短时间内拿不出一个可以广泛认同的型 号编制规则,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还是有必要制定一个 标准来规范行业行为,型号怎么编不好强求,但产品归 到哪一类总得有个依据。
内容详尽
10
一、标准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客观地说,本标准的顺利发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 可操作性,立项前经过了深入的论证,广泛征求了意见, 对农业机械分类标准制定的可行性、总体思路及定位等 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在标准正式发布前就得到同行 们的大力支持,相信今后会对本行业产生有益的作用。
内容详尽
内容详尽
12
二、标准编写的原则
(一)编写原则
➢管理使用优先原则 标准定位为管理用兼顾其他行
业。重点考虑购机补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农用动 力、耕耘和整地、种植和施肥、田间管理和植保、收获、 脱粒清选烘干和贮存、农产品初加工、排灌、畜牧、其他
机械等多个领域的农业机械进行合理地划分,为农机化管
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简单易行原则 内容上规定农业机械的分类方法、分
类代码、名称,总体上本着宜粗不宜细,分类清晰明确种
类尽量单一,保证执行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详尽
13
二、标准编写的原则
(一)编写原则
➢统筹协调原则 与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和农机工业统计口径相协调一致行业标准和行业习惯相 协调,并在现行标准基础上的整合、补充和完善。同时, 注意农业机械产品范围的界定与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相一 致,不对部门职能产生影响。
《农业机械分类》标准简介
2021年1月17日
内容详尽
1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农机化发展形势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
国农机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机总动力接近8亿 千瓦,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42%以上,农机产品种 类较之过去发生了根本变化,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大大加 快。但一直以来上尚没有一个分类标准,生产企业往往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类,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虽然我们有一个农机机具型号编制规则,但随着社会的 发展,更多的农机产品并没有按照该标准执行。
内容详尽
6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预期目标 根据论证的结果,把标准的目标设定为满
足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对农业机械的分类及统计,农业机 械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这样就为标准编写确定了定位。
内容详尽
7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形成过程
1.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 2.2006年9月,召开了“标准制定课题组首次会议暨起 草工作研讨会”。邀请了农机管理、鉴定、推广、标准化、 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家。会议研讨了农业机械分类方法, 征求了与会专家对标准框架的意见,基本确定了分类层次, 即按照大类、小类和品种三层分类,并对大类和小类进行 了初步划分。
➢开放性原则 考虑到发展的需要和不可预见的因素,
分类中增加了“收容”项,方便随时补充新产品。
内容详尽
14
二、标准编写的原则
(二)参考资料
1、GB/T 7635.1-2002《全国工农业产品全国主要产品 (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
2、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JB/T 8574-1997《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4、GB/T 4831-84《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5、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6、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
11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三)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与国际标准相衔接 参考了ISO3339农林拖拉机
和机械分类和术语标准,在充分考量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尽量舍弃时期相衔接。
➢与传统标准相协调 与JB/T 8574-1997《农机
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中农机具产品大类代号基本协调 一致,尊重人们的习惯,与现实要求相吻合,在保持相 对稳定的同时有适度的前瞻性。
内容详尽
8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3. 在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组于 2007年7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为了 确保标准制定工作顺利进行,2007年8月13日,课题组 在京组织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即“标准征求意见稿研讨 会”,邀请相关专家继续深入研讨农业机械分类方法, 并研究修改了《农业机械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初 稿)。根据会议专家的修改意见,起草组对初稿进行了 进一步修改,并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内容详尽
4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总之,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还是从行业管 理角度看,制定一个规范,大家来遵从是有必要 的,这也是商业规则。不能总是炒概念把同行弄 糊涂了,更不能整天变魔术让老百姓云里雾里地 猜想。
内容详尽
5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立项起因 2004年国家试点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当
内容详尽
9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二)标准产生过程
4. 2008年2月22日,部农机鉴定总站向各有关单 位及专家发出《关于征求<农业机械分类(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函》(农机鉴(科)函[2008]12号),并在中国农 机化信息网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据统计,起草组 共收到来自全国农机化系统28个单位的书面意见。有效 意见215条。起草组根据所提意见逐一进行了汇总分析, 形成了现行的标准版本的报批稿。
内容详尽
2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农机化促进法颁布实施
之后,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和重视,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购机补贴之后,农 机分类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不然的话就没有一个共通 语言,很容易产生分歧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内容详尽
3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