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

合集下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重点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重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这个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全国土地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基本依据在于:第一、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只能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不能依靠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历史证明,民族资主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更没有能力担负起实现工业化的重任。

国营企业大多数技术比较先进,劳动生主率比较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强,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国营经济的优越性明显地显示出来。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高度统一和财政经济善的好转,逐步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当进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在“一五”计划开始实行的重要时刻,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和扩大计划经济成为中国共产党提出过度时期总路线的一个基本因素。

第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建立后,在便理调整工商业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一方面限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困难,扶持其生存和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受到资本家的欢迎,而且也加强了他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联系。

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经验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已经形成。

第三、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家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随首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个体经济成为农村的主要经济成分。

在经济方面:土改后,农业个体私有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土地买卖和租用日益增加,夜工剥削逐年增长,新富家已经出现,百大多数农民仍外处于贫困的境地。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演变过程5个关键点:《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完全沦为)《马关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六大特点:第一,半封建第二,半资本主义第三,半独立第四,半殖民地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是主要矛盾(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矛盾决定革命任务决定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发生了新的变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近代中国革命包括:P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6:社会条件:中国人民斗争(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自在阶级——自为阶级)思想和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转折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实现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 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 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 表大会制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1947年12月所作的《目 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 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 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 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 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毛泽东 选集第4卷
帝国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领导阶级 2、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小商人 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 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是 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第二,中国革命 的形势发展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 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能够担当领导并完成 民主革命的任务。 (2)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通过其政党来实现的,它 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率领被 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 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长期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随后在各地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衔接,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强调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还强调了武装与民众的结合,即不能搞单纯的军事斗争,革命的武装必须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要使武装成为民众的武装,民众成为武装的民众,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

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1)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 果——毛泽东思想 (2)中国革命中的理论创造丰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各国革命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
2、中国革命的实践意义:
(1)在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开辟了实现社 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2)实现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变,完 成了中国人民第一个历史任务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革命提供 了范例和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 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则为旧民主主 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上,马克思 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不同点:
第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领导阶级不同。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 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抗争: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抗争: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抗争
(1840—1919) (1840 1919)
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改革派登上历史舞台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 台 •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义和团运动: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一1919) (1840一1919)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 革命性一面的同时,还具有 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它 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 了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 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 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的先进 的革命政党。因此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失败
康有为与《大同书》 康有为与《大同书》手稿
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失败
孙中山及其 手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左”倾教条 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
《辛丑和约》签订以后,慈禧厚颜无耻地说:“量中华之物 辛丑和约》签订以后,慈禧厚颜无耻地说: 结与国之欢心”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在 形式上虽然保持独立, 形式上虽然保持独立,但实际上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不过是帝 国主义的“守土乡官”而已。 国主义的“守土乡官”而已。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表明(或标志)生产资料 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中国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创造制度条件; (2)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 史性胜利; (4)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原因:
•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 •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世界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 克思主义; •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 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必然性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中国实现工业化任务要 靠国营经济来承担; • 国营经济主要来源于没收官僚资本,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是控制国家财政、稳定经济局势、保障人民和社会利益 的主要经济力量。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 经验说明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途径已经形成; • 面对工业经济落后国家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 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同时限制其不利的方面为扶持其生 存和发展,国家创造了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和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把其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2、实践意义: (1)它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国情与革命)1.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产生的影响:(1)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

(2)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原因: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4.中国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1)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并占优势(2)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5.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性质决定)(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由社会性质与矛盾决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9.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十月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10.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1.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答: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基本经验:答: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主要阵线: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反革命力量强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具备了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革命要求强烈,具备了统一战线的可能性;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面对中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和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发表对武装的反革命,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建设好人民军队;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的矛盾,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答:1、历史意义: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②提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理论;③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实践意义: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②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胜利;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依据:答:1、迅速发展的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2、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必然结果;3、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点2011-03-17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点2011-03-17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点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1.近代中国的国情(P64-6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在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后所形成的个特殊的政治、经济形态,政治上主权不独立,经济上兼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特点。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6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P65)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这一问题主要是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

2.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

②政治上:A.“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对西方文明幻想的破灭。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极 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 行革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进行一场什么 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案例讨论:
• ( 1 )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特点
•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 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 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 基础。
• 第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实施,加 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逐步沦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 产地。 • 第三,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和鸦片 大量输入所产生的银荒,使清政府的财 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所受到的毒 害和负担更加沉重。
新民主主义思想基本成熟
•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 • • •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 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 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量中华之物力,结予 国之欢心”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他们为什么都失败了?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思考:近代中国为 什么没有能成为强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
帝国主义的累累暴行:
鸦片的危害
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务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
掠夺财富 奴化教育:践踏中华文明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西江月·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 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 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我守 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 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 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红军以仅有的1门刚修复的迫击 炮,轰击其在源头的后续部队。湘军误以为红4军主 力回山,惧怕被歼,当夜撤回酃县。赣军闻讯后,亦 停止策应湘军的行动。在此后,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 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 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辛亥革命
• • • • • 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新丑条约》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提出“三民主义”。 过程:1911年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总统,并颁布资 产阶级宪法《临时约法》。 • 但由于国民党妥协分子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 孙中山被迫让位,把权力交给了代表旧势力的北洋军阀袁 世凯。袁上台后——称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

签订《辛丑条约》。
一批不平等条约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当时社会 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第一,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 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 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 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结合,在中国的社会经 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 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很软弱,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革命的任务: • • 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 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 所以,中国近代革命必须两面作战,既是反 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 主革命,成为民族和民主革命的统一体。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 资产阶级革命,它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 2、戊戌变法(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 • • • • •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定,资产阶 级改良派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 方式:通过实施“新政”,对封建制度进行自上而下 的改革 目标:以“救亡图存”为口号,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实现民族独立 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依靠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行 不通。

毛概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日本
奉系军阀 奉天、黑龙 张作霖、张 日本
晋系军阀
阎锡山
日本
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 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 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局进攻,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 一直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不 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视频:遵义会议
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
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 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指出:
“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 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 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 了中国这个客 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 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 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总结中 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 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反对封建主义?
第一,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 的社会基础; 第二,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的主要障碍;
毛泽东指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 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 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 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
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
根本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毛概 第三章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概 第三章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947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与老乡一起吃饭。
1946年毛泽东在陕 北打乒乓球
经验总结:
(1)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理论。
(2)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3)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人民军队理论和军事战略理论。
(4)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建设理论。
总之,没有中国 革命实践和对这一实践 经验的科学总结,就没 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内容结构
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
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国);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和人民征: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第三
(一)新 民主主义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 沿长城开往前线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中国旧民主主义 革命:鸦片战争后, 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进行了 前仆后继、不屈不挠 的斗争。太平天国农 民战争、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妥协性,无 不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开创了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 历史性巨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5)解放战争时期的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应向何处 去?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共两 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 来的经验,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总路线,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 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同时,完成了人民 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 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 思恩格斯他们通过对俄国原始 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的研究, 突破了他们原先根据西欧社会 发展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 说”,提出了关于俄国等经济 文化落后国家可能在“国际交 往”的作用下,通过吸收资本 主义社会创造的发达工业生产 力和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 夫丁峡谷”、走非资本主义社 会发展道路的设想。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国 情况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和”跨越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持的是民主革命与 社会主义革命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 辩证统一的思想。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 ,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是无 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必 须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帮助资 产阶级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无产阶级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要同 农民联盟,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1)关于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帝国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长征到陕北后的毛泽东

(2)关于革命的动力和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近代中国是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 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次,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 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再次,由于 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决定参加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的 广泛性。革命的动力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占人口80%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不可缺少的 同盟军。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 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三大经济纲领 和五种经济成分 •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 无产阶级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与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由其特点和优点决定的 –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2)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 (3)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 革命的动力之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 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 压迫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 – 为什么要反对封建主义?因为封建主义的统治是 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直接障碍 –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 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 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具有买办性、封建性 和垄断性。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1、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就决 定了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属 性 –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 4、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的 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 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 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丰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是运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光辉 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 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农村革命根据地 示意图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 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南昌起义 指挥部一江西
大旅社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等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进行了理论论述。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农村为工作重心,以 根据地为依托,以政权为杠杆,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夺取全国胜利 的道路。
2、武装斗争
(2)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有 根据地的农民战争(实质) 第一,农民是武装斗争最广大最深厚的力 量源泉 第二,农民深受三重压迫,是无产阶级最 可靠的同盟者 第三,农村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3、党的建设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 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条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领导阶级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 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就是新民 主主义文化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特点 民族的文化 科学的文化 大众的文化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 本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所处 的社会性质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 们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本 土的封建主义,革命的任务都是要推翻帝 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以获得国家、民族 的独立,推翻封建主义以获得国家的繁荣 富强,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社会性质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们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本土的封建主义革命的任务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以获得国家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主义以获得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实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 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全面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建 立的必然性;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人民内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 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3.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是对外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 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是镇 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 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 大目标。 4.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 民行使政权的机关是用普选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各级 人民政府,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 5.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人民民主专政的两方面,对人民民主和对 敌人专政,两者既区别又联系,是辩证统一的。民主与专政紧密结合、 相辅相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过度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 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 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会啊的重大问 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 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与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最初期, 党成立最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 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 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年大革命失败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 始转向农村。 始转向农村。 最终,经过长期武装斗争, 最终,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 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 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依据: 依据: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 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4、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 现实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1、统一战线 • 2、武装斗争 • 3、党的建设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明珠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 的现成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 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只能过过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 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