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阅读专题01分析行文思路及作用散文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及答题知识汇总

新高考---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及答题知识汇总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及答题知识汇总(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

“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

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

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第一节: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1、语句作用题2、段落结构作用题3、艺术技巧作用题4、人称作用题5、标题作用题6、景物描写的作用7、写作内容作用题1语句作用题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

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2段落作用题语句、段落命题特色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行文思路分析五字诀1.明——明确题材,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

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圈点勾画,抓关键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标示段意,显露脉络⇒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每一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对每个自然段进行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5.通——通读全段,合成段意⇒对于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例1[2016·北京市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①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

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

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一、散文阅读常识(一)散文的特点1.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风格:华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二)散文的分类1.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指侧重于表现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的散文。

它们或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

此类散文往往以小见大,追求诗情画意的统一和语言的精粹,以获取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20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共4页)(1)

2020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共4页)(1)

题型四理解句子的含意题
含蓄句(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行文思路句(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
题型十一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
一、什么是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是指对人物形象特点或物象特点的概括分析。

二、怎样答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一)“3角度”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题型十二物象作用分析题
主要①内容主旨方面:散文主旨之所在。

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分析一、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基本角度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必须强化的六项基本能力在把握命题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解题过程中的六种相关联的基本能力,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这是搞好这一部分复习的根本。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考场上的时间压力,使我们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从容地去对文章的每个细节详加揣摩,而实践证明,“因题读文”又常常导致对文章理解的片面、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会是误解,这是阅读的大忌。

在“加强文本阅读的整体性综合”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明确趋势的情况下,提高这两种能力更成为提高解题水平的基本前提。

提高这两种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种方法:(1)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文意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

这些标志主要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等。

阅读时,必须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认真揣摩,反复领会。

当然,有些文章的结构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这就要从文章的内部逻辑联系方面去分析。

(2)把握的文体特点,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阅读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要首先注意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然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如押题九《胡杨仰止》一文的最后几句议论,对理解全篇主旨十分有帮助。

(3)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化面为点(对每段的内容进行高度浓缩),连点成线(将各段主要内容连成一体),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标题、意蕴和创意解读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标题、意蕴和创意解读
?作者在行文时会有一定的思维脉络和情感线索如分散的关键词句不连贯的抒情议论语句等这些标志性语言会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观点态度把这些分散的标志性语言根据文意有机地组合起来就可能发现文章的主旨
第三板块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五 散文类文本阅读
学案五 探究标题、意蕴和创意解读
考点解读
• 考向一 探究散文的标题
• 探究散文的标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究标题的多重含义,二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析标题的特点。
• 有些散文的标题比较平实,而有些散文标题的拟写却很有特点,如: • (1)揭示文章主题或哲理——《有母亲的地方就是故乡》《记住回家
的路》。
• (2)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彩 色的荒漠》《最熟悉的陌生人》。
• 考向三 创意性解读文本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阅读的最高层级,侧 重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对此,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 (1)总揽全文,整体把握。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 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读懂原文, 深入理解文意,然后由表及里,归纳要点,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 真正意图,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整容后的故乡让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 【技法梳理】 • 标题的内涵探究“三步走”
•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义。表层义即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 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它义。
•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语境义,即标题在文中的含义。探究 时宜由表及里,结合材料内容,尤其是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 并联系文章的主旨、情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

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一、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2.散文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4.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神”。

“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

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

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技巧指导和方法解读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技巧指导和方法解读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技巧指导与方法解读(郑州一中讲义)一、散文类型①记叙散文:以记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

( 含状物散文)②抒情性散文: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

(哲理性散文)高考所选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情理交融,意味盎然;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二、阅读方法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

它可以是事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

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例如: 《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线索。

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寻找“文眼”散文大多有“文眼”。

“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

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

•再如,2018年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其“文眼”句为:“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北京卷《根河之恋》的“文眼”句是:“根河市鄂温克人的母亲河。

”•全国卷一《窗子以外》的“文眼”句是:“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3、概括主题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如果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需要的答案来。

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体会概括。

全国新课标卷三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其主体段落为5——15段,写店主与顾客的一系列小故事。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
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 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 ③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 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 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 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 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 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
• 考向三 分析散文句段的作用
• 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 点态度上的作用。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中的重 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 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分析某句段的 作用或某段落安排的用意,应考虑两方面:
第三板块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五 散文类文本阅读
学案二 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考点解读
• 高考命题愈来愈注重考查分析结构、梳理行文脉络、把握散文谋篇 布局的技巧。
• 考向一 确定并分析文本线索
• 线索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 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 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线索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 【答案】 示例:本文的叙述线索是戏台。作用:以“戏台”为线 索,贯穿全文,把生活中的戏台与历史中的戏台呈现出来,彼此浑 然一体;以“戏台”为线索,更好地展现戏台的地域、文化、历史 特征,揭示戏台内涵的丰富性。
• 【技法梳理】
• 1.确定散文线索的方法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分析综合-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分析综合-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分析综合【必考指津】“分析综合”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预测2020年高考课标三套试卷其中有一套考查散文的可能性大,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高考语文也可能有三套卷考查散文。

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考点包含两个方面内容:(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散文的分析综合,是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

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

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一切论断(试题答案)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散文也是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状物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小品文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主题,以记叙、描写、抒情、论理等方式表达。

记人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D. 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doc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doc

学习资料2020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特点:形散,神聚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 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或( 1)写景散文( 2)状物散文(3)叙事散文( 4)说理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1/8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一读—整体感知:① 了解主要内容;② 归纳中心意思;③ 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二理—理清思路:1、抓抒情议论句;2、抓过渡句;3、抓每层每段中心句。

——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找—-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四述—整合答案:1、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2、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题型一: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2/8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精品文档学习资料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 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 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讲义及练习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讲义及练习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讲义及练习解析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紧扣内容与位置紧扣内容与位置分析句段作用对句段作用的分析,需要注意如下两点:1.从思想内容上考虑。

联系本句(段)的含意,突出强调了什么内容或揭示了什么意思。

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态度。

2.从篇章结构分析。

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就是统帅全文、过渡、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等作用。

句段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另外有两个特殊点需要注意:一是表达角度,看所给文字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回答其作用;二是读者的作用,看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作用。

这两个角度不常用,可作为答题时的参考。

[核心提示]高考对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往往以分析句段作用的形式出现。

这是因为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是全文行文思路的表现。

理解开头段、结尾段、中间段、插入段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分析。

在分析段落作用题中,开头段的作用、插叙段的作用难度最大,需要认真对待。

突破点一开头段的作用[典例]文章开头一段“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审题目,明类型。

“文章开头一段”,指明段落在文中的位置,明确考查的是开头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告诉答题的角度和方法,观照全文,不能仅局限于具体的某一部分。

第2步:读文本,看文意。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前半部分叙述了作者前往昆仑山游览的感受,对昆仑的高大巍峨、充满诗意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后半部分写作者到达昆仑山口后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昆仑山的巍峨与雄浑,更没有神话传说和古代诗歌中的所谓“诗意”,有的只是涤荡心灵、让人灵魂获得升华的“崇高”,索南达杰的崇高。

第3步:先结构,再内容。

结构上①照应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柴达木的诗意,开头一段是“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明确了柴达木诗意的所在。

2020高三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分析

2020高三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分析

散文阅读文章的阅读分析,在高考语文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

不少学生模拟题做了很多,却并没有摸索出什么规律,答题时只能“跟着感觉走”,得分自然不会高。

所以,我们探求文章阅读分析的一般规律,研究高考阅读分析题的答题要领和得分技巧,对夺取高考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现代文阅读分析均以散文为主。

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下面我们以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题为例,简单说说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与技巧。

具体做法可分为五步:(一)提取文中信息,弄清时代背景。

(先看试卷原文)马缨花季羡林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

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

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②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

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

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

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

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

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③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

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

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

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

没有一点活气。

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④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

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

专题01 分析行文思路及作用(散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解析版)

专题01 分析行文思路及作用(散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解析版)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1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本文梳理的散文阅读理解题型如下:1. 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2.行文思路与构思3.作用类4.含义类5.表达技巧6.语言特色7.概括类8.新问法一、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例题】汪曾祺的《泡茶馆》一文具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请加以简析。

形散:①取材自由/内容丰富,既写到联大学子、花生西施、绍兴老板等各色人群,又有对当地民间日常生活、风土习俗的描绘;②打破空间限制,描写的空间地点自由多样,既写到凤翥街的多家茶馆,还写到文林街的茶馆;③运用的表达方式较丰富,有变化,既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

神聚:①主题明确集中。

丰富的内容都是为体现“泡茶馆对联大学子的影响”的主题而服务;②线索清晰,贯穿全文。

以空间的推移为线索,移步换景。

二、行文思路与构思1、概括/梳理行文思路题:“思路”“层次”“过程”【例题】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①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②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③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例题】2020全国三《记忆里的光》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的经历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①看火车前,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看火车,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看火车后,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2、线索:(1)概括线索:【例题】2020年新高考1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简要分析。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分析行文思路及作用(散文)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1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3)结尾: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 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高考真题在线一、【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5分)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

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

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

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

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

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

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

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

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

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

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

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儿的同名散文)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

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文章的行文思路及作用。

题干中的问题是分析比较文中重要内容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本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先要了解第④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第③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

再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解析第一小题的不同要从北荣上、艺术手法上、结构安排等方面着手。

阅读第④—⑤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就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

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

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学的联系。

同时,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二、【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6分)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

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