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原则及内容是怎样的呢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原则及内容是怎样的呢除了⾷品安全,⼤家最关注的就是药品质量安全了,那么,⼤家知道药品质量标准是怎样的吗?制定这个标准的原则是什么呢?请⼤家阅读下⾯的⽂章了解!药品质量标准总原则(1)必须坚持质量第⼀,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并要尽可能采⽤先进标淮,使标准能起到推动提⾼质量、保证择优发展和促进对外贸易的作⽤。
(2)要从⽣产、流通、使⽤的各个环⾏去考察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切实加强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
(3)检验⽅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要强调⽅法的适⽤性,并注意吸收国内科研成果和国外先进经验;既要考虑当前国内实际条件,⼜要反应新技术的应⽤利发展,进⼀步完善和提⾼检测⽔平。
对于某些抗⽣素、⽣化药品和必须采⽤⽣物测定的品种,在不断改进⽣物测定法的同时,也可采⽤化学和仪器分析的⽅法控制其纯度。
(4)标准中的限度的规定,应密切结合实际要保证药品在⽣产、贮存、销售和使⽤过程中的质量,并可能全⾯符合规定: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过程中,对⼀些细节有⼀些具体的规定。
标准名称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先应给⼀个药品以法定的名称,根据卫⽣部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新药的名称应明确、科学、简短,不得使⽤代号及容易混同或夸⼤疗效的名称”。
国际上,世界卫⽣组织制定公布了国际⾮专有药品名,审定出版了单⼀药物通-⽤名《国际⾮专利药名》供国际间统⼀使⽤。
WHO的专家委员会对药品命名提出了两个主要原则:(1)药品名称读⾳应清晰易辨,全词不宜过长,且应避免与⽬前已经使⽤的药名相似;(2)属于同⼀药效类别的药物,其名称应⼒求⽤适当的⽅法使之显⽰这⼀关系:凡是易令病⼈从解剖学、⽣理学、病理学和治疗学⾓度猜测药效的名称,⼀般不应采⽤。
我国药典委员会和《新药审批办法》对药品命名的原则规定是:(1)药品的名称包括中⽂名、汉语拼⾳名、英⽂名⼆种。
(2)药品的名称应明确、简短、科学,不⽤代号、政治性名词、容易混同或夸⼤疗效的名称。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药品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等方面探讨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首先,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药品质量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充分考虑药物的化学特性、药理学效应、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剂学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只有基于科学的依据,药品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反映药品的质量特性,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药品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相一致,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和需求。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药品的特性和用途,合理确定药品的质量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满足患者和医疗机构对药品质量的需求。
再次,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药品质量标准应当考虑到生产技术、检测手段、经济成本等实际情况,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要求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考虑到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检测机构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条件,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药品质量标准应当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药品和不同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确保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药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不同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等原则,以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保证药品质量与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药物质量标准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还能为药品相关的研发、生产和检验提供明确的指导。
本文将从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意义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药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治疗效果。
药物质量标准涉及到药品的质、量、效、安全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药物质量标准可以确保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稳定、生物等效性一致,从而保障患者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使用的药品具备相同的治疗效果。
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还可以为药品相关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指导。
研发新药时,合理的质量标准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定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和检测方法,促进新药的研发进程。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药物质量标准可以用作生产监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确保药品具备一致的质量。
二、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药物质量标准研究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方法和步骤:1.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和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药物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为制定新的药物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现场调查:实地调查药品生产企业,了解其生产过程、设备和技术水平等情况。
同时,还可以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获取药品的基本质量数据。
3. 数据分析: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比对不同样品的数据,确定药物质量标准的范围和限制。
4. 试验验证:通过临床试验或动物试验等方式,验证药物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确保标准能够真实反映药物的质量特征,并具备治疗效果的保证。
5. 国内外比对:将制定的药物质量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寻求共性和差异性,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标准。
6. 审定和发布:经过内部审定和相关专家的评审,最终确定并发布药物质量标准。
发布后,要不断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修订和更新标准,确保其与时俱进。
三、药物质量标准研究中的挑战与应对在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1. 多样性问题:不同类型的药品具备不同的特性和质量要求,因此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需要考虑到这些多样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目录
• 药品质量标准概述 •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流程 •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 药品质量标准的更新与修订 •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案例分析
01
药品质量标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药品质量标准是评估药品质量、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准则,包括药 品的成分、纯度、稳定性、安全 性等方面的规定。
参考国内外标准
在制定初步草案时,应参考国内外同类药品的质量标准,以确保草案的合理性和 科学性。
征求意见与修订
公开征求意见
将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收集各方 的意见和建议。
修订和完善
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对初步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 提高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发布与实施
发布标准
药学研究
通过药学研究,了解药品的成分、药 理作用、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等特 性,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与验证
进行必要的试验与验证,以评估药品 的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制定质 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制定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
综合分析
根据药学研究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药品的特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生产工艺等 方面的信息,制定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
法规执行不力
虽然有明确的法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 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力、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监管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同时加强社会
监督,确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跨国标准的统一
随着药品市场的全球化,各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差异给跨 国药品监管带来挑战。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各国 药品质量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依据管理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依据管理
1.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准确的法规制度是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重要基础。
例如,《药
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药品注册申报时需要提交药品质量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则规定了药品生产企业应遵从哪些标准和规定等。
2.药品制造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制造和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和遵从
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为药品生产企业保证药品品质提供了指引和支持。
例如,
药典规范、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s)、工艺流程、及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如计算机辅
助药品生产(CAMS)等。
3.药品质量控制原则:药品质量控制原则是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和指导。
药品质
量控制原则是根据生产合理性和合法性,合理安排药品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和属性测试,实施合理的药品生产运营过程,最终获得高质量药品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原则。
4.国际药品质量标准:当前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药品质量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
范充分考虑了国内外法规要求和本药品的实际情况,对于制定本药品质量标准来说具有重
要作用。
例如,国际药典(USP、EP、JP等)。
5.药品技术逐步提高:药品的技术水平也是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
医学、生物工程和其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同时也
推动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和完善。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依据管理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法规要求和制度规定,
还涉及到药品质量控制原则和国际药品质量标准等。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药品。
药品质量标准
3. 仿制药物的中文名称,可根据药物的 具体情况,采用: 音译 意译 音意合译 如:Chloroquine 氯喹 4. 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该 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以显示其与同类药物的 关系。 如: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尼西 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如:Morphine 吗啡
5. 对于一些化学结构不清楚或天然来源 的药品,可以以该药品来源或化学分类来考 虑。 如: 罂粟中提取的罂粟碱。
八、参考文献
6. 复方制剂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药物 成分,可以采用简缩法来命名。 如:氨酚待因片 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7. 制剂名称的命名应与原料药名称一致。
乙酰水杨酸片→阿司匹林片
8. 避免采用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 学、药理作用和治疗学给患者以暗示的药名。 如:风湿灵、抗癌灵
9.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不同要求时,名称 也应作不同的规定。如:乙醚和麻醉乙醚 通过灭菌者,应标明。如:灭菌结晶磺
3、针对性 注射用药 >内服用药>外用药 麻醉用药 4、规范性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一般 格式 5、适用性 反映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符合国情
四、研究和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 1. 文献资料的查阅及整理 2. 对有关研究资料的了解 五、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长期性 1. 质量标准将伴随产品终身。 2. 一个药品的质量标准仅在某一历史 阶段有效,而不是固定不变。
确定杂质检查及其限度的原则: 1、要检查危害健康的杂质 如:重金属、砷盐 2、针对性 3、要检查影响药物质量的杂质 如:甲苯咪唑(A,B,C晶型) 4、从安全有效的角度来确定杂 质限度。
检查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定量 限度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五、含量测定 (一)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1、重量分析法 原料 2、容量分析法 原料 3、光谱法 制剂 UV法 荧光法 AAS法 4、色谱法 原料、制剂 HPLC GC TLC 5、其他方法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制定合理科学的药品质量标准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药品监管机构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药品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和现行法规等。
本文将从药品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制定过程以及关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必要性药品质量标准是评价药品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合理的药品质量标准能够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还需结合临床应用和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科学的药品质量标准,才能确保药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中的质量控制。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药品质量标准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程序。
一般来说,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收集信息:药品监管机构需要收集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药品原材料的性质、国内外相关药品的质量标准、药品生产工艺等。
2. 评估信息:收集到相关信息后,药品监管机构需要评估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
3.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基于评估结果,药品监管机构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包括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污染限度、纯度、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4. 公开征求意见: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药品监管机构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以及消费者等。
5. 审定并发布:经过充分征求意见后,药品监管机构对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审定,并最终发布实施。
三、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关注问题在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国际接轨:当前,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贸易进出口的规范要求。
2. 现行法规: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符合现有的法规要求,确保药品质量的监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3. 安全有效性:药品质量标准应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包括药物的纯度、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污染限度等方面。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2、符合国际、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药品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组织发布的有关药品质量安全检查标准;
3、确保药品具有疗效,即能够起到预期的疗效,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4、提供纯正的、有效的、安全的药物,确保其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正常水平或最低用量水平;
5、兼顾不同用药者的不同抗药特性,妥善使用药品;
6、考虑药物代谢关系,确保药品效果具有一致性;
7、考虑药品毒性、耐受性;
8、重视药品质量及其稳定性,使用药品美观、安全可靠;
9、重视药品流通安全,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流程进行监管;
10、重视药品的注册登记,要求完善的记录与信息系统管理;
11、对药品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
12、加强药物质量安全监控,以预防、检测和控制不良药品出现及广泛流行。
第十六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doc
第十六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第一节概述一、制订药品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制订药品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药品的质量,维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均匀性和一致性。
制订药品标准的意义体现在能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且有利于药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
1、安全有效药品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安全(即不良反应少)、有效(即疗效肯定)。
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方面是由药物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由引入的杂质所造成。
因此,对那些毒性较大的杂质应严格控制。
药物的晶型及异构体可能对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故应着重研究。
2、先进性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国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如果研制的新药国外已有标准,则国内的标准应尽可能达到或超过国外的标准。
3、针对性要从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去考察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切实加强对药物内在质量的控制。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使用的要求,针对不同剂型规定检测项目及确定合理的限量。
一般情况,对内服药品质量要求严些,注射用药和麻醉用药更严,而外用药品要求可以稍宽些。
4、完善性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药品的质量标准也将相应地提高,原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控制药品质量时,可以进行修订、增删某些项目、修订某些指标、改进一些检验技术。
对于一些由于医疗水平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陈旧落后的品种,则可以删除。
5、规范性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尤其是新药的质量标准时,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一般格式进行。
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根据中国药典的要求,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性状、物理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
一、名称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时,首先给与该药品一个法定名称。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其制定过程严谨而复杂。
本文将从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制定的流程和标准制定的挑战等方面探讨药品监管中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概念药品质量标准是指药品在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对其质量属性进行明确、详尽规定的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包括药材和药品的质量评价要求、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等,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二、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流程(一)立项阶段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立项。
立项阶段包括确定制定标准的必要性、目标和范围,明确制定标准的任务和要求,并组建标准制定的工作组或专家组。
(二)前期调研在确定立项后,需要进行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包括收集并分析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科研成果等,了解目前药品质量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制定工作提供依据。
(三)制定草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标准制定工作组或专家组制定草案。
草案包括药品的命名、药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四)专家评审草案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专家评审。
专家评审是保证药品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的重要环节。
专家评审的结果作为修订草案的依据,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五)征求意见在专家评审完成后,需要向行业内和公众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是确保药品质量标准公正、公开和透明的重要环节。
吸纳各方的建议和意见,以达到协商一致、公平合理的目标。
(六)发布实施经过修订后的药品质量标准,将由相关机构进行审批和发布。
一旦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三、标准制定的挑战(一)科技创新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药品的出现和药品生产技术的革新,需要制定新的药品质量标准以适应新形势。
因此,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需要与科技的进步保持同步。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及制订
(一)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P 由SFDA药典委员会编撰,经国
务院同意由SFDA颁布执行。 2、 SFDA药品标准 局标准
(二)企业标准 又称企业内部标准,企业内控
标准。由药品生产企业自己制订, 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 力,属非法定标准。 (三)临床研究用药品标准(新药)
如: 丙二酰脲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
是巴比妥类药物,但具体是何种 巴比妥类药物不可确定。
钠盐鉴别试验
(二)专属鉴别试验
某种具体药物具有的专属性反应
如 : 维 生 素 B1 , 中 国 药 典 ( 2000年版)将其专属性反应—硫色 素反应作为鉴别试验。
(三)药典常用的鉴别方法
1、化学法
包括呈色法、沉淀法、呈现荧光 法、生成气体法、衍生物制备法及 特异焰色法。
❖2、溶解度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 理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溶剂的 特性对溶解度具有很重要的关系。
外观、嗅味 溶解度
允许有一定的差异,
无法定意义
❖3、物理常数 药物的物理常数是检 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 熔点、馏程、相对密度、凝点、比 旋度、折光率、黏度和吸收系数等 。 用黑体字列出小标题,构成法定 标准,测定方法均收载于药典“附 录”中。
(2)色泽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它的色 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显色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中具有不饱和 碳链和不饱和碳环的高共体系,颜色的 深浅又与N,S,O等杂原子在这些共 体系中的原子种类和数目有关。
(3)嗅味 嗅应是指药物本身固有的味 道,如出现不应有的异臭,就说明其 质量存在问题。
(4)晶型 不同晶型的药物其生物利用 度有很大的差异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分类和制定原则
2、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
量所制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技术法规,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 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目的:
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和健康。 4、意义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及制订 (一)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P 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撰,经国务
❖ 检查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定量
限度
五、含量测定 (一)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1、重量分析法 原料 2、容量分析法 原料 3、光谱法 制剂
UV法 荧光法 AAS法 4、色谱法 原料、制剂
HPLC GC TLC 5、其他方法
(二)选择方法的基本原则 1、化学原料药首选容量分析法 2、制剂首选色谱法 3、酶类药物首选酶法 4、上述方法均不合适时,可选计算
1、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 音名和英文名三种。原则上按WHO编 订的《国际非专有药名》(INN)命名 的原则确定英文名和拉丁名,再译成中 文正式品名。
2、药品的名称应明确、简短、科学, 不用代号、政治性名词、容易混同或夸 大疗效的名称。
3、仿制药物的中文名称,可根据药物 的具体情况,采用:
音译 如:Morphine 吗啡 意译 音意合译 如:Chloroquine 氯喹
(二)理化常数 药物的理化常数是检 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溶 解度、熔点、馏程、相对密度、凝点、 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和吸收系数等。
用黑体字列出小标题,构成法定 标准,测定方法均收载于药典“附录” 中。
1、溶解度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 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溶剂的特性对 溶解度具有很重要的关系。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流程与依据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流程与依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稳定和质量可控的重要措施,其流程与依据大致如下:一、前期调研1. 收集国内外药品相关法规、技术指导原则和已发布的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分类与制订原则。
二、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三、熟悉确定杂质检查项目及其限度的基本原则、选择含量测定法的基本原则。
四、熟悉溶解度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吸收系数的测定法。
五、了解药品稳定性试验。
[本章分配学时数] 4 学时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标准:中国药典、药品标准2新药研制过程中、临床试验前必须报批的药品标准。
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可靠。
此标准仅合用于研制单位、临床试验单位和药检单位。
3,暂行或者试行药品标准: 1-3 类新药经临床试验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试生产阶段的药品标准称“试行标准”,试行期 2-3 年。
期满后报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药典委员会审批转正。
4,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
也是 GMP 认证的必备条件。
通常企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
中国药典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英文表示 Chines Pharmacopoeia。
通常写法:中国药典(××××年版)。
沿革: 1949 年建国以后,已出版了 87 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 年版药典)。
自 1963 年版药典分为两部,一部和二部。
1988 年正式出版了中国药典(1985 年版)英文版,同年还出版了二部注释选编。
1990 年版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另行出版了《药品红外光谱集》。
编制出版了中国药典(1990 年版)第一、第二增补本,二部注释和一部注释选编、《中药彩色图集》和《中药薄层彩色图集》。
1995 年版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销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法定通用名称,再也不列副名。
2000 年版二部附录新增加了毛细管电泳法、热分析法和 X 射线粉末衍射法这三种仪器分析方法。
药品质量标准
二、与原标准不同的,对修订部分的内 容加以说明 修订依据、修订前后测定结果比较 对未修订的内容说明不修订的理由
三、属于新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含量测
定方法要有专题研究报告
四、原料药的起草说明需增加 1、本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2、国内外质量控制的情况 3、与各种生产工艺路线的分析对比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名称 二、性状 三、鉴别 四、检查 五、含量测定 六、贮藏
维生素C
Weishengsu C
Vitamin C
结构式
H
OH
OH
O
O
名称 分子量
OH OH
C6H8O6 176.13
分子式
本品为L-抗坏血酸。含C6H8O6不得少于99.0%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 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 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 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热源、细菌内毒素、
无菌等
杂质检查的内容: 1、一般杂质的检查
如:氯化物、砷盐等
2、特殊杂质的检查
杂质检查方法的基本要求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专属性、 灵敏性、试验条件的最佳化
确定杂质检查及其限度的原则: 1、针对性
2、合理性
要检查危害健康的杂质
如:重金属、砷盐
要检查影响药物质量的杂质
(三)含量测定中分析方法的验证
1. 对实验室等内容的要求 2. 含量测定方法要求的效能指标 准确度 、精密度、专属性、线性、 范围、耐用性。
(1)容量分析法:
精密度:RSD≤0.2% (n=5)
准确度:回收率99.7-100.3% (n=5)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1、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 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二者均属于国家药 品标准,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颁布实施 。
2、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3、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
4、企业标准
三、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重点)
用药物的特殊气味来进行鉴别等。
均属于国家药品标准,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颁布实施。
•溶解度 在•一定第程度三上可反法映药用品的于纯度。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的物质。 •4.药品质•量标熔准需不点断完测善 定用的对照品无有效期,一般只要外观
•薄层色谱法在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中应用很少,主要用于一些组成复杂,又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的中药制剂,经薄层分离
(4)国外的专利名,无论是外文拉丁化或中文音译,都 不能采用。
(二)、性状
溶解度 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药品的纯度。
• (三)、物理常数
• 物理常数是检定药品的重要指标,可根 据不同药品的特性或检定目的的需求, 选择有关物理常数的测定。药品质量标 准中收载的物理常数有相对密度、馏程 、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 、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系 数等。
•3、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
•1.坚持质量第的一的原温则 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 •第一法用于测定初易粉熔碎的固至体药全物;熔的一段温度。中国药典收载有三种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一些挥发性较大的药物的含量测定。
熔点测定的方法。 •(1)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药物在紫外、可见区具有吸收。
• 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不仅与化学结构有关,而 且还与被测溶液的浓度、液层厚度以及测定时 的温度有关。浓度越大,液层越厚,则偏振面 旋转的角度也就越大。
药品质量控制标准
药品质量控制标准药品质量控制标准是指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它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定义、制定过程、内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定义药品质量控制标准是指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制定出一系列评价药品质量的指标和方法,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控制标准通常包括药品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二、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过程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药品的性质和用途:首先需要明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包括药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适应症等方面的信息。
2.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收集与药品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药品的研究报告、临床试验数据、药品注册申请资料等。
3.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出药品的质量标准,包括药品的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不溶物等指标。
4. 确定质量控制方法: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药品的检验方法、分析方法、质量控制流程等。
5. 制定质量控制要求: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记录等。
三、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的理化性质:包括药品的外观、溶解性、熔点、比旋光度等指标,用于评价药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药品的含量测定:包括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和要求,用于评价药品的含量一致性和有效性。
3.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包括药品中微生物的限度要求和检验方法,用于评价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4. 药品的不溶物:包括药品中不溶物的限度要求和检验方法,用于评价药品的纯度和溶解性。
5. 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药品的检验方法、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流程等,用于指导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制订[基本要求]一、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分类与制订原则。
二、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三、熟悉确定杂质检查项目及其限度的基本原则、选择含量测定法的基本原则。
四、熟悉溶解度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吸收系数的测定法。
五、了解药品稳定性试验。
[本章分配学时数] 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1,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标准:中国药典、药品标准2,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新药研制过程中、临床试验前必须报批的药品标准。
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可靠。
此标准仅适用于研制单位、临床试验单位和药检单位。
3,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1-3类新药经临床试验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试生产阶段的药品标准称“试行标准”,试行期2-3年。
期满后报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药典委员会审批转正。
4,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
也是GMP认证的必备条件。
通常企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
中国药典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英文表示Chines Pharmacopoeia。
通常写法:中国药典(××××年版)。
沿革:1949年建国以后,已出版了87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药典)。
自1963年版药典分为两部,一部和二部。
1988年正式出版了中国药典(1985年版)英文版,同年还出版了二部注释选编。
1990年版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另行出版了《药品红外光谱集》。
编制出版了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一、第二增补本,二部注释和一部注释选编、《中药彩色图集》和《中药薄层彩色图集》。
1995年版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消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法定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
2000年版二部附录新增加了毛细管电泳法、热分析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这三种仪器分析方法。
2005年版分三部三、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⑴,安全性:毒副反应物质⑵,有效性:生物利用度、晶型等⑶,先进性:采用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⑷,针对性:针对药物本身的特点,做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四、研究及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⑴,文献资料查阅及整理;尤其要熟读各国药典的相似药品标准。
⑵,对有关研究资料(化学、工艺、辅料等)的了解。
五、药品质量标准制订工作的长期性⑴,伴随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⑵,随科技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标准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名称外文名(英文名):按INN命名。
中文名:由外文名按一定的原则译成中文名。
化学名:根据《化学名名原则》,参考IUPAC公布的《Na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命名。
⑴,拉丁名(或英文名):应和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名词汇》及WHO制定的《International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ences,INN》一致。
⑵,中文名和商品名:应科学、明确、简短;避免采用暗示药理和药效;⑶,化学名:应根据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化学会编《化学命名原则》及IUPAC (Interna- 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
⑷,提取天然物质:结合植物来源命名。
“名称”需经有关部门审批确认后写入标准。
我国对化学药品曾用过的十大命名法1、以公认的学名或来源命名,如葡萄糖、山梨醇。
2、以化学名或简化的化学名称命名,如异烟肼、呋喃西林、磺胺甲基异噁唑。
3、以药物效用结合化学名称命名,如抗瘤氨酸、利尿酸、扑痫酮、甲基睾丸素。
4、以单纯疗效命名,如咳必清、利眠宁、安侬痛。
5、以公认的外文名称译音,或译音与化学结构相结合,或译音与药效相结合。
如硫酸可待因、盐酸可卡因、磺胺嘧啶。
6、由国外商品名称译音而来,如潘生丁、安妥明。
7、采用代号或部分代号,如681、抗疟2号。
8、以政治术语命名,如争光霉素、抗敌霉素。
9、以某种大类药物的总名称来命名,如长效磺胺、周效磺胺、抗癌片。
10、以赞美性词汇来命名,如抗炎灵、优降宁、心得舒、胃安。
国际上药品命名情况:由于美国的USAN、英国的BAN和日本的JAN等之间所用名称仍未完全统一,WHO从1953年起制订公布了国际非专有药品名(INN),以拉丁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5种文字发布,供国际间使用。
对新的INN名称在WHO的刊物上公布征询意见后确定。
药理作用相同的属于同一类的物质采用统一的词干。
INN命名应避免给病人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上的暗示。
我国对新药命名的若干规定:化学药品方面:1、原则上按照INN命名原则确定英文名或拉丁文名,再译成中文正式品名。
药名应明确、简短、发音清晰,全名最好不超过4个音节或四个字母。
2、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如组织胺类药物的词干为“-astine”译为“-斯丁”。
所以在制订某类新药的第一个药名时,应考虑该药物名称的系列化而制订一个新的词干。
3、仿制药物的中文名称,可根据药物的具体情况采用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但对商品名和专利名不能译。
4、对化学结构不清楚或天然来源的药品,可以该药来源或化学分类来考虑。
如大黄素、黄芩甙等。
5、复方制剂的命名,由于含二种以上药物,可采用简缩的方法或按处方中的主药来命名。
6、避免采用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作用或治疗学给患者以暗示的药名,如风湿灵、抗癌灵等。
7、制剂名称的命名,应与原料名称一致。
如消炎痛应改为吲哚美辛。
8、药物在使用上有不同要求时,名称也应作不同的规定。
如乙醚和麻醉乙醚、蒸馏水和注射用水。
有的药品化学成分相同,但性状不同,名称也异,如黄氧化汞和红氧化汞、氧化镁和轻质氧化镁等。
二、性状(一)、外观与臭味外观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的感官规定。
仅用文字对正常的外观性状作一般性的描述。
臭味应是指药品本身所固有的,不包括因混有不应有的残留有机溶剂而带入的异臭。
1,聚集状态:一般以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居多,但也有例外。
2,晶型:晶型不同,生物利用度有很大差异。
药物晶型研究不清,盲目生产,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质量问题。
如以前我国曾生产的无味氯霉素原料均为无效晶型A。
3,色泽:化学结构与色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嗅味:液态或低溶点的固态药物,常具有特殊之臭。
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1)、特定的化学基团如烯醇基、醚、醛、酮、巯基等的引入后,就具有显著臭味;(2)、特定的环基如吡啶环的引入,就具有较重之臭;(3)、苯环上的取代基不同,臭也各异。
5,溶解行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特性对溶解度具有很重要的关系。
药物分子间凝聚力高于药物与水的缔合力,则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反之,则水溶性增加。
对含水的药物晶体,含水量越大,溶解度越大。
6,稳定性:无论是原料药还是制剂,稳定性十分重要,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条件,保证药品的质量。
(二)、物理常数:溶解度、熔点、比旋度、晶型、吸光系数、馏程、折光率、黏度、相对密度、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等。
1,熔点和熔距:纯的结晶性药物熔点十分敏锐,熔距一般不超过0.5℃,若受杂质影响,熔点下降,熔距增大。
构型不同,熔点也异。
各国药典中的溶点涵义是不同的,我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一种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熔点测定法-----毛细管测定法:熔点判断:中国药典要求初熔和全熔两个读数。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作为初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
熔距一般不超过2℃。
熔融同时分解点的判断: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或开始产生气泡为初熔,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或分解物开始膨胀上升时的温度为全熔温度。
影响熔点测定的主要原因:①传温液②毛细管内径③升温速度④温度计2,沸点和沸程:与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范德华力与氢键的存在使液态有机分子相互作用,促使分子间迅速运动而又不致于变成气态分子,只有外界供给的能量足以克服这些引力时,才能形成气体分子,当蒸汽压不断增大,达到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这就是沸点。
中国药典规定:“在标准压力(101.3kPa,760mmHg)下,按药典装置,自开始馏出第五滴算起,至供试品仅剩34ml,或一定比例的容积馏出时的温度范围称沸程。
”药物越纯,沸程越短。
3,比旋度:具光学异构体分子的药物,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旋光性不同时,有的药理作用相同,有的则相差较大。
4,折光率: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密度不同的透明介质时,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且遵从折射定律。
用折光计来检查某些液体药剂,可知其纯杂程度。
5,粘度: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度表示。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前者所需切应力不随流速改变而改变,如纯液体或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后者所需切应力随流速改变而改变,如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
粘度计有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
前者不能调节线速度而不便测定非牛顿流体,但对高聚物的稀薄溶液或低粘度液体则影响不大,旋转式适用于非牛顿流体。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粘度,以Pa·S为单位(原单位为泊或厘泊,1泊=10-1Pa·S)。
6,吸收系数的测定法溶解浓度为1%(g/ml)、光路长度为1cm的吸收度。
不仅可用于考察该原料1%值的依据。
药的质量,也可作为试剂含量测定中选用E1cm仪器校正:选用5台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参照中国药典附录分光光度计项下的仪器校正和检定方法进行全面校正。
溶剂检查:测定供试品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测定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不得有干扰吸收峰。
最大吸收波长的校对:以配置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1~2)nm处,再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并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