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预处理复合超滤膜技术
海水淡化预处理超滤膜
![海水淡化预处理超滤膜](https://img.taocdn.com/s3/m/d197f5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b.png)
海水淡化预处理超滤膜中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是国内的许多大的水体大多已被污染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科研部门及发电厂、石化厂、炼钢厂等众多企业都迫切要求在水的利用方面开发新技术,来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利用非传统的水资源海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成为共同的研究方向, 而海水淡化成为水处理行业一个新的方向,利用膜技术将海水作为一个可开发的水资源已成为众多研究学者面临的新课题。
国内顶级海水淡化发电厂通过对国内外超滤膜用于海水淡化事业的分析,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海水淡化,在保证超滤装置产水水质前提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寻找超滤膜的最佳膜通量经实验研究表明,当操作压力为0.1MPa,进水温度25℃,进水流速为0.3ms超滤膜膜通量可以达到最佳值,为80Lm2h通过实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海水淡化,超滤系统完全适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技术性与经济性都是可行的.该海水淡化设备的工艺流程如下:海水提升泵→盘式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UF超滤→自制海水专用滤芯→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RO1→能量转化装置→反渗透RO1→生活用淡水→二级增压泵→反渗透RO2→弱碱性过滤→生饮引用淡水→开停机淡水冲洗水箱。
淡水水箱的作用是,停机前,对机组进行淡水冲洗,使机组中的含盐海水进行淡化冲洗,冲洗完成后,关闭进水阀,出水阀,作用相当于机组保护液,开机时将机组中的保护水用准备淡化的海水进行冲洗,几分钟后即可进行淡化操作,不需要反冲洗装置,与加药装置。
海水提升泵:根据后级的需求将海水从海里或海水水箱中抽出,其工作压力为0.2Mpa,流量根据海水淡化设备的日产淡水量决定。
盘式过滤器:将流经海水中可视的悬浮物、絮状物、海藻、泥沙及不可视的明胶体进行有效吸附过滤排放,以解轻活性碳过滤器与UF超滤膜的负担,有效地将大量的泥沙,悬浮物、絮状物、海藻类,进行大范围的清楚,盘式过滤器几乎不消耗能源。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435a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d.png)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掉,使其成为可以直接饮用或用于农业灌溉等用途的淡水。
由于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快,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
其中,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水淡化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膜技术是指利用半透膜的分离原理,通过对溶液进行过渡过膜分离,完成对物质的分离和净化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选择性地限制某些物质的通过来实现分离和净化的效果。
在海水淡化领域,膜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膜(RO)、电渗析膜(ED)、纳滤膜(NF)和超滤膜(UF)等。
反渗透膜,也叫逆渗透膜,是一种常见的膜技术。
它是利用高压在半透膜两侧形成化学势势差,驱动水由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海水中的盐分的分离和净化的。
RO的应用因其高效、无污染和能耗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RO技术已经成为了海水淡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电渗析膜是利用电场在离子交换膜中引起的电动势差和离子浓度梯度的作用,从而完成离子的分离。
在海水淡化领域,ED技术往往结合其他膜技术使用,能够实现高效的海水淡化效果。
ED技术通过电场驱动,能够将高浓度、高电荷的离子去除,降低了RO 的进水浓度和运行成本。
纳滤膜和超滤膜是利用不同孔径的半透膜来分离分子量、分子构型不同的物质。
纳滤膜能够去除颗粒物和有机物,优势在于对于较大的分子、胶体和乳液等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而超滤膜则更为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蛋白类等物质,因此在预处理海水中的颗粒物、胶体物的过程中,这两类膜技术常常应用。
除了以上膜技术外,气泡空化膜技术也在海水淡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将水从底部注入,同时加压送入空气,形成密集的气泡流,使得水体产生剧烈的流动和混合,加强了水体与膜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海水淡化的水分离效果。
总之,膜技术作为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海水淡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国产超滤膜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国产超滤膜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54061b55270722192ef75b.png)
图 2 超滤系统管路压力变化 Fig.2 Pressure fluctu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system line
37.5 37.0 36.5 36.0 35.5 35.0 34.5 34.0 33.5 33.0
3 超滤装置运行效果
3.1 初试运行情况 初始运行时,采用超滤膜产品使用手册中推荐 的操作参数, 具体运行参数如表 2 所示。
正常产水 30 min, 进行 1 次常规反洗, 常规反冲 洗时投加浓度为 2 mg/L 的次氯酸钠;常规反洗 10 次, 进行 1 次化学增强反洗, 其中化学清洗药剂除采 用浓度为 20 mg/L 的次氯酸钠, 还增投浓度为 2%的
国产超滤膜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苏慧超等, 两种药剂交替进行投加。 柠檬酸钠, 3.3 产水量性能对比 选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工艺优化前后, 超滤产水量的性能变化情况见图 4。
增强反洗依然不能保证系统要求的产水量时,则需 要暂时停机, 进行化学恢复性清洗; 或者通过适当提
高系统的操作压力, 来保证产水量。 试运行情况表明, 由于原水浊度较大, 依照超滤 膜使用手册中推荐的操作参数,化学增强反洗周期 较长, 产水量衰减较快, 不能长时间保证系统产水要 求, 很快就需停机进行化学恢复性清洗, 因而, 对超 滤膜组件的操作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非常必要。 3.2 工艺参数优化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对超滤 膜组件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根据以往工程运 行的实际经验,可通过适当提高清洗频率以及增加 清洗药剂的方式来改善清洗效果,以此对运行参数 进行调整, 优化后的操作参数如表 3 所示。
预处理工艺设计产水量为 750 m3/d, 采用 “自清 洗过滤器+超滤装置+保安过滤器” 的工艺组合, 其
超滤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简介
![超滤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aed09eaa00b52acfc7cabe.png)
双膜法海水淡化工程案例:
王滩电厂海水淡化系统工艺流程 (中国第一个投运的双膜法海水淡化项目)
案例说明:
• 原水水质:TDS:31000mg/L,水温:5-15℃(最低 0 ℃ ),浊度1015NTU(最高90)。
• 预处理:电解海水制氯,氯投加量为1ppm,150μm自清洗过滤器:3* 400T/H。
膜丝过滤形式
内压式
主要指PES、PVC膜:(PES:Norit/海德能/滢格,PVC:立升) 过滤精度:(0.01-0.03μm) 特点: 1.内压膜流道通畅,进水不与外表面接触,保证污垢不会在膜丝 间堆积。 2.清洗彻底,被截留的物质容易通过反洗或化学加强反洗去除。 3.内压膜对进水要求较高,反洗通量较大。
要求高
<70 5.0 要求低
≈110 8.0 不需要
<40
--
大、中、小 型海水及苦咸
水淡化
15-40
12-25
较小
较大,要加酸 和脱气
以火电厂或核电厂的背压或抽
汽式透平的低位蒸汽为热源的大型
海水淡化工程,为高中压锅炉提供
优质脱盐水。
成本分析
*数值统计, 以15000t/d 的海水淡化 工程为例
比较项目
• UF产水量:7*120T/H UF通量:60L/m2.h;回收率:95% 膜型号:SFP2660(陶氏,PVDF:0.03μm)
• 一级RO产水量:2*150 T/H,回收率:45% • 二级RO产水量: 2*105 T/H,回收率:85%
投运两年RO系统进行了两次CIP清洗,清洗后产水量和压差恢复较好。
Membrane, For Better Tomorrow
超滤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简介
总结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技术工艺
![总结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技术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d2f213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8.png)
总结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技术工艺
双膜法海水淡化基本工艺流程为预处理(混凝沉淀+超滤)→反渗透脱盐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可以去除海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
超滤采用外压式超滤膜,化学性质稳定,耐氯范围广,抗污染性强,易清洗,能将大部分不溶解物质及有机物去除。
反渗透采用聚丙烯酰胺复合膜,脱盐效果极好,单支膜元件脱盐率高达99%以上。
1.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膜孔径较小,且具有拦截能力,物理截留水中特定大小的杂质,从而实现将溶液中不同成分分离的目的。
2.反渗透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在压力作用下,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将溶质和溶剂分开。
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中的胶体、细菌病毒等有害杂质去除,从而获得高品质淡水。
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特点
1.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产水水质稳定可靠。
2.系统脱盐率高达99%。
3.通过不同等级的反渗透组合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不同要求。
4.通过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排水压力,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5.超滤和反渗透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性及可靠性高。
6.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维护简单方便。
7.通过开发低热源以及利用热电厂海水取排水设施,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c4fe3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d.png)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超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通过超滤膜对水中的杂质、颗粒、胶体等进行过滤分离,从而实现水的净化、浓缩和回收利用。
超滤膜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设备结构紧凑等优点,因此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超滤膜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常常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水进行处理,而超滤膜技术可以直接对水进行物理过滤,无需使用化学药剂,从而降低了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果。
超滤膜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进行去除,从而获得淡水的过程。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大多采用蒸发结晶法或多级闪蒸法,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热能和能源投入。
而超滤膜技术可以直接将海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盐分和杂质,实现海水的快速淡化,同时节约了能源和成本。
超滤膜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回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液体分离等领域。
污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物理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以及部分有机物质,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废水回用中,超滤膜技术可以将经过处理的废水进行再处理,去除其中的溶解性杂质,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超滤膜技术可以对液体进行浓缩、分离等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从最早的膜材料的研发到膜组件的优化设计,再到膜模块与膜组件的扩大化生产,超滤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近年来,随着膜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制造工艺的提高,超滤膜技术的分离效果和耐污染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处理水质复杂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性能。
超滤膜技术也逐渐向更大通量、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它可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时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液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科技成果——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元件制备技术
![科技成果——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元件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0a37b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7.png)
科技成果——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元件制备技术成果简介界面聚合法制备高性能的复合反渗透膜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复合膜制备技术,通过该方式制备的反渗透膜元件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艺用水、废水资源化、中水回用以及海水淡化等技术领域。
目前,全球95%以上反渗透水处理工程采用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海水淡化用反渗透复合膜元件是SWRO技术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海水淡化技术的关键,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元件性能及其工业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反渗透膜制造技术和整个分离膜技术的总体水平。
国外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不对称反渗透膜易压密、膜产水阻力大、醋酸纤维素膜易水解和pH适用范围窄等缺点,复合反渗透膜可实现分别对支撑层和脱盐层进行优化,有利于膜材料的选择和膜性能的提高,使获得高水通量、高脱盐性能的反渗透膜成为可能,但同时对反渗透膜的制备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在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与膜材料、复合膜制备技术、卷式膜元件制作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Filmtec公司成功实现商品化生产;而后美、日等国的其它膜技术公司,又相继成功开发出了各自的海水淡化用反渗透复合膜产品;通过开发新型功能膜材料、提高膜材料性能、优化制备技术、改变复合膜表面结构和性能、优化膜元件结构和制作材料及工艺等措施,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元件制造技术及其产品性能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产品性能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脱盐率:海水淡化用反渗透复合膜元件的脱盐率由上世纪末的平均99.2%提高到目前的平均99.5%,已完全能满足一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制备饮用水的要求。
(2)大水通量:海水淡化用反渗透复合膜元件水通量提高了35%以上,单支膜元件(规格8040)的产水量早期仅为4500GPD(17.1m3/d)左右,目前最高已达到大于9000GPD(34m3/d);膜元件水通量的提高,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回收率,同时还降低了系统的投资成本和淡水的制水成本,促进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海水淡化超滤预处理中膜过程优化及前处理工艺设计
![海水淡化超滤预处理中膜过程优化及前处理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275c7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a.png)
摘要反渗透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战略手段。
超滤可高效去除悬浮物、胶体,为反渗透提供高品质进水,已经取代砂滤等传统技术,成为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首选工艺。
然而,膜污染等问题仍严重影响超滤的使用效果。
因此,开展针对海水的超滤膜过程及组合工艺研究,解决膜污染等问题,将有助于优化超滤操作参数,充分发挥系统性能,对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对海水预处理超滤过程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海水对膜通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物理清洗工艺跨膜压差的恢复效果,研究了不同过滤方式下的膜阻力,考察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膜污染速率。
结果表明,海水水质及水温对超滤通量影响显著;气擦洗、气水双洗是较为有效的物理清洗工艺,气水双洗可实现TMP100%恢复;过滤试验海水时,错流过滤较全量过滤膜总阻力仅降低2%~3%;低通量的运行方式膜过滤性能更好,系统更稳定,40L/(m2·h)通量,40min方式运行时,平均膜比通量14.07L/(m2·h·mH2O),膜污染速率K仅为0.76m-1。
试验对短流程超滤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70、80L/(m2·h)通量下,产水浊度<0.2NTU,SDI15值<2.5。
中试运行中TMP、膜比通量保持稳定。
过滤水质相对较好的海水时超滤表现出更佳的过滤性能与稳定性,TMP保持27.5~51.4kPa,膜比通量保持14.33~18.67L/ (m2∙h∙mH2O)。
进行了包括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在内的联合预处理中试研究,优化了混凝沉淀的操作条件,研究不同组合工艺对膜污染速率的影响情况,考察不同工艺处理效果。
结果显示,联合预处理工艺可有效降低跨膜压差、提高膜比通量,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的膜过滤性能改善效果>混凝沉淀+超滤>砂滤+超滤,较直接超滤过滤时平均膜比通量可分别提高43.1%、24.6%、11.3%、膜污染速率分别降低了50.6%、36.5%、21.4%。
海水淡化中超滤预处理的研究
![海水淡化中超滤预处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6e77f64693daef5ef73dcc.png)
海水淡化中超滤预处理技术的分析摘要:该文介绍了超滤(UF)技术,分析了超滤技术应用于反渗透(RO)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技术优势,并研究超滤膜的口径、操作压力、过滤时间等因素对预处理效果(浊度和污染指数)的影响。
还列举了超滤在海水淡化预处理污染问题的成因和常用的对策。
关键词:超滤预处理浊度污染指数膜污染前言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脱盐协会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到2002年初,全世界脱盐装置淡水总产量达3.24×107t/d,并且还将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
目前,蒸馏法和反渗透法是主要的淡化方法.但由于海水中的盐度、硬度、总固溶物及其它杂质的含量均较高,易造成反渗透膜污染和结垢,蒸馏淡化装置结垢等问题,导致运行、维护费用、能耗及造水成本增加,因此必须对进料海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合理的预处理是淡化装置成功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海水超滤预处理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膜法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海水反渗透(SWRO)的预处理过程,该过程克服了反渗透传统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不稳定、胶体和溶解有机物去除效果差以及使用多种化学试剂等诸多缺点和不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超滤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的优势分析1.1 超滤技术海水淡化预处理以超滤(UF)作为RO的预处理可构成UF/RO集成技术新型的毛细管型UF 膜可以处理高度污染的表层海水.该型UF膜器的特点是具有频繁、短时、自动清洗毛细管膜的功能,且具有在较低的错流流速下运行的能力。
其UF膜为、毛细管状(中空纤维),截留分子质量为(150~200x103u)可确保RO在高通量和高截留率下操作,水回收率为=65%,产水量提高10%,预处理能耗约为0.15~0.3,淡化水成本约可降低10%。
V anHoof等经过2500h的测试,有98.4%的测试数据的SDI<3,说说明该UF预处理的出水水质相当不错。
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应用及性能比较
![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应用及性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336d0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6.png)
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应用及性能比较引言: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去除海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杂质,提高后续淡化技术的效果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对不同预处理技术的性能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技术。
一、预处理技术的应用1. 混凝技术混凝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的预处理技术。
通过添加混凝剂,混凝技术能够将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起来形成较大的团聚体,从而方便后续工艺的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包括铝盐、铁盐和聚合物等。
混凝技术在处理海水中的悬浮物方面效果显著,但对有机物和盐类的去除作用相对较弱。
2. 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基于膜分离原理的预处理技术,通过使用孔径较小的超滤膜,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超滤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大部分颗粒物质和大分子有机物彻底去除,同时保留溶解盐等离子体,减少了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然而,超滤技术的操作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清洗和更换膜的维护。
3. 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海水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和释放的预处理技术。
通过将含有高含盐度的净水通入离子交换柱,可以去除海水中的钠、钙、镁、铵等盐类离子,从而减少后续淡化工艺中的盐积聚。
离子交换技术在盐类去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的效果相对较差。
二、性能比较1. 去除效果混凝技术在去除海水中的悬浮物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将微小的颗粒聚集成大团聚体,便于后续工艺的处理。
超滤技术则可以彻底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离子交换技术主要是对盐类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要求。
2. 操作成本混凝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操作成本较低,并且对设备要求也较低,容易实施和推广。
复合超滤膜丝
![复合超滤膜丝](https://img.taocdn.com/s3/m/accb5a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7.png)
复合超滤膜丝
复合超滤膜丝是一种具有高过滤效率和良好抗污染性能的膜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复合超滤膜丝的特点和应用。
一、复合超滤膜丝的制备方法
复合超滤膜丝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相间反转法、溶剂挥发法和浸渍相分离法等。
其中,相间反转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聚合物和非溶剂混合,形成膜状结构,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膜孔径和分离性能。
1. 高过滤效率:复合超滤膜丝的孔径一般在0.01-0.1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质。
2. 良好抗污染性能:复合超滤膜丝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可以减少膜的堵塞和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3. 高稳定性:复合超滤膜丝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以适应复杂的工艺条件和环境。
4. 易于操作:复合超滤膜丝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三、复合超滤膜丝的应用领域
1. 水处理:复合超滤膜丝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海水淡化等领域,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
2. 食品加工:复合超滤膜丝可以用于果汁澄清、乳品浓缩、蛋白质分离等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3. 生物医药:复合超滤膜丝在制药工艺中可以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去除杂质和浓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生物工程:复合超滤膜丝可以应用于细胞培养、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用于分离和浓缩生物产物。
复合超滤膜丝作为一种高效、抗污染的膜材料,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复合超滤膜丝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5d7b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提纲:一、超滤膜技术概述二、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三、超滤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四、超滤膜技术的发展趋势五、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案例一、超滤膜技术概述超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通过膜孔径大小的筛选作用,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高分子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是实现水分子分离,分离水中杂质以获取纯净水的有效方式之一。
超滤膜是一种亲水性的膜,是以纤维素、聚丙烯、聚酰胺等为材料制成的。
二、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海水淡化、城市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1、工业废水:超滤膜技术是将过滤后的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胶体颗粒及细菌等物质分离出来,实现水的回用的一种有效方式。
2、海水淡化:超滤膜技术结合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海水,获得纯净的淡水,应用在海岛居民饮水、沿海油田注水等领域。
3、城市污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病毒、藻类、微生物等颗粒物,是对传统工艺的补充,实现了废水治理的可持续化。
4、饮用水净化:超滤膜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制备出具有高品质、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三、超滤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1、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工业废水、海水淡化、城市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2、分离效果好,在膜表面可以有效分离出水中的沉淀物、细菌、病毒等杂质。
3、膜孔径小,有效过滤悬浮物质、胶体物,制备出具有高品质、高安全性和纯度的水。
不足:1、超滤膜过滤效果受水中杂质浓度、水流速度等实际运行条件的限制。
2、需要有大量的维护,膜栅清洗以及气泵、压力容器等设备的维护等成本很高。
4、超滤膜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纯净水的获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很多领域,超滤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潜水艇、海岛居民生活用水、沿海油田注水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同时,未来超滤膜技术还需要在膜性能和运行成本方面不断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过滤效率和质量,同时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应用。
超滤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应用研究
![超滤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bf3be8b4daa58da1114a66.png)
超滤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应用研究摘要: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渗透系统的性能,这种现象在部分水质较差的地点更为明显。
诸多相关案例证明在海水淡化预处理中加入超滤能够让淡化效果明显好转。
但当前的超滤预处理工艺正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处理所得到的结果更好,应针对不同条件做出不同的系统设计。
在部分情况下,需要结合超滤和传统的预处理技术这两种方法。
为了得到如何能够有效处理渤海湾地区海水的以超滤为技术核心的集成预处理工艺,某公司在渤海湾地区进行了三次中试。
在这三次当中,有两次使用了直接超滤的处理工艺,一次使用了混凝和超滤集成的预处理工艺。
结合现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了不同的阶段。
关键词:超滤;海水淡化引言某公司一共进行了三次海水淡化预处理中试,每次试验过程都使用了不同的系统来进行超滤,其中包含加压式、浸没式、超滤与传统方法相互结合的各种模式。
中试的具体目的是找到一种能够把超滤当成核心工艺的海水预处理方法,应用在渤海湾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当中。
1.实验内容1.1实验过程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三次试验都使用了24h不间断的运行方式,三次试验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有两组的试验地址在海水引潮湾附近,将海水直接抽入超滤系统的原水罐当中,使用了连续膜过滤系统、浸没式膜过滤系统。
另外一组则使用了混凝沉淀预处理和超滤相互结合的方式,海水被抽水泵从海平面一米之下的地点抽到相关设备当中,相关设备当中使用三氧化铁当成混凝剂,经过处理之后的海水抽入中间水箱,最终通向CMF系统当中。
CMF的中央处理单元是中空纤维,同时配合上相对应的管路、闸门以及自动清洗装置等,设备当中同时还有化学加药装置,从而使其能够形成连续的闭环系统。
SMF使用的是开放式的中空纤维膜元件,膜元件放置在盛满水的膜池中,用真空泵所形成的的抽吸引发负压,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实验当中使用了多种方法从而让膜污染得到控制,同时也可以用来让膜通量得到恢复。
超滤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技术优势
![超滤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技术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df11a5264b35eefdc8d333c6.png)
摘要: 该文介绍了超滤技术 ,分析了超滤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技术优势 ,考察了超滤系统在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工程中的运行情况.实验采用 50 ku和 10 ku聚砜中空纤维膜组件 ,讨论了超滤膜孔径、操作压力、过滤时间对预处理出水浊度、COD(Cr)和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分析了超滤系统出水污染指数(SDI)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关键词: 超滤;海水淡化预处理; 浊度;COD(Cr) ;SDI中图分类号: TQ 028.8 文献标识码: AApplic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in Pretreatment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LIUJi2quan , FANGJian2hui , DENG Ying, SHILi2yi(School of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China)Abstract: Ultrafiltration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dvantages of ultrafiltra tion applied in the pretreatment of seawater are analyzed. During pilot testing, influence o f different MWCO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operation pressure and filtration time on the rem oval of turbidity, COD(Cr) and filtration flux isinvestigated using 50 ku and 10 ku polysulfone hollowfiber UF membrane. SDIof UFfiltration w as measuredagainst time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of pretreatment systems.Key words: ultrafiltration; pretreatment of seawater; turbidity; COD(Cr) ; SDI反渗透(RO)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中 ,预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悬浮固体、微生物和细菌 ,调节进水 pH 值和水温 ,防止金属氧化物和微溶盐的沉淀等1 - 3 ,使进水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反渗透海水淡化常规预处理方法有加氯杀菌、在线凝聚和絮凝、多介质过滤、加酸调节pH值、加防垢剂和还原剂、保安过滤等.传统预处理中的多介质过滤器和筒式过滤器并不能完全去除胶体和悬浮物质 ,出水水质会产生波动4 ,另外传统的加药处理方式会对反渗透膜和环境造成污染5.超滤(UF)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或者浓缩的膜法分离技术 ,它的孔径近似为 0. 002~0.200μm,3 6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 ,可以截留相对分子量为10 ~10 的物质6-7 .超滤技术应用的历史虽不长 ,但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 ,已成为当今世界膜分离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 并已获得了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8 .超滤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 ,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分子量分布有关 ,一般来说 ,超滤对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9 .本工作对超滤技术在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研究.1 实验部分1.1 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在确定海水淡化给水预处理工艺流程时 ,主要根据待处理的海水水质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同时考虑使用地点、方式、管理水平以及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的性能等因素 ,做到既降低成本、简化操作 ,又能满足反渗透进水的水质要求.超滤作为一种新型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方式 ,与常规预处理相比 ,具有设计易于标准化、操作易于自动化、无需连续投入化学药剂、可降低能耗和人力等优点.超滤可取代传统的加次氯酸钠杀菌、凝聚、澄清、过滤等步骤1.由于超滤出水水质好 ,用超滤作为预处理 ,可以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设计流量 ,延长反渗透膜元件清洗间隔时间 ,降低其清洗强度和清洗难度 ,延长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3 .本预处理工艺采用了超滤技术.海水淡化预处理实践工程建在宁波市镇海七里屿海岛上 ,海水中总悬浮固体量在 1 500~4 000mgΠL之间.为了减轻超滤组件工作负荷 ,减少膜的冲洗和清洗频率 ,延长膜使用寿命 ,超滤组件前设置了斜板沉降系统和砂滤过滤器 ,以降低超滤进水的浊度和污染程度.由于超滤对小分子的有机物去除率低 ,所以超滤出水又经碳滤 ,以吸附小分子的有机物.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超滤膜采用大连天邦公司生产的BW型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截留分子量(MWCO) 为50 ku和10 ku.超滤系统采用5 支膜组件并联 ,错流、内压式的过滤方式 ,设计流量为 1. 5 tΠh. 超滤膜组件前用50μm 的叠片式过滤器作为保安过滤器 ,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斜板沉降槽处理量为4 tΠh左右 ,满足预处理系统的要求;海水经斜板沉降槽、砂滤和叠片式过滤器初步除浊后 ,浊度降至 10~50 NTU.经超滤处理后 ,海水浊度可降到0.1 NTU 以下 ,完全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 ,同时 COD(Cr)值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于超滤不能去除的小分子天然有机物 ,后置活性碳过滤器可以将其吸附除去.1.2 实验水质实验研究用水为宁波市镇海区海水 ,实验阶段水质指标见表1.1.3 分析方法WTW Cond 330i 型电导率ΠTDS测定仪(德国)测定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TDS) ;HACH2COD测定仪(美国)测定 COD(Cr) ;HACH浊度仪(美国)测定浊TM度;罗迪 EZ SDI 型全自动 SDI 仪(美国)测定 SDI;PHS23B 型 pH 计(上海理达)测定 pH 值;重量法测定悬浮固体;络合滴定法测定总硬度.2 结果与讨论2.1 超滤膜孔径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MWCO为 50 ku 和 10 ku 的超滤膜来考察膜孔径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过滤采取恒压、错流的方式.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超滤膜截留分子量对出水水质以及膜过滤通量的影响.2.1.1 两种超滤膜对浊度去除效果的比较实验过程中超滤进水浊度为 10~50 NTU ,操作压力维持为 0. 1 MPa. 两种膜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如图3 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两种膜的出水浊度相差不大 ,截留分子量为 10 ku 的膜比截留分子量为50 ku 的膜平均出水浊度稍低 ,但二者出水浊度均小于 0. 1 NTU ,都能满足反渗透海水淡化的进水要求.2.1.2 两种超滤膜对 COD(Cr)去除效果的比较在0.1 MPa 的操作压力下,实验对两种超滤膜的进水和出水的COD(Cr)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见图4.海水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且分子量分布宽 ,从机械筛分理论上讲 ,10 ku 膜比 50 ku 膜的膜孔径小 ,10 ku 的膜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应该更明显一些 ,但从实验结果(图 4)可以看出 ,两种膜对 COD(Cr)去除效果相差并不是很明显 ,有些情况下 50 ku 膜对COD(Cr)去除率高于 10 ku 膜 ,这说明超滤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机理不是简单的机械筛分作用 ,膜的特性如膜表面电荷、憎水性、粗糙度等是影响有机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10 ,也就是说膜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是超滤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机理.由于实验所采用的两种膜的材料相同 ,膜性质相似 ,故它们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相近.另外 ,从图4 中还可以看出 ,出水 COD(Cr)随进水COD(Cr) 的波动而波动 ,但波动幅度不大. 进水COD(Cr)越高 ,超滤对其去除效果越好.这可能是由于引起海水 COD(Cr)值波动的主要是一些工业污染的大分子有机物所致 ,超滤能较好地去除这些有机物.2.1.3 两种超滤膜过滤通量比较两种超滤膜在一定操作压力下的过滤通量情况如图5 所示.从表面上看 ,两种膜的膜面积相同 ,50ku膜的膜孔径比10 ku膜大 ,在一定的操作压力下 ,其过滤通量应该大一些 ,但事实并非如此.两种膜在压力0.1 MPa 下运行时 ,50 ku 膜的过滤通量比 10ku 膜大 , 但在压力 0.2 MPa 运行时 , 10 ku 膜的过滤通量反而比50 ku膜大 ,可以推测两种膜的过滤通量受操作压力的影响不相同.从图 6 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出 ,10 ku膜的过滤通量随压力的增加上升较快.这可能是因为 10 ku 膜的孔径较小 ,而孔隙率大 ,其过滤通量受压力的影响较大.2.2 操作压力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50 ku 的超滤膜和 10 ku 的超滤膜出水水质相差不大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能耗的因素 ,选取 50 ku的超滤膜 ,做操作压力对预处理效果的实验.2.2.1 操作压力对出水浊度的影响超滤对悬浮物质的主要分离机理是筛滤.在压力的作用下 ,海水中的水分子和溶质离子从高压侧透过膜到低压侧(滤液) ;而悬浮颗粒组分被膜阻挡 ,尔后以浓缩液排出.因此出水浊度主要受膜性能的影响 ,操作压力对出水浊度的影响不大(见图6).2.2.2 操作压力对出水 COD(Cr)的影响操作压力对 COD(Cr)去除的影响如图 6 所示.对 COD(Cr)大致在40 mgΠL 左右的进水进行超滤处理 ,出水 COD(Cr)在 10~16 mgΠL 之间 ,COD(Cr)去除率在70 %左右 ,且出水 COD基本不受操作压力的影响.2.2.3 操作压力对过滤通量的影响提高操作压力可以获得较高的渗透通量(见图7).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 ,过滤通量明显增加 ,二者基本上成线性关系.但操作压力增加会使预处理系统单位时间内的能耗增大.一般情况下超滤系统的操作压力维持在 0.1 MPa 左右 ,既能获得较高的过滤通量 ,又能使超滤系统在较低的能耗下运行.2.3 过滤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操作压力为0.1 MPa 下 ,用50 ku的超滤膜考察过滤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2.3.1 过滤时间对出水浊度的影响过滤时间对出水浊度的影响见图 8. 在过滤初期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 ,浊度逐渐下降 ,直至出水浊度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在过滤的过程中 ,被超滤膜截留的污染物部分随着浓缩液排出超滤系统 ,部分附着在超滤膜的表面形成一层滤饼.在过滤初期 ,污染物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较疏松 ,对海水中的悬浮颗粒起不到预过滤作用.随着超滤的进行 ,被截留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膜表面的滤饼层也越来越厚 ,滤饼层会被压得很致密 ,滤饼层的孔隙减小 ,对污染物质起到了预过滤的作用 ,所以出水浊度会逐渐降低.当致密的滤饼层形成后 ,出水浊度相对稳定 ,不再随过滤时间增加而降低.2.3.2 过滤时间对出水 COD(Cr)的影响过滤时间对出水 COD(Cr)的影响见图 8.在 6 h内对超滤出水 COD(Cr) 进行分析 ,其值在 10~35mgΠL 之间波动 ,但随过滤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可见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层对海水中的有机物没有起到预过滤的作用 ,出水 COD(Cr)的波动主要受进水水质的影响.2.3.3 过滤时间对过滤通量的影响过滤通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如图 9 所示.随着过滤的进行 ,过滤通量逐渐下降 ,直至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值.通量的下降并不随过滤时间的增加成正比关系 ,而是在过滤初期下降明显 ,随着过滤的进行 ,通量下降的幅度逐渐减缓 ,这主要是由浓差极化现象引起的.在过滤初期 ,被膜截留的溶质沉积在膜表面 ,致使膜表面的溶质浓度迅速增高 ,大大高于主体溶液的浓度 ,产生严重的浓差极化现象 ,所以膜通量下降较快.在实际操作中 ,应适当提高膜表面溶液的流速 ,以降低浓差极化的影响.2.4 超滤系统出水污染指数(SDI)监测SDI值是表征预处理的出水中胶体和悬浮颗粒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确保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有效运行的重要指标.常规的预处理方法很难保证出水 SDI值小于5 ,且很不稳定.图10 是超滤系统在0 . 1 MPa 的操作压力下 ,对50 ku超滤膜出水30 d内的 SDI监测数据.超滤预处理系统的出水 SDI值在 1.5~2.0 之间 ,远远低于常规预处理方法的出水 SDI值 ,且非常稳定.此出水水质可以确保反渗透系统在高通量和高截留率下工作 ,从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降低海水淡化成本.3 结论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中 ,预处理工程是一个重要环节 ,它约占总投资费用的 40 %. 而传统的预处理方式 ,由于其过程繁琐、工艺复杂 ,成了束缚反渗透海水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超滤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预处理方式 ,它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是一种理想的预处理方式.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实践工程中 ,成功地运用了超滤对海水进行预处理 ,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 苏保卫 ,王越 ,王志 ,等.海水淡化的膜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8) :30232.2 谭永文 ,沈炎章 ,卢光荣 ,等.500 t/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J .膜科学与技术 ,2000 ,20(2) :4 9254.3 陈良刚 ,陈清.超滤膜用于反渗透的前置处理J . 膜科学与技术 ,2003 ,23(4) :45 60.4 CHUA K T, HAWLADER M N A, MALEKB A.Pretreatment of seawater: Resultsof pilot trials in S ingaporeJ .Desalination, 2003 , 159:225 243.5 TENG C K, HAWLADER M 2N A, MALEK A. An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J .D esalination, 2003 , 156:5l258.6 华耀祖. 超滤技术与应用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342235.7 邵刚.膜法水处理技术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30233.8 马成良.我国超滤、微滤技术发展浅析J . 膜科学与技术 ,1998 ,18(5) :58260.9 董秉直 ,曹达文 ,范谨初.膜技术应用于净水处理的研究和现状J .给水排水 ,1999 ,25(1) :28231.10 LINDAUJ. Adsorptive fouling of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commercial polymeric ultrafiltra tion membranes J .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1999 , 160:6567.。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70f6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5.png)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一、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超滤膜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原理进行水处理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孔的大小,将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高分子物质等截留在膜表面,而将水分子和溶解在水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孔,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超滤膜通常采用微孔膜,其孔径一般在0.01~0.1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毒和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二、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领域1. 饮用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浊度、胶体颗粒、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卫生安全性。
超滤膜技术还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度,改善水的口感和透明度。
2. 工业废水处理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和高浓度的污染物。
超滤膜技术可以高效地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截留,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农村地区,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超滤膜技术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可以将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有效去除,实现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4. 海水淡化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超滤膜技术可用于海水淡化厂的预处理和产水后的二次处理,帮助提高淡水产量和质量。
5. 污水再生利用超滤膜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胶体颗粒去除,使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可以再生利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领域。
三、超滤膜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超滤膜技术的膜材料和制备工艺不断更新换代。
新型膜材料的应用,使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2. 多膜组合技术近年来,多膜组合技术成为超滤膜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通过在超滤膜系统中采用不同孔径和材质的膜组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密闭性和截留率,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海水淡化工艺中超滤膜污染与清洗
![海水淡化工艺中超滤膜污染与清洗](https://img.taocdn.com/s3/m/2dba18d4b52acfc788ebc957.png)
海水淡化工艺中超滤膜污染与清洗淡水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沿海城市问题更为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沿海城市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相结合的双膜法,是海水淡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工艺。
由于超滤膜处理前端原海水,易造成膜污染。
超滤膜组运行原理是一种膜分离过程,超滤膜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尧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分子量小的溶质透过膜,达到物质分离过滤的目的。
在运行过程中,胶体尧溶解度较低的无机盐尧溶解性有机物等物质会吸附沉积在膜表面,造成膜组的外部堵塞,从而增大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如果污染物沉积在膜丝的内部,将降低膜组的产水能力。
在膜法海水淡化生产中,对超滤膜进行有效的清洗维护,可有效延长膜组的使用寿命,提高产生率和产水水质。
超滤膜的清洗主要有反冲洗,酸碱加药洗,主要去除膜表面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等污染物。
北方某沿海城市使用双膜法海水淡化工艺,日产10万吨淡水,整体系统回收率为45%,超滤系统采用内压式超滤膜元件。
本研究使用海水淡化厂的超滤膜组件,进行生产性试验,探究超滤膜组的清洗方案,优化膜法海水淡化工艺中的运营维护,为超滤膜的清洗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试验部分1.1 海水水质原海水取自胶州湾,先由胶州湾到海水湖,再由取水泵打至工厂。
原海水水质检测数据见表11.2 超滤膜运行状况目前超滤系统已经运行5年,出现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超滤膜组运行前后参数对比如图1所示,渗透率由最初500降至200lmh/bar左右,进水压力和压差都提升许多,并且在进行酸碱洗后,性能恢复较差,系统运行状况不容乐观,需寻找一种更加适合的清洗方法,从而保证系统长期的运行稳定和供水品质。
1.3 膜组污染状况分析由于湖底淤泥较多,当海水湖液位稍低时,淤泥很容易被吸入取水管道,进入超滤膜组。
由于淤泥中铁(0.2~0.3mg/l)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增大了清洗难度。
多巴胺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水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多巴胺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水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6852d0bb4cf7ec4afed075.png)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1 . 3 6 .NO. 1
P R OGRESS I N F I SHERY SCI EN CES
Fe b. ,2 01 5
DOI : 1 0 . 1 1 7 5 8 / y y k x j z . 2 0 1 5 0 1 1 8
近年 来 , 随 着养殖 业 的迅猛 发展 , 海 水工 厂化养 殖在 规模 和数量 上 急剧增 加 。 海 水工 厂化 养殖废 水若
( 2 O l 1 ) 利用 相转 化法 制得 聚丙烯 腈( P A N ) . B . 聚 乙二醇 ( P E G ) 共 聚物 超滤膜 ,比 P A N 超滤膜 有更好 的抗 污染
求 。针对 海水 养殖废 水 的特点 ,这些方 法均存 在 一些 不足 : 物 理法 可 以去 除悬 浮物 , 但 对一 些溶解 性 的污
染 物无 法很好 的去除 ; 化学法 对溶 解性 污染 物 2 ;徐又 一等 , 2 0 1 1 ) 。这种 海洋 动物 提取物 不仅 具有 大量亲水 性基 团 , 还 具有在 海水 中抗 生物 附着 的特性( 车芳 琳等 , 2 0 1 1 ; 李 小林 等, 2 0 1 0 ) 。
( B S 2 0 1 2 HZ 0 1 6 ) 共 同资助 。王
栋 ,E . ma i l : wd c h a r r e l @1 6 3 . t o m
① 通讯 作者 :单 宝 田 ,教授 ,E — ma i l :b t s h a n @O U C . e d u . c a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6 ,收修 改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2 6 1 )李 小 林,朱利 平 ,易 砖 ,等 .以聚多 巴胺 为 分离 层 的复 合纳 滤膜 制备 与 表征 .第 七届 中国功 能材 料及 其应 用学 术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1d14a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9.png)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在目前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中,环境水处理是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及方法得以应用,而超滤膜技术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超滤膜技术具有较强的水资源净化和处理能力,在环境水处理中广受追捧,应用广泛。
基于此,本文基于超滤膜技术的原理、特点,对其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释,以期能够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关键字:超滤膜技术;环境;水处理引言: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倾斜,我国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但我国水资源污染及生产生活用水相对不足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诸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超滤膜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超滤膜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与回收,既能够保护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可利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
我国对环保的重视以及超滤膜技术的优势特征,使其在环境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从长远来看,也具有不可预期的广阔发展前景。
1.超滤膜技术基本概述1.超滤膜技术主要原理超滤膜技术是通过膜来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分离,进而实现水中杂质的剔除。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外界给予压力,结合膜结构来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筛选、过滤,实现水的净化,通过超滤膜技术净化的水能够达到饮用级别,可以进行饮用。
1.超滤膜技术的主要特点首先,超滤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的效率很高,且应用范围广。
由于超滤膜技术应用原理比较简单,超滤膜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大量的水处理工作,且不仅能够应用于污水处理,也能够对海水进行淡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海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淡水资源匮乏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水处理过程环保。
超滤膜技术进行水处理采用的是物理方式,这就大大降低了水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最后是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
运用超滤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的操作很简单,并不涉及复杂的操作工序与流程,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等没有过高要求,因此,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较低。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韩相前1 吴清2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韩相前1 吴清2](https://img.taocdn.com/s3/m/6a592ec0e87101f69e3195e1.png)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韩相前1 吴清2摘要:水资源非常重要。
在地球上,水占地球面积的70%以上,但可供饮用的淡水却很少。
一些国家或民族由于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一生只洗两次澡,视水资源如黄金、生命等而定。
人体内还有许多水分子,约占人体总重量的70%。
一旦缺乏水资源,人们就会死亡。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发了一些水处理技术来处理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超滤膜技术作为水处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水处理效果,为我国人民提供健康的水资源。
关键词:环保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运用1.关于超滤膜技术的相关概念1.1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溶剂和一些小分子量的溶质,然后通过液体压力的影响,这些大分子量物质被进一步保留和分离。
超滤膜技术只要经过纯化,其表面所覆盖的化学元素也有这种作用。
1.2超滤膜技术的特点稳定性比较强,特别是在耐高温方面。
其次,出水后微生物的安全性能相对较高。
再次,该工艺具有较好的水质优化性能,不会投加太多混凝剂。
1.3超滤膜技术实际应用原则(1) 超滤膜技术可以彻底去除各种杂质,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后果,有效避免二次水污染,从而获得清洁的水资源。
(2)超滤膜技术本身属于相对自动化的技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只包括开、关两个档位。
操作方便,运行速度快。
2.超滤膜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实现原理超滤膜技术是利用筛孔分离过滤和去除水资源中杂质的技术。
与传统的过滤分离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装置操作简单,无污染。
污染水资源的超滤膜过滤工艺采用驱动装置技术,为大颗粒和大杂质的过滤提供压力。
在过滤过程中,0.1μm内的颗粒可以在不加热或不加入化学试剂的情况下进行过滤,大大降低了受污染水资源的处理成本。
(2)大颗粒杂质分离效率高。
在酸性、腐蚀性或高温环境下,超滤膜对大颗粒的截获量可达90%以上,因此超滤膜技术的过滤精度非常高。
根据超滤膜技术原理,主要利用驱动装置对资源进行加压,迫使纯液体物质与大分子化合物分离,从而获得纯度大于90%的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整理
海水淡化预处理复合超滤膜技术
一、技术概述
超滤膜产品的核心是膜材料,膜材料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寿命、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通过不断研究开发,突破了高品质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产业化技术以及应用技术,国产超滤技术产品逐渐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预处理超滤膜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已经开发出高性能海水淡化预处理膜组件,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热致相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开发出具有较高综合性能的膜产品,表现在膜强度较原有湿法纺丝膜提高3倍以上,耐压性提高2倍以上,基于此膜通量较原产品有较大提高,膜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技术优势
本技术主要包括:高强度复合超滤膜组件及成套装备,膜组件有6quot;和8quot;产品,装备单机处理规模1000~10000m3/d,可根据工程规模进行模块化组合。
该产品可用于膜法海水淡化工程预处理,高过滤精度可为反渗透提供可靠的进水水质保障,出水SDI3,浊度0.1NTU。
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工程处理规模进行有机组合,灵活方便。
装备系统包括:超滤膜单元、自控系统、清洗系统等辅助设备,可广泛应用于膜法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及再生水回用等工程。
三、适用范围
可作为反渗透前处理用于膜法海水淡化及苦咸水淡化工程。
此外在饮用水净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方面已经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