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锁具文化研究
中国古锁大全
中国古锁大全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
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
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
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
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
明代遂成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
实际上还有一类密码锁,只是不太常见罢了。
历经清代、民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古锁工艺精致奥妙、文化内涵丰富。
雕花刻字如: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
尤以鱼形锁为例,在《芝田录》中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
”鱼亦作年年有余之吉利。
古锁也寓意财富,故有“驴驮钥匙马背锁”之说。
后衍生至爱情永恒,家族永续,身体永康,似乎一切良愿尽寓其中。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用木制成的锁,其不堪一击只能作为象征性的锁。
我国的金属锁最早出现在汉代,是簧片结构锁。
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以铜质和铁质为主。
上世纪5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中国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透过泛着沧桑的古锁,领略着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锁的具体名称,有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迷宫锁(定向锁)、底开锁、转冲锁、倒拉锁、暗门锁、无钥锁、方锁、炮仗锁、马缰绳锁、牛角锁、牛尾锁、举梁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锁,虽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异,其奥妙之外,在于钥匙孔的开槽上,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钥匙孔的形状,分别为“一”、“上”、“工”、“古、” “尚、”“吉”、“喜”、“寿”等字。
这些钥匙孔,还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寿诞喜庆,用“寿”、“喜”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不得僭越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
中国古代的锁文化
中国古代的锁文化锁文化锁具的历史十分悠久。
最早的锁是木制的,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锁,没有防盗功能。
中国的金属锁发明于汉代。
宋代多为铁锁,而到了明清,铜锁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种生活常用品,古锁记录了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些具有特别造型、雕刻花纹的锁具还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
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
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大多会打上当时的历史烙印,从雕花刻字和样式可以看出彼时彼地的风土民情。
这把并不古老的方锁也不例外。
锁具是一种普及行很高的日常用品,人们在锁具上下的工夫,应该是比较大的。
中国几千年的锁,形式是丰富的,用材料是单一的,技术含量是很低的,这反映了中国文化极其偏重于治表性。
形式创新以象形为主。
这与中国古代纯粹用来玩赏的工艺相比,差距很大。
使用性束缚了工艺性。
说明中国人只要涉及使用性的工作,尤其是带有这种“保护功能”的工作,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不敢过分雷池。
工艺内容主要体现御用性。
比如吉祥图解,升官会意,等等。
中国锁对锁比较注重,而开锁的钥匙和开锁的方式很简单。
中国锁的钥匙几乎都是一根小棍子或插销状金属,以直接插入式开锁。
在锁上用的力气比钥匙多的多,无意中体现了封建文化的保守内核。
古锁大多会打上当时的历史烙印,从雕花刻字和样式可以看出彼时彼地的风土民情。
铜质广锁。
因为锁体上镌刻的字而得名。
锁体大而厚实,还有寿、福二字。
各种锁类展示花旗锁明代“琵琶”锁古锁,玉?,公元前5至3世纪的作品双龙戏珠纹鎏金锁,明万历年制古铜锁:清代带锁皮枕古铜锁:清代铜质暗门锁古铜锁:清代铜暗门锁:清乾隆年间御制鎏金铜双龙信锁古铜锁:清代花开五福白铜锁古铜锁:清代元宝铜锁古铜锁:清代铜制喇叭式密码锁。
中国古锁的设计文化内涵研究
中国古锁的设计文化内涵研究
锁具的产生是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和财产的安全,因此为了研制出更加坚固、牢不可摧的锁和复杂繁琐的钥匙,历代的锁匠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新知识,结合从前辈那里继承的非凡技艺,充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在那些原始的手工操作和传统锁具结构的基础上,加以金属化、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电脑化和生物化。
中国锁具从当初简单易开的绳结锁时代,慢慢地过渡到后来机关复杂、难以开启的木锁、金属锁时代,再到当今流行的电子锁时代。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使得锁具的花样千奇百态。
中国古锁与西方古锁不同,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又具备象征功能。
从栓制木锁到机关重重的金属锁,锁与生俱来兼备了对外的防护和对内的自守两重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锁不仅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其实用功能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私有财物的保护,还要兼顾象征意义的创造,满足精神意义上的外防和内守。
古锁从保护私有财产的实用功能抽象出自我保护的象征功能,衍生出了祈福辟邪的花旗锁,美好富贵的首饰锁等。
虽"俗"却非俗不可耐。
虽"土"却非土顽愚钝。
本篇论文以中国古锁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与锁具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概括出中国古锁的产生及发展,着重研究伴随着中国古锁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古锁文化。
通过对古锁的文化演进轨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目的是寻找出蕴含在中国古锁中的设计文化意识,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精髓,以助更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中国锁具发展历史
东琳五金官方网站:中国锁具发展历史总所周知的锁具不仅仅是人类的生活用品,并且是文明(民俗)物,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
中国锁具已绵延了数千年,它和人类的私有制几乎同时诞生。
中国的锁具最初形式,人类只是简单地把个人宝贵财物用兽皮包起来,外面用绳索牢牢捆缚,最后在开启处打上特别的绳结。
这种紧紧捆死的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错"的工具才能挑开。
这就是中国锁具的雏形。
锁,顾名思义是需要开启的,是忠实的保卫者,也是现代家庭装潢中必不可少的商品。
以前在居室中它在美观上的作用是微不敷道的,也没惹起利用者过多的注意。
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人们对装饰的美观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人们对锁的功能、格局、外观的要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我们晓得的早期的挂锁、弹子门锁(司别令锁),发展到如今高科技领域的插卡编码锁、磁卡锁、电子暗码锁、IC卡锁、电脑联网锁,尖端领域的指纹锁等等。
中国古代锁具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众多,制造精巧,并且有着富厚的文明内涵。
与现代锁具比较,至少有三方面的特点:中国传统锁具源远流长,迄今至少已有5000年历史,并且品种众多,藏量富厚,文明秘闻极端深厚;现代锁具在我国发展的工夫,从1887年中国通商银行首次利用美国"耶鲁"牌弹子锁算起,至今还仅有100多年工夫。
中国传统锁具由于是手工艺制作,使工艺的创造力得到充实发扬。
历代艺人在工艺上不停创新,技能精湛,样式富厚。
从我珍藏的数百把各民族利用的锁具实物和图片资料中,按材质分,有木锁、金锁、银锁、铜锁、铁锁、景泰蓝锁等;按种别分,有广锁、花旗锁、刑事锁、首饰锁等;按情势分,有圆形锁、方形锁、枕头锁、文字锁、人物锁、动物锁、暗码锁、暗门锁、倒拉锁、炮筒锁、直开锁、横开锁等;按用途分,有挂锁、门锁、箱锁、橱锁、盒锁、抽屉锁、仓库锁等;从工艺上看,有平雕、透雕、镂空雕、錾花、鎏金、错金、包金、镀金、镶嵌以及制模铸造等。
中华锁文化中国古锁赏析(组图)
中华锁文化中国古锁赏析(组图)中华古锁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这种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挑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锁具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制锁。
春秋战国时,木匠鲁班又为木锁装上了机关,使之更为实用。
汉代时,出现了簧片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锁。
唐代锁具已十分普及,明清更是古锁的鼎盛时期。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耶鲁发明的弹子锁传入我国,价格便宜,保密性强,很快风靡了全国,传统的中华古锁被逐步的挤出了历史舞台。
中华锁展馆位于千岛湖锁岛上。
中华锁展馆是我国第一家收藏和陈列古锁的博物馆,开馆于2000年。
馆藏古锁两千多件,精选其三百余种八百余件精品展出。
自明代以来,锁具分为四大类: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
古锁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实用的日常用具,而且具有装饰作用。
材质有金、银、铜、铁、木、景泰蓝锁不一而足。
造型或鸟或兽,或人或物。
雕花或精美绝伦,或古朴雅致。
不单首饰锁、花旗锁如此,就连广锁也不例外。
古代能工巧匠创造性地把反映民俗风情的吉祥图、书法及文字雕刻在锁体上。
如“九子吉状元”、“一品当朝”、“长命百岁”、“五子三元”、“寿富贵康宁”等字样,体现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古锁分为四大类:广锁、花旗锁、刑具锁和首饰锁。
广锁也叫“横开锁”。
正面呈凹形,端面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合。
但铁质的广锁仍沿袭明代以前的样式,呈长圆筒形,有三至七道不等的箍,以增加美观与强度。
广锁的外形大同小异,但在钥匙孔的开口形状上非常讲究,不仅是为了加强防盗功能,更是锁主人社会地位和等级高低的象征。
如一字形开口为庶民使用,士字形开口为达官贵人所用,吉字形和寿字形分别为婚寿庆典使用。
花旗锁系各种样式独特的锁,首饰锁系悬挂或佩带之锁,刑具锁故名思意是指枷、手铐、脚镣等锁具。
还有两种锁值得一提,一是密码锁。
初窥堂奥——中华古锁机关结构研究
智者论道智库时代 ·231·初窥堂奥段舒天(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00)摘要:小巧精致的古锁,体现出先辈们的智慧和文化。
其内部构造原理蕴藏着巧妙;锁内外的两个空间似乎也与"堂奥"不谋而合,看得见的锁体,看不见的锁芯机关;看得见的民俗用品,看不见却内化于机关的空间思维与开合智慧。
通过研究传统锁具的原理构造,让我有幸初窥堂奥。
关键词:堂奥;古锁;锁具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0-0231-002一、中国传统锁具概述私有制的出现,“锁”随之产生;由最初的重石封穴,绳结系物,到距今5000年仰韶文化时期第一把木锁的出现[1],锁具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先辈们先后发明了簧片锁,密码锁,并不断增强其功能性,同时不断丰富锁具的形态和用途,创造了众多机关奥秘的古锁,并扩展应用于首饰和刑具中;其次,锁具不管是从材质工艺、机械构造、机关原理以及美工雕刻等方面,都反映出了历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历史经济发展等,它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用品,更是民俗文化的体现。
尽管锁的原理和外形在大体一致,但通过对钥匙孔的开槽设计,以及机关的玄妙设计,就在簧片锁中创造出了各种类型的锁具,包括,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迷宫锁(定向锁)、底开锁、转冲锁、倒拉锁、暗门锁、无钥锁等[2];在看不见的锁体内部蕴藏着巧妙而又百变的堂奥机关;积蕴着丰富而又深厚的人类智慧。
二、堂奥之于锁具(一)古锁的基本原理1.木锁木锁是锁的初级形态,虽然结构简单,却巧妙地实现了“锁”的目的;其奥妙机关,暗藏在木锁背后。
木锁由木档和木栓两部分组成。
木栓是一条硬方木,在木条的一端挖空,然后在上方凿出2至5个锁孔;木档是钉在两边门上的木块,在两块木档上开一条槽用于木栓滑动,然后在木槽的垂直方向对应木栓的锁孔位置挖相应的小木槽,来放置篾条。
当门外插入木栓后,篾子就从木档的滑槽向下掉入木栓的锁孔,卡住木栓不能移动,门即关闭。
民间艺术中古锁艺术的设计与文化研究
2 . 1 - 2花 旗 锁
花 旗 锁 就 是 花 式 锁 的 意 思 。 “ 花 者 花 式 .旗 在 标 志 ”.可
二 、古锁的类型
古 锁 的 类 型 可 概 分 为 簧 片 构 造 锁 和 文 字 组 合 锁 两 大 类 。簧 片 构 造 锁 使 用 时 需 要 钥 匙 .可 以 分 为 广 锁 、花 旗 锁 、刑 具 锁 、以 及 首饰锁等四类 。 2 . 1簧 片 构 造 锁
2 。 1 . 1广锁
谓有 “ 删 繁 就 简 三 秋 树 ,领 导 标 新 二 月 花 ”。花 旗 锁 有 立 体 和 平 面 的 两 种 表 现 形 态 。立 体 式 花 旗 锁 直 接 模 仿 各 种 自然 物 ( 后 期 也 有 人物 ) 的形 态 ,平 面 式 花 旗 锁 则 是 在 锁 面 上 进 行 雕 刻 各 种 图 案 。
外 面用绳索反复牢牢打结 。要开 启时 。必得用~根 用兽 牙或者兽
骨 制作 成 的 “ 错 ” ,把 绳 结 一 层 层 跳 开 。这 是 我 国最 原 始 的 锁 与 钥 的 雏 形 。到 了 公 元 前 3 0 0 0 年 的 仰 韵 文 化 时 期 .我 国 先 民就 创 造 了装 在 木 结 构 框 架 建 筑 上 的木 锁 。这 是 我 国 也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锁 具 ,可 称 得 上 是 “ 世 界 第一 锁 ”。随 着 社 会 的发 展 和 生 产 力 的 提 高 ,又 创 造 了 铜 锁 、铁 锁 、银 锁 、玉 锁 等 不 同材 质 、不 同形 状 的 锁 ,工 艺技 I 越 来 越 高 ,我 国锁 的蕴 藏 量 也 是 居 高 世 界 首位
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古代锁具是一种特殊的器物,其造型、材质、制作工艺等方方面面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对于中国古代锁具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科技水平、生活习惯等,也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对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二、研究问题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文化、科技以及生活习惯有何关系?锁具制作工艺与材质在不同时期有怎样的发展和演变?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揭示中国古代锁具的文化、历史、艺术背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人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物考察等手段,对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和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以期取得具有学术和文化价值的成果。
五、研究进程及计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整理。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实物考察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第二阶段:研究与分析。
主要通过对锁具的造型、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揭示其文化、历史、艺术背景。
第三阶段:撰写研究报告。
主要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撰写学术报告并发布。
六、论文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预期将对中国古代锁具造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锁具的造型和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相关文化、历史、艺术背景,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提高中国锁具制作的技术水平。
中国古代“锁”的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锁”的文化研究
———————————————————————————————— 作者:
———————————————————————————————— 日期:
中国古代的“锁”
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龙凤呈祥广锁
这把龙凤呈祥广锁是本馆珍藏的体积最大的广锁之一。长度达到了32厘米,重量2500克。图中蓝色椭圆标出的是一把用于对比的小号广锁。通过比较,大家可以对这个锁的大小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此锁不仅体积巨大,而且雕花精美,难得一见。其钥匙也巨大,甚至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挂在裤腰上固然不可行,要携带,恐怕警察会当作管制刀具了!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用木制成的锁,其不堪一击只能作为象征性的锁。我国的金属锁最早出现在汉代,是簧片结构锁。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以铜质和铁质为主。上世纪5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中国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透过泛着沧桑的古锁,领略着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中国门锁的发展简史与趋势(两篇)
引言概述:门锁作为人们居住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中国门锁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门锁的发展简史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门锁发展的历史回顾:1. 古代门锁的简介:介绍古代门锁的起源、材料、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等。
2. 中国门锁的早期发展阶段:揭示中国门锁在早期的发展情况,并提及其与古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关联。
3. 近现代门锁的技术革新:探讨近现代门锁在材料、制造工艺、功能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科技进步对门锁行业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门锁行业的现状分析:1. 市场概况:分析中国门锁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及竞争格局。
2. 产品特点分析:探讨中国门锁产品的特点、创新点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3. 品牌竞争力分析:评估中国门锁品牌的竞争力,包括品质、设计、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4. 产业链分析:分析门锁产业链的发展状况,探讨各环节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模式。
5. 市场发展预测: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对中国门锁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并提出战略建议。
三、中国门锁发展的推动因素:1. 政策支持:介绍政府对门锁行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行业标准、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2. 人口结构变化:分析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门锁需求的影响,如老龄化、城市化趋势等。
3. 住房改革与消费升级:探讨住房改革和居民消费升级对门锁行业的影响,如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等。
4. 技术创新驱动:分析科技创新对门锁行业的推动作用,包括智能化、生物识别技术、远程控制等方面。
5.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驱动:研究国内外市场对门锁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国门锁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四、中国门锁行业的发展挑战:1. 市场竞争加剧:分析门锁行业竞争对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 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讨论门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3. 技术瓶颈与创新能力:探讨门锁行业技术瓶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挑战,如何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
中国古锁
中国古锁
底开式铜锁:底部 钥匙孔被雕镂成的 辟邪宝剑锁掩盖, 当移开宝剑装饰板, 钥匙孔自然水落石 出,钥匙鱼叉状, 伸进钥匙孔从右向 左横移动锁方开启。
中国古锁
转冲铜锁:钥匙 孔开在腹部或底 部,但开启时却 十分讲究。当钥 匙插入先逆时针 旋转至90度打住, 再顺时针转到90 度时停下,锁即 打开。
景泰蓝广锁 此锁为景泰 蓝材质。
中国古锁
先民为保护个人贵重财物, 常以精巧牢靠的绳结系紧, 而佩戴用的兽牙,则是用 来解开绳结的工具,名之 为觽。“觽”就是开绳结 的“起子”。
中国古锁
橱柜门锁钥匙: 《万事万物史典》中 都是明清木器家 “锁和钥匙小吏”一节 银柜锁钥匙:总长十九厘米, 具上门锁钥匙, 如是记载:“据记载最 头部如今蛇盘曲,尾部为麻 均为铜质,头部 早的要是像一把镰刀状 花纹,整体是一条狂舞的金 呈“山”字状。 的钩子”。 蛇。此乃明代当坐的银柜门 或双线“山”字 锁的钥匙,用铜棒制成。 状。
中国古锁
清代汉钟离铜锁吕纯阳铜锁, 八仙过海故事在民间流传甚 多,情节喻在克服共 同的困难时,各自显示自己 的本领。作为吉祥图案的 《八仙过海》,则具有借助 众仙的神通和法宝驱邪赈灾 之特定意义。
中国古锁
装饰用金属锁,多 为金银材料所制。用链 条串好,挂于颈项,有 如意、鸡心、元宝、花 和动物等造型。鸡心铜 锁仅重2.1789克的小铜 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 小的锁。
中国古锁
L
I
锁具不仅仅是人类 的生活用品,而且是文化 D (民俗)物,它代表着一 个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 期的文化。 我国锁具已绵延了数 千年,它和人类的私有制 几乎同时诞生。
LOADING LOADING
G
中国古锁
最初,人类只是简单地把个 人贵重财物用兽皮包起来,外面 用绳索牢牢捆缚,最后在开启处 打上特殊的绳结。这种紧紧捆死 的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错”的 工具才能挑开。错,又叫“肖”、 “刀”、“起子”。它用兽牙或 兽骨制成,形状像把镰刀状的钩 子,实际上绳结就是最早的锁具, “错”就是最早的钥匙,这就是 我国锁具的雏形。这种曾从商代 沿用到汉代,后改用玉制,演变 为贵族服饰上的佩饰。
中国古锁形态造型及其文化意蕴探究
国 的铸造技术在 商周 时期 已得到应用 , 早期用经过焙 烧 的泥 范、
锁, 利用其 前面两条腿形 成封闭的环体 , 并将锁孔布局在蟾 蜍体
爱以讯 1 i 研充
的 中心处 , 蟾 蜍 的背部 刻有两条腾跃 的鲤 鱼作装 饰 , 古 人认 为得蟾蜍 可发 家致 富 , 财 富有余 , 故将其作 为灵物。螃蟹锁 似一
2 . 古锁的形状
态, 更是 取其 吉利 之意 。奔牛锁 呈前冲状 , 前腿弯 曲收缩 , 后腿
用 力猛 蹬 , 尾 巴弯 曲上翘 , 两 角朝 向内弯 , 喻 示努 力拼搏 的精 神 。古人 以叶形为锁 , 除 了追求美观 以外 , 更 是要表达落 叶归根 之意 , 蕴含 人们 对故 乡的眷恋。 古锁 的造型 中体 现着 “ 对 称” 这 一古老 的美 学法则 , 它是人 类在 长期 的 生活实 践 中通过 对 自身 与周 围环 境 的观察 而获 得 的, 体 现着事 物 自身结 构 的一种规 律( 图3 ) 。左 右对 称 的蟾 蜍
1中的锁 为古代瑞 兽麒麟 、 龙的造型 : 麒麟高 昂其首 , 张嘴作为锁
杆伸 闭 口, 其 尾 翘起 , 雄 武有 威 ; 中国 民间将龙 作为 吉祥 物 , 并
作 为海神或水神供奉 , “ 双龙 吐水锁” 以两龙首相对, 用锁杆模仿喷
水状 , 锁身还刻有花鸟 , 镂纹 细美 , 以祈求风调雨顺 、 谷 物丰收。 古 锁 的具象形 态如牛 、 虾、 喜鹊 、 琵琶 、 树 叶等 , 源 于人们 的 日常 生活( 图2 ) 。古人 将琵琶作 为锁 的形 态造型 , 喻 示“ 夫 唱妇
关键词 : 中国古锁 形 态造型 文化意蕴
一
、
古锁 的诞 生
陶范铸造 , 晚期 则使用少 量铜 范, 结合 铸接 的方法 , 铸造 了许 多
中国古锁锁具大全
中国古锁锁具大全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
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
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
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
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
明代遂成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
实际上还有一类密码锁,只是不太常见罢了。
历经清代、民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古锁工艺精致奥妙、文化内涵丰富。
雕花刻字如: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
尤以鱼形锁为例,在《芝田录》中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
”鱼亦作年年有余之吉利。
古锁也寓意财富,故有“驴驮钥匙马背锁”之说。
后衍生至爱情永恒,家族永续,身体永康,似乎一切良愿尽寓其中。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用木制成的锁,其不堪一击只能作为象征性的锁。
我国的金属锁最早出现在汉代,是簧片结构锁。
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以铜质和铁质为主。
上世纪5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中国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透过泛着沧桑的古锁,领略着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锁的具体名称,有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迷宫锁(定向锁)、底开锁、转冲锁、倒拉锁、暗门锁、无钥锁、方锁、炮仗锁、马缰绳锁、牛角锁、牛尾锁、举梁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锁,虽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异,其奥妙之外,在于钥匙孔的开槽上,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钥匙孔的形状,分别为“一”、“上”、“工”、“古、” “尚、”“吉”、“喜”、“寿”等字。
这些钥匙孔,还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寿诞喜庆,用“寿”、“喜”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不得僭越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
论中国传统锁具设计
论中国传统锁具设计
中国传统锁具是由最初的“错”和“觹”发展到后来的栓制木锁、金属簧片锁,至明清时期产生了广锁、刑具锁、花旗锁和首饰锁四大分类。
中国传统锁具不仅制作材料丰富多样,而且工艺复杂精湛,是“材美”和“工巧”的恰当结合。
广锁造型简洁、结构巧妙、防护功能强,是古代社会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锁具,其钥匙孔对不同身份等级的使用者做出了区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分明的观念。
刑具锁是一种限制犯人行动自由的刑具,意在束缚囚犯以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刑具锁的设计从受益者的角度思考,漠视囚犯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上的感受,应作出人性化的思考。
花旗锁和首饰锁反映了民众的观念意识和心理愿望,是质朴的思想在造物活动中的体现,也是人们生活情感和观念最直接的一种表达形式,人们寓情于锁,使锁具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寓意性。
中国传统锁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锁具设计,对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设计民族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古中国机关锁设计文化初探
传统古中国机关锁设计文化初探作者:张扬钱皓萧国鸿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1期摘要:古中国机关锁的类型多样、各具巧思创意,充分展现了古代匠人不凡的工艺技术与高超智慧。
古锁作为我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部分,在收藏、保护、研究、传承等方面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古中国机关锁的机械结构和外观造型的研究,深入挖掘出传统造物设计所蕴含的独特设计内涵,进而汲取中国传统设计的精华,助力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古中国;机关锁;设计研究0 引言一把简单的古锁,却浓缩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古锁的造型及分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锁体表面的装饰纹样和图案文字,折射出了过去人们的审美观念、思想信仰和文化风俗;巧夺天工的机关设计、神思妙想的破解方法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造物技术的同时,又隐含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智慧。
1 古中国机关锁的历史概述锁具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锁具的发展与当时的材料、工具及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有关古锁的文献记载,却相当缺乏。
从传世的古锁推断,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出内部装有弹簧片的金属锁;东汉末年,金属锁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材料以青铜为主;唐代的制锁工艺相当发达,其种类、外形及雕花日趋繁多;在明代,需要特定的步骤与方式才能开启的机关锁已被广泛制造与使用,这样的机关锁,即便拥有正确的钥匙,一时半刻仍难以将锁具打开。
根据开启方法与锁孔的形式,古中国机关锁可分为组合锁、开放式锁孔及隐藏式锁孔三类。
古中国机关锁的类型多样,各具巧思创意,充分展现了古代匠人不凡的工艺技术与高超智慧。
2 古中国机关锁的古机械设计文化内涵古中国机关锁大多具有巧妙的机械结构,根据开启方法与锁孔的形式,古中国机关锁主要可分为组合锁、开放式锁孔及隐藏式锁孔三类。
古中国组合锁由锁体、转轮及具有锁梁的锁栓组成。
锁体呈横式圆柱体形状,包括一个片状端板和转轴,让转轮转动,并引导锁栓转动;锁栓亦有一个片状端板,一部分固结锁梁,用以挂锁,另一部分固结具有凸片的锁梗;转轮通常有三至七个,其大小一樣,表面大多刻着四个文字,其内径有一凹形缺口与锁梗上的凸片对应。
中国古代锁具研究设计研究
中国古代锁具研究设计研究作者:徐文静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8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锁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大多用于收藏。
但是在过去悠久的历史中,古锁在安全保障和民俗文化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文中将以“吉”字开口两开老铜锁为例,使用现代计算机建模的形式更加直观准确地展示锁具的结构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其使用方式、视觉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古人在锁具设计和制作中的考量。
关键词:古锁;结构;使用方式;视觉设计1 古锁的概述古锁的起源众说纷纭,虽无从考证,但锁是伴随着私有观念而产生的,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因为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使得人类开始有了少量剩余财产并不断加以积累,正是私有制的产生,人类才会想要保护个人财产,进而开始了对锁具的探索和应用。
[1]从原始社会带有“锁”之意义的绳结,到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木锁,到西周时期出现的青铜锁,再到东汉普遍生产和使用金属锁具,至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极为鼎盛的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外成本较低的弹子锁进入我国市场,传统锁具才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漫长的历史中,锁具种类繁多,装饰纹样丰富多彩,这些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文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辟邪的吉祥观念。
那些流传至今的做工精巧、形态各异的古代锁具,无一不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底蕴。
表1 不同锁具简介2 古锁案例分析(1)案例概述。
本案例是古代一把清晚期的“吉”字开口两开老铜锁(图1),为横式广锁,由锁壳、锁梁、锁芯和钥匙组成。
锁壳正面呈凹字状,似枕状,端面像铅笔头,开“吉”形钥匙孔。
这把锁的外观与一般广锁差异不大,锁芯结构也相似,有四叶簧片,一端被固定在锁芯上,另一端张开。
唯一不同的是簧片的长度不一样,这也造就这把锁的奇特之处,需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其中一把钥匙端面呈“凹”形,另一把弯头呈半“工”形。
图1 清代“吉”字开口两开老铜锁(镇江古玩市场的商铺拍摄)(2)锁具结构分析。
古锁文化中的中国古典美学价值探究
116美学2020/05一、从纯粹理论建构到器物美学实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
20世纪初,我国真正意义上从学科角度开始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研究,通过西方美学的基础理论来阐释中国的审美现象,不过大多停留在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体系建构上。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研究实践不断进步,人民对于物质文化审美需要提升至更高的要求。
中国古典美学历经“理论美学研究”到“实践论美学”的创新突围,寻找独特审美文化自有密码的嬗变,开始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土壤,探索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当代美学价值。
传承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上,先人的生活实践留给我们包罗万象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建立在“器物审美”基础上开展美学理论实践,“器物美学”理论应运而生。
农耕文明之下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
作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媒介,大量丰富具体的器物填补了我们对于传统历史文化认知的诸多空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精髓。
遗存世间的民间器物如同一座尚未发掘的艺术宝库,一件件器物浓缩着一个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它们拥有着鲜活的灵魂,怀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寂静等待着人们的探询。
其蕴含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对今天的文学、绘画、建筑、雕塑等诸多艺术领域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与审美价值,蕴含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的作品愈发成为当代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大趋势。
古锁作为民间广泛使用的日用器物(如图1),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依托于不同的使用价值与文化背景的更是琳琅满目举不胜举。
通过历史悠久的锁具文化,探究其不同形态造型的文化意蕴,可以小见大,领略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所蕴藏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图1二、古锁造型设计的审美内涵辞源曰:“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
”也即必须用钥匙方得开启的封缄器。
中国古代“锁”的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锁”的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的“锁”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
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
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
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
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
明代遂成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
实际上还有一类密码锁,只是不太常见罢了。
历经清代、民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古锁工艺精数字密码锁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锁,虽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异,其奥妙之外,在于钥匙孔的开槽上,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钥匙孔的形状,分别为“一”、“上”、“工”、“古、”“尚、”“吉”、“喜”、“寿”等字。
这些钥匙孔,还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寿诞喜庆,用“寿”、“喜”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不得僭越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
按材质分,有木锁、金锁、银锁、铜锁、铁锁、景泰蓝锁等;按形式分,有圆形锁、方形锁、枕头锁、文字锁、人物锁、动物锁、密码锁、暗门锁、倒拉锁、炮筒锁等;按用途分,有挂锁、门锁、箱锁、橱锁、盒锁、抽屉锁、仓库锁等.自明代以来,锁具分为四大类: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
我们还可以加上密码锁这一类。
广锁所谓“广锁”,就是横式锁的意思。
此类锁具盛产于浙江绍兴,又有“绍锁”之称。
民间称之为“横开锁”、“枕头锁”等。
广锁自唐代以来,广泛用于门、箱、厨、柜等,有一百多种。
广锁通常以大小分为八个规格,以两为单位,有“四两绍”、“六两绍”、“十二两绍”等。
“六两绍”长约3.5寸,“十二两绍”长约7寸。
龙凤呈祥广锁这把龙凤呈祥广锁是本馆珍藏的体积最大的广锁之一。
长度达到了32厘米,重量2500克。
明清锁具的功能美学研究
明清锁具的功能美学研究作者:党欣来源:《艺术科技》2021年第18期摘要:文章从明清时期锁具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文化功能与象征功能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对继承和创新古锁的功能价值进行解读,为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器物的美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美学;文化价值;古锁文化;明清锁具中图分类号:K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30 引言中国古代锁具是一种传统造物设计,这种造物设计在史前便已出现,对其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进行挖掘,能够使人在思想精神方面获得审美享受与心理愉悦。
发展至明清时期,锁具的功能特点也逐渐多样,不再仅限于最初的防盗功能,还延伸出了更丰富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为使其在不同场景下、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人的生理或心理需求,锁具有了更多符合人特性的功能,即“以物适人”,这能使人与物体和谐共生,由此产生精神的舒适愉悦感。
这种愉悦性是造物设计满足人们的功利需求后,引起的审美精神层面的愉悦。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寻常生活中的一器一物,不只是用来满足生活所需的,也被用来寄托一切生活良愿。
锁具的造物形制与当时社会整体的审美意识、观念都有密切关联,这种审美特征应当被放置在当时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下去观察。
文章从明清锁具的造型与时代背景切入,诠释古锁的功能之美,解读继承创新古锁的功能价值。
1 百姓生活——守护家门的实用功能1.1 实功实用的日常需求辞源曰:“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
”锁指要用钥匙开启的封缄器。
古锁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便存在了;在商周时期,古人用青铜锁,但其并非普通居民都能使用的;直至漢代,铁锁开始在民间普及,锁具的防盗功能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殷商时期,青铜锻造技术开始发展,故产生了青铜锁,但青铜常被用于制作礼器、兵器与祭品。
到了秦朝,锁的工艺、种类、外形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簧片锁是利用三片铜片的弹力开启和封闭的锁,簧片锁的出现标志着锁的防盗功能真正形成。
古代工匠为了保证私人财产的安全,会根据不同需求增加簧片的数量,一般为3~10片,片数越多其结构越复杂,防盗效果也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锁具文化研究
锁,是人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生活用具。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中国古代的锁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锁具本身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而其功能以及所蕴含的意义,则从最初单纯的安全保障延伸到民俗传统文化当中,并且还涉及到其他的领域。
纵观中国古代锁具的悠久历史及其发展,以及丰富的锁具造型和装饰,可以了解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当前,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极其重视的背景下,利用现有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对中国古代锁具的历史和文化展开研究,初步勾勒出中国古代锁具发展演变的基本概貌与文化学意义,进而深入展开与其相关的民俗文化与设计艺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