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真相揭秘
历史上真实的中美合作所
其实,中美合作所与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并不是一回事。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杨森部下师长白驹的乡间别墅,1939年冬由军统局用作临时看守所。
当中美合作所建立时,白公馆看守所奉命将人犯迁往渣滓洞,白公馆房屋则让给美方人员作为住所,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直到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公馆才又恢复关押政治犯的职能(后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当局认为是“要犯”的较高级别政治犯。
渣滓洞监狱,原是因白公馆看守所人满为患而增设,1946年底将人犯迁回白公馆后,曾一度关门,1947年底又重新开张,改称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主要关押在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
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原编研室人员邓又平,曾在《简析“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一文中列举了他的调查统计结果:当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关押于歌乐山下的政治犯中,一些人(如叶挺、廖承志、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张露萍等)是在中美合作所建立之前关押于此的,另一些人(如杨虎城、许建业、江竹筠、陈然等)则是在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才关押于此的,对政治犯的屠杀,全都发生于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
“中美合作所与这些逮捕、关押、屠杀等罪恶活动是完全无关的。
”邓又平称,迄今为止,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档案室中,“找不出一份是由中美合作所签发的逮捕、屠杀革命志士的文件,也没有一份材料中提及过,说是美国人亲自参加了这些活动”。
厉华亦指出,中美合作所和军统集中营在地理位置上,都在歌乐山下,但是它们是两个单位。
第一,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同处歌乐山地域范围内,白公馆属于国防部保密局,渣滓洞隶属于西南长官公署行辕二处;第二,军统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是1939年开始关押政治犯,中美合作所是1943年至1945年在歌乐山建立的一个国际情报组织;第三,重庆解放前夕发生大屠杀时,中美合作所组织已经不存在。
尘封的中美合作所真相
一
广告 文 化 繁 荣 而 蓬勃 发 展 起 来 。截至 1 1 7 0年 ,在 英 格兰
注册 的 5 3家报 纸 中 ,每 家都 登 了征 婚 广 告 :大 多来 自男 士 ,大部 分 二 十 多 岁 ,而且 都在 征友 时设 定财 务状况 。
懂, 笔调尖 锐 , 气势磅礴 , 中封建 切 统 治 的要 害 , 因此 , 1 1 在 9 9年 8月 中旬第五期刚刚印出 , 还未发行 , 就 被反动政府查封。 口
北 京 的 很 报》 也 予 以介 绍 ,说
它 “ 内容 完 备 ” “ 力 非 常 充 、 魄
足 ” 。
( 自 《 庆 日报 》 摘 重 )
民众 的大联 合对 抗 强权 者 、 贵族 、
资本 家 的 主张 ,揭 示 了 “ 迫愈 压
深 , 抗愈大 , 反 蓄之 既 久 , 发必 其
速 ” 阶级 斗争 规律 。 这篇 文章 的 在
中 ,毛泽东 还 热 情赞 颂 了十 月革
《 江评 论 》 的 编 辑 工 作 。刊 物 湘 要 出版 的 前几 天 ,预 约 的稿 子 常
协 定》 在 美 国华 盛 顿 正 式 签 字 。 7 月, “ 中美 特种技 术合作 所 ”在 重庆
军统 乡下办 事处钟 家 山正式成立 。
征婚广告三百年
◎ 栗 月静
此后 ,中美 合作 所一 直从事 培训
和装备 戴笠 领导 的军统部 队 ,运作其
下属 的情报 站 ,展开对 1 3游击 战 ,直 到 14 9 5年 日本 投 降 ,美 方 人 员 逐 步
美 国 大 使 馆 武 官 萧 勃 交 给 美 国 海
军 。但 美方 怀 疑是 中 国有意 挑拨 美
中美贸易战双方争端背后的动因
中美贸易战双方争端背后的动因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这场战争是以经济手段展开的,但其中涉及的背后动因却涵盖了更加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美贸易战的动因,并对其背后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经济动因中美贸易战的经济动因主要源于双方之间的贸易失衡。
多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一直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这导致了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积累,触发了美国政府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关切。
美国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通过市场准入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手段实施了不公平竞争。
因此,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迫使中国改变这些政策。
二、政治动因中美贸易战的政治动因凸显了两国的地缘竞争和全球影响力的追求。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引发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美国希望维持其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则试图加强自己的经济和地缘影响力。
贸易战成为双方竞争的一个方面,旨在控制和扩大各自的利益。
三、技术动因中美贸易战的技术动因主要涉及到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地位争夺。
中国通过“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意欲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不再仅仅是低成本制造的代工厂。
这引发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担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强制技术转让、不公平竞争等手段,正在抢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
因此,美国采取了贸易战的措施,以限制中国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
四、市场动因中美贸易战的市场动因是双方企业、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关切。
贸易战导致了双方商品的加征关税,使得贸易成本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和市场份额。
美国农产品成为了贸易战中的牺牲品,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对美国大豆、猪肉等农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贸易战也使得进口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了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战的动因包括经济、政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两国贸易关系的问题,更涵盖了双方对地缘竞争、全球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追求。
郎咸平曝光中美大战惊人内幕 中国看了惊呆了
郎咸平曝光中美大战惊人内幕中国看了惊呆了更新时间:2010-7-16 8:35:21“自由市场”只存在梦幻中,汇率自由更是从不存在。
美元如何走上霸主地位的,你以为靠“自由市场”上去的?要这样说,欧洲首先不同意,你是中了“自由”这剂鸦片的毒了。
美国是靠核武器、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战争外加胡萝卜,才维持住美元霸主地位的。
如果哪个国家外汇储备和对外贸易结算拒绝用美元,肯定是上了美国“黑名单”的国家……如果哪一种货币势头很旺,有取代美元的可能了,那么针对这个币种的战争就会在哪里爆发……以为美元是有“市场说了算”的,是缺乏起码的政治头脑和金融知识,好好补补课去吧。
首先,谈谈汇率的问题。
这几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百分之二十几,你们是不是觉得正常,你们觉得肯定正常,为什么?因为我们这几年的出口太顺畅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由于贸易顺差,因此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这不就是大学本科教科书里讲的理论嘛?也就是说汇率就是调节国际收支的。
顺差,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逆差,汇率下跌,贬值!我呸!这么简单么,噢,我们治国是由教科书来治国,那太可怜了。
结果我告诉各位,你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很多都是没有用的、要不就是错的!什么是汇率?汇率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叫作汇率。
你不详谈谈美国、欧盟,这两个国家够大了,美国从去年12月到今年12月31号大幅度的贸易逆差,以德法为主的欧盟大幅度的贸易顺差,不过德法一直是贸易顺差。
结果呢?美国的逆差美元不跌则涨,欧盟顺差,欧元不涨反而跌,为什么?你要从政治目的去理解,你们如果对汇率有兴趣的话,你们上网看文章,所谓专家学者讨论的,任何想让经济理论来判断股市起落那都是失败,因为那是政治目的,那么这段期间的政治目的是什么?这段时间刚好就是金融海啸发生的时间,美国政府为了救市,必须印钞票或者借钱。
到今年7月份,美国审计总长对媒体发表谈话:他说美国前前后后差不多要注入23.7万亿美元,这么多钱,你听我讲这个数字时,你回忆一下去年11月份,我们很多专家学者怎么说的?他们说:哎哟,我们有20000亿美元外汇,让我们去帮助美国吧。
中美贸易战的真相:远比你想象中的复杂
中美贸易战的真相:远比你想象中的复杂!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美国的霸权地位是由四个维度构成:强大的军事霸权、美元全球结算货币霸权、核心科技的垄断霸权、华尔街的全球资本市场规则霸权,而还有另一个隐含的霸权——由美国主导、盟国参与的世界工业体系霸权。
四个显性霸权和最后隐形霸权的架构,主导了二战后整个世界秩序的形成。
任何国家,只要不屈从于美国的主导,对任何一方面的霸权形成挑战,结果必然遭受到美国的降维打击。
历史上,除了前苏联,再没有国家能够全方位对美国形成威胁,直到中国今天的崛起。
卡扎菲和萨达姆,挑战的是石油美元;当年的日本,挑战的是美国对世界工业体系的领导权;结果,都没有逃过美国的惩罚,强如苏联,最终也在美国意识形态侵蚀下内部瓦解,最后在金融攻击下解体,余下一个千疮百孔外强中干的俄罗斯。
对石油美元挑战引发的利比亚、伊拉克战争不再多说,让日本一蹶不振的广场协议,分析也非常多,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看中国,究竟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我们先说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大家经常看到的分析,这里就不再详细阐述)。
一带一路,通常被解读为中国的贸易战略和地缘政治战略,但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威胁,在于中国的做法,颠覆了资本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逻辑——在资本主义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在金字塔尖的少数国家美、欧、日,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这三者形成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体系,这种盟国关系,不但体现在政治体系,军事同盟,还体现在贸易联盟上。
用通俗的语言,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三家系统集成商,而余下的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则都是外围供应商。
长久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就被设定成为资源供应商的角色,帝国主义国家告诉你,你有矿石、石油、农作物,卖给我,然后你用我给你的钱,买飞机、汽车等等,这些东西你就不用自己造了。
以科特迪瓦为例,这个世界上腰果最大产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被法国人控制(前法国殖民地),法国人以一斤十块钱人民币左右收购原料,然后简单加工运输到越南等地加工成成品,再销往全世界(在中国超市100克卖多少钱各位看官自己查),数十倍的利润,但是科特迪瓦、越南,都只能在这个简单的产业链中获取最微薄的利润(这和中国在苹果手机产业链中的地位何其相似,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逆差,很大一部分是这些组成的)。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成为全球贸易领域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的贸易互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重大议题。
一、背景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
特朗普上台后,凭借“美国优先”政策,他认为中国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中国加征关税、限制技术转让等做法,引发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二、原因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两国的经济体量差距、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中美两国经济体量差距导致了贸易不平衡。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以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
其次,中美贸易争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美国企业普遍抱怨在中国市场遭遇侵权盗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也被认为是美国担忧的原因之一。
第三,中美两国在经济结构上的差异也是贸易战的一个原因。
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美国则更注重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业。
两国之间的竞争格局令贸易议题更加敏感。
三、本质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两国经济体系和价值观之间的摩擦。
中美两国追求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利益,在贸易和科技领域存在激烈竞争。
这种竞争引发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争议,从而演变成贸易战。
四、中国对策面对中美贸易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外交,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合作。
例如,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与东盟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加强经贸合作,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其次,中国通过改革和开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中国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的完善,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技术创新。
此外,中国还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尘封的中美合作所真相(上)
兴 衰
双 方 共 同 拟 定 《中 美 合 作 所 协
中 美 合 作 所 , 全 称 “中 美 特 种 技 术 合 作 所 ” , 是 国 民党 军
尘 封 的 中 美 合 作所 真相
(上 )
定 》 , 1 3年 4月 1 94 5日 在 美 国 华 盛 顿 正 式 签 字 。 中 方 派 外 交 部 长 宋 子
止全 部活动 。 l9 4 5 年 9 月
2 9日 ,梅 乐 斯 破 两 名 美 军 医生 以神 经 衰 弱
症 的名 义 强 行 送 嘲美 国 。 1 月 1 日,在 歌 0 1 乐 L 卜的 军 统 局 大 礼
事 委 员 会 调 查 统 计 局
益
( 称 军 统 局 )和 美 简 国 海 军 参 谋 部 情 报 署 共 同 创 建 的用 于 训 练 特 工 的 场 所 。 目 的 是 为 了 中 美 两 国共 同 对 日作 战 。
库 、 仓 库 。 ” 厉 华 说 , 当 时 , 禁 区
该 所 直 接 隶 属 中 美 两 国 最 高 军 事 统 帅 部 , 戴 笠 任 主 任 , 梅 乐 斯 任 副 主
任 , 他 们 对 中 美 合 作 所 的 工 作 都 享 有否决权 。
武 官 萧 勃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讨 论 。 萧 勃 代 表 军 统 局 负 责 人 戴 笠 表 示 : 军 统
“ 日有 功 ” 抗 中 美 合 作 所 下 设 秘 书 室 、 军 事
局 可 以为 美 军 在 中 国提 供 各
种 方便 ; 希 望 美 国海 军 帮 助 军 统 局 训 练 游 击 特 工 人 员 和 提 供 武 器 装 备 、特 工器 材 、 军需物 品 。 梅 乐 斯 根 据 双 ;- 谈 内 6会 容拟 定 了 《 谊合 作计划》 友
中美商务谈判经典真实案例
中美商务谈判经典真实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中美商务谈判的经典真实案例。
有一次啊,一家中国的科技公司想和一家美国巨头企业合作一个超级重
要的项目。
双方的谈判团队那可是各怀心思、互不相让啊!
谈判桌上,中方代表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的技术那可是顶尖的,市场前景无比广阔,咱们合作肯定双赢啊!”美方代表却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嘿,先别急,咱们可得好好谈谈条件。
”你瞧,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双方都在使劲儿呢!
在价格方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中方觉得自己的产品值这个价,
美方却一个劲儿地压价,这不是故意为难嘛!中方代表皱着眉头说:“这价格已经很合理了,再低我们就没利润啦!”美方却不依不饶:“那可不行,我们也得考虑成本啊。
”这僵持不下的场面,真让人捏一把汗。
在谈到合作细节时,又出现了分歧。
中方想多争取一些自主权,美方哪
能轻易答应呀!“这怎么能行呢?我们也有我们的考虑啊。
”这可怎么办呢?就像走在一条满是荆棘的小路上,每一步都那么艰难。
但是,双方并没有轻易放弃。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不断地妥协、让步,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最后,这个项目成功落地,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难道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吗?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美商务谈判真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啊!双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但只要抱着真诚合作的态度,总能找到共赢的办法。
所以说,谈判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大家说是不是呢?。
中美合作所的历史真相
授政治课程。
军事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美制卡宾枪、冲锋枪、手枪及炸药的使用,游击战的开展等。
美方人员先是通过翻译详细讲解各种武器及炸药的性能与使用方法,然后再进行大量实弹射击和爆破训练。
训练完毕后考核,考核及格者配发美式武器,不及格者淘汰或重新训练。
训练中,美方教官只教授武器使用,不涉及中国国内政治。
训练班的政治课程由中方负责,所采用的教材既有国民党军队自编的教材,也有八路军、新四军所编印的教材,甚至还有叶剑英所编写的教材,其中并无反共内容。
各期训练班结束后,全体受训人员集中进行宣誓仪式。
仪式上,每个人都要在宣誓词上签字、按指模。
随后以大队为单位念诵誓词,誓词的内容大致是要服从命令,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消灭日寇等。
宣誓完毕后全体高呼:“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美方对学员的军事培训要求极为严格,在训练场上不但采用真枪实弹,有时甚至将演习变成真正的军事行动。
1944年春,美国教官数人带领20余名学员,配备快发短武器和炸药等,到浙西举行军事演习,并对杭州杭江大桥的一个桥墩进行了爆破。
事实上,这是一次对敌后进行的突击破坏,据当时的电译员郭正肃说:“到浙西举行军事演查、照相、驾驶、指纹、化妆、无线电、擒拿格斗等70余种,训练班所用的器材全数为美制。
对这个班,国民政府颇为重视,1943年双十节时,蒋介石曾亲临观摩特种警察训练班成员的表演。
抗战胜利之后,这批学员成为侦查审讯政治犯的主力。
三、原先不屑与军统合作的美国陆军参谋部战略情报局主动要求派员参加中美合作所工作,梅乐斯被陆军缠得几近精神崩溃,不得不答应美国陆军派员至中美合作所中美合作所内设有心理作战组,通过飞机散发传单、电台广播等形式,对日军进行心理作战。
美方特意抽调了一批具有新闻、广播工作背景的人员到心理作战组,以强化对日军心理作战。
心理作战组有两名美国画家,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投笔从戎,被抽调到中美合作所进行对日军的传单绘画工作。
军统也不甘落后,特意将当时国民党国际宣传处的一些干将抽调过来参加心理作战组的工作,并招募了一名美术功底过硬的画家,专门进行对日军传单的绘画工作。
厉华
厉华资料厉华,男,1953年11月出生,满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文博研究馆员,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委员、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长。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连续26年研究红岩精神与红岩文化、军统集中营和中美合作所史实、南方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革命纪念馆的经营与管理、红岩联线的运作与发展。
改革创新意识突出,领导经验丰富,熟悉文化工作,深谙文化经营管理之道;勤奋敬业,积极作为,持之以恒钻研红岩历史,精心策划创作和打造了“红岩魂”这一革命文化品牌。
形成了以红岩魂展览、展演、报告、书刊、网站、旅游、红岩文化室等系列产品,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成为令人关注的红色文化研究传播典型、公益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和的创新型管理、研发专业人才,先后出版多部相关史实著作,创作的《红岩魂》报告演讲在全国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达1000余场,被誉为“红岩文化的传播使者”;由此改编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在全国演出900多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十大演出盛事”。
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四个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8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等省部级荣誉22项。
主要著作:《信仰的力量》、《忠诚与背叛》、《军统秘密监狱》、《红岩档案解密》、《风雨白公馆——溯游抗战重庆丛书》研究课题:《尘封的中美合作所真相》厉华讲座资料:2012-03-29重庆政法讲坛──“红岩魂”讲座《红岩魂——信仰的力量》2012-08-30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红岩魂——信仰的力量》2013-05-04复旦大学校园文化品牌论坛——时政讲坛,“红岩魂——信仰的力量”2013年06月27日海南高院机关党委组织高院全体干警《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岩精神》视频讲座2011年7月2日百家讲坛-信仰的力量第一集《红岩作者的别样人生》第二集《女特工的花样年华》第三集《黑牢中的自白》第四集《母子同心写传奇》第五集《道是无情却有情》第六集《片丹心向阳开》厉华在重大的演讲2009年12月17日下午重庆大学民主湖讲坛虎溪校区综合楼126报告厅为同学们做了《忠诚与背叛》——红岩魂报告会。
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抗到合作的历程
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抗到合作的历程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
自建交以来,中美两国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演变历程,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令人瞩目的事件和重要转折点。
接下来,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双方和全球的影响。
一、对抗时期(1949-1971年)中美关系在建交前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中美合作的局面,美国随即宣布对中国实施封锁政策,并在朝鲜战争中支持南韩对北韩的军事进攻。
此后,中美两国成为冷战时期的敌对阵营,彼此对抗。
在这个时期,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950年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等。
这些事件表明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并使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进一步破裂。
二、联络时期(1972-1979年)1971年,中美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访问奠定了基础。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实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大门。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通过多次高层交往和外交努力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
然而,这一时期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矛盾,特别是在不同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利益上。
三、正常化时期(1979-2001年)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合法中国。
这一事件被视为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两国关系从对抗向合作的趋势转变。
在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协议和共同声明,开展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然而,尽管中美关系在经济和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仍然存在着一些敏感和冲突的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军事冲突等。
四、合作共赢时期(2001年至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历史趣谈揭开中美建交谈判内幕 这个决定由谁拍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开中美建交谈判内幕这个决定由谁拍板导语: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今已经有30年了。
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今已经有30年了。
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两国领导人的决策过程卡特总统于1976年入主白宫。
上任伊始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不着急,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当时我们分管对美工作的人内心都希望美国新政府能有所行动,卡特派来的驻华大使伍德科克抵京后就表示,他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
后来我们逐渐看出,卡特政府分为两派:一派以万斯国务卿为首,主张把对苏关系放在首位,对华关系从属对苏关系;另一派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为首,主张联华制苏,认为尽早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对美国有利。
卡特上任第一年,基本上接受万斯的主张,热衷于同苏联进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卡特列出15条需加处理的重要事项,中美关系不在其内。
卡特犹豫不决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怕刺激苏联,影响苏美关系;二是担心引起国内反华亲台势力的反对;三是他向国会提出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尚待批准,不愿分散精力;四是与上述三项有关的内部两派争论,尚无定论。
一年多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美苏会谈僵持不下,双方矛盾加剧。
1978年4月巴拿马运河条约在国会通过,卡特不再有后顾之忧,在对华政策上逐渐向布热津斯基一派靠拢。
在上述背景下,卡特于1978年4月决定派布热津斯基访华,表明他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图。
中方一向积极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对美方立场还不很摸底,因生活常识分享。
中美关系的破裂尼克松访华的背后故事
中美关系的破裂尼克松访华的背后故事中美关系的破裂:尼克松访华的背后故事近年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争议不断。
然而,要理解这一状况的根源,我们需要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尼克松访华的背后故事。
尼克松的背景与访华动机理解尼克松访华的意义,有必要了解他的背景和动机。
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访华的总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失利的经历。
这些挫折使得他对外交政策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尼克松渴望将中国纳入美国的外交事务,以解决越南战争带来的困境。
他深知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对美国的整体利益构成了威胁。
因此,尼克松希望借助访华之行,打破两国间长达二十多年的封锁状态。
尼克松想通过与中国的接触,改善中美之间的敌对态势,并最终达成一项互惠互利的协议。
其访华的动机并非简单地解决越南战争的问题,而是试图改写整个亚太地区的格局。
等待的漫长与复杂谈判然而,尼克松访华的背后故事并非一帆风顺。
在秘密筹备阶段,涉及到的人数有限,甚至连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都未知晓。
这也是为了防止泄密和避免中美关系受到更加复杂的局势影响。
尼克松和中方领导人进行的谈判可以说是漫长而复杂的。
双方需就各自的关切和利益进行全面讨论,以达成共同理解。
尽管谈判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复杂的议题,但双方最终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中美关系的破裂与背后推手然而,尽管尼克松访华具备长远的意义,但这并没有完全阻止中美关系的破裂。
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依然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冷战时期,美国将中国视为威胁的偏见。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角力。
尽管访华打破了两国的长期隔阂,但中美之间的力量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美国试图通过发展其与中国的关系来抵制苏联的影响力,但同时又担心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崛起。
最后,两国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博弈也导致了中美关系的破裂。
美国担心中国以廉价商品侵蚀其市场份额,而中国则对美国采取的一些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反对。
结语虽然尼克松访华试图在中美关系中创造一种新的平衡,但毫无疑问,中美的矛盾和分歧并未完全消除。
中美关系:并非走入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并非走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一直是全球格局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一环。
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互信又有矛盾。
尤其在当前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备受关注。
有人担心中美之间可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但实际上,中美关系不一定会走入这一陷阱。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中美关系,并分析为何中美并非必然会走入修昔底德陷阱。
历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不符合修昔底德陷阱的模式。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导致大国战争的一种理论模式,即当一个新兴大国崛起并挑战现有的霸权国家时,双方很可能陷入冲突。
中美两国的历史并未完全符合这一模式。
尽管中美曾经在冷战时期陷入过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但双方在冷战结束后选择了合作与互信的道路。
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这表明中美并非必然会走入修昔底德陷阱,双方有能力化解矛盾,保持稳定。
从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来看,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竞争,但并非不能调和。
近年来,中美之间存在着贸易摩擦、技术安全、南海争端以及人权等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这些问题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挑战,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必然会陷入冲突。
事实上,双方在多个领域仍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在气候变化、反恐、朝鲜半岛等国际热点问题上,中美合作的空间依然存在。
这表明中美关系并非一定会走入修昔底德陷阱,双方有能力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分歧,维护关系的稳定。
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双方应该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寻求合作共赢的途径。
当前,中美之间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贸易不平衡、技术安全等,这些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双方应该加强对话,增进互信,通过合作化解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双方应该加强人文交流,增进民间友好,为双边关系的长期稳定奠定基础。
这样,中美关系才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不会走入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是全球性格局中的重要因素,双方应该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迈向更加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1.中美关系忽冷忽热的现状(1)一路高歌2009年4月,胡锦涛与奥巴马在金融峰会上会晤,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合作关系。
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
(2)风云突变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美国高调介入谷歌事件,在人权、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方施压,介入南海问题等事件接踵而至。
(3)迅速回暖2011年3月,奥巴马重申尊重一个中国原则。
2.中美关系变化背后的实质中美关系出现这种怪圈现象,实质是中国实力的增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的削弱,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由西方转向东方。
3.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1)金融危机对美国而言,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由于其他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因此这就迫使美国需要与受金融危机影响小的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强有力的伙伴来帮助其走出危机带来的各种恶劣影响。
对中国而言,一方面,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创伤较小,符合美国所选贸易伙伴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需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2)中国迅速发展中国,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军事、文化、科技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国力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
美国,一方面,其资本主义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另一方面,美国为了保证其大国地位,防止被中国在未来的某一时期赶超,因此不会任中国自由发展。
所以,在恐怖主义危机、金融危机减轻后,美国又将注意力转向了正强而有力发展的中国。
(3)利益驱使一方面,共同利益要大于分歧。
中美两国作为两大经济实体,为了满足各自的发展,在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另一方面,受全球化——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大背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关系忽冷忽热的怪圈现象,是多因素造成的。
只有双方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才能达到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中美关系不好的原因
中美关系不好的原因
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以下是一些导致中美关系不好的主
要原因:
1.贸易争端:贸易问题是中美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互相指责对方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加征关税等措施都导致了贸易争端的升级,并对两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2.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在亚洲以及全球的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加剧。
在南海、台湾、香港等问题上,两国利益的冲突导致了相互猜疑和紧张气氛的产生。
3.技术冲突: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也是紧张局势升级的原因之一。
在5G、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中,两国之间的差异和不信任加剧了紧张氛围。
4.人权和价值观差异:中美之间的人权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也成为两国关系
不好的一大原因。
例如,在涉及言论自由、人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上,两国的立场存在分歧,导致了相互批评和争议。
5.国际影响力的争夺:中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争夺也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两国都希望在全球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争夺国际组织的领导权和地区影响力成为了导致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虽然中美关系存在诸多挑战,但两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也是必要的。
通过建设
性的对话和合作,以解决分歧、寻求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改善中美关系。
中美合作双赢的例子
中美合作双赢的例子
中美两国在许多领域都可以开展合作,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贸易:中美贸易合作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两国的商品互补性强,贸易往来对双方都有好处。
2. 教育:中美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而中国也在大力推动英语教育和学术交流。
3. 科技: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也非常广泛,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4. 医疗:中美合作在医疗领域也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联合研发新药、共同开展临床试验等。
总之,中美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全球合作和发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合作所真相揭秘张重阳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成立的中美合作所长期以来在一些不实的宣传下,被任意歪曲真相,并多次成为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主题材料,人们往往把它与绑架、酷刑、囚禁、暗杀、枪决等恐怖字眼连在一起。
然而史料记载和历史事实揭示了中美所的真相,让社会真正看到了中美所的本来面目。
一、中美所成立的原因中美所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它的英文名称为:SINOAMERICANCO-OPERATIONOFFICE,缩写为S.A.C.O。
中美所的成立主因完全是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
抗战在中国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陆续迁往内地重庆,同时其重心立足全面领导中国军队和国民全力抗战。
为了更确切完整地掌握日军的有关军事情况,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在迁至重庆后也加强了情报搜集工作,特别是对日军电报密码的破译,以便给国民政府高层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升级,不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原等大片国土变成了抗日的主战场,日军的侵略战火也烧到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二次大战的全面开花,促使欧洲、亚洲众多的国家加入到同盟国行列。
美国作为同盟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在反法西斯的大战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成为有效扼制日本侵略扩张的中坚。
虽然中国在抗战中,面对日军的疯狂气焰边战边守边退,连失城池和国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但是有二次重大的事件,促使美国决定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共同抗敌。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1941年冬的珍珠港事件。
在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前的数月内,国民政府军统局电讯处负责日军密电码破译的技术研究室从日本密码破译中了解到日本空军的调动和有关部署,日方准备在太平洋地区进行重大军事行动的企图。
军统局局长戴笠了解这一情报后,经蒋委员长批准便把这些情报通知了国民政府驻美大使馆助理武官肖勃(军统局美国站站长),由肖勃转告中国驻美武官郭德权,并分别通过有关途径转告美国防部有关人员,请他们密切注意日本空军的活动情况。
然而美国防部却不以为然,相当轻视军统局提供的情报。
军统局看到美官方这种漠视的态度,极为焦虑,但还是重视这方面的情报收集和传递,并陆续将侦译的情报消息通过其它方式告知美国军方的将领,要美国提高警惕。
1941年12月7日,日军按照山本五十六在2月制定的“Z”作战计划,突袭美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
日军出动了6艘航母、2艘快速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3艘潜艇、3艘游船和10艘补给船、360架战机的庞大舰队,闪电般地奇袭珍珠港,此时美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基地共有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9艘、潜艇5艘,其它战船30余艘,岸上战机262架,但在日军狂轰滥炸和自杀式攻击下,损失惨重,40余艘军舰被击沉击伤,300多架战机被击毁,官兵阵亡2403人,伤1778人,美太平洋舰队遭到灭顶之灾的重创,被视为“国耻日”。
事后美国许多将领才想到中方提供的情报并非空穴来风,不是没有根据的。
通过了解,才知道是军统局侦讯破译到的。
为此美方认为军统局的情报破译已达到相当水平,如果稍微重视一下,也许珍珠港会逃过这一大的灾难。
所以美方一方面与肖勃进行联系,另一方面嘱美驻重庆大使馆武官迪帕斯上校即与重庆军统局接洽联系,考察军统局,拜会戴笠,开始了情报搜集的合作活动。
第二件事是美国空军首次空袭日本本土的遭遇。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52轰炸机从距日本650海里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首先执行对日本东京等地的空袭轰炸任务。
美空军编队在完成预定的轰炸任务后,按预定方案应在中国浙江衢州机场降落。
但由于美空军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气象地形等资料的准备不充份,轰炸机编队飞达浙江上空时正遇风雨交加,75名机组人员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在B-52等飞机耗尽燃料的情况下,机组人员只能弃机跳伞,其中67名空中突袭队员被中方救起,另有8名队员落入日军手中,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美国从这次空袭行动中得到教训,必须尽快与中国合作,尽快掌握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其它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资料,了解日军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其它地区的基本情况,以有利于同盟国特别是美海空军在亚太地区和中国有关地区对日作战。
美驻重庆武官迪帕斯上校在与军统联系中,了解到军统局在侦听破译日军情报方面的有关情况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随即报告了美方。
肖勃也积极在美活动,并与美国主持海外情报工作的美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取得了联系。
1942年春,美海军情报署派遣曾任远东舰队舰长的梅乐斯(Mary Miles)中校,由肖勃陪同访问重庆。
梅乐斯不但与戴笠进行了面谈,也参观了军统局的一些机构,了解了军统在情报搜集,密电码破译等方面的详情。
美海军情报署根据梅的报告,主张先和军统进行电讯侦译方面的技术合作。
在美海军部批准这一计划后,1942年夏秋间,梅乐斯便率领美方专搞电讯工作的专家人员到达重庆,进行筹备工作。
经过半年左右的初步合作,中美双方都感觉到中美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在电讯技术方面的合作,对于抗日战争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日军情报,十分有助于中美共同抗御打击日本军国主义。
但是双方认为随着中国地区的抗战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新的情况,战争区域的扩大,东南亚地区更多的国家地区加入抗战,特别是同盟国逐步开始扭转战争初始的不利态势,并由防御开始转入对峙和进攻,使得中美双方都认识到必须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军事合作,以更加全面、有效的合作形式和内容来推动抗战。
二.中美所合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1942年冬,梅乐斯再次到达重庆,与军统局长戴笠详谈中美合作的具体事项。
双方决定中美双方统统成立一个全面合作的情报机构,名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中方由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局)为代表,美方由美海军部情报署为代表。
同时商定为了表明中美双方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来进行,把已经开展的合作项目和双方提出的新的合作内容,要求用文字条款把它固定下来,双方正式签订一项约定以“合同”的方式(美方有时称它为“协定”)固定下来。
中美双方新的合作计划和内容得到了双方最高层的批准。
国民政府于1943年1月正式行文批准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1943年4月15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合同在重庆磁器口剿丝厂军统局乡下办事处大礼堂正式签订。
美方对此十分重视,派出了美海军部部长诺克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美国生活杂志老板鲁斯,美海军部情报署代表梅乐斯等主要人员。
中方参加签约仪式的人员有国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胡世泽,军统局副局长戴笠以及中美所中方参谋长,军统局主任秘书,各处长、组长。
中美合作合同于1943年4月15日正式签约后,还于1944年秋和1945年冬签订了二次补充合同。
1. 中美合作的目的中美签约和合作合同明确规定,为了早日战胜双方共同敌人,愿意进行有关对日作战的情报交换与心理宣传以及在敌占领地区进行有机破坏等工作方面的合作。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于中国战时首都重庆。
美海军部长诺克斯谈到,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而进行的合作,是符合两国共同的利益和目的。
他表示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这项合作寄予很大的期望,相信双方在今后一定能忠实地执行合同所规定的一切,并相信双方在合作期间做出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惊人成绩,美方也愿意尽一切可能帮助中国政府进行抗战。
胡世泽也表示,中方一定能忠实履行合同,并希望在美国的帮助下打垮日本军国主义。
2. 中美所合同的主要内容(一)合作的主要业务。
交换关于日本海、陆、空军在中国沿海及大陆的活动、部署情况及有关情报。
双方均应将搜集到的情报全部无保留地提供交换研究。
对于有利于对日作战美军在中国沿海布雷、测量,中方可派员参加。
双方加强对日军电台的侦听、密电码的破译,以及对有关机密情报及时交换,美方提供必要的无线电台设备,和帮助建立各地区的电台侦听网络,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支援和人员培训。
为了便于双方海空军对日作战,中美所在中国沿海及后方几个重要城市建立水文站、气象站、观测台,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气象、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资料。
美方帮助中方训练特别武器部队,并统一配发必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对于中美所必须的军事装备,电讯、气象设备,医疗医药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美方按实际需要数量全部无价提供,并负责运输。
美方还提供对日心理作战的所需物资和人员的训练指导。
(二)中美所的部门主管设置中美所的工作人员按实际需要由双方派员共同组成。
中美所设主任和副主任为最高主管。
主任由中方担任,副主任由美方担任。
中美所对外的一切行文由主任和副主任共同签署方为有效。
中美所各部门正副主管由双方选派,原则上中方派正职,美方派副职。
在选派各部门负责人时,双方均实现征求对方同意。
正、副主任因工作需要指挥另一方人员时,应及时共同商量交换意见后执行。
(三)对中美所美方人员的帮助中美所双方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和美方人员的食宿、交通运输、办公场所等由中美所负责解决。
中美所所有美国籍的工作人员来华后均享有外交人员之待遇。
当美方人员发生失踪、伤亡等情况时,中方应尽最大努力协助寻找、搜救,帮助美方人员,同时负责美方人员的安全。
凡在美国经过训练,经考查认为绝对可靠,并宣誓对同盟国效忠之其它国家的人员,如缅甸、泰国、朝鲜等地人员,经美方提出,中方认可后,允许在中美所指导下工作。
(四)帮助中方培训刑事警察、干部和训练特种技术人员根据合作合同,美方负责提供教官和装备负责培训中方的电讯人员、气象人员、爆破人员和心理作战人员、医疗人员,前后共举办各种特种技术人员培训几十期,培养特种人员数万人。
1944年秋,美国战略业务局局长杜诺万和戴笠签订的补充合同中,决定在重庆成立特种警察人员训练班。
教官和技术训练工作由美方负责,并按实际需要提供各类器材,受训人员由中方选调。
在补充合同中,美方同意每年从中方选调高级特工人员送往美国进行受训,并担任受训人员在美期间的一切费用。
(五)关于合同的生效、中止和结束双方确定,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执行期间双方有必要可修改和增补,并经事先协商一致意见,再签订补充合同。
合同设中英文本二种,并具等同效力。
如对日战争取得胜利,即宣告合同结束。
本合同所商定的事项,不论已否执行或正在执行,均应立即中止。
1945年冬,中美所美方参谋长贝乐利和中方主任秘书潘其武主持签订了关于结束方面事务性问题的补充合同。
有关中美所的一切结束工作均由中方负责主持,中美所内美方人员所保存的武器弹药,装备物资和其它生活日用品,凡已运来中国的均不计代价交与中方接收处理,中方要求增援之物资及两次合同中规定由美方供应之物资,除了1千张病床所需之全部医药设备器材仍由美方负责供应齐全,其它各项物资已启运来华均按已启运之数量供应,未启运者不再供应。
中美所美方人员离华后,所有不动产及物资装备、物品均不计价由中方接收,美方不再抱有所有权与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