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学科上册第 22课
阅读课程标准部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学生自读课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并在教材上标注知识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教师的相关问题:
学生讨论完成,并交流相关问题的的答案,落实笔记与课本的相关位置。
整理完成后进行快速记忆,相互检查各自的学习记忆效果,及时巩固。
教师落实答案,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活动及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等。
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本,并记忆基础知识点。
1、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
2、牛顿的国籍、在天文学、数学、力学领域各自的贡献是什么?
3、达尔文的国籍,主要成就,其成就的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4、爱因斯坦的国籍、贡献、其贡献的意义是什么?
2、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3、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重难点
重点:科学的革命。
难点:是如何理解:“思想启蒙的火种”
第二种观点:社会思想的力量更大从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证明了这一点。
学生思考回答,对于问题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
学生的自由发言可能存在混乱现象。
解决:
教师与组长共同调控把握课堂纪律,及时引导。
(四)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学生依据板书总结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处理自主指导的相关题目。
学生快速梳理基础史实,并勾画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标注、记忆。
鼓励学生自制表格归纳总结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本课主要通过学习《国际歌》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歌曲的创作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以歌曲为载体,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音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他们对《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歌词内容,能够唱出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激情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歌词内容的理解。
2.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尚浅,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国际歌》的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国际歌》的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思想。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5.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实践活动:学生集体唱《国际歌》,感受歌曲的魅力。
7.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8.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际歌》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和它所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际歌》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国际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演唱《国际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国际歌》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国际歌》的歌谱、相关历史资料、音响设备等。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际歌》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际歌》的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
然后逐句教唱《国际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唱腔等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5.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际歌》背后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22课1848年欧洲革命,之三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教案之三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革命风暴遍欧洲;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法国二月革命;普鲁士、奥地利和匈牙利革命。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1848年欧洲革命的概况,观察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能力。
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848年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教学建议本课地位本课虽然是阅读课文,但是不能说不重要只是教材安排的需要.1848年革命是近代欧洲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扫除了欧洲一大批像梅特涅这样的政治垃圾,沉重打击了欧洲神圣同盟的反动体系,使革命后的19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代。
重点分析:法国二月革命是本课重点。
1848年革命,是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凸显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发动猛烈冲击的政治事件。
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陆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英国完成,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展开,工业资产阶级作为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资产阶级的新阶层,经济势力增长很快,不满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对政权的垄断,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而法国二月革命体现了这一特征,也是1848年革命的典型事件。
难点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是难点.1848年欧洲革命不仅包括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包括东南欧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线索多,范围广,分析起来吃力,再加上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理解一场革命的性质普遍是一个困难问题。
重点突破方案:二月革命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9页小字,了解二月革命的时间、经过。
2.教师提问由易到难a.二月革命的时间b.二月革命的原因c.二月革命的简要经过d.二月革命在1848年革命中的地位e.二月革命的性质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难点突破方案:分析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前的背景和主要任务。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2 新人教版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程标准:通过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理解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语录及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的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历史人物长廊(PPT循环播放)教师: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离不开历史人物,图片中的人物都是谁呢?(他们是伏尔泰、卢梭、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历史名人孕育了超凡的能量,也影响了世界,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7世纪的欧洲,一同去探寻历史的答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身陷囹圄的路易十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感慨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那么,伏尔泰与卢梭究竟做了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课的第一篇章——“引领时代的思考”。
一、引领时代的思考——思想启蒙的火种教师: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启蒙运动呢?我们来看两段材料:展示: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旧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社会矛盾激化,人民怨声载道。
材料二: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资产阶级不满王权专制和教会的腐朽,于是在思想界掀起了启蒙运动。
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法国出现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师: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教师: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138、139页内容。
展示:三个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伏尔泰:破---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前言本节课是历史上册的第22课,是一节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唱响《国际歌》。
《国际歌》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统一的象征之一,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劳动者团结和互助的理解,让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直观的对于国际主义的认识和感受。
二、知识目标•了解《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在唱响《国际歌》中感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歌》的介绍和演唱、《国际歌》的历史背景。
在课前,教师应该先预习好教材,学习好《国际歌》的内容和演唱方式。
1. 《国际歌》的介绍和演唱•了解《国际歌》的背景、意义、时代背景、书写者和曲作者等;•通过听唱、跟唱、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际歌》的歌词和曲调。
2. 《国际歌》的历史背景•了解《国际歌》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其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通过唱响《国际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唱响《国际歌》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国际主义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教学方法包括:•听唱、跟唱、合唱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国际歌》的歌词和曲调;•结果以现场合唱的形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感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五、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把《国际歌》的背景和演唱方式讲解清楚;•学生熟悉《国际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生听唱、跟唱和合唱1.听唱教师将《国际歌》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认真听一遍,体会一下歌曲的意义和气氛。
2.跟唱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始跟唱,小声练习完之后再逐渐提高声音。
3.合唱练习好之后,教师分组,让学生们一起合唱《国际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1教学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
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重点分析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
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⑴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
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⑵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
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认丁⒗斫饫分兜姆椒ā?/P>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教案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以及这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和政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表格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等归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揭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一战”的根源,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线索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形成崇尚科学、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分析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表现,掌握“一战”爆发的根源力。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教学难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世界殖民体系的概况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表格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由于各国对新技术的态度不同,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中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形成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新课导学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经济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从表格中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
最后教师强调: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2课唱响《国际歌》教案
第22课唱响国际歌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事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2、通过时有关材抖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重点:了解《国际歌》创作背景和词、曲。
难点:《国际歌的影响》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你会唱《国际歌》吗?《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国际歌》也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很多革命者在英雄就义时都唱这首歌。
《国际歌》传唱至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会奏响《国际歌》。
《国际歌》是怎样诞生的?它的词曲为什么能够打动那么多人呢?1、了解《国际歌》创造背景。
1870年,法国同普鲁土发生战争。
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一—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非常惨烈,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土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巴黎公社成立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
5月21日,围政巴黎的军队在奸细的指引下,从巴黎西南方攻进城内。
尽管公社战士英勇抗敌,还是挡不住武器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
27日,大约二百名公社战士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同五千多敌人展开搏斗。
最后,一些战士在墓地的一堵墙边壮烈牺牲。
28日,巴黎全城失陷,三万多名公社战士为保卫自己的政权英勇牺牲。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型新授课
知识目标:需要学生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能力目标:一是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为什么说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4)达尔文是怎样完成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5)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什么?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牛顿:天文学,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
2、达尔文:1859年,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种起源》。
3、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教师要求学生制表: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简表
国家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个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图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及课本插图
织评议,可以分组互评、班级评委评议、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法的精神去限制法国君主的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科学的成就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习唱《国际歌》;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国际歌》歌曲资源;
2.展示素材:《国际歌》的歌词和图片,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讲解《国际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的概念;
•向学生介绍歌曲资源和展示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生活动
•听学生们唱一下《国际歌》,了解他们对这首歌的熟悉程度;
•学生小组分配:组员之间相互协作,根据展示素材深入研究《国际歌》的历史、背景、意义;
•学生小组表演:合作完成《国际歌》的演唱,也可以自由发挥加入合唱和舞蹈等元素。
3. 教师点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团队合作、才艺表现和对《国际歌》的理解。
4. 知识拓展
•学生回顾《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讨论现实生活中“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学习其他有关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知识,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
教学总结
这堂活动课旨在通过唱响《国际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际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小组合作和才艺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握了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意义,并对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是一次难得的团队合作和认知提升的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范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中学历史教案设计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1教学目标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对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通过分析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的状况;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侵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3.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培养和激发他们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本节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势力逐渐侵入中国,终于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在近代中国,海关主权是列强侵夺的首要目标。
在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几乎大部分条款都与侵夺我国关税自主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有关。
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使中国经济大门的钥匙揣在了帝国主义的袋子里。
列强借此加快了对华的商品输出,并且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①通过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②通过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手段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而且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
重点分析①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是重点。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华东师大版历史初三上册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历史初三上册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学习目标]1.明白《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约翰·布朗起义的历史作用;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是南北战争的全然缘故,了解《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的历史地位;明白得南北战争对世界历史的阻碍和林肯的历史地位。
2.学会借助历史地图中的信息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林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评判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学情分析]对8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了7年级一年对历史的学习,差不多初步把握了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使用表格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并不生疏,重点要学习从更深层次多角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导语引用了林肯被刺的历史史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林肯被刺是由于奴隶制的拥护者们不情愿奴隶制在美国的废止,妄图通过恐惧谋杀来挽回业已走向毁灭的奴隶制度。
以此导出奴隶制的废止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而美国南北战争从客观上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目的难点在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冲突起源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经济之间的矛盾。
第一段描述了当时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经济之间存在着鼓舞的矛盾。
第二段描述了废奴运动的兴起,以及以《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为代表的一批废奴主义者,通过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废奴运动。
第三段介绍了“地下铁路“和约翰·布朗起义,说明除了文学形式外,关心南方废奴逃跑和进行武装起义也是废奴运动的要紧形式。
“林肯”一目的难点在于林肯签署《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对北方取得南北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段描述了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以及他上台后所奉行的政策。
第二段描述了南方部分蓄奴州成立“南方联盟”,与联邦政府对抗,南北战争爆发。
第三段描述了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要正确林肯的历史功绩。
[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评判林肯的历史功绩。
初中历史第22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历史第22课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2. 理解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发展与变革。
3. 分析近代中国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教学重点】1. 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
2. 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教学难点】1. 分析近代中国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2. 理解近代中国在世界动荡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科书及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2. 分析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特别是抗争的方式和成果。
三、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近代中国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2. 就近代中国在世界动荡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
四、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近代中国在世界动荡中的抗争和变革。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对中国的影响。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的文章。
【板书设计】近代世界的动荡与中国的抗争- 背景和主要事件- 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抗争的方式和成果【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近代世界的动荡和中国的抗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历史九年级上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欧美资本主义能够产生和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之外,还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2页导读框中的内容,思考伏尔泰为什么要替卡拉辩护?由此可见欧洲启蒙思想包含着哪些进步主张?
那启蒙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由上所述,启蒙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二是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伏尔泰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还有那些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启蒙思想有什么作用?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大前提,也是根本性原因;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挣脱封建神学的束缚,促使人们去积极思考,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
本课主要涉及到哪几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其贡献分别是什么?
伏尔泰、孟德斯鸠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有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勤奋、实践、创新
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此问题属于知识层次的问题,后进生能够回答的较好,当学生比较完整的回答后,他们也会有成就感,会更认真地投入本课的学习中。
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
课题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题研究
生本教育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上学习时,师生互动,共同促进提高,应把本课内容放到世界近代历史当中去思考,同时也要注意与下一课“世界的文化杰作”相呼应。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俄国、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1.3理解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深对改革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改革的精神。
3.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进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美国内战,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重大改革。
我们来了解一下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2.课堂讲解2.1俄国农奴制改革2.1.1背景介绍: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矛盾,如农奴制的束缚、经济落后等。
2.1.2过程与内容:讲解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如解放农奴、土地改革等。
2.1.3影响: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如农奴解放、资本主义发展等。
2.2日本明治维新2.2.1背景介绍:讲述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如幕府统治、民族危机等。
2.2.2过程与内容:讲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
2.2.3影响: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如民族觉醒、现代化进程等。
3.课堂互动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2)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3)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启示。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熟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2)思考: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哪些?它们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了解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姓名年级初三课题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测评“你能概括出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吗”,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材料题,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会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关于启蒙运动的图片,举办图片展,学会搜集历史图片并举办展览的方法,初步学会从
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几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
解放思想,以求更大发展。
重点启蒙运动
难点思想解放运动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关键培养学生从一般现象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一、主动参与启发诱导
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从整体感知启蒙思想的历史背景,增强感性认识。
展示思想家的照
片
学生从插图中获得
历史信息4分钟
二、自主尝试点拨授法
(一)冲出思想的牢笼
1、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2、思想解放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总
结归纳,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相关资
料,运用已知,调
动感官5钟
(二)理性的追求
1、介绍启蒙思想运动的背景。
2、什么是理性主义?如何区分理性主
义和感性主义?
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思
想,如何进行评价?
4、思想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
洲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补充相应的资料
着重讲清概念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
上感悟
学生看书回答三个
思想家的各自的思
想特点
补充资料
从现象看本质
对教材做进一步
的阐释。
发展学生
的智力
引导学生对教材
材料题进行思考,
加深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思
想解放同社会进
步之间的关系
10
(三)对自由权利的追求简单介绍知识积累拓展学生视野
加深理解认识8分钟三、自主探究鼓励释疑
1、请你概括出思想启蒙运动的基
本内容。
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
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
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
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
中理性的含义是什么?启发引导同学回
顾
分组讨论
自主选择
培养学生多角度
综合归纳问题能
力和团队合作能
力,同时也有助于
学生进一步了解
思想解放对我国
改革开发的作用
10分钟
四、自主检测巩固评价提出问题思维发散检查学生对
知识掌握程度
3分钟
五、自主发展拓展升华
有人说,现在的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解放思想,以求更大的发展,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小结结合现实
帮助学生理解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关系
5分钟
板书设计第22课
一、冲出思想的牢笼
二、理性的追求
三、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