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批混凝土数量计算方法
钻孔灌注桩批混凝土数量计算方法根据《公路桥梁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及施工设计图纸, 钻孔灌注桩首批混凝土量计算如下: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钻孔桩所需首批混凝土数量可进行计算。
cHDhdV44212ππ+≥式中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 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 h1≥γwHw/γc──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c=h2+h3, =(1+0.3=1.3m);wH──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D──井孔直径(m)──导管内径(m), 0.30mγc──混凝土拌合场的容重(kN/m3), 取24kN/m3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 取10.5kN/m3──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h2≥1.0m;──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 约为0.3m。
桩径为1.5m时, HW=28.0-1-0.1=26.7mV≥3.14×0.3×0.3×11.0/4+3.14×1.5×1.5×1.3/4=3.07m3由于孔径的不均匀, 该式计算出首批混凝土后, 需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大混凝土数量。
为防止钢筋骨架因混凝土压力而上浮, 当混凝土顶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 适当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 至钢筋笼埋深4m以上时, 可恢复正常灌注。
随着混凝土的继续灌注, 导管也相应上拔, 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 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盘卡住钢筋管架, 可转动导管, 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 移到钻孔中心)。
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出孔口以上一定高度, 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而定)。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 中途停滞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拆除的导管及时清洗干净。
导管提升过程中, 下管口在混凝土内的埋深控制在2~6m。
桩基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计算
按规范规定,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 需要。所需砼数量按下式计算: V=(π D^2)/4(H1+ H2)+(π d^2)/4h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取2米。 d—导管内径(m);取0.3m。 h—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 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 h=Hw γ w/γ c H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γ 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 m3)取11 γ 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 m3。
桩径(m) 最小桩长(m) γ c(KN/ m3) γ w(KN/ m3) 导管内径(m) 1 24 11 0.3 2 0.3 3.50
灌注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以上的 按下式计算: H2)+(π d^2)/4h 混凝土所需数量(m3); (m); 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4m;取0.3m。 次埋置深度;取2米。 (m);取0.3m。 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 所需的高度(m);
水或泥浆的深度(m); 水或泥浆的重度(KN/ m3)取11 KN/ m3。 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 m3。
1.4 17 24 11 0.3 2 0.3 4.09
1.6 15.9 24 11 0.3 2 0.3 5.14
1.8 15 24 11 0.3 2 0.3 6.34
2 17 24 11 0.3 2 0.3 7.78
首灌混凝土用量计算
首灌混凝土用量计算哎呀,说起首灌混凝土用量计算,这事儿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仔细着点。
我有个朋友,老张,他就是个搞建筑的,上次他跟我讲了讲他怎么算这个的,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给你说说。
老张说,首灌混凝土,就是打地基的时候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
这玩意儿可重要了,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他告诉我,计算这个用量,得先知道几个关键的数据:基坑的尺寸、混凝土的厚度,还有混凝土的密度。
比如说,老张他们工地上的那个基坑,长是20米,宽是15米,深度是2米。
混凝土的厚度,他们定的是0.5米。
混凝土的密度,一般来讲是2400公斤/立方米。
有了这些数据,老张就开始了他的计算。
他先算基坑的体积,就是长乘以宽乘以深,20米乘以15米乘以2米,等于600立方米。
然后,他算混凝土的体积,就是基坑的体积乘以混凝土的厚度,600立方米乘以0.5米,等于300立方米。
接下来,就是算混凝土的重量了。
老张说,这个简单,就是混凝土的体积乘以密度。
300立方米乘以2400公斤/立方米,等于720000公斤,也就是720吨。
老张说,这720吨就是他们需要准备的首灌混凝土的量。
他还得考虑到一些损耗,比如运输过程中的洒落,还有施工时候的浪费,所以他通常会多准备个5%到10%。
这样算下来,他们最后准备的混凝土量大概是750吨到780吨。
老张说,这计算过程看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得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天气、施工条件什么的。
不过,有了这个计算,他们就能有个大概的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你看,这事儿虽然听起来挺枯燥的,但老张讲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他总是说,搞建筑的,就得细心,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这混凝土用量计算,虽然只是建筑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步。
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
V=3.14*1.82/4(0.4+1 )+3.14*0.32/4*(93*1.1/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6+3.01
=6.57
V当首次混凝土达到6.57m2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导管顶部安装料斗,料斗要满足孔桩混凝土封底最少方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应连续灌注,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同时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端1m左右时,混凝土的下放速度要减慢,防止出现浮笼现象,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4m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同时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端1m左右时混凝土的下放速度要减慢防止出现浮笼现象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4m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首批砼封底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铁路部分)(K2+041.481~K2+489.481)高架桥L18联
交底编号
交底里程
交底项目
首批砼封底
交底内容:
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要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
V=πD2/4(H1+H2)+πd2/4h1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径直径(m)
H1—桩径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深深度(m)
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导管内混凝土住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yw/yc。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齐平,而护筒比原地面高0.3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0m左右,按最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m。
工地上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工地上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在建筑工地上,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混凝土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用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的性能、施工环境等。
本文将介绍工地上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知识。
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 = 施工部位体积×混凝土密度。
其中,施工部位体积是指需要浇筑混凝土的空间的体积,通常以立方米(m³)为单位;混凝土密度是指混凝土的密度,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在特定施工部位需要使用的混凝土的总量。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用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例如混凝土的损耗、浇筑过程中的浪费等。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混凝土用量,有时需要对上述公式进行修正。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实际需要的混凝土用量:实际混凝土用量 = 施工部位体积×混凝土密度×损耗系数。
其中,损耗系数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一个系数,用来考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
通常情况下,损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0.3之间。
通过引入损耗系数,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实际需要的混凝土用量。
除了上述的基本计算公式外,混凝土用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不同的工程需要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在计算混凝土用量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以标号表示,例如C20、C3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混凝土用量:实际混凝土用量 = 施工部位体积×混凝土密度×损耗系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在特定施工部位需要使用的混凝土的总量。
开导管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开导管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入下: V=A H d h C ×+×4
21π c w
w H h γγ1×= H C =H D +H E
式中 V —开导管浇筑首批混凝土所需的用量;
d —导管内直径为0.3m ;
H C —首批混凝土要求浇灌深度;H C =0.5+1.2=1.7m
H D —管底至孔底的高度取0.5m ;
H E —导管的埋设深度取1.2 m ;
A —灌注桩浇筑段的横截面积;直径1.5m 桩A=1.77 m 2;直径2.0m 桩A=3,14m 2;直径2.5m 桩A=4.91m 2;
h 1—孔内混凝土达到H C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水平平衡所需高度;直径1.5m 桩h 1=12.97m; 直径2.0m 桩h 1=17.55m; 直径
2.5m 桩h 1=22.14m;
H E —孔内泥浆深度;直径 1.5m 桩平均深度30m ,H E =30-1.7=28.3m; 直径2.0m 桩平均深度40m ,H E =40-1.7=38.3m; 直径2.5m 桩平均深度50m ,H E =50-1.7=48.3m;
w γ—泥浆重度取11KN/m 3; c γ—泥浆重度取
24KN/m 3; 则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直径1.5m 桩V=3.93 m 3;直径2.0m 桩V=6.58 m 3;直径2.5m 桩V=9.91m 3;
由以上计算可知,直径2.5m 桩首灌方量最大达到10 m 3,现场采用
14 m3罐车(考虑满载12 m3)直接放砼入导管中连续灌注,能够满足灌注桩对首灌砼的要求。
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讲解学习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铁路部分)(K2+041.481~K2+489.481)高架桥L18联
交底编号
交底里程
交底项目
首批砼封底
交底内容:
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要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
V=πD2/4(H1+H2)+πd2/4h1
W073-1导管底部封底混凝土数量:
V=3.14*1.82/4(0.4+1 )+3.14*0.32/4*(93*1.1/2.4)
=3.56+3.01
=6.57
V当首次混凝土达到6.57m2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导管顶部安装料斗,料斗要满足孔桩混凝土封底最少方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应连续灌注,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同时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端1m左右时,混凝土的下放速度要减慢,防止出现浮笼现象,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4m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径直径(m)
H1—桩径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深深度(m)
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导管内混凝土住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yw/yc。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齐平,而护筒比原地面高0.3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0m左右,按最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m。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底人
日期
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公式
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公式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的计算可是个重要的事儿,它在建筑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算这个首次灌注混凝土的数量。
想象一下,你在盖一座大楼,打地基的时候要浇筑混凝土,如果一开始算少了,那可能就会出现中间断档,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算多了呢,又浪费材料和成本。
所以,搞清楚这个数量,那是相当重要。
咱们来看看这个公式到底是咋回事。
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的公式是:V = πd²h1/4 + πD²Hc/4 。
这里面的 V 就是首次灌注混凝土需要的量,d是导管内径,h1 是导管内混凝土柱与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所需高度,D 是桩孔直径,Hc 是首批混凝土要求浇灌深度。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急,我给您举个例子。
就说上次我们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个灌注桩的项目。
当时大家都很紧张,因为这首次灌注要是出了岔子,后面的麻烦可就大了。
我们拿着测量工具,仔细地量好了桩孔的直径,还有导管的内径。
计算 h1 的时候,那可是要考虑泥浆的密度和混凝土的密度差,一点都不能马虎。
经过一番紧张的计算,终于得出了首次灌注混凝土的数量。
可别以为算出数量就万事大吉了,实际操作中还有好多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得跟上节奏,不能让混凝土在等待中失去了它的性能。
还有啊,灌注的时候速度得控制好,太快太慢都不行。
在实际施工中,这个公式的应用可真是考验大家的细心和耐心。
有一次,就因为一个小徒弟在测量的时候粗心了,把数据搞错了一点点,结果算出来的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就偏差了不少。
幸好师傅及时发现,重新测量计算,才避免了一场可能的事故。
总的来说,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的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测量、仔细计算,再加上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操作,就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这就像是一场精密的舞蹈,每个步骤都要踩准节奏,才能跳出完美的舞步。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对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公式能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首封砼的计算
首封砼的计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以下公式计
算:
V=π*d2h1/4+π*D2h2/4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
(m3 );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
般为;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rw/rc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rc——井孔内砼的重度(kN/m3);
r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序号桩径(cm)桩长(m)首封砼
(m3)
备注
1 160 55
2 180 60
3 210 40
1、V=***11*/24+**= m3
2、V=***11*/24+**= m3
3、V=***11*/24+**= m3。
水下砼首批砼数量计算
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
根据《公路桥梁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施工设计图纸,钻孔灌注桩首批砼量计算如下: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2.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钻孔桩所需首批混凝土数量可进行计算。
c
H
D
h
d
V
4
4
2
1
2π
π
+
≥
式中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1
h──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
(m),h1≥γwHw/γc
c
H──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c=h2+h3,(2+0.4=1.4m);
w
H──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
D──井孔直径(m)
d──导管内径(m),0.30m
γc──混凝土拌合场的容重(kN/m3),取24 kN/m3
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取10.5 kN/m3 2
h──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2.0m;
3
h──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约为0.4m。
桩径为1.5m时,H W=28.7-2-0.4=26.1m
V≥3.14×0.3×0.3×11.42/4+3.14×1.5×1.5×2.4/4=5.0 m3。
混凝土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要点
混凝土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要点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地基、地板、墙壁、柱子等结构。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计算混凝土的用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
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施工部位的尺寸、要求的混凝土强度、计划的混凝土厚度和其他特殊要求。
一、混凝土量计算公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估算:Volume = Length × Width × Height其中,Volume表示混凝土的体积,Length表示结构的长度,Width表示结构的宽度,Height表示结构的高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矩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结构的计算。
对于其他形状的结构,可以先将其划分为多个矩形或长方形,然后将各个部分的体积相加。
二、技巧要点1.精确测量尺寸:混凝土用量的计算需要准确的尺寸数据。
在实地测量时,使用激光测距仪或其他精确测量工具,以确保获得准确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考虑结构细节:在计算混凝土用量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细节,例如墙体的厚度、柱子的直径等。
这些细节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用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考虑浪费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浪费,例如混凝土泄漏、误差等。
因此,在计算混凝土用量时,需要适当考虑这些浪费因素,以确保有足够的材料供应。
4.考虑混凝土的密度: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密度,而密度会影响混凝土的体积和重量。
在计算混凝土用量时,需要知道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密度,并将其考虑在内。
5.使用软件辅助:现代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可以帮助自动计算混凝土用量。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尺寸、要求和特殊要求,自动计算所需的混凝土用量,并提供详细的报告。
总结起来,混凝土量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考虑结构细节、浪费因素和混凝土的密度等因素。
准确测量尺寸、软件辅助和参考经验值是计算混凝土用量的关键技巧要点。
混凝土灌注桩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例题
混凝土灌注桩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例题在这个现代社会,混凝土灌注桩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说到混凝土,大家可能觉得很枯燥,但实际上,这可是一个充满趣味的领域。
想象一下,工人们像在烘焙一样,把各种原料搅拌在一起,最后倒入桩里,形成坚固的基础。
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混凝土灌注桩。
简单说,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预先打好的桩孔中,形成支撑结构。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可是至关重要的,搞不好就得重来,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我们先来聊聊混凝土的配比,别小看这一步,搞不好就是功败垂成。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沙子、石子和水泥,比例得当才能保证强度。
咱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比如说一根灌注桩长5米,直径为0.6米。
嘿,这个直径可不是随便说的,咱们要用到圆柱体的公式来计算体积。
直径0.6米,半径就是0.3米,想象一下这个桩就像个大水杯。
计算公式是πr²h,拿出计算器来,π大约是3.14,半径平方就是0.3²,结果是0.09,再乘上5米,这样一来,这根桩的体积大概是1.413立方米。
接着我们得算混凝土的用量,体积算出来了,就要考虑混凝土的密度了。
通常,混凝土的密度在2.4吨每立方米左右。
那要是把体积乘以密度,哇,得到的就是混凝土的总重量!所以我们拿1.413立方米乘以2.4吨,得到的结果是大约3.39吨。
就这样,这根桩需要3.39吨的混凝土,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
不过这还没完,咱们还得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的损耗。
因为在搅拌和灌注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混凝土洒落或者气泡的产生,听说这能占到总量的5%左右。
那我们就得把这个损耗计算进来。
3.39吨的基础上,再加上5%的损耗,也就是0.1695吨,这样算下来,最后需要的混凝土总量就变成了大约3.56吨。
这样一来,咱们的准备工作就算差不多了。
施工可不是光靠计算就能顺利进行的,现场情况变化万千。
比如天气、材料质量、工人技术等等,统统都得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3.14*1.82/4(0.4+1 )+3.14*0.32/4*(93*1.1/2.4)
=3.56+3.01
=6.57
V当首次混凝土达到6.57m2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导管顶部安装料斗,料斗要满足孔桩混凝土封底最少方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应连续灌注,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同时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端1m左右时,混凝土的下放速度要减慢,防止出现浮笼现象,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4m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径直径(m)
H1—桩径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深深度(m)
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导管内混凝土住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yw/yc。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齐平,而护筒比原地面高0.3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0m左右,按最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m。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底人
日期
首批砼封底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铁路部分)(K2+041.481~K2+489.481)高架桥L18联
交底编号
交底里程
交底项目
首批砼封底
交底内பைடு நூலகம்:
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要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
V=πD2/4(H1+H2)+πd2/4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