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基础知识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前提;
基础知识简介;
物流; 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国际物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组织商品在国际间合理流动。即发生在不同国国家之间的物流。
一、特点:
1. 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a•法律b•科技水平c,风俗习惯
a. 法律: 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
际物流
b. 科技水平: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
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的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
c. 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说明:物流环境的差异就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 系统范围广。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是很复杂的,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
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
3. 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原因:一是管理困难; 二是投资巨大,
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
当前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建立办法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机,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电子数据交换” (EDl)的领域,以EDI 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
4. 标准化要求较高.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难,国际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
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
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 X 1200毫米,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
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
二、种类;
(一)根据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进口物流、出口物流
(二)根据商品流动的关税区域分类:国家之间的物流、经济区域之间的物流
(三)根据跨国运送的商品特性分类:国际军火物流、国际商品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捐助或救助物资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四)根据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务代理、无船承运人、报关行、国际物流公司、仓储和配送公司等。
主要业务
采购,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仓储。
三、现阶段中国物流的现状
1.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升双方主业优势,逐渐达成共识。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先后与海尔集团、长虹集团、中核集团、TCL 公司等结成战略合作关
系。
2.大型领袖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
国内各行业的大型企业纷纷实施供应链(SCM) 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鲁能帆茂物流公司在煤炭领域实行从煤炭挖掘、运输,到煤渣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深埋,从煤矿的采购物流到分销物流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是中国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体现。
3.外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
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都有较快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
目前中国只有130 多万公里的公路,绝大多数还是二、三级以下的公路; 6 万多公里铁路,平均
1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 6 公里铁路,不到欧洲的一半,与拥有四通八达运输网的北美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2.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① 国际上通常把社会物流费用占GDP 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运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经过经济结构
调整,推行现代物流运作模式,这项指标普遍降为10 左右。近年来,中国的这项指标虽然有所降低。
② 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还比较突出。在运输市场上,大量规模小、实力弱的
小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从事道路运输,导致空驶和超载现象并存。在仓储方面,一些冷藏、冷冻、恒温、恒湿,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能力不足,特别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冷链”没有形成。有专家估算,中国鲜活、冷冻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 到30。
3.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目前中国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
24。3和18。3。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
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实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从生产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消费者的一整套服务系统,包括相关的物流延伸服务,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方面。而中国物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落实到行动中,落后的管理、技术、设备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并不断流失。、
当前中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
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而且在中国设立的物流服务业外企大都实施“人员本地化”的开发与应用战略,其雇员一般以中国人才为主,在外资企业优厚待遇吸引下,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已初见
端倪。
6.物流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①体制方面的障碍。物流的产业形态和行业地位不明确,物流组织布局分散,物流资源和市场条块分割,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等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性障碍。②政策环境的影响。由于物流产业的复合性,造成了与物流有关的政策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一、透明的产业政策体系。
虽然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已经岀台了《关于促进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但仍需要落实
五、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1、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
过去物流企业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
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争。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
模越大,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