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测试

2019-2019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

的地球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B.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要早

D.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北京时间”是()

A. 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 东八区的区时

C. 全球共同使用的时间

D. 0°经线的地方时

3.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 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一次活动极小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 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太阳风”

4.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 南北温带

B. 南北寒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热带和南温带

5.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女航天员王亚平为地面的青少年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据此完成下题.

(1)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A. 6月19日21时04分

B. 6月20日7时04分

C. 6月20日23时04分

D. 6月19日23时55分

(2)神舟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加快再减慢

D. 先减慢再加快(3)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A. B. C. D.

6.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19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2019~2019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22~2023年

B. 2019~2019年

C. 2019~2019年

D. 2087~2088年

(2)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 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

D.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B. 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关系不大

C. 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D. 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7. “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曾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下题.

(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 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 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 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2)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A. 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 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8.若已知某地某日的日出时间(地方时),则一定可推断出()

A. 该地的经度位置

B. 该地的纬度位置

C. 该地此日的昼长

D. 该地此时的季节

9.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以下左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右图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下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 同一地点昼长相同

C. 日地距离相同

D.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10.“It's no tjust a planet,It’s our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关系的是()A. B.

C. D.

11.经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将在海南省文昌(108°21′E,19°20′N)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这也将是中国继酒泉(98°26′E,39°46′N)、西昌(101°46′E,27°32′N)、太原(112°38′E,37°32′N)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以下是文昌市的简介.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题.

(1)比较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处的地球自转速度()

A. 四处自转速度相同

B. 角速度④>③>②>①

C. 线速度④>③>②>①

D. 线速度②>④>③>①

(2)今日(10月15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3)今日(10月15日)图中四地,日出时间最晚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4)下列日期中,文昌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1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 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 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 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13.下图所示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B. 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D. 北极圈出现极昼

(2)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 90°E

B. 105°E

C. 150°E

D. 160°E

14.如图所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地月系

B. ②﹣银河系

C. ③﹣太阳系

D. ④﹣河外星系

15.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 国际劳动节

B. 元旦

C. 我国国庆节

D. 我国教师节

16.如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下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地球运行到该位置时正值()

A. 春分前后

B. 夏至前后

C. 秋分前后

D. 冬至前后

17.下表为2019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 7°

B. 8°

C. 9°

D. 10°

(2)M日期最可能为()

A. l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5月22日(3)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A. 10月22日的甲城

B. M日期的甲城

C. 10月22日的乙城

D. M日期的乙城

二、综合题

18.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2)图中AEC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__季。

(3)此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在南极圈上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________风。

(6)此日后三个月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19.读图,回答问题.

(1)黑子发生在甲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层,与黑子活动往往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________,它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层.

(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此外还将扰乱地球的________.

(3)北美洲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________,这个国家的人们可看到壮观的________现象.(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预报的是(多项选择).

A. 通讯部门

B. 航天部门

C. 冶金工业部门

D. 气候研究部门.

20.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9月26日至28日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习主席于北京时间9月23日抵达访美首站西雅图市。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下列诗句中描绘次日所示节气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白昼向南长,晨间草结霜

C.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D.燕将明日去,秋分此时分

(2)习主席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①—④时段中

的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________。

(3)图甲、乙、丙三地中,________地自转线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在________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故不符合题意;B、同一条纬线上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故正确;C、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要早,故不符合题意;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

2.【答案】B

【解析】【分析】A、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故不符合题意.B、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故正确.C、北京时间不是全球共同使用的时间,故不符合题意.D、0°经线的地方时为伦敦时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也不是116°E经线的地方时.

3.【答案】D

【解析】【分析】黑子产生在光球层上。

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一次活动极小年的平均周期应该约为太阳活动周期的一半,5.5年。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ABC错,D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比较简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

4.【答案】A

【解析】【分析】南北寒带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点评】解答此题还需注意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幅度,黄赤交角的度数应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的一半,从而决定了热带、寒带的范围,也决定了晨昏圈偏离极点的程度,但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

5.【答案】(1)A

(2)B

(3)C

【解析】【分析】(1)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纽约(西五区)位于北京(东八区)西侧,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所以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6月20日10时04分﹣13=6月19日21时04分打开电视机.(2)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北京时间从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3)A、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光照侧视图,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故不符合题意;C、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故正确;D、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12月22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1)A.(2)B.(3)C.

【点评】(1)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的时间.(2)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3)太空授课的时间是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距夏至日(6月22日)较近.

6.【答案】(1)B

(2)D

(3)B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由材料可知2019~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则上个活动强烈时段应在11年前,为2019~2019年,B正确。(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地球极夜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地震发生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但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无线电短波

通信受影响;地球磁场受干扰,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正确。(3)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B不正确。

【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

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

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7.【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故不符合题意;B、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现象,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故正确;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故不符合题意.(2)A、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故不符合题意;C、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不符合题意;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与内力作用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故正确.

故选:(1)B.(2)D

【点评】(1)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黑子是光球层出现的暗黑斑点,是太阳表面低温区域,太阳黑子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现象,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2)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

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正午12点平分白昼,已知日出的地方时,则可计算出该地昼长和夜长,而经度、纬度位置和季节无法推断。

9.【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时发生在冬至点前后,因为地球在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所以甲乙两位置地球公转速度不同,日地距离也不相同,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所以甲乙两位置时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不相同,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同一地点昼长相同.故选:(1)D.(2)B.

【点评】(1)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图中春分点为3月21日、夏至点为6月22日、秋分点为9月23日、冬至点为12月22日.

10.【答案】B

【解析】【分析】A、河外星系与太阳系、地月系应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故不符合题意.B、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应是包含关系;河外星系与太阳系、地月系应是并列关系.故符合题意.C、河外星系与太阳系应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交叉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应是包含关系,不可能是并列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它们之间有的是包含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

11.【答案】(1)C

(2)D

(3)A

(4)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为酒泉、②为太原、③为西昌、④为文昌.线速度④>③>②>①;角速度④=③=②=①.(2)10月1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白昼时间最长的是④地.(3)10月1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①地纬度最高,昼长最短,且位于最西侧,日出时间最晚.(4)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文昌的纬度约为20°N,文昌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夏至日.

故选:(1)C.(2)D.(3)A.(4)B.

【点评】(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

大.(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4)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2.【答案】B

【解析】【分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A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B正确;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即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错误;极光只形成于高纬地区的夜空中。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的分布和对地球的影响。

13.【答案】(1)A

(2)C

【解析】【分析】⑴该地窗户朝南,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A对。

北京正值昼短夜长时期,B错。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C错。

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D错。

⑵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是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地方时是12点,经度每15°时间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早,该地经度是150°E,C对。

故答案为:(1)A (2)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时区与区时的计算。注重学生对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14.【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为银河系,②为河外星系,③为太阳系,④为地月系.

故答案为:C.

【点评】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

15.【答案】C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国际劳动节是5月1日,元旦是1月1日,我国国庆节是10月1日,我国教师节为9月10日,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离赤道最近,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故选:C.

【点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为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16.【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图示位置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为从南极上空俯视,符合的是丁.(2)图示位置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

故选:(1)D.(2)D.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由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1恒星年.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

17.【答案】(1)C

(2)D

(3)A

【解析】【分析】(1)根据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可计算出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为47°14′,乙地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为9°,故甲城与乙城的纬度相差约9°,C正确。(2)10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日期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两项;4月22日距离春分日刚过一个月,白昼时间不会是13小时55分,5月22日更加合适,故D项正确。(3)据上题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说明当北半球冬半年的时候天文辐射较少;M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甲城与乙城相比,甲城10月22日的白昼时间更短,获得的天文辐射更少,故A 正确。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综合题

18.【答案】(1)北;66°34′N;北回归线

(2)晨昏;夏

(3)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慢;0

(5)西南

(6)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分析】⑴从南北半球看,此图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所示的是北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位于北极圈上,纬度是66°34′N;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

⑵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图中所示地区是夏季。

⑶此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⑷此时,北半球是夏至,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在南极圈上的昼长为0小时。

⑸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向后变成西南风。

⑹此日后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故答案为:(1)北;66°34′N;北回归线。(2)晨昏;夏。(3)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慢;0。(5)西南。(6)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19.【答案】(1)A;耀斑;B

(2)电离;磁场

(3)加拿大;极光

(4)A,B,D

【解析】【分析】(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上,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周期,发生在色球层.(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此外还将扰乱地球的磁场.(3)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是高纬度国家,故北美洲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加拿大,这个国家的人们可看到壮观的极光.(4)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的气候、无线电有影响,故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预报的部门是通讯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

故答案为:(1)A;耀斑;B.(2)电离;磁场.(3)加拿大;极光.(4)ABD.

【点评】太阳活动主要有3种: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

20.【答案】(1)自赤道向两极(南北两侧)递减;D

(2)④;南;加快

(3)乙;丙

【解析】【分析】⑴9月23日,为北半球秋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符合此节气的诗句为D。

⑵根据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地轴向右侧倾斜,则地球公转轨道右侧位置为冬至日)判断,图中右侧为冬至日,下方位置为秋分日,③时间段为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习主席参加峰会期间为9月26至28日,此时地球公转位于③段,此时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南移动,公转位置将要向近日点方向运动,公转速度加快(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近日点最快,在1月初)。

⑶根据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地轴向右侧倾斜,则地球公转轨道右侧位置为冬至日)判断,图中甲为秋分日,乙为冬至日,丙为春分日,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距离近日点(1月初)最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1)自赤道向两极(南北两侧)递减;D。(2)④;南;加快。(3)乙;丙。

【点评】太阳直射在哪儿,正午太阳高度就自哪儿向南北两侧递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