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完整word版)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6.1亚洲 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6.1亚洲 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
2、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
3、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4、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5、亚洲西北连D洲,西南是E洲,东北是F洲,南望G洲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充分发言,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亚洲的事物写在黑板上。
读图6.2和幻灯片图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地位
P3活动3,完成。
P3活动1,完成。
P3活动2,完成。
启发式
直观体验
教学步骤及设计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本溪市第八中学教案
授课题目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授课时间
2011年3月2日
类别
教读课()自读课()新授课(√)实验实践课()复习课()
任课教师
姚梦月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授课班级
7.17.27.3
课时安排

新版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新版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新版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江苏泰州姜堰区港口初级中学李佳梅■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歌诀速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卡片【学生准备】亚洲地形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人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讲授新课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3)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2)增强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2)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的内在联系;(2)如何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亚洲自然环境的图片、数据等资料;(2)制作教学课件;(3)准备相关地理模型。

2. 学生准备:(1)预习亚洲自然环境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3)查阅资料,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理位置;(2)提问:你们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了解?2. 亚洲自然环境特点(1)地形:高山、平原、盆地等;(2)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3)河流: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等。

3. 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水稻、小麦、玉米等种植;(2)城市分布:沿河流、沿海等地;(3)交通:陆路、水路等交通网络。

4. 案例分析:亚洲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1)以长江为例,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2)以日本为例,分析地形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 小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分组讨论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课堂小结(1)总结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2)强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其中包括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各个方面。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和地图。

2.准备相关的视频和实例。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资料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挑战和机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地理位置、范围及分区;(2)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3)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亚洲地理位置及分区;(2)利用资料了解亚洲气候特点及气候类型;(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亚洲地理位置、范围及分区;(2)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3)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2)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亚洲自然环境》;(2)亚洲地图及相关图片;(3)气候类型分布图;(4)小组讨论资料。

2. 教学设施:(1)投影仪;(2)计算机;(3)黑板;(4)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地理位置及范围;(2)提问:“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分区吗?”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第一部分:亚洲地理位置及分区1.1 讲解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1.2 分析亚洲的分区及分区特点。

(2)第二部分:亚洲气候特点及气候类型2.1 讲解亚洲气候的特点;2.2 分析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第三部分: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1 讲解亚洲自然地理特征;3.2 分析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3 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续)(4)第四部分:亚洲生态环境问题4.1 分析亚洲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4.2 讨论亚洲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影响;4.3 举例介绍亚洲各国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措施。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各个方面。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环境也有自己的认知。

但是,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和图片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2.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3.准备PPT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地图,让学生对亚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亚洲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做好笔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做好记录。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生能够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主要自然要素的特点。

3、学生能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的主要特点。

2、难点(1)亚洲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2)亚洲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地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奔腾的长江黄河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问:“这些美丽的景观都位于哪个大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讲授新课1、亚洲的地理位置(1)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2)讲解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强调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3)介绍亚洲的海陆位置,让学生明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的范围(1)展示亚洲的政区图,让学生指出亚洲的六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2)结合地图,简单介绍每个分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亚洲的地形(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分布。

(2)讲解亚洲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举例说明亚洲的著名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青藏高原等。

4、亚洲的气候(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观察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讲解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纬度跨度大、海陆差异显著、地形复杂多样等。

(4)重点讲解亚洲的季风气候,包括季风的形成原因、风向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亚洲的河流(1)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的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等。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等;(3)了解亚洲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2)运用比较法,探讨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其成因;(3)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亚洲基本情况介绍(1)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3)人口:约4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4)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5)河流: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等。

2. 亚洲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等;(2)季风气候显著: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3)大陆性特征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亚洲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等;(3)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2)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亚洲地图,了解亚洲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特征;(2)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亚洲人口、面积等数据,掌握亚洲基本情况;(3)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探讨其成因;(4)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长江洪水、印度干旱等。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图、地形、气候等图像资料;(2)教学挂图:辅助展示亚洲自然环境特点;(3)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新闻报道、研究论文等,丰富教学内容。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六年级的地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中的第二课《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材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亚洲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提高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亚洲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地图、教科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球仪,讲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亚洲的某个国家为例,讲解其自然环境特点,如日本的地形、气候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亚洲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板书设计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地形:高原、山地、平原、盆地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河流:长、多、大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教材,简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

2. 描述亚洲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形区?请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课后拓展:1. 让学生收集亚洲各国的自然环境资料,进行比较学习。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4、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地理模型5、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总结归纳作业布置二、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11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112 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特点,如高原、山地、平原的分布。

113 学生能够识别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分析其分布规律和成因。

114 学生能够了解亚洲主要河流的分布,并能分析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21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3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亚洲与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32 使学生认识到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11 教学重点111 亚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地、平原的分布和地势特点。

112 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别是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113 亚洲主要河流的水系特征,以及河流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

12 教学难点121 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22 理解季风气候对亚洲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1 讲授法111 教师通过系统讲解,向学生传授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112 讲解过程中,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河流流向特征注入海洋长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黄河自西向东长度5 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太平洋湄公河自北向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较长北冰洋恒河自西向东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地区气候类型特点景观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银装素裹、冰封千里东南部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皆夏,森林常绿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常绿硬叶林中部的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这是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的唯一一个具体大洲的地理位置,所以本人在设计时特别注重对大洲地理位置、地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便于今后学生在接触其他地区需要分析其位置、地形时可以通过现在的学习提高自己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设计意图明确,所以课堂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的措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密切,整体感觉一气呵成,所以学生最终的三维目标实现较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亚洲自然地理教案

亚洲自然地理教案
亚洲总面积约4458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左右
亚洲涵盖了5个地区: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
亚洲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接欧洲和非洲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07
教学方法和评价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使用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口特点:亚洲人口多样化,包括多个民族和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
人口结构:亚洲人口结构较为年轻,但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
亚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人口数量:亚洲人口数量最多,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经济规模:亚洲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多个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亚洲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推广节水技术、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05
亚洲的生物多样性
亚洲的动物和植物种类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之一,拥有大量的动植物种类。
亚洲的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亚洲象、长臂猿、老虎、熊猫等珍稀动物。
亚洲的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各种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和寒带植物。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海陆位置和地形有关。
亚洲的植被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多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微视频──亚洲自然风光集锦,(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学生:观看微视频,感受亚洲雄伟的高原山地,源远流长的大河,广阔的草原……教师:同学们,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预设: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以视觉的享受激情导入,通过播放微视频及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走进本节课的探索之旅,提高学生学习亚洲自然环境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增强身在亚洲的自豪感。

讲授新课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与海拔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到主要地形区,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

(3)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根据颜色判断地势:颜色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重要特征,对照图例认识陆高与海深,其中褐色代表海拔较高的,绿色代表海拔较低的。

(3)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四周,地形复杂多样,以、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和勾画地形区,以及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媒体展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地形特征: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为主。

步骤2──沿北纬30°从东向西做一次亚洲之旅,进一步印证亚洲地势特点教师布置任务:快乐之旅:结合“图6.8亚洲的地形”和“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沿北纬30°纬线,从东向西做一次亚洲之旅。

说出你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旅行路线:沿北纬30°纬线,从东向西做旅行。

沿途记录所经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要求:活动中各小组长总负责,并记录好所经地区的特征。

)(2)根据剖面图判断:亚洲海拔最高部分在亚洲的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部位),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预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及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设计意图:用“快乐旅行”设置情景,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意与乐趣。

课件出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教师布置任务:(1)提供“知识拓展”──水系阅读:流域一般指河流的集水区域。

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

其中,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作外流水系;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作内流水系。

(2)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①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②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亚洲主要大河,按注入的大洋把河流分类,看看亚洲河流是否都注入了海洋。

(注意区分内外流河)③读图说出亚洲河流在数量、长度方面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流入太平洋的有:。

流入印度洋的有:。

流入北冰洋的有:。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

(2)亚洲河流数量多,并且源远流长,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内流区、外流区,对水系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通过读图了解亚洲河流的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步骤2──认识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势地形的关系教师布置任务:(1)回想亚洲的地势有何特征。

(2)思考河流流向受什么因素影响。

(3)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亚洲地势特点是,因此,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的,呈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预设学生交流探索成果:教师总结: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反过来,根据河流的流向也可以判断地势情况。

受地形、面积广大等因素影响,亚洲长河众多,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读图、分析、归纳、总结,认识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承转: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学习,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特征?地形地势对河流有何影响?以此方法完成第8页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三:拓展演练: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第8页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①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②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③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①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②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出学生对认识一个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训练学生独立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来实现学习目标。

图片欣赏:亚洲自然风光。

抢答:抢摘胜利果实!设计意图:图片欣赏,让学生放松一下,感受大自然之美,陶冶学生情操;抢答,落实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热情,快乐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预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

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既检查了知识,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同景观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二、复杂的气候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步骤1──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布置任务:(1)读教材第10页图6.13,找出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看看北纬30°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看亚洲跨几个温度带。

(2)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

学生回答预设:10°S~70°N。

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教师:可见热带的气候、温带的气候、寒带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

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

同样,地形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步骤2──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教师布置任务:观察图6.14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感性上认识亚洲气候的差异。

活动二: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教师布置任务读教材第10页图6.13,找出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大?教师小结:亚洲面积广大,内陆广大地区距海遥远,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活动三: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步骤1──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与原因教师布置任务:(1)读教材第10页图6.13,找出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

(2)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分布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