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演变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

一.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进程

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数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当今世界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

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转移。

一、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时间:16世纪,原因:1.西欧城市的复兴,手工工场的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的进步。2.文艺复兴的推动。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和推动。(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二、第二个中心:英国时间:17世纪至18世纪原因:1.是发展资本主义最早国家之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2.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英国重视科学技术创新涌现大批科学人才如:牛顿、瓦特等。4.社会相对安定,并重视引用外来人才。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三、第三个中心:法国。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原因:1.启蒙运动的推动。2.在牛顿的学说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研成果。

四、第四个中心:德国。时间:19世纪末原因:1.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2. 普鲁士对德意志的统一,国家的统一为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环境;3.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得到的法国赔款,为德国发展有了经济基础,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割让,使德国有了矿藏;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如: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及德国电业的发展,使德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于其他各国。

五、第五个中心美国。时间:19世纪末至今原因:1.南北战争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础。2.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如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3罗斯福新政为美国探索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模式。4.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1. 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将移向何处?

根据欧洲、俄罗斯及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形势和过去的基础来看,在21世纪,美国不再可能成为世界科技的唯一中心,中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等国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资金的储备,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展势头也都很好,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1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和经济政治形势一样,呈现多中心或多极化的局面。

2. 中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一的条件有哪些?

在政治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中国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技。中国迅速提升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正不断影响其他所有国家的发展。

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这为中国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自真理标准的问题讨论以来,人民思想不断解放,且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培养了庞大的国内外华人科学家队伍。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特点:美、日崛起,欧洲削弱,美国和欧洲共同支配世界)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

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年),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已成必然。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其他国家联盟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虽然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但世界形势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世界格局是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美、日关系:①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逼迫日本开放,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社会的危机。②九国条约,美国制约日本独占中国,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原因: 美日在华利益冲突暴露,美国不愿意日本独占中国。③二战中的敌对(珍珠港事件,中途岛大战,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原因: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④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占领,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后美国对日本逐步进行扶植,建立所谓的“美日同盟”。(原因: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借助日本遏制共产主义苏联,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日本遏制中国)。

中美关系: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鉴定《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②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③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出卖中国利益给日本,与日本勾结。④1921年主持鉴定《九国条约》,美国制约日本独占中国,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⑤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盟友,共同打败日本法西斯。⑥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美交战。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抗转向缓和。⑧1979.1.1中美正式建交。当今关系:既合作有斗争。影响中美关系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中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合作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中美关系发展启示:1.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之间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2.反对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积极扩大合作与交流,寻求共赢。

中日关系启示:1.尊重二战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军事扩张。3.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