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27完美版

3.韵律和谐
(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 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 满婚姻的渴望。
整体感知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 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 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烈思念 之情。
随堂练习
《蒹 葭》
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属秦国民
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
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
作。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生于水
边。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梦幻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淑 女
求
主题探究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渴望与追求
欢聚和成亲
受挫
幻想
忧思与烦恼
写作特色
1.这首情诗的特点
(1)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 律和谐。
(2)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3)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
古朴美
2.托物起兴
艺术特色
(1)起兴手法 (2)重章叠句
音韵美
蒹 葭
四字句:二二拍
押韵:ang韵 i韵 ai韵
《诗经》(《关雎》、《蒹葭》)二首 课件(共57张PPT)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思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子。
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 能入睡。
译文: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思念在心头。长
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动作描写:“辗转反侧”,运 用动作描写,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 。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深深的 思念之情。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译文: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采 摘。文静美好的少女,我弹奏着琴瑟和你亲近。
这两句设想姑娘已经答应自己的请求,便兴奋地 弹琴、鼓瑟以亲近她。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乐,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使……快乐。
1.重章叠句: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
窕”(叠韵)表现淑女的文静美丽,“参差”(双声) 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 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2.托物起兴: 以“雎鸠”的叫声起兴,描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
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向往之情,打开了故事开端。用采摘 荇菜起兴,写青年男子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这使得诗人的情 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 界。
水之方 伊人 水之湄
水之涘
道阻长
不 溯洄从之 主人公 断
道阻跻 道阻右
追
水中央
求 溯游从之 水中坻
水中沚
时间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凝望追寻时间之长
地点转移:在水一方--之湄--之涘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伊人缥缈难寻
过程艰难: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 并使她快乐异常。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 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 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 渴望。
四、品读全诗,探究特色来自关雎《关雎》是《风》之始也,也 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 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 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 文、义俱佳。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憔一 情 悴或 意 而死 十 雎 死, 分 鸠 。另 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荇菜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 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 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 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 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 渴望。
四、品读全诗,探究特色来自关雎《关雎》是《风》之始也,也 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 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 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 文、义俱佳。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憔一 情 悴或 意 而死 十 雎 死, 分 鸠 。另 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荇菜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 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 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完美版共47页文档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 课件完美版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精品PPT教学课件

3.两首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的是“迭章复沓,一咏三叹”结构形式,内容 上逐渐递进,情感上逐渐加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2020/12/6
7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2020/12/6
4
蒹葭
2020/12/6
5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化做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闪着银光。 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
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以上涵盖了
诗经的内容。“赋”是直接书写;“比”即今
天说的比喻;“兴”就是托物起兴。以上是写
2020/12/6
2
关雎
2020/1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关雎译文:
关雎鸟关关和唱,立在河心小小的沙洲上。 那婀娜窈窕的好姑娘是少年心中美好的追求。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任我在船的左右两边采取。 那婀娜窈窕的少女啊,是少年梦里美好的追求。 窈窕的淑女难以追求,醒着睡着都在思念。 那悠悠的思念绵绵不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任我左右采摘。 对那美丽的少女,鼓瑟弹琴袒露心怀。 参差不齐的荇菜,任我左右挑选。 那美丽窈窕的少女,钟鼓齐鸣使她笑逐颜开。
2020/12/6
1
《诗经》简介: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的是“迭章复沓,一咏三叹”结构形式,内容 上逐渐递进,情感上逐渐加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2020/12/6
7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2020/12/6
4
蒹葭
2020/12/6
5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化做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闪着银光。 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
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以上涵盖了
诗经的内容。“赋”是直接书写;“比”即今
天说的比喻;“兴”就是托物起兴。以上是写
2020/12/6
2
关雎
2020/1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关雎译文:
关雎鸟关关和唱,立在河心小小的沙洲上。 那婀娜窈窕的好姑娘是少年心中美好的追求。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任我在船的左右两边采取。 那婀娜窈窕的少女啊,是少年梦里美好的追求。 窈窕的淑女难以追求,醒着睡着都在思念。 那悠悠的思念绵绵不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任我左右采摘。 对那美丽的少女,鼓瑟弹琴袒露心怀。 参差不齐的荇菜,任我左右挑选。 那美丽窈窕的少女,钟鼓齐鸣使她笑逐颜开。
2020/12/6
1
《诗经》简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25页)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雎鸠在传说 中是一种情意 十分专一的水 鸟,其一或死, 另一就忧思不 食,憔悴而死。
荇菜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逑:配偶。
第一行以起兴手法开篇,由 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 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 的联想。由此奠定了全篇的抒情
中心。
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
寄兴。第二句统率全诗。
主要内容
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 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 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 方。诗逆流人而上去寻找, 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 去寻找,他仿佛又在水中央。 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 可望而不可即。
写景: 重章叠句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 ---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情状。
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 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 提供了特定的情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 曳的好诗。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6页)

芦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 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 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 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 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 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 反复咏叹,一首诗中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 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 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 外戚世家》 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 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 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 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 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 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 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 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 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 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 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 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关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莱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02
诗经的编纂
由孔子编订,共305篇,又称 《诗三百》。
03
诗经的流传
汉代被尊为经典,列为“五经 ”之一。
诗经的内容和特点
03
内容丰富
艺术特色
思想内涵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 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 。
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押韵灵活,运用 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主 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在表达情感时也应注重适度、含 蓄和内敛,避免过于直白和轻率的行为
。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应该注重培养专一 、忠诚的爱情品质,树立正确的爱情价 值观。
通过借鉴诗经中的爱情观念,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爱情的真谛和意 义。
06
诗经中的自然景物描绘技 巧
生动逼真的景物刻画手法
细腻入微的观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它们的独特 之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对雎鸠的描绘。
03
《蒹葭》赏析与解读
《蒹葭》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
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02
《蒹葭》创作背景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
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
物的交融。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对自然美的重视
诗经中对自然美的细致描绘启示了后 世文学对自然美的重视和追求,使得 自然景物成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
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最新《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完美版共47页PPT

最新《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ppt课件完美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7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7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找《关雎》的赋比兴
第比1-兴4句: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
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第5-8句: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
《诗经 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读,读准字音
jū jiū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y窈ao窕tia淑o 女,君子ha好o 逑qi。ú
参差x荇ìng菜,左右流之。
《关睢》 窈窕淑女,w寤ù m寐è求i 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想想说说
根据同学们对于中国的古典 诗歌了解,大家能说出我国古典 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
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 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全诗
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姑娘美丽 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 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兴”有时与下文意义上无关, 有时有情调上的联系,有时只是从韵 脚上引出下文。本文的起兴之妙正在 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 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 融的艺术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游哉,辗转 反侧。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 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 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读 欣赏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思 念、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 和求而得之的喜悦欢乐,表现了爱情追 求中的苦与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最重要的艺术手法是赋、比、 兴。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或排比;所 谓“比”,是比喻;所谓“兴”,是“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它是一首诗的 发端。如本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 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和下文“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 居“三百篇”之首,因此向来倍受重视。 这是一首贵族青年的恋歌。所谓“君子”是 对当时贵族男子的称呼。这位君子爱上了一 位采荇菜的女子,却又“求之不得”,只能 将恋爱与结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解
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现 赋就是铺陈直叙或排比。Leabharlann 在 的比就是比喻。
解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
释 内容作铺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中间八句):抒写男子对姑娘 极度思念,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写出了“好逑”之苦。
第三章(最后八句):描写这位男子在 想象中与姑娘相会的情景,抒写“好逑” 之乐,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 望。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关雎》的内容看,它属男女言情 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热切 追求。
全诗可分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以“关关雎鸠”起兴, 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的主题,引 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联想,且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纲目,统 摄全诗的内容。前四句写的是一个男子 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于是 萌发了爱慕之情。
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m芼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描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 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 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 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 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 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 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介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朱 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