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5篇(2003—20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湖北襄阳说明文阅读5 篇(2003—2018)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 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 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 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 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 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 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 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 因其形色似石, 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 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 不但易携带,易储存, 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 年, 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 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 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 。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 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 ,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 的俏皮诗句, 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 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 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 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 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 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 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 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 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

法” ,

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 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

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 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 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 , 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

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 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 īnī)” , 意为“中国的” 。“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 “煞割令”遥相呼应, 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 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 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

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 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22.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2 分)

23.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

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24.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2 分)

25.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 分)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 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26.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 分)

【参考答案】

22.时间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

23.D

24.生动形象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25.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不准确。

26.结构上,呼应开关,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了(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2017 湖北襄阳)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 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

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

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 小时以上,

33.55 %的人24 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 年有600 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 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 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 年

10 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22.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23.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答:

2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 分)答:

2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 分)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答:

26.《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于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