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说明报告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往往携带着未成年子女一同来到城市。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入学难、学习质量较差、心理问题等。
随迁子女往往面临着适应城市学校环境的困难,他们与本地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随迁子女的个人成长,也影响到城市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因此急需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合作,采取相应措施,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务工。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就读学校难、学习环境差、文化适应问题等。
他们往往处于弱势群体,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者辍学现象。
如何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这些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问题提出】。
2. 正文2.1 政府责任政府在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教育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购买服务和扶持资金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篇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由于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问题增多,学习成绩下降等方面。
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发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极待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字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家庭教育弱势群体引言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
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
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并且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从农村转到城镇,流动农民及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群体,其权益保护不容忽视。
我们对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部分农民工子女及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民工自己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有一个随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而日渐积累的过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xx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留守在家的儿童2200多万。
于是,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城市中的热点社会问题,市民也高度关注。
我们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几个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的受教育情况;留守子女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家长对学校和社会的期待等。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张家口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城镇,许多务工者携子女一同进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的大部分将成为新一代张家口人,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张家口人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张家口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稳定。
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享受劳动的成果,其子女有权利同本地孩子一样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
那么,这些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如何?近日,以入户走访、师生座谈、填写问卷的形式,分别到桥东区、桥西区、下花园区开展了调查,填写针对家长、教师、学生三类调查问卷共172份,先后走访家庭45户,到8所学校与38位老师、87位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并分别到市教委和三个区的教委了解相关情况。
现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基本能顺利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1、国家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2003年国办发78号文件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2004年河北省教委16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张家口市教委也根据上级精神下发了相关通知,明确提出“坚持流入地政府全面负责、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按居住方位就近安排其子女入学,全市划出36所小学、30所初中作为务工子女入学指定就读学校。
务工人员只要有暂住证明、就业证明、居住房证明就可到当地区县教育部门,为子女安排就学。
通知还明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接受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借读费、转学费、择校费等。
这就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政策保证。
2、学校基本能按照政策规定接受务工子女就学。
根据张教基字[2004]223号《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2004年市教委对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张家口市务工人员子女有27521人,全部在流入地入学,其中进入公办学校的25944人,占94.3%,在民办学校入学的仅有1577人,只占5.7%。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l ・ 1
点也经常变动 , 这给他们的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中间转学、 中途 回家等情况频繁发生 , 大量
的学籍变动也就在所难免。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 也给他们再入学带来了很大 的不便。再 由于
我国教育体系的不统一, 跨区间的流动使 区域间教育 内容衔接问题 日益彰显 , 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 不 难 易程度不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随父母辗转流动的过程 中, 要不断适应不同难易程度的教材与教学, 加大
么大?种种的疑惑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许 多的不理解 , 有时甚至是仇视; 其二 , 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 的较大 差异 , 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认为受到歧视而感到 自 。这些同学大多就读于公办学校 , 卑 性格比较内向, 与老师同学的沟通较少。有时是周围城里同学的排斥造成了他们的 自卑 , 有时是内心的敏感把 自己孤立起 来; 其三 , 基础较差 , 学习跟不上 , 心理压力大。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多数来 自贫困地 区, 当地的基础教育较落 后, 学生的基础较差, 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所在城市有较大出入。再加上频繁的流动使课程衔接不上。 知 识 不系 统 , 以致学 生 的成 绩上不 去 。另 一方 面 , 一些 家长尝 尽 了背井离 乡之苦 、 奔波打 工之 累 , 深感知 识 的重 要, 于是 把所 有 的希望都 寄托 在下一 代身上 , 对孩子 高标 准 , 严要 求 , 自身 又缺 乏 辅导 子 女 的知识 与 能力 。 而
增加 了 3 5 3人 、2 7 21 2 3 5人 、 0 3 1 1 8人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 , 国义务教育 由地方负责 , 我 分级管理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J 主要 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 , 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这样 , 当儿 童随父母迁徙到城镇 , 原户籍 所在地政府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 , 而流入地政府没有承担他们教育的经费预算。进 城务工就业人员随 迁子 女 的平 等教 育权 利如何 得到 保 障?本 文就这 一 问题 进行 初浅 的研究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市教育局**市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从深入推进教育公平,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2013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各区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各校起始年级接收随迁子女人数不得低于去年"的要求。
同时,将今年随迁子女招生政策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设立服务与咨询电话,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咨询,及时回复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局长信箱、"12345"的各类来信,解释相关政策,化解群众投诉,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及时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
各区也想方设法,在执行省市文件要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满足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
**区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就事先根据去年接纳规模,为随迁子女预留出义务教育学位;**区在公办学位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班级、扩大班额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区将公办学校学位情况统一公告,通过"电脑派位"的形式化解入学矛盾。
据统计,2013年我市共接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约40001至2逾90%。
**市同。
"2578人,2012普通高考和本科、专科层次录取。
参加江苏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与江苏籍考生一样,须参加全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符合高考报名资格要求,享受与江苏籍考生同等的录取政策。
我市严格按照省里要求,做好外地考生的报名组织、资格审查、考试实施、招生录取等工作。
对不符合条件的非江苏籍考生,积极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为考生回原籍参加普通高考提供便利条件。
据统计,2013年我市参加普通高考的外省学生有99人,从今年报名情况看,参加2014年普通高考的外省学生将达到473人。
三、深入推进"三同教育"我市早在2003年就提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三同教育",即"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同步发展"的教育模式。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说明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之吉白夕凡创作情况说明陈述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校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忙看管。
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二、我校采纳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民工的子女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篇一:一、基本情况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出现的新名词。
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其中大部分人,在经济上难以支撑子女入学的费用,在心里上更缺乏融入城市文化的足够准备。
农民工子女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的子女,他们随父母进入城市,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学习生活。
目前,中国约有亿进城务工农民,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
其中,近1000万随父母进城,农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探寻宁波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小分队于2013年7月中旬,对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研。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份,有效问卷130份。
除调研问卷以外,调研队员也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了解情况。
本次调研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情况、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学习感受和课余、假期学习安排等多个方面调研,综合反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二、问卷分析(一)被调研者基本信息图1.影响孩子学习因素比例图农民工子女对于选择是否会一直待在所在城市,58%表示目前来说会留,38%的表示暂时还不知道,剩下的4%正在做离开的准备。
其中,表示会留下来的原因,也主要因为父母还将继续在目前的城市打工而无奈选择会继续留下来。
在调研中,受访者比较矛盾,既表示对环境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以及对今后学习的担忧,但又对目前的情况无法改变的无奈。
图2.选择会否一直待在这个城市比例图受访时,很多同学表示自己基本没有当地的朋友。
当被问及到和当地小朋友交流少的原因,三分之一的孩子表示与他们没有共同话题,语言沟通的不流畅也成为其中一个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其他的23%中,多数孩子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成为跟当地孩子交往有阻隔的重要原,这一方面体现了受访学生的自卑心理,同时也表现出孩子内心急需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篇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丹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省文件精神并出台了《丹东市关于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扶助专项工作方案》、《丹东市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始终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丹东地区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693人就读,完全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为丹东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我市已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纳入了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按照相对就近、免费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小学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社区张贴招生通知,各校组织学生报名入学;小学升入初中就读,由教育局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住地址,相对就近分配到初中就读。
二、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丹东市教育局下发了《丹东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分班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阳关分班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混合编班,在教育收费方面,免学费免书费,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指定学校参加中考,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确保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和城市学生同等权利。
三、简化入学程序为了方便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办理转入学手续,只需提供户口、居住证、务工证明,教育局根据其居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学校,学校无条件予以接收。
四、加强学籍管理建立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加强对流动儿童就学情况监管,各校还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备案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及就学、转学、辍学等情况。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一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受到广泛关注。
特别是2010年7月29日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在要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前提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不能入学以及到哪里入学的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如何实实在在地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但是,面对这些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孩子们的教育,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我校的基本情况我校现有学生820人,其中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06人,占学生总数的61.71%。
其中,一年级95人,二年级74人,三年级104人,四年级72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86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外省的有158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由最初的指定学校变成学生和学生家长自主择校,在学生入学、编班、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和本地学生一样。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有困难(相对)的学生215人,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的42.4%;结对帮扶学生268人,占总数的 52.96 %。
二、调查分析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两份调查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表(学生)(表一)”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表(家长)(二)”,我们对3——6年级共计337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
学生年龄段为10——15岁。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教育情况说明
林州市第九中学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中国梦”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校要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保忠副组长:张兰妹申永兴成员:刘海峰马琳万立开赵广玉陈波峰秦永华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在划定范围内的学校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现状调研总结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现状调研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下面是为大家了一篇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现状的调研总结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基本情况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其随带子女入学需求同步大幅增长。
调研显示,截止xx年12月份,我市外来人口总数已达291.98万,其中义务教育适龄入学儿童少年171828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7.57%(其中小学阶段131959人,占全市小学学生总数的41.31%;初中阶段39869人,占全市初中学生总数的28.91%)。
面对日益增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按照“政府负责、齐抓共管、公办为主、依法规范”思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安排,较好地解决了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1.党委政府积极履行工作责任。
xx年,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无锡市区进城务工就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锡政办发〔xx〕117号),明确了“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纳为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工作要求。
xx年7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锡市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锡政办发〔xx〕171号),明确“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落实各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责任。
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政府文件精神,把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作为履行政府管理服务责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落实乡镇、部门工作责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拓展,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字说明 - 2015年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字说明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下坝小学地处肃州区上坝镇下坝村,距肃州区约23公里,2010年撤点并校成立了招生范围涵盖周边下坝、光辉、新上、茅福等村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全校12个教学班共计学生455人,生源基本来源于附近农民子女。
随着社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耕地资源的短缺,我区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也在不断加快,而且流向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因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儿童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及省、市、区相关文件会议等精神,为切实加强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登记工作,及时掌握随迁子女的数量、分布和流动趋势,我校认真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问题,现就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我校随迁子女三年来转出共计10人,其中2015年3月,没有从我校转出的随迁学生。
下坝小学
2015年3月。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有关文件
邯郸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邯郸市各县、区教育局,各有关直属学校: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事宜,近年来,我市采取了积极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立了一批定点就读学校,并不断扩大定点学校数量,初步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与发展纲要》等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公平,特制定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大力宣传,充分认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顺利就学和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
各县区和相关学校要加强宣传,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依法治教,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协调各方力量,尽心竭力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稳定的环境中就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责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城镇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重点来抓,将其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要依据城市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进城务工人员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创造条件,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要畅通入学渠道,降低就学门槛,简化就读手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少年一样就近、方便、免试、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某市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某市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某某市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资源建设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做到“应招尽招、能招尽招”,切实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某某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某人,其中小学某人、初中某人,分别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某%和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某%以上均能到公办学校就读、某%以上学生均能实现按照居住地就近免试入学。
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长,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验做法(一)优化资源,破解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难”一是扩大教育资源。
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其他常住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近年来,某某市累计投入教育项目资金某万元,在9县镇和某某城区实施“全面改薄”、连片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改造、学前教育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等项目某个,县城和某某城区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基本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
例如,先后统筹指导某某市新建了开发区实验小学某某校区,改建了开发区永安小学,扩建了某某天人中学,提升改造了某某镇中心学校,同时在与开发区某某镇邻近的某某大道新建了某某小学,不断满足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某某开发区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
再如:某某市某某县为解决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暨乌东德水库移民搬迁甘塘安置点子女就学问题,制定印发了《某某县某某水电移民子女入学安置方案》,妥善解决安置点移民子女的就学问题。
某某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接受义务教育阶段随迁人员子女某人,其中:接受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某人,接收率100%,已全部安排到城区公办学校就学。
二是创新办学模式。
在某某城区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践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以优扶弱”,有效解决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先后创办了某某小学某某校区、某某校区,某某小学某某校区,某某中学某某分校,某某中学前进分校,某某开发区实验小学某某校区,实现了某某市某某小学“一校三区”、某某市北城小学“一校两区”、某某某某中学“一校两区”、某某开发区实验小学“一校两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扩大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某某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三篇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三篇【--工作总结报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120xx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我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20xx年秋季进城务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应入学人数2693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100%安排入学就读。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2634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
公办学校招收1803人,民办学校招收831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
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15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已经成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流动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边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位置。
预计到2005年将有3亿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市政协文教委组织部分委员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听取了市教育局、公安局的情况介绍,走访了朝阳、绿园、宽城、南关、双阳等5个区的部门,并以座谈形式与进城务工人员面对面交流。
还深入到光复路市场、永春批发市场与务工人员进行访谈,在永春批发、正阳街装潢市场作抽样调查,发放100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问卷》。
通过调研,委员们与各层面人员座谈、走访达三百多人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一、xx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近几年来,随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市区教育局在没有相关政策和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本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积极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潜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目前,xx市市区中小学生248.230人,外来人口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9.12%。
外来人口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未成年人的总数为22.637人,就学率为98.7%,基本都在公办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学校就读。
据各区教育局对xx年6月底情况的统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各区就学的情况如附表:区名全区中小学生总数其中就学务工人员子女合计占全区中小学生的比例数初中学生数小学学生数南关区28.611 163 245 408 1.42%宽城区42.530 869 3.475 4.344 10.21%朝阳区21.965 125 470 595 2.1%绿园区34.547 1.802 3.691 5.493 15.9%双阳区45.158 27 235 262 2.6%二道区45.860 3.308 845 4.153 9.1%以上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仅为学籍统计数字,还有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子女尚未办理转入手续,实际入学人数远比学籍统计的要多。
A1-B1随迁子女就读简要说明
梧州市XX学校随迁子女就读
简要情况说明
梧州市XX学校能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学校制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好工作计划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每学期开展各种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活动,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
2014-2015学年学生人数XX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XX人,占比XX%。
2015-2016学年学生人数XX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XX人,占比XX%。
2016-2017学年学生人数XX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XX人,占比XX%。
2017-2018学年学生人数XX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XX人,占比XX%;
2018-2019学年学生人数XX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XX人,占比XX%。
3-4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关于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一、工作部署学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实施组长:三、具体措施(一)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制订了《长兴路实验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将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简化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程序,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4、对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困难资助、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城区原住居民子女享有平等权利。
5、把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6、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
(二)强化服务意识学校将招生政策和有关精神及时告知学区内居民。
学校在招生期间公布招生咨询电话并设立招生咨询处,接受社会和家长咨询。
对居民的咨询要耐心说明、细心解释。
符合入学条件的,应无条件接收。
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努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条件和服务。
四、制度保障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要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有关的规章,明确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保学责任。
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第 1 页共6 页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
坚持“质量+特色=品牌”的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学校建设,打造生本校园。
现在已经形成了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教学管理特色文化墙、学生管理特色文化墙等三区双长廊的育人格局。
二、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投入上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大力支持我校硬件条件的改善。
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1、教学设施:学校占地面积47163.3平方米,生均20.4平方米,达到省级不少于20的标准。
建筑面积共计18861平方米,生均8.16平方米,达到省级不少于6.4的标准。
宿舍建筑面积8822平方米,现有住宿生1547人,生均5.7平方米,达到省级不少于5.5的标准。
共有在校生2311人,设置43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3.74,最大班额55人。
2、教学仪器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2987723.53元,生均1292.82元,达到省级不少于695元的标准。
学校设有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
3、教学及辅助用房:共计15个,其中有4个计算机教室,共有电脑365台,生均0.16台。
设有3个图书室和阅览室,共有学生图书9万册,生均41.2册,达到省级不少于40册的标准。
运动场地现有一个300米环形场,三个球场,符合省级标准。
4、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例为1:13.76,达到省级1:16的标准。
专第 2 页共 6 页任教师153人,大专以上29人,本科以上124人,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一级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1.04%,达到省级70%的标准。
5、在校生巩固率为99%,达到省级97%的标准。
进城务工子女人数为91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9.46%。
留守儿童人数为18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说明
报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麒麟小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学校在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麒麟小学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制订了《麒麟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将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简化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程序,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4、对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困难资助、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城区原住居民子女享有平等权利。
5、把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6、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
(二)强化服务意识
1、学校将招生政策和有关精神及时告知学区内居民。
学校在招生期间公布招生咨询电话并设立招生咨询处,接受社会和家长咨询。
对居民的咨询要耐心说明、细心解释。
符合入学条件的,应无条件接收。
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努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条件和服务。
2、我校将师资配备等情况及时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正,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在招生工作中,我校树立大局观念,讲政治,比服务,树形象。
强化责任意识,特别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问题,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方便。
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优扶对象子女入学,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抓实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强力推行素质教育;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水平;三是加强
课程、教学、学生三项研究,增添教育发展活力;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保障进城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