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合集下载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二)道路线型控制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和设计理念来进行布局和设置。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组织形式:
1. 网格状布局:这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组织形式,其中道路以水平和垂直方向形成网格状交叉口。

这种布局能够提供简单明确的导航和便利的交通流动,适用于中小型居住区。

2. 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指道路呈环形或半环形的组织形式,通常围绕一个中心点或公共空间设置。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相对封闭的内部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流量,使居住区更安静和舒适。

3. 树状布局:树状布局是指从一个主干道分支出多个辅助道路的组织形式。

主干道连接各个重要设施和服务点,而辅助道路则连接到居民住宅区域。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驳和良好的交通流动。

4. 高密度布局:高密度布局通常用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居住区,特点是道路相对狭窄,沿街建筑密集。

这种布局可以节约用地,提供丰富的交通选择和便利的步行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交通设施的设置、停车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的设计等因素,以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居住区交通环境。

居住区道路规划

居住区道路规划

第四 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居住区步行系统是居住区内全部室外步行空间旳综合,涉及居住区级、 小区级绿地和公建中心,以及各级道路边上旳人行道。由步行道、小 广场、小游园、老年人或小朋友话动场地等构成。
一、步行系统旳规划设计原则
1、系统整体原则 步行系统应该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旳整体,使步行于其中旳行人免 受汽车旳干扰。建筑、活动场地、健身场地、绿地空间等应经过步行 系统融为一种有机旳整体。。
4、立交式
在居住区内部空间架设与各住宅楼相连旳架空平台,平台下为车行 道和车库,平台上作为步行空间和居民户外活动空间。
造价较高,人旳活动受到-定限制。
5、混合式
发挥以上不同模式旳特点,结合地形和建筑物布置,在不同旳区域 设置经济合理旳步行道布置方式。
三、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平台、楼梯、广场、公园、绿地。 步行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下列几种方面旳原因:
2、分组明确.逐层衔接
道路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旳道路归属于相应旳空间层 次内,做到逐层衔接。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路网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四面旳环境条件以及居民旳出行方式,选 择经挤、便捷,合理旳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便民.利于通风日照 。利于设施旳安排,满足地下管线旳埋设要求。
在人车混行旳路网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三种交通共用同一条 道路,其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同一空间——车行道;步行空间与 之分开,形成专门旳步行系统,井兼有散步休闲等功能。
人车混行与分行相结合旳路网中,一般小区级或组团级道路与人车混 行方式一致,组团或邻里生话院落内旳道路按步行道路设计,但应考 虑服务性车辆旳进出需求。
者结合使用。
在人车混行旳住区,一般使用完全人车混行或局部人车混行旳方式 布局道路。

小区道路设计理念通而不畅

小区道路设计理念通而不畅

小区道路设计理念通而不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小区的建设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小区道路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便利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一些小区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道路设计存在着通而不畅的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通而不畅的小区道路设计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道路布局不合理,导致交通
拥堵。

一些小区的道路设计过于密集,车辆难以顺利通行,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常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

其次,道路宽窄不一,无法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

一些小区的道路宽度不足,无法容纳大型车辆通行,给物流配送和居民搬家带来了麻烦。

再者,道路环境混乱,缺乏交通标识和规划,给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要解决通而不畅的小区道路设计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合理
规划道路布局,避免过于密集和交叉纠缠的设计,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其次,应该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宽度,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

再者,应该加强道路环境的管理和规划,设置交通标识和引导标线,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区道路设计理念的通畅。

在小区道路设计中,通而不畅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一个需要
综合考虑居民出行、交通安全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课题。

只有不断优化小区道路设计理念,才能为居民营造一个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未来,在城市规划中能够更加重视小区道路设计,使之真正做到通而畅,让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生活更加舒适。

居住区基本结构形式

居住区基本结构形式

居住区基本结构形式
居住区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空间布局:居住区通常由一系列住宅单元构成,单元之间通过道路、步行道或绿地相连。

住宅单元可以是独立的房屋,也可以是多层住宅楼。

同时,居住区也可能包括商业设施、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设施。

2. 土地利用:居住区土地的利用通常以住宅为主,用于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除了住宅以外,还可以设置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绿地和设施,以提供休闲娱乐、社交交流和停车等服务。

3. 道路和交通:居住区通常有内部道路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连接。

这些道路可以是主要的大街和小巷,也可以是步行街或自行车道。

同时,也需要规划停车位,以解决居民的停车问题。

4. 基础设施:居住区还需要基础设施来支持日常生活,例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需要与其他城市或社区的网络连接,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5. 环境设施: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排水系统、公共厕所等,以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和舒适。

总之,居住区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为了提供人们居住所需的空间、设施和服务,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居住区道路交通调研及分析

居住区道路交通调研及分析

居住区道路交通调研及分析北辰三角洲奥城、阳光100一期、石人村安置小区目录一、本次调研目的及意义二、居住区概况及区位分析三、居住区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分析居住区道路分级、道路路宽及横断面居住区出入口分析四、居住区停车设施布局分析五、居住区道路绿化与人性化设计分析六、本次调研总结一、调研目的与意义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集散、组织车辆交通与人流交通的作用,不同性质与等级的道路具有不同的功能。

随着小汽车逐渐进入中国普通百姓家庭,居住区内小汽车的通行与停放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此同时,追求居住区环境的安逸以及强调居住区交通的人车分流,也对居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可以了解居住区的道路结构系统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二、居住区概况及区位分析北辰三角洲奥城:北辰三角洲奥城小区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西临湘江,北依浏阳河,东靠芙蓉北路,南抵319国道城区段,规划户数3066户,项目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达537万平方米。

其中,黄海标高39米架空平台上住宅面积300万平方米,酒店、商业、写字楼、公寓等综合公共建筑80万平方米;住宅容积率为4.1,绿化率为40%;平台下社区商业配套和停车库等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车位比1:0.7,地上车位858,地下车位1229。

开福区位于长沙市北部,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总面积约为18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48万,辖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金霞海关保税物流园等“一区两园”和3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是省会长沙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

周边信息综合商场新河服饰市场、新一佳长沙开福店、新华夏服饰、维多利购物中心、泰阳商城银行农行华夏支行、工行新河储蓄所、中国移动通信五家岭营业厅、伍家岭邮政所、工商银通分理处医院德福医院、保益堂大药房、同济医院、康泰药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门诊部其它江宴食府、静轩音乐茶楼、冯胖子酒家、银苑海鲜酒楼、大旺角酒店、华悦大酒店、湖南康桥大酒店、溜溜溜食府益阳总店、银星海鲜大酒楼、衡东味美思连锁店两馆一厅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图书馆、长沙市音乐厅写字楼A1区268米地标性甲级写字楼、A2A3区摩天写字楼群、B1B2区soho式写字楼酒店滨江酒店、B1B2商务区酒店、主题商业酒店影院中南地区华谊兄弟旗舰影院教育北辰长雅中学、北辰清水塘小学、北京21世纪幼儿园阳光100一期小区:阳光一百国际新城小区位于岳麓岳麓区猴子石大桥西头北侧,小区占地面积为66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00平方米,规划户数6500户,小区容积率为1.47,绿化率为45.60%,约680个停车位。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和设计原则
• 一、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功能要求,居住区道路可以分为四级

第一级:居住区道路
第二级:小区主路
第三级:小区次级
第四级:小区小路
• 第一级:居住区道路
作用: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并与城市道路一起组成 道路网络.
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城市不小于15米,其中车 行道宽度一般需9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
3、人车局部分流
金沙
第三节 居住区道路绿化
1.居住区道路 2.小区主路 3.小区次路 4.宅间小路
a.种行道树,满足交通; b.遮荫、滞尘、隔音栽植。 a.种行道树、开花树种; b.满足运输、滞尘需要。 a.开花灌木 b.满足消防、救护、人行。 a.遮荫栽植、装饰性栽植; b.创造优美宁静的居家环境。
3、住宅区停车场的设置
(1)底层车库
(2)半地下车库
(3)全地下车库
(4)路面停车
4、停车场绿化设计
• 地面停车场包括露天停车场和车库两种 • 露天停车场有三种:
第一种是周边式绿化 第二种是树林式停车场 第三种是建筑前绿化
• 车库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2)居住区道路设计注意“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的同 时减少外部人员与车辆的穿越
3)主次分明、结构清楚
4)满足地下管线埋设的要求
5)保证消防、救护和工程抢 险等特殊需要
第二节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1、 人车混行
• (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特别对
一些居民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为主的城市更为适用)
• (4)集中式自行车库的位置宜选择在住宅组团的主要出 入口处,或住宅组群的院落入口处,那里是居民上下班的 必经之处,与居民的活动特征相符。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内环主干道
第16页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 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 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第17页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内环模式
第13页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
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
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
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
,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
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
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
。从主干道上发散主出干道若干
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
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次明干道,外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 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 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 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 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 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 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 级的道路)次联干系道各片住宅 群。整个小外区环营主造干道出了向 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 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 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 的住第18户页 可以同时共享小区
第39页
39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
道第路24页网居结住构组清团晰。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 第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 住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 道路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14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15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 内层为高档住宅区,外 层为高档别墅区,小区 居民可以共享中央的湖 泊。
7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8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9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12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内环模式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中央湖泊
内环主干道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2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 在2-4米左右
3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4
居住区道路分级
• 交通效率:通常反映在道路的网格化程度,出行路线的多样化程度以 及机动车的通达性和非机动车的易达性方面。格网模式由于主支干路 交错,可供选择的线路较多,交通效率最高,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 式最低
20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 交通的安全性:格网模式中贯通式道路交错十字路口较多,非机动车 与机动车互相并行,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安全性最低。外环模式属于 典型的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的布局使得机动车最大限度的 被限制在居住群的外部,居民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内环模式的安全性 介于两者之间。
次干道 外环主干道
主入口
次入口
18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交通可达性 交通效率性 交通安全性 道路私密性
格网模式 高 高 低 低
内环模式 中 中 中 高
6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5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形状的块状空 间内。
格网模式
11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 (1)贯通式

曲线式、直线式
• (2)环通式

圆环式、半环式
• (3)尽端式
10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
居住区道路骨架形态
1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 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外环模式 低 低 高 中
19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方面 进行比较。
• 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 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 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 且不利于对于小区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