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

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

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课前提示】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深刻地影响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国际关系。

这些思潮映照到中國国内,在“四个多样化”的背景下,表现得更加纷繁复杂。

在我们面向“两个一百年”,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科学分析和理性认识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刊推出《如何理性认识和正确引导当前社会思潮》系列讲座,敬请关注。

本期推出系统讲座之一《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理论和道路而不懈探索,他们引介和创立的理论学说,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思想趋势和潮流。

这一社会思潮的流变历经一百多年,至今未有停顿,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思想历程和实践求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思潮,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行动。

鸦片战争前后,有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实学思潮,他们主张反对外国侵略,要求“师夷长技”、改革自强,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经世实学思潮逐渐演化为洋务思潮,奕、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代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制器、练兵等基本主张。

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思潮的破产,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继而提出“富国养民”、“工商立国”、建立立宪政治等主张,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巨大。

几乎与此同时,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了推翻满清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主张,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富、国强、民主、自由等理想仍是空中楼阁,引起社会的普遍失望,由此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救国强国真理。

在这一过程中,先后产生无政府主义、复古主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早期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形成思想杂陈、相互争鸣的局面,最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进而开始了其成为中国主流社会思潮的历史进程。

近代社会思潮讲义——绪论

近代社会思潮讲义——绪论

近代社会思潮——绪论一、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内涵1、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时间断限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所呈现出的各种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按照社会思潮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清社会思潮(1840—1911);第二阶段为民国前期社会思潮(1912—1919);第三阶段为民国中期社会思潮(1920—1936);第四阶段为民国后期社会思潮(1937—1949)。

2、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定义在此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①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曾论及“时代思潮”发生的条件、发生的过程和衰落的情形。

他认为:“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

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寝假而涨—涨—涨。

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息。

凡‘思’非皆能‘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同时,他还指出:“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

所谓运动者,非必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不能分为谁主动,谁被动。

其参加运动之人员,每各不相谋,各不相知。

其从事运动时所任之职役,各各不同。

所采之手段亦互异。

于是同一运动之下,往往分无数小支派,甚至相疾视相排击。

虽然,其中必有一种或数种之共通观念焉,同根据之为思想之出发点。

”概括梁启超的说法,时代思潮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它与社会“环境之变迁”和“心理感召”有密切的联系;第二,与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凡思能成潮者,思必有相当的价值,而且适合时代的要求;第三,有一种或数种共同观念;第四,同一思想下有许多小支派。

此定义,对于社会思潮也是适用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此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任何一种思想主张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然而是否适合于时代的发展,仍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按照梁启超的定义,近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将受到局限,仅限于少数进步思潮的研究。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一、晚清时期:国家衰弱、社会动荡1.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民族斗争和社会不平等2. 政治制度腐败:封建专制、官僚腐败和外族势力侵略3. 经济落后:闭关锁国、商品经济低下和农业危机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开启民主政治1. 革命思潮兴起:启蒙思想传入、爱国主义觉醒和反对不平等条约2. 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和建立中华民国3. 民主改革探索:宪政制度建设、选举制度实行和法治观念培养三、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1. 北洋政府统治: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和国家分裂2. 国共合作与分裂: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国共两党矛盾激化3. 社会变革与思潮兴起: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科学思潮兴起四、抗日战争:民族抗争、国民经济发展1. 日本侵华:侵略战争爆发、国土沦陷和残酷战斗2. 全民抗战:国共合作、游击战争和抗战胜利3. 国民经济恢复:战时经济调整、工业发展和农村合作运动五、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探索1. 中共夺取政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社会主义建设:土地改革、计划经济和大规模工业化3. 对外开放与改革: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六、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变革1. 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和外资引进2. 社会变革与思潮兴起:文化大革命结束、知识分子解放和新时代思潮3. 国际地位提升:改革开放成果显现、国际影响力提升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七、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改善1. 科技创新:航天事业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和高速铁路建设2. 社会福利提升:教育普及、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3. 国际交往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交流和文化输出八、新时代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 国家治理体系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依法治国和党的建设新时代要求2. 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3. 人民生活改善:脱贫攻坚、教育优先和健康中国建设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归纳,从晚清时期的国家衰弱、社会动荡开始,到新时代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和探索。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特点

【解析】选D。分析材料作者认为,正确的社会转型应该是“首 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即先是思想 解放,随后政治革命、经济建设。据此本题应选D。但中国历史 发展的事实并未按照这一顺序。
专题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特点 1.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
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有一定的层次性: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由抗拒排斥到逐
渐接受,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仿效立宪到主张共和再到思 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3.有一定的继承性:每次探索都因前一次探索的得失而有 所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
专题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第一阶段 (器物层面)
第二阶段 (制度层面)
第三阶段 (思想层面)
时间
从鸦片战争到甲 午中日战争
从甲午中日战争 到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期
指导 思想
“中体西用”
由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发展为 “三民主义”
由民主科学思想 到马克思主义
代表 地主阶级抵抗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特点 救民族危机。未 救民族危机;未对 和否定偏向,未与
触动封建旧文化 封建文化彻底批 工农群众运动相
的根基

结合
第一阶段 (器物层面)
第二阶段 (制度层面)
第三阶段 (思想层面)
由师夷长技以制 由维新变法到辛 由新文化运动到
实践
夷到洋务运动 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建立
【特别提醒】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被动接受 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随着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不断加深, 学习西方和挽救国家危亡结合在一起,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不断 演进,体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反思之路径:

从总体上检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承认“夷人”之长处, 主张“师夷长技”,进而主张师夷政治,而学习西方政治也 从最初的醉心于君主立宪的改良转向了主张民主共和的革命。 在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后,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 发展道路。
融合:学习西方
融和的三种情况:
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学根基深厚的人,将资
2、冲突· 反思· 融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内涵
冲突:
背景: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性质
迥然不同; 中国具有优秀的文化遗产,汉文化的影响源 远流长; 西方文化虽不乏进步的内容,但又伴随着西 方列强的侵略而来;
冲突的具体表现:
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主张仿效英美实行统治,建立代表民意的监 察制度 主张采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和工资制
主张输入资本 主义制度文化
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利润制度 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权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货币流通体制
建立资本主义保险制度
课堂讨论: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学习 西方潮流?
太平天国对近代文化的崇尚,既是多年
与西方侵略者斗争的总结,又对近代文 化的输入起着推动作用。
三、洋务思潮与早期维新思潮
1、洋务思潮的兴起时间:
2、洋务思潮的兴起背景: 学术讨论: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动因是
19世纪60年代
“制内”还是“御外”?
兴起背景
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矛盾的产物,是中西文
化初步接触 、初步融合的产物。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扩张, 迫使人们去寻求一种比较现实的抵制办法; 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过 程,又促使人们通过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 去适应这一趋势; 西学开始进入中国,为留心时务的人们提供了丰富 而新颖的思想资料。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思潮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思潮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思潮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规律学习西方思潮1、鸦片战争前后学习西方思潮(1)兴起原因思想方面:经世思想推动人们去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和不断更新自我的博大胸襟,使经世思想家们把“睁眼看世界”的行动,发展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追求;学术方面:中国自古就重视地理沿革的研究,鸦片战争前夕,出现了一批外国史地著作,为研究西方潮流的兴起提供了资料;环境刺激:强敌入侵的外部环境刺激所致林则徐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徐继畲编写了《瀛环志略》洋务思潮的兴起时间:19世纪60年代兴起背景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矛盾的产物,是中西文化初步接触、初步融合的产物。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扩张,迫使人们去寻求一种比较现实的抵制办法; 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又促使人们通过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去适应这一趋势;西学开始进入中国,为留心时务的人们提供了丰富而新颖的思想资料洋务官僚:奕 、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丁日昌、郭嵩焘等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1)时局观:认识“千古变局”,力求把握机遇。

自强观:采西学、制洋器,师其所长,夺其所恃 求富观:以工商立国,振兴商务,通外国展开商战人才观:废八股、改科举,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 文化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维新思潮及其与洋务思潮的关系(1)早期维新思潮的兴起时间:中法战争后(2)主要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何启、胡礼垣、陈炽、陈虬、汤震等(3)早期维新思潮的思想特色第一,主张护商富民,支持商办企业第二,主张君民共主,实行议院制度你如何看待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的关系? 19世纪60—90年代,师夷长技以求富求强,是一切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的共识,洋务是这一时期社会新思潮的一面共同旗帜;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兴起和西学的扩大传播,早期维新思想家要求护商富民和采行议院制,其激进的主张显示出与洋务思潮分离的趋向;单早期维新主张不是通过向洋务派论战,而是通过向洋务派建言的方式提出,不是根本否定和取消洋务运动,而是希望洋务运动更有成效;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认识,又有自己的思想特色。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由于种种因 素并未对封建主义作像样的批判,思想启蒙十分不 够。而倒退复辟逆流的甚嚣尘上,国家民族的处境 一天天坏下去。大量的头颅和鲜血,换来的却是北 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风云骤 变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压力,是难以想像和承受的。 在民初十年间,在思想文化领域,陈独秀、胡适、 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着力批判传统文化, 主张全盘学习西方。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我国经常存在着复古暗流, 并且不只一次地掀起过复古思潮,这固然是由于中 国传统力量的强大,但也不能不说,这与五四新文 化运动时期的先进分子缺乏科学的分析态度,从而 给复古势力留下了可乘之机颇有关系
1.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 路,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题歌,爱国主义 成为系人心弦的最强音。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 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2.各种社会思潮的云涌风发,形成中外历史上罕 见的奇观,并带有紧迫性和某些超前现象。 3.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同中 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 4.经过比较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在各种社会思潮 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受政治影响,中国近代思潮的各领袖忙于解答中国 向何处去的大问题而缺乏对西方本源思想的消化吸 收,西方思想在他们那里常成为政治方案的一种依 据和点缀,因此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政潮起伏, 某一思潮代表在另一思潮中又重露头,而这两种思 潮并不完全相同。 在对西方本源思想的消化吸收并与中国实际结合中, 马克思主义显现了它与众不同的风采。新民主主义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历经考验在抗 战前夕初步形成,在众多思潮中独树一帜。 社会思潮紧密联系政治,紧密联系社会矛盾,应是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最大特点,二三十年代社会思潮 更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一、倡导国家独立和民族强盛近代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处于被动地位,民族危机严重。

因此,各种思潮都主张国家独立和民族强盛。

这种倡导体现在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思想中,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民主国家;改良派则主张通过变法,振兴国家,增强民族实力。

二、主张科学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兴起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兴起与科学教育的普及和知识分子的兴起密切相关。

科学教育的普及使得中国社会开始接触到西方思想和知识,进而启蒙了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掌握了现代知识,开始对中国传统观念和制度提出质疑,并积极探寻的途径。

三、传统与西方思想的交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传统与西方思想的交融。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而近代启蒙思想具有西方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尊重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观念与西方的现代化思想相互纠葛,既有倾向传统的保守主义,也有倾向现代的进步主义。

四、思潮多样性和对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对立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思想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倾向和观点,如保守主义、进步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

这些思潮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辩论和对立,代表不同思想派别的知识分子相互争论,试图影响社会的进程和方向。

五、注重实践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更加重视实践和。

知识分子们通过诸如新闻报刊、杂志、书籍等媒体,积极传播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方针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

他们重视现实,试图通过现有制度和观念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六、思潮与革命运动的关联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革命运动有着紧密的关联。

许多思潮的提出和发展,往往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思想家们的思想启迪了革命者,成为他们推动变革的理论基础。

同时,革命运动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思潮的酝酿和蔓延。

以上所述是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对立性和动荡性。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变革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变革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变革近代中国,也就是指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思潮和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革命、开放等一系列大事,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众多思潮和变革。

一、思潮的崛起在这个时期,中国不仅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而且在国内也面临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导致了众多思潮的崛起。

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就是三大思潮:维新思潮、民主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

维新思潮是在中国清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思想潮流,其主要内容是倡导政治改革、文化改良、科学进步、人权自由等方面的观念。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民主思潮则是在维新思潮基础之上,强调更为深入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转型。

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黄兴等。

至于马克思主义思潮,则是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时兴起的一种思想潮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毛泽东等。

这三大思潮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新思潮和民主思潮的倡导和实践,使得中国社会逐渐从封建向现代化转型。

而马克思主义思潮则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变革的推动中国的思潮多种多样,但是这些思潮最终都归于变革。

近代中国的变革,有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社会方面的等等。

1.政治变革最为显著的政治变革,就是辛亥革命。

清朝末年,中国国内已经面临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维新思潮和民主思潮依次掀起了改革、改良和革命的浪潮。

在这种背景下,辛亥革命爆发了。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了清朝政府,宣告了近代中国的开端。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开启了大门,为后续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政治变革也是不断的发生。

北洋政府的成立、国共合作的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都成为了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2.经济变革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思潮和运动

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思潮和运动
稻壳学院
中国近代史的 重要思潮和运 动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思潮和运动的背景
02
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03
思潮和运动的演变和影响
04
思潮和运动的现代意义
05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思潮和运动的背景
THEME TEMPLATE
促进社会进步:近代思潮和运动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 有益的启示。
增强民族自信:回顾中国近代史中的思潮和运动,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为其他国家提供现代化进程中的 经验与教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变革的推动
03
思潮和运动的兴起 和发展
THEME TEMPLATE
兴起的时间和地点
兴起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兴起地点:中国沿海地区和内地大城 市
发展的过程
思潮和运动的起源 思潮和运动的发展阶段 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原因 思潮和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推动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为民主革命提 供了物质基础
促进了中国近 代教育的兴起, 培养了一批优
秀人才
推动了中国的 现代化进程, 促进了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
04
思潮和运动的演变 和影响
THEME TEMPLATE
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思潮和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思潮和运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 特点和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

刘爱华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
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达到延续和巩固 , 大清王朝封建统治目的的“ 借法 自 运动, 强” 不可 能使中国走向真正的复兴之路。但不可否认, 洋 务思潮以及洋务运动的确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 世界理念、 价值取向和治国蓝图, 洋务思潮事实上 也成为中国 走向近代化的思想发端。 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 午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惨 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后, 中华民 族 空前深重的民 族危机, 进一步促使人们觉醒, 康 以 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为代表的新兴民族资产阶 级, 明智地意识到, 单凭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 工 商科技等器物层次的文化无以拯救国家的危局, 为了救亡图存、 抵御外侮, 必须改变封建专制, 实 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维新志 士奔走呼号、 宣传变法图强, 使维新思潮在中华大 地迅速传播开来。在光绪皇帝的鼎立支持下, 他 们发动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自 上而下的 戊戌变法运 动。 但终因封建顽固势力的横加阻挠和干涉而遭
所谓近代社会文化思潮, 是特指在中国近代 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特定的阶级、 阶层、 集团的社 会心理、 人文观点及其意识形态的总和。从鸦片 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时间, 正值中国社会 处于激烈的动荡、 变化之时。社会的剧烈变动、 国 家和民 族矛盾的 极度激化, 人以巨大的冲击, 给国 促使他 们面向 现实, 寻求拯救社会的出路, 从而产 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颇为壮观的文化思 潮。 值得关注的 在这当中, 是, 曾先后出现了对中 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几大文化思 潮, 它们依次是经世致用思潮、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思潮、 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 民主革命思潮、 民主科 学思潮。 下面仅对上述几大文化思潮的兴衰、 演 变进行一番客观的历史的考察, 以期从总体上把 握中国 近代社会的 历史变迁。 80 1 4 年,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 闭关锁国的大门, 中国由此进人了屈辱的近代社 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急剧变化, 昔日曾经不 可一世的中央帝国在帝国主义的铁蹄蹂厢之下, 日 渐沉沦。 帝国的衰落自 然也使中国成为东西方 列强竞相蚕食鲸吞的对象。面对这一“ 数千年未 有之变局” , ] 1 [ 中国的思想界受到了强烈的 震撼。 中国 何处去, 将向 这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尖 锐命 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以龚自 林则 珍、 徐、 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有识之士, 便 率先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他们大声疾呼, 必 须面 对现实, 经术为活术”制利器以 “ 以 , 抗衡西方 列强, 开民智以 造就改革之士, 兴利除弊、 强国御 侮。 这便是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深远

近代中国思潮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近代中国思潮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近代中国思潮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一、
二、特点
1、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爱国主义精神高扬。

强调救亡的目的性,构成了近代政治思潮的强烈的工具性,重视实用性,导致政治思想的肤浅、非体系性。

2、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具有超前性。

赶超意识浓厚,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追求在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也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与冲突。

遇挫是肯定的。

3、向外国学习是政治思潮的主旋律。

但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也面临中中西古今的尖锐斗争,包含着对西方和资本主义的刻意超越,也面临着学习西方的种种困境:学习西方与反对西方的困惑,学习西方与西方文化破产的困境,学习西方与中国国情适合的困惑。

所谓理智上学习西方情感上面向传统。

4、政治思潮急剧更替。

思潮不断,更替速度加快,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5、思想之间冲突较激烈。

第二专题 近代社会思潮

第二专题  近代社会思潮

改革吏风习气,造就有用之才。
2)注重边事夷情,重视边疆史地和域外史地研 究。
何秋涛:《朔方备乘》 林则徐:《四洲志》
边 疆
姚莹:《康輶纪行》
域 外
魏源:《海国图志》
史 地
魏源:《圣武记》
史 地
徐继畲:《瀛环志略》
《元史新编》
姚莹:《康輶纪行》
• 4、历史地位

经世致用思潮,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对中国近代
中国史研究专题 第二专题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一、思潮与社会思潮
1、思潮:
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社会阶级、阶层利益、 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是带有趋势性的思想潮流,一 种群体意识。如社会思潮、政治思潮、文学思潮、当代 思潮等。
2、社会思潮
某些个人、群体、阶层、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围绕社会重大问题抒发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主张、观 点、意愿的总和。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四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冠发 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 也。“
冯桂芬:《制洋器议》
日本,海东之一小国耳,一旦勃然有志振兴,顿革平 昔因循之弊,其国中一切制度,概法乎泰西,仿效取则, 惟恐其入之不深。数年之间,竟能自造船舶,自制枪炮, 练兵、训士、开矿、铸钱,并其冠裳、文字、屋宇之制, 无不改而从之。民间如有不愿从者,亦听焉。……然则我 中国曷不返其道而行之哉?
(三)甲午至癸卯年间 19世纪末到1903年 “维新思潮”:康有为、梁启超
(四)光绪末年宣统年间:辛亥革命时期 “君主立宪思潮”: 梁启超、杨度、张謇、汤寿潜 “ 民主革命思潮”: 孙中山、陈天华、章太炎
三、晚清社会思潮的特点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特点27页PPT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特点27页PPT

中国近代社会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涌现出了多种思潮和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维新思潮的涌现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的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力衰退的危机。

这一时期,一批知识分子涌现出来,开始反思传统的封建制度,并积极寻求国家振兴的出路。

他们被称为“维新派”,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阶段。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主张用新的思想来引领社会变革。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如变法维新、立宪政体等。

二、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是维新思潮的两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教育等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强化满清朝廷的统治。

但这一次变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坚决反对,不久后便被迫终止。

而百日维新则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几年后的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受到戊戌变法的影响,倡导“立宪”和“民主”等思想。

慈禧太后下令光绪皇帝进行一轮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然而,百日维新同样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 年,它是一次由学生运动发酵而形成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浪潮。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受到削弱,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剧,使得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忧虑。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等口号。

同时,五四运动也对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引进西方新思潮,涌现出一批文化人物,如鲁迅、胡适等。

四、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潮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中,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潮一直都是重要的力量。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

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

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

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

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

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

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

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

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

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

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

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

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对中国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西方思想的传入、经济的改革、政治的转型以及人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和革命思潮。

一、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传入。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相继迎来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如启蒙思想、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等。

这些思想的传入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和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对封建制度和旧有社会秩序进行反思,催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

二、经济的改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还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改革。

19世纪晚期,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侵略和国内社会危机的双重困扰。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这些改革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工商业发展的推进、交通运输的建设等。

经济的改革开启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大门,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的转型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的转型。

中国的政治体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现代国家体制的演变。

例如,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受到外国列强的冲击,内外交困之际,清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

其中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政治变革为中国的政治转型打下了基础,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四、人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革命思潮还源于人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抗争。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生存困境、民族危机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人民开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革命性的思潮和运动,如同盟会、义和团等。

这些思潮和运动表达了人民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渴望变革的愿望,为中国的社会变革铺平了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革命思潮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思想的传入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经济的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政治的转型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人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抗争则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涉及到中国在近代历史中经历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为了更好地回答问题,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中外矛盾和阶级矛盾。

中外矛盾体现在中国与外国列强的斗争中,包括自然社会和历史社会两个阶段。

在自然社会阶段,中国抵御了匈奴、蒙古等外族的入侵。

在历史社会阶段,中国以不同形式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阶级矛盾主要是封建制度与农民、工人之间的矛盾。

封建制度的压迫使得农民和工人阶级日益赤贫,触发了一系列反封建斗争。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合。

封建残余占主导地位,社会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导,封建礼教影响深远。

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迫下,中国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并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3.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政治的剧变、经济的混乱、社会的动荡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政治的剧变主要指的是清朝的衰落与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朝统治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系列变革为中国政治带来了新的局面,虽然步履维艰,但也逐渐开启了中国现代政治的大门。

经济的混乱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外国列强的侵略所引起的。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经济落后、封闭,无法应对外国列强的挑战。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面临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

这一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的动荡主要源于人民群众对封建压迫的反抗。

农民和工人对封建社会的贫困和压迫感到不满,开始反抗和斗争。

这些斗争的结果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命的发展。

民族意识的觉醒主要是中国人民认识到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在外族侵略的打击下,中国人民开始强烈要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

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

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

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

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

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

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

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

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

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

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

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

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

他们的主张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向西方学习的方向。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人物的洋务思潮,将魏源的“师夷”主张付诸实践,“借法以自强”、“船炮工商”、“制械练兵”以求富,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

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出现转折,早期维新派兴起,其标志是洪仁的《资政新篇》与冯桂芬的《校?庐抗议》,皆要求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实行全面的变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疾呼救亡图存,保种保国;严复“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他所介绍的达尔文进化论,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需要。

甲午战后,进化论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认为,要救国只有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他们的政治主张虽然带有超越现实的主观幻想,但从其整个活动看,却充满了求实精神。

面对现实、改造中国,始终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

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

这一目的本身自然是高贵的,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

最有代表性的是吴稚晖先生的一段有名的话:现今鼓吹成一个干燥无味的物质文明,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国故,毫不嫌迟。

从机关枪的意识出发,最多只能吸收西方的科技,而缺乏“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和理念。

由于强调政治制度变革,中国近代思想家宣传民主民权也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的。

因而他们肯定民主价值的标尺不是人权,而是用来作为救国手段和治国方策。

他们的宣传不是强调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人性解放,而是强调国家独立解放和富强。

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也主要还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藉。

这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和为变革这个社会现实所需要的。

第二,名目繁杂,丰富性与激变性并存。

社会思潮是一种动态的意识现象,具有“浪潮”的特征。

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的潮涌,沿地表峰谷奔泻一样,作为一种意识潮流,自然也会有起有伏。

在已有的中国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研究倾向,即重视知识精英思想,忽视下层民众思想;重视“先进”思想,忽视“落后”思想;重视进步思潮,忽视中间思潮和反动思潮;重视考察思想或思潮本身的演变,忽视对思想或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的深层剖析。

于是,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大多成为精英人物的先进思想史,这就难以反映近代社会思潮的丰富内涵和真实面貌。

从社会与思潮的互动关系,知识精英与下层民众、上层人物的相互影响,进步思潮与带有“中间”色彩的思潮、反动思潮之间的比较、竞争等层面来看,由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社会变化得非常迅疾,迫使中国社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匆匆向前迈过西方社会几百年内所经历的历史途程,因而,时代催促志士仁人尽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急切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尽快地呈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百余年间,各种社会思潮纷呈泉涌,目不暇接,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

改良主义、立宪主义、国粹主义、复古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各种各样的主义名目繁多,匆促上阵;曾几何时,又仓皇退潮。

同时,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纷至沓来,诸如民主主义、民治主义、平民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柏格森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等。

在同时并存和前后相继的各种思潮间,存在着激烈的交锋和斗争,如革命和立宪之争、共和与复辟之争、尊孔与反孔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科学和玄学之争、本位文化和西方文化之争等等。

在各种思潮的反复较量和长期斗争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教育、实业、科技)救国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等,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思潮,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而热烈的认同,成为历史的主流、时代的强音。

社会思潮在酝酿形成和涌动过程中,感性意识要素居主要地位。

由于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群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主流、有支流,有潜流、有逆流,有先进、有落后,综合构成一幅极为复杂丰富、多姿多彩的历史图画,带有非常明显的紧迫性和超前性、过渡性和多变性特征。

比如,辛亥革命时期,曾同时出现超越和复古两种不同的思潮,而刘师培、何震等人却把超越和倒退奇异地结合在一起,逐渐走上复古倒退的老路。

此后,既有新文化运动思潮,又有国粹思潮;既有联省自治思潮,又有国家主义思潮。

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作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对立物,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与迷信,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与这种基本倾向相伴随的却有无政府主义主张、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式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偏颇。

且两者以极端的形式具有内在联系。

其实,这也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规律之一。

因为在历史上,一种社会思潮的流行,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涌动迅猛,“包打天下”,因而与之相对立的思想情绪、心理倾向等,便被暂时地压抑和掩盖下来;当着这种思潮被人们普遍放弃时,借助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易于走向其反面,因而与之相对立的理论、思想、心理等便像顿开闸门般地涌流出来。

于是便有新的社会思潮发生,并把其与旧思潮对立的一些因素推向某种极端。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历史发展只能在两极对立中运动。

因为某种社会思潮消退之后,人们的认识并不总是表现为另一种社会思潮的形式。

其中,较为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则一般以一定科学理论学说体系的创立为其结晶。

历史表明,同思想运动相比,社会思潮就其整体而言,缺乏统一明确的思想指导原则和它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及目标的自觉意识,这就不能不使它的思想内容包含较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极端性。

第三,文化转型,传承性与融合性交替。

一般来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有三个机制:一是文化的纵向传递,即文化传统的承继性;二是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三是文化的主体创造即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再创造。

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关系极大。

任何一种文化没有它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交汇和伴随而来的平等融合、交媾和再生,都不可能实现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是在西方文化强行侵入、中国文化自身进程被打断的情形下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正如人体器官移植必将引起排异反应一样,西方文化的楔入,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激荡之深切是空前的。

这就使中国文化步入近代时,蒙上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因素,同走向世界、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艰难性。

如何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长期思考和争论的问题。

其间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道路,有着许多痛苦的经验,曾形成东西两种文化派别:一种是西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实用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带有崇洋色彩;另一种是东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尼采唯意志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又倾向于封建复古。

至今,“崇洋”与“复古”仍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文化继承既具有客观性品格,又赋有主体自觉的特征。

中国文化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复杂的统一体,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其历史传统的文化。

每个时期、各个学派都有各自的精彩的独立贡献,不能把某一时期或某一种思潮视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

通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居统治地位的文化。

它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落后陈腐的一面。

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前一个时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创新。

传统和现代不是水火不容、绝对对立的。

黑格尔说得好:“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象,而是生命洋溢的。

犹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8页)以章太炎、刘思培为代表的国粹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从民族、历史、地域的有机联系形成文化传统观念,力图将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破坏现存秩序的社会革命结合起来。

他们通过清理传统文化固有的糟粕,拨除封建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歪曲,以恢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

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的弘扬、发掘和民族自我的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