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起,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众多文化机构共同推动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整合和共享全国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共享工程于2009年开始筹备,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个试点项目并不断扩大范围,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之一,并为构建数字化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与经验积累。
目标与意义共享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全国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起来,建立一个普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体验,带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共享工程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手段,加速对各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交流。
•增强文化软实力。
共享工程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更广泛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数字化文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和创新提供保障和动力。
内容与成果共享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化资源数字化。
共享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如图书、文献、档案、文物、艺术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扫描、数字编目、数字修复、数字保护等环节,形成数字化的文化信息资源库,提供在线浏览、检索、下载等服务。
2.文化资源共享。
共享工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通用的数字文化服务接口和技术支持,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gw20070418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中央关于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大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先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厅字[20 05]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等文件中,对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地要以上述文件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版权作品的利用模式
【】 陈永 娴 . 圳 市社 区 图 书馆服 务 研 究【. 书馆 杂 志 ,0 6 3 深 J图 ] 2 0
( ) 2 — 2 4 :9 3 .
【] 张新 宇. 尔滨 市社 区图书馆现状 、 4 哈 问题 与对 策[. J 图书 ] 馆建设 ,0 3 4 :0 — 0 . 2 0 ( )12 14
资源建设
版权作品
利 用模式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 ) 是
政府 提 供 公 共文 化 服 务 的文 化创 新 工 程 。在 文 化共 享 工 程 建
镇 、 防哨所等广 大基层单位 , 边 实现文 化信息资源 在拿 冈池 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 一程 在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7 【 : 化加1整合 和利 用网络服务 系统进行传播时 , 首先需要 而时
要求“ 重视版权 , 依法建设 。 按照《 信息 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文化共享 工程 建设 中的版权问题 , 障文化共享: 程的顺 利实施” 保 l 二 。笔者探 讨按照现行版权法的规定 , 文化共享 程资源建设 中版权 作 r
・
共识, 也逐渐成 为知识产权 法的趋势。我国《 关于制 作数宁
【】 姜 淑 华 .关 于我 国社 区 图书馆 建 设 与 发 展 问题 的 几 点 认 5
数 字 化 权 应 当归 属 为 复 制权 ,其 他人 在 未 绎 版 枞 人 许 州的情 ’
少健康发展 , 加速数字 文化资源在 拿圉范周内的共建共享 。
1 文化 共 享工 程 版 权 作 品 的 利 用 问题
文化共 享工程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 工作任 务就是采 用现 代技术 手段 ,对 中华优 秀文 化信 息资源进 行数字化; _ 整 b- nJ 2 合, 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 , 传送到城市社 区 、 农村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并统一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朝着更加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
2. 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加强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规范资源的利用方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到优质的文化资源,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文化信息资源的分类和整合标准在文化信息资源的分类和整合方面,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各类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整合,以便更好地进行共享和利用。
2. 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标准需要明确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包括数字化的技术要求、数据格式等内容。
3. 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标准针对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标准和规范,包括资源的开放共享原则、利用的限制条件、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估标准等内容。
4. 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标准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是建设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对资源的保护要求、保护措施、违规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5.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评台建设标准共享评台的建设是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建设标准需要对共享评台的功能要求、服务标准、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规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讲座资源建设规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讲座资源建设规范制作要求第五条制作设计(一)构图合理,背景选用适当,字幕板书规范,画面视觉效果突出。
(二)镜头运用流畅,组接合理,推、拉、摇、移和切换等操作不丢失有效画面,不出现没有准备好的画面或空画面。
画面无明显抖动、摇晃、倾斜、虚焦等现象。
(三)曝光适当,灯光运用合理,无阴影,无布光不均现象。
(四)在录像过程中注重采用现场、图解、表演、模拟、示范、访谈、案例分析等表现手法。
(五)一般应有两台以上的摄像设备进行现场录制,并要进行必要的后期编辑。
第六条录像摄制讲座录像磁带采用Betacam-SP、DVCPRO25/50(推荐使用DVCPRO50)、DVCAM等任一种形式。
(一)录制标准:Betacam-SP1、讲座长度讲座长度指从讲座开始的第一帧画面开始到最后一帧画面为止的时间。
每场讲座的长度一般为90分钟左右。
制作讲座时间长度精确到帧。
2、电视图像●图像画面稳定,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色彩清晰、自然、无杂乱信号(闪烁、掉色、偏色、拉道、拉毛、波纹、花屏、不同步、噪波大等现象)。
正式讲座图像中不可出现彩条、彩底。
讲座内容图像不能出现夹帧、磁迹中断、偏磁等现象。
●图像信号的峰值电平为0.7Vр-р,视频全电视信号幅度为1Vр-р。
●讲座开始之前为1分钟彩条(校准信号100/0/75/0,基准磁平1KHz),30秒黑场。
●讲座最后一帧画面要求静帧2秒以上,后续黑场30秒,其后不允许有任何其它内容。
●讲座片尾长度不超过30秒。
最后一屏为版权声明,内容为“*****制作”。
●讲座记录段落内禁止出现彩条和其它杂乱信号。
●讲座中不能带营利性广告内容。
3、电视声音●Betacam格式磁带伴音记录在1声道。
●伴音平均电平:语言-7~-3VU,瞬间最大值允许达到0VU,音乐-7~0VU,瞬间最大值允许到+3VU(VU单位参照放像机声音标准单位)。
●使用PPM表监测声音峰值电平时,讲座声音峰值电平:音乐≤+5dB (PPU),语言≤0 dB(PPU)。
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数字资源标准规范
国家公共⽂化数字⽀撑平台数字资源标准规范国家公共⽂化数字⽀撑平台数字资源标准规范第⼆部分数字资源唯⼀标识符规范委托⽅:⽂化部全国公共⽂化发展中⼼研制⽅:北京⼤学2014年6⽉⽬录1 ⽬的和范围 (3)2 规范性引⽤⽂件 (3)3 术语和定义 (3)3.1 PDOI名称(PDOI name) (3)3.2 PDOI语法(PDOI syntax) (3)3.3 持久性(Persistent) (4)3.4 对象数据(Object) (4)3.5 元数据(Metadata) (4)3.6 唯⼀标识(Unique Identification) (4)3.7 兼容性 (Compatibility) (4)3.8 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4)4 语法规则 (4)4.1 ⼀般规则 (4)4.2 PDOI前缀 (5)4.3 PDOI后缀 (5)4.4 PDOI 的显⽰ (5)5 国家公共⽂化数字⽀撑平台PDOI管理 (6)5.1 前缀管理 (6)5.2 各级中⼼标码前缀⽰例 (6)5.3 显⽰⽰例 (6)附件:国家中⼼及各省级分中⼼前缀⼀览表 (7)1⽬的和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公共数字⽂化⽀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数字资源唯⼀标识符系统( Platform 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 ,简称PDOI )的体系框架、命名规则。
本规范仅供平台建设参与单位对数字资源对象进⾏标识。
⽅便资源对象的保存、迁移、交换和使⽤,可以有效地对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进⾏保护。
本规范不试图代替各平台参与单位已使⽤的标识系统,但可以将各单位机构已采⽤的标识符进⾏扩展,统⼀纳⼊到国家公共⽂化数字⽀撑平台体系中进⾏标识管理。
2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期的引⽤⽂件其虽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规范。
GB/T 2260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别代码ISO/IEC10646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RFC 3986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Generic SyntaxRFC 3629 UTF-8,a Transformation Format of ISO 10646《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标识符规范和应⽤指南》3术语和定义3.1PDOI名称(PDOI name)在PDOI系统内定义⼀个唯⼀对象(标识对象)的字符串。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为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图书馆也应成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去借助共享工程带来的资源建设力量,在共建共享工程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标签: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图书馆数字早在2002年4月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便已共同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文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并随即启动。
共享工程的实施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图书馆正是这部分资源的聚集存放地。
因此,为了进一步助推社会文化与学术的发展,我们图书资料工作者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好资料收集、管理与共享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数字信息资源。
一、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当前,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实际上都是以资源建设为主要核心,建设的重点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地方特色,主要工作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整合,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
出于对数字资源收集、制作以及格式等方面复杂程度的考虑,国家也先后对两者的资源建设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规范[1]。
虽然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两者的建设标准相同,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两者的建设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其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内容侧重点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特色馆藏等等,而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内容则更多地是面向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重点在于增强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注重实用性与大众性。
此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非常重视,在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少年版的资源建设方面尤为投入。
由此可见,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有着同样的建设标准,但在建设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不一样的侧重。
二、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方法1.借助共享工程资源,制作电子信息简报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书馆现有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重造,由无序性转变为条理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基层设备说明书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设备操作手册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2007-2前言为便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乡镇和街道、村与社区基层服务点人员的操作,我们编制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设备操作手册》。
该手册简要介绍了如何操作计算机、怎样通过ADSL上互联网、如何使用卫星基层应用系统、如何操作投影仪等内容,力求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有关问题,使基层服务人员更好地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
由于各地基层服务点使用的设备不尽相同,因此,手册中所使用的设备图片仅为举例说明,具体设备的操作还请仔细查看所用设备的有关材料。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2007年2月前言 (1)1如何操作计算机 (3)1.1计算机设备连接 (3)1.2计算机基本操作 (10)1.2.1开机与关机 (10)1.2.2光驱的使用 (11)1.3认识计算机中的文件 (12)1.4文件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20)1.5文件以及文件夹的查找 (23)1.6Windows操作系统窗口的使用 (27)1.7媒体播放器 (30)1.8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33)2如何使用ADSL上互联网 (36)2.1什么是ADSL (36)2.2ADSL连接图 (36)2.3ADSL上网 (36)2.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 (37)3如何操作卫星基层应用系统 (39)3.1查找基层版资源库中的资源 (41)3.2浏览资源 (45)3.2.1如何浏览图文资源 (45)3.2.2浏览视频资源的方法 (49)3.2.3浏览最新入库资源 (52)3.3如何下载插件 (53)3.4查看卫星直播节目 (56)4如何操作投影仪 (58)4.1投影仪与计算机的连接 (58)4.2投影仪的使用 (65)4.3安全使用规程 (73)4.3.1投影仪的放置和保存 (73)4.3.2规范使用电源 (74)4.3.3投影仪的使用环境 (74)4.3.4镜头和外壳的清洁 (74)1 如何操作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
通过共享工程,可以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国家 文化软实力。
工程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目标
建设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满足广 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任务
制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整合各级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
数字化和信息化
云计算和大数据
移动化和智能化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在将大 量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构建信息化平台,以便更方便地保 存、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未来,这 一趋势将继续加强,更多的文化遗产 将被数字化,并被用于创新的文化产 业和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 据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未来,云计算将为共享 工程提供更高效、灵活和低成本的数 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而大数据 技术则可以帮助共享工程更好地挖掘 和分析文化信息资源。
04
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共享工程通过整合全国各地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了一个 涵盖广泛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满足了人们对各类文化资源的需求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共享工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 高效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共享工程应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 高文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工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信息 资源和服务模式,推动我国文化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发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18年地方资源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项目承建单位:
组织申报单位:文化厅(局)项目申报负责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制作
二〇一七年
填写说明
一、填写前请认真阅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8年度地方资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如实填写。
二、本表各项均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表格每项均需填写,不得有空白项。
三、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资源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和提供成果形式:指预期建成资源库的容量与取得的最终成果形式,例如:文化专题片、多媒体资源库、舞台演出、讲座等。
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必须是实际参加本项目建设的人员。
不包括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经费预算: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四、本表一式三份报送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中心领导-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
码率:40Kbps
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转码生成
BETA带片源、DVD片源、VCD片源
微软
互联网应用
修订说明:
(1)存储格式
视频资源存储格式遵循就近就高原则。
①高质量BETA带片源:选用25M码流的AVI文件(MPEG2编码,视音频分离)。
②DVD或较差的BETA带片源:选用6M码流的AVI文件(MPEG2编码,视音频分离)。
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
基本用途
格式类型
对象
名称
数据格式参数
建立方式
适用片源
格式规范来源
推荐应用范围
存
储
1、标清视频
(AVI格式,MPEG2编码,码率25M)
标清存储视频
分辨率:720×576
幅宽比:4:3
帧率:50i
量化:8bit
取样结构:4:2:2
压缩格式:Mpeg2 IBP GOP=4Ref=2
文件格式(后缀):MPG
码率:6Mbps
内嵌音频:
声道格式:MP2立体声左右声道
取样频率:48Khz
量化:16bit
码率:128kb/s
信号采集或文件转码
BETA带片源、DVD片源
ISO
低端非编及播放设备(计算机、移动播放器等)应用、政务外网(或硬盘方式)下发
4、标清视频
(WMV,1.5M)
标清应用视音频
微软
卫星播发、政务外网(或硬盘方式)下发、互联网应用
5、标清视频
(WMV,300K)
标清应用视音频
分辨率:352×288(CIF)
幅宽比:4:3
帧率:25fps
量化:8bit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2.06•【文号】办公共发[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办公共发〔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完善建设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申报、立项审批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现制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请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成立本地区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严格管理,督促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认真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2013年度资源建设任务,并于2013年1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申报书由该中心另发)。
联系方式:1.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图书馆处联系人:韩沫联系电话:************2.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资源处联系人:王丽华、薛鑫卉联系电话:************、************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文化部办公厅2012年12月6日附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规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关于规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各级机构名称与标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中“建立和完善以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社区和乡镇、村基层服务点为主体的四级服务体系”的要求,现将有关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机构的名称与标牌内容规范如下:
一、名称
1、省级分中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
2、支中心。
地(市、盟、州)、县(市、区、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设立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
3、基层服务点。
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二、标牌
(一)材质:采用银灰色底的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制作。
(二)规格:宽600mm,高400mm。
(三)文化共享工程标识颜色:蓝色90 M 10 Y50 K20;橙色Y100 M60;
(四)字体:文字使用红色。
第一排为“宋黑”字体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二排为“隶书”字体分别为“基层服务点”。
(五)规范的标牌样式可从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社文处长专栏”下载。
特此通知
2012年5月21日。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创新能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应运而生。
一、背景与意义1.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文化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音像、文物、文献、数字内容等。
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形式多样,但却存在着信息搜集、处理和使用的不便利性,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限制了文化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2. 意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文化信息的便捷获取、高效传播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文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获取成本,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文化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事业的融合和发展。
二、标准的内容与要求1. 标准的内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开放标准:明确资源开放的边界、内容、方式、权限和限制,供用户合法合规地获取和使用。
(2)资源共享标准:规定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和途径,促进文化信息的全面流通。
(3)资源分类标准:建立一套统一的资源分类体系,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使用。
(4)元数据标准:统一资源的元数据描述方式,实现资源的准确识别和描述。
(5)数字化标准:规定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
2. 标准的要求(1)标准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有效指导和规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2)标准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保证统一性的前提下,允许地方性和部门性差异。
(3)标准应与国际接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经验,使我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达到国际水平。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探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探析隋林晶【摘要】通过对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网站进行调查,对文化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发现现存的一些问题,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工作管理3方面提出关于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5(027)005【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地方特色资源【作者】隋林晶【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情档系,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称文化共享工程)自2002年4月起开始实施,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并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文化创新工程。
该工程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资源建设始终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而“地方特色资源”是资源建设的重点。
要保证文化共享工程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具有文化特色优势的能够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地方文化信息资源。
在文化共享工程中,一般将各省的公共图书馆设为省级分中心,各省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自身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同时整合、加工、传播当地文化系统和其它相关文化机构的地方文化资源,从而对祖国丰富的地方文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形成一批共享工程地方的、民族的、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
笔者对全国各省级分中心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主要方法为逐一登录各地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网站,了解有关地方特色资源的栏目或者数据库,这些特色资源数据库和栏目体现了各省级分中心特色资源建设情况。
在调查的31个省中,各省均建立了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网站,其中广西省建立了两个省级分中心,分别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和广西桂林分中心。
文化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V2.0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视频资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视频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是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视频资源有来源介质类型多,质量差别大,内容价值不同等特点,使得视频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变得纷繁复杂,难以操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简称格式规范),供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参照选用,以进一步统一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标准,推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规范化。
1 视频资源概述与语音、文本信息相比较,视频资源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被人理解的特点,但其结构复杂,涉及的参数较多,数字化加工也就要求更高。
1.1 磁带格式视频(Video)一词源于电视技术,是与动画类似的一种运动图像,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画面组成的。
通常把采集于自然景物的动态影像称为视频,而这一过程是借助摄像机来完成的,来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被传送到录像机,录像系统采用电磁转换的方式将视频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我们常见的磁带格式有:1.1.1 类比磁带格式AmexVERA (BBC实验性实作,1958年)U-matic (Sony)Betamax (Sony)BetacamBetacam SP2" Quadruplex videotape (Ampex)1" Type C videotape (Ampex and Sony)VCR, VCR-LP, SVRVHS (JVC)S-VHS (JVC)VHS-C (JVC)Video 2000 (飞利浦公司)Video8Video Hi81.1.2 数位磁带格式D1 (Sony)D2 (Sony)D3D4D5 HDDigital Betacam (Sony)Betacam IMX (Sony)HDVProHD (JVC)D-VHS (JVC)DVMiniDVMicroMVDigital8 (Sony)1.1.3 光盘储存格式DVD镭射影碟 (Laserdisc, MCA与飞利浦公司)Blu-ray Disc (Sony)增强型通用光盘 (EVD, 中国政府推动的格式)HD DVD (日立与东芝)(注:其他类型可根据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和广电行业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
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的重要载体。
从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到在线课程平台的教学视频,从企业的数据库到政府的电子文档,数字资源无处不在。
然而,要确保这些数字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互操作性,就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
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确保了数字资源的质量。
通过明确的标准,对资源的采集、整理、描述、存储等环节进行规范,可以避免数据的错误、缺失和不一致,从而提高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标准规范有助于提高数字资源的可用性。
合理的分类、标签和索引能够让用户更轻松地找到他们需要的资源,良好的格式和编码能够在不同的设备和平台上顺利展示和使用。
再者,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能够促进数字资源的互操作性。
这意味着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可以相互交流和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那么,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明确采集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比如,对于图像资源,要规定采集的分辨率、色彩模式和文件格式;对于文本资源,要确定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同时,还要注意采集过程中的版权问题,确保合法合规地获取资源。
数据整理环节至关重要。
这包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去重、纠错等操作。
例如,去除重复的记录,修正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注,以便后续的检索和利用。
分类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原则,标注要准确清晰,能够反映数据的关键特征。
数据描述也是数字资源加工的重要一环。
通过元数据来描述资源的属性,如标题、作者、创建时间、主题等。
元数据的标准要统一,以便不同系统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换这些信息。
良好的元数据能够提高资源的发现率和利用率。
存储方面,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考虑到数据的规模、访问频率、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同时,要制定备份和恢复策略,以防止数据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V2.0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视频资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视频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是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视频资源有来源介质类型多,质量差别大,内容价值不同等特点,使得视频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变得纷繁复杂,难以操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简称格式规范),供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参照选用,以进一步统一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标准,推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规范化。
1 视频资源概述与语音、文本信息相比较,视频资源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被人理解的特点,但其结构复杂,涉及的参数较多,数字化加工也就要求更高。
1.1 磁带格式视频(Video)一词源于电视技术,是与动画类似的一种运动图像,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画面组成的。
通常把采集于自然景物的动态影像称为视频,而这一过程是借助摄像机来完成的,来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被传送到录像机,录像系统采用电磁转换的方式将视频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我们常见的磁带格式有:1.1.1 类比磁带格式AmexVERA (BBC实验性实作,1958年)U-matic (Sony)Betamax (Sony)BetacamBetacam SP2" Quadruplex videotape (Ampex)1" Type C videotape (Ampex and Sony)VCR, VCR-LP, SVRVHS (JVC)S-VHS (JVC)VHS-C (JVC)Video 2000 (飞利浦公司)Video8Video Hi81.1.2 数位磁带格式D1 (Sony)D2 (Sony)D3D4D5 HDDigital Betacam (Sony)Betacam IMX (Sony)HDVProHD (JVC)D-VHS (JVC)DVMiniDVMicroMVDigital8 (Sony)1.1.3 光盘储存格式DVD镭射影碟 (Laserdisc, MCA与飞利浦公司)Blu-ray Disc (Sony)增强型通用光盘 (EVD, 中国政府推动的格式)HD DVD (日立与东芝)(注:其他类型可根据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和广电行业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2 数字视频文件格式视频分为模拟信号视频和数字信号视频。
数字视频有很多优点,可以直接进行随机存储,使得视频图像检索变得很方便,数字视频的复制和传输都不会造成质量下降,很容易进行非线性编辑等。
数字视频资源文件格式主要为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所应用。
数字视频文件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影像文件,比如说常见的DVD、VCD。
其二是流式视频文件,这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的“后起之秀”。
主要服务方式和功能包括视频点播、新闻点播、远程教学和数字图书馆等。
目前流行的数字视频资源文件格式有AVI格式、MOV 格式、MPEG/MPG/DAT格式、VOB格式、RM格式、WMV格式、ASF格式、MP4格式(手机常用视频)、3GP格式(手机常用视频)、AMV格式(一种mp4专用的视频格式)等。
2 格式规范说明2.1格式规范制定原则加工格式的统一是视频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和保障。
在制定视频格式规范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2.1.1通用性文化共享工程的视频资源来源广泛,涉及电视台、出版发行单位、图书馆、其他视频制作单位,并且视频资源服务模式多样,服务范围涉及领域较多。
必须采用最通用的格式标准指导视频资源建设,以达到兼顾更多复杂情况的目的。
2.1.2开放性虽然本规范主要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但要考虑到与广电系统的紧切关系,在制定本规范时,坚持开放原则,吸收广电和数字图书馆各家之长,是标准规范更能够经受技术的变迁和时间的考验。
2.1.3实用性本规范的研究制定源于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与各级分中心视频资源应用的现实需求,标准规范在研制过程充分考虑了能够满足普遍应用需求,也考虑到特殊应用需求的可扩展性,并已在文化共享工程各省中心进行应用调研测试。
2.1.4阶段性本规范在文化共享工程视频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标准进行修改扩展,逐步完善。
因为它是为视频资源建设和应用而服务,所以随着视频资源建设及应用的不断变化格式规范,还将被进一步扩展修正。
2.2视频分类根据文化共享工程视频源质量,将原始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广电播出级质量视频资源,这类资源一般为电视台录播、现场拍摄形成,介质多为磁带(DVCPRO25、DVCPRO50、较高质量的BETACAM磁带);第二类为准广电播出级质量视频资源,这类资源多来自出版发行单位,有的是机构自己保存的资料等,介质多为(DVD,质量较差的BETACAM磁带);第三类为浏览级质量的视频资源,这类资源介质多为VCD光盘和流媒体格式资源。
2.3数字视频资源的级别根据数字化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本规范将数字视频分为两个级别,即保存级和应用级。
2.3.1保存级保存级数字视频资源用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可作格式转换和复制的母本,以备必要时再利用。
该级别的视频资源为视频、音频分开,视频文件格式为AVI,音频文件为WAV。
根据视频源的不同可有不同码率参数。
2.3.2应用级应用级数字视频资源因用途和使用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以下3个级别:(1)L级:多用于投影仪、计算机、移动播放器、共享机等。
低端非编设备以及电子政务外网(或硬盘方式)下发(2)M级:多用于局域网、卫星广播及投包、卫星播发、政务外网(或硬盘方式)下发。
(3)S级:多用于互联网访问。
3 推荐格式规范用于保存的视频格式建议选择与视频源质量接近的标准,就高不就低,同时考虑存储成本灵活应用。
用于服务的视频格式标准建议从适应应用环境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格式标准。
3.1一级推荐标准 (视频源质量达到广电播出级质量的资源)级别格式类型对象名称数据格式参数建立方式标清存储视频分辨率:720×576幅宽比:4:3帧率:50i量化:8bit取样结构:4:2:2压缩格式:Mpeg2 IBP GOP=4 Ref=2文件格式:AVI码率:23.4Mbps信号采集或DVD文件转码存储——标清视频(AVI格式,MPEG2编码,码率25M)高质量音频 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取样频率:48Khz量化:16bit存储格式:PCM WAV码率:1.6Mbps信号采集或DVD文件转码应用L标清视频(PS格式,MPEG2编码,码率6M,视音频合一) 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720×576幅宽比:4:3帧率:25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Mpeg2 IBP GOP=12 Ref=2文件格式(后缀):MPG码率:6Mbps内嵌音频:声道格式:MP2立体声左右声道取样频率:48Khz量化:16bit码率:128kb/s信号采集或文件转码M标清视频 (WMV,1.5M) 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720×576幅宽比:4:3帧率:25fps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WMV9(VC-1)文件格式:WMV码率:1.372Mbps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采样频率:48KHz量化:16bit码率:128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转码生成S标清视频 (WMV,300K) 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352×288(CIF)幅宽比:4:3帧率:25fps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WMV9(VC-1)文件格式:WMV码率:260Kbps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采样频率:32KHz量化:16bit码率:40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转码生成3.2二级推荐标准 (视频源质量达到准广电播出级的资源)级别格式类型对象名称数据格式参数建立方式保存 ——标清视频(AVI格式,MPEG2编码,码率6M) 标清存储视频分辨率:720×576幅宽比:4:3帧率:50i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Mpeg2 IBP GOP=12 Ref=3文件格式:AVI码率:4.4Mbps信号采集或DVD文件转码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 取样频率:48Khz 量化:16bit存储格式:PCM WAV 高质量音频码率:1.6Mbps信号采集或DVD 文件转码L3、标清视频 (PS 格式,MPEG2编码,码率6M,视音频合一)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720×576 幅宽比:4:3 帧率:25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Mpeg2 IBP GOP=12 Ref=2 文件格式(后缀):MPG 码率:6Mbps 内嵌音频:声道格式:MP2立体声左右声道 取样频率:48Khz 量化:16bit 码率:128kb/s信号采集或文件转码M4、标清视频 (WMV,1.5M)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720×576 幅宽比:4:3 帧率:25fps 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 压缩格式:WMV9(VC-1) 文件格式:WMV 码率:1.372Mbps 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 采样频率:48KHz 量化:16bit 码率:128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 转码生成应用 S5、标清视频 (WMV,300K)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352×288(CIF) 幅宽比:4:3 帧率:25fps 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WMV9(VC-1) 文件格式:WMV 码率:260Kbps 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 采样频率:32KHz 量化:16bit 码率:40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 转码生成3.3三级推荐标准 (视频源质量相当于浏览级的视频资源)4 文化共享工程视频应用对应格式格式 用途 使用频率 特点 编码 播放质量播放软件备注 1.5m-wmv 卫星、基层版、政务外网高 流媒体 Wmv9一般 WinMedia 300k-wmv中心网站、基高流媒体Wmv9较差 WinMedia级别格式类型对象名称数据格式参数建立方式M4、标清视频 (WMV,1.5M)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720×576幅宽比:4:3 帧率:25fps 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 压缩格式:WMV9(VC-1) 文件格式:WMV 码率:1.372Mbps 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 采样频率:48KHz 量化:16bit 码率:128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 转码生成应用S5、标清视频 (WMV,300K)标清应用视音频分辨率:352×288(CIF) 幅宽比:4:3 帧率:25fps 量化:8bit取样结构:4:2:0压缩格式:WMV9(VC-1) 文件格式:WMV 码率:260Kbps 内嵌音频声道格式:立体声左右声道 采样频率:32KHz 量化:16bit 码率:40Kbps由标清存储视频Offline 转码生成层网站6m-mpg 移播宝、基层加工一般 可编辑 MPEG2好 WinMedia6m-avi 存储 一般 音视频分开,便于编辑、存储MPEG2好 专业软件8m-avi 存储 一般 音视频分开,便于编辑、存储 MPEG2好 专业软件 15号千里马有此格式25m-avi 存储 一般 音视频分开,便于编辑、存储MPEG2好 专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