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话

合集下载

武汉话起源研究报告

武汉话起源研究报告

武汉话起源研究报告武汉话起源研究报告武汉话,即武汉市方言,是武汉地区特有的一种中文方言。

武汉话的起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文将从历史、地理、语言等角度进行研究,以揭示武汉话的起源。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武汉地区早在古代就是繁荣的文化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武汉分别是楚国和汉、唐、宋的重要城市。

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武汉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其次,从地理角度来看,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这使得武汉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交流中心。

大量的商人和外来移民涌入武汉地区,各种方言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武汉独特的方言特点。

再次,从语言角度来看,武汉话与周边地区的方言有所区别,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武汉话通过与官话、江汉官话、湖北官话等方言的融合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语音体系和词汇用法。

例如,武汉话中的“了解”常常用“理度”来表示,这在其他方言中是少见的。

除此以外,武汉话还受到了文化、历史事件的影响,使其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较早的时期,武汉地区受到北方骑马民族的侵扰,这使得武汉话中出现了一些与北方方言相似的特点,例如“着”、“买卖”等词语的发音。

综上所述,武汉话的起源是一个复杂多元的过程,受到历史、地理、语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地理和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武汉话的起源与发展。

[参考文献]1. 陈秀英. 汉语方言的地理因素在武汉方言中的体现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1).2. 胡毅琢. 试析武汉方言的起源 [J]. 中外苏联文化交流, 2016(9).3. 邓小华. 浅析武汉方言的语音体系 [J]. 长江大学学报, 2017(2).。

武汉话

武汉话
1.你赫我: You kidding me?
例句: 你赫我, 你还在屋里?
You kidding me ? You're still home?
2.闹眼子: Fooling around, messing around
例句: 莫闹眼子喂! 都在等你!
Stop fooling around! Everybody's waiting!
例句: 给你玩个尖板眼看哈.
You wanna see some real shit?
11.打牛的: gangbangers
例句:穿得像打牛的。
You dressed like those gangbangers.
12.信的足: cocky
例句: 莫太信的足列!
3.搞莫名堂? :What the hell?
例句:搞莫名堂? 你还要吹头发?
What the hell? You wanna dry your hair?
4.信了你的邪: I just can't believe it
5.裹筋: troublesome
例句: 你真是裹筋啊。
That's bullshit, the price is just too high!
8.掉得大: get the worst of it
例句: 这回我们掉得大列。
Now we got the worst of it.
9.水货: fake
10.板眼, 尖板眼: shit, real shit.
Don't be so cocky!
13. 学的熟: got it going on
例句: 他学的满熟。

武汉话掉底子的意思

武汉话掉底子的意思

武汉话掉底子的意思
摘要:
1.武汉话简介
2.掉底子的含义
3.掉底子的用法和例句
4.掉底子与武汉文化
正文:
武汉话,作为湖北地区的方言,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这独特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词汇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掉底子”。

掉底子,字面意思是“掉入底部”,在武汉话中引申为“丢脸、出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做出了失态、失礼的行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颜面尽失。

在武汉话中,掉底子的用法和例句有很多。

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别人可能会用“你真是掉底子了!”来表示对他们的不满。

又如,当两个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导致关系破裂,其中一方可能会说:“我们这么多年的友谊,现在因为一点小事就掉底子了。


掉底子这个词,与武汉地区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武汉人热情、豪爽、讲义气,因此,在武汉话中,面子问题尤为重要。

掉底子,作为一种对失态行为的评价,体现了武汉人对尊严和面子的看重。

同时,掉底子也反映了武汉人直率坦诚的性格特点,他们善于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总之,武汉话中的“掉底子”一词,既是武汉地区人们情感表达的一部
分,也是武汉文化的一个缩影。

武汉话经典语段

武汉话经典语段

以下是一段比较经典的武汉话语段,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咋嫩个瓜兮兮的啊?武汉话是地方方言,它的语言风格既有江汉平原方言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有一种风趣幽默的特点,例如,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见面后,为了打破生分的局面,一句“搞么事呆?吃了饭冇得?”会让双方一下子亲近起来。

有好事者故意模仿外地人的口音,装腔作势地发出一声不太地道的老武汉话干咳,马上会引来周围人的一阵善意哄笑。

而当有人说出一句地道的粗话时,大家也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


以上这段话描绘了武汉话的幽默特点,以及武汉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武汉话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在武汉话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俚语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表达方式既有趣又生动,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此外,武汉话中还有一些经典的语段,例如:“伢子嘞,你莫伢子伢地叫哟!‘伢’是武汉人对小孩的俗称。

而当一个人自谦地称自己为‘伢子’时,听者往往会说‘莫伢子伢地叫哟’,这是一种调侃和安慰。

”这段话表达了武汉人对彼此之间的亲切称呼和互相调侃的特点,也展现出武汉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总之,武汉话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它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在武汉话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俚语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表达方式既有趣又生动。

同时,武汉话中还有一些经典的语段,这些语段不仅表达了武汉人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也展现出武汉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武汉方言100句

武汉方言100句

武汉方言100句一、日常用语1.你莫慌撒!(你别着急!)2.搞么斯唦?(干什么呢?)3.蛮扎实咧!(很厉害、很棒。

)4.灵醒得很!(形容人很机灵。

)5.岔巴子!(形容人爱多嘴。

)6.苕吃哈胀!(形容人猛吃猛喝。

)7.裹筋得很!(形容人很麻烦、难搞。

)8.闹眼子!(形容人做不靠谱的事。

)9.信了你的邪!(表示惊讶、不相信。

)10.么样搞唦?(怎么办呢?)11.蛮烦人咧!(很让人厌烦。

)12.欠你滴唦!(表示对方厉害,有调侃之意。

)13.莫鬼款!(别瞎聊。

)14.冇得么事!(没什么事。

)15.有点板眼咧!(有本事、有能耐。

)二、生活场景16.过早冇?(吃早饭了吗?)17.热干面七鸟冇?(吃热干面了吗?)18.克哪里玩咧?(去哪里玩呢?)19.回克!(回去。

)20.出克!(出去。

)21.带哪里唦?(在哪里呢?)22.莫瞎跑!(别乱跑。

)23.蛮热咧!(很热。

)24.蛮冷唦!(很冷。

)25.下雨哒!(下雨了。

)26.天晴哒!(天晴了。

)27.堵车堵得黑人!(堵车很严重。

)28.等哈子!(等一下。

)29.快点撒!(快点。

)30.莫磨洋工!(别磨蹭。

)三、人物称呼31.老头(对老年男性的称呼)32.太婆(对老年女性的称呼)33.男将(对成年男性的称呼)34.女将(对成年女性的称呼)35.伢(孩子)36.小伢(小孩)37.姑娘伢(女孩)38.儿子伢(男孩)39.拐子(大哥)40.嫂子(哥哥的妻子)41.舅辫子(舅舅)42.姨妈(母亲的姐妹)43.老亲爷(岳父)44.老亲娘(岳母)四、情感表达45.蛮舒服咧!(很舒服。

)46.心里烦!(心情烦躁。

)47.蛮高兴!(很高兴。

)48.气得死人!(非常生气。

)49.急得跳脚!(很着急。

)50.蛮快活!(很快乐。

)51.心里怄不过!(心里很憋屈。

)52.蛮过瘾!(很尽兴。

)53.蛮造业!(很可怜。

)54.蛮得味!(很有意思。

)55.蛮来菜!(很在行。

)五、描述事物56.这个东西蛮好看咧!(这个东西很漂亮。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摘要:
1.引言
2.武汉话简介
3.武汉话口头禅的特点
4.武汉话口头禅的例子
5.武汉话口头禅的文化价值
6.结语
正文: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武汉话,作为汉语言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汉话口头禅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武汉话。

武汉话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族,官话方言中的江淮官话——洪巢片。

武汉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有一定程度的独特性。

其发音较为复杂,声调种类繁多,共有5个声调。

武汉话的词汇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古词和方言词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武汉话口头禅的特点。

武汉话口头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二是简洁明了,易于传播和记忆;三是富有感情色彩,反映了武汉人民的性格特点。

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典型的武汉话口头禅。

例如,“扎实”(表示“确实”或“非常”);“扎实地”(表示“非常地”);“猴”(表示“很”或“非
常”);“嘞”(表示“在”或“从”);“哈数”(表示“程度”);“过细”(表示“仔细”)。

武汉话口头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武汉话口头禅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民俗、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对于研究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武汉话口头禅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丰富了汉语言的多样性,为汉语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总之,武汉话口头禅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

武汉方言常用语 版

武汉方言常用语 版

一、称谓1.老头(爸爸)2.老娘(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11. 家家(外婆)12. 爹爹(外公)13. 娘娘(父亲弟弟的老婆。

读一声)二、生活1.蛮扎实(厉害、身体结实)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

“胯”读三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

“称”读一声,“透”读三声)7.打赤巴(裸露上半身)8.打挑瓜(全裸。

“挑”读3 声)9.条居(扫帚)10.袱子(毛巾)11.滋(擦,如橡皮擦叫作“滋皮”)12.灶妈子(蟑螂)13.刮气(长的好看。

“刮”读二声)三、聊天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3.是说唦(表示赞同)4.耍拉(麻利)5.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6.喔涩(意思同上,“喔”读二声)7.是/不是那个事(是/不是那回事;像/不像样)8.晕(慢性子)9.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冇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这题目满裹人")13.扳沙(=不停地动)14.敲死(=(广州话)衰人)15.翘胯子(=①翘二郎腿②呜呼哀哉)16.不中神(=不行了)17.鬼款/瞎款(=胡说、乱讲)18.翻翘(=不服气,"翘"读1声)19.德罗(=得意,"德"读3声)20.掉得大(=出丑、吃亏)21.掉底子(=丢人)22.嚼叽/嚼腮/嘀哆(=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23.蛮扎得(=喜欢乱嚷嚷)24. 岔巴子(=多管闲事)五、其他生活用语1、洗了睡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

武汉话

武汉话

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拥?(=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印?3.是说?~ (=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拥檬? (=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 (=搞么名堂?~;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这题目满裹人13.扳沙(=不停地动)14.敲死(=(广州话)衰人)15.翘胯子(=①翘二郎腿②呜呼哀哉)16.不中神(=不行了)17.鬼款/瞎款(=胡说、乱讲)18.翻翘(=不服气,“翘“读1声)19.德罗(=得意,“德“读3声)20.掉得大(=出丑、吃亏)21.掉底子(=丢人)22.嚼叽/嚼腮/嘀哆(=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23.蛮扎得(=喜欢乱嚷嚷)24. 岔巴子(=多管闲事)一、武汉话发音标准“zh ch sh z c s”一律发“z c s”即所谓的没卷舌音,韵母是“ing”的统一念“in”即所谓的不读后鼻音,当“sh、s 和“u”一起发音时读“xü ”如“树”读“续”,“输”读“虚”。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1. "咋咧"(zǎ liē)- 表示问候,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你好”或“怎么样”。

2. "嘛样"(má yàng)- 表示询问或确认某个事物的状态或情况,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怎么样”或“如何”。

3. "挺啵钱"(tǐng bō qián)- 表示事情很值得或很好。

例如:“这个菜味道还挺啵钱的”。

4. "歇着啊"(xiē zhe a)- 表示告别或道别。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见”。

5. "叨劳"(dāo láo)- 表示感谢或道谢。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谢谢”。

6. "咦嘞"(yílē)- 表示惊讶、疑问或受到打扰。

相当于普通
话中的“哎呦”或“嗯”。

7. "没歹事"(méi dǎi shì)- 表示没有问题或没关系。

相当于普
通话中的“没事”。

8. "撩鞋"(liāo xié)- 表示烦恼、麻烦或不愉快。

例如:“今天
真是撩鞋,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9. "吃得住"(chī de zhù)- 表示能够承受或吃得消。

例如:“这个菜辣得住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武汉话口头禅,当然还有其他口头禅如“哈”、“来啐啐”等等。

随着地区和个人习惯的不同,口头禅也会有所
差异。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武汉话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百句经典汉话与解释1.不服周:不服气。

2.秺把子(岔巴子):形容嘴巴不严和随意串门的人,也指言行过于随意。

3.宁馨(灵醒):漂亮,整洁,可形容人、事、物。

4.过早:吃早点。

5.难(劳)为: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6.尖板眼:形容特别新奇、尖端的事物。

7.抬庄:捧场。

8.撩撇:简单、方便;也指干脆、爽快,直截了当。

9.板(扳)痧:乱动弹。

10.掉底子:丢丑,丧失身份、规矩;也指揭底。

11.灶马子:蟑螂。

12.闹眼子:敷衍;胡闹,逗着玩。

13.三不之:偶尔、不时常、碰巧。

14.挖地脑壳:在街头饮食摊吃喝;在街头摆地摊卖东西。

15.信了你的邪:表佩服(含讽刺意味)。

16.垃坬:不干净、脏。

17.灵光:聪明。

18.撮虾子:临时性的挣钱方式。

19.掉得大:很丢丑;彻底揭露其老底。

20.弯倒船扯皮:形容有意、特意借机闹事。

21.就味:迁就他人的想法。

22.闹(痨)药:本意指毒药,形容喜欢制造事端、胡闹的人。

23.撮白:骗取。

24.嘀嘀哒:吹牛;吹牛的人。

25.杀签子:进谗言。

26.你吓我:用来表示惊讶、不满、不以为然等。

27.玍(嘎)巴子:性格乖僻的人。

28.诈倒裹:冒充;虚张声势。

29.醒倒媚:故意装傻,欺骗他人。

30.搭白算数:说话算话。

31.刁是撮非:四处挑拨。

32.淘神:费心费力。

33.挓(扎)心:心里不痛快。

34.疯得板:故意胡闹、装疯。

35.尖(悭):小气。

36.仙健:形容老人身体健康。

37.刮气:漂亮。

38.撮拐:说人坏话。

39.差火:不地道。

40.溜耍:形容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41.恶躁:凶恶,厉害。

42.闪杆:形容言行不一。

43.毛痞:耍赖。

44.弯管子:形容说话不标准。

45.听了头:原指麻将将要胡牌,引申为有望成功。

46.搞么事:干什么。

47.讲味口:够意思。

48.黄鹤楼上看翻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武汉话夸奖

武汉话夸奖

武汉话夸奖
1.扎(念za)实:夸人厉害,也可以说食物分量足。

2.蛮有板眼:夸人有水平聊撇:夸人干练、不拖沓。

3.耍拉:夸人不拖沓、爽快蛮清白:夸人明事理、讲道理。

4.抻敨(tou):夸人很清爽、有精神、体面整洁。

5.是那(读la)个事:夸人事情做得到位,够胃口。

6.狠拐子:夸人有魄力,敢做敢为。

7.灵(lin,念二声)醒:夸人好看、整洁、聪明。

8.剐气:夸人好看、漂亮条子正:夸人身材好。

9.中神:这个一般说“不中神”,意思是不行了、情况不妙。

10.嘚罗:夸人得意的样子,但其实多用于贬义。

11.尖板眼:夸人有稀奇古怪的点子或东西。

12.过细:夸人仔细、细致、不马虎。

13.贼:夸人聪敏sán:夸人快活、漂亮、风光。

14.咦额(要连起来拖着读,文字难以表达):多用来调侃,作为语气词简直是万用。

15.跳暂:夸人办事机灵、反应快。

16.得(dei,念三声)实:夸人能吃、扎实、厉害、能力过硬。

17.精怪:夸小孩子古灵精怪。

18.不服周(zo,念一声):夸人不服别人,有勇气,但经常是用来作贬义,形容这个人苕,有点傻。

19.不信邪:类似于不服周。

20.蛮有哈数(shou,念四声):夸人心里有谱泼辣:夸人手脚麻利、不挑食,也可以说性格开朗、热情、火辣。

武汉方言100句,你晓得吗

武汉方言100句,你晓得吗

武汉⽅⾔100句,你晓得吗编前语:⽅⾔是⽂化的活化⽯,每个⼈都拥有⾃⼰的⽅⾔。

武汉⽅⾔博⼤精深,与数千年的武汉历史⽂化⼀脉相承。

最为骄傲的是,国粹京剧⾥如实完整地保留着⼤量地道的汉腔⾳韵,代表着中原语⾳⽂化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笔者业余从事武汉⽅⾔研究⼗余年,专注于正字与释义。

2010年,发起武汉⽅⾔专家与⽹友(业余⽅⾔爱好者)⾯对⾯交流活动;2011年,倡议评选《百句经典汉话》活动,得到众多⽅⾔专家、⽂史专家、作家和艺术家以及媒体和⼴⼤⽹友、读者热情⽀持和参与。

2012年,发起规范武汉⽅⾔⽤字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部分武汉⽅⾔⽤字进⾏规范,并向社会推荐⾸批近90个规范⽤字。

⾛向国家中⼼城市的武汉,南来北往的⼈川流不息,每时每刻,都有⼤量外地⼈来此,或旅游、或求学,或暂住、或定居,这些⼈都可以称为临时武汉⼈或者新武汉⼈。

为了让他们适应武汉⽣活,了解武汉⽂化,特意编写出这份《武汉⽅⾔100句》,作为简明读本,谨供参考。

这100句武汉⽅⾔的注⾳、注释,以武汉⽅⾔专家朱建颂先⽣的相关考证成果为主要依据,并参照《汉语⽅⾔⼤辞典》等学术资料、采⽤业余⽅⾔研究者的挖掘发现编撰⽽成,难免挂⼀漏万。

《武汉⽅⾔100句》,是胡全志编撰待编的《武汉⽅⾔300句》简明读本中的⼀部分,这是⼀项探索性的⼯作,恳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1.⽼头(té、tó)——对中年以上⽗亲的谑称。

也泛指⽼年男性。

例:“明天是我⽼头60⼤寿,黄鹤楼的烟黄鹤楼的酒都是他最喜欢的。

”“那个⽼头蛮扎实,10分钟就钓了三条鱼。

”(“头”,不作“特”。

) 2.⽼娘——对中年以上母亲的谑称。

例:“我⽼娘总是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娘”,不作“俩”。

) 3.⽼亲爷——岳⽗。

也称岳⽼头;在家中也称⽼头。

例:“我⽼亲爷性格开朗,吃得、喝得、睡得、玩得,年轻时是玩打(练武)的,正咱都打得死⽼虎。

” 4.⽼亲娘——岳母。

家庭中也称⽼娘。

武汉话吃饭日常用语大全

武汉话吃饭日常用语大全

武汉话吃饭日常用语大全
以下是武汉话中关于吃饭的一些日常用语:
1.“么丝”:“么丝”在武汉话中表示“什么”,常用于疑问句中,例如“么时候吃饭?”
2.“豆丝”:“豆丝”表示肯定或赞同,例如“豆是你说的丝啊!”
3.“一不拉丝”:“一不拉丝”表示“一直”或“总是”,例如“你一不拉丝吃这么多。


4.“十一个挤,十二个插;十三十四奏两哈”:“这句话”在武汉话中是一种形容餐桌座位的俗语。

意思是,如果一桌做了10个人,再来一个就挤一挤,这就叫十一个挤。

如果11个人一桌,再来一个就成了12个,也可以那把椅子找个空挡插进来。

如果再多了的话,人数达到13个或14个,一个桌子即使坐得下,那也还是显得太寒酸了,所以就得分成两桌做,这就叫做‘做两哈’!”
5.“妈个鬼,烧开水!”:这是武汉话中表示不满或者抱怨的口语,意思是“真糟糕”或“真让人生气”。

6.“提个篮子瘪个嘴!”:这是武汉话中表示不满或者抱怨的口语,意思是“说别人坏话”或者“抱怨不停”。

7.“腊肉下油面”:这是一句形容食物的俗语,意思是“有盐(言)在先”,也就是说在吃饭之前要先品尝一下食物的味道。

8.“吃亏”:在武汉话中,“吃亏”表示“上当”、“受骗”,例如“你昨天买的那个东西吃亏了。


9.“肉包子打狗”:这是一句形容事情无法挽回的俗语,意思是“有去无回”,常用于形容投资或者借出去的钱无法收回。

10.“吃猪油穿肠子”:这是一句形容贪吃的俗语,意
思是“两面光”,即表面光鲜亮丽,内心却贪得无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武汉话关于吃饭的日常用语,希望能够帮到您。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汉话与解释1.不服周:不服气。

2.秺把子(岔巴子):形容嘴巴不严和随意串门的人,也指言行过于随意。

3.宁馨(灵醒):漂亮,整洁,可形容人、事、物。

4.过早:吃早点。

5.难(劳)为: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6.尖板眼:形容特别新奇、尖端的事物。

7.抬庄:捧场。

8.撩撇:简单、方便;也指干脆、爽快,直截了当。

9.板(扳)痧:乱动弹。

10.掉底子:丢丑,丧失身份、规矩;也指揭底。

11.灶马子:蟑螂。

12.闹眼子:敷衍;胡闹,逗着玩。

13.三不之:偶尔、不时常、碰巧。

14.挖地脑壳:在街头饮食摊吃喝;在街头摆地摊卖东西。

15.信了你的邪:表佩服(含讽刺意味)。

16.垃坬:不干净、脏。

17.灵光:聪明。

18.撮虾子:临时性的挣钱方式。

19.掉得大:很丢丑;彻底揭露其老底。

20.弯倒船扯皮:形容有意、特意借机闹事。

21.就味:迁就他人的想法。

22.闹(痨)药:本意指毒药,形容喜欢制造事端、胡闹的人。

23.撮白:骗取。

24.嘀嘀哒:吹牛;吹牛的人。

25.杀签子:进谗言。

26.你吓我:用来表示惊讶、不满、不以为然等。

27.玍(嘎)巴子:性格乖僻的人。

28.诈倒裹:冒充;虚张声势。

29.醒倒媚:故意装傻,欺骗他人。

30.搭白算数:说话算话。

31.刁是撮非:四处挑拨。

32.淘神:费心费力。

33.挓(扎)心:心里不痛快。

34.疯得板:故意胡闹、装疯。

35.尖(悭):小气。

36.仙健:形容老人身体健康。

37.刮气:漂亮。

38.撮拐:说人坏话。

39.差火:不地道。

40.溜耍:形容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41.恶躁:凶恶,厉害。

42.闪杆:形容言行不一。

43.毛痞:耍赖。

44.弯管子:形容说话不标准。

45.听了头:原指麻将将要胡牌,引申为有望成功。

46.搞么事:干什么。

47.讲味口:够意思。

48.黄鹤楼上看翻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49.鸭子死了嘴巴硬:形容人死不认账。

50.捏倒鼻子哄眼睛:自己骗自己。

武汉土话

武汉土话

湖北土话—武汉方言小词典(一)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冒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武汉方言词汇

武汉方言词汇

武汉方言词汇武汉方言词汇武汉方言词汇形象生动、恢谐有趣,体现了武汉人爽直、开朗,机敏的性格特征。

一般词汇1. 红帽头:捉弄的对象。

2. 荒器:游民。

3. 姑娘婆婆:妇女。

4. 诈金标:大喊大叫,装腔作势,抹诈糊的人。

5. 戗(呛)爷:说话生硬,好抵火的人。

像刺鼻的气味一样呛人,叫人难受。

6. 犟官(瓜):脾气犟的人。

7. 烧腊馆:卤制品店。

8. 杂货铺:副食店。

9. 荒货:废品。

10. 金柜:马桶。

金柜具体是放马桶的木柜。

11. 线车:脚踏车。

12. 油绞:油条。

13. 巴本:形容词,很厉害的意思。

“巴”是往怀里巴,为自己,或为己方利益。

特指为自己和己方利益,为得很厉害。

14. 搭毛:剪短发式女子。

15. 资皮:擦字迹的橡皮。

16. 掉底子:丢脸,出丑。

17. 犯嫌:讨嫌。

18. 拿补差:退休后回原单位返聘。

19. 打连班:下班后又接下班。

20. 大蒜坨:不是大蒜“头”。

21. 笤帚:条具(帚)、。

汉口也叫扫(4)把、扫具(帚)。

22. 灰面:/面粉。

23. 熨(yun“כ运”):舒服。

/24. 见判:同“见鬼”,判官也是鬼。

慌唐,不值一提。

有时同“ 见洋判”。

25. 见洋判:嘲笑外行。

26. 洋判:外行;不谙世事,有点取笑呆傻的意思。

27. 洋判打鼓:嘲笑外行行为。

28. 栽豆腐:名词,“栽”字是逻辑重音。

豆腐是好东西,豆腐与“福”谐音,比喻本是好东西,好意,却怕人家不要,要塞给人家,于是常说:“这成了‘栽豆腐’。

”“栽”在这里是“塞”的意思,但它的本意又是“栽菜”的“栽”,“栽豆腐”便有自嘲的无奈和诙谐29.灾(栽)脉(眸)子:倒楣相,倒楣的人.也说揣脉子。

“揣”(chuai 4)武汉话(音“cuai 2”或“才”,阳平。

)孝感话(阳去)。

“栽”,栽跟斗,倒栽葱,都有倒楣的意思。

“灾”,武汉话说总不顺利的人,叫“灾星”、“灾难”。

这种情况正如“账”、“帐”,都可以用作“算账”、“算帐”。

30. :笨,“”,音(song 2),头脑,笨头笨脑。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人有10大最喜欢说的口头禅:
1.“一末带十杂,烧火带引伢”
2.“岔巴子”:"岔巴子"一般指冒昧,唐突的打断别人的谈话,说的又是鸡同鸭讲,不是一个话题,鲁莽,讨人嫌的人!”。

3. “闹眼子”:自己做的事情花哨没有实际作用,还要别人干,别人偏偏不干,而非要找别人茬的人。

4.“讲胃口”:意思是“讲义气,够意思”。

5.“是那个事”,形容做事情蛮扎实,蛮厉害的意思。

其六是信了你滴邪:是指某人说话或者办事不按套路出牌,言谈举止出乎人意料之外,可褒可贬,恭维或贬损人的俏皮话。

也可以形容对你做的事很无奈。

6、洗了睡:意思是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

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7、醒倒媚:是指痞着脸纠缠不休。

“媚”则本身带有笑脸迎合的状态,“醒倒媚”便也是挂着媚态进行纠缠。

8、差火:差火是一句骂人的话。

所谓差火也就是不上路、不道德、不像话、不够意思(义气)、不懂规矩、不好说话。

9、掉底子:就是丢面子、丢脸、丢人。

10、垃瓜:表示不干净、肮脏;也形容做人不体面、不地道、手段下作、卑劣、龌龊。

武汉方言[解说]

武汉方言[解说]

武汉方言【简介】武汉方言,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常年生活在武汉的人可察觉出这些细微的差别:最正宗的武汉话为汉口方言;最不标准的武汉话为青山话;最"弯管子"的武汉话为武汉/广州军区普通话;最混杂的武汉话为大专院校内使用的南腔北调的类似普通话的武汉话。

【典型词汇举例】你黑我意即你吓我。

此处黑读核之2声。

"黑"同"吓"。

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与此关联的还有歇后语:非洲伢的爸爸—黑(吓he)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黑(吓he)老子一跳挑土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

来源于麻将。

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

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没(冒)戳出么名堂";擂肥"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为威胁。

"擂肥集团"意思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

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

"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

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肥"。

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洗钱.【常用武汉方言归类】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 (=爸爸)2.老俩 (=妈妈)3.拐子 (=哥哥)4.外外 (=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 (=岳父大人)7.老亲娘 (=岳母大人)8.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11. 家家(=外婆)12. 娘娘(=姑姑)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 (=厉害)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 (=身材)4.胯子 (=腿,胯读3声)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 (半裸)8.打挑瓜 (全裸)9.条举 (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 (=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没得(=没有。

武汉方言大全

武汉方言大全

武汉方言大全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武汉人都是活雷锋(用武汉话读,挺好玩的)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肇事司机抖个狠——闪鸟!多亏一个武汉伢,送克医院钌五针——好鸟!老张丢他两活烟,牌子怀鸟他不要,他说——我们乐里都是武汉嫩,我们乐人讲胃口的很,我们乐里冒的乐种嫩,擂鸟人那还欣抖狠。

我们乐里都是武汉嫩,我们乐里麻木多的很,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我们抽烟只抽“硬长城“!拐子,借个火~~!|武汉方言RAP——《在武汉》在武汉,走倒江汉路高头,在武汉,那底有蛮多新疆的小偷,在武汉,烧香您家克归元寺在武汉,有密密麻麻的巷子,在武汉,把三轮车叫麻木,在武汉,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在武汉,有长江和汉水,在武汉,你不晓得了吧?我屋里住汉口,他屋里住倒汉阳,我们上学都在武昌,我来回要过2条江武昌有蛮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二,汉口是商业中心和扁担的天下消夜克吉庆街,听几首麻雀的歌,哪里都有烧烤,凉面和冰冻绿豆汤半夜再到宾江公园卡拉 O K 不管你想昂到么时候总有的士回克公共汽车分有空调和冒的空调两种武汉公汽司机是出了名的亡命那些旅游景点实在是冒的么鬼克头,克电子市场淘点东西也比乐强上百倍早上克趟东湖,感觉到了大自然,(毛爷爷说过)“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在武大有个情况,在华工租了间房,京汉大道有轻轨从西往东走在武汉,1998 年的大洪水,在武汉,天热要到马路边哈睡,在武汉,搓麻将,斗地主,在武汉,说是东方芝加哥,在武汉,朋克的城市在武汉,夏天那热死个人,在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在武汉,正暂你晓得了吧?大智路买手机,江汉路买衣服汉正街的人是特别特别多,他们都是外地来的要在这里打货,民众乐园是时髦班子装衫的广场江汉路往西是汉口电脑城,广星电子市场有卖走私的东西。

武汉话

武汉话

81.打夹账:报销时多报,形容瞒天过海。
82.撮短水:意同“撮虾子”,指临时性的挣钱方式。
83.拎草鞋:身份卑微的帮人做事。
84.打脾寒:发疟疾。后引申为无事可干。
85. 话:悄悄话。
86.做笼子:设圈套。
87.洗了睡: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88.马虎相:马马虎虎。
35.尖(悭):小气。
36.仙健:形容老人身体健康。
37.刮气:漂亮。
38.撮拐:说人坏话。
39.差火:不地道。
40.溜耍:形容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41.恶躁:凶恶,厉害。
42.闪杆:形容言行不一。
43.毛痞:耍赖。
44.弯管子:形容说话不标准。
45.听了头:原指麻将将要胡牌,引申为有望成功。
46.搞么事:干什么。
47.讲味口:够意思。
48.黄鹤楼上看翻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49.鸭子死了嘴巴硬:形容人死不认账。
50.捏倒鼻子哄眼睛:自己骗自己。
51.者:撒娇。(注:如者里者气)
52.扁担:挑夫。
53.在点:合适。
54.挑土:替人顶班。
9.板(扳)痧:乱动弹。
10.掉底子:丢丑,丧失身份、规矩;也指揭底。
11.灶马子:蟑螂。
12.闹眼子:敷衍;胡闹,逗着玩。
13.三不之:偶尔、不时常、碰巧。
14.挖地脑壳:在街头饮食摊吃喝;在街头摆地摊卖东西。
15.信了你的邪:表佩服(含讽刺意味)。
16.垃坬:不干净、脏。
55.收缰:将采取措施。
56.接条:接受,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l Test
武汉话 四级
到底
会了 冇?
做个测试 试哈子咧
一、单选题: (30分) 1.“老特”是什么意思? a.老特产b.老特务 c.发语词,无实际意思 d.爸爸 2.“蛮扎实”是什么意思? a.很结实 b.很厉害 c.很野蛮 d.垃圾 3.”麻木”是什么意思? a.麻木不仁 b.人力三轮车 c.木头 d.森林 4.“灵醒”是什么意思? a.神灵显灵 b.神气活现 c.睡醒了 d.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 意 5.“称透”是什么意思? a.称唿太客气了 b.透明 c.整洁,好看 d.称职 6.“条举”是什么意思? a.扫帚 b.油条 c.旗杆 d.举止文雅 7.“灶妈子”是什么意思? a.赵家的阿姨 b.蟑螂 c.厨娘 d.妈妈 8.“外外”是什么意思? a.外国人 b.外星人 c.外甥 d.外甥女
Here‟s
小组成员: 吕晶 吴希 郑鑫 方可
武汉 话
热情
活泼
有一丢丢的不文明
武汉话

印象
一秒钟变女 汉子 most was their
fashion


Let’s have
A look
武汉话的历史来源~ 武汉话的 腔调
武汉话的 词汇研究
武汉话小测试
武汉话的历史发展
来历
“武汉是一个移民城市,九省通衢,南来北往的人很多,需要 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口语作为交流的标准,就这样,以武昌官 话为基础,再在汉口与各种语言‘杂交’,武汉方言就产生 了。” 武汉话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清代康雍隆三朝,汉口成为 全国四大物资集散地之一;二是近代以来,张之洞督鄂的18年 间,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商业的流通带来了文 化的吐纳,南北文化在此融合,不仅锻造出心直口快、热情细 腻的武汉人,也逐渐历练出一套极富个性的汉派方言,演绎着 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1949年前,汉正街、花楼街一带是武汉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也是武汉话最正宗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南来北往的人最多,他 们在这里求生计,当然要学说武汉话,同时他们也影响了武汉 话的发展。”汉正街和花楼街正是武汉最市井的地方,难怪武
声调 特点
声 母
z、s、c与zh、ch、sh的分混: 平翘舌音不分、翘舌音混入平 舌音,一般只出现平舌音。 n与l的分混: l混入n j、q、x读作g、k、h “阶”、“掐”、“咸”读作 开口的[kai]、[ka]、[han] 街、皆、届、解、界 敲、下、项、巷、鞋 zh、ch、sh读作舌面音j.q.x 韵母则由合口呼u改作撮口呼 uo由于这一地域一般是 zh.ch.sh混入z、c、s, 所以就将z、c、s读作j、q、 x了。如“猪’’、 “除’’、“书’’读作 ju、qu、xuo主、诸、住、 处、输、舒、鼠、暑、唇、 纯、等。
(一)没有er、n、ng韵尾的分混 ng混入n、“明”、“京”、“平”念成 “民”、“今”、“贫”
声调 特点
(二)u韵头的失落 湖北部分地域uei, uan, uen等韵母与声母拼合 时,部分字往往失落韵头,如“国”读作 go,“对”读作dei‟„„短”读作dan,“团” 读作tan,“吨”读作den 例:堆、队,推,醉、酸,敦,吞,崔,臀,抡、 轮、论,端,团、湍,乱,钻、尊,寸,孙。
2.几个形容词的用法 (1)“鬼”、“怪”作状语。例如: 鬼搞、鬼扯、鬼款、鬼做、鬼叫/怪说、怪讲、怪搞、怪 做。 (2)“死”作状语。例如: 死搞、死做(拼命干事)、死拐、死调皮、死擂。 (3)“彻”、作补语。“彻”必须加“不”,“不彻”是 “不及”的意思。 · 搞不彻(及)、忙不彻、跑不彻、洗不彻、扫不彻、擦不 彻; 3.几个助词的用法 (1)着([fso]或[tsuo]) a.形容词后表祈使语气,一般与否定词连用:先不慌着, 你不忙着, b.动词后表祈使和预设性:你歇下着,你看下着,等他定 了着,尽他先说了着。
词义异于普通话 色彩义的差异 累赘:①包袱、负担。②行,厉害。如’ 恶躁:①暴躁。②很行,厉害。 油:①油滑。②熟练。如,他打球蛮油嘞。 狠:①凶狠。②能干。 贼:①狡猾。②精明。 乖:①听话,懂事。②眼皮活,会取巧。 泡:①虚大,泡货。②指物品好。如,她的鞋好 泡呀。发泡,在武汉话中意为自我表现、自我炫耀。 敖:①很行。②难缠,鬼名堂多 此外,“尖板眼”、“九头鸟”也属此类。


• 武汉方言“扯野事” • 为动词性词语。指“故意说无关的话,把正题引开”。如: “每次问他个人问题时,他总喜欢扯野事。” 引申为 “撒谎”。如:“莫信他,他又在扯野事。”有时词语中 间可插入“个”或其它词语。如:“领导问他为么事迟到, 他扯个野事说路上堵车。”有的书面写作“扯耶斯”。如: “我看你是个纯嘴劲,上个礼拜天你说请客,害我们在湖 锦门口吹了个把小时的西北风,连你的个人都冒瞄倒,算 了算了,不消扯耶斯得”
武汉话
语音
汉腔汉调
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 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 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 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 语,不会有语言障碍。 武汉当年是湖区,多数人必定靠湖而生, 采摘莲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 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回来奇 楼(吃肉)……”,率直响亮。
词形
异形同义 (1)与普通话词形完全不同,普通话有对应的同义词。例如: ┏━━━━━━━━━━━━━━━━━━━━━━━━━ ┃普通话 拳头 ┃ 腿 ┃ 给 ┃ 负责 ┃ 害羞 ┃ 打颤 ┃ 毛巾 ┣━━━━━━━━━━━━━━━━━━━━━━━━━ 湖北方言 坨子┃ 胯子┃ 把 ┃ 承肩 ┃ 怕丑 ┃发条┃ 袱子 ┗━━━━━━━━━━━━━━━━━━━━━━━━━ 再举几例: 垫絮:褥子,铺底。 强徒:小偷。 怕丑:害羞。
语法
(一)词的构成及变化 词缀 (1)子尾 a.狗子、猫子、药方子、鞋垫子、鞋带子、化生子; b.沙子子、雪子子; c.么子(事)、等下[xa]子。 (2)巴子 嘴巴子、岔巴子、缺巴子。 (3)流、巴煞“流”和。巴煞”表形象或程度。 a.灰流、汗流、泥巴流(灰流了的、汗流了的、泥巴流了的、 神气流了的、); b.可怜巴煞、眼泪巴煞。 (4)人 人作后缀,构成形容词性词语,带有程度意义。例如: 伤人、恨人、腻人、吵人、闹人、冷人、刺人、吓人


• 捞摸[lau mo](有的读作[lau my]) 武汉方言“捞摸”多用作名词,义为“被捞 取的东西”。如:“锅里东两下少了,有得么捞 摸。”又引申为“实在感”。如:“这东西吃起 来门里有得捞摸。”又引申为“依托,寄托”。 如:“儿女都出国了,她一个人在家里有得么捞 摸。” • 高头[kau tou] 武汉方言“高头”为方位名词,意思是“高 处,上面,表面”等。如:“她站在高头往下喊 话。”又:“别把脏东西弄到衣服高头。”又: “那棵树高头有好多麻雀。”引申作“上游”和 “上级”等。如:“重庆在武汉高头。”又: “高头怎么说,下面当官的就怎么做。” • 刮毒[kua tu] 武汉方言“刮毒”为形容词,意思是“狠 毒”。如:“那个人做事好刮毒。”又:“做人
词的结构特点
(1) AA声,,形容词: a.叽叽声、汪汪声、哗哗声、呼呼声、鼓鼓 声、慌慌声、振振声。 (2)ABB式形容词 大垮垮、圆纠纠、大辣辣、齐抖抖、蔫坨坨/ 甜抿抿、 (3) AA色形容词 红红色、蓝蓝色、浅浅色/淡淡色(颜色浅, 或表示不满意、不热情的脸色)
动词的形态变化 (1)直A直B式 直汪直喊(的)、直说直搞(的)、直勾直画 (的)。 (2)连A直A 连说直说、连吃直吃、连吞直吞、连吐直吐、连吹 直吹、连跳直跳。 (3)直A 直冒火、直跌脚、直写的、直搞的、直勾的、直汪 的。 (4)动词的尝试体 转下子、走下子、扫下子、来下子、去下子、方便 下子
• 武汉方言表时间的名词性词语“这咱” • 指“这时候;这会儿”。如:“我这咱就出发。” 同时 也收录另一词形“阵咱”。 • 另,武汉方言中还有几个与之相关的词语“那咱”(那时 候)、“几咱”(什么时候),其中的“咱”都是“时候” 的意思,都由“早晚”音变而来。后来又在这些词语中间 增添一个助词“门”,成为“这门咱”、“那门咱”、 “几门咱”
(三)韵母e的读音 普通话的韵母e读作[o]、[uo]、[ə] 例:得,特,勒 (四)u混入ou例: 督→兜;突→偷;→漏;租→州;初→抽 (五)üe(iao,ü)读作[yo] 普通话的ue读作io[yo],如“学”、
韵 母
• 模子\脉子 武汉方言“模子”的意思是“相貌,脸 面”,名词。如:“那个女孩的模子长得 么样?”又:“她就是模子长得好看。别 的都不咋的。” 有的书面写作“脉子”。 “都是些几快活的‘脉子’。” • 答白\搭白[ta pY] 武汉方言“答白”为动词,意思是 “说话,答话”。如:“他出门时一路上 喜欢与人答白。”有时可在该词中间插入 “个”字,如:“到三角湖有下车的没有? 有就答个白。”书面上有的写作“搭白”。 “世界杯喊打折,酒楼‘搭白不算数’。” “阿布敢不‘搭白’吗?”




• 过不得 武汉方言“过不得”义为“难受,不舒服”, 形容词。如:“她最近感到胸口好过不得。”又: “她心胸狭窄得很,别人日子过好了,她就过不 得。”后又引申出“怜悯,同情”义。如: “她 总是过不得她的几个侄儿,常常瞒着她老公给他 们钱。”
• 武汉方言副词“好生” • 义为“小心,用心”。如: “好生读书,将来上 大学。”又:“走路好生点,不要东张西望。” • 武汉方言“下下” • 为重叠的量词,也可理解为副词,义为“次次, 每次”。如:“他个性太强了,下下都不让人。”

• • • •

武汉方言“家家” 为名词,指外祖母。如:“他的家家今年八十多了。” 武汉方言“扎心” 为形容词,指“烦心,恶心”。如:“他又把钥匙断到锁 孔里去了,真扎心。”又:“他的话真叫人扎心。”又: “有些事想起来很扎心。” • 武汉方言动词“耳” • 义为“理睬”。如:“他这个人没意思,你耳他做么事?” • 武汉方言中,表“理睬”义的“耳”多与否定副词 “不”“莫”构成词语“不耳”、“莫耳”,义为“不理 睬”、“不要理睬”。如:“他太犟了。你不管么样说他, 他都不耳。”“耳”还与“闲”构成词语“耳闲”,指管 闲事。如:“这个事情沾不得,你快莫耳闲。”又:“他 太懒了,在家里么事都不耳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