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414玉树大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414玉树大地震
【热点背景】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地震
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回良玉一行于当晚8时左右进入地震震中结古镇,并立即进行灾民慰问活动,了解灾情,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玉树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其中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城镇房屋土木结构占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占20%左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10%。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重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混结构房屋80%以上倒塌或严重损坏,框架结构房屋约20%倒塌或严重损坏,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据地震专家联合调查,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区面积估计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
在4月16日上午召开的青海省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上,有关领导介绍说,截至目前,青海省民政部门已接收到各方捐款1.9292亿元,同时收到救灾物资价值已突破1000万元。
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月1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夏学平表示:截至4月17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1339人,失踪332人,受伤11849人,其中重伤1297人。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王汝鹏4月16日称,当日发现两个假冒中国红基会名义募捐的网站,其中一网站与其官网相似度极高,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地理知识链接】
专家从地理角度解读玉树地震
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一个块体边缘的两个地震,均为浅源地震,只不过一个在东南部,一个在东部边缘。从中国大陆地块的角度来说,玉树地震是和汶川地震有关系的。
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的边缘地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的昆仑山口8.1级地震也都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的边缘地区。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东南的边缘地区,汶川地震则发生在该板块东部的边缘地区。另外,在该板块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还发生过1997年玛尼、2008年玉田两个地震。由此可见,巴颜喀拉这个小块体,西藏北部这个块体,是比较活跃的。
从全球板块构造来说,一方面印度板块挤压着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又挤压着北部,而巴颜喀拉地块恰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正好是青藏高原挤着北部,然后向四川、云南扭转。地块的东缘受到比较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碍,造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是在这个块体向东南
扭转的地区发生的。说明这个巴颜喀拉板块受印度板块、西藏板块的影响,是一个活动比较强的板块。
目前全球各大构造带处于相对活动时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分析认为,“4·14”青海玉树地震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应力场下,在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块体之间应力释放造成的。目前,需加强青藏高原东缘、北缘地震监测。
记者16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在中国地调局紧急召开的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专家会商会上,中国地调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吉林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及航遥中心赶制完成的玉树地区航空遥感影像图,就地震地质背景、次生地质灾害状况进行会商。部分与会专家指出,玉树地震发生在东羌塘块体东北缘与巴彦喀拉块体之间,近东西向玉树—鲜水河断裂带上,为一左行走滑断层。此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应力场下,在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块体之间应力释放造成的。与“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区地形高差相对小,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
日本专家称青海地震能量堪比阪神大地震
与会专家提出,目前,全球各大构造带处于相对活动时期,青藏高原东缘、北缘其他地区需引起关注。
据悉,中国地调局将组织队伍赶赴现场,排查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编制地质灾害分布图,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地质依据。(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据共同社报道,有日本专家称,14日在中国青海省发生的地震属于板块内断层横移的直下型地震,地震的能量与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为同等程度。
筑波大学地震学副教授八木勇治分析说,引发地震的断层长约50公里、宽约15
公里,最大约偏移了1.8米。地震的破坏可能持续了18秒。八木称,至少有3个不同的断层保持联动,“因为容易发生窄幅摇晃且周期较短,可能会给低层建筑带来巨大危害”。
静冈大学地震地质学教授林爱明分析说,可能是横跨中国内陆西北至东南一千公里以上的“鲜水河断层”的一部分发生了横移。据称,该断层附近最近约100年间发生了多次里氏7级左右的地震。
至于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关联,林教授说:“虽然二者都是因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而导致地壳变形,但是四川大地震是逆断层型。断层的位置和方向也不同。”(记者于青)
青海省的区域地理:
1.地理位置: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东经89°35—103°04,东经31°39—39°19,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四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省会西宁市。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称谓。
2.气候:青海省深居高原内陆,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青海省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青海省年总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高原,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3.地势地貌: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1)祁连山地:祁连山头常年积雪外,大都有牧草生长,是优良的牧场;河谷两岸均有较宽的阶地,气候湿暖,土壤肥沃,为青海省农垦较早也是主要产粮地区。
(2)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第三大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陷落最深的地区,盆地内戈壁、沙漠分布广泛,系典型的封闭的高原盆地。整个盆地地势平旷,土地辽阔,矿藏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美称。
(3)青南高原:是本省最高的地区。常年积雪的山峰很多,冰川极其发育。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高原东北部地势低凹,黄河及其支流切割深,形成许多盆地、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