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本
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

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就曾经叙述过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具有一种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静电起电现象。
到了1600年,一位名叫威廉.吉尔伯特的英国学者对上述现象在深入研究后指出,用丝绸摩擦玻璃或许多其它物质同样也会观察到类似现象。
为了区别直流电、交流电,人们通常把相对于观察者宏观上不发生定向流动的电荷称为静电。
第一节、静电学基础知识(摘要)一、电位与电位差在静电场中a、b两点的电位之差称为电位差,通常也叫做电压。
注意: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无论是正负电荷,只要存在差值,就存在电压。
二、导体和绝缘体各种物体对电流的通过有着不同的阻碍能力,这种不同的物体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叫做物体的导电性能。
通常把电阻系数小的、导电性能好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银、铜、铝是良导体;含有杂质的水、人体、潮湿的树木、钢筋混凝土电杆、墙壁、大地等,也是导体,但不是良导体。
电阻系数很大的、导电性能很差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陶瓷、云母、玻璃、橡胶、塑料、电木、纸、棉纱、树脂等物体,以及干燥的木材等都是绝缘体(也叫电介质)。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静电安全培训
培训对象
针对可能接触静电的工作人员 和相关人员,如操作人员、管
理人员、安全人员等。
培训内容
静电的危害、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消除的方法、静电安全防护 措施、事故案例分析等。
培训方式
可以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 操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加强 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静电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静电消除器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防静电工作服
选择合适的防静电工作服
选用具有良好防静电性能的工作服、帽子、鞋子等,以避免产生静电。
使用与维护
按照使用说明正确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注意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其防静电性 能。
03
静电防护措施的检验和维护
静电防护措施的检验
静电防护措施的检验频率
静电事故案例分析
1967年美国某飞机制造厂,由于工人穿着的涤纶工作服产生 静电导致火灾,造成数十人死亡。
2008年某市某加油站因油罐车静电放电引起爆炸和火灾,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2
静电的预防措施
降低静电的产生
01
02
03
湿度控制
通过控制工作环境的湿度 ,降低静电产生。湿度保 持在50%-70%之间为佳 。
选用防静电材料
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防 静电工作服和鞋帽等,避 免产生静电。
限制流速
减少流速过快物质的输送 ,以降低静电产生。
静电接地
设备接地
将设备、管道等金属导体与大地相连,使静电荷迅速导入大 地。
人员接地
工作人员通过佩戴防静电手环等措施,将人体静电荷导入大 地。
静电消除器
安装静电消除器
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或场所安装静电消除器,通过产生相反的电荷消除静电 。
2024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2024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范文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如电触事故。
电触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二次灾害。
因此,预防和及时应对电触事故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2024年电触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一套应急预案,以帮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一、电触事故的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企业和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包括责任分工、定期检查、安全培训和事故报告等方面。
责任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事故报告应及时完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规范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必须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
安装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此外,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试验和检验,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3. 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宣传。
用电安全教育和宣传对于预防电触事故非常重要。
通过举办安全讲座和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电力设备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习。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习可以帮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
通过模拟真实情况,让参与者了解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并进行实际操作,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演练和演习应涵盖各种潜在的电触事故场景,如电气火灾、电击等,以使参与者能够熟悉和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电触事故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制定的行动计划。
针对电触事故,以下是一套可行的应急预案:1. 发现事故应立即上报。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4篇)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静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静电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和危险。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定并且全面贯彻实施。
以下是一份针对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本,供参考使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静电危害事件的发生,本规定制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行业、电子产业、粉尘密集工作场所等。
第二条静电危害主要指由于静电电荷积累引发的火花、爆炸、烧伤等意外事件。
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危害,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防护措施。
第三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静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静电危害的预防、检查、评估和处理。
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熟悉和掌握静电危害的特点、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条在工作场所中,应对可能引发静电危害的区域进行明显标识,警示员工注意防范静电危害,并设置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静电危害事件的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静电危害事件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第二章静电危害评估第六条企业应对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工作过程和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评估包括但不限于静电电荷生成、积累、放电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第七条静电危害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静电电荷生成和积累的可能性分析;2. 静电电荷放电引发火花、爆炸等事故的可能性分析;3. 静电危害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评估;4. 静电危害控制措施的可行性评估。
第八条静电危害评估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相关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行。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三章静电危害防护措施第九条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针对可能产生静电电荷的工艺、材料和设备,应选择低静电电荷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装接地装置、静电消除器等。
第十条在工作环境中,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
防止静电事故总结

防止静电事故总结静电事故是指在不良静电控制条件下,由于电荷的积累和释放而引起的意外事件。
静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故障、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防止静电事故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防止静电事故的方法和措施。
1. 防止静电的原理在防止静电事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静电的生成原理。
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引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电荷的产生: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其中一种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则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2.电荷的分离:当两种电荷不平衡的材料分离时,它们的电荷依然保持不平衡状态,形成静电。
3.静电的积累:静电会在物体表面积累,如果条件适合,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
2. 静电防护的方法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一些方法和措施:2.1. 接地接地是最基本的防止静电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物体与大地连接,可以使静电荷直接释放到大地中,避免了静电的积累。
常用的接地方法包括:•对金属设备和设施进行接地,如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等。
•使用接地导线将物体接地,确保导线良好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2.2. 静电耗散材料静电耗散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
这些材料通常是导电性较好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静电耗散材料有:•导电地板:通过在地板上铺设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将静电引导到地面,减少静电积累。
•导电涂料:在物体表面涂覆导电涂料,可以形成导电层,使静电得以释放。
2.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在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放电,避免静电火花引起的事故。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离子风棒:通过向物体表面喷射离子,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静电消除器:使用高压电场和切割空气放电原理,产生静电放电,以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参考文本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
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
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范本(2篇)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范本静电是指物体或者物质表面由于电子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静电现象,并且静电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
因此,了解和掌握静电安全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静电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形成原因和危害1.1 静电的形成原因静电产生主要有三种方式:摩擦、接触和分离。
当两个物体发生摩擦或者接触时,它们的电子会发生转移或者重新排列,导致电荷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静电。
1.2 静电的危害静电的积累和释放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造成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触电危险:当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流,如果人体接触到这部分电流,就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火灾与爆炸危险: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环境中,静电的积累和放电会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火灾或者爆炸。
(3)设备损坏:静电对电子设备和敏感器件有很强的破坏性,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失效。
(4)阻止正常工作:静电会产生电场,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转或者数据丢失。
二、静电防护措施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潜在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静电防护措施:2.1 使用防静电设备在一些对静电非常敏感的场合,比如实验室和电子生产工厂,可以配备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来防止静电的积累和产生。
2.2 控制湿度湿度是影响静电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湿度越高,静电产生的可能性就越低。
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的方式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2.3 接地保护接地是静电消除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一些容易积累静电的设备或者物体,可以通过接地保护来将多余的电荷引导到地面上,从而避免静电引发的危险。
2.4 货物包装和处理在运输和储存一些易燃易爆等静电敏感货物时,应采取合适的包装和处理措施,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2.5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对于一些常用的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静电危险点,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静电防护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静电防护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56978静电防护措施ESD protection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部门生产自动化、高速化和精密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静电现象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过程及方式是相当复杂的,主要有感应起电、介质的极化起电、温差起电、压力起电、吸附起电、电解起电和接触起电等。
有时几种起电方式同时存在。
其中接触起电是产生静电电荷的主要方式,生产中常见的物体经接触和分离过程而产生静电的现象有;(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液体和粉体类产生静电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2)冲流起电——液体类物质与固体类物质接触时,在接触界面形成整体为电中性的偶电层。
当此两相物质做相对运动时,由于偶电层被分离,电中性受到破坏而出现的带电。
(3)剥离起电——剥离两个紧密结合的物体时引起电荷分离而使两物体分别带电。
(4)喷雾起电——喷射在空间的液体类物质由于扩展分散和分离,使之形成许多微小液雾和新的界面,当此偶电层被分离时而产生静电。
(5)碰撞起电——粉体类物体由于粒子与粒子或粒子与固体之间发生碰撞,形成快速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静电。
(6)溅拔起电——溅泼液体时,微小的非湿润液滴落在物体上并在其界面产生偶电层。
由于液滴的惯性滚动而发生电荷分离,使液滴及物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电荷。
此外还有如喷射起电、沉降起电、破裂起电、滴下起电等。
在工业生产中,固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如传动皮带与导轮的接触,塑料被碾压,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等)可产生大量的静电现象。
此外,固体经磨碎、研磨而分散成细小的颗粒(粉尘),在粉碎、运输、搅拌等过程中,粉体静电可高达数千伏甚至数万伏。
2.静电的物理现象及其危害带电物体在其附近空间产生静电作用,这种由带电体产生静电作用的附近空间,称为静电作用场。
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

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
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
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
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将表面电阻控制在1×106Ω•cm以下。
(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
(参见GBJl79或SJ/T10694—1996)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将静电防护材料(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MΩ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参见SJ/T10630-1995)。
串接1MΩ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5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
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1. 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在某工厂,一名工人在进行搬运操作时,因为没有做好地面的接地处理,手中的设备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个设备,产生了静电火花,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1.2 案例二在某化工企业,一名技术工人在进行检修操作时使用了带有铁质部件的工具,由于没有正确穿戴防静电服,当铁质部件与设备接触时,产生了强烈的静电放电,引发了火灾事故,损失惨重。
1.3 案例三在某室内装修施工现场,工人在安装地面铺装时没有做好接地处理,手中的金属工具在碰到墙面时产生了静电放电,引发了电线着火,导致了电器烧毁和设备损失。
2. 预防措施2.1 地面接地静电火花的形成往往与地面接地情况有关系,为了避免静电火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地面入手。
加强地面的接地处理,确保地面的电阻率能够足够低,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带电物体的静电荷,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
2.2 防静电服装在一些高危环境下,如化工、电子、金属制造等行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从而减轻静电火花的危害。
2.3 静电消除器一些静电设备在运作时需要产生静电,这时我们可以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对其进行消除,有效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2.4 合理配电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考虑配电电路的位置和走线,避免同类电路相互干扰,产生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加强对发生静电的设备和电路的管理。
3. 总结以上是静电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总结,实际上,产生静电的危险并不仅限于这些场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防范静电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工作中细心留意,从细节处严格要求,以保障公司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通用版)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2)减少静电荷的产生;(3)减少静电荷的积累。
固体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除基本措施中的(1)~(9)条外,在采取接地措施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相互联接时,其紧密接触的面积应大于20cm2。
(2)采用螺纹及法兰联接的配管系统通常有静电的导通性,所以不要另外设跨接线,若中间存在有非电导体隔离时,则应装设跨接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可能出现静电感应的场所则应装设跨接线,同时将跨线接地。
(3)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带电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可以人为地将接地电阻提高到不超过10Ω。
(4)在进行间接接地时,可在金属导体与静电亚导体或静电非导体之间加设金属网、导电性涂料或导电管等以减小接触电阻。
(5)对于油罐汽车,不必加装接地拖链(销),而应配置附属在油罐车上的卷绳式接地用导线和铅式接地夹子,以便与离装卸处相当距离的专用接地端子相联接。
接地的联接应在油罐车开盖以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卸操作完毕,封闭罐盖以后进行。
(6)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不应用单股线,应用直径为1.25mm2以上的可绕绞线或编织线等,且为了便于发现断线宜用裸线。
气(粉)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除基本措施中(3)、(10)、(13)条最常用外,可采用以下几条:(1)对可燃气的管道等容器要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尤其是当高压设备泄漏时容易产生静电则更应注意,宜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检测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第一章绪论静电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静电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静电危害及其原因静电危害主要表现为人身受伤和设备损坏。
静电危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选择。
某些材料容易产生静电,如塑料、橡胶等。
2.摩擦、接触和分离。
当两个物体摩擦、接触和分离时,容易产生静电。
3.湿度过低。
湿度过低时,空气中的静电容易集聚。
4.电场和电压。
强电场和高电压也会增加静电危害的发生概率。
第三章静电危害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静电危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
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如导电材料。
2.控制湿度。
保持合适的湿度,可通过使用加湿器、调节空调等方式。
3.防止静电的产生。
使用防静电材料,如带导电层的地板、防静电服装等。
4.消除静电。
使用消除静电装置,如静电棒、静电除尘器等。
5.人员培训。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他们正确的使用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静电危害的防护装备和设施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预防静电危害,必须配备以下防护装备和设施:1.防静电工具。
如静电棒、静电除尘器等,用于消除静电。
2.防静电地板。
安装带导电层的地板,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3.防静电服装。
员工必须穿着防静电服装,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4.防静电设备。
安装带有静电保护功能的设备,如静电保护地垫、防护罩等。
5.安全警示标志。
在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和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静电危险。
第五章静电危害的应急预案在静电危害发生时,必须采取快速有效的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或生产过程。
2.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
3.切断电源和电源插头,阻止电流传导。
4.查明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5.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专业帮助。
第六章静电危害的监督与检查为了保障本规定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1.建立静电危害监督与检查的责任制度。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本(3篇)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本静电危害是指人体或设备遭受静电放电而造成的伤害或破坏。
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静电危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的发生,有效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安全,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针对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共____字,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静电危害的防范和控制,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静电防护工作。
第二章静电危害的分类与评估第三条静电危害根据其影响程度分为轻度静电危害、中度静电危害和重度静电危害。
第四条对静电危害进行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工作场所的气温、湿度和湿度变化、人体接地情况、工作设备的结构和材质等。
第五条静电危害的评估结果应考虑静电放电对人身健康和设备安全的潜在影响,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静电防护措施第六条设备和建筑物的设计、选择和安装应考虑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尽可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的可能性。
第七条工作场所应保持适当的湿度,湿度应控制在30%~70%的范围内,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第八条工作场所应设置静电防护带,带电物体和人员必须在进入工作场所前进行除电处理。
第九条工作场所应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相关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
第十条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工具和物品,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接地、屏蔽、绝缘等。
第十一条严禁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使用或存放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物品。
第十二条对静电危害较重的工作岗位人员,应配备专门的静电防护设备,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静电防护管理第十三条静电防护工作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并由专门负责静电防护的人员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对于静电敏感的工作岗位和设备,应定期进行静电防护检查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防静电灾害的基本方法(三篇)

防静电灾害的基本方法(一)控制静电场所的危险程度在静电放电的场所,必须有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控制或排除放电场所的可燃物,就成为预防静电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1、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物在石油化工等许多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都要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和易燃液体(如煤油、汽油和甲苯等),这样就给静电放电场合带来了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在机件设备的清洗中,如果采用非燃烧性的碳酸钠、磷酸三钠、苛性钾、水玻璃的水溶液等取代煤油或汽油时,就会大大减少机件洗涤过程中的静电危害。
2、减少氧化剂含量在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它不活泼的气体,以减少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性混合物中氧的含量,消除燃烧条件,防止火灾和爆炸。
一般情况下,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
对于镁、铝、锆、钍等粉尘爆炸性混合物,充填氮或二氧化碳是无效的,应采用充填氩、氦等惰性气体,才能防止火灾和爆炸。
国外10万吨以上的油轮和5万吨以上的混合货轮都要求安装充填不活泼气体的系统。
(二)工艺控制1、根据带电序列选用不同材料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物体上所带电荷的极性与它在带电序列中的位置有关,一般在带电序列中的两种物质摩擦,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
于是可根据这个特性,在工艺过程中,选择两种不同材料,与前者摩擦带正电,而与后者摩擦带负电,最后使物料上所形成的静电荷互相抵消,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根据带电序列适当选用不同材料而消除静电的方法称为正、负相消法。
比如铝粉与不锈钢漏斗摩擦带负电,而与虫胶漏斗磨擦带正电,用这两种材料按比例搭配制成的漏斗,就可避免静电荷积聚的危险。
2、选择不易起电材料当物体的电阻率达到109Ω•cm以上时,物体间只要相互摩擦或接触分离,就会带上几千伏以上的静电高压。
因此在工艺和生产过程中,可选择电阻率在109Ω•cm以下的物质材料,以减少磨擦带电。
比如煤矿开采中,传输煤皮带的托辊是绝缘塑料制品,应换成金属或导电像胶,就可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
2防止静电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5
重结晶过滤操 作
静电; 2、若是非极性溶剂体系,则产生
3、过滤前静置或使用密闭过滤槽; 4、使用管道将物料直接放入离心机内;
的静电荷难以释放,大量的静电 5、滤液使用隔膜泵转移,避免喷射、喷
荷积累,极容易发生静电放电。 溅;
6、过滤现场配备应急器材(盖子、防火 布等)。
釜内物料因搅拌过程摩擦产生大 1、尽量避免此类操作;
大量静电荷;
料工具加料;
2
固体加料环节
2、使用编织袋直接向釜内加入, 编织袋抖动,容易产生静电;
2、原则上禁止使用编织袋直接加料,可 先将物料转入不锈钢桶内,然后使用不锈
3、若开启人孔加料,容易引入空 钢瓢加料;
气,造成氮气保护失效。
3、有效的氮气保护。
易发生静电事故操作风险分析及管控
序号
危险操作
序号
危险操作
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
1、流速快,静电产生量大;
1、优先选用不锈钢管道转移物料;
1
液体转移环节
2、若抽料管未伸入液面以下,容 2、控制流速(如正压上料); 易出现半管抽料,容易引入空气, 3、管道伸入液面以下;
造成氮气保护失效。
4、有效的氮气保护。
1、固体颗粒之间摩擦,容易差生 1、尽量使用小孔加料,使用固体专用加
3、配备应急器材。
We are all in the same boat Thanks
2
反应釜;
3
离心机、过滤槽、层析 柱;
4
常压浓缩接收瓶、负压 氮气放空。
静电事故预防基本原理
静电事故预防基本原理 接地操作列举
溶剂转移、浓缩溶剂接收桶、过柱液接收桶等 01
02
三轮车、平板车、移动过滤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静电的特性度危害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
当两种物体
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
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
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下列工艺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
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2)静电泄漏慢。
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
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
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二)防静电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
这些措施对于防止静电电击和防止静电影响生产也是有效的。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为了防止静电的危险,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
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措施,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程度的措施。
2工艺控制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为了减轻火花放电和感应带电的危险,可采用阻值为107~109Ω左右的导电性工具。
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烃类燃油在管道内流动时,流速与管径应满足以下关系:
ν2 D≤0.64
式中q——流速,m/s;
D——管径,m。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
至容器底部;装油前清除罐底积水和污物,以减少附加静电。
3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
为了防止火花放电,应将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的间隙跨接连通起来,并予以接地。
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超过lMΩ即可;对于金属导体,为了检测方便,可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0Ω~
l000 Ω。
对于产生和积累静电的高绝缘材料,宜通过106Ω或稍大一些的电阻接地。
4.增湿
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
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
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
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辛或表面电阻率以加速静电的泄露,消除静电的危险。
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又称静电消除器。
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
由于产生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
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订关联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制订静电安全指标、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测管理等内容。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