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阅读及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精品
最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精品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
英国小说家佛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
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
”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
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
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
”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
《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仅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
”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
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故事情节乃是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
高二语文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原文阅读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说的是“雅俗共赏”体现了“自然而然的趋势”。
即雅俗两方如何不可避免地存异求同,在对峙的同时走到一起。
倘若简单划分,中国传统文化由两大块组成,一是雅文化,一是俗文化。
前者是士大夫以上阶层的财富,后者是老百姓的家当。
二者的对立和分离一直很明确,落实到文艺方面,就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隔阂。
各时代的大致情况,朱先生有比较充分的介绍。
用现代文化学的术语说,这叫作文化的“断裂”现象,即一种大文化中存在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对峙。
但是,文化的发展总是处于动态,不停地变化,不停地冲突,也不停地对流。
不同文化之间会在碰撞过程中完成部分的融合。
现代文化学把这种想象称为文化的传播和融汇。
文艺领域的情况大致相同。
正如《论雅俗共赏》作者所指明的,雅文艺得时时俗化,向俗方让步,为的是争取群众,争取观众和读者,否则它除了被束之高阁以外没有其他出路;俗文艺要竭力向雅方靠拢、看齐,以得到正统和权威的认可,不然只能永远居于卑下地位。
说到底,“雅俗共赏”的追求实为两种文艺的相互迁就,相互妥协,相互仿效,慢慢地走到一条道路上。
当然,就这个说法本身来看,它由雅士们提出,是雅方处于主动地位时表示的宽宏大量,因此要伴随着“以雅为主”,“俗不伤雅”的条件限定。
但这些条件并不能避免雅方有时被俗方所改造,更不会阻止俗方登堂入室,跻身于雅文艺之林。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趋势。
由于文化不断发展,雅俗方面相互融汇,所以雅文艺和俗文艺并非一成不变,相反会一再出现互易其位的结果。
昨日之雅,可为今日之俗;今日之俗,可为明日之雅。
每一轮雅俗对立而又雅俗趋同的局面,都是暂时现象,时间会改变它们的关系和位置。
因此,在19世纪20世纪这个新时代,出现新一轮雅俗之别。
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民化为方向,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学,但却形成了新的雅文化和雅文学,对大众来说,仍然属于“阳春白雪”一类。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1.1 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蜕.变(duì)李翊.(yì)寒碜.(chen)B.迁.就(qiān)柳耆.卿(qí)两橛.(jué)C.有同嗜.焉(shì)譬.如(pì)颐.和园(yí)D.奴婢.(bì)鞭笞.(chī)衣钵.(bō)解析:选A。
“蜕”读“t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赏奇析疑配合笔记出奇治胜B.一语破的蜂拥悔淫出奇不意C.人之常情买账凑合持之一恒D.迫不及待词谱倒退披沙拣金解析:选D。
A项,治—制。
B项,悔—诲,奇—其。
C项,一—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__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解析:选A。
“坏习惯”与“不很好”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所以排除“虽然”。
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用于抽象事物。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用于具体事物。
表现:表示出来。
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思想、感情、态度等。
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物)详尽而深入。
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即可得出答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B.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对民族、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C.在刚刚结束的WTA年终总决赛上,李娜实现了自己在本赛季开始时就定下的目标——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选手在网球历史上的最高排位。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练习1论雅俗共赏Word版含答案
1论雅俗共赏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掺.杂(chān)寒碜.阐.述禅.宗忏.悔B.两橛.(jué) 撅.嘴口诀.绝.境倔.强C.同嗜.(shì) 矢.志稽.查擦拭.舐.犊D.别.离(bié) 别.致别.扭久别.别.针解析:A项,chen,chǎn,chán,chàn;B项,juē,jué,jué,jué;C项,shǐ,jī,shì,shì;D项,bié,biè,bié,bié。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那副的样子,大家无不开怀大笑。
(2)喜欢一切是一种的状态,就像冬天里的雪花,秋天里的落叶一样。
(3)《因为爱情有奇迹》中安岳母认定孟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是个的女人,安向东不能与她在一起。
A.一本正经理所当然不伦不类B.郑重其事理所当然不三不四C.一本正经自然而然不三不四D.郑重其事自然而然不伦不类解析:“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指状态,有时带贬义。
“郑重其事”指对某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1)是讲“舞台上”的状态,应该用“一本正经”。
“自然而然”强调自然而成,不靠外力,多指已成事实的事物或现象。
“理所当然”强调按道理应该如此,多指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
从语境看,“冬天里的雪花”“秋天里的落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应该用“自然而然”。
“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语境中“安岳母认定孟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是说其品行,应该用“不三不四”。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满足基因复制和变异这两项基本的需求,生命系统必须设法将每一个基因和它的“产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保障分子复制过程中原料和自由能的供应。
高中语文第1课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第1课论雅俗共赏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寒碜.( ) ②陈寅恪..( )③一语破的.( ) ④有同嗜.焉( )⑤譬.如( )2.辨形组词①②③④3.词语释义①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蜕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③寒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④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谈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气盛言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两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蜂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迁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诲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1)不但·不单“不但”通用于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1 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论雅俗共赏自古文学有雅俗之分,即“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说,“雅”以高雅见称,“俗”以贴近生活而得到众人青睐。
二者各有所长,不能偏此废彼。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你会豁然开朗。
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我们会有所收获。
◆谈中国诗据说西方的文化名人到中国来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一个是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闻名世界、学贯中西的大师钱钟书先生。
一天,西方一位女学者好不容易找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住宅电话,于是她就提出约见的要求,可是钱钟书先生却婉言谢绝,他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何必非得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先生的幽默与机智可见一斑,那么他的学术性论文语言功夫又有怎样的特色呢?◆读《鲁滨孙漂流记》有这样一种精神,叫作坚强;有这样一种品质,叫作勇敢;有这样一种态度,叫作乐观;有这样一种体会,叫作孤独;有这样一种信念,叫作希望;有这样一种冒险,叫作漂流;有这样一种人,叫作英雄……这便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传世名作《鲁滨孙漂流记》所表现出来的。
他笔下那个勇敢机智、喜爱冒险、乐观坚强的鲁滨孙,用他二十余年的漂流,创造了一个奇迹,诠释了人生的价值与含义。
1 论雅俗共赏◎诗海拾贝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
宣宗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
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
此诗是写诗人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
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征人安闲无事,前一句中的“断”字,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后一句中的“倚”字,则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阅读答案】春朱自清阅读答案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阅读答案】春朱自清阅读答案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论雅俗共赏》是他的代表作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
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
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
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
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
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
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
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
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
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
刚刚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
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
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答案
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阳春白雪”视为高雅,“下里巴人”视为通俗。
雅与俗相依同存,各具特色,各有情态,各生乐趣。
在雅致的环境中欣赏格调高雅的作品,表现出了人的学识以及言谈举止的情趣和心境。
在大庭广众下的雅俗共赏,则具有与民同乐,乐在其中的交融。
雅俗共赏,和谐相处,人人得以尽享其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的标志特征,在数量浩大的诗作中流传着许多不朽的传世作品,一篇篇优美的唐诗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
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但在体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一部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也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巨大的文学名著。
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孙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赞扬了鲁滨孙身上所表现的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和坚韧的美好品德以及追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陈寅恪..( ) ②同嗜.( ) ③柳耆.卿( ) ④蜕.变( ) ⑤两橛.( ) ⑥譬.如( ) (2)多音字①供⎩⎪⎨⎪⎧ 供.给( )供.奉( ) ②禅⎩⎪⎨⎪⎧禅.宗( )封禅.( ) ③差⎩⎪⎨⎪⎧ 参差.( )差.点儿( )差.错( ) ④参⎩⎪⎨⎪⎧ 参.差( )参.加( )人参.(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蜂( )峰( ) (2)⎩⎪⎨⎪⎧辨( )辩( )(3)⎩⎪⎨⎪⎧ 碜( )惨( ) (4)⎩⎪⎨⎪⎧诲( )晦( ) 二、词语积累 明确词义(1)雅俗共赏:(2)参差错落:(3)出奇制胜:(4)气盛言宜:(5)一语破的:(6)打成一片:(7)一本正经:[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优化练习:1论雅俗共赏+Word版含答案
1论雅俗共赏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掺.杂(chān)寒碜.阐.述禅.宗忏.悔B.两橛.(jué) 撅.嘴口诀.绝.境倔.强C.同嗜.(shì) 矢.志稽.查擦拭.舐.犊D.别.离(bié) 别.致别.扭久别.别.针解析:A项,chen,chǎn,chán,chàn;B项,juē,jué,jué,jué;C项,shǐ,jī,shì,shì;D项,bié,biè,bié,bié。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那副的样子,大家无不开怀大笑。
(2)喜欢一切是一种的状态,就像冬天里的雪花,秋天里的落叶一样。
(3)《因为爱情有奇迹》中安岳母认定孟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是个的女人,安向东不能与她在一起。
A.一本正经理所当然不伦不类B.郑重其事理所当然不三不四C.一本正经自然而然不三不四D.郑重其事自然而然不伦不类解析:“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指状态,有时带贬义。
“郑重其事”指对某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1)是讲“舞台上”的状态,应该用“一本正经”。
“自然而然”强调自然而成,不靠外力,多指已成事实的事物或现象。
“理所当然”强调按道理应该如此,多指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
从语境看,“冬天里的雪花”“秋天里的落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应该用“自然而然”。
“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语境中“安岳母认定孟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是说其品行,应该用“不三不四”。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满足基因复制和变异这两项基本的需求,生命系统必须设法将每一个基因和它的“产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保障分子复制过程中原料和自由能的供应。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1
《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单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
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
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
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
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
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
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
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
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
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
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
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
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
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
“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
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1
《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单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
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
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
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
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
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
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
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
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
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
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
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
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
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
“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
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论雅俗共赏本课话题——雅与俗的转化一、从课本中积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学问阶级。
这学问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
社会的变革、文人身份的变化,读书人走向民间,促使了雅文化与俗文化间的转化,促使了人们的文学观赏观念的转化。
二、从现实中积累2月初,由北京高校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在网上征求意见,打算用“采雅舍俗”的方式雅化一些胡同名称,比如粪场胡同改为奋章胡同,屎壳郎胡同改为时刻亮胡同等。
这份草案让大家不免为胡同的将来担忧起来。
北京那些遍布旧城、星罗棋布的胡同,其名称既有历史变迁的痕迹,也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情,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
头发胡同、翠花胡同、灯草胡同……这些不怎么雅的胡同名字一点儿都不阻碍北京的胡同成为最被人念念不忘的去处。
相反,那些高大上的名称,由于离市井生活太远,反而显得不那么亲切了。
将胡同名“烧酒”改成“韶九”,雅是雅了,但深厚的生活气息也被沉没了。
羊肠小道一般的胡同、烟火味十足的名字原来就不是文人雅士、风花雪月的产物,它是劳动人民随口叫出来,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被人接受的,正由于这样才显出它的丰富多彩。
敬重历史,传承文明,守护老地名,也是在守护城市的魂魄。
三、从历史中积累烟花巷陌,世人眼中轻浮、浪荡的大俗之地,却因刚烈正直的李香君血溅桃花扇,掩盖上了一层令人唏嘘、使人心生敬畏的,有别于腐朽当局的大雅之色。
俗景因名妓香君而布满雅情。
歌馆妓楼,艳俗的脂粉却消沉不了柳永的词的才华。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精丽雅致的词句,伴随伶人哀婉的歌声,化作对命运最无奈的喟叹,在历史的书页之中登记风雅的一笔,也将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成为反映民俗的高雅手段。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学案第1课-论雅俗共赏-Word版含解析
第1课论雅俗共赏学习重点1.记:积累文中的字词;了解文艺评论文体的特征,学习文艺评论的思维和写作手法。
2.读:分析探究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国雅俗文化对促进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整合文中关于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过程。
3.写:运用本文评述结合的写作方法,完成片段写作。
4.练:掌握例证的方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祖籍浙江绍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而又不失清新活泼,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温暖,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主要著作:《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
《论雅俗共赏》是1948年出版的一本杂文集。
作者站在“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或者说是接近于人民的立场,阐释了文学艺术应走的道路和发展趋势,书中各篇论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说话的。
这些文章,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古今融汇,观点新颖,有独到的见解,是朱自清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
《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答案
《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答案《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答案1.以下各组词语与所给注音全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jiāo 姣好蛟龙绞架皎皎明月B.shēn 绅士妊娠伸展莘莘学子C.tuì 蜕变颓废褪色退步D.gé 阁楼风格炮烙遵守不渝解析:此题考察的是音近字和习惯误读字的读音。
A.“绞”应读“jiǎo”,“皎”应读“jiǎo”;C.“颓”应读“tuí”;D.“恪”应读“kè”。
答案:B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犀利鉴诫峰拥而上寥寥无几B.讥诮赈济错落有致附庸风雅C.教导缜密流连忘返面授机意D.震撼幅射一切就绪出奇治胜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形似字和同音字的正确书写。
A.鉴诫—鉴戒,峰拥而上—蜂拥而上;C.面授机意—面授机宜;D.幅射—辐射,出奇治胜—出奇制胜。
答案:B3.以下各句中引号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安史之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
B.“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
C.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
”D.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引号的几种用法。
A.表特定称谓;B.表着重指出(强调);C.引号中内容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局部时,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D.表否认可看作反语。
答案:C4.运用列数字、引用的说明方法扩展下面的语句。
黄河是大河,令人赞美。
解析:引用既是一种说明方法,也是一种论证方法。
引用说明就是引出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朝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美。
《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及答案《论雅俗共赏》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
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
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
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
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
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
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
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
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
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
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
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
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
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论雅俗共赏定稿原创
生活中的雅俗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文化现象,谈谈你 对雅俗共赏的见解吗?
天道酬勤
下节课再见 ^_^
解 析
请打一事物 ^_^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 张打油(唐)
雅俗共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雅俗共赏发展的历史,探究雅俗 共赏历史发展的实质。
(2)关注生活,尝试从生活中寻找雅俗共赏的 例子,探究其在今天发展中的意义。
从 表 格 中 你 能 得 出 哪 些 认 识 ?
解 析
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 C、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 教诲、熏陶; D、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不能用二者之间。
Hale Waihona Puke 举目伤心,此去焉知非幸事。 一寒彻骨,再来不作教书人。 ----清华大学邓以蛰教授题
• 著有散文集 《背影》 《伦敦杂记》《欧游杂记》 《踪迹》
• 诗文集
什么是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
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
实践活动。它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
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 了解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显然与句意不符, 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 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 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与语境不符。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句意 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
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
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
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
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
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
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
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
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
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
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五课时跟踪检测(一)+论雅俗共赏+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一)论雅俗共赏(时间:40分钟满分:33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画荷名家周华君多年来主攻荷花,他的荷画,泼、勾、点打成一片....,花叶枝干,传情达意。
②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悬疑推理喜剧《老宅》中,陈佩斯一改往日的嬉笑逗乐,一本正...经.地调动观众发言提问、发表看法,帮忙“猜凶手”“断案情”。
③江美琪演唱时有热情的男歌迷冲上台来想拥抱她,这个出奇制胜....的拥抱吓傻了正在专心唱歌的小美,也引得在场观众阵阵尖叫。
④记者在富士康采访发现,数千名从外地学校来的暑期工蜂拥而上....,参加培训;为此,富士康还出面高价包下了厂区周边的民宅,用作临时员工宿舍。
⑤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
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
⑥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A.①⑤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B①打成一片:原指合为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思想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多指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可改为“浑然天成”。
②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有时也带讽刺意味。
使用正确。
③出奇制胜:奇,奇兵,奇计;制胜,取胜。
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可改为“出其不意”。
④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可改为“蜂拥而来”。
⑤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
符合语境。
⑥胼手胝足:形容十分辛勤劳苦。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王源受邀出席第7届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呼吁人们关注普及优质教育及教育公平问题。
B.李守镇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C.这次校园歌唱比赛办得十分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雅俗共赏》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
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
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
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
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
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
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
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
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
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
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
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
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
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④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
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
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
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
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⑤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
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
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
“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
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6、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
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白话文进入文学领域,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
C、雅人和俗人能对同一对象“共赏”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为人的共有的相通的快感或趣味。
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
7、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C、“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
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参考答案:
6.B(第三段表明虽然白话进入文学,但是仍以雅言为主)
7.B(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8.D(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