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合集下载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是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历的五次大的战役。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五大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

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

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

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

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

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敌各个歼灭。

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

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

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志愿军进行了五次战役,五次战役中著名的战役有:清川江战役,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飞虎山阻击战和金城战役等。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1、清川江地区围歼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美军进行的一场战役,志愿军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

2、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3、上甘岭战役,美军方面称之为三角山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4、金城战役(Battle of Kumsong)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5、飞虎山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阻击敌人,为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第66军在朝鲜战场西线部署形成包围之势赢得了时间和战机,让拥有大量飞机、火炮、战车的“联合国军”陷入了我军的“诱敌深入”计划。

抗美援朝的意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抗美援朝战争有五次战役,下⾯是⼩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来看⼀下详细信息吧!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1、第⼀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于1950年10⽉25⽇⾄11⽉5⽇,在朝鲜⼈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第⼀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

2、第⼆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于1950年11⽉7⽇⾄12⽉24⽇,在朝鲜⼈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

第⼆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

3、第三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和朝鲜⼈民军于1950年12⽉31⽇⾄1951年1⽉8⽇,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重来的阴谋,突破“三⼋线”,对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的进攻战役。

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线”既设阵地进⾏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线”击退⾄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都汉城(今⾸尔),并适时停⽌了战役追击。

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

4、第四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25⽇⾄4⽉21⽇,中国⼈民志愿军和朝鲜⼈民军为制⽌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反击准备,在“三⼋线”南北地区进⾏的防御战役。

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转⼊休整。

“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线兵⼒不⾜,便迅速补充⼈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25⽇恢复攻势。

志愿军⽴即由休整转⼊防御,与朝鲜⼈民军⼀起,展开第四次战役。

5、第五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22⽇发起,⾄6⽉10⽇前后结束,历时50天,战役的结果是志愿军和⼈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民军共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作战减员8.5万余⼈。

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汇编

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汇编

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汇编抗美援朝战争前言决策出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并派遣第7舰队侵占台湾海峡。

8月起,美国空军不断侵入中国东北地区领空进行轰炸扫射。

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严正警告,越过三八线,进攻朝鲜北方,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

在此严重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

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0月19日起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

至1951年6月,中朝人民军队经过5次运动战役,将“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并进行了多次反击战役,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绞杀战’和细菌战,迫使其接受停战谈判。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人名单毛泽东签署的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清川江以北和长津湖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1950年10月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10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共13万余人兵力,越过三八线,于19日占领平壤,并继续向朝中边界推进,企图于感恩节(是年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全境。

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龟城、泰川、德川、球场一线开进。

此时,“联合国军”继续向朝中边境地区冒进。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随即调整部署,决心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寻歼南朝鲜军,而后再在运动中歼灭冒进之敌。

被美军飞机轰炸后的安东(今辽宁丹东)一角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遭遇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歼其1个营和1个炮兵中队,当晚占领温井,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29日,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歼灭南朝鲜军4个营的大部;第39军进至云山地区,与第40军对美军骑兵第1师和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形成包围态势;第38军在南朝鲜军第8师南撤后进占熙川。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和十个经典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和十个经典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和十个经典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是指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主要战役。

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名称:五大战役发生时间:1950年10月25日至 1951年6月10日地点:朝鲜半岛参战方: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主要指挥官:彭德怀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首次反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后,美军仍判断中国不会出兵,而继续分兵冒进。

10 月25日,在鸭绿江以南50公里处的温井地区,志愿军首战南朝鲜军,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正式开始。

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之战打响。

2日,志愿军攻克云山。

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抓住敌人骄傲轻敌、分兵冒进的良机,利用敌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采取隐蔽接近敌人,乘敌不备突然发起反击的方式,歼灭敌军1.5万人。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取得了同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作战的经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鲜北部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反击战役。

美国侵略军虽遭第一次战役打击,却还认定中国军队不可能大规模入朝,认为其参战兵力不过6至7万人,仍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

11 月6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

24日便集中美英军队全部及南朝鲜军队大部共22万余人,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北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为粉碎敌军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请示中央军委,决定利用美恃强骄傲的情绪,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将敌诱至定州、香枳山、新兴洞、妙香山等志愿军预定地区,然后突然反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抗美援朝战役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将美军击退到清川江以南。

1950年10月19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侵占平壤后,气焰十分嚣张。

他调集13万人的兵力,从东西两线多路向朝鲜北部边境地区冒进。

西线由美军第8集团军指挥1军和南朝鲜2军团等共6个师、1个旅、1个团的兵力,于10月25日推进到清川江以北的博川、云山、温井、熙川,其中南朝鲜军一部于26日进到鸭绿江边的楚山等地。

英军27旅由博川继续向新义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至新义州东南20多公里的南市洞。

美军24师由博川继续向朔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到距中朝边境40余公里的大馆以南的院兴洞。

南朝鲜军6师主力由温井向北镇、碧潼前进。

东线由美10军指挥5个师向北进犯,南朝鲜军首都师和3师占领五老里、咸兴后,继续向北部边境图们江推进;美军陆战1师经咸兴向长津、江界迂回前进;美军7师经咸兴向北部边境惠山镇方向前进。

美机到处扫射轰炸,地面部队和坦克到处袭击窜扰。

麦克阿瑟妄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全歼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定方针和部署是,先敌进至德川、宁远东西一线组织防御,初期只打防御战,稳住战局,待补充新的武器装备后再配合人民军举行反攻。

由于美军已抢先占领志愿军预定进占的地区,因此,原来的防御部署方案已不可能实施。

10月21日,彭德怀在北镇西北的大洞里会见金日成,研究了战场形势,商讨了作战问题。

10月21日至25日,彭德怀在大榆洞指挥所根据敌情的发展变化和毛泽东的一系列电报指示,适时地定下转变战略的决心,会同邓华等研究制定战役计划,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作战措施。

首次战役的作战方针是,将原定的阵地防御改为以运动战为主,从运动中寻机歼敌。

为不贻误战机,以各军、师分别歼敌一两个团,争取全战役歼敌一两个师的兵力,制止"联合国军"向中朝边境的进攻,稳定战局。

具体打法是,先打推进速度快、战斗力较弱的南朝鲜军,后打美、英军。

从熙川向德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割断东、西两线敌人的联系,不让其互相支援,集中主力打击西线进犯之敌。

朝鲜十大战役

朝鲜十大战役

朝鲜十大战役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其中的十大战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朝鲜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朝鲜战役一、抗美援朝第一枪——10.25温井战役:1950年10月19日,****、毛泽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紧急要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同日,后被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十位王牌军长”之一的温玉成,率40军,辖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从安东出发,首批跨过鸭绿江。

10月24日,温玉成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电令,要其立即派出一个师赶赴大榆洞附近(北镇以东、云山以北)。

并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

此时,“联合国军”伪6师主力已经占领温井,并要经过丰下洞、两水洞、北镇去鸭绿江边的碧潼。

温玉成决定就在温井跟北镇之间的河川谷地打敌人一个伏击。

25日早上11时许,伪6师2团(辖一个坦克连、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出了温井,出现在埋伏的118师354团和独1师1团及突击营眼前。

由于刚挖战壕的新土引起了敌步兵营和炮营的怀疑,敌人突然开枪了,3团也立刻回应,战斗打响了。

354团和独立1师1团听到枪声,也立刻向敌坦克连展开了攻击。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而惨烈。

3连3班班长石宝山在迎击敌人第8次冲击时,因弹药耗尽,便抱着仅剩的两根爆破筒,高呼“同志们守住阵地,为祖国争光”扑进敌群;排长刘汉升等18名战士呐喊着跃出工事,用刺刀和石块将敌人赶出阵地,血染沙场;5连因为牺牲过大,光是代理连长就换了4人,仍坚守阵地。

战斗至15时30分结束。

此役,共歼灭敌军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中队,毙伤俘485人(含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彭德怀对此高度评价说:“40军首战,打响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一枪。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是指自1950年10月25日入朝参战起至1951年6月10日期间发生的五次战役级战斗。

主要作战目标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的南朝鲜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即"抗美援朝战役",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

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毙伤俘敌1.5万余人;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

本次战役,是我军在朝鲜战局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仓促入朝投入交战的;我军把疯狂进犯的敌人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朝鲜人民军赢得了整顿时间,使我军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同美军及南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增强了胜利信心,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主要经验是,密切注视战局的发展,根据战场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地修正作战计划,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以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捕捉战机,从被动中争取主动。

战役的实践证明,夜战、近战和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后路,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战胜现代化技术装备之敌的有效战法。

此次战役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没有能够歼灭更多的敌人。

第二次战役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5大战役,为何这一战志愿军损失最大?自身战损超过敌军

抗美援朝5大战役,为何这一战志愿军损失最大?自身战损超过敌军

抗美援朝5⼤战役,为何这⼀战志愿军损失最⼤?⾃⾝战损超过敌军抗美援朝战争,按照志愿军采⽤的基本战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阶段为⼊朝⼀年内发起的五次⼤规模战役,采取运动歼敌的打法;第⼆阶段为双⽅相持后的阵地战阶段,⼀直持续到1953年⾦城战役,双⽅签订停战协议。

在战争的第⼀阶段,5⼤战役志愿军伤亡⽐例⼤多低于联合国军,只有1951年我军主动发起的第五次战役,付出的伤亡、战损代价超过了敌⼈。

⼊朝后的第⼀次战役,中朝军队以1万余⼈伤亡的代价歼敌15000多⼈;第⼆次战役中朝军队伤亡30000余⼈,歼敌超过3.6万⼈;第三次战役双⽅战损⽐为8500⼈对19000余⼈;第四次战役为联合国军主攻,我⽅损失5.3万余⼈,敌⼈战损超过7.8万⼈。

可以看出,前四次战役在有⽣⼒量损失⽅⾯,我军(中朝合计)都优于联合国军。

只有第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战损8.5万⼈(志愿军约7.5万⼈),只歼灭了8.2万敌军,可以说吃了⼀次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投⼊兵⼒最多,也通过此战将战线稳定在了三⼋线附近,奠定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基本态势,为后期我⽅以有利条件停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其作⽤是不⾔⽽喻的。

战略意义归战略意义,但⼈员损失较⼤也是事实,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第⼀点是补给线问题。

第五次战役双⽅合计出动⼀线作战兵⼒超过百万⼈,其规模接近之前国内战场上的淮海、辽沈等⼤规模战役,志愿军司令部意图将战线向南⼤举推进,⼤规模歼灭联合国军有⽣⼒量,争取战争胜利。

但朝鲜半岛地形特殊南北狭长,补给线向南延伸太远,第五次战役我军的武器、粮弹等后勤物资补给能⼒已经明显跟不上作战需要,⼜遭到美国优势空军⼒量的打击,造成前线极为吃紧。

战前洪学智、韩先楚等将领都提出了顾虑,在实际战役中也有体现,战役后期我军不得不由攻转守,后撤时损失较⼤。

第⼆点是联合国军对志愿军打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前期明显增强。

志愿军⼊朝后的打法,与国内战场上跟蒋军作战时惯⽤的穿插包围、集中局部优势歼敌同出⼀脉,属于运动打法,五次⼤战役都是使⽤这种战术。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推荐文章抗日时期著名战役热度:抗日十大著名战役热度:抗日期间的著名战役热度:中国著名的抗日战役热度: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热度:抗美援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遭受了百年屈辱后再度崛起的号角,里面搀杂了悲凉伤痛豪迈以及太多的无奈。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在西线战斗中,我军经数日激战 11月29日,西线“联合国军”开始全线退 歼灭了韩国第2军第7、第8师 却
11月29日 12月1日
12月26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 李奇微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 令。此时,“联合国军”(包括韩国军队)在朝鲜总兵力为34万余 人,一线兵力为五个军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20余万人。 吸取被志愿军迂回穿插的教训,敌军迅速在纵深地区建立了五道防 线,将韩国军队的8个师摆在第一线,美、英军在第二线,并大部 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摆出一副守则守, 不能守则随时准备撤退的姿态。
40 39 66 8 7 q1 9 土 38 42
50
大韩民国 第二军
11月25日夜 11月29日 11月27日 11月26日 11月25日
以及土耳其旅大部,并给美第2 师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 师、第25师。共计歼敌二万三 千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五百 42 40 余门,坦克一百余辆,汽车二千 2 9 余辆,各种枪五千余支。美第八 113 西线志愿军各军于12月2日停止攻势,主力集结休整,以一部尾追敌军, 集团军司令沃尔顿· 沃克中将也在 q1 向南挺进。敌军在东西两线遭我沉重打击后,被迫放弃了在平壤、谷山、 仓皇撤退途中遇车祸丧生。 元山一线建立新防线的企图,并于12月3日开始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 12月6日,第39军进占平壤,随后我军南进至三八线附近。至此,除 襄阳一地外,中朝人民军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全部地区,第二次战役 宣告结胜利束。
11月7日 11月3日 11月1日 31日 26日 25日
20
42 嘎嘎,他们一定害怕了,不过六七万人而已, 给哥冲啊
彭德怀判断“联合国军”可能重新组织进攻
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 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役与战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联合抵抗侵略的战争,该战争历经三年,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与战略,对于保卫朝鲜半岛的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战役与战略。

一、乌山战役乌山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9日期间。

当时,联合国军进攻平壤并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为此他们先是攻陷了咸镜南道,随后又进入平安南道。

然而,在乌山这个关键地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一次反击,击败了联合国军,成功地挽回了局势。

在乌山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利用地形和有利风向进行作战,通过埋设地雷,设立障碍物等阻滞敌方的进攻。

同时,志愿军还灵活运用火力打击敌军,并采取了出其不意的伏击战术。

这些战术的运用使得联合国军没能在乌山战役中取得胜利,全面进攻的计划被迫中止。

二、辽河战役辽河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1日至12月2日期间。

当时,联合国军主要由美军组成,他们企图通过迅速推进,将抗联军赶出朝鲜半岛。

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利用辽河两岸的地形和水系,采取了岸上和水下的双重防御,成功地抵挡住了敌军的进攻,并给予其沉重的打击。

辽河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了多种作战方式,包括地面作战、水面作战和水下爆破等。

由于地势的利于,志愿军能够有效地利用地形掩护,给予敌军强有力的打击。

而水面作战和水下爆破等手段则使得敌军难以预料并难以应对。

最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挫败了联合国军的进攻,保卫了辽河流域。

三、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该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30日至1951年1月31日期间。

该战役的目的是保卫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壤和南韩京畿道,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合力作战,采取了多种战略手段,包括地面攻击、空中支援和海上封锁等。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推荐文章八路军抗战主要战役热度: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热度:辽沈战役主要内容热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役热度:二战日美主要战役热度: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联合国军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

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

“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

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

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联合国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历时43天。

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自己伤亡1.15万,估计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朝鲜战争爆发后,早有预谋的朝鲜人民军凭借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快速地入侵了韩国境内。

只有在东线的春川,有一支韩军部队(韩6师)暂时顶住了人民军的进攻。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最新)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最新)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抗美援朝战局回顾资料

抗美援朝战局回顾资料

抗美援朝战局回顾资料抗美援朝战局是指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上发生的一系列战斗和冲突。

以下是对抗美援朝战局的回顾资料:对战双方:- 联合国军队:由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队,包括韩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军队。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政府派出的军队,以抗美援朝为使命,支援朝鲜。

战斗时间:-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

重要战役及影响:- 清川江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最终中国军队成功收复了许多被敌军占领的地区,改变了战局的态势。

-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再次交战,向南推进,最终占领汉城并将联合国军队逐出朝鲜。

- 百团大战(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战斗,有效削弱了敌军实力。

- 光德夜战(1951年4月23日至25日):中国军队在这次夜战中成功击退了美国第23步兵团,为接下来的战斗取得了重要胜利。

- 三八线战役(1951年10月至1952年3月):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在三八线附近进行了多次战斗和冲突,最终战况陷入胶着状态,使得三八线成为双方战线的分界线。

战局回顾:- 抗美援朝战局经过几年的战斗,最终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了停战协定,将战争状态转为停战状态。

-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表现出极高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有效支援了朝鲜。

-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意义重大,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加强了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关系。

以上是对抗美援朝战局的回顾资料,详细记录了该战争的相关战斗和影响。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作者:姜廷玉来源:《百姓生活》2013年第10期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上旬,为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共歼敌23万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稳定战局第一次战役是在敌进我进的遭遇状态下交战的。

1950年10月25日战斗打响时,志愿军主力仍在向战场开进中,而敌军则以团甚至营为单位组成战斗群高速推进。

志愿军遂以军、师为单位分头歼敌,边打边进。

在敌我双方都不摸底的情况下,志愿军在遭遇战中以伏击和突击取胜。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这次战役称之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

第一次战役于1950年11月5日结束,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从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此次战役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62。

第二次扭转战局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结束,分为东、西战场进行。

战役规模和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远胜于第一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投入13个师3个旅又1个团22万人,志愿军投入9个军30个师38万人。

整个战役分为诱敌深入、战役反击和战役追击3个阶段。

志愿军收复了平壤和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使“联合国军”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的企图遭到彻底失败,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对美军打击最大的一次战役,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第三次损失最小第三次战役是对于有防御准备之敌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抗美援朝五大战役没有具体名字,直接分为1~5次战役,具体来看一下!抗美援朝五大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1抗美援朝五大战役时间1、第一次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2、第二次战斗1950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历时29天。

它收复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除向阳以外的38线以北的全部领土,迫使敌人转向38线以南防御,基本扭转了战局。

3、第三次战斗从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月8日,历时八天。

这是志愿军进入朝鲜后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准备防御的敌人。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7天7夜,歼敌1.9万余人,前进80至110公里。

4、第四次战斗1951年1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历时87天。

这场战斗消灭了78000多名敌人。

敌人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

志愿者赢得了战略预备队集合的时间。

5、第五次战斗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历时50天。

这场战役歼灭敌方人员8.2万余人,消耗和俘获了大量敌方物资装备,训练了刚刚进入朝鲜战争的部队。

2美援朝战争时间的起止日期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70年,这场战争始于1950年7月10日,结束于1953年7月27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的五大战役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稳定局势,站住脚跟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 战役迂回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必须打过三八线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 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 提前发起进攻战役
• 感谢同学们 • 感谢刷屏 • 感谢观看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最后。。
•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 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 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 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 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 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 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 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 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 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
• 建国以来,中国曾进行过6次对外战争
1-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958年 2-中印战争:1962年 4-抗美援越战争 :1965年 3-中苏珍宝岛战争: 1969年 5-中越(南越西贡当局)西沙群岛战争 1974年 6-中越战争:1979年
• • 人次 常驻兵力20万 阵亡18万 歼敌24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抗美援朝战争的几点基本情况: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则为三年零三十三天。

②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③作战兵力:对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共16个国家的军队。

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它的15个仆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希腊、南非联邦,通称16国,还没有把南朝鲜算为一个国家。

如算在内,即为17个。

另外,还有5个派有医疗队的国家,即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

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有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美国,除了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陆、海、空军以外,手里还握有原子弹。

对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1万余人,其中美军54万余人,南朝鲜军51万余人,仆从国军队4.8万余人;美国侵朝兵力占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我方参战为,中国、苏联(出动了一些空军)、北朝鲜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180余万人,其中志愿军134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

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

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

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

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 4,地面部队则为1∶1.7,我优于敌人。

④作战的武器装备,我则远远劣于敌人,对方战争开始时(1950年10月),有飞机785架、舰艇106艘、坦克886辆、火炮10388门,对方最多坦克达1543辆,最多火炮达19530门,最多舰艇达310艘(其中美军210艘,南朝鲜军67艘,仆从国33艘),最多飞机达2082架(其中美军1823架,南朝鲜军146架,仆从国军113架)。

战争中,对方共出动飞机104万架次,平均每天出动800架次,最多一天出动达2400架次。

我方没有海军,战争开始时也没有坦克和空军,只有火炮3510门;后期我方第一线和二线飞机最多达1043架(其中志愿军366架,朝鲜人民军397架,苏军280架),火炮最多19702门(其中志愿军14986门,朝鲜人民军4716门),坦克最多达792辆(其中志愿军430辆,朝鲜人民军362辆)。

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装备。

16个国家的军队、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这样的作战对象,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抗美援朝战争基本战况。

战争的进程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阵地战)。

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

这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到1951年6月10日结束。

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是“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的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

作战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战略反攻性质,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

一共打了5仗,即5个战役。

这5次战役,虽然比解放战争时期在作战规模上要小,但基本上都属于战略性质的战役。

因为每个战役都关乎着整个战争的全局,决定着战争进程。

这5次战役的特点和简要经过是: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

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

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

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

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

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 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歼灭。

此役于1 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

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

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

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

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

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第三次战役,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

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

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

作战中,经短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

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

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

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

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

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施反突击。

东线反突击取得了胜利,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

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

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

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预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前发起进攻战役。

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有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

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整个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

战役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进50余公里,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

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集团向东线之敌实施主要突击。

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歼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

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

此阶段歼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

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

敌及时以战役预备队堵塞了缺口,形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

解放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

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

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通过上述运动战五次战役作战的重大收获,主要有两点:一是歼敌23万余人,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并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二是迫使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了停战谈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