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54e2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5.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2个7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式为( )A. 2+7=B. 2×7=C. 7×7=2.9+9+9+9写成乘法算式是( )A. 4+9B. 9×4C. 9+43.摆一个下边图形需要9个小△.摆5个这样的图形,一共需要用( )个小△.A. 14B. 45C. 40D. 544.道路两旁栽树,一边栽了8棵,另一边也栽了8棵,一共栽了多少棵?列式为( )A. 2+8=B. 2×8=C. 8×8=5.9×□<64,□里最大填( ).A. 8B. 6C. 7二、判断题6.42的8倍与8个42相加的和得数相同.7.把7+7+7改写成乘法算式是7×7.8.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都是相差7.9.求6个7相加的和,7个6相加的和,都可以用算式7×6.10.3个9是多少?列式:3×9和9×3都对.三、填空题1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七________五十六三________二十四________九十八五________三十五八________六十四六________五十四12.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9,列成算式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13.填上适当的数.4,9,16,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填适当的运算符号:(1)8________4=12(2)8________4=32(3)8________4=4(4)8________4=215.看图回答(1)________(2)________四、解答题16.二(1)班的同学排队做操,站成7排,前6排每排站8人,第7排只有7人.请你算一算,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17.小明看一本课外书,每天看5页,看了一个星期,小明一共看了多少页?五、应用题18.摆一个要6根小棒, 摆7个这样的,要多少根小棒?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2个7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式为2×7=.故选:B【分析】当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分别是这个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2.【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和同数连加的关系写成乘法:9×4,【分析】根据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将其改写成乘法算式.故选:B3.【答案】B【解析】因为摆一个下边的图形需要9个小△.求摆5个这样的图形,一共需要用多少个小△,就是求5个9相加是多少,列式是9×5=45(个),选B.4.【答案】B【解析】【解答】道路两旁栽树,一边栽了8棵,另一边也栽了8棵,一共栽了多少棵?列式为2×8=故选:B【分析】这道题是最简单的加法问题,在这里出现就会有人和乘法问题弄混淆,做题时应读清题意,即可解答.5.【答案】A【解析】【解答】解:9×7=63,9×8=72,所以□里最大填8.故答案为:A.【分析】先利用9的乘法口诀找到与小于号右边相近的数,然后选出最合适的结果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42的8倍表示为:42×8,8个42相加的和表示为:8×42,42×8=8×42,所以42的8倍与8个42相加的和得数相同.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把7+7+7改写成乘法算式是7×3,原题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7+7+7表示三个7相加,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7×3表示;整数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都是相差7.原题说法正确.【分析】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都是相差7.这是考查的对7的乘法口诀的识记.9.【答案】正确【解析】10.【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3个9是多少?列式:3×9和9×3都对.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算式时两个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三、填空题11.【答案】八;八;二;七;八;九【解析】【解答】七八五十六;三八二十四;二九十八;五七三十五;八八六十四;六九五十四.故答案为:八;八;二;七;八;九.【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依据2~9的乘法口诀即可解答.12.【答案】6×9=54;6乘9等于54.【解析】13.【答案】36;49;64;81【解析】观察前面4个数字的规律,可以发现都是两个相同数的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如2×2=4,3×3=9……根据这一规律,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出后面的四个数.解答:36,49,64,8114.【答案】(1)+(2)×(3)-(4)÷【解析】15.【答案】(1)8(2)16,24,32,40,48,56,64【解析】四、解答题16.【答案】解:方法一:6×8=48(人)或8×6=48(人)48+7=55(人)方法二:7×8=56(人)或8×7=56(人)8-7=1(人)56-1=55(人)答:二(1)班一共有55人.【解析】【分析】方法一:前6排站的人数=6×每排站的人数,或前6排站的人数=每排站的人数×6,那么二(1)班的总人数=前6排的人数+第七排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方法二:如果买排都站8个人,7排站的人数=7×每排站的人数,或7排站的人数=每排站的人数×7,因为最后一行只有7个人,说明就多算8-7=1人,用刚才计算得出的人数减1即可.17.【答案】5×7=35(页)答:小明一共看了35页.【解析】【分析】一个星期是7天,要求小明一个星期看了几页,用每天看到页数×7=一共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解答.五、应用题18.【答案】解:6×7=42(根)答:一共要42根小棒.【解析】【分析】用每个需要小棒的个数乘摆的个数,根据7的乘法口诀计算小棒的根数即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244fe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7.png)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 5 单元观察物体(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3分,共36分)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四人的照片分别是站在哪里拍到的?在括号里写上人名。
蓝蓝同同天天龙龙3.4.下列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观察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1. 从右面看到的是()。
2.天天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
3.小狮子看到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4.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3个物体,可以看到长方形的物体有()个。
① 1 ② 2 ③3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都是相同的②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都是圆形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正方体三、仔细观察,连一连,圈一圈。
(共25分)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9分)2.张叔叔是捏泥人的高手,这天张叔叔捏了一个跳舞的小姑娘,天天给这个小姑娘拍了几张照片。
张叔叔却说,有一张照片上的泥人姑娘不是他捏的。
你能找到这张照片吗?圈一圈。
(6分)3.下列几何体从上往下看,分别是哪个图形?(10分)四、聪明的你,做一做。
(共24分)1.小鹿在运动会上受伤了,小鸟站在树上打电话叫救护车,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停在小猴旁边。
小熊在后面大声叫:“快从这里上。
”小鸟、小猴、小熊各自看到的是哪幅图?请你填一填。
(12分)2. 快乐的一家。
(12分)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答案一、1.③①②【点拨】观察题图可知,①号小动物位于房子的侧面,看到的也应是房子的侧面,即右边的第二幅图。
②号小动物位于房子的前面,看到的应是房子的前面,即右边的第三幅图。
③号小动物位于房子的上面,看到的应是房子的顶部,即右边的第一幅图。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db91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78-________=8 65+________=85 94-________=88________+50=68 ________-20=40 ________+7=632.48比36多________;34比50少________。
3.比26大37的数是________,62比76少________。
4.依次在横线上填上得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填写)5.算一算.(1)(2)(3)6.填上“>”、“<”或“=”。
8+54________60 96-50________46 87-29________87-35 71-32________40 96-48________52 63-14________58-9 二、选择题7.一件上衣8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元。
A. 8B. 28C. 188.()+20<35,横线上最大能填()A. 12B. 14C. 169.一个笔筒15元,妈妈给售货员50元,找回()元。
A. 35B. 25C. 15三、计算。
10.口算61+9=65-8=42-6=75-27=83-29=80-58=74-16=51-11=56-28= 22-14=________11.用竖式计算。
①66-48= ②45+34=③37+63=④42-26= ⑤60-19= ⑥76+15=12.列竖式计算。
(1)36+15=(2)34+49=(3)12+58=(4)29+3=四、看图列式计算。
13.看图列式计算。
(1)(2)五、连一连14.连一连.六、解答题15.果园里有桃树56棵,梨树38棵,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16.一本连环画有78页,聪聪还剩多少页没看?17.小白兔有44个萝ト,送给小灰免16个后,小白兔还有多少个萝ト?18.淘气有58本书,借给笑笑17本,还剩多少本?答案一、填空题1. 70;20;6;18;60;562. 12;163. 63;144.5. (1)90,40(2)53,62(3)32,286. >;=;>;<;<;=二、选择题7. C8. B9. A三、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8c1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f.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计算题。
(17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64--30= 6+40= 2×3= 5×2+20= 4×6= 5×4= 15+19= 76--30--20=2.用竖式计算。
(9分)76--34= 37+56= 97--(45-28)=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3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少不了民间音乐、童谣、乐器的身影。
1.请你把口诀补充完整。
( )六三十。
根据这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 )。
2.“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
”如图,小青蛙每次跳( )格,跳了( )次,共跳了( )格。
3.里最大能填几?37>6××5<30 4× <174.“小鸡,小鸡,叽叽叽,又吃虫儿又吃米。
”原来有17只小鸡,又跑过来39只。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我用17+39列竖式计算,先算个位:7+9=( ),在得数的个位上写(),向十位进( )。
再算十位:1+3=( ),再加上进位的( ),得( ),在得数的十位上写( )。
5.一把古琴的琴弦由蚕丝制成,一根蚕丝对折两次后是4米,这根蚕丝长()米,这根蚕丝用去2米后,还剩( )米。
6.王老师准备了90根长笛作为礼物送给学校音乐社的学生,第一天送出58根,第二天送出26根,还剩( )根。
qìng7.下面是制作乐器磬常见的模子。
(1)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1.下面可以用3×4表示的图形是( )。
2.5+5+5+10和下面( )的计算结果一样。
①5×4 ②5×5 ③6×53.果壳雕刻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瑰宝。
有2个盒子里装满了果壳,一盒有20多颗,另一盒有50多颗,这两盒果壳的总数量不可能是( )颗。
①78 ②83 ③984.木雕的制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工具,现在工匠师傅常用三角尺等帮助设计图纸。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a88590740be1e650e9a62.png)
第1单元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爸爸的身高约是182()。
A. 毫米B. 厘米C. 1 米2.下面测量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A.B.C.3.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长:()A. 2厘米B. 2米4.爸爸身高1米75厘米,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小英身高1米25厘米.(1)爸爸比小英高________厘米. ()A. 15B. 35C. 50D. 55 (2)小英比妈妈矮________厘米. ()A. 15B. 35C. 50D. 55 (3)爸爸比妈妈高________厘米. ()A. 15B. 35C. 50D. 55二、判断题5.人走5步的距离大约是16m。
()6.铅笔长20厘米.()7.图中,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三、填空题8.丽丽用4米长的竹竿量井深,竹竿露出井沿部分是1米.井深________米.9.下面这枝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0.直尺上从0到2长________厘米。
11.把1米5厘米、1米50厘米、1米15厘米、2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量一量.________四、解答题13.量一量14.估一估,树有多高?五、综合题15.大的物体用米尺(m)来量.先估一估桌子的长、宽、高有多少厘米,再用米尺来量(1)估一估长________cm宽________cm高________cm(2)量一量长________m宽________m高________m六、应用题16.用一根10米长的竹竿测量井深,竹竿露出井面2米,井深多少米?17.一根木头锯掉25米,还剩60米,这根木头原来长多少米?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爸爸的身高约是182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如果为100多的话,应该选择“厘米”为单位比较合适。
2.【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端没有与0刻度对齐,错误;B、正确;C、直尺斜放,错误。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b18ba06c85ec3a86c2c528.png)
第1单元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1米=( )厘米。
2.如图,铅笔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3.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12()高2( ) 高5( ) 长4( ) 4.小冬身高90厘米,再长( )厘米就有1米高了。
5.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从尺的刻度“1”开始画起,画到( )厘米刻度的地方。
6.在○里填入“>”“<”或“=”。
4米○5米1米○99厘米1米○100厘米6厘米○6米 150厘米○1米 53厘米○35厘米7.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二、判断正误。
(每小题2分,共10分)1.无论直线还是弯线,都是线段。
( )2.100厘米长的绳子和1米长的木棒的长度是一样的。
( )3.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4.李老师走一步能走30米。
( )5.左图中有3条线段。
( )三、选择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A. B. C.2.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②③3.下面物体中宽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粉笔盒 B.饭桌 C.手指甲4.小明今年8岁,他的身高可能是( )。
①35厘米②1米35厘米③135米5.比8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是( )。
①1米②10厘米③6厘米四、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几条线段。
(每空2分,共12分)五、排序。
(每小题4分,共8分)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5厘米3厘米137厘米1米35厘米六、连线。
(8分)七、按要求画一画。
(共9分)1.(6分)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这条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2.(3分)过下面两点画一条线段。
八、用尺量一量,画一画。
(共10分)1.(7分)2.(3分)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
九、王叔叔想用红砖在家中的牛棚、猪圈、羊圈和马棚之间修上通道,他最多能修几条通道呢?(4分)十、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https://img.taocdn.com/s3/m/cb2753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9.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小熊25元, 布娃娃38元, 买这两个玩具, 付了70元, 应找回()钱。
A.6B.7C.82.积不是24的算式是()。
A.3×6B.4×6C.3×8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60>34-26B.74-28<45C.4=28-244.找规律填数。
9、18、27、()。
A.36B.37C.455.图书馆有78本书, 借走8本, 还剩下()本。
A.60B.70C.806.从尺子的刻度2到刻度9是()厘米。
A.7B.5C.9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因为2+2=2×2, 所以4+4=4×4。
()2.直角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 )3.8×3的积是21。
()4.9×4和6×6结果相同, 所用口诀也相同。
()5.角的两条边越长, 这个角就越大。
()6.课桌面的角和黑板面的角一样大。
( )7.7×8表示8个7。
()8.时针从5走到9, 走了4时。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6分)1.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______对齐,从______位算起。
2.下面纸条的长度是______厘米。
3.接力赛。
4.3个6相加, 和是________;一个乘数是9, 另一个乘数4, 积是________。
5.一个因数是5, 另一个因数是4, 他们的积是________。
6.老师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了一个图形, 从上面看: , 从侧面看是, 从正面看是, 你知道这个图形是由________个正方体组成的。
7.86比______多28, 比______少37的数是37,60比______大1, 比______小1。
8.姐姐买回4袋苹果, 每袋6个。
我们家有6口人, 每人吃一个后, 还剩________个苹果。
四.计算题(共2题, 共24分)1.直接写出得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4e7e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4.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图中有( )个角,其中最大的角是( )角.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 )比一比.3.一个活动角,如果它的两条边之间的开口越小,这个角就越( ).4.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5.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最大的角是( )角,最小的角是( )角.6.当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直角时,这时可能是( )时.7.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两次后,得到的角是( )角;对折三次后得到的角是( )角.8.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角 ( )角( )角 ( )角二、判断题.1.所有的锐角都比直角或钝角小.( )2.左图中共有4个角.( )3.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4.用2根小棒最多可以拼出4个角.( )5.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能画出一个角.( )三、选择题.1.下面图形中是钝角的是( ).2.黑板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比,结果是( ).①黑板上的大②三角尺上的大③一样大3.在放大镜下看,这个角的度数( ).①变小②不变③变大4.下面的图形中,有5个直角的是( ).5.左图中有( )个角.①6 ②7 ③8四、认角.1.下列哪些物品上有角?有角的请在下面的( )里画“√”,并在图中标出其中一个角,没有角的画“×”.( ) ( )( ) ( )2.数角.( )个锐角 (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直角( )个钝角 ( )个钝角( )个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五、画一画.1.以下面的一条线作为角的一边,以B点为顶点画一个开口向左的钝角.2.画一个图形,里面至少有3个直角.3.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画一个长方形,再在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4.两个锐角可以拼出几种不同的角?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画一画.六、做一做.1.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两条线段,使它有6个直角.2.给下面的图形添上一条线段,使它符合要求.3.下面的图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你有几种剪法?还剩( )个角还剩( )个角还剩( )个角七、想一想,说一说.10时与几时,时针与分针成的角同样大?你知道这两个时针组成的是一个什么角吗?请在右边的钟面上画一画.参考答案一、1.3 直 2.直角 3.小 4.4 直角 5.3 钝锐6.3或97.直锐8.锐钝锐直二、1.√ 2.× 3.× 4.√ 5.×三、1.① 2.③ 3.② 4.① 5.③四、1.(×)(√)(√)(√) 标角略2.2 4 2 1 7 1 11 9 2五、1~3.略 4.可以拼出3种不同的角,画图略提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六、1.(画法不唯一,合理即可)2.(画法不唯一,合理即可)3.七、2时锐角画图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3a622168884868762d683.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8分)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1米=厘米.2.3.100厘米+2米=米.40厘米+60厘米=米.4.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是1厘米,从刻度到刻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6是厘米.5.在横线里填上“厘米”或“米”.(1)三层教学楼大约高10 .(2)足球场长120 .(3)课桌高70 .(4)豆豆身高1 23 .(5)一根跳绳长2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共5分)6.10厘米与1米一样长.(判断对错)7.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判断对错)8.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判断对错)9.一支铅笔长约18厘米.(判断对错)10.乐乐的身高是100米.(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认真做选择.(共10分)11.图中()是线段.A.B.C.12.如图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13.1米70厘米可能是()A.铅笔的长度B.爸爸的身高C.楼房的高度14.图中,两支铅笔的长度()A.一样长B.图1的长C.图2的长15.现有甲、乙、丙三根铁丝,甲长1米,乙长6厘米,丙长60厘米,()最短.A.甲B.乙C.丙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共17分)16.直接写出得数.58﹣6=20+35=66﹣5=71+8=89﹣30=10+36=17﹣6=43+6=86﹣5+6=39﹣(16﹣6)=50+4﹣20=17.在横线里填上“>”“<”或“=”.65厘米56厘米95米+3米100厘米1米92厘米3米30厘米5厘米5米60厘米﹣30厘米30厘米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共14分)18.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19.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20.先估一估,再量一量.(1)估计厘米,实际测量厘米.(2)比一比,量一量.号线段最长, 号线段最短.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21.数一数如图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七、解决问题.(共27分)22.把两根长都是9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23.小雪从家里到图书馆,走哪条路比较近?先估计,再用尺子量一量.24.一幢21层的楼房高59米,另一幢15层的楼房高42米,两幢楼房相差多少米?25.一根绳子用去了8米,还剩26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26.量一量,毛毛虫要爬厘米就能吃到菠萝.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答案与解析一、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8分)1.【分析】米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计量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计量单位.1米=100厘米.【解答】解:米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故答案为:米尺,厘米,米,厘米.【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米尺的认识,米与厘米之的进率.2.【分析】(1)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右侧是刻度3,所以橡皮的长度就是3厘米;(2)是从刻度1开始测量的,右侧是刻度4,所以回形针的长度是4﹣1=3厘米;由此求解.【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关键是掌握测量方法;注意是否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3.【分析】(1)把1厘米化成100厘米再计算.(2)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再把100厘米化成1米.【解答】解:(1)100厘米+2米=3米(2)40厘米+60厘米=1米.故答案为:3,1.【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相同单位的名数相加减,只把数值相加减,单位不变.4.【分析】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如从刻度2到刻度3;从刻度3到刻度6,那么中间是6﹣3=3个刻度,就是3厘米.【解答】解: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故答案为:1,2,3,3.【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注意找清楚是否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三层教学楼的高度、足球场的长度、一根跳绳的长度都用“米”做单位,计量课桌的高度用“厘米”做单位,计量豆豆的身高用“米和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三层教学楼大约高10米.(2)足球场长120米.(3)课桌高70厘米.(4)豆豆身高1米23厘米.(5)一根跳绳长2米.故答案为:米;米;厘米;米、厘米;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共5分)6.【分析】把厘米数、米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解答】解:1米=100厘米10厘米<100厘米即10厘米比1米短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7.【分析】根据线、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线段的特点可知:线段可以测量长度;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射线、线段和直线的特点进行解答.8.【分析】把米数、厘米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解答】解:1米=100厘米即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一支铅笔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支铅笔长约18厘米,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0.【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乐乐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乐乐的身高是100厘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三、反复比较,认真做选择.(共10分)11.【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为线段,B为曲线,不是线段,C为射线.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12.【分析】长度测量方法: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线.据此判断.【解答】解:A,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的,所以错误.B,是从0刻度线开始的,直尺与纸条平行.所以正确.C,直尺倾斜了,直尺没和纸条平行,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关键是掌握测量方法.1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铅笔的长度大于是几厘米到20厘米;爸爸的身高一般在1米50厘米到2米50厘米之间,可以是1米70厘米;楼房的高度是几米到几百米,由此求解.【解答】解:1米70厘米可能是爸爸的身高.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进行求解.14.【分析】第一支铅笔是从刻度1到刻度6,用6减去1,就是第一支铅笔的长度;第二支铅笔是从刻度2到刻度7,用7减去2,就是第二支铅笔的长度;然后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6﹣1=5(厘米)7﹣2=5(厘米)两支铅笔的长度都是5厘米,它们一样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用最后读数减掉开始的刻度值.15.【分析】把这三根铁丝的长度化成单位相同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即可确定哪根最短.【解答】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60厘米>6厘米即甲>丙>丁答:乙最短.故选:B.【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共17分)16.【分析】根据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58﹣6=52 20+35=55 66﹣5=61 71+8=79 89﹣30=59 10+36=4650+4﹣20=34 17﹣6=11 43+6=49 86﹣5+6=87 39﹣(16﹣6)=29【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7.【分析】(1)单位相同,只比较数值即可.(2)95米+3米=98米,98米=9800厘米,9800厘米>100厘米.(3)1米=100厘米,100厘米>92厘米.(4)3米=300厘米,300厘米>30厘米.(5)米相对于厘米是高级单位,数值相同时,高级单位名数大于低级单位名数.(6)60厘米﹣30厘米=30厘米.【解答】解:(1)65厘米>56厘米(2)95米+3米>100厘米(3)1米>92厘米(4)3米>30厘米(5)5厘米<5米(6)60厘米﹣30厘米=30厘米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相同单位的名数相加减,只把数值相加减,单位不变.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共14分)18.【分析】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6厘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解答】解:画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19.【分析】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就是画2+3=5厘米的线段.【解答】解:2+3=5厘米.【点评】考查了画线段的方法,要先求出所画的线段的长度是基础.20.【分析】(1)观察图,给出的线段大约有4个1厘米长,所以估计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2)通过观察对比,可以直接得出②号线段最长,③号线段次之,①号线段最短.【解答】解:(1)估计4厘米,实际测量4厘米.(2)比一比,量一量.②号线段最长,①号线段最短.故答案为:4,4;②,①.【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观察法、估测的方法估计、比较线段长度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用刻度尺测量的方法.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21.【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据此解答.【解答】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意义和计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七、解决问题.(共27分)22.【分析】把两根长度都是9厘米的铁条焊接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两根铁条全长是9+9=18厘米,又因为焊接头长是3厘米,由于接头处是两根铁条重叠在一起的,则要减去一个重叠长度,所以焊接好后的铁条长9+9﹣3=15厘米.【解答】解:9+9﹣3=18﹣3=15(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5厘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接头处是两根铁条重叠在一起的;所以要用总长度减去这部分重叠的长度.23.【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小雪从家到图书馆,有2条路线,由平移的方法可知,两条路线一样近.【解答】解:如图:1.5+1.5=3(cm)0.5+0.5+0.5+0.5+0.5+0.5=3(cm)小雪从家到图书馆,有2条路线,通过平移,可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由此可知这两条路线一样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平移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求解.同时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24.【分析】用用第一幢楼的高度减去第二幢楼的高度即可.【解答】解:59﹣42=17(米)答:两幢楼房相差17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减法的应用,关键是利用整数减法的运算法则计算.25.【分析】用用去的长度加上剩下的长度,就是原来的长度.【解答】解:8+26=34(米)答:这根绳子原来有34米长.【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得出:原来的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由此列式求解.26.【分析】根据图示正确测量,再进行加法计算即可;根据图示,可以提出问题:蜗牛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西瓜?正确测量后,列加法算式解决即可.【解答】解:2+3=5(厘米)答:毛毛虫要爬5厘米就能吃到菠萝.根据图示,可提出问题:蜗牛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西瓜?2+2+1=5(厘米)答:要爬5厘米就能吃到西瓜.【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测量,并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d80e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6.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直角.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下面图形中,________是角.( )A. B. C. D.3.9:30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A. 钝角B. 直角C. 锐角4.图中有( )个直角.A. 4B. 6C. 8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一个四边形有4个角和4条相等的边,这一定是一个正方形.6.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7.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直角,这个角就变大了.8.请你当裁判(1)所有正方形都有4个角.(2)所有直角大小都相等.(3)直角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三、填空题9.下面的图形中,有________个直角.10.数一数,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角.11.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________)个角(________)个角 (________)个角(________)个角 (________)个角12.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3.从学具中拿出下列图形.用纸折的直角去量一量,有几个直角?有________个直角四、解答题14.(1)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2)在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15.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有几个直角?五、综合题16.数一数.(1)________个锐角(2)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3)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六、应用题17.把下面的三角形切一刀,还剩几个角呢?18.观察图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一共有多少个钝角?一共有多少个锐角?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2.【答案】C【解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3.【答案】A【解析】【解答】观察钟面可得9:3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大于90°的,即是钝角.故答案为:A【分析】以90°角为分界线,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本题中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可以由钟表上的时间看出来;也可计算得出.4.【答案】B【解析】【解答】4+2=6(个)故答案为:B.【分析】观察图可知,这个大直角梯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与一个小直角梯形,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一个小直角梯形有2个直角,据此相加即可.二、判断题5.【答案】错误【解析】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直角,这个角不变.故答案为:错误.【分析】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度数不变,角的边变长了.8.【答案】(1)1(2)1(3)1(4)0(5)1(6)1【解析】三、填空题9.【答案】2【解析】有2个直角.10.【答案】7【解析】7 或811.【答案】5;2;4;6;3【解析】12.【答案】4;3;6【解析】【解答】4个3个6个故答案为;4;3;6【分析】观察图可知,平行四边形有4个角;三角形有3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13.【答案】24【解析】四、解答题14.【答案】(1)图形中有4个角,其中左边的两个角是直角.(2)解:如下图所示【解析】【分析】(1)做题时,用三角板实际测量一下,看是否是直角,方法是先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就说明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就说明是直角,本题图形中有4个角,其中左边的两个角是直角;(2)这是巩固画直角的方法的练习,方法同画角的方法一致,但必须是角的两条边都与三角板上的两条边重合,才说明是直角.15.【答案】解:把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到底怎样剪,题中没有说,可以分三种情况来剪.不同的剪法,剩下的部分角的个数也不相同.三种剪法如下图:剩下3 个角,其中剩下4 个角,其中剩下5 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有2个直角有3个直角【解析】解答问题必须全面,剪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五、综合题16.【答案】(1)3(2)2;1;1(3)5;2【解析】【解答】(1)(2)(3)【分析】根据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数出各图形中各种角的个数即可.六、应用题17.【答案】解:把三角形切一刀,可以剩3个角,也可以剩4个角.【解析】18.【答案】解:8个直角,8个钝角,8个锐角【解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2720d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5分)1.每个角都有( )个顶点和( )条边.2.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3.一个三角尺上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4.把一张圆形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两条折痕所形成的角是( )角.5.红领巾上有( )个角,其中最大的角是( )角,另外两个角是( )角.6.角的大小与边的( )无关,与两条边( )的大小有关.7.中有( )个锐角、( )个直角和( )个钝角.8.写出下面拼出的角的名称,并比较大小.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10分)1.黑板上的直角比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大. ( )2.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 )3.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角的大小不变. ( )4.一个正方形里的直角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的直角个数相同. ( )5.钝角一定比锐角大.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下面图形中,( )是角.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①1 ②2 ③33.《状元作业本》的封面上有( )个直角.①2 ②4 ③8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用一副三角尺的任意两个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②用一副三角尺的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③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上的两个角可以拼出一个直角5.在一次骑行活动中,王叔叔经过了下面这三个上坡,( )号上坡骑起来最吃力.四、将下面的图形按要求分类.(填序号)(9分)五、比一比,每组中哪个角较大?在较大角下面的里画“√”.(8分)六、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6分)七、在下图中找出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7分)八、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填序号)(4分)九、画一画.(共21分)1.在方格纸上以给定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6分)2.在下图中画一条线,形成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3分)3.根据要求在下面各图中画一条线段.(6分)4.用剪刀将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用虚线把你的剪法画出来,再填空.(6分)数一数,填一填.参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8e9e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7.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有余数的除法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把这些蛋糕每5块分一份,可以分()份,还剩()块。
2.38里面最多有()个5,57里面最多有()个9。
3.☆÷◇=7……6,◇最小是(),这时☆是()。
4.计算右边竖式时,可以想:9和()相乘的积接近62,且小于62,所以62÷9=()……()。
5.五月份有31天,五月份有()个星期还多()天。
6.()里最大能填几?()×7<368×()<75 42>()×654>()×9 4×()<31 39>()×57.张阿姨买了17盒日照绿茶,平均分给4个同事,每人分得()盒,再添()盒,每人就能多分得1盒日照绿茶。
8.同同今天练习写字,按下面的顺序重复写,第19个字是(),这19个字中,()写得最少。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关于算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比7小②☆要比7小③△一定比☆大2.【新考法】下面图()可以用除法算式13÷4=3……1来表示。
①②③3.商场准备把24个松花蛋装袋后销售。
销售部经理设计了以下几种装袋方案,按方案()装袋后有剩余。
①每3个装一袋②每4个装一袋③每5个装一袋4.【新情境】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
赵叔叔制作了27把玉屏箫笛,至少再做()把,才能正好平均装在5个盒子里。
① 8 ② 3 ③ 25.王老师拿了50元去购买文具袋,每个文具袋8元。
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
①一共有48元②还剩48元③用去48元6.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
林师傅要做60个皮影道具,他每天最多可以做8个,至少需要()天才能做完。
① 7 ② 9 ③ 8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33分)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二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二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16e6c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题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厘米和米是()单位,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2.测量铅笔的长度用()做单位比较合适;测量床的长度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3.比较大小100厘米○1米60厘米○1米120厘米○1米20厘米4.婷婷的身高是90厘米,再长()厘米,她的身高就是1米10厘米。
5.单位换算64米-28米=()米4米=()厘米1米-60厘米=()厘米50厘米-7厘米=()厘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6.琪琪用一把20厘米的尺子量一根丝带的长,量了5次,正好量完,这根丝带长()厘米,也就是()米。
7.这支铅笔长()厘米。
8.把下列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厘米5米50米150厘米()>()>()>()>()9.下面图中几条线段。
()条()条()条10.在计算59-(32+20)时,应先算()法,再算()法,其结果是()。
11.①妈妈的鞋跟高3()②教室门高约2()③乐乐跳远跳了110()④我家到学校的距离900()⑤哥哥的身高1()28()二.判断。
1.一张床约120米。
()2.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
()3.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4.尺子上的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5.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直线不能。
()6.第一条线段长12厘米,第二条线段长21厘米,两条线段一样长。
()三.看图列式。
3. 4.四.解决问题1.十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相邻的两个人都相隔2米,这列队伍,有多长?2.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长?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第二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10米,这根铁丝原来有多长?4.东东家离学校60米,有一天上学他从家出发去学校,走了10米后发现忘了带文具盒,于是返回家去取。
这一天她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5.购物(1)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洋娃娃要花多少钱?(2)买一辆小汽车和一盒积木能省十元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 总复习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 总复习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1c2c702020740bf1e9b1f.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卷(三)一、单选题1.下图中一共有()根香蕉。
A. 5+4B. 5×4C. 4+4+4+42.下面的图形中有()个角。
A. 5B. 4C. 33.下图中的钢笔长()厘米。
A. 6B. 7C. 84.与8×9-9 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A. 9×9B. 9×7C. 8×85.他们可能在()去图书馆。
A. B. C.二、判断题6.计算5×6和6×5时,都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
()7.直角比钝角大,比锐角小。
()8.8+8+8+6可以用8×4-2来计算。
()9.左图中一共有4条线段。
()三、填空题10.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________?11.在横线上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⑴小林的身高是132________⑵王叔叔的身高是1________70________12.8×5=________,读作________,用口诀________计算。
13.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桌子高约80________床长2________牙刷长约l5________14.________加法算式: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15.在横线上填上“<”、“>”、“=”。
8×5________8+5 82-35________575×7+5________40 3米+4厘米________7米16.下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17.1小时+30分=________分50厘米+50厘米=________米18.在横线上最大能填几?________×3<22 8×________<65 40>9×________19.用2、5、8三张卡片,可以摆出________个不同的两位数;三个小朋友坐成一排合影,有________种坐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a865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f.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元。
A.22B.30C.202.一根电线长50米,先用去13米,又用去17米,还剩多少米?错误的算式是()。
A.50-13+17B.50-13-17C.50-(13+17)3.与6×4+6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6×5B.6+4C.6×64.83减去下面哪个数,差是五十多?()。
A.37B.30C.505.有三条彩带,红色的长5米,蓝色的长5厘米,紫色的长50厘米,这三条彩带()。
A.红色最长B.蓝色最长C.紫色最长6.苏萌每天放学回家,在路上用了()分。
A.4B.20C.307.下面的哪个算式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口算()。
A.5×3B.3+3+3C.5+5+38.5和哪种数相乘的积,比5大?()A.比5小的数B.比5大的数C.比1大的数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求几个数的和,都能用乘法算式计算。
()2.下面各图形中是角。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交叉的大小有关。
()4.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5.有7行柳树,每行种7棵。
一共种了14棵柳树。
()6.下面各图形中是角。
()7.2个6相加和6个2相加得数相等。
()8.3厘米>2米。
()三.填空题(共8题,共26分)1.分针走1小格是_______分,这时秒针走_______小格。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_______小格。
2.妈妈每天6:00起床,小青每天7时起床,________起床早。
3.2个3相加,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式子都可以用________这句口诀计算。
4.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拿走8个后,两人的苹果同样多,小红原来有______个苹果。
5.比较下列各组角的大小,在小角下面的里画“A”,在大角下面的里画“B”。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4276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4.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被减数是78, 减数是29, 差是()。
A.39B.49C.38D.482.8个7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8+7B.8×73.停车场上的小轿车比面包车多15辆. 面包车有12辆, 小轿车有多少辆?正确的解答是()。
A.15-12=3(辆)B.27-12=15(辆)C.15+12=27(辆)4.小明买文具用去3元7角, 还剩5元, 他原来有()钱。
A.8元7角B.1元3角C.2元7角5.第一个加数是30, 第二个加数是27, 第三个加数与第一个加数相同, 求这三个数的和。
列式是()。
A.30+27B.30+27+27C.30+27+306.淘气看到的是哪副图?()A. B.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图中共有4个角。
()2.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 4个人合唱一首歌要12分钟。
()3.求7个8相加的和, 8个7相加的和, 都可以用算式7×8。
()4.90比48多42。
()5.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
()6.课桌面的角和黑板面的角一样大。
( )三.填空题(共6题, 共20分)1.填空。
_____个锐角, _____个直角, _____个钝角。
2.看图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或__________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20_______ 旗杆高约13_______我们每节课40_______ 妈妈每天上班8_______4.比3个8多23的数是________;7个9比________多16。
5.填上数, 使天平两边相等。
6.在○里填上“>”、“<”或“=”。
27+35○35+27 53-36○54-37 34+24○53-2448-24○48-23 68+24○75+15 76+24○53+35四.计算题(共2题, 共29分)1.直接写出得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44a1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2.png)
第1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我聪明,我会填。
(每空1 分,共21 分)1. 测量筷子的长度用( )作单位,测量床的长度用( )作单位。
2. 学生尺上,从刻度0 到6 是( )厘米,从刻度4 到12是( )厘米。
3.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4. 由( )条线段组成,中有( )条线段。
5. 1 米=( )厘米10 厘米+10 厘米=( )厘米1 米+2 米=( )米1 米-50 厘米=( )厘米6.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7.【阅读材料题】数学阅读。
人的身体就是一座数学宝库。
如果把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子,那么身长大约是7 个头的长度,肩宽大约是2 个头的长度,上肢大约是3 个头的长度,下肢大约是4 个头的长度。
(1)身长与肩宽之和大约是( )个头的长度。
(2)如果2 个易拉罐的长度大约是1 个头的长度,那么上肢大约是( )个易拉罐的长度。
二、我自信,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3 分,共15 分)1. 华华和同同用测量同一张纸条,华华用3拃量完,同同用4拃量完,两个人的“一拃”相比,( )。
①华华的一拃长一些②同同的一拃长一些③两个人的一拃同样长2. 下面表述中最接近1 厘米的是( )。
①文具盒的长度②电视机的高度③数学书的厚度3. 下图是妈妈给同同新买的儿童电话手表,表盘长4 厘米,请你估一估,这个儿童电话手表全长约是( )。
①8 厘米②20 厘米③2 米4. 蓝蓝想画一条2 厘米长的线段,下面画的线段正确的是( )。
5. 估一估,小猫大约有( )高。
①1 米②60 厘米③33 厘米三、我细心,我会圈。
(8 分)比1 米长比1 米长比1 米高比1 米高比1 米短比1 米短比1 米矮比1 米矮四、我机灵,我会动。
(共32 分)1. 我会画线段。
(1)画一条3 厘米长的线段。
(2 分)(2)画一条比8 厘米短3 厘米的线段。
(4 分)(3)在左边3 厘米处画一个,右边5 厘米处画一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检测测试试卷加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检测测试试卷加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dbb7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8.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检测测试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A.台灯B.写字台C.教室的门2.东村小学一年级有男同学20人, 女同学比男同学多5人. 女同学有多少人?正确的解答是()。
A.20+5=25(人)B.20-5=15(人)C.15+5=20(人)3.36-28○6+9比较, ○内应填()。
A.<B.>C.=4.有一堆苹果, 比20个多, 比40个少, 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24B.25C.355.下列竖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C.6.小朋友每次刷牙大约用3()。
A.分钟B.秒C.小时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小军早上6:30起床, 小强6:40起床, 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2.大于28小于35的数有7个。
()3.求7个8相加的和, 8个7相加的和, 都可以用算式7×8。
()4.()5.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6.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 也可以用步测或目测。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6分)1.填上<、>或=。
8×4________4×8 9×7________8×8 5×7________6×62.分针从3走到5经过了()分, 时针从3走到6经过了()时。
3.填上“<”、“>”或“=”(1)26+37________30+26 (2)18+52________60+10(3)47+46________98-1 (4)52+18________76-174.一只蜗牛每分钟爬行8厘米, 10分钟一共能爬行________厘米。
5.16与14的和是______, 再减去20, 结果是______。
6.在○内填上“>”“<”或“=”。
20cm○12cm 4cm○9cm 24cm-7cm○17cm四.计算题(共2题, 共18分)1.算一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2561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0.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6厘米+8厘米=( )厘米A. 36B. 32C. 9D. 142.1米-14厘米=( )A. 13厘米B. 不够减C. 86厘米3.用直尺测量一条线段,下面( )可以看出这条线段长7厘米.A.刻度1至刻度7B.刻度2至刻度9C.刻度1至刻度64.有一把磨损严重的直尺,能看清的只有5个刻度(如图),那么,用这把直尺能直接量出( )种不同的长度.A. 4B. 6C. 9D. 11二、判断题5.电线杆的高度大约是8厘米.6.判断对错我的一步长15米.7.6厘米8.3米-2米40厘米=1米60厘米.三、填空题9.下面纸条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10.一般来说,用刻度尺时,要把________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另一端对着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11.72米-66米-5米=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12.身边的小数.在检查身体时,医务室的王老师说:“张小明的身高是1米36.”1米36合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13.量一量.________四、解答题14.量出下面的长度15.量体买衣量一量胸围、腰围、臀围提示:五、综合题16.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1)估计长________厘米,实际长________厘米.(2)估计长________厘米,实际长________厘米.六、应用题17.一根电线用去28米,还剩47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6厘米+8厘米=14厘米,选D.2.【答案】C【解析】【解答】解:1米-14厘米=100厘米-14厘米=86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1米=100厘米,把米换算成厘米后再计算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解:7-1=6厘米,9-2=7厘米,6-1=5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后刻度线对应的数字-前刻度线对应的数字.4.【答案】C【解析】【解答】解:能测量出的长度有1cm、2cm、6cm、9cm、6-1=5cm、6-2=4cm、9-1=8cm、9-2=7cm、9-6=3cm,共9种不同的长度.故答案为:C.【分析】因为是直接测量出的长度,所以每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可以测量的,由此列举出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即可.二、判断题5.【答案】错误【解析】6.【答案】错误【解析】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由于没有把铅笔放平,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3米=300厘米,2米=200厘米,200厘米+40厘米=240厘米,300厘米-240厘米=60厘米,即:3米-2米40厘米=60厘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时需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1米=100厘米.三、填空题9.【答案】9【解析】【解答】起点刻度是2厘米,终点刻度是11厘米,纸条的长度是11-2=9(厘米)【分析】找到纸条的两端所对准的刻度,然后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10.【答案】0【解析】【解答】测量物体时,一般都以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分析】了解测量物体的基础知识便可知道答案11.【答案】1;100【解析】【解答】解:72米-66米-5米=1米=100厘米.故答案为:1;100.【分析】先计算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米=100厘米.12.【答案】1;36【解析】【解答】1米36合1米36厘米.故答案为:1;36.【分析】根据对生活中小数的认识可知,1米36写成小数是1.36米,整数部分表示几米,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米,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厘米,据此解答.13.【答案】4厘米,3厘米,4厘米【解析】四、解答题14.【答案】解:测量如下:【解析】【分析】测量时用直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端,把直尺与线段重合,看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15.【答案】72;63;77;145;146【解析】【解答】经测量,胸围是72cm;腰围是63cm;臀围是77cm;身高是145cm,应该买衣服的号码是146cm.故答案为:72;63;77;145;146【分析】测量时要用软尺子,按照图示的测量位置测量出四个数据,然后在尺码表中找出对应的衣服号码即可.五、综合题16.【答案】(1)5;4(2)6;5【解析】【解答】(1)估计长5厘米,实际长4厘米.(2)估计长6厘米,实际长5厘米.故答案为(1)5;4;(2)6;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结合对长度的认识进行估算,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六、应用题17.【答案】解:28+47=75(米)【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综合测试题
一、知识根据地。
(第1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共27分)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七八()八九()()二十
二四()四七()()五十四
2.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数学书长21()黑板长4()
旗杆高10()图钉约长()
大树高6()小明身高1()30()
3.在()里填上“<”、“>”或“=”。
1米()100厘米49+37()90 8×6()4×4
8米()80厘米6×9()45 7×4()3×8
4.7×8=(),读作:();口诀:();
表示()个()相加是(),也表示()的()倍是()。
5、7个6连加得(),5和4相加得()。
6、根据口诀“六七四十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在()里填上“”+、“-”或“×”。
2()2=4 3()3=9 49()18=67
80()14=66 75()18=57 25()37=62
8.用数字2、5、8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9.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10.()里能填几?
()×4<30 34>5×()60>()×8
7×()<29 ()×6<37 ()×8<36
11.方方买一个台灯51元,买一双鞋38元,大约需要()元。
二、火眼金睛。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8分)
1.下面的图形,第()是角。
① ② ③
2.求5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① 5+9 ② 5+5+5+5 ③ 5×4
3.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次手。
① 2 ② 3 ③ 6
4.用尺子量一条线段应从()刻度开始量。
① 0 ② 1 ③尺子的顶端开始
三、数学高速路。
(共35分)
1.口算。
(10分)
5×8=8×7=29+2=92-2=
3+4=9×9=88-35=83-70=
7×7=1+1=30+46=34+8=
3×8=5×9=56+8=43+21=
8×7-30=4×8+28=65+16-53=72-18+9=
2.笔算下面各题。
(17分)
43+38=85-34=23+54=90-82=
15+18+48=42-19+28=72-18+9=
4.列式计算。
(8分)
1.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
2.8个5相加,和是多少?
3.6和8相乘,积是多少?
4.9和7相加,和是多少?
四、我是小画家。
(7分)
1.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2.请画一个直角。
3.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五、解决问题。
(共23分)
1.看图列计算。
(6分)
2.先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17分)
(1)每格代表()个。
(2)喜欢()球的人数最多;喜欢()球的人数最少。
(3)喜欢这三种球的人数一共是()人。
(4)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