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粮库多点温度、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粮库多点温度、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1)信号采集电路: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采集、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信号,并经过信号放大、滤波等信号调理得到更接近原始的信号
2)功能模块建立:电信号由数据采集卡采集进入计算机,由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编写程序,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根据不同功能的需要,分别组建各种功能模块,包含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与读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结果显示模块,而后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起,设计主界面来实现各模块的调用,最后再对系统进行集成和调试
传统的实验室温湿度测量装置是以单片机为核心, 用数码管显示温湿度值,根据不同的温湿度要求, 通过硬件设定不同的调节终态, 从而将实验空间的温湿度调节到设定值。这种测量装置硬件结构复杂,编程复杂,而且可操作性不强,硬件线路多,容易出现故障,所以故障率较高,不稳定。
本课题通过LabView、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三者相互配合,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信号并将它直观的显示在计算机,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对外部电路进行控制,达到对温湿度的控制。系统外部电路少,大大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同时可操作性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季节设置温湿度的上下限。在数据存储方面,充分显示了系统的优越性,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完全存储起来,为日后用户数据分析及调用提供来源。
3)温湿度控制电路:当温湿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时,系统输出信号给控制电路,使控制电路驱动负载(电扇、加热器等)工作,使温湿度达到正常值。
参考文献:
[1]吴成东,孙秋野,盛科等.Labview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王世明,王芳.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度测试系统的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47-10249.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2021年关于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2021年关于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关于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关于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1、课题的开发背景与需求分析温度是工业、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和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微型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字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伴随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温度测量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温度监测环境范围大,测点距离远,布线很不方便。

这时就要采用无线方式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

多路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可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或相应的可转换为温度量或供电故障监控的工业、农业、环保、服务业、安全监控等工程中,例如:城市路灯故障检测和供电线路防盗监视、城市居民小区供热检测、大型仓库温度检测、工业生产测控、农业生产温度测控、环保工程、故障监控工程等。

考虑到许多工业环境中对多点温度进行监控,一般需要测量几十个点以上。

本文设计多路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2、调研分析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室内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STC89C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能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能说多少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温度采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的准确测量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在医疗领域,温度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而在环境保护方面,温度的采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情况。

因此,开展温度采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高精度的温度采集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温度数据,并能够实时传输和存储数据。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温度的准确监测和控制,为各行各业提供可靠的温度数据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温度传感器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我们将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

2.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设计合适的电路来采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

这一步需要考虑信号放大、滤波和采样等问题,以确保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准确可靠。

3. 数据传输和存储:设计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方案,使得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指定的接收端,并能够进行长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这一步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存储容量等问题。

4. 系统集成和测试:将各个部分进行组装和集成,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设计和实现一种高精度的温度采集系统,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于温度监测的需求。

2. 提供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方案,确保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和长期保存。

3. 通过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提供一种新颖的温度采集解决方案,为温度监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个月):调研和文献阅读,了解温度采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随着检测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微机系 统中使用的传感器,必须是能够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目前常用的有热 电偶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和半导体集成传感器等,每种传感器根据其自身特性, 都有它自己的应用领域。
1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近年来,在温度检测技术领域中,多种新的检测原理与技术的开发应用己取得 了具有实用性的重大进展。新一代温度检测元件正在不断出现和完善化,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1)晶体管温度检测元件(2)集成电路温度检测元件(3)核磁共振温度检 测器(4)热噪声温度检测器(5)石英晶体温度检测器(6)光纤温度检测器(7)激光温 度检测器。目前国内外的温度控制方式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温度测量首先是由温 度传感器来实现的。测温仪器由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两部分组成。温度测量的过 程就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转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信号传递给 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信号处理转换成温度值显示出来。温度传感器随着温度变化而引 起变化的物理参数有膨胀、电阻、电容、热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 声等等。随着生产的发展新型温度传感器还会不断出现,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温度传 感器及测温仪大致有以下几种热膨胀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辐射式测温 仪表、石英温度传感器测温仪。
在系统中,利用热电偶测得电阻炉实际温度并转换成毫伏级电压信号。该电压 信号经过温度检测电路转换成与炉温相对应的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单片机进行数 据处理后,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并判断是否报警,同时将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 根据设定的算法计算出控制量,根据控制量通过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导通和关闭从而 控制电阻丝的导通时间,以实现对炉温的控制。该系统中的时钟电路可以根据要求 进行准确计时。
of Contr01.1992 [11] 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1)在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对该课题有了整体的认识和计划。

(开题报告范文) 基于PLC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范文)    基于PLC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3.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采用了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可以用几个三极管进行模拟转换,但是还是用专用芯片更简单可靠。
首先,通过这几年的大学学习,我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的经验,对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学院图书馆收藏了许多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书籍和期刊等;还提供了网络化的机房,便于查找网络资源。
[2].余永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7
[3].邦田.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4].Dallassemiconductor inc,ds18b20 programmable resolution 1—wiredigital thermometer 2001[Z] .
同组设计者及分工:

论文工作的进度计划(或工作方案分析)(由指导教师确定)
起止时间
进度安排
备注
2011.6.10-6.8
选题
2011.6.9-6.20
完成开题报告
2011.6.21-6.30
完成目录
2011.7.1-7.15
收集资料
2011.7.16-8.1
确定初稿
2011.8.2-8.10
论文修改
[9].邦田.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10].周云波.由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计构成的单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电子技术应用,1996(2):15- 20.
[11].吉鹏,马云峰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振国.DS1820及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2000 (1) .
国内外发展情况:

多点无线测温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测温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测温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讣题U :多点无线测温系统设讣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801班学生姓名:付平指导教师:桂丁君2010 年3 月15 0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能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与诸多的领域。

温度是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多的参数,温度检测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

像仓库、农田、塑料大棚以及其他生产过程,湿度过大会引起霉变和质变;温度变化会影响品质;乂如精密仪器、半导体器件,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性能降低,此外,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室内的环境温度的要求也需要对温度的实时监控,足以可见,温度的测量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然而,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敬电阻为传感器,但热敬电阻可黑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才能进行处理。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构成温度检测系统,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从DS18B20读出或写入信息仅需要一根端口线。

该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外接电源即可方便地构成温度检测系统。

本次设计的口的就是应用DS18B20这一优点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来设计一个多点无线测温系统应用于各个方面的温度监控。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2.1主要任务及要求主要任务:(1)掌握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性能、使用特点和方法,利用C51 对系统进行编程。

(2)本课题综合了现代测控、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方方面面的知识,要能够联系综合各个领域的知识来融会贯通。

要求:研究本课题,使研究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基于单片机应用的分析与设计方案,培养创新意识、自主自立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提高对电子产品研发素质。

基于单片机的高性价比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高性价比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高性价比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温度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一些应用场合中,需要对多个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例如工业生产中对于不同环节的温度监测、实验室中对于多个实验器具的温度监测、医院中对于多个患者身体温度的监测等等。

传统的温度监测设备成本较高,同时很难实现多点同时监测,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廉、可靠性高、能够批量监测多点温度的设备来满足这些需求。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读取与处理,并将温度数据以数字方式传输出来。

同时,该设备的成本较低,易于维护,方便控制和传输数据。

本课题旨在利用单片机设计一款高性价比的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以解决工业现场、实验室和医院等领域中的多点温度监测问题。

二、研究内容1. 设计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的硬件电路,包括各种传感器的接口、A/D转换器芯片的选用、LED显示屏的设计等。

2. 将硬件电路与单片机相连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步读取,并通过串口通信将数据传输出来。

3. 设计软件程序,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存储和显示。

主要包括程序的编写和与硬件电路的配合。

4. 对所设计的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对经验进行总结。

三、技术路线1. 硬件设计方面,选用采样精度高、功耗低的A/D转换器芯片,同时采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显示,设计LED显示屏辅助数据显示。

2. 软件设计方面,主要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同步读取和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

3. 测试验证方面,通过实验室和实际场景测试,验证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1. 设计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全面的多点温度监测记录仪,可行性得到验证。

2. 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步读取,成功解决多点温度监测问题。

3. 可以提供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多点温度监测设备,可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医疗等领域中的多点温度监测任务。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多点实时恒温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多点实时恒温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多点实时恒温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家庭恒温系统在现代居住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传统的恒温系统只能对整个居住空间进行恒温控制,无法满足不同房间的个性化需求。

1.2 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家庭多点实时恒温系统,可以精确地对每个房间进行独立的恒温控制,提供个性化的舒适环境。

二、系统设计2.1 系统结构本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 传感器模块:负责感知各个房间的温度信息; - 控制模块:负责控制恒温设备的启停和调节; - 通信模块:负责与用户界面进行数据交互; -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储存历史数据和用户设置。

2.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每个房间的温度信息,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

2.3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获取的温度信息,通过控制恒温设备的启停和调节达到目标温度。

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即时调整恒温设备的温度和风速。

2.4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提供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设置每个房间的目标温度和风速。

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置后,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并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和风速信息。

2.5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历史温度数据和用户的设置。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看历史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技术实现3.1 硬件选型本系统将采用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恒温设备和单片机等硬件组件。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将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 传感器数据读取和处理; - 控制命令生成和发送; - 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 - 数据存储和管理。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 1. 可以准确感知每个房间的温度信息; 2. 可以根据用户设置实时调节每个房间的恒温设备; 3.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设置和查看历史数据; 4. 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近年来,温度的检测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温度测控技术包括温度测量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两个方面。

在温度的测量技术中,接触式测温发展较早,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低廉、测量精度较高,一般能够测得真实温度;但由于检测元件热惯性的影响,响应时间较长,对热容量小的物体难以实现精确的测量,并且该方法不适宜于对腐蚀性介质测温,不能用于超高温测量,难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

另外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通过对辐射能量的检测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法,其优点是:不破坏被测温场,可以测量热容量小的物体,适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还可以测量区域的温度分布,响应速度较快。

但也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仪表指示值一般仅代表物体表观温度,测温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

因此,在实际的温度测量中,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

温度控制技术按照控制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动态温度跟踪与恒值温度控制。

动态温度跟踪实现的控制目标是使被控对象的温度值按预先设定好的曲线进行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场合需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如在发酵过程控制,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温度控制,冶金工厂中燃烧炉中的温度控制等;恒值温度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对象的温度恒定在某一给定数值上,且要求其波动幅度(即稳态误差)不能超过某允许值。

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就是要实现对温控箱的恒值温度控制要求,故以下仅对恒值温度控制进行讨论。

而过发展更是比我过发展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更要奋发向上,努力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

2、目的意义随着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器的适应能力增强和高度智能化正逐步成为现实。

多点温度检测模块设计--开题报告

多点温度检测模块设计--开题报告
本题目完成后最终实现多点温度检测模块的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
4、任务完成阶段
(1)调研资料,学习芯片知识,1~3周完成。
(2)框架设计、整体构思,4~6周完成。
(3)硬件电路设计,7~10周完成。
(4)单元代码设计,11~12周完成。
(5)系统联调,13周完成。
(6)论文撰写、毕业答辩,14~15周完成。
2、设计目的、要求
由一台上位机(PC微型计算机),下位机(单片机)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检测系统。下位机采用单片机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系统,单片机的型号为P89LPC922,采用温度式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模块应实现2点以上的温度测量,测温范围为-10~+100°C,最大偏差不超过±1°C。
2、课题类型: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
[4]振国.DS1820及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0.
[5]刘君华.智能传感器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1年4月4日
1、课题来源:课题来源分为真实课题和自拟课题两种,真实课题要填写确切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不能写横向、纵向课题等。
XXXX学院学生开题报告表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称
多点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课题来源
实际
课题类型
E
导师
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1、调研资料的准备

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开题报告导师评审意见:本文开题报告涉及到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嵌入式系统、无线通讯以及温度检测等多个专业领域,论文拟定的研究方案合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明确。

需要在后续的论文写作中加强实际的技术分析和建设,加深理论探讨和创新性思维。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现代化生产过程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智能化、高质量的方向迈进,实时监测生产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温度成为必要环节之一,以便在必要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维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具体的产业应用中,多点温度检测是重要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传统方式是采用有线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然而该种方式存在布线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的缺点。

相反,采用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方式可以实时采集各个测点的温度数据,数据传输方式简单,安装方便,同时具备点线结构较松散等特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国外有一些先驱性的研究,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基于Zigbee技术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其中,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常常采用WSN网络进行通信,使用该种方式可以支持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同时还能提高网络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者开始着手开展基于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但是受到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瓶颈,目前还没有较为成功的案例。

此外,部分研究者还进行了相关的算法设计和实验验证,但对于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应用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3.1 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为开发一种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结合现场的实际需求,系统采用节点式网络架构,并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同时探索相关系统的算法设计;3.2 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开发并选择合适的芯片和传感器,设计无线传输方案和网络通信协议,进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算法设计与评估:基于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分析系统所涉及的参数和需求,进行多种算法方案比较,为系统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系统实验:按照预设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和可行性;四、研究难点本文的研究难点为:4.1 算法优化在对算法进行设计的同时,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性能。

温室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温室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温室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软件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农业在中国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发展的好坏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

温室技术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并且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落后,作物生产单一,专用品种缺乏,绝大多数地方还是要靠天吃饭。

因此,温室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温室大棚技术在农业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

农业规模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便成为一个关键。

在温室小气候环境中.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适宜的温度是蔬菜、花卉、药材等作物生长的首要条件。

无论是加热的温室还是不加热的温室.都需要对温室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根据作物生长规律来调控温室温度,以使在保持作物生长的条件下,使系统的能耗、水耗达到最少。

温室环境控制就是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来获得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温室测量采集通过对温度的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规律,控制温度,使作物在不适宜生长的反季节中可获得比室外生长更优的环境条件,从而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温室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其控制系统的精确与否将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温湿度的测量又是温室控制系统精确运行的关键,所以设计一个高效、准确的温湿度测量系统是改善温室控制系统性能的前提条件。

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温室进行蔬菜等农作物培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作物的试验研究和商业动、植物的培养等方面,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我国的温室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通常设计安装的单斜面玻璃或塑料大棚供暖温室,冬季需要覆盖保温材料保温,环境一般由人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

多点温度巡检系统开题报告

多点温度巡检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温度检测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检测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温度检测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多达16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厂环境控制系统,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对推动工厂温度自动检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的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

在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比如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现场温度的测量也由过去的刻度温度计、指针温度计向数字显示的智能温度计发展,而且,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温度检测的发展趋势。

第一,检测范围扩大。

现在工业上通用的温度检测范围为-2003000℃,而今后要求能测超高温与超低温。

尤其是液化气体的极低温度检测更为迫切,如10K以下的温度检测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

第二,测温对象扩大。

温度检测技术将会由点测温发展到线、面,甚至立体的测量。

应用范围己经从工业领域延伸到环境保护、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及航天工业领域。

第三,新材料及工艺的开发。

近来已经开发的。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温湿度是环境监测中最基础的数据之一,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方法主要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大范围监控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远程监控。

因此,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设计符合工业标准的温湿度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需要满足小尺寸、低功耗、长寿命和稳定性等要求,同时需要采用工业级通讯协议以方便与现有系统的集成。

2. 建立传感器网络。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无线通讯协议,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讯。

利用网关设备将数据上传至公共平台。

3. 实现温湿度数值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同时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API和数据查询模块,实现数据在Web端的实时显示和报警处理功能。

4. 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优化。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并通过优化算法和协议提升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提高温湿度监测的范围和准确度,可以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无缝监测和跨区域传输。

同时,将传感器节点集成入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能力和控制精度。

此外,本研究还为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硬件方面,将采用成熟的微处理芯片、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等器件,建立温湿度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设备。

在软件方面,将采用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采取策略性采样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将采用云平台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在线查询功能。

五、研究计划阶段任务时间1 系统框架设计 1周2 硬件设计与实现 2周3 软件设计与实现 3周4 系统测试与性能优化 2周5 结论撰写与论文答辩准备 2周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设计并实现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09于7127起迄日期20__年2月25日20__年6月20日设计地点天平校区4教505室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职称20__年4月1日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反映,更能直接影响作用我们的生活中,人民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并控制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要求的重视温度测量的精度越来越被看重。

所以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研究非常有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需求由面积需求变为舒适需求。

地板采暖采用辐射方式供暖,符合人体生理需求曲线,如果控制系统选取得当,不仅可以提高房间舒适度,更可以使系统运行费用降低许多。

如今一般是在典型位置安装一个温控装置,温控装置连接到壁挂炉,温控器根据室温和温度设定直接控制锅炉运行,各房间不同回路由工作人员凭经验手动调节分水器球阀,改变不同回路的流量,从而达到调节各房间的室温的效果。

使用这种控制方法,即使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难以调节得十分准确,何况各家庭成员由20__年龄不同,所需舒适温度不同,需要经常对室温进行调节。

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

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

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

温度采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温度是一种基本的物理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气象、农业、医疗、工业等。

准确地采集和监测温度数据对于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温度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温度采集系统,能够准确、稳定地采集温度数据,并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进行数据显示和分析。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传感器电路,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

2.开发一个嵌入式软件,通过传感器读取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

3.开发一个上位机软件,能够接收并显示采集到的温度数据。

4.实现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1.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与设计为了采集环境温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合的传感器。

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接口和电源要求,并合理布局和连接传感器与其他硬件组件,以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性能。

2.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开发嵌入式软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编程语言。

常见的选择有Arduino、Raspberry Pi等。

根据硬件平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编写代码。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合适的算法和逻辑,将温度数据转换为数字形式,并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

3. 上位机软件的开发开发上位机软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常见的选择有Python、Java等。

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形界面库,并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界面设计和开发。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实现与嵌入式软件的通信,并能够接收和解析采集到的温度数据。

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显示温度数据,并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

4. 数据存储和分析为了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需要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多点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在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中,往往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设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如引 线误差补偿、多点测量中的切换误差和信号调理电路的误差等问题;而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 就可能造成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 术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美国 Dallas 半导体公司 推出的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具有独特的单总线接口,仅需要占用一个通用 I/0 端口即可完
成与微处理器的通信;在-10~+85℃ 温度范围内具有 0.5℃ 精度;用户可编程设定 9~12 位
的分辨率。以上特性使得 DS18B20 非常适用于构建高精度、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研究现状: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 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 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 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 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 较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 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 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 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 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发展趋势: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 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 可靠性差等缺点。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 确,更加稳定可靠。 研究方法:本设计运用主从分布式思想,由一台上位机(PC 微型计算机),下位机(单片机)无 线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主、从两个 子系统,其中主系统完成对试验现场设定温度值、设定值显示、实际值显示、失控报警和接收数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也在迅速提升,例如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既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数据采集,还可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处理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是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主要应用于高温、低温、高压、低压、强酸、弱碱等特殊环境下的温度监测。

目前,传统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主要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存在着布线难、设备维护成本高、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无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成为了一个新趋势。

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可以实现多点测量数据的同时采集和及时传输,从而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无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还可以进行网络化,使温度数据能够自动传输和集中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的集成和应用能力。

因此,本文将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结合网络化处理和管理系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低成本的无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系统实现了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分析和管理温度数据,并提供了可视化的温度监控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二、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智能传感器集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传统的多点温度测量过程使用的是有线连接方式,而本文将采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方式实现多点温度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和较低成本的智能传感器。

2.研究和实现网络化处理和管理系统。

本文将实现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处理和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和存储,并提供可视化的温度监控界面。

3.实现系统集成和应用。

本文将实现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无缝集成,并通过系统API接口,提供给用户一些使用上的便捷性。

三、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在以下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参数(温度为例)测量系统研究(硬件)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是一门综合多个学科的新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地进行监测、感知和采集部署在相应区域节点的,观察者感兴趣的各种信息(比如光照强度、压力、电磁场、温度、湿度、等物理现象),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观察者。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制造成本大大的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医疗卫生事业、军事与国防事业以及智能家居等将会非常好应用前景。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等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合作研究与应用。

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受到数据处理能力、存储容量、通信带宽以及数据容错能力、节点扩展性、功耗等因素的制约,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还有许多技术等待解决。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的传感器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需要工作在低功耗的状态。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体积较小,限制了每个节点的能源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受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换电源的成本很高,只要电源耗尽,节点的功能就会失效。

当大部分节点能源耗尽退出工作状态时,整个网络也就处于瘫痪状态了。

所以只有减小节点功耗,才能延长网络的寿命。

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点。

相对与有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

通常情况下,各个节点可以相互协作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完成网络的初始化、启动监测任务、网络的故障自我修复等一系列工作。

要实现上述功能,网络必须具备自组织的能力,即各个传感节点能够感知相邻节点工作状态的变化,通过相互通信得知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维护网络结构的正常运行,适应网络的动态性。

第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具有分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多点温度采集控制系统
系(部)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路春雨
学号**********
班号0892122
指导教师顾伟东
开题报告日期2011.10.17
哈工大华德学院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三、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系(部)保存,以备检查。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
一、综述部分
1、课题的开发背景与需求分析
温度是工业、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和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微型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字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伴随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温度测量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温度监测环境范围大,测点距离远,布线很不方便。

这时就要采用无线方式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

多路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可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或相应的可转换为温度量或供电故障监控的工业、农业、环保、服务业、安全监控等工程中,例如:城市路灯故障检测和供电线路防盗监视、城市居民小区供热检测、大型仓库温度检测、工业生产测控、农业生产温度测控、环保工程、故障监控工程等。

考虑到许多工业环境中对多点温度进行监控,一般需要测量几十个点以上。

本文设计多路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2、调研分析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室内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STC89C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能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能说多少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二、方案论证
控制系统由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主要有温度采集电路、显示模块(数码管显示)、键盘接口、蜂鸣报警、单片机电路几部分组成。

(1)根据单片机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设计方案,构建总体硬件方案和完成系统所需的器件的选择。

(2)根据测控系统的要求,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几个测量模块的硬件设计。

(3)在硬件设计基础上,进行整体系统流程设计和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利用汇编语言进行编译、调试和仿真。

本研究设计的控制系统主要特点是:(1)采用单片机控制设计,实现多点温度采集、数据无线传输送、多路控制温度、湿度、无线报警(2)由ST89C51控制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完成后,将实现以一种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简要阐述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时序以及工作过程。

利用主板STC89C52单片机控制DS18B20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送至数码管显示结果。

另外,采集结果可由RS-232-C接口送入计算机显示并存储。

1. 系统硬件设计框图
多点温度湿度采集控制系统的硬件选用MCS—51系列89C51作为主控中心。

为实现对系统的处理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值,与通过键盘设置的上限及下限值进行比较,系统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并且选用8279芯片实现键/显的功能,将结果送到LCD显示。

硬件框图见1所示:
2. 元器件选择
在考虑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在本次设计中我选择最容易实现产品的指标的几种仿真器件如下:
(1)主机:一台奔腾D PC机,伟福仿真器;
(2)主控芯片:MCS-51系列中的89C51芯片;
(3)温度传感器: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一个温度检测电路;
(4)湿度传感器:HSM-20G系列的湿度传感器;
(5)编辑键/显:一片8279芯片;LCD1602显示屏;多个按键;
(6)报警器:1个蜂鸣报警器;
(7)无线传送模块:nRF905。

3.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图
利用层次图来表示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层次方框图是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各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矩形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

随着结构的精细化,层次方框图对数据结构也描绘得越来越详细,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需求分析阶段的需要。

从对顶层信息的分类开始,沿着图中每条路径反复细化,直到确定了数据结构的全部细节为止。

本系统一共分为屏幕显示、键盘输入设置、湿度采集、温度控制、屏幕显示、报警控制六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虽然在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对数据库的访问上是紧密相连的。

每个模块的功能都是按照在调研中搜集的资料进行编排制作的图2是系统的功能模图。

图2 系统功能模块图
4、系统完成的功能
该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温度的升降,并能显示当前值和设定值。

它无需人看管,如采样值不在标准的区间内时,系统自动采取相应的操作。

系统还追加了处理异常的措施,如当温度到达上限依然上涨或温度达到下限仍没有加温,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应操作。

系统完成了对各点温度平恒控制的功能:
(1)、当某点温度超过所设定温度的标准区间值时,则启动降温设备;
(2)、当某点温度低于所设定温度的标准区间值时,则启动升温设备;
(3)、系统还追加了处理异常的措施,如当温度到达上限依然上涨或温度达到下限仍没有加温,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应操作。

附: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想对本系统增加如下功能:
(1)、对各控制点施行灵活采样,即可采样温度、湿度、光和度等
(2)、对各控制点施行灵活控制,即可随意开/关某一检测点,以达到启/停某一传感器工作。

5、软件设计分析
(1)软件设计思想
根据总体设计的思想及本系统实现的功能,在软件设计中完成以下功能:
主程序:对LCD和8279进行初始化。

键盘输入子程序:由键盘输入某一检测点的设定值并存入指定的存储单元以备与该点的实时值进行比较。

A/D转换子程序:取得转换结果,并对采样所得到的值进行转换,转换后存入相应的存储单元,为与设定值标准区间比较作准备。

比较区间标准值子程序:将采样所得的值和输入的区间标准值进行比较,决定做出相应操作。

报警子程序:当出现异常,如温度到达上限依然上涨或温度达到下限仍没有加温,系统将自动报警。

(2)初步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图4-1初步程序流程图
三、进度安排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进度安排表
设备保障
已经具备下列设备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
软件条件:arduino-0022;Protel99SE;protues;VW6000;
硬件条件:电脑一台;示波器;万用表;焊接工具等。

附:参考文献
1 潘永雄编著,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肖玲妮等编著,Protel 99 S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字符液晶1602[EB/OL].百度百科.(2010-12-27)[2011-09-12]
4 温度传感器DS18B20.百度百科.(2010-12-25).[2011-09-13]
5 周美娟,肖来胜.单片机技术及系统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刘瑞新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 戴佳,戴卫恒.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