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精简版)

合集下载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1. 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集合之间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并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定义为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或x∈B}- 交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定义为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差集:对于集合A和B,A与B的差集定义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补集:对于集合A,相对于全集合U而言,A的补集定义为全集合中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公式:A'={x|x∈U且x∉A}2. 关系和函数关系是一种描述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学工具,而函数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在离散数学中,关系和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相关公式如下:- 关系R:对于集合A和B,关系R定义为A和B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对所组成的集合。

公式:R={(a,b)|a∈A且b∈B}- 函数f:对于集合A和B,如果f是从A到B的一个映射,那么对于任意元素a∈A,都有唯一的元素b∈B与之对应。

公式:f:A→B3. 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数学结构。

图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的类型、路径和回路、连通性、树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有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有方向的,则称G为有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无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无方向的,则称G为无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路径:在图G中,顶点v1,v2,...,vn的一个路径是图G中的一个顶点序列,其中相邻的顶点用一条边连接。

公式:v1,v2, (v)- 回路:在图G中,如果一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顶点,则称其为回路。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分解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分解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分解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离散结构和离散对象之间的关系。

离散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在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对离散数学中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定理的汇总。

1.集合:-幂集公式:一个集合的幂集是所有它子集的集合。

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那么它的幂集有2^n个元素。

-集合的并、交、差运算规则:并集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交集运算也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差集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逻辑:-代数运算规则:多个逻辑表达式的与、或、非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归结原理:对于一个给定的只包含“合取”和“析取”的合式公式集合,如果假设集合中的每个合式公式都为真,以及从这些前提出发,不能推导出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假命题,则称这个假设集合是不一致的。

3.图论:-图的欧拉路径和欧拉回路:对于一个连通的图,如果它存在欧拉路径,那么这个图中最多只有两个度数为奇数的节点;如果一个连通的图存在欧拉回路,那么所有节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图的哈密顿路径和哈密顿回路:对于一个图,如果它存在哈密顿路径,那么这个图中任意两个不相邻的节点u和v之间必然存在一条边;如果一个图存在哈密顿回路,那么从任意一个节点开始,可以经过图中的所有节点且最后回到起点。

4.代数结构:-子群定理:如果G是群H的一个子集,并且G是关于群H的运算封闭的,那么G是H的一个子群。

- 同态定理:如果f是从群G到群H的一个满射同态,那么G的核ker(f)是G的一个正规子群,而H是G/ker(f)的同构像。

5.排列组合:-排列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有P(n,m)=n!/(n-m)!-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有C(n,m)=n!/(m!*(n-m)!)以上只是离散数学中一小部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在计算机科学、密码学、图形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命题:称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为命题。

命题公式:若在复合命题中,p、q、r等不仅可以代表命题常项,还可以代表命题变项,这样的复合命题形式称为命题公式。

命题的赋值:设A为一命题公式,p ,p ,…,p 为出现在A中的所有命题变项。

给p ,p ,…,p 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

若指定的一组值使A的值为真,则称成真赋值。

真值表:含n(n≥1)个命题变项的命题公式,共有2^n组赋值。

将命题公式A在所有赋值下的取值情况列成表,称为A的真值表。

命题公式的类型:(1)若A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若A在它的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若A至少存在一组赋值是成真赋值,则A是可满足式。

主析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取式全是极小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析式全是极大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命题的等值式:设A、B为两命题公式,若等价式A?B是重言式,则称A与B 是等值的,记作A<=>B。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在合式公式xA和 xA中,称x为指导变项,称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x称为约束变元,x的出现称为约束出现,A中其他出现称为自由出现(自由变元)。

一阶逻辑等值式: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的两公式,若A?B为逻辑有效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称A<=>B为等值式。

前束范式:设A为一谓词公式,若A具有如下形式Q1x1Q2x2Qk…xkB,称A为前束范式。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交、差、相对补和对称差运算。

笛卡尔积:设A和B为集合,用A中元素为第一元素,用B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有序对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笛卡尔积,记为A×B。

二元关系:如果一个集合R为空集或者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则称集合R是一个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一、逻辑和证明1.1命题逻辑命题:是一个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联接词:∧、∨、→、↔、¬。

记住“p仅当q”意思是“如果p,则q”,即p→。

记住“q除非p”意思是“¬p→q”。

会考察条件语句翻译成汉语。

系统规范说明的一致性是指系统没有可能会导致矛盾的需求,即若pq无论取何值都无法让复合语句为真,则该系统规范说明是不一致的。

1.3命题等价式逻辑等价:在所有可能情况下都有相同的真值的两个复合命题,可以用真值表或者构造新的逻辑等价式。

谓词+量词变成一个更详细的命题,量词要说明论域,否则没有意义,如果有约束条件就直接放在量词后面,如∀x>0P(x)。

当论域中的元素可以一一列举,那么∀xP(x)就等价于P(x1)∧P(x2)...∧P(xn)。

同理,∃xP(x)就等价于P(x1)∨P(x2)...∨P(xn)。

两个语句是逻辑等价的,如果不论他们谓词是什么,也不论他们的论域是什么,他们总有相同的真值,如∀x(P(x)∧Q(x))和(∀xP(x))∧(∀xQ(x))。

量词表达式的否定:¬∀xP(x) ⇔∃x¬P(x),¬∃xP(x) ⇔∀x¬P(x)。

1.5量词嵌套我们采用循环的思考方法。

量词顺序的不同会影响结果。

语句到嵌套量词语句的翻译,注意论域。

嵌套量词的否定就是连续使用德摩根定律,将否定词移入所有量词里。

1.6推理规则一个论证是有效的,如果它的所有前提为真且蕴含着结论为真。

但有效论证二、集合、函数、序列、与矩阵2.1集合∈说的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说的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常见数集有N={0,1,2,3...},Z整数集,Z+正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R+正实数集,C复数集。

A和B相等当仅当∀x(x∈A↔x∈B);A是B的子集当仅当∀x(x∈A→x∈B);A是B的真子集当仅当∀x(x∈A→x∈B)∧∃x(x∉A∧x∈B)。

幂集:集合元素的所有可能组合,肯定有∅何它自身。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数理逻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对离散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比如,{1, 2, 3}就是一个集合。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补集是在给定的全集范围内,某个集合的补集就是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关系有包含、相等、真包含等。

二、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逻辑问题。

命题是具有真假值的陈述句。

比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命题逻辑中的连接词有“非”“与”“或”“蕴含”“等价”等。

通过这些连接词,可以将简单命题组合成复合命题,并研究其真假性。

谓词逻辑则是对命题逻辑的扩展,它引入了量词“存在”和“任意”,能够更精确地表达命题。

三、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比如,在整数集合中,“大于”就是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和关系图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等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比如,在整数集合中,“模 n 同余”就是一种等价关系。

偏序关系则是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

四、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类型有单射、满射和双射。

单射是指不同的自变量对应不同的函数值;满射是指函数的值域等于整个目标集合;双射则是既单射又满射。

五、图论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可以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

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迪杰斯特拉算法可以用来求解单源最短路径。

六、树树是一种特殊的图,没有回路且连通。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精简版)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命题逻辑一、等价公式(真值表)1)常用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条件∆:双条件当且仅当Q 取值为F 时P →Q 为F ,否则为T ★等价公式表(等值公式表)常用的其它真值表┐┐P<=>P 双重否定P ∨P<=>P P ∧P<=>P幂等律(P ∧Q)∧R<=>P ∧(Q ∧R)(P ∨Q)∨R<=>P ∨(Q ∨R)结合律P ∧Q<=>Q ∧P P ∨Q<=>Q ∨P交换律P ∧(Q ∨R)<=>(P ∧Q)∨(P ∧R)P ∨(Q ∧R)<=>(P ∨Q)∧(P ∨R)分配律P ∨(P ∧Q)<=>P P ∧(P ∨Q)<=>P 吸收┐(P ∧Q)<=>┐P ∨┐Q ┐(P ∨Q)<=>┐P ∧┐Q 德摩根P ∨F<=>P P ∧T<=>P 同一律P ∨T<=>T P ∧F<=>F 零律P ∨┐P<=>T P ∧┐P<=>F否定律常用的其它真值表P ┐P T F FTP Q P ∨Q T T T T F T F T T FFFP Q P ∧Q T T T T F F F T F F FFP Q P →Q (┐P ∨Q)T T T T F F F T T FFTP→Q<=>┐P ∨Q P ∆Q<=>(P→Q)∧(Q→P)P ∆Q<=>Q ∆PP ∆Q<=>(P ∧Q)∨(┐P ∧┐Q)┐(P ∆Q)<=>P ∆┐Q R ∨(P ∨┐P)<=>T R ∧(P ∧┐P)<=>F P→Q<=>┐Q→┐P ┐(P→Q)<=>P ∧┐Q (P→Q)∧(P→┐Q)<=>┐P P→(Q→R)<=>(P ∧Q)→R (P ∆Q)∆R<=>P ∆(Q ∆R)命题公式的类型:(1)若A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考试必备离散数学概念总结

考试必备离散数学概念总结

考试必备离散数学概念总结1.1、单个命题变项和命题常项是合式公式, 称作原子命题公式2.1、若等价式A?B是重言式,则称A与B等值,记作A?B,并称A?B是等值式2.2、(1) 文字——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总称2.3、设C1=l∨C1', C2=lc∨C2', C1'和C2'不含l和lc, 称C1∨'C2'为C1和C2(以l和lc为消解文字)的消解式或消解结果, 记作Res(C1,C2)2.4、设S是一个合取范式, C1,C2,?,Cn是一个简单析取式序列. 如果对每一个i(1≤i≤n), Ci是S的一个简单析取式或者是Res(Cj,Ck)(1≤j<k<=""></k3.1、设A1, A2, …, Ak, B为命题公式. 若对于每组赋值,A1∧A2∧…∧Ak为假,或当A1∧A2∧…∧Ak为真时,B也为真,则称由前提A1, A2, …, Ak推出结论B的推理是有效的或正确的, 并称B是有效结论.4.1、个体词——所研究对象中可以独立存在的具体或抽象的客体个体常项:具体的事物,用a, b, c表示个体变项:抽象的事物,用x, y, z表示个体域(论域)——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4.2、谓词——表示个体词性质或相互之间关系的词谓词常项:如, F(a):a是人谓词变项:如, F(x):x具有性质F一元谓词(n=1)——表示性质多元谓词(n≥2)——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0元谓词——不含个体变项的谓词, 即命题常项或命题变项4.3、设L是一个非逻辑符集合, 由L生成的一阶语言L 的字母表包括下述符号:非逻辑符号(个体常项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和逻辑符号(个体变项符号、量词符号、联结词符号、括号与逗号)4.4、设R(x1, x2, …, xn)是L的任意n元谓词,t1, t2, …, tn 是L 的任意n个项,则称R(t1,t2, …, tn)是L的原子公式.4.5、在公式?xA 和?xA 中,称x为指导变元,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 在?x和?x的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都称为约束出现,A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他变项均称为是自由出现.4.6、若公式A中不含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则称A为封闭的公式,简称闭式.6.1、A?B??x ( x∈A →x∈B )6.2、A = B?A?B∧B?A6.3、A?B?A?B∧A≠BA?B??x ( x∈A ∧x?B )6.4、幂集:P(A)={ x | x ?A } (一定包含空集)6.5、并A?B = {x | x∈A∨x∈B}交A?B = {x | x∈A∧x∈B}相对补A-B = {x | x∈A∧x?B}对称差A⊕B = (A-B)?(B-A)绝对补~A = E-A6.6、广义并?A = { x | ?z ( z∈A∧x∈z )}广义交?A= { x | ?z ( z∈A →x∈z )}7.1、设A,B为集合,A与B的笛卡儿积记作A?B,且A?B = {| x∈A∧y∈B}.7.2、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做从A 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A上的二元关系.(计数:|A|=n, |A×A|=n^2, 所以A上有2^(n^2)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一章通常是对离散数学的基础概念和预备知识进行介绍,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离散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如果一个元素 a 属于集合 A,记作 a ∈ A;如果一个元素 b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b ∉ A。

集合有两种常见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例如 A ={1, 2, 3, 4, 5}。

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例如 B ={x | x 是大于 0 小于 10 的整数}。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和相等。

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 A 是 B 的子集,记作 A ⊆ B。

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B 中存在元素不属于 A,那么 A 是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如果 A 和 B 包含相同的元素,那么 A 和 B 相等,记作 A = B。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并集、交集和差集。

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并集,记作 A ∪ B,是由属于 A 或者属于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 A 和集合 B 的交集,记作A ∩ B,是由同时属于 A 和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差集,记作 A B,是由属于 A 但不属于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此外,还有补集的概念。

如果给定一个全集 U,集合 A 的补集记作A,是由属于 U 但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运算满足一些重要的定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例如,A ∪ B = B ∪ A(并集的交换律),A ∩ B =B ∩ A(交集的交换律),(A ∪ B) ∪ C = A ∪(B ∪ C)(并集的结合律),(A ∩B) ∩ C =A ∩ (B ∩ C)(交集的结合律)等。

离散数学基本公式

离散数学基本公式

离散数学基本公式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非连续的、分离的对象,如集合、图论、数论、逻辑等。

在这些领域中,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是理解和应用离散数学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离散数学的基本公式:1、德摩根定律德摩根定律是布尔代数中的基本公式之一,它表示对于任何逻辑运算,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否命题和原命题结合在一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恒等式。

用符号表示为:P ∧ Q) ∨(¬P ∧¬Q) ≡ P ∨ QP ∨ Q) ∧(¬P ∨¬Q) ≡ P ∧ Q2.集合论中的互补律在集合论中,互补律表示对于任何集合A和它的补集A',我们有:A ∪ A' = U,其中U是全集A ∩ A' = ∅,其中∅表示空集3.图论中的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图论中的一个基本公式,它表示对于一个连通无向图G,其顶点数v、边数e和欧拉数euler(G)之间有以下关系:euler(G) = v + e - 2其中euler(G)是图G的欧拉数,v是图G的顶点数,e是图G的边数。

这个公式在计算图的欧拉数或者判断一个图是否连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4.数论中的费马小定理费马小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表示对于任何正整数n,如果它是质数p的幂次方,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整数x,使得x的n 次方等于1(模p)。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x^n ≡ x (mod p)其中n是正整数,p是质数,x是整数。

这个定理在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5.逻辑中的排中律和反证法排中律是指对于任何命题P,P或非P必定有一个是真命题。

反证法则是通过假设相反的命题成立来证明原命题的一种方法。

在证明过程中,如果假设的相反命题成立会导致矛盾,那么原命题就一定是正确的。

这些公式和定理只是离散数学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理解和应用离散数学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公式和定理,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离散数学是一门关于离散结构及其运算规则的数学课程。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离散对象(如集合、图、函数等)和离散运算(如关系、代数运算等),以及这些对象和运算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离散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子通信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离散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集合公式1.交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记作A∩B,定义为A和B 中都包含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2.并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记作A∪B,定义为A和B 中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或x∈B}3.差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记作A-B,定义为属于A 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4.对称差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对称差记作A△B,定义为属于A或属于B但不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或(x∉A且x∈B)}二、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用于证明一类命题对于所有正整数成立。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证明基本情况成立,然后证明如果对于一些正整数n成立,则对于n+1也成立,从而得出结论对于所有正整数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三个步骤:1.基础步骤:证明当n取最小值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P(k)成立。

3.归纳步骤: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即P(k+1)成立。

三、逻辑公式逻辑公式是描述命题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常用的逻辑公式有如下几种:1.否定:对于命题p,它的否定记为¬p,表示p是假的。

2.合取: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合取记为p∧q,表示p和q同时为真时整个表达式才为真。

3.析取: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析取记为p∨q,表示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表达式才为真。

4.蕴含: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蕴含记为p→q,表示如果p为真,则q也为真;如果p为假,则整个表达式为真。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一、命题逻辑。

1. 基本概念。

- 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2 + 3 = 5”是真命题,“1 > 2”是假命题。

- 命题变元:用字母表示命题,如p,q,r等。

2. 逻辑联结词。

- 否定¬:¬ p表示对命题p的否定,若p为真,则¬ p为假,反之亦然。

- 合取wedge:pwedge q表示p并且q,只有当p和q都为真时,pwedge q才为真。

- 析取vee:pvee q表示p或者q,当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vee q为真。

- 蕴含to:pto q表示若p则q,只有当p为真且q为假时,pto q为假。

- 等价↔:p↔ q表示p当且仅当q,当p和q同真同假时,p↔ q为真。

3. 命题公式。

- 定义:由命题变元、逻辑联结词和括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串。

- 赋值:给命题变元赋予真假值,从而确定命题公式的真值。

- 分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可满足式。

4. 逻辑等价与范式。

- 逻辑等价:若A↔ B是重言式,则称A与B逻辑等价,记作A≡ B。

例如¬(pwedge q)≡¬ pvee¬ q(德摩根律)。

- 范式:- 析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的析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合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的合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主析取范式: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极小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合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析取范式。

- 主合取范式: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极大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析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合取范式。

二、谓词逻辑。

1. 基本概念。

- 个体: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如人、数等。

- 谓词:用来刻画个体性质或个体之间关系的词。

例如P(x)表示x具有性质P,R(x,y)表示x和y具有关系R。

- 量词:- 全称量词∀:∀ xP(x)表示对于所有的x,P(x)成立。

- 存在量词∃:∃ xP(x)表示存在某个x,使得P(x)成立。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说明:定义:红色表示。

定理性质:橙色表示。

公式:蓝色表示。

算法:绿色表示页码:灰色表示数理逻辑:1.命题公式:命题,联结词(,,,,),合式公式,子公式2.公式的真值:赋值,求值函数,真值表,等值式,重言式,矛盾式3.范式:析取范式,极小项,主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项,主合取范式4.联结词的完备集:真值函数,异或,条件否定,与非,或非,联结词完备集5.推理理论:重言蕴含式,有效结论,P规则,T规则, CP规则,推理6.谓词与量词:谓词,个体词,论域,全称量词,存在量词7.项与公式:项,原子公式,合式公式,自由变元,约束变元,辖域,换名,代入8.公式语义:解释,赋值,有效的,可满足的,不可满足的9.前束范式:前束范式10.推理理论:逻辑蕴含式,有效结论,-规则(US),+规则(UG),-规则(ES),+规则(EG), 推理集合论:1.集合: 集合, 外延性原理, , , , 空集, 全集, 幂集, 文氏图, 交, 并, 差, 补, 对称差2.关系: 序偶, 笛卡尔积, 关系, domR, ranR, 关系图, 空关系, 全域关系, 恒等关系3.关系性质与闭包: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自反闭包 r(R),对称闭包 s(R), 传递闭包 t(R)4.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 等价类, 商集, 划分5.偏序关系:偏序, 哈斯图, 全序(线序), 极大元/极小元, 最大元/最小元, 上界/下界6.函数: 函数, 常函数, 恒等函数, 满射,入射,双射,反函数, 复合函数7.集合基数:基数, 等势, 有限集/无限集, 可数集, 不可数集代数结构:1.运算及其性质:运算,封闭的,可交换的,可结合的,可分配的,吸收律, 幂等的,幺元,零元,逆元2.代数系统:代数系统,子代数,积代数,同态,同构。

离散数学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离散数学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1.内容及范围主要来自 ppt,标签对应书本2.可能有错,仅供参考离散数学知识点说明:定义:红色表示。

定理性质:橙色表示。

公式:蓝色表示。

算法: 绿色表示页码:灰色表示数理逻辑:1.命题公式:命题,联结词(⌝,∧,∨,→,↔),合式公式,子公式2.公式的真值:赋值,求值函数,真值表,等值式,重言式,矛盾式3.范式:析取范式,极小项,主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项,主合取范式4.联结词的完备集:真值函数,异或,条件否定,与非,或非,联结词完备集5.推理理论:重言蕴含式,有效结论,P 规则,T 规则, CP 规则,推理6.谓词与量词:谓词,个体词,论域,全称量词,存在量词7.项与公式:项,原子公式,合式公式,自由变元,约束变元,辖域,换名,代入8.公式语义:解释,赋值,有效的,可满足的,不可满足的9.前束范式:前束范式10.推理理论:逻辑蕴含式,有效结论,∀-规则(US),∀+规则(UG),∃-规则(ES),∃+规则(EG), 推理集合论:1.集合: 集合, 外延性原理, ∈, ⊆, ⊂, 空集, 全集, 幂集, 文氏图, 交, 并, 差, 补, 对称差2.关系: 序偶, 笛卡尔积, 关系, domR, ranR, 关系图, 空关系, 全域关系, 恒等关系3.关系性质与闭包: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自反闭包 r(R),对称闭包 s(R), 传递闭包 t(R)4.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 等价类, 商集, 划分5.偏序关系:偏序, 哈斯图, 全序(线序), 极大元/极小元, 最大元/最小元, 上界/下界6.函数: 函数, 常函数, 恒等函数, 满射,入射,双射,反函数, 复合函数7.集合基数:基数, 等势, 有限集/无限集, 可数集, 不可数集代数结构:1.运算及其性质:运算,封闭的,可交换的,可结合的,可分配的,吸收律, 幂等的,幺元,零元,逆元2.代数系统:代数系统,子代数,积代数,同态,同构。

离散数学基本知识

离散数学基本知识

失散数学基本知识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端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算术1、加法互换律:两数相加互换加数的地点,和不变。

2、加法联合律:a+b=b+a3 、乘法互换律:a×b=b×a4、乘法联合律:a×b×c=a×(b×c)5、乘法分派律:a×b+a×c=a×b+c6、除法的性质:a?b?c=a?(b ×c)7、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减小)同样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离散的数学结构和离散的数学对象。

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数学和逻辑学等领域的基础。

本文将对离散数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命题逻辑、一阶逻辑、图论、集合论和组合数学等内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离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是一个陈述语句,要么为真,要么为假,而且不能同时为真和为假。

命题逻辑包括逻辑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内容,是离散数学的基础之一。

1.1 逻辑运算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蕴含(→)和双条件(↔)等运算。

与、或和非是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蕴含和双条件则是基于这三种基本运算得到的复合运算。

1.2 逻辑等值式逻辑等值式是指在命题逻辑中具有相同真值的两个复合命题。

常见的逻辑等值式包括德摩根定律、双重否定定律、分配率等。

1.3 形式化证明形式化证明是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利用逻辑规则和等值式来推导出给定命题的真值。

形式化证明包括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和反证法等方法,是离散数学中的常见技巧。

2. 一阶逻辑一阶逻辑是命题逻辑的延伸,研究命题中的量词和谓词等概念。

一阶逻辑包括量词、谓词逻辑和形式化证明等内容,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部分。

2.1 量词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用来对命题中的变量进行量化。

全称量词表示对所有元素都成立的命题,而存在量词表示至少存在一个元素使命题成立。

2.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一阶逻辑的核心内容,研究带有量词的语句和谓词的逻辑关系。

谓词是含有变量的函数,它可以表示一类对象的性质或关系。

2.3 形式化证明形式化证明在一阶逻辑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逻辑规则和等值式来推导出给定命题的真值。

一阶逻辑的形式化证明和命题逻辑类似,但更复杂和抽象。

3. 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图和图的性质。

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数学对象,图论包括图的表示、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内容,是离散数学中的一大亮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等。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在给定的全集内,某个集合的补集是由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包含、相等、真包含等。

包含关系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相等关系是指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且两个集合不相等。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关系可以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是指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关系;对称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那么 b 与 a 也有关系;反对称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且 b 与 a 也有关系,那么 a 等于 b;传递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b 与元素 c 有关系,那么 a 与 c 也有关系。

关系的运算有合成运算、逆关系等。

合成运算可以得到新的关系,逆关系是将原关系中的元素顺序颠倒得到的关系。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射、满射和双射。

单射是指定义域中的不同元素在值域中的对应元素也不同;满射是指值域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定义域中的元素与之对应;双射是指函数既是单射又是满射。

四、图论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边可以是有向的或无向的。

图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图、多重图、连通图等。

简单图是指没有自环和多重边的图;多重图允许存在自环和多重边;连通图是指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路径。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1. 集合论-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元素、子集、幂集、并集、交集、差集、补集。

- 集合的运算:德摩根定律、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

- 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可数与不可数集合、阿列夫零、阿列夫一。

2. 数理逻辑- 命题逻辑:命题、联结词、真值表、逻辑等价、逻辑蕴含、逻辑独立。

- 一阶谓词逻辑:量词、谓词、解释、满足、逻辑公式、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 证明方法: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3. 递归关系和函数- 递归定义:递归方程、初始条件、递归函数。

- 递归函数的例子:阶乘、斐波那契数列。

- 函数的性质:单射、满射、双射、复合函数。

4. 图论- 图的基本概念:顶点、边、路径、回路、图的同构。

- 图的类型:无向图、有向图、简单图、多重图、连通图、强连通图。

- 图的算法:欧拉路径、哈密顿回路、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Kruskal算法)。

5. 组合数学- 排列与组合:排列数、组合数、二项式定理。

- 组合恒等式:Pascal三角形、组合恒等式。

- 组合问题:计数原理、Inclusion-Exclusion原理。

6. 布尔代数- 布尔运算:AND、OR、NOT、XOR、NAND、NOR、XNOR。

- 布尔表达式的简化:卡诺图、奎因-麦克拉斯基方法。

- 布尔函数的表示:真值表、卡诺图、逻辑表达式。

7. 关系论- 关系的基本概念:笛卡尔积、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 关系的类型: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全序关系。

- 关系的闭包: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8. 树和森林- 树的基本概念:节点、边、根、叶、子树、兄弟、祖先、子孙。

- 特殊类型的树:二叉树、平衡树、B树、B+树。

- 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9. 算法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平均情况、大O表示法。

- 空间复杂度:算法空间需求的分析。

- 渐进分析:渐进紧确界、大Θ表示法、小o和大O的非正式描述。

离散数学的定义精简版

离散数学的定义精简版

图1.每个无向图所有结点度总和等于边数的2倍.2每个无向图中,奇数度的结点必为偶数个.3G=<V ,E>是有向图, 则G 的所有结点的出度之和等于入度之和.4无向完全图Kn, 有边数 5有n 个结点的有向简单完全图有边数为n(n-1).6有n 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 有边数 n2.12 两个图同构的必要条件:1.结点个数相等. 2.边数相等.3.度数相同的结点数相等. 4. 对应的结点的度数相等.17 在一个有n 个结点的图中,如果从结点vi 到vj 存在一条路,则从vi 到vj 必存在一条长度不多于n-1的路.19 连通分支:令G=<V ,E>是无向图, R 是V 上连通关系, 设R 对V 的商集中有等价类V1,V2,V3,…, Vn ,这n 个等价类构成的n 个子图分别记作G(V1),G(V2),G(V3),…, G(Vn),并称它们为G 的连通分支. 并用W(G)表示G 中连通分支数.28 如果从u 到v 不可达,则d<u,v>=∞29 图的直径: G 是个有向图, 定义D=max{d<u,v>} u,v ∈V 为图G 的直径.30强连通、单侧连通和弱连通:在简单有向图G 中,如果任何两个结点间相互可达, 则称G 是强连通. 如果任何一对结点间, 至少有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可达, 则称G 是单侧连通. 如果将G 看成无向图后(即把有向边看成无向边)是连通的,则称G 是弱连通.31一个有向图G 是强连通的,当且仅当G 中有一个回路, 此回路至少包含每个结点一次. 32一. 邻接矩阵这是以结点与结点之间的邻接关系确定的矩阵.1.定义:设G=<V ,E>是个简单图,V={v1,v2,v3,…,vn }, 一个n ×n 阶矩阵A=(aij)称为G 的邻接矩阵. 其中:aij ={ 1 vi 与vj 邻接, 即(vi,vj)∈E 或 < vi,vj >∈E0 否则33从邻接矩阵看图的性质:无向图:每行1的个数=每列1的个数=对应结点的度有向图:每行1的个数=对应结点的出度每列1的个数=对应结点的入度34在(A(G1))2 中a342 =2 表示从v3到v4有长度为2的路有2条:在(A(G1))3中a233 =6 表示从v2到v3有长度为3的路有6条:设G=<V ,E>是简单图,令V={v1,v2,v3,…,vn}, G 的邻接矩阵(A(G))k 中的第 i 行第j 列元素aijk=m, 表示在图G 中从vi 到vj 长度为k 的路有m 条.35二.可达性矩阵1.定义:设G=<V ,E>是个简单图,V={v1,v2,v3,…,vn }, 一个n ×n 阶矩阵P=(pij)称为G 的可达性矩阵. 其中: pij ={1 vi 到vj 可达, (至少有一条路)0 否则)1(21 n n37三.完全关联矩阵此矩阵是按照结点与边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的矩阵.1.无向图的完全关联矩阵1).定义:设G=<V,E>是个无向图,V={v1,v2,v3,…,vm },E={e1,e2,e3,…,en },一个m×n阶矩阵M=(mij)称为G的完全关联矩阵. 其中:mij ={ 1 vi与ej关;0 否则2).从关联矩阵看图的性质:a)每列只有二个1.(因为每条边只关联两个结点)b)每行中1的个数为对应结点的度数.c)如果两列相同,则说明对应的两条边是平行边.2.有向图的完全关联矩阵1).定义:设G=<V,E>是个简单有向图,V={v1,v2,v3,…,vm },E={e1,e2,e3,…,en },一个m×n阶矩阵M=(mij)称为G的完全关联矩阵. 其中: mij ={1 vi是ej的起点;-1 vi是ej的终点;0 vi与ej不关联2).从关联矩阵看图的性质:a)每列只有一个1和一个-1.(每条边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b)每行中1的个数为对应结点的出度.-1个数是结点入度38关键路径:就是各个结点的缓冲时间均为0的路径.39 欧拉路:在无孤立结点的图G中,如果存在一条路,它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 称此路为欧拉路.40 欧拉回路:在无孤立结点的图G中,若存在一条回路,它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称此回路为欧拉回路.41有欧拉路与有欧拉回路的判定:无向图G具有欧拉路,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有零个或两个奇数度的结点.42无向图G具有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所有结点的度都是偶数.43汉密尔顿图:定义:设G=<V,E>是个无向有限图,汉密尔顿路:通过G中每个结点恰好一次的路.汉密尔顿回路(H回路):通过G中每个结点恰好一次的回路.汉密尔顿图(H图):具有汉密尔顿回路(H回路)的图.44汉密尔顿图的判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判定H图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充分条件):G是完全图,则G是H图.(充分条件)设G是有n个结点的简单图,若G中每对结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1(n),则G 有一条H路(H回路)注意:上述条件只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即不满足这个条件的, 也可能有H路.45 (必要条件) 若图G=<V,E>有H回路,则对V的任何非空子有限集S, 均有W(G-S)≤|S|, 其中W(G-S)是从G中删去S中所有结点及与这些结点关联的边所得到的子图的连通分支数. 48完全二部图:令G=<V,E>是以V1,V2为互补的结点子集的二部图,如果V1中的每个结点都与V2中每个结点相邻接,则称G是完全二部图. 如果|V1|=m, |V2|=n 则G记作Km,n 49.二部图的判定: 定理G=<V,E>是二部图当且仅当它的所有回路的长度都是偶数.52两个重要的非平面图:K5和K3,353 欧拉公式G是个连通的平面图, 设v、e、r分别表示G中结点数、边数、面数, 则有v-e+r=2. 称此式为欧拉公式.54 平面图的判定(必要条件) 设G是有v 个结点、e条边的连通简单平面图, 若v≥3, 则e ≤3v-6.55一个图是平面图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它不含有任何与K5、K3,3在2度结点内同构的子图.56如果G1和G2是同构的,或者通过反复插入或删去度数为2的结点, 使得它们变成同构的图, 称G1和G2 是在2度结点内同构.树1度数为1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分支结点(内结点):度数大于1的结点.2无回路且e=v-1 其中e是T的边数,v是T的结点数.3如果图G的生成子图是树,则称此树为G的生成树.4图G中,不在其生成树里的边,称作弦. 所有弦的集合,称为该生成树的补.5连通图至少有一棵生成树. 寻找生成树的方法:深度优先;广度优先.6一棵生成树中的所有边的权之和称为该生成树的权. 具有最小权的生成树,称为最小生成树.7根树:如果一棵有向树,恰有一个结点的入度为0,其余所有结点的入度均为1,则称此树为根树. 1.树根:入度为0的结点. 2.叶:出度为0的结点. 3.分支结点(内结点):出度不为0的结点. 8在有向树中,如果规定了每一层上的结点的次序,称之为有序树.9 1.m叉树:在根树中,如果每个结点的出度最大是m, 则称此树是m叉树.2.完全m叉树:在根树中,如果每个结点的出度都是m或者等于0, 则称此树是完全m叉树.3. 正则m叉树:在完全m叉树中,如果所有树叶的层次相同, 则称之为正则m叉树.10 T是棵完全m叉树, 有t个叶结点, i个分支结点,则(m-1)i=t -1 .11 m叉有序树转化成二叉树:方法是:1.每个结点保留左儿子结点, 剪掉右边其它分支. 被剪掉的结点如下处理.2.同一个层次的结点, 从左到右依次画出.12 1.先序遍历⑴访问根结点.⑵先序遍历左子树⑶先序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⑴中序遍历左子树⑵访问根结点.⑶中序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⑴后序遍历左子树⑵后序遍历右子树⑶访问根结点.代数系统20 <X,★>和<X,★, ο>是代数系统, ★,ο是二元运算:1.封闭性:∀x,y∈X, 有x★y∈X。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可满足公式(Satisfaction)公式中的命题变量无 论怎样代入,公式对应的真值总有一种情况为T。
一般命题公式(Contingency)既不是永真公式也不
是永假公式。
欧姆龙2贸02易0/7(/10上海)有限公司
6
Formula
3.重要的重言蕴含式(如教材第43页所示)
I1.P∧QP , I3. PP∨Q
的。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三.对称性 定义:R是集合A中关系,若对任何x, y∈A,如果有
xRy,必有yRx,则称R为A中的对称关系。
R是A上对称的
xy((xAyAxRy) yRx)
❖从关系有向图看对称性:在两个不同的结 点之间,若有边的话,则有方向相反的两 条边。
❖从关系矩阵看对称性:以主对角线为对 称的矩阵。
欧姆龙2贸02易0/7(/10上海)有限公司
17
为了便于记忆,用图形表示上面八个公式。
xyA(x,y)
yxA(x,y)
yxA(x,y) xyA(x,y)
xyA(x,y) yxA(x,y)
yxA(x,y)
xyA(x,y)
欧姆龙2贸02易0/7(/10上海)有限公司
18
第二章 小结
欧姆龙2贸02易0/7(/10上海)有限公司
⑴ A-Φ=A
⑵ Φ-A=Φ
⑶ A-A=Φ
⑷ A-BA
⑸ AB A-B=Φ
⑹ (A-B)-C=(A-C)-(B-C)
⑺ A-(B∩C)=(A-B)∪(A-C)
⑻ A-(B∪C)=(A-B)∩(A-C)
⑼ A∩(B-C)=(A∩B)-(A∩C)
注意:∪对- 是不可分配的,如A∪(A-B)=A 而(A∪A)-(A∪B)=Φ

离散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离散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离散数学公式大全总结离散数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涵盖了许多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离散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和概念的总结:1. 集合理论:集合并:$A \cup B = {x | x \in A \text{或} x \in B}$集合交:$A \cap B = {x | x \in A \text{且} x \in B}$集合补:$A' = {x | x \notin A}$集合差:$A - B = {x | x \in A \text{且} x \notin B}$幂集:如果$A$有$n$个元素,$P(A)$有$2^n$个子集。

容斥原理:$|A \cup B| = |A| + |B| - |A \cap B|$2. 排列和组合:排列数:$P(n, k) = \frac{n!}{(n - k)!}$组合数:$C(n, k) = \frac{n!}{k!(n - k)!}$二项定理:$(a + b)^n = \sum_{k=0}^{n}C(n, k)a^{n-k}b^k$3. 图论:手握定理:$2 \cdot \text{边数} = \sum \text{度数}$欧拉图:一个连通图是欧拉图,当且仅当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哈密顿图:包含图中每个顶点的圈。

图着色:给定图中的顶点,用尽量少的颜色对它们进行着色,使得相邻的顶点颜色不相同。

图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用于找到图中的最短路径。

4. 布尔代数:布尔变量:$0$表示假,$1$表示真。

逻辑与:$A \land B$逻辑或:$A \lor B$逻辑非:$\lnot A$逻辑与门:$AND$逻辑或门:$OR$逻辑非门:$NOT$布尔恒等定律:$A \land 1 = A$,$A \lor 0 = A$德·摩根定律:$\lnot (A \land B) = \lnot A \lor \lnot B$,$\lnot (A \lor B) = \lnot A \land \lnot B$5. 树和图:树的顶点数与边数关系:$V = E + 1$二叉树的性质:最多有$2^k$个叶子节点,高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 - 1$个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命题逻辑
一、等价公式(真值表)
1)常用联结词:
┐否定
∨析取
P ┐P TF FT
PQ TT TF FT FF
P∨Q T T T F
∧合取
P Q P ∧Q TT T TF F FT F FF F
→:条件
:双条件
当且仅当 Q 取值为 F 时 P →Q 为 F,否则为 T
P Q P →Q(┐P∨ Q) T TT T FF F TT F FT
★蕴含公式表:此表可以理解为子集=>全集)
1
P∧Q=>P
2
P∧Q=>Q
3
P=>P∨Q
4
┐P=>P→Q
5
Q=>P→Q
6
┐(P→Q)=>P
7
┐(P→Q)=>┐Q
8
P∧(P→Q)=>Q
9
┐Q∧(P→Q)=>┐P
10
┐P∧(P∨Q)=>Q
11
(P→Q) ∧(Q→R)=>P→R
12
(PQ) ∧(QR)=>PR
001 000
0 1 0 0 0 0 111
<=> (┐P∧┐Q∧┐R) ∨(┐P∧┐Q∧R) ∨(┐P∧Q∧┐R) ∨(P∧Q∧R) 主析取范式
000
0 0 1 0 1 0 111
求主合取范式过程按照上面的取值取反应该是(011,100,101,110)的编号次序,但是大项
小项的编码是相反的,然后吧∧互换∨,因而住合取范式为:
a) 划归为析取范式; b) 去除范式中的永假析取值项(例如 P∧┐P); c) 重复合取项和相同的变元合并; d) 对合取补没有出现的命题变元,即添加(P∨┐P)式,应用分配律展开公式。 主合取范式:设命题公式 A 中含 n 个命题变项,如果 A 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析 式全是大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 A 的主析取范式。 例如:P,Q 的大项是 P∨ Q, ┐P∨Q, P ∨┐Q, ┐P∨ ┐Q(不能同时出现┐Q 和 Q) 大项性质: a) 每个大项当指派真值与编码相同时,其值为 F,否则全为 T (共 2n-1 个) (例如当 P,Q,R 全部为 F 的时候大项 P∨Q∨R 才为 F,否则全部为 T)
主合取范式与主析取范式关系及整理技巧(以 3 个变元为例)
小项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解释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记法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大项
Page 1 of 25
离散数学复习材料
命题公式的类型:
(1)若 A 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 A 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若 A 在它的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 A 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若 A 至少存在一组赋值是成真赋值,则 A 是可满足式。
当 P→Q 是一个重言式(永真式)称 P 蕴含 Q 记做 P=>Q
如:(P∨(Q∧R)) →(P∧Q∧R) 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 ┐(P∨(Q∧R)) ∨(P∧Q∧R)
<=> (┐P∧┐(Q∧R)) ∨(P∧Q∧R)
<=> (┐P∧┐Q)∨(┐P∧┐R) ∨(P∧Q∧R)
<=>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小项大项反过来
解释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记法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合 取 范 式 ∑(m1,m3,m5,m6,m7)<==> 析 取 范 式 ∏(M0,M2,M4) 例
13
(P∨Q)∧(P→S)∧(Q→R)=>R
14
(P→Q)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S) => (P∧R) →(Q∧S)
对偶式与范式:
性质:┐A(P1,P2…..Pn)<=>A*(┐P1, ┐P2……┐Pn) A (┐P1, ┐P2……┐Pn) <=>┐A*(P1,P2…..Pn)
主析取范式:设命题公式 A 中含 n 个命题变项,如果 A 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取 式全是小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 A 的主析取范式。(即 A1∨A2∨….. ∨An 形式)
例如:P,Q 的小项是 P∧Q, ┐P∧Q, P∧┐Q, ┐P∧┐Q(不能同时出现┐Q 和 Q) 小项性质:
a) 每个小项当指派真值与编码相同时,其值为 T,否则全为 F(共 2n-1 个) (例如当 P,Q,R 全部为 T 的时候小项 P∧Q∧R 才为 T,否则全部为 F)
b) 任意两个小项合取值为 F c) 全部小项析取值为 T 找主析取范式的方法步骤
Page 2 of 25
离散数学复习材料
b) 任意两个大项合取值为 T c) 全部大项合取值为 T 找主合取范式的方法步骤
e) 划归为合取范式; f) 去除范式中的永真合取值项(例如 P ∨┐P); g) 重复析取项和相同的变元合并; h) 对析取补没有出现的命题变元,即添加(P∧┐P)式,应用分配律展开公式。
常用的其它真值表
双重否 定 幂等律 结合律 交换律 分配律 吸收 德摩根 同一律 零律 否定律
常用的其它真值表
P→Q<=>┐P∨Q PQ<=>(P→Q)∧(Q→P) PQ<=> Q P PQ<=>(P∧Q)∨(┐P∧┐Q) ┐(PQ) <=> P┐Q R∨(P∨┐P)<=>T R∧(P∧┐P)<=>F P→Q<=>┐Q→ ┐P ┐(P→Q)<=> P∧┐Q (P→Q)∧(P→ ┐Q) <=>┐P P→(Q→R)<=>(P∧Q)→R (PQ)R<=> P (QR)
P Q P Q TT T TF F FTF FF T
★等价公式表(等值公式表)
┐┐P<=>P
P∨P<=>P P∧P<=>P (P∧Q)∧R<=>P∧(Q∧R) (P∨Q)∨R<=>P∨(Q∨R) P∧Q<=>Q∧P P∨Q<=>Q∨P P∧(Q∨R)<=>(P∧Q)∨(P∧R) P∨(Q∧R)<=>(P∨Q)∧(P∨R) P∨(P∧Q)<=>P P∧(P∨Q)<=>P ┐(P∧Q)<=> ┐P∨┐Q ┐(P∨Q)<=> ┐P∧┐Q P∨F<=>P P∧T<=>P P∨T<=>T P∧F<=>F P∨┐P<=>T P∧┐P<=>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