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自制雨量器实验报告单_2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4、观察比较滤纸。
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马村小学刘龙龙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剪刀、铅笔、一根竹签、方形纸、尺子、橡皮泥、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的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尺子、水杯、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开。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笔、小刀、量筒、记录纸、天平、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4.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要求:学会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5、温度计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温度计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实验报告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及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雨量器的原理和组成。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3.测量雨量,并比较实际的降雨量和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1.500毫升塑料瓶2.直尺3.尺子4.刻度尺5.计时器6.滴水器7.洗净的干布三、实验步骤:2.在瓶子的侧面使用直尺和尺子,用刻度尺精确标出0.5厘米的刻度,并以5厘米为间隔制作8个刻度。
3.用直尺在瓶盖上制作一个小孔并插入滴水器,确保每一滴水都可以从小孔中滴下。
4.将瓶盖盖紧,并将瓶子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区域,如花园或阳台上。
5.使用计时器来记录滴水器中的每一滴水所需的时间。
6.用干布记下每个小时的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小时的滴水次数,从而测量降雨量。
五、实验讨论:1.在实验中,我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能够通过记录滴水次数来测量降雨量。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以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由于简易的雨量器的容量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测量大雨时的降雨量。
4.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干布清理雨量器,以确保准确记录每个小时的滴水次数。
5.当测量数值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重复实验,并取几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6.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瓶子和滴水器清洗干净,并保留实验结果用于分析和参考。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雨量器的原理和组成,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通过测量降雨量来分析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实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增加了我们的科学实验经验。
希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气象科学。
小学科学四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上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
四年级上学期
实验名称: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实验目的:观察了解溶解度
实验过程: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实验目的:研究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方法
实验过程:
1.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但温度不同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2.对比试验,将磨碎的糖块和整块的糖块放入同样多的水中进行,看哪个溶解的快。
3.对比试验,将两杯同样多的水中放入同样多的食盐,然后一个用筷子搅拌,另一个不搅拌,对比哪个溶解的快。
实验名称:溶解现象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实验目的:观察溶解现象
实验过程:
1.将食盐、沙分别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观察并总结什么是溶解。
3.将铁架台,滤纸,烧杯,筷子,漏斗,组成过滤装置。
2.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线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
实验结论:声音能通过棉线,木尺,尼龙绳传播。
科学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实验类型:分组
2.加热蒸发后,注意观察坩埚里有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水蒸发了,坩埚里剩下了食盐。
雨量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降雨量的测量方法。
2. 设计并制作降雨量度量器。
3. 对降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测量降雨量可以通过收集降雨过程中的雨水,然后计算其体积,从而得到降雨量。
三、实验材料1. 圆柱形杯子若干个2. 直尺一把3. 记录本一本4. 防水布或塑料薄膜5. 线绳或铁丝四、实验步骤1. 制作降雨量度量器(1)取一个圆柱形杯子,在其底部打一个小孔,以便雨水流出。
(2)将防水布或塑料薄膜铺在杯子底部,以防止水分渗漏。
(3)用线绳或铁丝将杯子固定在支架上,使其能够自由接收雨水。
2. 安装降雨量度量器(1)将降雨量度量器放置在实验场地内,确保其能够收集到雨水。
(2)在降雨前,将直尺插入杯子内,调整直尺高度,使其与杯子内壁相平。
(3)将直尺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其在降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
3. 进行降雨实验(1)观察降雨情况,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时间。
(2)在降雨过程中,注意观察降雨量度量器中的水位变化,并及时记录数据。
(3)降雨结束后,将直尺从杯子中取出,记录降雨量。
4. 数据分析(1)计算每个降雨量度量器收集到的降雨量。
(2)比较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
(3)与历史同期雨量进行比较,分析降雨量的变化趋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收集到N个降雨量度量器的数据,其中最大降雨量为XX毫米,最小降雨量为XX毫米。
2. 分析(1)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降雨量度量器能够有效地收集降雨量数据。
(2)通过对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可以分析降雨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3)与历史同期雨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本次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制作了降雨量度量器,为降雨量的测量提供了方便。
2. 通过实验,掌握了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并能够对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
3. 为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第一单元天气天气这一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学生将了解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同时学生也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制作简易风向标测量风向,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器材:温度计规范操作要点:(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
(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
(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
操作的建议:(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
(2)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
链接: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
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
(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
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
不要见水。
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A 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 示数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 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
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规范操作要点: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范文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范文单三新小学宋邦鹏分组实验35个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
4、比较。
观察现象: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观察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3.实验名称:自制风向仪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的方向。
北风是由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来的风;2、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实验结果:4.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实验目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小学四年级科学自制雨量器实验报告单2

小学四年级科学自制雨量器实验报告单2实验题目:自制雨量器实验目的:1.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
2.学习如何制作和使用雨量器。
3.观察和记录雨量器的湿度变化。
实验材料:1.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子2.一根直尺3.一根粉笔4.剪刀5.尺子6.透明胶带7.几个盛水容器实验步骤:1.用尺子测量瓶子的高度,用尺子和粉笔在瓶子上标出几个等距离的刻度。
2. 在瓶子的侧壁切一个小口,大约离瓶底2-3cm的高度,并将这个小口用透明胶带封住。
3.将盛水容器中的水倒入瓶子中,且每倒入一次水后就记录一下水平面对应的刻度。
4.定期观察瓶子中的水位,记录下每次观察的时间和水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在实验中记录了水平面对应的刻度以及观察时间点与水位的变化,结果如下:时间水位8:00 0cm10:00 2.5cm12:00 5cm14:00 8.5cm16:00 12cm18:00 15.5cm实验分析:通过观察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瓶子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雨滴在瓶口的小口进入后,积聚在瓶子中,从而导致水位的升高。
我们可以根据水位的变化来判断降雨的程度,比如水位每小时上升3cm,则表示目前的降雨量为中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来分析降雨的规律,比如水位在中午前后上升较快,可能是因为午后有较大的降雨活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观察到了雨水的积聚过程。
通过观察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简单地判断降雨的程度,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来分析降雨的规律。
我们了解了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学会了如何制作和使用雨量器。
这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观察天气现象。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及报告单样本

四年级下册实验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关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纸条、胶水、尺子、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4、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3、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5、温度计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温度计的使用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四年级科学上册一(3)自制雨量器知识讲解

实验报告单
时间
班级
姓名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制作雨量器
实验目的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过程
1、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
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6、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降雨量,
实验现象或结论
雨量器的制作

姓名:班级:日期:2015年9月8日
实验内容:雨量器的制作
实验目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且能够用它测量降雨量
器材药品:直筒的透明杯一个、喷壶、白纸、直尺实验记录:1、用直尺在白纸上画出刻度,在直筒透明
杯外面贴上带刻度的纸条,使零刻度线
与杯底平行;
2、站直身子用喷壶对准杯子进行喷水,模
拟降雨;
3、5分钟后,观察简易雨量器中有多少毫
升的“雨”;
4、根据降水量等级表,判断降水等级。
实验结论:
纸条的零刻度线对齐杯底,视线保持平行,读取雨量器的读数就是降雨量的多少。
小学四年级科学自制雨量器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实验目的:1.了解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学习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它测量雨量。
实验器材:1. 一个塑料瓶(500ml)。
2.尺子。
3.剪刀。
4.透明胶带。
5.量杯。
6.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第一步:制作雨量器1. 取一个500ml的塑料瓶,将其底部剪掉。
2.将底部倒转放在瓶口处,并用透明胶带固定。
3.在瓶子的侧面刻度线上标注0.5厘米间隔的刻度(可以用尺子和标尺帮助划定刻度线)。
4.将剩余的底部保留作为雨水收集器。
第二步:测量雨量1.在雨天的时候,将雨量器放在室外平坦的地面上。
2.等到雨停后,用量杯将雨水倒入雨量器中,记录下雨水的量(单位:毫升)。
3.将记录的雨量填写在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雨量(毫升)----------------------------xx月xx日 xxxxx月xx日 xxx......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数据记录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日期下的雨量有所差异。
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表,进一步观察雨量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多个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雨量分布情况有所不同。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通过制作简易的雨量器,我们掌握了一种测量雨量的方法,并理解了雨量的变化规律。
这个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我们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实验环境的重要性,天气晴朗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测量。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雨量的重要性,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农业、气象等领域紧密相连。
因此,我们要学会关注和珍惜水资源,做一个懂得节约水的好公民。
附注:本次实验使用的单位是毫升(ml),出于方便计量的目的。
在真实的科学研究和气象测量中,雨量通常使用毫米(mm)作为单位。
降雨度量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降雨量度量器,通过其实验操作,掌握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并分析某段时间内的降雨量变化情况。
二、实验材料1. 直筒玻杯2. 小纸条3. 直尺4. 透明胶三、实验原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某一指定区域的雨水总量。
本实验通过制作降雨量度量器,可以直观地测量每次降雨的量,从而统计和分析某段时间内的降雨量。
四、实验步骤1. 制作降雨量度量器(1)将小纸条按每一毫米的距离均分,并划线作刻度,标记为0、1、2、3、4……。
(2)将玻杯装一点水,看准底部,找准0刻度,用透明胶粘住小纸条,使小纸条的0刻度与玻杯中水的起点一致。
2. 放置降雨量度量器将制作好的降雨量度量器放置在室外,确保其底部水平,以便准确测量降雨量。
3. 记录降雨量在下雨前,观察降雨量度量器,记录初始的水位刻度。
雨停后,再次观察降雨量度量器,记录最终的水位刻度。
4. 计算降雨量根据降雨量度量器上的刻度,计算降雨量。
降雨量 = 最终水位刻度 - 初始水位刻度。
5. 分析降雨量对多次测量的降雨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某段时间内的降雨量变化趋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降雨量数据记录| 日期 | 初始水位刻度 | 最终水位刻度 | 降雨量(mm) || ---------- | ------------ | ------------ | ------------ || 2023年X月X日 | 0 | 2 | 2 || 2023年X月X日 | 2 | 5 | 3 || 2023年X月X日 | 5 | 8 | 3 || 2023年X月X日 | 8 | 11 | 3 |2. 降雨量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对降雨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某段时间内,该地区的降雨量较为稳定,平均降雨量为3mm。
(2)降雨量在短时间内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较为平稳。
(3)在降雨过程中,降雨量度量器能够准确测量降雨量,为降雨量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实验报告单

5、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6、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降雨量。
实验成果:完成的雨量器作品。
评价标准:1、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雨量器内底对齐;
2、刻度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贴正;科ຫໍສະໝຸດ 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实验材料: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小学四年级科学自制雨量器实验报告单

班 级
4年级班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自制雨量器
实验
目的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
器材
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
步骤
1、 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2、 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 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
5、 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6、 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降雨量,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制作简单雨量器

7.制作简单雨量器邱良川申海明一、概念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降水,在无渗透、无蒸发、无流失情况下,通过专用的器皿进行收集,测量出其所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在气象上,常常通过测量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和等级。
1毫米的雨量,表示在没有蒸发、流失、渗透的平面上,积累了1毫米深的水。
如果按1亩地的面积计算,就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0.667立方米的水。
也就是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667千克水。
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专业的雨量器有很多种,有人工的瓶储式,有虹吸的自记式,也有自动的翻斗式等。
最基本的一种如图所示: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量筒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或者冰雹等固体物降落时,则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和冰雹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或冰雹融化后再读数,或者用人工将固体降水物融化后再进行测量,也可以资地雪等称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二、活动的目的与意义降水测量是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也是农业、水利等部门的重要观测项目。
然而,降水测量看似简单,其实其中大有学问,因此,要做好降水的测量工作,准确地获取测量数据,必须首先弄懂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制作雨量器就必须在懂得原理的前提下,才可以动手。
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取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1.懂得降水测量的相关原理;2.掌握降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学会根据用途需要和材料的特点设计简单工具,并进行测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