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孙新蕾)

合集下载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孙新蕾)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孙新蕾)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孙新蕾2017年12月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现代课堂泰安岱岳博览会,多位专家老师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第二天我又观摩了四位老师的语文展示课。

为期两天半的会议议程,我收获良多。

我感悟最多的就是陈立博士的《课堂革命下的课程改革新思维》报告,对于新的的教学方式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不论从教学的内容设计还是从精力上都不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也不可能真正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生,这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胎里带来的缺欠,要想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变成小组合作的学习组织形式,做到人人都是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变化,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看得见,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所说的对学生的关注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注意力分给某一个学生,这是传统的课堂关注观点。

你可以认真想一想,我们关注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关注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么让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传统的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关注一些学生而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关注少数学生,所以也只能让少数学生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中。

那么我们要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方法是不是只能通过教师的关注呢如果只有这一种方式,那么此题一定是无解了,因为教师的精力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每一个学生都在一个组织内活动,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能够和本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探讨,还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组与组之间还有质疑对抗和竞争,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这种方式真正把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学习也真正是按照每个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作为学生,我们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学到知识,而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解和做题。

要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使得课堂变成了灌输和填鸭式的教学。

所以,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思考和学习,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本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要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为中心的,老师在课堂上大量讲解知识,而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丧失。

老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

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要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教学资源的质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于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教学设备等方面。

教材和教辅资料的质量应当得到保障,教学设备的齐备度也需要得到保证。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开展更加丰富多样、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要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学生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注重课堂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乐于思考、乐于探究。

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做好作业就可以了。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报告等活动,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摘要】现今教育环境中普遍存在着课堂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急需改变现状。

为了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只有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长起来。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新时代学生。

【关键词】教育现状、问题意识、积极学习氛围、学生兴趣、实践机会、探究学习、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性、创新思维、教育目标1. 引言1.1 教育现状当今社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现状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尽管各地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师生关系呈现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倾向,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和创造力。

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却缺乏关注。

这种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差距明显。

一些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而另一些地区的学校则条件有限,师资短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这导致了教育机会不公平,一些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和竞争力。

当前的教育现状呼唤我们对教育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倡导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桎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探索的乐园。

1.2 问题意识教育现状下的问题意识在于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端。

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出现听课疲劳、对知识的passivity 和缺乏实践机会的现象。

《让学习真正发生》读书心得

《让学习真正发生》读书心得

《让学习真正发生》读书心得武川琪本学期初,有幸读了牛献礼老师的《让学习真正发生》,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仿佛如我亲眼见到了牛老师上课的情形,收获的不仅是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更多的是收获了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第一,“尊重个性差异”聆听课堂上不同的声音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需求与旨趣是多样的,学生的潜能是林林总总的,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要尊重差异,尊重每一位儿童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为此,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碰撞的机会。

要经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想”等启发性话语与学生对话,并注意延迟判断学生的反馈。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回报我们许多的“惊喜”。

第二,“坚持儿童立场”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漠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生成性,是当前学科教学中至为要害的一个问题。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绝不是一张白纸,他(她)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学习的。

而教书的都是成人,学习的却是儿童,成人的思维和儿童的思维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

为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加强学科融合”赋予学生更多想象忽视教学内容之间的“广泛的联系”,也是当前学科教学中至为要害的一个问题。

学生成长的方向与节律被“学科逻辑”深深地规定而无由自主。

为此,打破体系化的学科知识壁垒成为我校“全课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加强学科融合,践行“全课程”,就应当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具体的教学。

牛老师的教学理论还要许多,全部来自他平时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我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收集并记录下来,深入研究,这将对我的教学成长有很大意义。

构建“真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构建“真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构建“真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作者:张敏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第9期伴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虚语文、伪语文、假语文等学习现象,课堂教学也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要么是教师的越位,要么是教师的缺失,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

课程与教学改革呼唤学生的“真学”,吁求建立学生的“真学”课堂,让课堂教学显现出本色。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验为原料,通过创设文本解读的“真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真探究”,助推学生对文本进行“真感悟”,实现语用能力的“真迁移”。

一、创设文本解读“真情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生的真学应永远是课堂教学的至真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文本解读的“真情境”,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去感受、体验、揣摩文本,获得文本的真思、真情、真意。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生只有深度潜入语境,才能破译文本的言语密码。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鲜活的感受,笔者将教材中静态的文本、插图转换成了动态的视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在冰封千里、粉妆玉砌的贝加尔湖畔,一只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勇敢破冰,为同族能够获取到食物。

其他天鹅看到老天鹅的行为,也纷纷加入破冰行列,最终获取到了食物。

课文对于勇士老天鹅,更是用了特写镜头,在阅读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做出了“腾空而起”“扑打”等动作。

围绕着学生的真实表演,笔者追问:“‘腾空而起’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将老天鹅比作一块石头?”……学生展开了想象,还原语境:“‘腾空而起’说明老天鹅飞得高,下落的冲力大。

”“因为老天鹅一心想让其他天鹅们吃到食物,没有考虑自己的疼痛。

”“将老天鹅比作一块石头,更表现出老天鹅的奋不顾身。

”……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了形象,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融为一体。

二、引导文本解读“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让学习真实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使学习的发生。

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这些提升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的。

如果我们没有兴趣和热情,那么很难持久地去学习。

教育者和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提供学习的场景和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而教室和图书馆是学习的重要环境。

教室应该营造出学习的氛围,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支持和帮助。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资料,学生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家庭也是学习的重要场景,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安静的学习空间和必要的学习工具。

注重实践和应用是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关键。

很多时候,学生学完一堂课,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就导致学习的抽象化和脱离实际,使其变得无趣和乏味。

教育者和家长们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实践和操作,亲自体验知识的应用场景。

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作文,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数学题,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和效果。

多种方式的评价和反馈也是促使学习真实发生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往往不够客观和全面。

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和反馈,比如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实验报告等,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我们也要积极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被关注和重视,促使学习的真实发生。

学习的真实发生也需要学习者本身的主动参与和努力。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们应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制定学习的时间表和任务表,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作者:孙曼曼来源:《江苏教育》2020年第05期【摘要】“让学”,是“引思”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要梳理清楚“让学”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位”给学生。

要关注预习、质疑、感悟、探究、评价,真实、深入、灵活地调控教学过程,把获得知识、提升素养的方法“让路”给学生。

【关键词】让学;语文课堂;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7-0013-02【作者简介】孙曼曼,江苏省盐城市建军路小学(江苏盐城,224002)副校长,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厘清“让学”关系“让学”,首先是一种教学理念,应当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预案、调控教学过程的指南。

厘清“让学”关系,应关注以下方面:1.角色定位。

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标中有明确界定,各类文章也有诸多论述。

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关系,会不自觉地偏离甚至错位。

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甘当他们成长的“阶梯”。

2.视角关怀。

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

“让学”给生,既需要面向全体制定班级整体教学方案,合理安排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研讨等教学环节;也需要结合班情、学情等因素分层实施,因材施教。

尤其是要充分关怀那些基础薄弱、能力欠缺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寻适合的方法,让他们都能在愤悱、顿悟、建构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切不可“随波逐流”。

3.系统认识。

“让学”与“引思”是辩证统一体,共同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切不可将它们简单分割。

“让”是为了更好地“引”。

“让学”,重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经历思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从而达到“引思”所指向的教学目标。

二、关注“让学”内容“让学”,也是一种操作策略。

从哪些方面“让”?就语文学科而言,笔者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学习内容:1.常态预习。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学习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人类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在过去,学习往往是被动接受和传授的,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们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也需要走向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的道路。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教育者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求更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者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在教育教学中,让学习更真实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抽象的、理论的,学生们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而现在,教育者应该注重用实际的例子和案例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注重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学习和实践。

让学习更真实发生也需要注重跨学科、跨界别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多领域的知识中建立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

只有通过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只有通过结合实际情境和社会实践,才能让学习更贴近生活、更有意义。

只有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感,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真正能力和素质,而课堂作为教学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学生真正发生“真学”的地方。

当前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上,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有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互联网,创设多彩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需要重视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要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动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需要重视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分数,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死记硬背和应试,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学习都存在着一些困扰和烦恼: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动力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真实,更加有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问题,才有了“以让促学”的提出。

“以让促学”是指通过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进行努力。

下面,我们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来阐述“以让促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学校教育里,教师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更丰富、更有趣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内涵,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家庭教育也是对学生学习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来促使学生发展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阅读,多进行实践,多进行思考,从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解决问题,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从而实现真正的促学效果。

社会影响也对学生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对学习的重视和鼓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意义。

让学习真的发生

让学习真的发生

让学习真的发生
王东敏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评论》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对大众而言,数学常常是不招人喜欢的。

你看,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修习同样的内容,不是比谁学得更快乐,而是比谁能胜出,除了站在塔尖的少数人,大众是失败者。

【总页数】6页(P41-46)
【作者】王东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竹山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也论网上学习的发生及条件——兼与黄荣怀《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商榷
2.提高课堂活力让学习真的发生
3.课例研究: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了(上)
4.课例研究: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了(下)
5.锻造思维品质促进学习真的发生
——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指导策略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学生真实经历学习过程

让学生真实经历学习过程

让学生真实经历学习过程作者:李华平李玲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08期“让学习真实发生”是深度学习追求的目标之一。

虚假的学习行为无法抵达“深度”的彼岸。

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虚假学习很容易被发现,社会科学类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虚假学习则显得非常隐秘,一方面是因为语文学科不是通过解题来检验学习效果的学科,另一方面是因为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学生虚假学习的推手——这一点,如果没有专业眼光,是很难发现的。

一、空转:虚假学习的表现语文学习必须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学行为并没有让学生真实地经历学习过程,而是“走过”语文课而已。

正如一首诗所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走过”是一个没有目的感的词语,是不与学习对象发生深度联系的词语。

学生那颗求学的心就是“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在一节又一节课中“如莲花的开落”,一遍又一遍地经历满怀期待之后的失落。

没有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深度学习。

比如有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要读最后一段?教师心里自然清楚,因为最后一段往往是中心段,理解了这一段,也就可以迅速理解全文。

但是,教师心里清楚最后一段的重要意义并不等于学生也清楚。

学生能够辨识中心段,其学习价值并不亚于理解中心段。

这样做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基于各种原因而“省略”了学生辨识中心段的过程。

又比如,有教师常常告诫学生,阅读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这里也有一个严重问题:什么样的词句才是关键词句呢?关键词句长什么样子?常常在哪个位置出现?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就很肤浅。

《柳毅传书》中的龙女托柳毅为其送家书到洞庭湖底的龙宫。

柳毅答应后,却问道:“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人世和仙境道路不通,怎能到龙宫送信呢?”柳毅的问题就是学生面对的问题:什么样的段落是中心段?什么样的词句是关键词句?教师一定要带着学生去辨析中心段、关键词句,真实经历学习的过程。

《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后感

《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后感

《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后感1在课改的潮流下,如何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学生立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系统总结自己近30年的教育研究和思考,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组织、课堂生成、课堂评价、课堂变革等方法,阐述了如何搭建理想课堂的教育图谱,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学习主动性的这个问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为教师会经常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此也伤了不少脑筋,但是在实践中又有着许多无可奈何。

通过阅读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话给学生》,让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有了一些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我们也会发现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我就是学不好某某科了”这样的消极想法,徐洁老师的书中提到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过太多次失败,或者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由此可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谨防过度惩罚,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

书中徐洁老师讲述的运用不同方法教学的游泳教练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教练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有存在的理由。

类比于在学校的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和课堂改革教学就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游泳必须下到水中才能学会,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多,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再丰富,学生自己没有领会到位,也无济于事,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是考查学生真正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

课堂改革以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读书感悟和读书摘抄

《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读书感悟和读书摘抄

我的感悟:当今,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彻底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时代的快速发展正在给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对人解决真实世界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未来人才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从知识传授的被动学习走向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让教育真实发生,从做题到真实做事,从解题到解决真实问题,势在必行!大家都倡导要教育创新,但教育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我想,教育的初心是敢于真实,回归到教书育人,不断去唤醒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和个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

十一学校的200多张“教育海报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学校管理等多个维度真实的、接地气的呈现出解决真实问题的经验,不畏困难、直击痛点,归纳策略,总结成效!面对各种问题,教育必须敢于真实,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读书摘抄:1.当一位教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经验价值、教学风格和优势潜能时,他的内在自我意识就会被激发,这样他才会规划出教学生涯的目标。

进而提出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

“每一位教师都是富矿。

”的理念是未来以校为本,面向全体教师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新思路。

2.围绕着连续三次的“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让学习真实发生”等主题。

教师们不断将自己的实践通过一次次打磨,提炼。

萃取,实现了有过程、有实证、可操作、可转化的关键经验。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经历打磨过程的老师都获得了弥足珍贵的二次成长。

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出于本能或经验的原始探索可以闪耀出有理论支撑、有操作工具的价值光芒。

3.所有海报都在传递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从基于知识走向基于关系的视角转变。

未来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就是将生成基于关系的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如何拥有学习知识的方法,更加关注通过什么途径支持学生构建起个人知识,更加关注知识传递过程中则创造性。

4.所有海报都在传递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拥有更多的“学生知识”而非仅仅是“教学技能”。

在未来,教师的专业竞争力不再仅仅是精湛的教学技艺。

听王琴玉《让学习真正发生》心得体会

听王琴玉《让学习真正发生》心得体会

听王琴玉《让学习真正发生》心得体会王琴玉的《让学习真正发生》是一本关于教育与学习的实践指导书。

通过本书,王琴玉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和实施学生中心教学的方法,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实现真正的学习。

阅读这本书,我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王琴玉强调了学生中心教育的重要性。

她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中心教育则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深入。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王琴玉介绍了一些实施学生中心教学的方法。

她提出了“兴趣阵地”的概念,即在学校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在这个阵地上,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通过探究和实践来深入学习。

同时,王琴玉还强调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她提倡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通过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学习的发生。

第三,王琴玉还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

她认为,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教师评判,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整体发展。

因此,她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学科任务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

同时,她也强调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的反馈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予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教育方法。

王琴玉不仅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更重要的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这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习真正发生。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作者:杨曰伟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6年第06期2015年11月6日早晨,《山东教育》原主编、《语文主题学习》主编、北京新学校研究院顾问毕唐书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执行主编马红芳老师一行4人,冒着绵绵秋雨径直走入昌乐县西湖小学六年级四班习作课堂,几分钟以后,以《今年我12岁》《下雨了》《我叫……》《我是男子汉》《我熟悉的一个人》为题的现场习作开始了。

在我的组织引领下,学生自主选题、审题,小组交流构思,然后进入静静的写作状态。

最快的用了15分钟,大部分同学用了23分钟,不到30分钟全班学生完成了450字左右的现场命题习作。

习作完成后,学生习作展示,老师引领赏评、师生评议、自主修改,现场博得阵阵掌声……最后各位专家同西湖小学领导和老师进行了亲切地座谈交流,对我校的“趣·乐·情”习作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个人从这堂习作课也得到满满的收获。

这堂习作课的前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告知明天上午毕唐书先生和马红芳老师要听我的课,要求我从高年级选一个班,上习作课,而且是现场命题习作。

知道无需准备,便安心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六年级四班教室。

之所以选择这个班级,主要是两年以前我曾给这个班上过一年的课,现在正好检验一下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提高的程度。

学校自2012年起推进“趣·乐·情”习作教学,培养了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话习作的兴趣,一、二年级绝大部分学生30分钟内能完成100字左右的画画写话,三、四年级绝大部分学生30分钟内能完成300~500字的习作,五、六年级绝大部分学生30分钟内能完成400~600字的现场命题习作;另外,学生初步学会了评改习作。

这一点已不稀奇,也非我所关注和希望达到的目标。

我所关注的是学生的习作应该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下来,得心应手。

题目可以自己选一个,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可以交流,打算写什么和怎么写可以讨论,进行完这些必要的环节后静静地投入写作,一气呵成,此为第一课时。

让“学”真的发生

让“学”真的发生

让“学”真的发生让“学”真的发生,这是一个教育领域经常被提及的话题。

在当下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学”真正的发生,从教学方式、学习氛围、学校文化等方面展开讨论。

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而现代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启发式教学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地参与从而让“学”得真正发生。

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一个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校和老师需要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文学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放下心理障碍,愿意踏上学习之路。

大胆采用轻松幽默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升自我。

学校文化也是让“学”真的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气息和价值理念的综合体现。

一个有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对于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有信心、有勇气去学习。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读书节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地发展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孙新蕾
2017年12月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现代课堂泰安岱岳博览会,多位专家老师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第二天我又观摩了四位老师的语文展示课。

为期两天半的会议议程,我收获良多。

我感悟最多的就是陈立博士的《课堂革命下的课程改革新思维》报告,对于新的的教学方式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不论从教学的内容设计还是从精力上都不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也不可能真正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生,这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胎里带来的缺欠,要想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变成小组合作的学习组织形式,做到人人都是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变化,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看得见,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所说的对学生的关注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注意力分给某一个学生,这是传统的课堂关注观点。

你可以认真想一想,我们关注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关注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么让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传统的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关注一些学生而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关注少数学生,所以也只能让少数学生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中。

那么我们要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方法是不是只能通过教师的关注呢?如果
只有这一种方式,那么此题一定是无解了,因为教师的精力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每一个学生都在一个组织内活动,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能够和本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探讨,还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组与组之间还有质疑对抗和竞争,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这种方式真正把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学习也真正是按照每个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

应该说关注只是一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习。

传统课堂只能靠教师关注,而高效课堂靠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组内和组外同学的关注,每个人都有许多人关注,每个人也都关注许多人,所以说,我们不能单靠教师的关注,必须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把简单的单向线性关注变成双向多元的网状立体的关注,这样才能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关注,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我,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总之,在此次主题式培训学习中,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做到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2017/1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