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与基础构造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第一篇: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基础构造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1.1 地基的分类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2.1 基础的埋深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
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
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图3-2 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配筋构造之剪力墙与基础
配筋构造之剪力墙与基础剪力墙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 a。
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 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
在转角墙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φ12的钢筋或2φ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
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
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
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梁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基础、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
基础、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
2011.10 目的:掌握构造做法,了解制图规定与深度,进一步训练绘图技巧。
要求:构造做法准确无误,投影关系明确,线条粗细分明流畅,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美观。
图纸:绘图纸、铅笔线。
图幅250X380mm,边框如下图。
已知条件:墙身厚240(勒脚厚370);
基础埋深1000;
灰土基础,基底宽1040,两步灰土(设灰土刚性角b:h=1:1.5);
窗台高度900,窗高1500,双层(外玻内纱)木窗,居墙中;
砼散水,下设一步灰土垫层;
室内外高差450。
出图比例: 1:10
出图内容:从基础绘至过窗梁部分。
签字栏
窗框上口
制图规则:
1、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线、与水平方向成30°、45°、
60°、90°的直线,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线。
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水平线的上方。
2、连接符号应以折断线表示需连接的部位。
两部位相距过远时,折断线两端靠
图样一侧应标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
两个被连接的图样必须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3、图例
4、尺寸标注:图样上的尺寸,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尺寸数字一般应依据其方向注写在靠近尺寸线的上方中部。
如没有足够的注写位置,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中间相邻的尺寸数字可错开注写。
建筑构造考试复习资料
建筑构造复习第一章墙和基础构造设计实心砖墙的构筑方式:标准砖规格为53mm*115mm*240mm,以1:2:4为其基本特征。
砖与砖砌筑灰缝一般为10mm左右。
实心砖墙的砌筑方式有全顺式、一顶一顺式、一定多顺式、每皮顶顺相间式及两平一侧式等。
砌筑原则: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砂浆饱满。
砂浆分类:常用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沙、石灰膏。
级配——不同材料配合的重量比。
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高于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和易性优于水泥砂浆。
+-0.00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以上用混合砂浆。
强度——主要考虑抗压强度。
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
门窗过梁:过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个别也有采用砖砌平拱和钢筋砖过梁的形式。
但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砖砌平拱和钢筋砖过梁不宜采用。
砖砌平拱过梁净跨宜(不应超过1.8m)。
钢筋砖过梁净跨宜(不应超过2m)。
防潮层: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在底层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层上下表面之间,即+-0.00以下约60mm(一皮砖)的地方;当底层两相邻房间之间室内地面有高差时,水平防潮层应设在各个不同标高的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的墙体中,同时还要在上下两层水平防潮层之间,高出地面沿墙的内侧还应做一层垂直防潮层,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
(P5图1-5,1-6左,1-7)散水坡:散水坡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坡度约5%;散水坡宽度不小于600mm,并应稍大于屋檐的挑出尺寸。
应严格按规范分格留缝。
(P7图1-9)墙身的加固:2.加圈梁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的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整体刚度及增强墙身的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身开裂。
在抗震设防的建筑中,结合构造柱与圈梁一起形成骨架,可提高抗震能力。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
钢筋砖圈梁宽度同墙厚,高度4-6皮砖,砌筑砂浆不低于M5,钢筋分上下两层布置并嵌入砌体灰缝中,水平统长钢筋不宜少于6%6,间距不大于120mm。
配筋构造之剪力墙与基础
配筋构造之剪力墙与基础剪力墙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 a。
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 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
在转角墙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φ12的钢筋或2φ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
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
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
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梁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构成。
(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还有各种不同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烟囱、散水、垃圾井等。
)
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1.基础: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2.墙: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基础。
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侵袭的作用;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
3.楼板层:承受着家具、设备和人体的荷载以及本身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还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4.地坪:承受底层房间内的荷载。
5.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6.屋顶:抵御着自然界雨雪及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承受着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7.门窗:采光、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
大工13春《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七
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七主题: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1-3节)学习时间:2013年5月13日-5月19日内容: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第六章(1-3节),关于墙与基础构造的相关内容,通过本周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建筑物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不同类型墙体的构造,墙面装饰。
一、学习要求1、了解墙体的分类;2、掌握墙体设计的要求;3、掌握实体墙的组砌方式;4、掌握墙体细部构造,其中重点掌握勒脚防潮层的做法;5、掌握砌块墙面的划分原则,了解砌块的材料及其类型。
二、主要内容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第一节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分类(考查形式为选择题)墙体依其在房屋所处位置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
凡位于建筑物外界四周的墙称外墙。
外墙是房屋的外围护结构,起着挡风、阻雨、保温、隔热等围护室内房间不受侵袭的作用;凡位于建筑内部的墙称内墙,内墙主要是分隔房间;凡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横墙,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而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纵墙,纵墙有内纵墙与外纵墙之分;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称窗间墙;窗洞下的墙称窗下墙。
墙体各部分名称墙体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所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悬挂于外部骨架或楼板间的轻质外墙称幕墙。
外部的填充墙和幕墙不承受上部楼板层和屋顶的荷载,却承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墙体按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混凝土墙等。
墙体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叠砌式墙、版筑墙和装配式墙之分。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根据墙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考查形式为简答题,需要重点掌握)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3、应满足防火要求4、应满足隔声要求第二节砖墙(一)砖墙材料砖墙的主要材料是砖与砂浆。
基础与墙身的界限划分
基础与墙身的界限划分在当今社会,基础建设和墙身建筑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而墙身则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面。
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坚固的基础可以使建筑物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基础建设中,必须注重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以免出现问题。
墙身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它起到了美化和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墙身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择墙身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保温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
基础和墙身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确。
基础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与墙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然而,基础和墙身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基础为墙身提供了支撑,而墙身则起到了保护基础的作用。
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和美观的建筑。
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建设和墙身建筑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建筑物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舒适的环境。
因此,在基础和墙身的设计中,需要兼顾功能和美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确保基础和墙身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提高建筑质量监督的力度,以保障公众的利益。
基础和墙身的界限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所不同。
在一些传统的建筑中,基础和墙身之间的分界线可能更加模糊,墙身可能更加注重艺术表现。
然而,在现代建筑中,基础和墙身的分界线更加清晰,墙身的设计更加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无论是基础还是墙身,它们都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础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墙身为建筑物提供了保护和美化。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概述在房屋建筑学中,墙和基础构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墙体承担着支撑房屋结构和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而基础则起到分散和传递房屋负荷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墙和基础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材料,并探讨墙和基础在房屋建筑中的关键作用。
墙的分类墙体可以根据材料、功能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砖墙:由砖块砌成的墙体,常用于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中。
2.石墙:由石块砌成的墙体,常见于古建筑和城市保护区。
3.钢筋混凝土墙: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4.木材墙:由木材构成的墙体,常用于木质结构的建筑和乡村别墅。
墙体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承重墙:用于支撑和承受房屋重量的墙体,通常位于房屋的主要结构部分。
2.隔墙:用于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的墙体,常见于卧室、浴室、厨房等区域。
3.外墙:用于围合建筑物外部的墙体,起到保温、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结构形式分类墙体可以按其结构形式进行分类:1.空心墙:内部有空洞或腔体的墙体,常用于隔音和隔热的需求。
2.实心墙:由实心的砖块、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墙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基础构造基础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房屋的重量和负荷,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会受到地面状况和所承载的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基础的类型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1.承台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负荷均匀分布的场地,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2.梁带基础:用于负荷集中的墙体附近,通过加宽的基础承载墙体负荷。
3.独立基础:用于单个柱子或墙体的基础,将负荷直接传递到地基上。
4.筏式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差或负荷较大的情况,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分散负荷。
基础的施工方法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挖掘基坑,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2.筑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基础,通常需要加入钢筋增加强度。
《墙体基本构造》课件
•
轻钢龙骨墙体噪音过大,可采用隔音材料进行处理。
结论和要点
结论
墙体基本构造是房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要点
•
具有载荷承重、隔热、隔音、防火、防潮等多方面
的功能。
墙体基本构造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和选
择合适的材料;
•
施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墙体搭建
和砌筑阶段,要保证每个步骤的稳定性;
•
常见问题可根据结构特点和材料特性有针对
墙体基本构造 PPT 课件
墙体基本构造是房屋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 PPT 课件将介绍墙体基本构
造的定义、分类、材料、施工工艺、应用场景、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结
论和要点。
定义
墙体基本构造是指房屋建筑中竖向承重构件间填充的一层或多层墙体,包括
外围墙、内隔墙。
墙体基本构造除了起到承重的作用,也具有隔热、隔音、防火、防潮等多个
方面的功能。
分类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按照材料分类
按照功能分类
包括实体墙、空心墙、夹心
包括砖墙、混凝土墙、轻钢
包括承重墙、隔墙、防火墙、
墙等。
龙骨墙等。
承压墙等。
材料
砖墙
混凝土墙
轻钢龙骨墙
传统的砖墙结构,常用于住宅建
建筑结构中的常用选项,具有较
新型墙体结构,轻巧便捷,受到
筑。
好的抗震性。
越来越多开发商青睐。
轻钢龙骨墙体的快速组装和安装
的装修。客厅作为家庭生活的核
合在厨房墙体中使用。领先的装
使其成为新型民宿建筑的理想选
心区域,使用砖墙可以提高整个
修趋势,也具有极佳的环境保护
项。结实耐用、坚固、易于保养。
12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隔墙和隔断解析
隔断
——(四)其他隔断
如移动式隔断可以闭合开启 可以拼装、滑动、折叠、悬吊、卷帘和起落
隔断
——(四)其他隔断
家具隔断用各种适用的室内家具来分隔空间
砌筑隔墙
— 砖隔墙
1/4砖隔墙利用标准砖砌筑,高度一般不应 超过2.8M,长度不超过3.0M 须用M5级砂浆砌筑 多用于住宅厨房与卫生间之间的分隔。
砌筑隔墙
— 多孔砖、空心砖隔墙
多孔砖、空心砖隔墙多采用立砌厚度为90mm; 厚度介于1/4砖和半砖墙之间; 在结合处设半砖时,常用普通砖填嵌孔隙。 砖隔墙的上部与楼板或梁的交接处,不宜过于填 实或砖砌体直接顶住楼板或梁,应留约30mm的 孔隙或将上两皮砖斜砌,以防楼板结构产生挠度, 致使隔墙被压坏。
—木筋骨架隔墙
木骨架由上槛、下槛、墙筋、 斜撑等构成 上下槛断面通常为: 50mmx70mm或50x100mm 墙筋之间沿高度方向 @1.5m左右 设斜撑一道 墙筋与横撑间距由饰面材料 取400\450\500\600mm
立筋隔墙
—木筋骨架隔墙-隔墙饰面
灰板条抹灰隔墙在墙筋上钉灰板条,然后抹灰; 灰板条一般6x30x1200mm,钉在墙筋上,其间隙9mm 钉板条时,一条板条搭接三个墙筋间距。
房屋建筑学 第六章 墙和基础构造
——第四节 隔墙与隔断
隔墙与隔断
隔墙与隔断
非承重墙的内墙称为隔墙,起着分割房间的作用。 常见的隔墙可以分为砌筑隔墙、立筋隔墙和条板隔墙。
隔墙的设计要求 自重轻 隔声 防火 防潮 防水
隔 墙
——(1)砌筑隔墙
指利用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砌块以及各种 轻质砌块等砌筑的墙体; 砖隔墙有半砖墙和1/4隔墙之分
墙和基础的构造
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 墙之分。 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所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 墙;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分隔内部空 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隔墙;框架结构 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悬挂于 外部骨架或楼板间的轻质外墙称幕墙。外部的填 充墙和幕墙不承受上部楼板层和屋顶的荷载,却 承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构造柱的做法:构造柱的下端应锚固于钢 筋砼基础或基础梁内,柱截面应不小于 180mm×240mm。主筋一般采用4φ12或4φ14, 箍筋采用φ6,间距不大于250mm,墙与柱之间 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钢筋拉结,每边伸入 墙内不少于1000mm。施工时先砌墙,随着墙体 的上升而逐段现浇砼柱身。构造柱的设置应与 结构设计统一考虑。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在门窗洞口上部砂浆层内配置钢 筋的平砌砖过梁。 (3)钢筋砼过梁 钢筋砼过梁一般不受跨度的限制,过梁宽 度一般同墙厚,高度与砖的皮数相适应,常为 120mm、180mm、240mm。
钢筋砖过梁
钢 筋 砖 过 梁
钢筋砼过梁
钢筋砼过梁
五、勒脚 外墙与室外地面接近部位称为勒脚。它起着保 护墙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观的作用。但由于 它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雨、雪的侵蚀,遭到 破坏,同时由基础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上升到 地面以上的墙体内,这些水分造成墙身风化, 墙面潮湿,滋生霉菌,粉刷脱落,冻融破坏, 影响建筑的坚固耐久和使用美观。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性能 作为围护结构的外墙,对热工的要求十分 重要。北方寒冷地区要求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 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损失。同时还应防止 在围护结构内表面和保温材料内部出现凝聚水 现象。对南方地区为防止夏季室内温度过热, 除布置上考虑朝向、通风外,作为外围护结构 须具有一定隔热性能。
建筑构造----墙和基础构造设计
一、门窗过梁 §3-2墙体的细部构造
作用:承受洞孔上部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其传给两边的窗间墙。
类型: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材料
1、砖砌平拱净跨宜≤1.2m,不应超过1.8m。弧拱可达3m。砖≥Mu7.5,砂浆≥M2.5。 (对集中荷载不适宜,对震动和地震极敏感,有抗震要求的不宜用)
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砼墙或有防潮防水要求的则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 浆打底。
(2)中间层用做进一步找平,减少底层砂浆干缩导致面层开裂,亦可作为 底层与面层间的粘结层。
(3)面层抹灰又称罩面。要求表面平整、无裂痕、颜色均匀。
(二)贴面 利用各种天然的或人
造的板、块对墙面进行的 装修处理。
天然、人造石板--石板拴挂法、锚固法 大理石:杭灰、苏黑、宜兴咖啡、东北绿、汉白玉 花岗岩:按对石板加工不同分:剁斧石、火爆石、蘑菇石和磨光石
缺点:防潮防火差 组成:骨架及面板 1、骨架 金属——冷轧薄钢板 木——墙筋、横档 为防止骨架与面板受潮,在立墙筋前,先抹10mm厚混合砂浆 抹灰, 涂刷热沥青两道,或直接刷热沥青。 2、面板 装饰面板:硬木条板、石膏板、胶合板、硬质纤维板、软质纤 维板、 装饰吸声板、铝塑板等
要求:
1、对基体或基层的含水率要求:混凝土和抹灰不得大于8%;木材制品不 得大于12%。 2、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缝 。 3、 墙面应采用整幅裱糊,并统一预排对花拼缝。当不足一幅的应该糊在较 暗或不明显的部位。阴阳转角应垂直,棱角分明。阴角处墙纸搭接顺光, 阳角处不得有接缝,并应包角压实。顶棚裱糊壁纸宜沿房间的长边方向裱 糊。
木龙骨轻钢龙骨石膏龙骨立筋间距取决于面板尺寸400600面板多为胶合板纤维板纸面石膏板等三条板隔墙轻质预制薄型板材可自立不需骨架直接装配常有加气砼条板石膏条板炭化石灰条板grc板泰柏板二隔断
基础与墙体的划分界限
(1)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2)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扩展资料
基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寿命。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物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及基础的形式及构造等;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地基土冻胀时,会使基础隆起,冰冻消失又会使基础下陷,久而久之,基础就会被破坏。
基础最好深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
湿陷性黄土性地基遇水会使基础下沉,因此基础应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湿。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
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
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
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
房屋建筑学 墙和基础-砌块墙构造
5、砌块墙外饰面处理。
防渗,改善热工性能。(可采用带饰面砌块)
墙
• 水泥+各种骨料 不同工艺可制造出各种类 型的水泥砌块 如:加气混凝土中型砌块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形式很多) • 在空心小砌块的水平缝中布置钢筋网片并在孔洞 中插入上下贯穿的钢筋并注入混凝土,可以制成配 筋砌体。 • 配筋砌体考虑砌块、砂浆和钢砼共同作用,能建 造12~18层的建筑。
• 非承重墙的内墙称为隔墙,起着分割房间的作用。 • 常见的隔墙可以分为砌筑隔墙、立筋隔墙和条板隔墙等。
隔墙的设计要求 自重轻 隔声 防火
防潮 防水
二、块材隔墙的构造:
(一)普通砖隔墙
1、砖砌1/2砖墙(120mm) (1)构造:
①砂浆强度>M2.5
②墙体高度超过5m时应加固。
A:沿高度每0.5m砌入2φ 4钢筋。 B:每隔1.2—1.5m设一道30—50mm 厚水泥砂浆层,内设2φ 6钢筋。
砌筑隔墙
— 砌筑隔墙
• 砌筑隔墙常采用粉煤灰硅酸盐、加气混凝土、水泥煤渣等制成的
实心或空心砌块而成; • 厚度一般为90~120mm; • 通常沿墙身横向配以钢筋。
五、隔断:
(一)定义:分隔室内空间的装修构件。 (二)作用:
1、变化空间 3、遮挡视线 2、产生丰富的意境效果 4、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
— 砖隔墙
• •
对于半砖墙 采用M2.5级砂浆砌筑时,高度不宜超过3.6m,长度不宜超过 5m 采用M5级砂浆砌筑时,高度不宜超过4m,长度不宜超过6m
砌筑隔墙
— 砖隔墙
每隔1m用木楔对口打紧孔隙填砂 浆
每隔1200高30厚砂浆,2根直径4通长 钢筋
砌筑隔墙
— 砖隔墙
• 1/4砖隔墙利用标准砖砌筑,高度一般不
墙体和基础管道(穿墙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
(一)管道工程常见事故 1.管道胀缩破坏墙体; 2.墙、基础沉降,压弯损坏管道;
3.在管道穿墙部位形成热桥,破坏墙体
(二)局部构造处理 1.固定式穿墙管
固定式穿墙管
活动式穿墙管
柔性穿墙套管 刚性穿墙套管
进水管穿地下室
潮湿土层(防水地下室) 干燥土层(防潮地下室)
电缆穿墙或基础
墙体中保温
用带反射铝箔的玻璃棉毡做中保温的墙体
墙体中保温
在墙板夹层中 放置保温材料
喷涂发泡聚氨酯
热桥,冷桥 (二)墙体保温构造 1.保温层的设置位置 2.保温做法
(a) 外墙内保温层示意
(b) 外墙外保温层示意位置示意
墙体外保温
外墙结构 粘结胶
保温板
柔性抹面胶 玻璃纤维网格布 外墙饰面
墙体外保温—外贴保温板材
墙体外保温
加钉辅助连接
墙体外保温—外贴保温板材
一般不穿过设备和建筑物的基础,以防基础下沉时被破坏。
1)导线须穿无缝 钢管,使之具 有足够的强度 2)刚柔结合 3)设置电缆沟
管道穿过基础
管道穿过基础预留洞尺寸 管径d(mm) 预留洞尺寸(宽×高) 50~75 300× 300 ≥100 (d+300)×(d+200)
九、墙体热工构造
(一)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砖墙构造
(一)勒脚 (二)防潮层 (三)散水、明沟 散水、 (四)窗台 (五)门窗过梁 (六)圈梁 (七)构造柱
(一)
勒脚
定义:建筑物四周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那部分 定义: 墙体。 墙体。 作用: 作用: 防止机械碰撞 防潮防水 增加建筑美观 加固做法:石块砌筑、勒脚防水抹灰、石板 加固做法:石块砌筑、勒脚防水抹灰、 贴面。 贴面。
(六) 圈梁
定义: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 定义:沿建筑物外墙、
梁。
作用:增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 作用:增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
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构造要点: 构造要点:
五、 组合墙构造
目的:寒冷地区为满足保温节能要求,又为 目的:寒冷地区为满足保温节能要求, 减轻墙体重量,减小厚度和节约用砖; 减轻墙体重量,减小厚度和节约用砖; 材料:砖与其它轻质保温材料组合。如: 材料:砖与其它轻质保温材料组合。 岩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 岩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 按保温材料的位置分类: 按保温材料的位置分类: 外保温墙,内保温墙, 外保温墙,内保温墙,夹心墙
钢筋砖过梁:在砖缝内或洞口上部的砂浆层内配置钢筋的平砌 钢筋砖过梁:
砖过梁。适于洞口宽度不超过 、 砖过梁。适于洞口宽度不超过2m、上部无集中荷载或振动荷载的 清水砖墙。 清水砖墙。
钢筋混凝土过梁:可现浇也可预制,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 钢筋混凝土过梁:可现浇也可预制,宽度一般同墙厚,
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且不小于120mm,过梁伸入两侧墙内不少于 , 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且不小于 240mm;适于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 ;适于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 沉降的建筑物。 沉降的建筑物。
(五)
门窗过梁
定义:门窗洞口上方的承重横梁。 定义:门窗洞口上方的承重横梁。 常见做法: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常见做法: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 过梁。 砖砌过梁:由普通砖侧砌或立砌且高度不小于一砖;灰缝应上 砖砌过梁:由普通砖侧砌或立砌且高度不小于一砖;
宽下窄(最大小于 ),适于洞口宽度不超 宽下窄(最大小于15mm,最小大于 ,最小大于5mm),适于洞口宽度不超 ), 过1.8m,上部无集中荷载或振动荷载的情况。 ,上部无集中荷载或振动荷载的情况。
(七) 构造柱
作用 :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 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 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 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 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 能力。 能力。 构造要点: 构造要点: 一般与在墙体的某些转角部位(建筑物四角、纵横墙 一般与在墙体的某些转角部位(建筑物四角、 相交处、楼梯转角处等)设置; 相交处、楼梯转角处等)设置; 应贯通整个建筑物高度,与圈梁、地梁浇成一体。施 应贯通整个建筑物高度,与圈梁、地梁浇成一体。 工时,先砌墙,后浇混凝土, 工时,先砌墙,后浇混凝土,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 槎; 最小截面为 最小截面为180mm*240mm。 。
§5-3
砌块墙构造
一、砌块类型和组合 (一)砌块类型 按材料分: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浮石混凝土及各种 按材料分:混凝土、加气混凝土、 矿渣、粉煤灰等废渣; 矿渣、粉煤灰等废渣; 按形式分:实心砌块、空心砌块; 按形式分:实心砌块、空心砌块; 按功能分:承重砌块、保温砌块。 按功能分:承重砌块、保温砌块。 (二)砌块组合 组合原则:使砌块墙搭接、咬砌牢固、砌块排列整齐 组合原则:使砌块墙搭接、咬砌牢固、 有序、减少砌块规格类型、 有序、减少砌块规格类型、尽量提高主块的使用率和 避免镶砖或少镶砖。 避免镶砖或少镶砖。 二、砌块墙构造
按受力不同分: 按受力不同分:
按所用材料分: 按所用材料分:
按构造方式分: 按构造方式分:
三、基础的类型与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础、箱形基础等 按材料分: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 按材料分: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 筋混凝土基础。 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 基础埋深: 距离。 距离。 影响埋深的因素:建筑物荷载大小、地基土层 影响埋深的因素:建筑物荷载大小、 的分布、地下水位高低、相邻建筑的关系。 的分布、地下水位高低、相邻建筑的关系。
基础的构造类型和适用条件
条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为砖墙或砌 条形基础:
块墙的建筑。 块墙的建筑。 独立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为梁、柱构 独立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为梁、 成的框架或其他类似结构的建筑。 成的框架或其他类似结构的建筑。 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荷载很大、地基 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荷载很大、 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 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 箱形基础:当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埋深 箱形基础: 较大,为增加建筑物整体刚度、 较大,为增加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致因 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时采用。 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时采用。
四、 空斗墙构造
砌筑方法: 砌筑方法: 无眠空斗、有眠空斗(一眠一斗、一眠三斗) 无眠空斗、有眠空斗(一眠一斗、一眠三斗) 适于三层以下民用建筑的承重墙,下列情况不 适于三层以下民用建筑的承重墙,
宜采用: 宜采用:
土质软弱,且可能引起建筑物不均匀下沉时; 土质软弱,且可能引起建筑物不均匀下沉时; 门窗洞口面积超过墙面积 门窗洞口面积超过墙面积50%以上时; 以上时; 以上时 建筑物受到振动荷载时; 建筑物受到振动荷载时; 地震烈度为 度或 度以上地区。 地震烈度为6度或 度以上地区。 度或6度以上地区
二、砌块墙构造
(一)增加墙体整体性措施 砌块墙的叠砌:良好的错缝和搭接 砌块墙的叠砌: 设圈梁和构造柱 (二)门窗固定 (三)保温构造 (四)防湿构造
§5-4
隔墙构造
定义:建筑物内分隔房间的非承重墙。 定义:建筑物内分隔房间的非承重墙。 基本要求:稳定、自重轻、厚度小、防火、隔声。 基本要求:稳定、自重轻、厚度小、防火、隔声。 按构造方式分类: 按构造方式分类: 骨架隔墙:由骨架和覆面层两部分组成,骨架有木骨 骨架隔墙:由骨架和覆面层两部分组成, 架和金属骨架之分; 架和金属骨架之分; 块材隔墙:用粘土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砌块砌筑而成; 块材隔墙:用粘土砖或砌块砌筑而成; 板材隔墙:用各种轻质竖向通长条板用粘结剂拼合在 板材隔墙: 一起形成。 一起形成。
一、墙体的类型
按所处位置分: 按所处位置分:
外墙(建筑物四周的墙)和内墙(建筑物内部的墙) 外墙(建筑物四周的墙)和内墙(建筑物内部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的墙)和横墙(沿短轴方向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的墙)和横墙(沿短轴方向的墙) 承重墙: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 承重墙: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何载,只承受自重的墙(如隔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何载,只承受自重的墙(如隔墙)。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等。 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等。
(三)明沟、散水
明沟:设在外墙四周将雨水管流下的屋面雨水有组 明沟:
织地导向集水口,流向排水系统的小型排水沟。 织地导向集水口,流向排水系统的小型排水沟。
散水: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 散水: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 坡度:3%~5% 坡度: 宽度:600~1000mm,并比无组织排水屋顶檐口宽出 宽度:600~1000mm, mm,并比无组织排水屋顶檐口宽出
(二)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在建筑地层附近一定部位的墙体中设置的水平通长 水平防潮层:
的防潮层。 的防潮层。 做法:油毡防潮层:耐久年限短,不利于抗震; 做法:油毡防潮层:耐久年限短,不利于抗震; 砂浆防潮层:适于抗震区、独立砖柱砌体, 砂浆防潮层:适于抗震区、独立砖柱砌体,不适于地基会 产生变形的建筑; 产生变形的建筑; 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抗裂性好, 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抗裂性好,适于整体刚度要求较 高的建筑。 高的建筑。 位置:设在地层的混凝土垫层厚度范围内。通常在 位置:设在地层的混凝土垫层厚度范围内。通常在—0.06m标高 标高 处,并高于室外地面150mm。 并高于室外地面 。 垂直防潮层:当相邻室内地面存在高差或室内地层低于室外地面 垂直防潮层: 时,对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作防潮处理。 对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作防潮处理。 做法: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迎水的垂直墙面上用水泥砂浆抹 做法: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 平,再涂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再涂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二 、 砖墙厚度
实砌标准砖墙厚度: 实砌标准砖墙厚度:
120mm,240mm,370mm,490mm,620mm; 120mm,240mm,370mm,490mm,620mm; 部分砖侧砌:180mm,300mm,420mm; 部分砖侧砌:180mm,300mm,420mm; 模数砖:90mm,190mm,290mm,390mm. 模数砖:90mm,190mm,290mm,390mm.
§5-2 砖墙构造
一、砖墙材料 二、砖墙厚度 三、砖墙构造 四、空斗墙构造 五、组合墙构造
一、 砖墙材料
砖: 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 MU15, 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MU7.5, MU10, MU15,MU20, MU30共六级 共六级。 MU25, MU30共六级。 砂浆: 砂浆: 强度分七个等级: 强度分七个等级:M0.4, M1, M2.5, M5, M7.5, M10, M15。 M15。 水泥砂浆:适于砌筑潮湿环境下的砌体; 水泥砂浆:适于砌筑潮湿环境下的砌体; 石灰砂浆: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石灰砂浆: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混合砂浆:适于砌筑一般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混合砂浆:适于砌筑一般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