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判断题整理后doc
成本会计测试题 (1)

成本会计测试题1、成本会计是为财务会计服务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根据马克斯的商品价值理论,商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当中,构成产品理论成本的是()。
[单选题] *A、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M的货币表现(正确答案)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的货币表现D、 C+V的货币表现4.成本会计中所讲的理论成本,其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 [单选题] *A、是不相关的B、是有一定差别的(正确答案)C、是相互一致的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5.成本会计的监督() [单选题] *A、是事前的监督B、是事后的监督C、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正确答案)D、是领导监督6.()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包括:。
*A、领导监督B、事前监督(正确答案)C、事中监督(正确答案)D、事后监督(正确答案)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定额的制定与修订(正确答案)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正确答案)C、成本内部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正确答案)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正确答案)8.成本会计工作采用集中和非集中核算的组织形式需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管理的需要而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不同的费用分类方法,其分类的具体项目的名称和含意也就不同,其中直接材料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各种原材料.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在成本会计学科中,成本核算过程中所核算的费用包括。
*A、销售费用(正确答案)B、管理费用(正确答案)C、营业税金及附加D、财务费用(正确答案)11.()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项目有。
*A、营业外支出和营业税金及附加(正确答案)B、对外投资支出(正确答案)C、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等(正确答案)D、资本性支出(正确答案)12、成本核算要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A、是否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正确答案)B、各会计期间(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答案)C、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正确答案)D、完工、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界限(正确答案)13.在下列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总是一致的有()。
成本会计复习题(1)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判断题()1.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最终归宿是指生产费用最终会形成产品的成本。
()2.要素费用一定是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3.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与生产费用处理方法无关。
()4.比例分配法的基本公式适用于各种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5.直接费用就是直接计入费用。
()6.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
()7.外购动力费用通常是先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再支付价款的。
()8.凡是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款项构成企业的职工薪酬。
()9.按月薪制计算计时工资时,不必考虑当月的日历天数。
()10.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计件工资分配率通常以计时工资为分配依据。
()11.薪酬费用应当按薪酬费用发生的岗位及受益情况进行分配。
()12.按企业福利机构人员工资计提的社保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13.辅助生产与基本生产的最大区别是生产产品的目的不同。
()14.交互分配法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消耗劳务的因素,因而分配的结果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15.直接分配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耗用劳务较少的企业。
()16.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代数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是最正确的。
()17.无论是基本生产车间还是辅助生产车间,都必须设置“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制造费用。
()18.企业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耗费不一定构成企业的停工损失。
()19.凡是修复后可以正常使用的废品就是可修复废品。
()20.本期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全部由本期的完工产品负担。
【答案】1-5:√××√× 6-10:×√√√√11-15:√√√×√16-20:√×√×√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产品成本材料费用要素的是________ 。
A.产品消耗的原材料B.材料保管过程中消耗的物料C.维修机器设备消耗的备件D.直接装配在产品上的外购半成品2.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但对A材料的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A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产品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A材料费用,可以用________作为分配标准。
全-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二)判断题1.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2.成本的内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内涵为理论依据。
4.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它可以是你关心的,希望知道其成本数据的任何事物。
6.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7.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8.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信息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来评价,考核有关经济活动。
9.成本会计的监督,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10.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11.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
12.企业主要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三)单项选择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的内涵()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3.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是有一定差别的B.是相互一致的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4.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B.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C.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5.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A.反映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C.监督的职能 D.计划和考核的职能6.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最基本方面是()A.检查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B.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会计信息C.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工作的业绩D.调节和指导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7.成本会计的监督()A.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B. 包括事前和事后监督C. 是事后的监督D. 是事前的监督8.通过对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资料的检查和分析,控制和考核有关经济活动,属于成本会计的A.事前的监督 B. 事前,事后监督C.事中,事后监督D. 事前,事中监督9.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会计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四)多项选择1.商品的理论成本是有生产商品说耗费的()构成的A.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必要劳动2.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A.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B.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C.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D.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3.成本会计的对象,总括地说应该包括()A.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B.财务成本C.管理成本D.利润的实现及分配过程4.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包括()A.提供反映成本现状的核算资料的功能B.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的功能C.控制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D.考核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5.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A.成本预测和决策B.成本计划和控制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和分析6.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B.对外报告的需要C.本单位生产规模的大小D.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第二章一、判断说明题1.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成本会计试题

成本会计试题一、选择题1.成本会计是指___。
– A. 记录和分析企业成本发生和变动的一门会计学科– B. 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一门会计学科– C. 通过核算成本控制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一门会计学科– D. 准确计算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门会计学科2.下列哪个是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 A. 产品– B. 资本– C. 资产– D. 风险3.成本会计的目的是___。
– A. 提高企业效益– B. 确定企业战略– C. 支持决策制定– D. 对外报告4.下面关于直接材料成本与间接材料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 A.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 B.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 C.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 D. 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都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5.以下哪个属于间接人工成本?– A. 直接劳动工资– B. 间接劳动工资– C. 管理人员工资– D. 销售人员工资二、填空题6.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___之间的差异。
7.间接材料的计价方式有两种,分别为___和___。
8.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时,“制造费用”是由___和___构成的。
9.以下属于直接人工成本的是___、___和___。
三、判断题10.成本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并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 A. 正确– B. 错误11.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通过材料卡片或BOM表来计算。
– A. 正确– B. 错误12.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时,可选择单一分配基础或多重分配基础。
– A. 正确– B. 错误四、简答题13.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何区别?14.成本差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分析和决策?五、计算题15.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10元/单位,实际生产1000单位产品,实际使用的材料总成本为10500元。
《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

《成本会计》复习题一、判断题l.“废品损失”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2.划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成本计算对象。
3.在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4.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只能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5.分类法不需要分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因而产品成本明细账可按类别设置。
6.产品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是以产品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为依据确定的目标成本.7.为了规范企业成本信息的对外披露,国家对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均作了统一规定。
8.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9.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10.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11.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 )12.凡是费用发生时间和企业受益时间不一致的费用,•均通过"待摊费用"帐户进行核算。
( )13.如果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误记为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企业将虚增本期的利润,而以后相关期间的利润被虚减。
( )14.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15.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上车间(步骤)•转入费用应该等于上车间转入费用除以上车间转入的半成品数,再乘以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 )16.在实际工作中,为简化核算,有关三包范围内的废品损失,•发生时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17.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
() 18.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在批内部分完工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结转后,待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后,还应计算该批产品实际总成本,并调整前期完工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成本会计》(第3版)习题答案-第三单元

项目
供电车间
归集的辅助生产成本
9 600
提供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劳务量
1 200
费用分配率
8
应
借
账
户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接受劳务量
300
应负担费用
2 4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接受劳务量
400
应负担费用
3 200
制造费用
接受劳务量
100
应负担费用
800
管理费用
接受劳务量
400
应负担费用
3 200
合计
9 600
5.表3-40
制造费用分配表
20××年8月
产品名称
生产工时
分配率
分配金额
甲产品
300
7 275
乙产品
500
12 125
合计
800
24.25
19 400
6.表3-41
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产品
业务号
摘要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燃料及
动力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余额
5 000
2 632
368
4 000
12 000
1
领料
29 600
29 600
2
分配工资
9 000
9 000
4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2 400
2 400
5
结转制造费用
7 275
7 275
本月合计
34 600
11 632
2 768
11 275
60 275
完工产品总成本
成本会计纸质作业3-4单选多选判断及答案

成本会计纸质作业3-4单选多选判断参考答案成本会计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1、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A、重要方法B、最基本方法C、主要方法D、最一般方法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品种法B、分批法C、分布法D、分类法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累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B、累计生产工时C、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D、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4、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差不多B、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C、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D、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5、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一般应采用()A、品种法B、分布法C、分类法D、分批法6、成本还原率的计算公式是()A、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品成本所耗该种半成品费用B、本月产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C、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D、本月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本月产成品成本合计7、采用逐步结转分布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帐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为()A、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B、平行结转法和综合结转法C、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D、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8、进行成本还原时,应以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A、所产半成品B、所产该种半成品C、所耗半成品D、所耗该种半成品9、采用逐步结转分布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狭义的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在产品C、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D、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10、采用平行结转分布法,()A、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B、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C、不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D、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水平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E、大量大批的多步骤2、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A、月末需要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B、月末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C、月末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月末不需要计算产品成本,等到全部产品完工时再计算E、可以计算先完工的产品成本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按()A、一张定单中的不同品种产品分别确定B、一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分批确定C、一张定单中单件产品的组成部分分别确定D、多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E、同一定单中的不同产品确定4、采用简化分批法设立的基本生产生产成本二级帐,其作用在于()A、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B、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时C、计算登记完工产品总成本D、计算登记月末在产品总成本E、只登记直接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5、采用逐步结转分布法,()A、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的转移完全一致B、成本核算手续简便C、能够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D、有利于加强生产资金管理E、为外售半成品和展开成本指标比提供成本资料6、平行结转分布法的适用情况是()A、半成品对外销售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7、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A、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B、成本核算手续简便C、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D、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E、便于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A、平行结转法B、按实际成本结转法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D、综合结转法E、分项结转法9、采用分步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可以()A、按生产车间设立B、按实际生产步骤设立C、在一个车间内按不同生产步骤设立D、将几个车间合并设立E、以上均正确10、品种法适用于()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三、判断题:1、品种法的特点是不要求按产品的批别但要求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成本测试题及答案

成本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记录和计算成本B. 控制和降低成本C. 分析和评价成本D. 预测和决策成本2. 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成本?()。
A. 原材料费用B. 直接人工费用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二、判断题1. 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
()2. 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简答题1. 简述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描述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1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每件5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每件2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10000元。
若本月生产该产品500件,请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2. 假设上题中的公司在下个月计划生产600件产品,其他条件不变,计算下个月的单位成本。
五、案例分析题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成本结构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每件30元- 直接人工成本:每件20元- 变动制造费用:每件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20000元该企业本月生产了1000件产品,下个月计划生产1200件产品。
请分析该企业的成本结构,并预测下个月的单位成本。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三、简答题1.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会计侧重于成本的计算、控制和分析,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记录和报告。
2.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成本结构,为产品定价和成本削减提供依据,以及为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
四、计算题1.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100 + 50 + 20) + (10000 / 500)= 170 + 20= 190元2.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100 + 50 + 20) + (10000 / 600)= 170 + 16.67= 186.67元五、案例分析题该企业的成本结构为:-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本月单位成本 = 30 + 20 + 10 + (20000 / 1000) = 80元- 下个月单位成本预测 = 30 + 20 + 10 + (20000 / 1200) = 75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在生产量增加时,单位成本有所下降,这有助于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降低成本。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核心目的是()。
A. 计算产品成本B. 进行成本控制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企业利润答案: A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在于()。
A. 成本大小B. 成本性质C. 成本发生的时间D. 成本的可控性答案: B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在于()。
A. 成本的计算方法B. 成本的分类方式C. 成本与产量的关系D. 成本的控制难度答案: C4.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项不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A. 确定成本对象B. 归集成本C. 分配成本D. 编制财务报表答案: D5. 标准成本法中,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被称为()。
A. 成本差异B. 成本节约C. 成本超支D. 成本控制答案: 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成本会计只适用于制造业。
()答案:×2.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属于直接成本。
()答案:√3. 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可以完全消除成本。
()答案:×4. 固定成本在不同产量下保持不变。
()答案:√5. 成本会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详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定价提供依据。
- 通过成本分析,发现成本控制的潜在空间,提高成本效益。
- 通过成本预测,为企业的长期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 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描述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答案详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预先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包括:- 制定成本标准,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提供目标。
- 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
- 根据差异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生产过程或管理策略,实现成本控制。
《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复习题一、判断题l.“废品损失”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2.划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成本计算对象。
3.在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4.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只能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5.分类法不需要分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因而产品成本明细账可按类别设置。
6.产品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是以产品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为依据确定的目标成本。
7.为了规范企业成本信息的对外披露,国家对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均作了统一规定。
8.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9.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10.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11.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12.凡是费用发生时间和企业受益时间不一致的费用,•均通过"待摊费用"帐户进行核算。
( )13.如果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误记为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企业将虚增本期的利润,而以后相关期间的利润被虚减。
()14.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15.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上车间(步骤)•转入费用应该等于上车间转入费用除以上车间转入的半成品数,再乘以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 ) 16.在实际工作中,为简化核算,有关三包范围内的废品损失,•发生时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 )17.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
()18.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在批内部分完工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结转后,待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后,还应计算该批产品实际总成本,并调整前期完工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成本会计判断题例题

成本会计判断题例题1.成本开支范围就是严格按照成本的现实内容确定的()2.成本的经济内涵,就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3.成本开支范围就是严格按照理论成本的内容确定的()4.制造费用一定是间接成本,所以一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5.生产费用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
()6.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第一个职能,在成本会计中居中心地位。
()7.成本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同。
()8.在两级核算体制下,明细账应分别厂部和车间设置。
()9.在一级核算体制下,明细账应分别厂部和车间设置。
()10.生产费用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业员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
()11.企业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是按照企业各部门耗用的数量及外部动力供应部门规定的价格进行的。
12.计件单价一般是通过日工资和日产量定额之比计算得到的。
()13.制造费用一定是间接成本,所以一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4.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15.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分配制造费用,其账户期末一定没有余额。
()16.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考虑了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17.“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是否有余额,取决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8.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采用实际分配率方式。
()19.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时,在产品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0.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该种产品每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都由该种完工产品负担。
()21.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份之间变化不大,为简化成本核算工作,本月发生的费用也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22.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他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3.企业计算在产品成本所依据的“期末在产品实际结存数量”,必须以实地盘点确定其期末实存数。
成本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产品成本B. 管理企业财务C. 制定企业战略D. 进行市场分析答案:A2.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什么?A. 购买原材料的直接费用B. 原材料的加工费用C. 原材料的运输费用D. 原材料的储存费用答案:A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是什么?A. 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B. 固定成本随产量变化,变动成本不随产量变化C. 两者都随产量变化D. 两者都不随产量变化答案:A二、判断题1. 成本会计只关注生产成本,不涉及销售和管理成本。
(错误)2. 成本会计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根据成本与产品生产的关系来分类的。
(正确)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成本差异。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确定产品成本,为企业定价提供依据。
- 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效益。
- 通过成本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 通过成本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
2. 什么是标准成本?它在成本控制中有什么作用?答: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按照预定的工作效率和资源消耗水平计算出的产品成本。
它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包括:- 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帮助企业设定成本控制标准。
-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现成本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 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3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10000元。
请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
答:该产品的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 = 5000 + 3000 + 2000 + 10000 = 20000元结束语: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

判断题共(222)题1. 分类法定期于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其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是否答案:否2. 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是否答案:是3.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是否答案:是4. 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费用是一种损失,不应计入运输成本。
是否答案:否5.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任何企业均可使用定额法。
是否答案:否6.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是否答案:否7. 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应该在制造费用结账之前进行。
是否答案:否8.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否答案:否9.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是否答案:是10. 成本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一般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是否答案:是11. 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综合成本即联合成本。
是否答案:是12.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而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能否提供真实可行的数据资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成败的关键。
是否答案:是13. 采用简化分批法,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会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是否答案:是14.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
是否答案:否15.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
是否答案:是16. 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过程产生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是否答案:否17.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并且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差不多的产品。
是否答案:是18. 隐性成本是实际发生但是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包括停工损失、降级损失和折旧损失,此类成本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
成本会计判断题

1、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分步法的一种,但是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是不能提供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资料的.。
对2、系统法是分类法的一种,它是以产量作为权数进行分配计算的方法。
对3、由于采用诼步分步法,不能提供以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所以,要进行成本还原。
对4、由于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不要进行成本还原,而且可以提供本步骤完工的产品成本中,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是多少,本步骤加工费用是多少,所以是一种比综合结转法好得多的方法。
5、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对6、即使企业生产的半成品的种类较多,但管理上要求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数据,就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对7、采用系数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
对8、采用定额法时,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既包括用量差异也包括价格差异。
对9、采用定额法时,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不包括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或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对10、采用定额法是为了加成本管理,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进行适时管理。
对11、定额法就是定额比例法,是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12、定额法与分类法一样,都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
对13、定额法是为了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4、凡是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较好,产品生产已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均可采用定额法。
对15、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
对16、分类法与产品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
对17、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这间分配费用的标准: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
对18、标准产品产量与总系数是相同的。
对19、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判断正误:ﻫ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错(还有期间费用P2) ﻫ2、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错3、企业主要应根据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错(根据单位经营业务的特点、市场规模大小、企业机构的设置及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与条件P3)ﻫ4、为促使企业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的成本。
对ﻫ5、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
错(这些是职能P3)1、所谓要素费用,就是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对ﻫ2、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属于要素费用。
错(制造费用是成本项目)3、燃料费用和工资费用是产品成本项目。
错(是要素费用)ﻫ4、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错(按经济用途) ﻫ5、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错(按经济用途)6、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对P127、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只是为了编制成本计划和进行成本分析,与产品成本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
错ﻫ8、厂内计划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因此在年度内要经常发生变动。
错ﻫ9、“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产品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对P131、属于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辅助材料,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错(分配计入)2、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对ﻫ3、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错4、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借方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错(如果未专门设立成本项目,计入“制造费用”)5、低值易耗品作为劳动资料,其摊销的核算与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完全相同。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2、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A、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B、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C、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制造成本的确认标准是A、按职能部门确认B、按费用性质确认C、按管理目的确认D、按配比关系确认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A、计划成本分配法B、顺序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交互分配法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A、应付福利费B、职工福利基金C、管理费用D、生产成本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8、“预提费用”科目月末A、可能有借方余额B、可能有贷方余额C、如果有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D、没有余额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A、约当产量法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10、食品厂在生产一些时令、节令食品时,既可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又可以将( )与分类法结合。
A、分批法B、分步法C、系数法D、定额法1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B、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12、成本还原是指从( )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判断题A71、按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
(×)第八章72、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叫约当产量比例法。
()第八章76、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
(×)77、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
(×)第九章B85、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最终都必须提供按产品品种为对象的产品成本资料。
()第九章82、把分类法划为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因为分类法在成本计算中并不重要。
(×)第九章56、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帐户的企业,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可不作帐务处理。
(×)第七章57、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帐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帐户中核算。
()154、比较分析法是日常分析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第十六章158、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十六章159、比率分析法可以把某些不可比的企业变成可比的企业,便于外部或内部决策者选择投资方案时进行比较分析。
()第十六章126、标准产品产量与总系数是相同的。
()第十三章G4、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
(×)24、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66、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生产费用的分配可以采取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第八章79、构成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类型、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九章J12、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37、集体计件工资在集体内部大多按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比例进行分配。
()第三章78、将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生产组织的特点相结合,可形成不同的生产类型。
()第九章99、简化的分批法适用于投产的批数较多,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较多,而且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企业。
()第十一章93、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第十一章34、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
(×)35、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112、即使企业生产的半成品的种类较多,但管理上要求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数据,就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第十二章164、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时,单纯的产量变动,会对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都有影响。
(×)第十六章C 3、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147、产品生产成本表中补充资料所列示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实际的成本降低额和实际的成本降低率。
()第十五章151、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列示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156、产值成本率是相关比率。
()第十六章C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10、成本会计机构的内部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6、成本会计一共有六项职能。
(×)7、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
()8、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
()88、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
(×)第十章81、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定额法、分步法。
(×)第九章83、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与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
()第九章84、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第九章108、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中以“半成品”项目列示的综合成本,成本还原的依据是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构。
()第十二章167、成本费用利润率越大,说明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越好。
()第十六章144、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第十五章145、成本报表包括财务费用明细表。
()第十五章146、成本报表的编制只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就符合要求了。
(×)第十五章153、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第十六章C 48、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可以简化和加速了计算分配工作。
()第五章49、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一般的月份,“制造费用”帐户会有余额。
()50、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本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
()第六章68、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时,由于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可能不一致,应别产品成本项目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根据不同的约当产量分配不同成本项目的费用。
()94、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要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但不须设立产品成本明细帐(×)9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计算得到的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率,既是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也是在完工批别与月末在产品批别之间以及某批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
()第十一章96、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帐,明细帐上要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生产工时(×)97、采用简化分批法时,各批产品明细帐平时只需按月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在有完工产品时,要计算结转已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及该批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十一章121、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的分类标准有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
()122、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
()第十三章127、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类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不管是直接生产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都是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
()第十三章91、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
()第十一章125、采用系数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
()第十三章115、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论半成品是在各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第十二章11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该步骤狭义在产品数量为零时,如月初在产品30件,本月投产150件,本月完工180件,月末在产品0件时,则该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也一定是零。
(×)119、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能直接提供以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所以不用进行成本还原。
()第十二章104、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的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的反映方法,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第十二章134、采用定额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进行适时管理。
()135、采用定额法时,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不包括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或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136、采用定额法时,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既包括用量差异也包括价格差异。
()第十四章11、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一般采用集中工作方式。
(×)61、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中.(×)73、当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75、当采用定额比例法时,需要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共同负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
()第八章67、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98、当生产车间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知道该车间月末全部在产品成本,但不能提供各批在产品成本的信息。
()第十一章87、当某产品的成本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我们可断定这是二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131、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第十四章132、定额法与分类法一样,都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
()第十四章133、定额法就是定额比例法,是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第十四章139、定额法下,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与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之间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140、定额法下,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等于脱离定额差异。
(×)第十四章123、对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应就引起质量不同的原因,去决定是否适用于分类法。
()F31、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又不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或单位价值较低,但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44、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两个方面,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是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关键。
(×)第五章45、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第五章52、废品损失的内容包括由于保管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
(×)第七章53、废品损失的内容包括要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
()第七章54、废品损失的内容包括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第七章55、废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的废品。
()第七章58、“废品损失”帐户上的废品净损失,月末均应由本月同种产品的成本负担。
()第七章59、“废品损失”帐户月末没有余额。
()第七章63、“废品损失”帐户就按车间设立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100、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
()第十二章102、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第十二章128、分类法与产品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
()第十三章130、凡是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较好,产品生产已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均可采用定额法。
()第十四章32、考勤记录一般采用考勤簿的形式或考勤卡片形式()33、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是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