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苏合之香”
浅谈《训民正音》
浅谈《训民正音》(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朝鲜半岛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却是一个只有本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的国家。
根据早期的历史记载,朝鲜语的由来很不明确,一般都相信朝鲜语是由朝鲜人慢慢演变出来的。
二千年前,朝鲜半岛北部和满洲有着两种不同的语言。
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帝国崛起,那时朝鲜半岛的语言被新罗语统一了。
公元十世纪,一个新的王朝迁都至半岛中间的“开城”,那时开城方言成了朝鲜的国语。
关键词:朝鲜语起源朝鲜语特点训民正音随着中韩两国建交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曾出现过“韩流滚滚,韩风劲吹”的盛况。
随之而来的是韩剧热播,曾经一部《大长今》红遍大半个中国,剧中“俊男靓女”们的喜怒哀乐也悄然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学习韩语的热潮。
茫然去学习,不知其所以然,很快就会让一个斗志盎然的初学者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特别是韩语特有的收音及其变化规律,如果不真心下苦功夫研究是不会在以后的韩语学习道路上一帆风顺的。
追本溯源,明白韩语的规律才能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我想借助这篇文章让韩语学习者了解韩语,培养对它的兴趣,引导自主研修,增强学好韩语的信心。
一、朝鲜语的起源、发展及问题1、朝鲜语的起源和发展根据早期的历史记载,韩语的由来很不明确,一般都相信韩语昌由朝鲜人慢慢演变出来的。
二千年前,朝鲜半岛北部和满洲有着两种不同的语言。
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帝国崛起,那时朝鲜半岛的语言被新罗语统一了。
公元十世纪,一个新的王朝迁都至半岛中间的“开城”,那时开城方言成了朝鲜的国语。
十四世纪后期,新建立的朝鲜王朝把首到迁到“汉城”,因为汉城跟开城接近的关系,语言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2、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字问题朝鲜语基本成型以后,遗憾的是一直没产生能够准确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
直到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他们采用汉字的音和意来记录朝鲜语,即“吏读文”。
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
世界文字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世界文字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19期汉字作为汉文化最基本的细胞,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伴随着灿烂的中国文化向四方传播,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越南:从汉字到沿用千年的正式官方文字汉字在越南的历史与传播要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立象郡时期。
象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管辖范围包括今广西西部、越南中部和北部。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设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汉字随行政的需要南行至岭南直到现在的越南。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年左右,汉字经广西传入越南,越南把汉字称为“儒字”,意思是儒家的文字。
其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里,越南上层社会把汉语文字视为高贵的语言文字。
朝廷的谕旨、公文、科举考试,以至经营贸易的账单、货单都用汉字书写。
小孩读书也像当时中国一样,一直到公元13世纪,“喃”字的出现。
据介绍,“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型文字。
往往用两个汉字拼成一个新字,即借用一个同越南语音相近的汉字和一个同越南语义相近的汉字,把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字。
1945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拉丁化新文字成为越南的法定文字,称为“国语字”,但汉字对越南各方面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在当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占越南词汇的70%左右。
这些汉语借词绝大多数保持了汉语词的原意,如“人民”、“欢迎”等等。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现在越南的名胜古迹、寺庙的横匾、对联、家庭的祠堂都是沿用汉字。
民间举办婚礼用双“喜喜”,过春节贴倒“福”表示福临门,为老人祝寿时也用“寿”字等。
新加坡、马来西亚掀起汉语热汉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新加坡、马来西亚。
由于新加坡70%是华人移民,因此汉语在新加坡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据介绍,新加坡的母语是马来语,汉语和英语为该国的两大官方语言。
1968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76年发布的修订本《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与我国的简化字完全相同,书写上也采用横排方式,并且采用与我国一致的汉语拼音。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华⽂明的特有产物,曾在东亚各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
近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的历史变迁,汉字在各国的历史地位也发⽣了变化,特别是在朝鲜半岛的韩国,这⼀历史变化显得尤为复杂。
“训民正⾳”难撼汉字地位朝鲜半岛很早就诞⽣了⾼度的⽂明,却长期没有⾃⼰的⽂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朝鲜半岛,此后的1000多年,汉字⼀直是朝鲜半岛唯⼀的书写⽂字。
后来,朝鲜民族采⽤汉字的⾳和意来记录⾃⼰的语⾔,称“吏读⽂字”。
然⽽在封建社会中,汉字作为⼀种特权只有⼠⼤夫和贵族才能学习,⾄于普通民众,则⼤多沦为⽂盲。
15世纪,这⼀情形终于有所改变。
公元1446年,经过⼏年的努⼒,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终于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字——“训民正⾳”。
世宗是⼀位⾮常杰出的君王,也是⼀位成就颇⾼的学者。
在其执政期间,这位君主发现,⾃⼰治下的普通民众既⽆法读写复杂的汉字,更⽆法⽤⽂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进⾏对话。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世宗召集⼀些著名学者,经过⼏年的努⼒,终于创制出由28个字母组成的新⽂字。
其间,他还派遣⼀些学者前往中国明朝,专门进⾏⾳律学的研究。
1446年,李⽒王朝正式公布新创制的⽂字,称为“训民正⾳”,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
新⽂字发明后,世宗提倡在公⽂和个⼈书信中使⽤“训民正⾳”。
他还将“训民正⾳”作为录⽤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
正是由于世宗所作出的这些贡献,他⼜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世宗⼤王。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化的绝对优势以及在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作为新⽂字的“训民正⾳”并没有得到及时推⼴。
据史料记载,就在“训民正⾳”颁布后不久,⼀些⼠⼤夫们便上书反对。
他们认为,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雅的⽂字,⽽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的⽂字,⽽朝鲜民族仰慕和追随汉⽂化,⾃当完全使⽤汉字,⽽不应创制⾃⼰的⽂字,否则就等于背离了优秀的汉⽂化,⽆异于⾃⽢堕落。
他们甚⾄偏激地把“训民正⾳”贬斥为“螳螂之丸”,⽽把汉字誉为“苏合之⾹”。
古代朝鲜人为什么要发明朝鲜文
据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银行公布了新版10000韩元的票样。
这新版的10000韩元较旧版韩元,在票面图样以及防伪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其主题人物的头像却依旧采用的是令韩国百姓景仰的历史人物,朝鲜王朝的第四代国王——世宗李裪,在韩国,人们尊称他为‚世宗大王‛。
不仅如此,最近韩国新行政首都建设委员会,公布了由民众选出的新行政首都的名称。
‚世宗‛脱影而出,成为韩国民众心目中的首选。
虽然韩国新行政首都建设委员会解释‚世宗‛时,寓意为世界之最之意,但是熟知韩国历史的人一眼便看出,这与世宗大王在韩国的影响力有着深远的联系。
那到底这个朝鲜王朝的君主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韩国人,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因为世宗大王创立了韩文,即‚训民正音‛(훈민정음)。
什么是‚训民正音‛?说白一点,就是古代朝鲜人为了学习汉语,而发明的朝鲜版的‚汉语拼音‛。
现代的韩语就是在这种拼音文字的基础上,表达韩民族固有语音以及语法的语言。
但要知道,创制一种文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什么要创制韩文?做这种高难度的工作有必要吗?那时的朝鲜具备创制文字的条件吗?事情还要从世宗的父亲朝鲜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太宗李芳远(1367—1422)说起。
不过就‚朝鲜国王‛这个头衔来说,李芳远应该是第一位,因为在明惠帝建文二年,明朝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那时的世宗应该叫他一声‚阿爸妈妈‛。
(别见怪韩国历史剧都是这么叫的)这个李芳远可是不简单,他是朝鲜王朝开国国王李成桂的第五子,少年时代起便英果聪毅,洪武十五年(1383年)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
在夺取高丽王朝皇位的过程中,他辅佐其父,废掉了高丽的恭让王,建立了朝鲜王朝,可谓功劳不小,所以李成桂集团的人都将首功,归结于李芳远。
‚壬申秋七月密与将相定策,劝进开国。
赵浚喜庆谓同列曰:‘今日之事功在一人’指太宗也。
‛(李朝太宗实录)但李成桂却没有这么想,于1392年7月也即是建立朝鲜的第二年,就封宠妃谷山康氏的幼子芳硕为世子,那年芳硕才11岁,而李芳远则已经39岁了。
古往今来天朝香事「茶不移本,香远益清」
茶荷香囊|古往今来天朝香事「茶不移本,香远益清」文/洪漠如古往今来国茶生活平台出品谈到“香”,覆盖的地理范围就大了,传说中的“丝绸之路”触及的那些国家及地区,但凡产香,都被我们的祖先用汉语记录在了《香谱》之中。
谁能想到,早在两宋时期,在香里就已经藏着一部《海国图志》了。
来自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香料被中国人认识和利用,在古典《香谱》的记载中,有三分之二的香料来源于国外,但中国人的制香技术、应用范围以及玩味的样式形成了香道文化的土壤。
因此,中国也就成为香文化的发祥地。
▲龙脑香晶体侈品中,一般涉及“龙”字都会非常谨慎,因为有不少人命丧僭越之罪。
《酉阳杂俎》中提到的“龙脑香”产自“波律国”,“波律国”在如今文莱的加里曼丹岛。
龙脑香被誉为“天然冰片”,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易升华,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唐天宝年间,交趾国进贡了瑞龙脑香,玄宗皇帝赏给杨贵妃十片,贵妃用龙脑香熏衣服,香气可以传到十步以外。
一日,玄宗与亲王下棋,乐工贺怀智在一旁弹琵琶,贵妃站在旁边观棋,一阵风把贵妃的领巾吹起来,良久回身方落。
贺怀智拾起,回家以后觉得满身异香。
安史之乱结束,玄宗回宫,贺怀智献上丝巾,奏明前后因果,玄宗睹物思人,泣曰:“此瑞龙脑香也”。
▲黄庭坚《制婴香方帖》,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当时黄庭坚凭记忆为朋友写了这样一个香方。
《香谱》的作者洪芻是黄庭坚的外甥,这从侧面证明,在两宋时期的文人中,玩香是一种时尚,故而香方可以信手拈来当然,“龙脑香”又名“婆律香”,因此民间也有用此香的痕迹。
苏东坡曾经在为兄弟子由过生日的时候,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
并且作诗一首,诗中提及:“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后来陆游在一个秋天读书的时候焚起了香,用的就是龙脑香,并在其诗中说道:“婆律一铢能敌国,水沉盈握有兼斤”。
龙脑香在宫廷和民间都有广泛的使用,与沉香、檀香、麝香被誉为四大香中圣品,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五香之一。
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苏合香的药用价值
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_苏合香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苏合香图片、苏合香的药用价值、苏合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苏合香简介苏合香图片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苏合香的药用价值苏合香的用法与用量苏合香的副作用苏合香的配伍应用苏合香医书记载苏合香简介苏合香取自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树种的香树脂。
初夏将树皮击伤或割破深达木部,使香树脂渗入树皮内。
于秋季剥下树皮,榨取香树脂,残渣加水煮后再压榨,榨出的香脂即为普通苏合香。
其成品常为半透明状的浓稠膏油,呈黄白色,或更深的棕黄、深棕色,密度较大,入水即沉,质地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常称苏合油、苏合香油。
也可用渗有树脂的树皮等作成固态的苏合香。
苏合香图片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通窍,辟秽,开郁,豁痰。
治卒然昏倒,痰壅气厥,惊痫,温疟,心腹猝痛,疥癣,冻疮。
1、开郁化痰:苏合香味辛、性温,聚诸香之气而成,故具开郁化痰之功。
常用于治疗因痰积而致痉病、厥病、痫病。
《本草备要》:走窜,通窍开郁,辟一切不正之气。
2、辟秽杀虫:苏合香,聚诸香之气而成可避一切不正之气。
并可杀虫已。
《名医别录》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
3、行气行血:苏合香味辛性温,具芳香走窜之性,又具温经通脉之长,故可用于气滞血瘀诸症。
4、利水消肿:苏合香味辛,性温,具利水消肿之功,故可用于水胀之证。
《玉楸药解》:利水消肿,治胀。
苏合香的药用价值1、治骨蒸,殗殜,肺痿,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瘴疟,赤白暴利,瘀血月闭,痃癖,丁肿,惊痫,小儿吐乳: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研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熏陆香(别研)一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
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井华水化服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
中国古代名香配方
中国古代名香配方寿阳公主梅花香【药物】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爇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药物】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药物】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作饼爇之唐开元宫中香【药物】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药物】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爇之。
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药物】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药物】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逼虫香【药物】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中药熏香妙用
中药熏香妙用:《红楼梦》中的冷香丸与香药一部《红楼梦》蕴含了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信息,时过境迁,今天需作解释的诸多内容,当时不过是寻常事,关于医药的内容也是如此,现仅就冷香丸与香药略论一二。
《红楼梦》第十回中,宝钗有个病根,什么名医仙药都不管用,一个秃头和尚说这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给了一个海上方,虽未去根,但发病时吃一丸就好。
这海上方的组成: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了和尚给的一包异香异气作引子的药末子,一齐研好,做丸后埋于花树底下,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因为宝钗之病根是胎中带来的一股热毒,故蕴于下焦,须用黄柏作引药,病发时热毒上犯于肺故而咳嗽,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均因白而入于肺,四物之蕊虽香不过淡而清香,与一个“冷”字最相合。
曹雪芹是一个佛道合一的思想家,《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是命运的主宰,因佛道不分,故和尚给了宝钗一个道士的仙方,冷香丸中的“香”气多原于异香异气的药末子,黛玉讥笑宝玉:“难道也有‘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这种异香确与和尚有渊源。
这些异国之香有沉香、蜜香、降真香、白胶香、熏陆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笃耨香、龙脑香、返魂香等,它们在《神农本草》经中无入药记载,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及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熏衣除臭逐渐入药的。
沉香,梵书名阿迦噜香,出天竺诸国,陈藏器认为沉水香之浮者并无别功,止可熏衣除臭,《本草纲目》:沉香可去恶气、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
蜜香,《法华经》注:木蜜,香蜜也,树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异物志》云:其叶如椿,树生千岁,斫仆之,四五岁乃往看,已腐败,惟中节坚贞者是香。
蜜香能辟恶气,杀鬼精。
降真香即降香,舶上来者为番降,以此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
时珍: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还能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仅供参考)丝绸之路上的香料
丝绸之路上的香料林红(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摘要:横贯亚、非、欧大陆的“丝绸之路”自远古以来就以贸易商道的身份承载着多种古代文明。
虽被命名为“丝绸之路”,但在这条大动脉上的贸易中,除却丝绸、漆器及各种珍玩异货,香料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本文拟从狭义上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香料出产、香料贸易、香料文化等几方面重温悠远的历史,思考广博的丝路文化中香料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丝绸之路香料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5卷本巨著《中国亲程旅行记》(1877~1912)中谈到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时首次称之为“丝绸之路”。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具有数条干线和许多支线,但大致可以分作四条:其一,草原丝绸之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路线;其二,绿洲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之沙漠之路),指经过中亚沙漠地带中片片绿洲的道路;其三,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之为香料之路),指经过东南亚、印度,到达波斯湾、红海的南海路线;其四,西南丝绸之路,指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而到印度、东南亚以至更远的交通路线。
狭义所指的“丝绸之路”是指绿洲之路1。
本文所要谈的即是这条由中国长安出发,经西域而达地中海沿岸的沙漠之路。
横贯亚、非、欧大陆的“丝绸之路”自远古以来就以贸易商道的身份承载着多种古代文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条大动脉上繁衍生息,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变换。
绿洲“丝绸之路”的出现并非始于“张骞凿空”。
从考古资料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在公元前1000年的周秦时期或其以前,自陕西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已经实际存在。
“丝绸之路”虽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但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远远不止这些物品。
除却丝绸、漆器、茶叶及各种珍玩异货,香料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味撒丝路的香料带给人们的并非纯粹的味觉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负载其上的香料文化。
常用香料
综述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柰、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龙涎。
焚香方式。
红袖添香,绝非将一粒香丸放入香炉直接燃烧那么简单。
古人焚香,必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
先将特制的小块炭烧透,放入香炉中,然后用细香灰填埋。
在香灰中戳些孔,再放上瓷片、银叶、金钱、或云母片制成的“隔火”盛香。
小小的香丸香球香饼,就是借着这炭火微薰,缓缓将香气散发。
香不及火,舒缓而无烟燥气,却自香风袅袅,低回悠长。
香丸一旦焚起来,还须加以持护。
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
所以需不时以手试火气紧慢。
传统香料、香方和香艺
传统香料、香方和香艺
香料是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其种类繁多,自然界中现已发现的香料植物有3600余种,得到有效利用的约400余种。动物香料多为动物体内的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约有十几种。常用的中国传统香料(药)有:
君香药(料)--是香方中的主药,起主要功效作用,是在香品中构成该香品香型的基本香药又称为主香剂,作为主香剂的主要是中香和底香成分。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如“灵虚香”,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2、抹香法;涂香法,现代称美容法。采用各种香药与各种功能的香药配伍,再加入辅料调成各类化妆用品,品种繁多,中国传统美容法历时有几千年。
香法散《慈禧太后医方选择》
功效:洁法香发久用发落至生,至老不白
佐香药(料)--对主药起制约作用,有时是协助主药发挥其另外功效。在香品中能协调制约的香气挥发速度和保持主香的基调不变,有一定的持久性,又称为定香剂。
使香药(料)--指具有了经报使作用的药物,而有调和诸药的功用。在香品中是最先从调合香药中挥发出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经便突出主香剂的香型又称前味剂,作前味剂的都是顶香成分。
蒸:即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香材;可清蒸,也可加入辅料;蒸的火候、次数视要求而定。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变熟,也可调理药性、分离香材。如笃耨香黑白间杂者,必须分离单用,其法为,以瓷器盛香入笼中蒸,沸后约半小时则白浮于上黑沉于下,分而用之即可。
天才知道第一季题目精选(三)
《天才知道》第一季题目精选(三)1.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斯卡斯特罗姆2.谁提出了“离间效果”的演出方法奥尼尔3.《花木兰》原是什么类型的戏剧作品豫剧4.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经营进出口业务5.古希腊三贤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年的《九色鹿》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哪幅壁画第257《鹿王本生》7.雨果的《欧那尼》的成功标志着什么主义在法国的全面胜利浪漫主义8.数九寒天中的“数九”是从哪一天算起的冬至当日9.佛跳墙属于什么菜系闽菜10.道教首创之地是鹤鸣山11.斯诺克台球共有多少个球22个12.先秦文字中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的是哪种文字石鼓文13.按质量算,太阳大气层的化学成分组成物质中什么元素最多氢14.地球位于银河系的什么旋臂上猎户旋臂15.元代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16.联合国雕塑“铸剑为犁”的创作者是叶夫根尼*武切季奇17.世界上三处广阔的黑土地分别位于什么洲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亚洲(东北平原)、欧洲(乌克兰大平原)18.在我国,哪种交通工具是靠左行驶的火车19.百家姓中按顺序第一个出现的复姓是万俟20.“曲高和寡”体现的物理原理是频率越大声调越高21.老舍《茶馆》中茶馆的全名是裕泰茶馆22.两栖类动物生理盐水范围:~%23.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不得超过多少周岁40周岁24.拿破仑远征时发现的一块3种文字的石碑上有哪三种文字象形文字、希腊文、圣书体25.“特富隆”的化学名称是聚四氟乙烯26.液氧是什么颜色的淡蓝色27.《史记》记载墨子的文字共有多少字24字28.“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是谁的诗句雍正帝2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曹髦世纪前汉字仍是朝鲜半岛重要书写工具,当时朝鲜士大夫称之为什么苏合之香31.香水之都是法国格拉斯小城32.西方新娘入场和新人步出教堂分别播放谁的《婚礼进行曲》瓦格纳;门德尔松33.哈尔滨经典美食红肠原产于哪个国家立陶宛34.唐时的狮子国是现在哪个国家斯里兰卡35.第一个成就单人不间断帆船航行的中国人是郭川36.世界火炉是苏丹的喀土穆37.被誉为“画圣”的人是吴道子38.黑火药的成分是硝酸钾、硫磺、木炭39.宁古塔的汉文意思是六个(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40.福尔马林的甲醛含量是35%~40%41.《论语》的首末篇分别叫什么《学而篇》、《尧曰篇》42.淡水鱼的“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43.立领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明朝中文意思是核磁共振成像45.水泥的标号代表水泥的强度世纪30年代发现于湖北利川、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是水杉47.中国最早的面条出土于什么时代什么遗址新石器时代、青海的喇家遗址48.美史上“第二次独立战争”签了什么合约使美国彻底摆脱英国的经济控制根特和约49.唯一一位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是约翰*巴丁50.康熙帝的庙号是清圣祖。
中国古近代香料史初探
中国古、近代香料史初探(一)香料是指具有香气或香味的物质,人们使用香料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化妆美容,饮食调味,还用于薰香除秽、杀菌防腐、医药保健等方面。
香料应用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
古代文明国家如埃及、波斯(现主要是伊朗)、中国、印度、希腊都是使用和记载香料最早的国家。
例如,1987年发掘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中,就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就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我国使用香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黄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辟秽.当时人们对植物中挥发出来的香气也已重视,又加以自然界花卉的芳香,对之产生爱好的美感固此在上古时代就把这些芳香物质作为敬神拜佛,清净身心之用,同时用于祭祀和丧葬方面,后来才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据明代周嘉胄《香乘》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
秦汉已前,堪称兰蕙椒桂而已”。
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就已使用化妆品如香粉胭脂等。
从出土的商朝以后的文物中,可发现一些用于调制加工香料的器具,如香炉、薰球等。
汉代的《汉宫典职》上就可见到薰香用于衣服涂香的方法。
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古墓出土的西汉女尸的研究中,发现了用香料进行防腐的重要性从昆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在公元954~959年就有制造蔷薇水(一种花露水)的记载。
在唐以前,就已将龙脑、郁金香等用于墨汁、金属箔、蛮汁等的赋香。
还有用香料作为媚药。
汉代以后,随着宫庭用香的扩大,外国进贡的奇香珍品开始使用据周嘉胄《香乘》记述,“晋武时(公元265年),外国亦贡异香,适炀帝(公元600年),除夜火山烧沉香,甲香不计数,海南诸香皆至矣唐明皇(公元712年)君臣多有用沉檀脑麝亭阁,何多也后周显德闻(公元954年),昆明国又献蔷薇水矣昔所未有.今皆有焉。
然一也或出于草,或出于木,或花、或实、或节、或叶、或皮、或液、或又假人力煎和而成,有供焚者,有可佩者,又有充八菜者”又如《天宝遗事》中记载“杨国忠尝用沉香为阉,檀香为栏槛,以麝香乳香筛土为泥,饰阉壁,每于春时木芍药盛开之际,聚宾于此阉上赏花焉”,这就是有名的四香阁,说明隋唐时代香料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历史韩国地名为什么抄中国
历史韩国地名为什么抄中国?去过韩国的游客会对韩国一些地方的地名有印象,其中不少是跟中国重名的,诸如海南、梁山、晋州、丽水,活脱脱一个翻版小中国。
这反映出在过去千百年来,东亚国家来往密切,文化交流频繁的历史。
古代半岛上的政权尊奉儒学,乐律同和,士大夫们甚至以自己能够记诵中国古典文学里面的章句而自豪。
这些半岛上的地名,也承载士大夫们对诗句里描绘的诗文意境的向往。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半岛上有诸多地名跟中国的地名相同。
读书改变命运接近两千多年前的朝鲜半岛一分为三,东南部分是小国新罗。
由于当时朝鲜半岛上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人和人交流都是刻木为书,说得具体点就是在木板的边缘处凿击几个口,根据不同排列顺序来记载信息。
结果就是国王不仅要成为一个善于治国的君主,还要当个熟练的木工,对行政管理造成了诸多困扰,发明文字是当务之急。
新罗、百济、高句丽新罗人意外从邻居高句丽人和百济人那里意外得知,西方某国的人们不仅穿得好看,还会写字写诗,决心虚心向学,紧紧抱住这根大腿。
公元381年,新罗随高句丽出使前秦,565年,新罗王拿到了心念念的中原王朝的册封,并在660年和668年,把隔壁的百济和高句丽两个师兄都灭了,在老师父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
一件新罗金冠(来自维基百科)但是随着地盘逐渐变大,他们发现此前半岛居民根本没有命名所在地的习惯,地名管理混乱不堪,人流物流根本无法准确抵达。
所以统一战争之前的514年,新罗人选中自己山头里一条名叫阿石村(今安康)的地方,有样学样地把这里定为“京城”,拉开了整顿版图地名的序幕。
但是要凭空想出这么多地名,谁都有压力,于是到了757年,景德王干脆就从老大哥那里“借”了一些地名。
放在整个朝鲜半岛来看安康的位置其实相当偏僻不过这个方位也是新罗人的“根据地”他们在行政区的划分上照搬东方大哥的州郡体系,设置九州。
许多地名今天还保留,例如当初的武州郡治光州,今天还被升级为广域市。
另外还有一大批例如广州(今在京畿道)、江陵(今在江原道)和梁山(今在庆尚南道),中国人看了真是会心一笑。
中国古代香的知识
中国古代香的知识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
本文对古代人们的用香风俗作了细致的考察,希望对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所助益。
说到香,我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宗庙祠堂和寺院道观里的香烟缭绕,于是香在我们眼里就成了一种祭祀和宗教的用物,其实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和香方》所写的短序中说的:"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贡以外,香料来源比较有限,香料种类也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广泛,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
汉代时即便贵为皇后的明德马皇后都说 "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魏晋南北朝以降,香多为宫中贵族之家焚熏涂傅,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
据史料记载东晋巨富石崇家的厕所"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
"(《晋书·王敦传》)一次平素崇尚节俭朴素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茵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耳’崇曰’是厕耳’。
寔曰:’贫士不能若此’" (《晋书·刘寔传》)像刘寔这样显贵人家尚用不起,更不用说布衣之家了。
宋明以来,在朝贡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极大地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之舟大量运入中国,民间各种修合之香也颇为盛行,香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不过纵观中国古代生活中的用香,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熏燃之香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过熏燃香料来驱逐异味。
以杨字结尾古诗词精选
以杨字结尾古诗词精选杨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杨”的本义是对一切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也指战国初期哲学家杨朱及其学术派别的简称。
后也作为姓氏。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以杨字结尾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以杨字结尾古诗词11、《赠李兵马使》白居易• 唐身得贰师余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
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2、《朝中措》汪梦斗• 宋人言楼观似寥阳。
巍倚太清傍。
便有二京赋手,也须费力铺张。
客窗梦断,星稀月澹,一枕凄凉。
旧日春风汴水,多少垂杨。
3、《铜雀妓》乔知之• 唐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
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
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
共看西陵暮,秋烟起白杨。
4、《新市杂咏十首》华岳• 宋一年不妨李红娘,今日过门意已忘。
嘶入画桥东畔路,紫骝犹记旧垂杨。
5、《丹阳作》陈存• 宋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
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以杨字结尾古诗词21、《送晦翁十首》王阮• 宋平生自谓此心刚,不信离樽可断肠。
今日江边两行泪,更地馕绪折垂杨。
2、《送长吉诸孙东还》屠隆• 明年来何日不思乡,却送君归欲断肠。
闻道小园刚半亩,不愁无地种垂杨。
3、《隔墙梅》方蒙仲• 宋寂寂度年光,坚贞玉雪香。
冶容谁氏子,终日傍垂杨。
4、《西湖》林昉• 宋小舫撑春花浪香,第三桥底弄晴光。
吟边飞起轻鸥片,十里天风舞绿杨。
5、《丹阳作》陈存• 唐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
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以杨字结尾古诗词31、《送张渚赴越州》韩翃• 唐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2、《秋日与客入西安门达观内苑望辽后妆楼作长句》刘天民• 明朝退过西苑,仙游历尚方。
彩云迷禁御,绮树隐萧墙。
玉圯联驰道,金铺锁洞房。
路看张锦遍,水识弃脂香。
傍岸兰生殿,连岩玉凿堂。
雕龙凄雾雨,碧瓦净烟霜。
观仄飞鳷鹊,楼高翥凤凰。
弋林通别馆,钓渚接回塘。
虎气腾深圈,鹰声出内坊。
露台嗟盛代,供帐陋前王。
香文化
• 国家设专门机构管理香药:市舶司、香药 库、御香局
• 文人玩香、斗香,香谱出现 • 香印、线香
清明上河图
合香 香方 听香
苏东坡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 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
沉香山子赋
•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祼,以脂 萧为焚,以椒为涂,以蕙为薰。杜衡带屈,菖蒲 荐文。麝多忌而本羶,苏合若芗而实荤。嗟吾知 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 其天君。每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独沉水 为近正,可以配薝卜而并云。矧儋崖之异产,实 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
汉武帝与香
•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 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 学家。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
• 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 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 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
汉代香药的增加
沉香、苏合香、青木香等香药进入 中原文化圈
• 魏晋南北朝用香的三条主线:宫廷用香、 文人用香、佛道用香
• 香药丰富 • 香药的医用 • 梁武帝与沉香 • 熏衣傅粉 姿容重香 • 道教、佛盛使香文 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 隋唐时期香已进入精细化、系统化阶段, 用香成为唐代礼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人用香特点:
汉代熏香文化的盛行
熏香的主要用途由祭祀转向日常生活
汉武帝收复岭南地区“崖香” 第一次进入中原顶层社交圈
• 汉代调配香药的发展 • 道教的早起用香
六朝
• 魏晋南北朝时近四百年,岁然社会动荡不 安但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异常活跃,对中 国香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同时也是香 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苏合之香”
汉字,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化,在亚洲地区,有很多国家也是用汉字的,汉字曾被朝鲜半岛人称为“苏合之香”。
汉字最初传入朝鲜半岛时,由于当时汉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为东亚地区周边民族所仰慕,所以在吸收各方面的汉文化时,对承载汉文化的工具——汉字全面接收,朝鲜半岛的人民学习用汉字书写经典文献,也用汉字记写自己的历史,用汉字创作本民族文学作品,记录本民族语言。
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于公元1444年,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文化的绝对优势以及在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作为新文字的“训民正音”并没有得到及时推广。
据史料记载,就在“训民正音”颁布后不久,一些士大夫们便上书反对。
他们认为,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文字。
他们甚至偏激地把“训民正音”贬斥为“螗螂之丸”,而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
朝鲜从1948年开始废止了汉字,要求除涉及古文以外的文章一律都用朝鲜字母书写。
尽管汉字被废止,就国家而言,汉字的教学活动仍在进行。
1968年恢复了汉字教学,同年发行的汉字教科书使用汉字1500个。
时至今日,朝鲜各类全日制中学从初中开始就教学生学习汉字,一直到高中毕业,要求学生能掌握2000个左右的汉字,少数大学还开设了古汉语课。
1948年,韩国政府制订法律,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只有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1968年,韩国总统朴正熙下令在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
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
这些政策最终造成韩国20到40岁的人几乎完全不懂汉字,因而被称为“表音字的一代”。
然而历史影响并不能被轻易抹掉,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
如今,汉字在韩国随处可见。
路牌、广告牌、地铁站牌都以汉字标记。
绝大部分韩国人都有汉字姓名,一般都是由爷爷或算命先生先取好汉字名,再对应以韩文。
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也同时标记韩文名和汉字名。
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也愿意更多地使用“四字箴言”或“谚语”,这些来自中国成语的词,发音、含义都与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假如你想去韩国领略异域文化,不必担心语言文化一窍不通,汉字其实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应用,他们更想进一步学习汉文化的发展精髓,汉语教师对他们来说是受捧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