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自然地理高考备考策略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典题练习
案例二太阳直射点概念的理解
• • • • ——你说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就是太阳直射地面的那一点。 ——为什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很麻烦呢? ——请至少用5个角度,给“太阳直射点” 下一个定义
日地球心的连线与地表的影子 直立的物体正午地上没有影子
6.22的俯视图 的俯视图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七月、八月华北、
伏旱
七·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案例二:河流的水文、 案例二: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36.( 分)读图, .(36分 读图, .( 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下列问题。 2)说明图中河流 (2)说明图中河流 。(8分 的特征 。( 分)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稀疏,流 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稀疏, 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P
0 30
昼半球中心的那一点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圈(子午圈) 地方时为 时的经线圈(子午圈)位 时的经线圈 Q 于昼半球的一半弧线的中点; 于昼半球的一半弧线的中点; N
R
太阳直射点概念的理解
如 • 果 井 底 之 蛙 能 看 到 太 阳
二、地理高考大纲
• • • • (一)自然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 (三)区域地理学 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 (四)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 保护) 保护)

《地理高考说题》课件

《地理高考说题》课件

2
地理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大学选择专业时更有 竞争力,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地理高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 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 践能力。
地理高考的考试内容
地理高考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 掌握程度,包括地球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 理等方面的知识。
命题趋势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总结词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 ,要求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VS
详细描述
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基础 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记忆、理 解和运用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 律。例如,对于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地 貌形态等核心知识点,考生需要能够熟练 掌握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相互关系。
04
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制定备考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确保有 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各个知识点。
设定阶段性目标
将备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如完成 某个章节的学习、掌握某个知识点等。
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合理分配时间,重点复习常考知识点和难点 ,适当分配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
06
地理高考说题经验分享
经验一:注重积累,多做练习
总结词
积累与练习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地理学科知识点繁多,需要不断积累和巩固 。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 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 和准确性。同时,积累错题和难题,定期复
习,也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
经验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专题09 自然灾害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专题09 自然灾害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考点01 气象灾害
【变式演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 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 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 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 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 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 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考点01 气象灾害
(三)危害与好处 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 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4.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四)我国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 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答案】(2)丙; 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 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 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 沙尘运动。
【答案】(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解析】(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 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 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 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②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 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 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夏季海陆温度、气压形势出现较大差异,这就造成海陆分布 形势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发生变化。下面两图反映了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 中心对气压带的[4] 切割 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以 [1] 赤道 为轴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如下图所示: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成因和类型
极地
南北纬90° [2] 热力 ⁠原因。终年寒冷,气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目录
Contents
01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 移动
02
考点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带的影响
03 热点帮 关注热点 迁移应用
04 读图帮 掌握技巧 快速读图
05 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 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1)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1] 快 ,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海洋气温相对较

高,气流上升,形成[2] 低压中心 。 ⁠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一、把握知识线索,掌握主干知识强化学科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

高三地理内容多,知识面广,这给复习带来一定难度,学习中首先要掌握知识线索,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主干知识,然后整合、充实具体的知识点,对本部分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与当前高考命题的趋势相适应。

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重在理解;二是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以干带支,重在贯通;三是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四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重在智能训练。

二、明确学科重点,学会举一反三毫无疑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设定的内容,都是高考命题的范围,但一些学科内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的主干知识,则是考试的重点。

不回避重点,不回避已考过的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有些考点的重现率很高,对这些考点,我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复习,反复训练,做到系统掌握,熟练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地理图像,归纳总结规律地图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地理知识的考查核心是图表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

以最新资料为背景进行试题设计,一些既能表现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空间分布、规律与动态变化,又能进行“图与数的转化”的地理等值线图、坐标图、结构图、平面图组合等,已成为近年高考地理命题的主要形式。

重视地理图像的解读,凸现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能力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

学习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典型图表类的专题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读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而应进一步分析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成因。

地理图像不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现象和分布,还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学科准确、完整、稳固的表象,树立牢固的地理空间概念,达到获取地理知识的目的。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高三地理备考策略重基础不论高中地理像文科还是像理科,在复习时都要都掌握其最基础的知识,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住我们才有可能得高分,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住,我们才能将能力逐步提高。

高考重视一个学科中基本、核心和具有可再生性的内容的考察。

具体表现为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察。

各位同学在高考地理备考的第一阶段,要查缺补漏,清除知识结构中有关理解的障碍,将这些知识解决之后在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要注意“实时跟进”,做到学以致用。

侧重主干知识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分析,高考地理侧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基本技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重视。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所以在复习时要注重这些知识的锻炼。

紧抓考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依据《考试说明》全面复习。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备考的依据,可明确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认真学习钻研《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是搞好综合备考的重要一环。

紧扣图表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

2024届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命题方向与备考策略全

2024届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命题方向与备考策略全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 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必备知识: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
本方法
13
“四层”——考什么?(考查内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指明考查的方向和 导向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
决定考查的深度与 广度
要求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使高考考 查内容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契合。
14
高考评价体系内在的三条逻辑线
核心价值金线——“无价值,不入题”
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 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2、讴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3、丰富关键能力考查内涵,提升核心素养区分功能
4、核心价值引领,增强合格公民责任感
5、问题设计注重探究性、生成性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 为呈现解题 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 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题
分值
2022年全国甲卷
12
2022年全国乙卷
24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9-11 12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0 4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911
12
2020年江苏卷13-14
4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 22 2019年天津卷•节选-13(3) 6
考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岩浆活动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综合思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总 面积为567平方千米。2018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名录。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 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 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 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动植物种类丰 富, 有多种古老珍稀的孑遗物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 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而梵净山 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大片天然珙桐林。 材料三 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分析梵净山隆起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处亚热带
山 脉 地势起伏大, 隆 相对高度大
对夏季风阻挡作用增强
水热状况变化
垂直温差 明显
冰期来临 冰期结束
降水量增多
水热充 足
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气温下降,梵净山生物生长 区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
气温回暖,生物生长区
植被茂 密
古老孑遗植 物和动物物 种得以延续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 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气候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答案:3.C 4.B 5.B
气旋和反气旋与天气 (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 1 和图 2,回答 1~2 题。
1.在形成图 1 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 2 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反气旋(高压系统)
过境前后气 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
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 的台风天气
方干冷的天气
微点 1 冷、暖气团的温度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微点 2 锋面过境并不一定会带来降水 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 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解析:第 3 题,读图可知,该图的等压距为 2.5 hPa。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等, 也可能相差一个等压距。结合图示信息即可判断等压线 a 的数值为 1 015 或 1 017.5。第 4 题,此时为北半球春季,受台风影响概率较低且东京等压线比长沙稀疏,风力小。结 合上题分析,此时西太平洋副高势力不断增强,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暖锋, 淮南即将迎来绵绵细雨。北京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平壤受气旋控制, 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 5 题,结合上题分析,北京受高压控制,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 物的扩散,可能出现雾霾天气。
判读内容 读疏密度,判风 力大小
判断风向
判断锋的类型 和位置 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季节
分析解决问题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反之,风速小 根据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 据南北半球确定左(右)偏转 30°~45° 锋存在于低压槽上,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 锋

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备课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

自然地理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篇章之一,同样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策略,针对新高考的要求进行备考。

下面就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例,探讨一些备考策略。

一、认真分析新高考自然地理考试要求作为备考自然地理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该认真阅读并分析新高考自然地理考试要求。

自然地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地理信息技能、地理分析技能和地理实践技能四个方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成果性知识、分析性思维、综合应用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了解新高考自然地理考试要求后,教师可以制定适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计划,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提升能力的机会。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应该知道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并且为此目标作好准备。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差异化处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讨论教学等。

4.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化教学、虚拟实验教学等。

三、注重学生互动与合作自然地理教学不宜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主动的。

因此,在备考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将学生分为小组。

每个小组中有五至七人,每个小组都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2. 鼓励讨论。

在学生完成每个单元学习后,让他们自行讨论相关情况,并让组员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3. 提出挑战。

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互相竞争,不断超越自己。

四、开发自然地理教学资源新高考要求学生强调地理信息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资源的开发成为备考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2021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9讲 中 亚

2021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9讲 中 亚
答案:1.A 2.A 3.C
2014 年 12 月 14 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到访哈萨克斯坦,并与哈 国政府在能源合作 方面达成了诸多协议。下图为该地区示意图,完 成 4~5 题。
4.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5.除石油外,哈国丰富的能源还有( )
1.中亚的位置与范围
2.重点掌握的经纬线 (1)40°N 纬线穿过:里海、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2)50°N 纬线穿过: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 等流域。 (3)60°E 经线穿过:乌拉尔河东侧、咸海、阿姆河。 (4)70°E 经线穿过:阿斯塔纳西侧、塔什干东侧、锡尔 河、阿姆河。 (5)80°E 经线穿过:额尔齐斯河、阿克斗卡(巴尔喀什 湖东北角)、吉尔吉斯斯坦与新疆交界点。
1. 甲地有丰富 的草场资源 ,下列关于 其形成原因 的叙述,合 理的是( )
A.海拔高,温 度低 B.离 海远,降水少 C.地处中纬度 地区,蒸发量大 D.地处背风坡 ,降水少 2.A、B 两地农作物类型完全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A.纬度位置不 同,热量条件差异大 B.B 地的灌溉水源比 A 地充足 C.B 地光照比 A 地充足 D.A 地的降水比 B 地多
一、中亚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自古以来一直是东西方 陆上交通要道。 1.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的长安(今西安)经 中亚地区到达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 2.由于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建成通车,使这里的位置 更加重要。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由陇海—兰新— 北疆铁路组成,出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在 中亚分为北、中、南三线(先在阿克斗卡分成两支,其中南 支又在塔什干分成两支)分别通往欧洲及大西洋沿岸,是目 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地理高考辅导

地理高考辅导

地理高考辅导新高考地理考试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核心素养培养,重视实践能力,考察真实情境下知识的应用;试题设计多变,表现出“反套路,反猜题”的倾向。

备考冲刺阶段,做如下辅导高效备考地理。

一、复习备考策略01回归教材,把厚书读薄回归教材,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地理知识很多,过多过细的知识全部记住也不现实,在最后阶段要抓主干,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才能事半功倍。

地理知识主要分为三大模块,自然地理的复习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语记住要点;区域地理往往借助中国或世界某个小区域进行考察,结合地形地貌、气候、人口、产业发展、资源、环境等知识点考察区域发展条件。

02重视地图,抓住地理的核心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读图分析图形的能力,也是高考重要的考察内容。

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查形式都集中在地图上,建议同学们后期做一些地理专题图形的集中训练,训练时要从图形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把图形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

03试题训练中注重逻辑分析很多同学喜欢通过刷题去实现,如果一味地刷题,这是很不可取的,但刷一定数目的题又很有必要。

所以建议同学们要进行刻意训练,多刷高考题,多思考,不要过于追求题目数量,更应该静心思考题中知识点的内在逻辑。

04二轮复习重点关注以下知识(1)重视地球运动情境化考查。

该部分内容近年高考试题中单独考查相对较少,而是融入到综合题中,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地质构造(地貌),切入内外力,考查地质作用过程。

地貌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理位置,关注两种力的作用。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该部分高考试题命题切入点小,命题难度较大,往往服务高考的选拔功能。

(4)产业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产业区位因素与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地理过程的分析。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命题情境来源广泛。

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

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

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2023在高考的备考复习阶段,许多学生对地理的复习感到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开始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的方法一、读图、析图法图是地理学习中的关键,地理复习中的图包括各种地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统计图表、系统联系图、综合景观图、原理示意图、地理模式图、地理漫画等等,在这里重点谈一下地图的分析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一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要胜过文字的描述。

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抓住了地图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应用,就抓住了地理复习的关键。

(一)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在复习中,凡是能够在图上找到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如: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规划、工业区布局等等),都应该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来掌握,并把相应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变记文字为记图,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图形。

使记忆更牢固、更持久。

(二)掌握地图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研究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首先要分析这个地理事物是点状、线状还是面状。

如果是点状的地理事物,我们就着重从它的归属来分析,如一个工业城市是一个点状的地理事物,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分析它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大的工业区或工业带、哪些交通线的交汇处、哪个地形区、气候区、布局模式等等,从归属的角度来分析它;如果是线状的地理事物,我们侧重分析它做为边界的特征及意义,它具有界定地理事物的功能,如太行山是山西省、河北省两省的分界、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秦岭-淮河界线更是典型:温度带、干湿区、南北方、水旱地等等,还可以从延伸的角度来进行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某铁路线上有哪几个特大城市、工业区、地形区、气候的干湿区等等;如果是面状的地理事物,主要从相邻或包含关系考查其相互关系。

这样,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层层分析、点点联系,就能迅速形成心中地图,巩固相应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