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心电图的探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低频脉冲磁场对心脏刺激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频脉冲磁场对心脏刺激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频脉冲磁场对心脏刺激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心脏疾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医学已经通过心脏起搏器和药物等
方式对心脏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多个研究方
向正在寻求新的治疗方式,包括使用磁场对心脏进行刺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低频脉冲磁场对动物心脏进行刺激,并观察其效果。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在动物(比如小鼠或大鼠)的胸腔或背部植入心电图电极
2. 磁场刺激系统使用脉冲宽度为10毫秒、频率为20赫兹、强度为0.5特斯拉的磁场。

3. 在心电图上记录磁场刺激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并比较刺激前后的心率、QRS波、PR 间期等指标变化。

研究意义:
本研究拟探究低频脉冲磁场对心脏的刺激效果及其机制,为其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应
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该研究有望为心脏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于心
脏生理学和磁场生物学的研究也将有一定的贡献。

工作报告之心电图的实验报告

工作报告之心电图的实验报告

心电图的实验报告【篇一:心电实验报告】心电的测量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一、实验原理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ecg)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早在1903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ecg及参数如下:图2典型心电图波形区段名占空时间(秒)幅度(毫伏) p波0.06~0.110.25 p-r区间0.12~0.20 p-r段0.08qrs复合r波0.120.8~1.2 s-t段0.12 q-t区间0.36~0.44 t波0.160.5目前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x方向每格0.04秒,y方向每格0.1mv.一般来说,p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t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p波止. 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导联1右手接’-‘电极(白)左手接’+’电极(红) 导联2右手接’-‘电极(白)左脚接’+’电极(红) 导联3左手接’-‘电极(白)左脚接’+’电极(红)全为右脚接地,这就是所谓右脚驱动导联接法,这是肢体导联ecg测量法;另外常用的还有三电极胸导联,白的’-‘电极贴在右胸,黑的地电极贴在右胸白电极下18公分处,红的’+’电极贴在左下与黑电极对称处,此测量法为2导联ecg;不同导联接法测量的ecg波形不同,表征的医学意义也不同;实际上ecg已经有用12导联测量的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ecg记录仪也是医院常用的仪器.二、实验目的:熟识标准ecg波形及其测量方法,了解ecg各区段代表的医学意义;实验器材:导联线和夹,导电胶或一次性电极,rm6240生理信号测量仪,计算机;实验步骤:先打开rm6240生理信号测量仪电源(仪器背后),再开计算机电源,在windows环境用鼠标双击本系统软件图标进入测量系统,连接肢体导联线,如下图:注:先用1导联方式,再用其它导联方式,观察所测的ecg的区别。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心脏功能。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心电图能够提供有关心脏节律、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脏肌肉的信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实验过程中,我被要求躺在检查床上,将胸部裸露,并贴上多个电极。

这些电极通过导联线连接到心电图仪器上,以记录心脏的电信号。

在实验开始前,实验员向我解释了整个过程,并告诉我要保持安静和放松,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

实验开始后,我能够感受到心电图仪器发出的微弱电流通过电极进入我的身体。

这种感觉并不痛苦,只是有一丝微弱的刺痛感。

我尽量保持身体放松,并按照实验员的要求深呼吸和慢慢呼气,以帮助记录出准确的心电图。

在实验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和心脏节律的变化。

心电图仪器记录下了我的心脏电信号,并通过波形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些波形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等。

实验员解释说,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图,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实验完成后,实验员将心电图仪器从我的身体上移除,并帮我擦拭掉残留的胶贴痕迹。

他们告诉我,心电图的结果将由医生进行解读,并在后续的诊断中使用。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脏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图,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

心电图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对于我个人而言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保持心脏健康对于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心电图检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电活动的重要信息。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保自己的心脏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场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电荷、电流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场的特性和行为,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北邮进行的电磁场实验及其结果。

实验一:静电场与电势分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对带电的金属板,通过改变金属板的电荷量和距离,观察了电势分布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电势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符合电势随距离平方反比的规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电势在金属板附近的区域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

实验二:磁场与磁力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通电导线和一块磁铁,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观察了磁场的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磁铁产生的磁场呈现出环形磁力线的分布。

当通电导线与磁铁相互作用时,导线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其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三:电磁感应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通电导线和一个线圈,通过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和线圈的位置,观察了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当导线中的电流改变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线中电流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线中电流变化的方向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四:电磁波的传播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通过改变发射器的频率和接收器的位置,观察了电磁波的传播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电磁波以波动的形式传播,其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电磁场的特性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电磁场的行为符合一系列的规律和定律,如电势随距离平方反比、磁力线的环形分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这些规律和定律为我们理解电磁场的本质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电磁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电磁感应用于发电机、电磁波用于通信等。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导言:心电图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

它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反映心脏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为医生提供了关于心脏功能和疾病的重要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和定性分析,探讨心脏健康与常见心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心电图仪、导联电极、酒精棉球、导电胶布。

2. 实验操作步骤:将导联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特定位置,确保导联电极间无导电物质干扰。

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肢体运动干扰信号记录。

使用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 正常心电图特征分析正常心电图通常包含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肌的电活动,QRS波群反映心室肌的电活动,而T波则代表室壁肌电复极化。

正常心电图波形规整,波幅均匀,各个波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稳定。

2. 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a.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失去稳定的情况,常见类型有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心率不齐、心跳过缓或过快、波形异常等。

b.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心脏供血不足,常见病因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常见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

这些异常信号可用来判断心肌供血是否充足。

c.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中断,患者通常出现胸痛和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是ST段抬高、Q波增宽以及T波倒置。

d. 心室肥大:心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肌病及瓣膜病变等疾病,心脏负荷加重。

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常见QRS波群增宽、波幅增高和ST段改变等异常。

结论:通过心电图实验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在心电图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对心电图的准确解读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心电图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心脏健康的监测和疾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心电图实验是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它通过测量人体的心电信号来分析和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心电图仪器,获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从而为研究心脏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具体结果和分析。

实验流程:1.选取受试者:我们从健康的志愿者中选取了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

2.获取心电图数据:将受试者带到实验室,让他们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然后安装心电图设备。

我们在其胸部和上肢放置10个导电贴,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心电图记录,每个受试者记录了5分钟。

3.数据分析:我们使用软件分析了收集的数据,并记录了每个是否存在任何异常。

如果在记录中发现信号异常,我们会对其进行排除处理,并重新获取数据。

最终,我们得到了100个有效的结果。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所有受试者的心电图都呈现出规律的正常信号。

具体来说,每个信号包含了一系列的P波、Q波、R波、S波、T波和U波。

其中,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Q、R、S波代表心室的收缩,T波和U波代表心室的舒张。

这些波形的连续出现表明了心脏的正常功能,没有任何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女性的心电图信号幅度要比男性小。

这是因为女性在心脏位置上有一层脂肪,会阻碍信号传递,从而影响信号的幅度。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心脏功能的判断。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心电图可以非常准确地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并且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病具有重大意义。

2.心电图信号在男女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需要对这种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

3.对于那些心脏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心电图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评估工具,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手段来进行综合评估。

结论:心电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心脏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有关心电信号的新的认识和发现,并为更多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3、学习利用心电图计量心率,P-R间期、Q-T间期等各项数值。

【实验器械】RM6240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数据输入连接线、电极夹、30%酒精、95%酒精、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1、将连接线连好,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选择“心电实验”。

确保及其妥善接地。

2、受试者摘下眼镜、手表等金属物品及微型电器,在安放电极夹的部位用95%酒精棉球洗脱去油脂,再用30%酒精擦湿以方便导电。

按照标准导联方式(左手接正极,右手接负极,右脚接地,这是标准导联方式之一)接好电极。

电极夹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分,手部在腕关节屈侧上方3-5cm处,足部在小队下端内踝上方约3-5cm处。

3、调节基线位置、描记速度、信号增益及方向,使心电通道窗口中的波形易于观察。

4、开始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截取波形稳定的几个连续周期,保存文件,标明受试者姓名及实验时间。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xx—xx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开课实验室:信自楼111 xx年12月5日一. 实验目的1. 学会ECG-11B心电图机的使用.2. 进一步理解心电导联方式.3. 进一步熟习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二. 实验仪器、材料XDT-1心电图机,医用酒精,导电膏(可用生理盐水代用)。

三.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P波:0.2mV;Q波:0.1mV;R波:0.5~1.5mV;S波:0.2mV;T 波:0.1-O.5mV;P-R间期:0.12~0.2s;QRS间期;0.06—0.1s;S-T段:0.12~0.16s;P-R段:0.04~0.8s。

四. 心电图导联图二标准肢导联单极肢导联单极胸导联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内容:从心电导联方式中任选一种导联,用手动方式操作,绘出心电图,在心电图中标出P波、R波、T波,并读出其幅度,填入实验数据表。

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

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

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心电图,探究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活动变化,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心电图仪、导联电缆、电极贴片、酒精棉球、导电胶。

2. 实验对象准备:选择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确保他们没有心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

3. 实验操作步骤:a. 将导联电缆插入心电图仪的相应插口,并将导联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极贴片。

b. 在实验对象的身体上清洁一块皮肤,使用酒精棉球擦拭,以确保电极贴片能够良好地贴附。

c.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实验对象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电极贴片与皮肤紧密接触。

d. 打开心电图仪,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e. 让实验对象保持安静并放松,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图数据。

f. 结束记录后,关闭心电图仪,将电极贴片从实验对象身上取下,并清洁皮肤。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的心电图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 心率变化:心电图可以准确地测量心脏的心率。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率在不同状态下有所变化。

例如,当实验对象处于休息状态时,心率较为平稳;而当实验对象进行运动或受到刺激时,心率会明显加快。

2. 心律变化: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脏的心律是否规律。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心律应该是规律的,即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间隔时间相等。

通过心电图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律不齐的情况,如心房颤动或心室早搏等。

3. ST段变化:心电图中的ST段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情况。

当心肌缺血时,ST段可能会出现下移或抬高的情况。

通过对心电图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血或梗死的情况。

4. 波形变化:心电图中的P波、QRS波群和T波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通过对波形的形态和振幅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心肌肥厚、心室肥大等。

讨论与结论: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完整版)

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839-72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目的】1、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3、学习利用心电图计量心率,P-R间期、Q-T间期等各项数值。

【实验器械】RM6240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数据输入连接线、电极夹、30%酒精、95%酒精、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1、将连接线连好,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选择“心电实验”。

确保及其妥善接地。

2、受试者摘下眼镜、手表等金属物品及微型电器,在安放电极夹的部位用95%酒精棉球洗脱去油脂,再用30%酒精擦湿以方便导电。

按照标准导联方式(左手接正极,右手接负极,右脚接地,这是标准导联方式之一)接好电极。

电极夹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分,手部在腕关节屈侧上方3-5cm处,足部在小队下端内踝上方约3-5cm处。

3、调节基线位置、描记速度、信号增益及方向,使心电通道窗口中的波形易于观察。

4、开始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截取波形稳定的几个连续周期,保存文件,标明受试者姓名及实验时间。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均匀无耗介质介电参数的测量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六、实验结果分析
1.完成参数测量,整理并计算出被测样品的rε值,媒质中的电磁波参量β、λ和V。

2.对实验中现象分析讨论,并对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七、问题与建议、体会
1.除了上述的运用相干波节点位移法,测试均匀无耗介质的参量rε,你还能设计出其它的方案实现均匀无耗介质参量rε的测试吗?如果可以,请说明测试原理。

2.本测量设定1=
μ进行均匀无耗介质参量rε的测试,可否测量1≠rμ的r
磁介质?请说明原因。

3.对实验的建议与体会。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磁波参量的测量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六、实验结果分析
1.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计算出电磁波波长;
2.对实验中的现象分析讨论,并对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七、问题与建议、体会
1.思考题:用相干波测电磁波波长时,图1-1中的介质板Pr4放置位置若转90度,将出现什么现象?这时能否测准 值?为什么?
2.对实验的建议与体会。

哈工大电磁场实验报告

哈工大电磁场实验报告

哈工大电磁场实验报告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研究1.实验目的无线电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微波(超高频),由于它的波长短、频率高、方向性强,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雷达、遥控、电视、射电天文学、接力通讯和卫星通讯等方面。

微波通常指分米波、毫米波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极高,一般在300~300000兆赫,所以有关微波的产生、放大、发射、接收、测量、传输等和一般的无线电波不尽相同。

在微波技术中,需要微波电子管、晶体管、波导、同轴线和一些诸如衰减器,谐振腔等特殊元件。

从电磁波的本质来说,微波也具有波动的共同特点,如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

我们根据它们的这种共同的通性,以及微波波长接近光波波长的特点,模仿光学实验的方法,来做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

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以微波作波源,用模拟光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波所具有的传递能量和波动的特性。

2.微波实验主要仪器简介1)三厘米固态信号源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携带使用方便。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频率范围:9370±50MHz 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20mW工作模式:等幅波、方波输入电源:220V±10%2)微波分度计其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部分。

1、发射部分它是由固定臂及臂上的发射喇叭和可变衰减器组成,其微波信号是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经同轴电缆馈电送至发射天线。

2、接收部分它由可绕中心轴转动的悬臂和臂上端的接收喇叭,检波器组成。

3、在两喇叭之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的圆形小平台,平台被均分为360等分。

图1-1(一)电磁波的反射实验1、实验目的任何波动现象(无论是机械波、光波、无线电波),在波前进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波就要发生反射。

本实验就是要研究微波在金属平板上发生反射时所遵守的波的反射定律。

2、实验原理电磁波从某一入射角i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波总是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心电图实验报告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心电图,了解心脏电活动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电活动的基本原理;2. 学习心电图的测量方法;3. 分析心电图的特征,掌握心脏功能状态的判断方法。

实验装置和材料:1. 心电图仪;2. 心电图电极;3. 导联线;4. 电极凝胶;5. 擦拭纸巾。

实验步骤:1. 将电极凝胶涂抹在心电图电极的金属片上;2. 将心电图电极粘贴在被测者胸部的特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3. 将导联线连接心电图电极和心电图仪;4. 打开心电图仪,调整合适的工作模式和增益;5. 开始记录心电图,持续一段时间,保持被测者安静;6. 停止记录,关闭心电图仪;7. 将电极从被测者胸部取下,清洁并储存好。

实验结果: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而得到的图形。

心电图通常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等几个主要特征。

1. P波: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是心脏起搏点发放冲动的结果。

P波的形态和时间可以反映心房的功能状态。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的收缩,包括Q波、R波和S波。

Q波代表心室内的电活动传导,R波是心室肌肉的快速收缩,S波代表心室肌肉的缓慢收缩。

QRS波群的形态和时间可以反映心室的功能状态。

3.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是心脏肌肉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

T波的形态和时间可以反映心室的复极化过程。

根据心电图的特征,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心律不齐、心脏肥大、心肌缺血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心电图进行初步诊断。

讨论与分析: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心脏功能的信息。

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并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心电图也有其局限性。

它只能提供心脏电活动的表面信息,无法直接观察心脏内部的情况。

心电图操作分析实验报告

心电图操作分析实验报告

心电图操作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心电图仪,获取心电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探索不同心电图特征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状况的关联。

实验结果表明,心电图仪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心电图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患者的健康监测和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1. 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 波等特征,可以提供有关心率、心律、传导阻滞以及心室肥厚等信息。

根据心电波形和特征,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辅助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2. 实验过程2.1 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心电图仪为型号为XX的心电图仪,具有高灵敏度和多功能特点。

2.2 实验方法2.2.1 实验准备(1)将心电图仪连接到电源,并确保电源正常。

(2)将心电图仪的导联线与患者的身体相关位置连接,如:胸部和四肢。

(3)确保患者处于安静和放松的状态,以便获得准确的心电图数据。

2.2.2 数据采集和记录(1)打开心电图仪,进入数据采集模式。

(2)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3)记录时间为3分钟,确保数据充分。

2.2.3 数据分析和解读(1)将心电图数据导入心电图分析软件。

(2)观察心电图波形、特征和节律,比较与正常心电图的异同。

(3)根据不同波形和特征判断心脏功能和病理变化。

(4)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对心电图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共获得XX位患者的心电图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得到以下结论:3.1 波形和特征的分析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和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

P波和QRS波群的形态和时间的变化反映了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T波的形态和倾斜度可以揭示心室肥厚等病理变化。

3.2 心律和节律的分析根据心电图的节律和间期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心律是否规律,有无心室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情况。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实验报告电磁场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涉及到电荷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力和能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场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所进行的实验、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电磁感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电磁感应现象,了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

螺线管上绕有细导线,两端接入电压表。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螺线管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磁铁靠近螺线管的一端。

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实验结果:当磁铁靠近螺线管时,电压表的读数发生了变化。

当磁铁靠近螺线管的一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正值;当磁铁远离螺线管时,电压表的读数为负值。

分析和讨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本实验中,当磁铁靠近螺线管时,磁场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从而在螺线管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这解释了为什么电压表的读数发生了变化。

实验二:电磁铁实验目的: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观察电流对磁场的影响。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根铜线、一块铁心和一个电源。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铜线绕在铁心上,形成一个线圈。

然后将线圈的两端接入电源。

观察铁心的磁性。

实验结果:当通电时,铁心表现出磁性,可以吸引和悬浮一些小的铁质物体。

分析和讨论:根据安培定律,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磁场。

在本实验中,当电流通过铜线时,产生的磁场使铁心磁化,从而表现出磁性。

这解释了为什么铁心可以吸引和悬浮小的铁质物体。

实验三:电磁波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电磁波的传播,了解电磁场的波动性质。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发射器放置在一个位置,然后将接收器放置在另一个位置。

观察接收器是否能够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

实验结果:当发射器工作时,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

分析和讨论: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对方,形成电磁波的传播。

实验报告 心电图

实验报告 心电图

实验报告心电图实验报告: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心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心电图,了解心脏电活动的基本原理和心脏功能的评估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2. 掌握心电图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3. 分析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判断心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实验器材:1. 心电图仪;2. 电极片;3. 导联线;4. 计算机。

实验步骤:1. 将电极片粘贴在被试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接触;2. 将导联线连接到电极片上,并将另一端插入心电图仪中;3. 打开心电图仪,进行基准校准;4. 开始记录心电图,持续5分钟;5. 停止记录,关闭心电图仪;6. 将心电图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解读。

实验结果:心电图记录了心脏电活动的变化,通常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通过分析这些波形的形态和间距,可以判断心脏的节律、传导功能和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讨论:1.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波幅和波间期也应在正常范围内;2.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3. 心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实验结论:心电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心脏功能评估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和诊断心脏疾病。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对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心电图的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心电图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心脏功能,对于心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心电图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一、实验简介心电图是一种用于记录人体心电活动的生物电现象,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心电图的原理、制备及其临床应用。

二、实验器材本次实验器材包括心电图仪、多导联电极贴片、导联线、电解胶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多导联电极贴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块,清理患者的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确保接触良好。

2.放置电极贴片将贴片放置于患者身上,正极置于胸部,负极置于患者脚上。

在电极贴片上加一些电解胶,以确保电信号传导畅通。

3.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插入心电图仪,将另一端的插头连接到电极贴片上。

4.记录心电图信号启动心电图仪,开始记录心电信号。

记录时需要保持患者安静、不动,避免影响信号的采集质量。

记录过程大约需要3-5分钟。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份完整的心电图信号,其中包含了P波、QRS波群和T波等各种波形。

首先,P波是心房收缩时发生的一种正向波形,显示心房起搏点发出的电信号。

其次,QRS波群是心室收缩时发生的一种波形,显示心室起搏点发出的电信号。

最后,T波是心室舒张时发生的一种波形,显示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信号。

通过对心电图信号的分析,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因此,心电图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心脏病诊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实验总结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靠的临床检查手段,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通过对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其原理和应用。

同时,也充分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

心电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心电图实验,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心脏电活动的分析技术。

实验仪器,心电图仪、导联电缆、电极贴片、导联线等。

实验原理,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记录,它是通过测量心脏内部和外部的微小电位差,来反映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在心电图上,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形态、振幅和时间,可以判断心脏的生物电活动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心电图仪连接好电源,并将导联电缆插入心电图仪的导联插孔中。

选择合适的导联电缆和电极贴片,清洁患者的皮肤并贴好电极贴片。

2.测量操作,将导联电缆与电极贴片连接,按照标准导联法将电极贴片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调节心电图仪的增益和走纸速度,观察心电图的记录情况。

3.记录分析,观察心电图上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和时间,分析心脏的生物电活动是否正常。

根据心电图的特征,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心电图实验,我们成功记录了患者的心电图,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在心电图上,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和时间均符合正常范围,未出现异常波形和间歇。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生物电活动正常,不存在明显的心脏疾病。

实验总结: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的存在,并进行初步的判断。

在实验中,我们掌握了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技术,对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心脏疾病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心电图实验报告到此结束。

(注,本实验报告仅为示范性文档,具体实验操作及结果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

电磁场心电图的探究实验报告

电磁场心电图的探究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专题研讨心电图工作原理姓名:杨依书学号:13211022同组成员:杨晶晶班级:通信1305指导教师:李一玫时间:2015年06月目录一、题目 (3)二、问题分析 (3)三、阐述原理 (4)1.心肌细胞电势差的产生机理 (4)2.测量心电图原理 (6)四、理论分析 (7)1.电偶极子 (7)2.电偶极矩 (7)3.电偶极子的电势 (7)4.电偶层电势 (8)5.心电向量 (9)6.容积导电 (10)五、定性分析心电图测量原理 (10)六、收获与体会 (11)七、建议与改进 (12)八、参考文献: (12)一、题目心电图是检测和诊断心脏功能的重要仪器。

当心脏跳动时,身体各部分的电势会发生变化,把金属电极贴在人体有关部分的皮肤上测量电极间电势差的变化情况,就能诊断心脏跳动是否异常。

电极间的电势差有数毫伏,利用记录仪或示波器可把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记录或显示出来。

距离很小的正负电荷层称为电偶层,研究电偶层的电势,定性分析心电图的工作原理。

二、问题分析通过题目阐述,我们知道心脏跳动是否异常可以由人体相关皮肤上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来反映。

利用记录仪或示波器把这种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记录或者显示出来即可分析心脏跳动是否异常。

本题重点是如何求得电势差。

三、阐述原理1.心肌细胞电势差的产生机理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阳离子带正电荷,膜内排列同等比例阴离子带负电荷,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不产生电位变化。

当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刺激,其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使该处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而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dipole)。

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电流自电深流入电穴,并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扩展,直到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完毕。

此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带负电荷,称为除极(depolarization )状态。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

心电图检查实验报告心电图测量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3、学习利用心电图计量心率,P-R间期、Q-T间期等各项数值。

【实验器械】RM6240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数据输入连接线、电极夹、30%酒精、95%酒精、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1、将连接线连好,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选择“心电实验”。

确保及其妥善接地。

2、受试者摘下眼镜、手表等金属物品及微型电器,在安放电极夹的部位用95%酒精棉球洗脱去油脂,再用30%酒精擦湿以方便导电。

按照标准导联方式(左手接正极,右手接负极,右脚接地,这是标准导联方式之一)接好电极。

电极夹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分,手部在腕关节屈侧上方3-5cm处,足部在小队下端内踝上方约3-5cm处。

3、调节基线位置、描记速度、信号增益及方向,使心电通道窗口中的波形易于观察。

4、开始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截取波形稳定的几个连续周期,保存文件,标明受试者姓名及实验时间。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xx—xx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开课实验室:信自楼111 xx年12月5日一. 实验目的1. 学会ECG-11B心电图机的使用.2. 进一步理解心电导联方式.3. 进一步熟习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二. 实验仪器、材料XDT-1心电图机,医用酒精,导电膏(可用生理盐水代用)。

三.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P波:0.2mV;Q波:0.1mV;R波:0.5~1.5mV;S波:0.2mV;T 波:0.1-O.5mV;P-R间期:0.12~0.2s;QRS间期;0.06—0.1s;S-T段:0.12~0.16s;P-R段:0.04~0.8s。

四. 心电图导联图二标准肢导联单极肢导联单极胸导联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内容:从心电导联方式中任选一种导联,用手动方式操作,绘出心电图,在心电图中标出P波、R波、T波,并读出其幅度,填入实验数据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专题研讨心电图工作原理
姓名:杨依书
学号:13211022
同组成员:杨晶晶
班级:通信1305
指导教师:李一玫
时间:2015年06月
目录
一、题目 (3)
二、问题分析 (3)
三、阐述原理 (4)
1.心肌细胞电势差的产生机理 (4)
2.测量心电图原理 (6)
四、理论分析 (7)
1.电偶极子 (7)
2.电偶极矩 (7)
3.电偶极子的电势 (7)
4.电偶层电势 (8)
5.心电向量 (9)
6.容积导电 (10)
五、定性分析心电图测量原理 (10)
六、收获与体会 (11)
七、建议与改进 (12)
八、参考文献: (12)
一、题目
心电图是检测和诊断心脏功能的重要仪器。

当心脏跳动时,身体各部分的电势会发生变化,把金属电极贴在人体有关部分的皮肤上测量电极间电势差的变化情况,就能诊断心脏跳动是否异常。

电极间的电势差有数毫伏,利用记录仪或示波器可把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记录或显示出来。

距离很小的正负电荷层称为电偶层,研究电偶层的电势,定性分析心电图的工作原理。

二、问题分析
通过题目阐述,我们知道心脏跳动是否异常可以由人体相关皮肤上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来反映。

利用记录仪或示波器把这种电势差随
时间的变化记录或者显示出来即可分析心脏跳动是否异常。

本题重点是如何求得电势差。

三、阐述原理
1.心肌细胞电势差的产生机理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阳离子带正电荷,膜内排列同等比例阴离子带负电荷,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不产生电位变化。

当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刺激,其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使该处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而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dipole)。

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电流自电深流入电穴,并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扩展,直到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完毕。

此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带负电荷,称为除极(depolarization )状态。

而后,由于细胞的代谢作用,使细胞膜又逐渐复原到极化状态,这种恢复过程称为复极(repolarization)过程,复极与除极先后程序一致,但复极化的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并较缓慢向前推进,直至整个细胞全部复极为止。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2.测量心电图原理
心脏机械收缩前,心肌先产生电激动.由于人体是个容积导体,心肌的这种电激动相对人体体表就等效为电矩大小和方向随心脏跳动周期性变化的电偶极子,医学上称为心电向量.心电向量的电场周期性地变化,使人体各处电势随之周期性地变化.测量和描记人体体表某两点问的电势差变化波形,就是心电图.
由空同心电向量环可以看出,心脏在空间所建立的电场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

任一瞬时,在空问两点(例如人体表面不同的两点左臂与右臂)的电势差或电压是确定且可测量的,显然,这一测量值是随时间周期变化的。

因而当将两块金属电极贴在人体有关部分的皮肤
上时,这两块金属电极即构成电偶层,电偶层外任一点电位的变化,描述着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过程。

将这些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下来,即为心电图。

四、理论分析
1.电偶极子:两个相距较近的、带电量相等且异性的点电荷体系称为电偶极子。

2.电偶极矩:数学定义:p=ql 单位:库仑·米(C·m)[其中q为某一点电荷的带电量,l为两个点电荷之间间距、方向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3.电偶极子的电势
则a点的电势为:
当a点远离电偶极子时,即r>>L那么

上式表明:第一.电偶极子电场中的电势与电矩成正比;说明电矩
是表征作为场源的电偶极子整体电性质的物理量,它决定着电偶极子电场的性质;
第二.电偶极于电场中电势的分布与方位有关。

以电偶极子轴线的中垂面为零势面而将整个电场分为正、负两个对称的区域,正电荷所在一侧为正电势区,负电荷所在一侧为负电势区
4.电偶层电势
所谓电偶层是指相距很近、互相平行且具有等值异号电荷密度的两个带电面,可以将电偶层看成许多平行排列的电偶极子的集合。

人体中存在着电偶层构成的闭合曲面。

心肌细胞就是这样,静息时,细胞内均匀带负电.外面均匀带正电 根据计算可知细胞内为非零等电势,细胞外电势为零。

计算整个表面积为S 的电偶极层在P 点的电势:
设元偶极子中心到P
点的距离为r,选取迭定中
心点为零电位点。

当1r ≥,
因为r>>l ,由电偶极子在远
场产生的电位知元偶极子
在P 点产生的电位元为
20cos 14s U d l d r σθ
πε= 其中2cos s d r θ
⋅可认为是s d 对P 点所张立体角元d Ω,所以
04U l d d σπε=⋅Ω
整个电偶层在P 点产生的电位为
0044U S l l U d d σσπεπεΩ==Ω=⋅Ω⎰⎰
可见,不论电偶层形状如何,其外部任意一点的电位总是和层面对该点所张立体角Ω成正比。

至于电位的正负,则由r →与n →之间夹角而定,当待求点在正电荷外侧时,r →与n →
夹锐角,电位为正,反之在负电层外侧电位为负。

这样即可将电偶层层外电场的计算问题,简化成计算立体角问题。

因而,求P 点电位的关键是求出层面对P 点的立体角。

立体角Ω为电偶层各个面积元对P 点所张的立体角的代数和。

所以 2cos s s d r θ
⋅Ω=⎰⎰
式中S 为电极所在平面,θ为r →与n →的夹角。

特殊地,若金属电极为无限大平面,则对平面外任一点所张的立体角Ω的绝对值为2π。

5.心电向量
综合心电向量:一片心肌是由多个心肌细胞所组成,除极与复极时会产生很多个电偶向量,把它们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电偶向量,这就是综合心电向量
瞬时心电向量:是一个在方向、大小上都随时问作周期性变化的矢量,其箭头的坐标按时问、空间的顺序加以描记、连接成轨迹称为空间心电向量环
6.容积导电
心肌细胞在除极与复极的过程中,形成电偶,产生电流,在每一瞬间都将传播到整个体液内。

这种现象和一束肌纤维放在巨盆盐水内,不断产生电偶作用于周围的情况完全相似,这种导电的方式称为容积导电。

人体亦可看作是容积导体,心脏处于这一导体之中。

五、定性分析心电图测量原理
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

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

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

心脏电活动按力学原理可归结为一系列的瞬间心电综合向量。

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作空间环形运动的轨迹构成立体心电向量环。

用阴极射线示波器在屏幕上具体看到的额面、横面和侧面心电图向量环,则是立体向量环在相
应平面上的投影。

心电图上所记录的电位变化是一系列瞬间心电综合向量在不同导联轴上的反映。

投影所得电位的大小决定于瞬间心电综合向量本身的大小及其与导联轴的夹角关系。

投影的方向和导联轴方向一致时得正电位,相反时为负电位。

用一定速度移行的记录纸对这些投影加以连续描记,得到的就是心电图的波形。

心电图波形在基线(等电位线)上下的升降,同向量环运行的方向有关。

和导联轴方向一致时,在心电图上投影得上升支,相反时得下降支。

向量环上零点的投影即心电图上的等电位线,该线的延长线将向量环分成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投影为正波和负波。

因此,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六、收获与体会
电磁场在医学中有广泛应用.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几乎所有的物质变化过程都伴随着电或磁的变化。

电磁学理论和技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内,揭示生命的本质、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电磁学也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该问题的研讨中我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电偶层电势研究,这一部分偏重理论研究与公式计算;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电偶层电势研究结果,对心电图的工作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不仅使用到前面电偶层电势的理论原理,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料文献
查找,将理论原理与实际心电图工作原理相结合。

在这过程中,我们学习到理论的理想化研究,和现实问题与理想理论的类比对应,并分析出现实问题模型。

源于课本知识:电偶极子,空间电场求电势.
源于课外知识:人体电场、电势的产生,心电向量,容积导电,电偶层
七、建议与改进
本题的关键是电偶极子的相关计算,并从电偶极子推广到电偶层。

难点主要是分析心电信号,建立出其等效的电偶层模型。

分析出等效模型之后就能很容易的通过计算求得电势差。

可以给出具体的参数信息,通过计算求出具体模拟的心电图。

八、参考文献:
[1] 黎萌.电偶极子与模拟心电图测量[J],大学物理,1994(08)
[2] 吴静,蔡兴华.范例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五)——电偶极子与心电图[J],2006(06)
[3] 王谦.电偶层电位的分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