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受不了挫折有原因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优秀,甚至很差,或者当他们在某些比赛中遭遇失败的时候,他们就可能无法面对这些挫折,变得脆弱且不堪一击,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或者走上极端。

承受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做事所必备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当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时便会心神不宁,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要解决孩子承受能力差的问题,首先要知道自己孩子承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家人对“我”无原则地满足。

现代中国式家庭的“1+2+4”的结构,造成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局面,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无论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毫无原则的一概满足。

“爱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大部分孩子对于玩具和零食总是有着难以克制的欲望,看见一个,想要一个,过了新鲜劲,就想换一个,同样的玩具买了五、六个还要再买;看见别人吃什么就羡慕什么,自己也一定要吃到。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这种没有止境的要求,却从不舍得拒绝;还有些家长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和眼泪攻势,最终败下阵来;甚至有很多家庭,家长态度不一,爷爷奶奶过度溺爱。

久而久之,不但助长孩子乱消费的习惯,使孩子不懂有取舍地选择玩具和食物的道理,更会使孩子形成“不得到,不罢休”的心理,看见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想占为己有。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任性、自私、霸道。

2、家人对“我”教养方式不当。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得不够好或者是做错事情时,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寻找理由,掩饰错误。

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有些家长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孩子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

这会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也会使孩子在受到老师和别人的批评指责的时候,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理难以承受。

3、家人为“我”铺好路。

每个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无价之宝”,捧在手里怕冷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想方设法让孩子的一切都一帆风顺,所有的事情都为孩子设想周全。

孩子在家里习惯了做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在学校或者其他环境中,也会想当然
地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做什么都比别人厉害,难以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消极回避的心态。

这样的孩子不懂得通过更进一步的努力使自己比别人优秀,更加无法体会战胜困难之后的喜悦之感。

4、家人对“我”盲目的夸奖。

受赏识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常夸、多夸孩子,但是一些空泛的、盲目的夸奖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

例如“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这些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影响,万一他做不到就糟糕了,他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而有些被夸坏的孩子则受不得一丁点他认为不好的评价,感失败受伤。

5、家人对“我”的逼迫。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畏惧困难,就想尽各种方法逼迫或诱使孩子继续努力,这样会让孩子透支心力,疲惫的心理承受不了太多的挫折。

6、对“我”人为制造的挫折太多。

有些家长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和挫折,如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吃苦夏令营,让孩子参加比赛,要求他获胜。

当他失败时,不会帮助他消除不良影响,却认为是他承受不了挫折。

这些人为制造的挫折并不是孩子发展某种能力所需要的,它会唤醒孩子对自我能力不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产生严重的自卑感。

它不仅妨碍孩子解决问题和冲突,而且还让孩子忽视自己已经具有的能力,产生强大的挫败感,这个结果是很糟糕的。

爸妈可以这样做:
承受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挫折教育,是完整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即使遭遇失败,也能泰然自若,保持乐观。

当前形势下,挫折教育是孩子更为需要的教育方式。

正确适度的挫折教育既能够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还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喜悦,树立更强的自信心。

1、舍得对孩子说“不”。

家长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会使孩子不懂得珍惜所得。

因此,无论家庭条件多么优越,家长都要舍得对孩子说“不”。

也许孩子第一次遭到家长的拒绝之后,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但是,家长必须要立场坚定,并且家庭中所有人要众口一词。

孩子哭过、闹过之后,家长还应该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大
人挣钱的辛苦,买东西应该根据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取舍,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一切想要的东西等道理。

除了买东西以外,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长都要舍得说“不”,要让孩子能够坦然地接受家长或者别人的“不”。

有时候家长还可以刻意地“刁难”一下孩子,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立刻就答应,而是延迟满足,这个过程能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从而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来之不易的,以此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要让孩子懂得承担错误。

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认识孩子犯错,要舍得让孩子承担错误。

我们有责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改正错误,必要时勇于承担责任,并为自己的错误接受一定的惩罚。

3、帮助孩子但要有所保留。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家长不可以全权代劳,可以采取只帮一半的做法。

真正理解孩子的成人会克制住自己直接帮助孩子的冲动,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其他的解决办法,直到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时,才悄悄地不露声色地帮助孩子。

4、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顺其自然。

6岁之前的孩子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发展规律,他们从环境中选择不同的事物,或是采用不同的方式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并获得不同的能力。

环境中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与他能力相冲突的障碍,一旦他能克服障碍,就能获得所需的发展,这个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所以家长不要特意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当孩子的生活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再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5、舍得让孩子经历失败。

每一个家长都有希望自己孩子一切都一帆风顺的美好愿望,但是,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

因此,我们必须舍得让孩子经历失败。

家长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鼓励他自己去做,即使知道他肯定无法完成,也要舍得让他先体验到失败的滋味,然后再教给孩子好的方法,鼓励孩子动脑筋解决问题;孩子能够做主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学会自己权衡利益,做出正确的选择;孩子现在还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要用启发、帮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办法去做。

6、父母懂得言传身教。

孩子最初的行为大部分是模仿成人的,成人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以及良好的品德、个性等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孩子在成人的影响下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成人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以及行为和道德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他们的处理事物的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还影响他们的自尊、自主性和意志力。

7、允许孩子选择放弃。

有些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会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再也不做了!”请父母们保持冷静,其实孩子只是发泄而已,等他安静下来后,他可能还会再尝试。

我们要相信只要是对孩子自我发展有利的事情,他一定会锲而不舍,一定会不断尝试直到成功的。

不是任何一个困难都能被克服的,当我们的能力暂时无法解决它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勇气和选择,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那些适合自己的领域,而不是跟自己的短处较劲。

挫折教育仅仅是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顺其自然的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顺逆、苦乐。

父母的作用既不是为孩子铺就一条虚假的坦途,也不是一味地制造坎坷,而是陪伴孩子走过他必须经历的人生道路,给他自然生长的环境,让孩子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它们不能胆怯,而要勇敢地面对。

我们相信经过挫折的打磨,经过“风雨的洗礼”,我们的孩子一定更加懂事,更有韧性,更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