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舞蹈教学法课程研究——以课堂样态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舞蹈教学法课程研究——以课堂样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2T09:11:57.00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4月作者:黄英杰[导读] 本文以建构主义作为研究理论支点,从全新的视角研究教学样态。
黄英杰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610500文章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作为研究理论支点,从全新的视角研究教学样态。
结合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法课堂特点,建构起更适用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语境,最终达到基于学情精准施教,服务学生能力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舞蹈教学法舞蹈教学法课作为本科舞蹈教学专业一门必修的理论课程,其主旨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及规律,并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本文以建构主义基础理论为依据,从新的视角审视舞蹈教学法,建构起更适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课堂语境,通过研究,舞蹈教学法课堂适切的课堂策略,最终达到精准施教,服务学生成长的目的。
一、理性看舞蹈教学法课(一)舞蹈教学法课程框架舞蹈教学法课是舞蹈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的教学法,如古典舞教学法,芭蕾教学法,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等。
各类舞蹈教学法既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又会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比重的选择,但无论侧重那一部分,其中都有各自特有的规律。
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舞蹈教学法作为舞蹈本科段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从教学法教材角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舞种教材本身包含的“教材教法”,另一种是以普通教学法为理论依托的“教学法”——即教与学的方法。
而就课程结构内容而言一般大致分为“概论,动作剖析,组合范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乐谱示例”五大版块。
(二)课堂样态的成因分析课题研究之初,笔者以选择题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真实学习需求。
随后,通过收集整理材料,得知三点感触颇深:(1)“复制粘贴”,老师教什么,“我”教什么的做法。
(2)难以感同深受,学以致用。
(3)只学内容,不懂教法。
以上三点,共同指向“用”的真实性,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我们的舞蹈教学课堂仍沿用传统理论讲解模式,强调系统知识“讲”的层面。
尽管多年来,各地方院校在舞蹈教材剖析,编排组合,教学大纲,实践运用上,通过教学改革,虽在教学内容,形式上已做全面调整和优化,但如何在教学策略上有效帮助学生成长,却很少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笔者认为,一是由教师长期经验认知所决定。
即舞蹈教学法首先是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了解系统的教学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步骤,组合示范及课堂整体把握能力。
如梳理教材重点和难点,组合编习方法,动作剖析等内容。
二是重研究教而轻研究学。
教师往往习惯于研究“教”,几乎所有的关注度只停留在教学上的深耕,却不善于研究学,导致学年结束时,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远远大于实践能力。
三是教师缺少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上的思考。
即使学生掌握了教材教法,编排组合方法,教学计划撰写等知识,也不等于就会教学,就能当一名教师。
综上所述,目前舞蹈教学法课堂样态的本质是一个“给”字。
教师往往会通过图片,视频,PPT案例呈现更加生动的形象,归纳起来更多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学生作为倾听者,知识更多只是一种“概念”而已,这样一来,教师所“讲”是否是学生所需,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教师所讲内容,都是问号。
最后,以“讲”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现实效果如何呢?教师以为学生熟读了教学法课本,掌握了知识,会编习组合,提交了作业,教学水平就有所提高!而实际效果是:学生仅仅多做了一次编习作业,多背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其真实水平不过是原地踏步,能力并没有提高。
因此,审视课程背后的赋能效果是关键。
目前,舞蹈教学法课所呈现的课堂样态,既表现出教师教学的路径,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路径。
问题诸多,如何转变?这时我们不妨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精准施教,以注重教学环节中的策略与方法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建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助力。
二、从建构主义视角审视舞蹈教学法课(一)何谓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定义:“学习是一种自我组织的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即从关注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将固有的“应试”通过改革与探索转变为真正适用于学生的“应用”。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建构主义理论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有一直饱受非议,但是在众多解释和判断基础上,对于整个教育环境来说,总体是有推动作用。
那么,建构主义理论能否真正实践于舞蹈教学法课程中,回答是肯定的。
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应性变化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其中就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当然,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改变。
需要明确的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不在是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生动的将学生带入舞蹈教学情境当中,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巩固舞种知识理论,形成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在舞蹈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再是教育者所决定,而是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与培养之中建立起来的,它赋予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更高的地位。
(二)积极建构舞蹈教学法课的课堂样态需要明确,我们并不是对以教师为主体的舞蹈教学法课堂样态全盘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调整与更新。
虽然现有的课堂样态在环节与内容上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课堂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
比如:指导学生剖析教材,过程中设计关于舞蹈教材编习组合作业的指导,同时,安排学生相互评议修改等环节。
但是,仔细审视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有着很多本质上的不同。
为方便说明该问题,特以舞蹈教学法“剖析教材”为例,构建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应积极表达情境的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引发学生真实的理解表达,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所需的能力准备,并在过程中逐渐构建教与学“双向共同体”。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专业教学法课仍是在教师讲明系统的知识后,开始运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运用完成相关能力提升的实践作业。
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容易造成教师想看到的样子,也很容易造成这个教学班级完成一种样子的情况。
而建构主义理念则强调先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再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相关作业的完成顺序,目的在于教师发现真实问题,为后面知识能力提升的精准帮扶做准备。
需说明的是,这种方式不是传统知识的讲授,给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这个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表达形式,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更进一步探索传统舞蹈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新的课堂样态,使之课堂结构,教学流程更加清晰。
三、探索舞蹈教学法课程适切的课堂策略
(一)发现学生教材运用真实之“困”
舞蹈教学法实践环节中对教材的剖析,运用,体现是课程重点。
这里我们以教材运用情境设置为例,当明确课堂组合编习内容和要求后开始编习,使原有真实掌握的知识呈现。
教师需要在学生编习过程中发现他们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思考应对策略。
在学生编创的过程中,要关注现舞种教材理解运用与本次创编要求之间的差距等,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出现的问题与教师课前的预判相似,这源自教师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教材运用,体现的重难点准确把握。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师预判之外,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及时归类学生产生问题的根结所在。
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教材理解,运用,体现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教师不仅关注此次作业出现的问题,还要注意问题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如果是普遍现象,就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是个例便可以单独就问题进行指点。
(二)探索适切的课堂策略
仍以舞蹈教学法中教材剖析,运用,体现为例。
通常教学法课教师的一般做法是直接讲授课程知识,这里舞蹈学生往往是被动地理解和接受所讲教材内容,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现状,教师应根据学情,精准施教,为学生教与学双向能力的提升给予帮助。
笔者认为,这里的精准施教,不再是教师的照本宣科。
而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典型作业或模拟教学环境环节进行比较,发现,引导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样,学生经过自己和同学发现,归纳,梳理出来的路径,才能做到教学能力提升的真切表达。
比如,大学本科一年级古典舞中间控制组合编习中遇到的真实困难是怎样突出主干教材训练重点的同时,呈现组合既有训练性,又不失艺术性的语言表达。
如何引导学生领会组合教学训练要领呢?基本做法:当教师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对比两位学生的组合作业:一位同学运用了大量的舞姿造型,内容丰富,运用的修辞连接动作也很具体,完整。
另一位同学从“线”的艺术中获得灵感,充满了对空间的认识。
在比较和交流中,学生发现,前者更符合组合编创的特点和要求,即能够依据”控制”动作性质进行合理搭配。
经历了这样一次深切体悟,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其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当学生脑海里建构起了组合编习的范式后,自然就可以将其迁移到别的组合编习中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便孕育而生。
“教之得法,学之有道”。
为满足学生真实需求,而精准施教的教学过程,才是真正让学生自己经历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积极转向,自我建构
舞蹈教学法样态的研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舞蹈教学综合能力。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经历了尝试教学——发现问题——寻求路径——修改完善的过程,无论是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是学习经验的积淀,都是一次真实有效的成长经历。
因此,课堂教学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转向,自我建构的学习历程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教材剖析中的不全面是反映了什么?自己的组合编习能力如何提升?模拟教学自己满意吗?哪些经验可以在以后的练习中进一步尝试?自己在动作讲解,纠错等方面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更好地发挥?如果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就是在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积极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以达到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次对教学法课程的分析与研究着眼点旨在教学理念既课堂教学样态的体现上,它既是教师教学的路径,也是学生学习的路径,清晰地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学的积极转向,学生的自我建构。
综上所述,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并不是与现在的教学法课程根本对立,而是彼此借力。
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建构起更适于学生能力增长的课堂样态。
最终,达到基于学情精准施教,服务学生成长的目的。
参考资料:
[1]欧建平:《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成就、问题与借鉴》,载《2011年全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
[2]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3]刘颖:构建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措施(J),大舞台,2013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本文是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YXS202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