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939a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a.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大国,而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仅仅在于军事和经济,还包括科技。
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一、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航空发动机是现代民用和军用飞机的心脏,是飞行器最基本的能源转换设备。
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不仅涉及到材料、结构、机械、电子学等多个领域,还需要各种材料和元器件之间的精细协调和复杂运作。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飞机使用效率、经济效益、安全性、生态环境等全局因素。
因此,航空发动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科技军备竞赛的焦点。
二、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现状目前,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主要是航发、凯迪和中航等几家企业。
他们著名的作品包括:WS-10、WS-13等新型发动机,发动机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方面,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目前中国航发的四代发动机WS-10尚未永久服役,虽然已经进行一定的应用测试,但仍有不少缺陷,如耗油量大、维修时间长等问题。
其次,WS-13发动机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一些限制。
现在,中国正在着手研发国产第五代战斗机,世界上有能力研制出第五代发动机的国家不多,加之缺乏零部件和测试设备,中国还需要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领域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
三、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现状当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数量较多,公司规模较小,国内市场份额分散,与国际巨头相比,产业规模还不够大。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鼓励企业加大航空发动机科研和生产投入,形成多元化的供给链,并大力转向核心技术。
但航空发动机制造涉及到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多个领域,其中的复杂性对制造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等条件,都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时间。
四、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未来趋势未来,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趋势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4bffd9a1c7aa00b52acb4e.png)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报告来源:/b/jixie/S57750OYBI.html∙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报告目录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落后和巨大差距,中国自行研制的军用和民用飞机长期受到发动机能力薄弱的困扰,成为限制中国发展航空事业的最大技术障碍,到目前为止,除少量军机和民机使用国产发动机外,中国发展的重点军机,如歼-10系列战斗机、718工程验证机等均采用国外发动机,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既影响国家安全也非大国产业发展所能忽视。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一系列新型发动机项目正在进入关键攻关阶段。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e608f3a8114431b80dd8d1.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装置,是飞机的心脏.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航空发动机制造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性能,其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航空发动机类别众多,按照结构主要分为三类:活塞式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其中,冲压式发动机按照应用范围可以划分为亚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发动机.LI前航空领域应用最广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按照具体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是涡轮喷气式(涡喷)、涡轮风扇式(涡扇)、涡轮螺旋桨式(涡桨)和涡轮轴式(涡轴);按照技术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代,分别是单转子亚音速喷气发动机、超声速涡喷发动机、超声速涡扇发动机和先进技术涡扇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特点及应用冲压式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燃烧室和喷管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可以提供非常大的推力,推力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性能远超活塞式发动机.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纳•劳伦就提出了冲压发动机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后期,经过美国“大黄蜂”、法国“莱杜克-010"等项LI研究,冲压发动机通过了飞行试验验证.50年代后期冲压发动机开始工程应用,典型代表如美国波马克-B地空导弹,飞行速度到了2.8马赫.冲圧式发动机特点及应用中国歼-20、歼-15、运-20等机型研制过程基本完毕,未来逐步进入列装期,歼-10、歼-11等三代机正爬坡上量,新装备列装将带来大量发动机需求;中国主力空军年均E行时间约200-260小时,随着当前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未来大部分二代机及小部分三代机十年内至少换发一次;在飞机的全寿期过程中, 发动机要经过多轮的检修和翻修工作,未来随着中国军机数量增长,航空发动机的维修保养市场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发动机需求结构未来20年(2017-36年),中国将需要742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09 万亿美元.空客公司16年的预测(2016-35年)中国将新增飞机5970架,价值945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新增飞机总数的18%.若以民用航空发动机占整机价值的30%进行佔算,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为3053亿美元,平均每年153 亿美元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07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动气航班通航机场为148 个,到2017年已增长到229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山2007年的146个增加到2016年的224个.除此之外,民航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也保持飞速增长,于2017年分别达到11亿人次和1617. 7万吨.。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十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十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ed9f503eb14e852459fb5732.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十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一、发动机市场现状:军用一代差距,民用短期难有机会,相比制造,维修周期更长价值更多军用发动机重视推重比,同国外存在一代差距:全球能够自行生产军用喷气发动机的只有美、英、俄、法、中这5个国家,中国的水平落后于这4个国家。
目前中国的现役三代机数量众多,正处于从第三代向第四代战机、五代机过渡的关键过程中,美国的现役主力机种是第五代飞机,俄、英、法、日等国则是以第四代为主。
在今后的5-10年中,歼-10、歼-16、歼-20、运-20与直-20系列仍将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公司目前生产与在研的发动机将会持续为第四代战机提供动力。
但是在航空领域,飞机的设计制造一般需要15-20年,发动机要20-25年。
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很长,通常新一代发动机的预研工作往往在型号研制之前大约10-15年就开始了。
因此,世界上航空技术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着手实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预研计划。
目前我国发动机与国外最先进水平整体落后一代甚至更多,虽然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近年来奋起直追,但仍需要面对国内外长达20年技术差距。
我国军用发动机与美国差距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民用发动机,更重经济性和安全性,我国大涵道比涡扇仍在研制,短期难有机会:对于军用航空发动机而言,推重比、可靠性、工作稳定性和燃油消耗率是最重要的4个指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升限、任务载荷和机动性。
但是民用发动机更加看重经济性、安全性与高可靠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涡扇发动机逐渐取代涡喷发动机,现已成为民用大型干线客机和新型支线客机的主要动力。
经过40年的发展,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性能、经济型、安全可靠性、噪声和污染排放等指标均有了很大进步。
现役的主流民用航空发动机主要有CFM56、PW6000、GE90、Trent800等,整个国际市场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
我国在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方面,目前正在研制的推力在12-15吨级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A,专门为C919量身定做。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34f2f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5.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保证飞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技术瓶颈。
然而,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向国际市场迈进。
一、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提升过去,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动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进口。
然而,自从2015年起,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大力推进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并逐步实现了重大突破。
2016年,中国成功试飞了C919大型客机,该机型搭载的是CFM56发动机,而2021年,C919已经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涡扇15发动机。
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也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国内企业的崛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离不开国内企业的积极参与。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代表,中国航发、中航发、哈尔滨东安等公司,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中国航发是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也是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主体之一。
中航发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老大”,其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
哈尔滨东安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后起之秀”,其成功研发出的WJ-6C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国内企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逐渐崛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国际市场也开始逐步拓展。
目前,中国航发、中航发等企业已经开始向国际市场推广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产品。
2019年,中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客机ARJ21,搭载的就是中国航发生产的发动机。
此外,中国航发还在与俄罗斯联合研制中俄大型远程客机CR929,并将为该机型提供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研发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如技术壁垒、资金投入等问题。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中国航空工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5daf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航空发动机是飞机完整飞行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它是一些最复杂、最漂亮、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品之一,同时也是机械工业领域内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制造、应用管理等全过程都需要高度技术精湛、团队合作协作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工科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现状1. 燃烧室燃烧室是航空发动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当前,我国在燃烧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其中,高速、高温和寿命是我国燃烧室研究的重点,而研究成果更是优秀。
例如,近几年在我国研究得到的面积燃烧室,体积燃烧室和复合燃烧室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均有一定的成果。
2. 涡轮涡轮是用于驱动压气机和整个发动机的旋转机构,同样也是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涡轮的研究方面,当前国内主要关注点是增加导叶等方面。
例如,我国的一些机构利用复合材料构件来制作铁氧体电磁管,形成了旋转电磁场,达到了涡轮旋转的效果,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和功率。
3. 压气机压气机是将大气中的空气加压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的核心部件,生产高压气流以驱动整个发动机工作。
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涡桨叶片的研究,这是压气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涡桨叶片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叶片的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叶片的耐高温性、强度和刚度,二是优化叶片结构,使其在受到大气压力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加速。
4.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因其所代表的航空发动机巨大设计挑战而备受关注。
这些系统包括激波强化器、燃气轮机和访问钵等等。
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故障是围绕重要辅助系统的磨损和老化问题进行的。
三、发展现状1. 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快速、高效、经济的同时提供足够的保障,如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是飞机发动机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精度测试和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以确保连续80万小时以上的持续运行,以及对发动机最坏的“机型”和“设计点”进行测试和验证。
中国航空发动机维修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行业提升空间大
![中国航空发动机维修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行业提升空间大](https://img.taocdn.com/s3/m/27dcf83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6.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维修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供需结
构失衡行业提升空间大
显示,航空发动机维修是对航空发动机进行的检查、保养和修理工作,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大类,其中不定期维护工作又分为飞行前和飞行后两种。
航空发动机维修工作分类
近年来随着出行需求增加,中国民用飞机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达6795架),再加上军机数量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快速积累(2020年达3260架),国内航空发动机维修需求快速增多。
除飞机数量增多外,军机飞行强度和动作难度加大导致换发、维修时间缩短,也是航空发动机维修行业驱动因素之一。
近年来中国军队进一步强化实战训练质量,发动机循环数有加速消耗趋势,发动机更换、大修时间明显缩短,航空发动机维修需求在中长期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据数据,目前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业务占比最高,占总售后维修费用的45%。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已经有大量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厂家通过了CAAC 标准认可,但在CFM56、PW4000、V2500、RB211、Trent500/700等系列的发动机上,能够进行维修的厂家数量以及维修水平仍稍显不
足,造成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维修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现状,因此行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a974cb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8.png)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自从人类掌握以来,飞行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而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业飞跃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发动机作为航空工业的核心,一直被视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标志。
而我国的航空引擎在短短十年内突飞猛进,飞跃式发展。
2018年,我国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在某些技术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成为航空工业领域的可靠地竞争者。
目前,我国有关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生产、测试等方面的设施和技术已经进入了世界水平。
我国民机发动机目前主要由中国航发、中航发、航发动力等企业生产,并且在技术上已经有所提高。
在推力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如中航发研制的滑环技术在瑞士有一家公司准备购买。
在结构设计方面,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越来越科学,轻量化、高温材料的研发是目前的重点,08年研制成功的波音787搭载的航发动力CF34-10A引擎中,60%以上的件数使用先进的高温合金材料,高温复合材料及复合材料。
而在环保方面,我国航空发动机也在不断发力。
中国航发正在研发生产“绿色发动机”,目前已经研发出“低碳燃烧器”等一系列环保技术产品。
未来,我国航空发动机还将进一步提高其环保性和燃油效率,使其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然而,我国航空发动机同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航空发动机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功特比的发动机技术还需加强;其次,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够大,发动机的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最后,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还相对落后,关键零部件需要从国外引进或借鉴国外的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未来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首先,集中力量研制高性能、可靠的“绿色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握环保的大趋势。
发动机研究报告-发动机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发动机研究报告-发动机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77d6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b.png)
01
发动机行业概述与发展背景
发动机定义及分类
发动机定义
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 船舶等领域。
发动机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发动机可 分为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类型 。其中,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机、柴 油机等。
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1 2
3
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续航里程长等优点,是未来 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动机制造商需要关注氢燃 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寻求合作机会。
抓住智能化、网联化等新技术发展机遇
发动机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发动机的智能化管理和优 化运行,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网联化技术应用
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发动机与车辆其他系统以及外部网络的互联 互通,为发动机故障诊断、远程监控等提供便利。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发动机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 析,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核心竞争力分析和优势资源整合情况评估
技术研发能力
生产制造能力
国内厂商拥有完善的生产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管理, 能够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动机生产。
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如 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技术的应用,缩小了 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品牌影响力
国内厂商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部分品牌已 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为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基 础。
VS
竞争格局
全球发动机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跨国公司 主导,如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这 些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6-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58bc34dd36a32d737581f9.png)
2016-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2016-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出版日期】2016∙【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有关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为了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中国航空产业园发展概述1.1 航空产业园概述1.1.1 航空产业园定义1.1.2 航空产业园产业结构1.1.3 航空产业园建设条件1.2 航空产业园可行性分析1.2.1 产业链价值理论分析1.2.2 产业聚集竞争力分析1.2.3 产业链龙头企业效益1.3 航空产业园发展层次分析1.3.1 纵向产业链构建1.3.2 横向产业链构建1.3.3 企业服务平台构建1.3.4 园区基础设施构建1.4 航空产业园竞争力因素分析1.4.1 资源整合能力(1)城市经济条件(2)区位交通条件(3)政府政策支持(4)产业集聚程度1.4.2 运营管理能力1.4.3 社会经济效益第二章:中国航空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2.1 航空产业园政策环境分析2.1.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解析2.1.2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解析2.1.3 新版《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名录》解析2.1.4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析2.1.5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2.1.6 《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2.1.7 《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指南(2015年度)》2.2 航空产业园经济环境分析2.2.1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2.2 航空航天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2.3 行业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2.3 航空产业园技术环境分析2.3.1 中国飞机制造技术地位分析2.3.2 中国飞机制造模块化分析2.4 航空产业园社会环境分析2.4.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2.4.2 国内工业用地状况分析2.4.3 产业园城区化趋势分析2.4.4 产学研的合作发展分析第三章:中国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分析3.1 航空产业园相关公共设施的特征分析3.1.1 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配套的范畴3.1.2 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配套的作用3.1.3 公共设施配套与产业园相关性分析3.2 航空产业园基础用地规划分析3.2.1 航空产业园用地特征分析(1)区位性(2)集约性(3)兼容性(4)扩张性3.2.2 公共设施配套用地分类(1)经营性配套用地(2)公益性配套用地3.2.3 航空产业园建设用地规划分析3.3 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模式分析3.3.1 公共设施配套区位选择原则3.3.2 设施配套的空间布局模式3.3.3 产业园公共设施与城市设施关系3.4 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实例分析3.4.1 沈阳民用航空产业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3.4.2 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3.4.3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3.4.4 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3.5 航空产业园配套服务设施平台规划分析3.5.1 信息资源平台规划3.5.2 金融服务平台规划3.5.3 研发平台建设规划3.5.4 物流服务平台规划3.5.5 商贸服务平台规划3.5.6 人力资源平台规划3.5.7 政府服务平台规划第四章:中国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发展及定位分析4.1 航空产业园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分析4.1.1 航空发动机特点分析4.1.2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分析4.1.3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运行态势4.1.4 航空发动机的转包业务分析4.1.5 航空发动机行业主要企业分析4.1.6 产业园发展航空发动机效益分析4.1.7 航空发动机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2 航空产业园机载设备产业发展分析4.2.1 机载设备在飞机成本构成中的变化4.2.2 机载设备产业化发展需求分析4.2.3 机载设备行业的运行态势分析4.2.4 机载设备行业主要企业分析4.2.5 产业园发展机载设备效益分析4.2.6 机载设备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3 航空产业园航空材料产业发展分析4.3.1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4.3.2 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4.3.3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3.4 航空材料行业主要企业分析4.3.5 产业园发展航空材料效益分析4.3.6 航空材料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4 航空产业园航空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4.4.1 航空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分析4.4.2 航空零部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4.4.3 航空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4.4 航空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分析4.4.5 产业园发展航空零部件效益分析4.4.6 航空零部件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5 航空产业园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分析4.5.1 航空维修业的发展特点分析4.5.2 航空维修业的服务方式分析4.5.3 航空维修业的集群效应分析4.5.4 航空维修业主要企业分析4.5.5 产业园发展航空维修业效益分析4.5.6 航空维修业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6 航空产业园航空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分析4.6.1 航空教育培训市场需求分析4.6.2 我国民航业人才培训能力现状4.6.3 航空教育培训行业主要企业分析4.6.4 产业园发展航空教育培训效益分析4.6.5 航空教育培训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7 航空产业园航空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分析4.7.1 国内外航空工业旅游发展现状4.7.2 现代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4.7.3 航空工业旅游发展关键要素4.7.4 产业园发展航空工业旅游效益分析4.7.5 航空工业旅游产业园投资实例分析4.8 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发展定位分析4.8.1 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原则4.8.2 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条件4.8.3 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筛选范围4.8.4 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分析4.8.5 航空产业园园区类型定位分析第五章:航空业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及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5.1 航空业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及其相应的产业政策分析5.1.1 美国的航空产业及其产业政策分析(1)美国的航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美国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5.1.2 法国的航空产业及其产业政策分析(1)法国的航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法国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5.1.3 加拿大的航空产业及其产业政策分析(1)加拿大的航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加拿大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5.1.4 巴西的航空产业及产业政策分析(1)巴西的航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巴西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5.1.5 航空业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共性分析5.2 西雅图航空产业园产业发展模式分析5.2.2 西雅图航空产业发展概况5.2.3 西雅图航空产业集群效应5.2.4 西雅图航空产业与城市发展5.3 图卢兹航空产业园产业发展模式分析5.3.1 图卢兹产业发展概况5.3.2 图卢兹航空产业发展概况5.3.3 图卢兹航空产业集群效应5.3.4 图卢兹航空产业与城市发展5.4 蒙特利尔航空产业园产业发展模式分析5.4.1 蒙特利尔产业发展概况5.4.2 蒙特利尔航空产业发展概况5.4.3 蒙特利尔航空产业集群效应5.4.4 蒙特利尔航空产业与城市发展5.5 圣若泽杜斯坎普斯航空产业园产业发展模式分析5.5.1 圣若泽杜斯坎普斯产业发展概况5.5.2 圣若泽杜斯坎普斯航空产业发展概况5.5.3 圣若泽杜斯坎普斯航空产业集群效应5.5.4 圣若泽杜斯坎普斯航空产业与城市发展5.6 航空业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5.6.1 便捷的综合交通5.6.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5.6.3 政府和科技的支持5.6.4 区域专业化的生产第六章:中国重点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分析6.1.1 产业基地发展概述(1)产业基地简介(2)产业基地政策(3)产业基地服务(4)产业基地规划(5)产业基地定位6.1.2 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情况6.1.3 产业基地企业入驻情况6.1.4 产业基地产业集聚效应6.1.5 产业基地最新发展动向6.2 珠海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2.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2.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2.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2.5 产业园最新发展动向6.3 北京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3.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3.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3.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3.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4 长春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4.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4.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4.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4.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5 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分析6.5.1 产业基地发展概述(1)产业基地简介(2)产业基地政策(3)产业基地服务(4)产业基地规划(5)产业基地定位6.5.2 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情况6.5.3 产业基地企业入驻情况6.5.4 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6.6 天津滨海航空城建设发展分析6.6.1 航空城发展概述(1)航空城简介(2)航空城政策(3)航空城服务(4)航空城规划(5)航空城定位6.6.2 航空城产业发展情况6.6.3 航空城企业入驻情况6.6.4 航空城产业聚集效应6.7 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发展分析6.7.1 工业城发展概述(1)工业城简介(2)工业城政策(3)工业城服务(4)工业城规划(5)工业城定位6.7.2 工业城产业发展情况6.7.3 工业城企业入驻情况6.7.4 工业城产业聚集效应6.7.5 工业城最新发展动向6.8 株洲航空城建设发展分析6.8.1 航空城发展概述(1)航空城简介(2)航空城政策(3)航空城服务(4)航空城规划(5)航空城定位6.8.2 航空城产业发展情况6.8.3 航空城企业入驻情况6.8.4 航空城产业聚集效应6.8.5 航空城最新发展动向6.9 宝鸡航空装备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9.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9.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9.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9.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9.5 产业园最新发展动向6.10 成飞航空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0.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10.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10.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10.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11 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分析6.11.1 产业基地发展概述(1)产业基地简介(2)产业基地政策(3)产业基地服务(4)产业基地规划(5)产业基地定位6.11.2 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情况6.11.3 产业基地企业入驻情况6.11.4 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6.11.5 产业基地最新发展动向6.12 江苏蓝天航空航天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2.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12.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12.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12.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13 淀山湖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3.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13.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13.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13.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14 济南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4.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规划(5)产业园定位6.14.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14.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14.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15 广汉航空产业园建设发展分析6.15.1 产业园发展概述(1)产业园简介(2)产业园政策(3)产业园服务(4)产业园定位6.15.2 产业园产业发展情况6.15.3 产业园企业入驻情况6.15.4 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6.15.5 产业园最新发展动向第七章:中国航空产业园重点入驻企业经营分析7.1 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入驻企业经营分析7.1.1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销售渠道及网络(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1.2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及应用分析(3)企业研发与生产能力分析(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1.3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研发实力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5)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1.4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企业运营实力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1.5 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研发实力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1.6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企业研发实力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1.7 陕西华兴航空机轮刹车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研发实力分析(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1.8 中航工业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1.9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研发实力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1.10 中国试飞院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2 珠海航空产业园重点入驻企业经营分析7.2.1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研发实力分析(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2.2 珠海雁洲轻型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研发实力分析(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2.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4)企业研发实力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2.4 珠海市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3 天津滨海航空城重点入驻企业经营分析7.3.1 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业效应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3.2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3.3 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企业组织架构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3.4 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7.4 宝鸡航空装备产业园重点入驻企业经营分析7.4.1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分析(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7.4.2 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5)企业最新发展动向第八章:航空产业园行业投融资与招商分析8.1 航空产业园行业投资分析8.1.1 航空产业园投资风险(1)市场风险(2)经营风险(3)政策风险(4)人才技术风险8.1.2 航空产业园投资规模8.1.3 航空产业园投资动向8.2 航空产业园行业融资分析8.2.1 债务性的融资模式8.2.2 权益性的融资模式8.2.3 其他融资模式8.3 航空产业园行业招商分析8.3.1 企业入园行为分析8.3.2 航空产业园招商环境8.3.3 航空产业园招商定位8.3.4 航空产业园招商策略(1)产品策略(2)价格策略(3)渠道策略(4)促销策略8.3.5 航空产业园招商方式(1)中介招商(2)产业招商(3)网络招商(4)定向招商(5)其他招商方式8.3.6 航空产业园招商案例分析图表目录图表1:航空产业园产业结构图图表2:航空产业园产业分析示意图图表3:航空产业园建设需具备的条件图表4:航空产业园纵向产业链示意图图表5: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点实验室一览表图表6:航空技术扩散到其他产业的实例图表7:航空产业园企业服务平台的内容图表8:航空产业园竞争力评价模块图表9:《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图表10:《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图表11:《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图表12:《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图表13:《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指南(2015年度)》解读图表14:2009-2015年中国GDP走势图(单位:万亿元,%)图表15:2009-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单位:亿元,%)图表16:2010-2015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走势图(单位:亿人次,%)图表17:2010-2015年全民航货邮运输量走势图(单位:万吨,%)图表18:飞机产业模块化合作的优点图表19:航空产业模块化合作的经济效应图表20:2009-2014年我国批准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单位:万公顷)图表21:2014年我国批准国有建设用地结构(单位:%)图表22:2009-2014年各类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单位:万公顷)图表23:2014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单位:%)图表24:2010-2014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及成交价款情况(单位:万公顷,亿元)图表25:2009-2014年各季度主要城市各类型土地成交均价增速走势(单位:%)图表26:2014-2015年我国五大城市成交工业用地面积情况(单位:万平方米)图表27:2014-2015年我国四大重点城市工业用地地面成交价格走势情况(单位:元/平方米)图表28: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图表29: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图表30: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配套的作用图表31: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配套区位选择原则图表32: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配套的空间布局方式图表33:航空产业园公共设施与城市设施关系图表34:沈阳民用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表35: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表36: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表37: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表38:建立航空产业园信息资源平台的对策图表39: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内保税物流中心对保税仓储货物的规定图表40:航空发动机的分类图表41: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特点图表42:飞机制造各部分的价值占比(单位:%)图表43:航空发动机材料结构的变迁图表44:各种航空材料的性能比较(单位:g•cm-3,ºC,105m,cm,10-6K-1,W(m∙K)-1)图表45:航空发动机生产流程图表46:航空发动机的生产供应链图表47: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关系图表48:国际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链主要企业图表49:2012-2022年国际航空发动机市场份额预测(单位:%)图表50: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条主要单位图表51: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运行特点图表52:航空发动机外贸转包的阶段图表53:航空动力外贸转包的航空产品图表54:我国航空发动机企业情况表图表55:机载设备品种图表56:机载设备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图表57:飞机机体和航空发动机材料构成变迁图表58:A350材料比例分析(单位:%)图表59:航空材料行业企业投资机会分析图表60:中国航空维修业的发展特点图表61: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图表62:航空工业旅游发展关键要素图表63: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原则图表64: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原则解析图表65: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条件图表66:航空飞机分解结构示意图图表67: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功能定位图表68:一般航空产业园细分产业定位区域示意图图表69:航空产业园园区类型定位示意图图表70:2005-2014年美国各类通用飞机交付量趋势图(单位:架,%)图表71:美国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图表72:法国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图表73:2006-2014年加拿大通用航空器总数量(单位:架)图表74:加拿大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图表75:巴西航空产业的产业政策特点图表76:航空业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共性图表77:西雅图产业发展特点图表78:图卢兹航空产业发展特点图表79:法国图卢兹航空谷产业集群图表80:蒙特利尔航空产业发展特点图表81:蒙特利尔地区航空产业结构状况图表82: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图表83: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图表84: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园区企业服务内容图表85: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图表86: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发展规划图表87: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空间发展规划图表88: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区位关系图图表89: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部分外资企业名录图表90: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部分内资企业名录图表91:陕西地区航空企业资源状况图表92:珠海航空产业园区位分布图表93:珠海航空产业园投资政策图表94:珠海航空产业园对入园企业的相关政策图表95:珠海航空产业园服务图表96:珠海航空产业园空间发展规划图表97:珠海航空产业园四大区域规划图表98:珠海航空产业园四大区域规划分布图图表99:珠海航空产业园产业定位图表100:珠海航空产业园产业投资导向图表101:珠海航空产业园相关项目发展。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62ec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d.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保障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进行调研,以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1.市场概况2.市场规模根据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总产值达到XX亿元人民币。
其中,民用航空发动机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约占总产值的70%,军用航空以及研究型航空发动机分别占30%和10%。
三、竞争格局1.主要参与者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如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ECC)和中国航发集团有限公司(AVIC)相对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此外,民营企业如中航工业(HTC)也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一定市场份额。
2.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具备政府支持、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AECC和AVIC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尖端技术,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航空发动机。
而民营企业则主要通过技术合作或收购获得相关技术和设备。
3.合作模式在当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模式。
国有企业常常通过技术转移、订单分包等方式与民营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国外企业也常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以便进入中国市场。
四、发展趋势1.发展前景随着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自主创新的不断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预计在未来数年内,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的总产值将继续增长,其中民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技术创新为了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燃油消耗,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除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效率外,还将注重减轻发动机重量和降低噪音水平,以满足航空业对发动机的高性能要求。
3.国际合作五、结论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作为中国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b888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b.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航空业市场发展迅速,航空发动机市场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以提供决策者们对该市场的详细了解。
二、市场概况1.发展阶段: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处于增长阶段,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显著增长。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x%。
3.市场需求:中国航空业快速增长,航空公司对发动机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中国政府也致力于发展民航产业,推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
4.市场竞争:目前,国际发动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推动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进入市场。
三、市场发展趋势1.自主研发: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逐渐加大研发力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一批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以减少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
2.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航空发动机制造商致力于开发更节能、更环保的发动机。
中国市场对此类发动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高性能: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公司对越来越多性能高、重量轻的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也在增加。
4.服务升级:随着航空业对安全性的要求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还需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更新等。
四、市场竞争格局1.国际品牌:包括美国通用电气、洛克希德·马丁、西门子等国际发动机制造商,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先进技术和广泛的客户基础。
2.中国品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积成等企业正在积极投入研发,试图在航空发动机市场上取得突破。
然而,这些企业面临技术积累不足和品牌认可度低的挑战。
五、发展建议1.加大投入:中国应加大对航空发动机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以加快发动机自主研发进度。
2.增强合作:中国企业可以与国际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出版日期】2016∙【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有关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为了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综述131.1 航空发动机的相关概述131.1.1 航空发动机的定义131.1.2 航空发动机的分类131.1.3 航空发动机属“四高”行业14(1)高技术14(2)高投入15(3)高风险15(4)高壁垒161.1.4 航空发动机价值拆分情况17(1)发动机占飞机价值的30% 17(2)发动机生命周期费用拆分18(3)航空发动机部件价值拆分19(4)航空发动机制造成本拆分201.2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综述211.2.1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短板211.2.2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历程分析221.2.3 航空发动机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31.2.4 航空发动机研制上升为国家战略24 1.3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环境241.3.1 航空发动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4 (1)航空发动机行业政策24(2)民航行业发展政策25(3)低空空域管理政策26(4)战略新兴产业政策261.3.2 航空发动机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7 (1)国内GDP增长分析27(2)工业经济增长分析28第二章:航空发动机行业的产业链分析29 2.1 航空发动机的产业链分析292.1.1 航空发动机预研设计分析292.1.2 航空发动机材料加工分析302.1.3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分析302.1.4 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分析302.1.5 航空发动机服务维修分析312.2 航空发动机材料应用分析322.2.1 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市场分析32 (1)高温合金的发展阶段分析32(2)高温合金的应用领域分析32(3)高温合金的竞争格局分析33(4)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需求分析34 2.2.2 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发展分析35 (1)俄罗斯钛合金的发展及应用35 (2)欧美高温钛合金的发展及应用36 (3)欧美俄飞机发动机用钛合金比较36 (4)中国高温钛合金材料发展及应用37 2.2.3 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应用分析39 (1)金属间化合物应用分析39(2)碳/碳复合材料应用分析40(3)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分析402.2.4 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应用分析40 (1)复合材料转子叶片的研究进展40 (2)复合材料在静子叶片上的应用42 (3)新型无限大涵道比发动机研究42 2.3 航空发动机下游行业分析432.3.1 商用航空发展分析43(1)商用航空运输量分析43(2)中国商用运输机队分析44(3)商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442.3.2 通用航空发展分析44(1)全球活塞式飞机产量分析44(2)涡轮机螺旋桨式产量分析45(3)全球公务机生产产量分析46(4)通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462.3.3 军用航空发展分析47(1)中国国防军费支出分析47(2)军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47第三章: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49 3.1 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493.1.1 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概况49 (1)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历程49 (2)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市场规模51 (3)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市场结构523.1.2 主要国家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分析53 (1)美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53(2)英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54(3)法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54(4)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553.1.3 航空发动机公司专利申请情况分析57 (1)通用电气公司专用申请情况分析57 (2)斯奈克玛公司专利申请情况分析61 (3)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专利申请情况66 (4)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专利申请情况71 3.2 全球航空发动机竞争格局分析763.2.1 全球主要航空发动机企业的发展状况76 (1)美国通用电气航空发动机集团761)公司简要概况762)公司经营动向分析76(2)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771)公司简要概况772)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7(3)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781)公司简要概况782)公司经营动向分析79(4)法国斯奈克玛公司791)公司简要概况792)公司经营动向分析80(5)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801)公司简要概况802)公司经营情况分析80(6)俄罗斯莫斯科克里莫夫公司801)公司简要概况802)公司经营情况分析80(7)莫斯科礼炮机械制造生产企业联合体811)公司简要概况812)公司经营情况分析813.2.2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对比分析813.3 全球航空业的需求预测分析823.3.1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分析82(1)全球航线网络演变情况82(2)全球客机市场需求分析82(3)全球客机的交付量分析84(4)全球客机退役趋势分析853.3.2 全球四大飞机制造商经营情况87(1)波音公司经营情况分析871)波音公司经营情况872)波音公司飞机订货量分析873)波音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88(2)空客公司经营情况分析881)空客飞机经营情况882)空客飞机订货量分析893)空客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89(3)庞巴迪公司经营情况分析901)庞巴迪公司飞机交付/订单量分析902)庞巴迪公司在华经营分析913)庞巴迪公司发展动向分析91(4)巴西航空公司经营情况分析921)巴西航空公司经营情况分析921、该公司净利润达到12.03亿雷亚尔(约合5.11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43.8%。
2013年,公司获得净利润8.61亿雷亚尔(约合3.6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2%。
2、巴西航空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922)巴西航空公司在华经营分析933)巴西航空公司动向分析933.3.3 全球客机总体需求量预测分析93(1)全球客机总体需求量预测分析93(2)全球各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941)亚太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952)北美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983)拉美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014)欧洲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055)俄罗斯和独联体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086)中东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117)非洲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14(3)全球各类型客机需求预测分析118第四章: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1244.1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244.1.1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概况分析124(1)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运行态势124(2)航空发动机的转包业务分析126(3)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市场动向1284.1.2 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状况128(1)整机带动发动机需求增长128(2)民机发动机依靠国外进口128(3)非航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大129(4)民用发动机国际合作情况1304.1.3 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状况133(1)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133(2)第三代战斗机及其发动机134(3)第四代战斗机及其发动机135(4)第五代发动机的发展状况1364.1.4 中国研制的主要航空发动机分析136(1)WP14(昆仑)发动机分析136(2)WS9(秦岭)发动机分析137(3)WS10(太行)发动机分析1374.2 中国航空发动机需求状况分析1384.2.1 航空发动机的产业格局分析138(1)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格局138(2)通用航空发动机产业格局140(3)军用航空发动机产业格局1424.2.2 中国各类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143(1)直升机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143(2)轻型战斗机发动机需求分析145(3)教练机发动机需求分析145(4)舰载机发动机需求分析146(5)商用飞机发动机需求分析146(6)四代机发动机需求分析1474.3 中国航空发动机竞争格局分析1474.3.1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市场竞争概况147(1)中国航空航天工业迈入体系竞争时代147(2)世界飞机引擎巨头罗尔斯欲扩大中国研发合作147 (3)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围绕隼式公务机展开竞争148 4.3.2 中国航空发动机区域市场分析149(1)西安航空发动机市场分析149(2)上海航空发动机市场分析149(3)成都航空发动机市场分析1504.3.3 中国主要航空发动机研制企业分析152第五章:中国航空发动机进出口市场分析1545.1 航空发动机进出口综述1545.2 航空发动机出口市场分析1545.2.1 2012年航空发动机出口分析154(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154(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1545.2.2 2013年航空发动机出口分析156(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156(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1565.3 航空发动机进口市场分析1585.3.1 2012年航空发动机进口分析158(1)行业进口整体情况158(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1585.3.2 2013年航空发动机进口分析160(1)行业进口整体情况160(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160第六章: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企业经营分析162 6.1 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研发情况分析1626.1.1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162(1)研究所发展简况分析162(2)研究所研发能力分析162(3)研究所产品结构分析163(4)研究所人才资源分析163(5)研究所经营优劣势分析1636.1.2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164(1)研究院发展简况分析164(2)研究院研发能力分析164(3)研究院人才资源分析164(4)研究院成功案例分析164(5)研究院经营优劣势分析165(6)研究院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1656.1.3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165(1)研究所发展简况分析165(2)研究所研发能力分析165(3)研究所产品结构分析166(4)研究所人才资源分析166(5)研究所经营优劣势分析1666.1.4 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166(1)研究所发展简况分析166(2)研究所研发能力分析167(3)研究所组织架构分析167(4)研究所产品结构分析168(5)研究所人才资源分析168(6)研究所发展战略分析168(7)研究所经营优劣势分析1696.1.5 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170(1)研究所发展简况分析170(3)研究所产品结构分析171(4)研究所人才资源分析171(5)研究所经营优劣势分析1716.2 航空发动机材料加工企业经营分析172 6.2.1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2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72(2)企业营收情况分析173(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74(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75(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76(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176(7)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177(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178(9)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1786.2.2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179(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79(2)企业营收情况分析180(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1(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82(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2(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183(7)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184(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184(9)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185(10)企业发展战略分析1866.2.3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186 (1)研究院发展简况分析186(2)研究院科研领域分析187(3)研究院产品结构分析187(4)研究院人才资源分析188(5)研究院成果转化分析188(6)研究院合作关系分析188(7)研究院发展规划分析189(8)研究院经营优劣势分析189(9)研究院最新发展动向分析1906.3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企业经营分析190 6.3.1 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190(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90(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191(3)企业营收情况分析192(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3(5)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4(6)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4(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196(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196(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197(11)企业发展战略分析1976.3.2 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8(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98(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99(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00(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01(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01(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02(7)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03(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04(9)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046.4 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经营分析2056.4.1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05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05(2)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05(3)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06(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061)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71、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07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08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09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09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106.4.2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1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11(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212(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121)企业营收情况分析212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12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13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13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14(4)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14(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15(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156.4.3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16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16(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216(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161)企业营收情况分析216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17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18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18(4)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19(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19(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196.4.4 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20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20(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221(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21(4)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21(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22(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226.4.5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2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23(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223(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23(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241)企业营收情况分析224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25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25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26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26(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27(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276.4.6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227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27(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228(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28(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29(5)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230(6)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2306.4.7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30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30(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311)企业营收情况分析231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31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32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32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33(3)企业产品结构分析233(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234(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34(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2346.5 航空发动机维修企业经营分析2356.5.1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35(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35(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35(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36(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37(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38(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38(7)企业服务内容分析239(8)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40(9)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41(10)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2416.5.2 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242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4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421)企业营收情况分析242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43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43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43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44(3)企业服务内容分析244(4)企业认证授权情况245(5)维修设施设备分析245(6)企业维修能力分析245(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466.5.3 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24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46(2)企业服务内容分析246(3)企业认证授权情况247(4)维修设施设备分析247(5)企业维修能力分析247(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476.5.4 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248(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4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49(3)企业服务内容分析249(4)企业认证授权情况249(5)维修设施设备分析249(6)企业维修能力分析249(7)企业组织架构分析250(8)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50第七章:航空发动机行业风险分析及前景预测2517.1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风险分析2517.1.1 航空发动机行业政策风险分析2517.1.2 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风险分析2527.1.3 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风险分析2527.1.4 航空发动机行业运营风险分析2537.1.5 航空发动机行业关联行业风险2537.2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分析2547.2.1 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2547.2.2 航空发动机行业最新投资动向2557.2.3 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建议2567.3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预测2587.3.1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58(1)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趋势258(2)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趋势262(3)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2657.3.2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前景展望269(1)航空制造市场发展前景展望269(2)大型飞机市场发展前景展望272(3)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前景展望273(4)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前景展望2747.3.3 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预测分析275(1)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276(2)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276图表目录图表1:航空发动机的分类13图表2: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14图表3: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15图表4:航空发动机行业联合开发成为发展趋势16图表5:国际航空发动机主机制造市场被四家企业垄断(单位:亿美元,%)17图表6: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关系17图表7:民用客机航空发动机价值占比(单位:%)18图表8:军用飞机发动机成本占比(单位:%)18图表9:发动机全寿命周期费用拆分图(单位:%)19图表10:航空发动部件价值拆分(单位:%)19图表11:航空发动部件价值拆分(另一种模式)(单位:%)20图表12:航空发动机制造成本拆分(单位:%)20图表13:美欧国家发动机预研计划介绍21图表14: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历程22图表15:航空发动机的生命周期23图表16:2010年以来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主要政策汇总24图表17:《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25图表18:《关于深化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解读26图表19:2005年以来中国GDP年增长率走势图(单位:%)27图表1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