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地形

合集下载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可以归纳为:
1、中国的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2、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东部为华北平原和华南草原;西部为西北高原、西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

3、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从北到南有五种不同的气候,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4、中国的土壤分布:中国有六种不同的土壤分布,分别是钙质土壤、红壤、粘土土壤、石灰土壤、沙质土壤和砂质土壤。

5、中国的河流特征:中国有两大河流系统,分别是长江河流系统和黄河河流系统,其中长江河流系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超过6000多公里。

6、中国的湖泊特征:中国湖泊较多,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超过4500多平方公里;其次是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

7、中国的资源特征:中国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其资源类型有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8、中国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一般分为九个大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台湾地区和新疆地区。

总之,高中中国地理知识总结,包括中国的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土壤分布、河流特征、湖泊特征、资源特征和行政区划等,为我们了解中国地理景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知识点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中国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

一、中国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多种地形类型。

其中,西部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二、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冲积平原地貌等。

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特有的地貌类型,以喀斯特溶洞和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为代表。

三、中国气候特点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四、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这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因素有关。

五、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中国自然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水资源和农田资源也很丰富。

然而,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

总结: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了解中国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

同时,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对考试也非常重要。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笔记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笔记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笔记知识点总结1、地形概况(1)陆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界线: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盆地。

海拔lOOO米~2000米。

界线:第三级阶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海拔500米以下。

海上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沿北纬320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如何评价中国的地形特点)参见书本88页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弧形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4.43米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参见书本90页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完成下面的空格:省区界线:山脉:(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_________(江西、福建)、_____________(湖南、广东)、____________(四川、陕西)、_________(重庆、湖北)、___________(甘肃、青海)流域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3、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参见书本89页)四大盆地的比较4、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书本89页)5、地震、火山、泥石流1.地震a.位于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b.我国主要地震带: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2.火山a.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

b.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休眠火山。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 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 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边界: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台阶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第二步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海拔2000-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学习方法地形对中国的影响a、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b、河流:中国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导致中国的大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d、水电:梯级交汇处,河流流量差异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我国主要山脉(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行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柱为长白山武夷山;最东边的一排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最高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秦岭是中国南北之间的重要地理边界。

秦岭南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横断山脉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从北向南延伸。

高中地理 中国地形——特点(共77张ppt)

高中地理 中国地形——特点(共77张ppt)

评价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 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 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旅游业 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 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 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 山区优点分析:
五岳:南—湖南衡山;北—山西恒山;中—河南 嵩山;东—山东泰山;西—陕西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 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但以山地33%为多, 高原26%,盆地19%, 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 陵、崎岖高原部分占 三分之二。
黄土高原的窑洞
地坑院
东北 平1原
华北 2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3
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110 °E
A
B
C
D

E
经 110 度
N
F



巴G
山黄土高原谷地
一、中国主要地形区及 分布
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
1、主要山脉
——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东:台湾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

2024年中考地理【中国地形和地势】常考知识点

2024年中考地理【中国地形和地势】常考知识点

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主要有三列①北列为:天山—阴山;②中列为:昆仑山—秦岭;③南列为: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多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三列①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③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分布在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主要有两条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高中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之中国的地形

高中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之中国的地形

山地
定义: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 特点:山体高大,峰峦重叠,坡度陡峻 主要分布地区:我国西南、东南和南部地区 代表山脉:秦岭、大巴山、武夷山、昆仑山等
盆地
定义:盆地是一种四周高、中间低的特殊地形 特点:盆地内部相对平坦,但四周多被高大山脉所环绕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西部地区是盆地的主要分布区域 著名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地质历史与地貌演变
中国地质历史概 述
地层与岩石分布
构造运动与板块 构造
地貌演变过程及 影响因素
外力作用与地貌塑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 包括山、水、森 林、湖泊等自然 景观,具有观赏、 探险、体验等多
种功能。
人文旅游资源: 包括历史古迹、 民俗文化、节庆 活动等,具有文 化传承、教育、 娱乐等多种功能。
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 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地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低、山脉走向等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地势高低、山脉走向等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等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不同地形分布不同的植被类型,如高山草甸、热带雨林等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形分布不同的城市、交通线等,同时地形也影响人类的生产、 生活方式
旅游资源的分布: 中国地形地貌复 杂多样,旅游资 源分布广泛,各 地具有独特的旅
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 利用:中国政府 重视旅游业的发 展,加强旅游资 源的保护和开发 利用,推动旅游
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旅游产业成为重要支柱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矛盾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