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治疗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治疗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治疗效果评价袁媛;陈立勇【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目的探索和推行更加完善的个体化糖尿病饮食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内分泌科住院中老年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人,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入院时给予饮食指导,住院期间患者自主安排饮食。

干预组患者除入院时饮食指导外,住院期间营养医师据病情需求适时调整每日膳食。

结果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各项指标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值(MFBG,三餐后血糖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2hPG、TG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组间比较,FPG、2hPG、M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程个体化饮食治疗有助改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

【总页数】3页(P3-5)【作者】袁媛;陈立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营养科,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营养科,济南 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个性化饮食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J], 李玉霞;汤利萍2.个体化饮食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 [J], 吴晓苏;戴莉敏;谢菲;侯宝霞3.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J], 何广庆4.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处方干预的效果评价 [J], 袁艳亭;刘发林;王竹5.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J], 徐华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疗效评价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疗效评价

水电解质 的补充 , 应注意 补充胶体 , 但 同时适 当利尿 , 以免诱发 A P
并发胰性脑病 , 从而导 致患者 出现意识 障碍 , 本组 中 1 由于仅注 例
意 到 了 DK A的 快 速 补 液 ,d后 患 者 出现 意识 模 糊 , 过 补 充 血 浆 和 3 经 白蛋 白, 适当利尿和脱颅压缓解 。A 再 P的 治 疗 主 要 是 禁 食 , 胃肠 减
声 及 胰 腺 C 及 早 诊 断 治 疗 , 止病 情 恶化 。 T, 防 D A合 并 A K P的 治疗 一 旦 确 诊 ,治 疗 就 有 针 对 性 ,一 般 预 后较
好, 本组 2 3例患者除一例有无症状胰 腺假性囊肿外 , 未引起 明显 的
后 遗 症 。 们体 会 有 DK 我 A的 治 疗 主 要 是 小 剂 量 胰 岛 素 的 持续 应 用 和
【】 2崔丽娟 . 血症对糖 尿病酮症 酸中毒 合并 A 高脂 P的影响 [] 国基 层医药, J. 中 20, ( : 940 0 71 3 4 - 1. 4 )0 [ Y d vD Pt u o i SI u s nhp rm dmi p nra t J .Ci G s 3 a a , i h m n C . se i y e i ie e aceti l j l a— ] c s l is J n
杂 志 ,9 91() 4 — 4 . 1 9 ,42: 4 1 6 1
编 辑/ 苏 利 杜
住 院 2型 糖 尿 病 患者 个 体化 营 养治疗 的疗 效 评价
张 水 娇
( 西 北 海 市人 民 医 院 营养 科 , 西 北 海 5 6 0 广 广 3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我 院 13 2 6例 住 院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个体 化 营 养 治 疗 的 效 果 方 法 对 我 院 2 0 0 6年 1月 1日~ 0 0年 9月 3 日收住 的 13 21 0 2 6例 住 院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实施 个 体 化 营养 治 疗 及 健 康 教 育 , 使 患 者 自觉 遵 守 治 疗 原 则 和要 求 。 果 取 得 比 较 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论 并 结 结 2型 糖 尿 病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的个体化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的个体化

80%
70%
校 正 事后 件每 发 生 率患 者 年 1000 60% 50%
心肌梗死 微血管事件
40%
30% 20% 10%
0%
5 6 7 8 9 10 11 Updated mean A1c (%)
BMJ 2000; 321:405–412.
UKPDS超过10年数据:HbA1c每降低1% 相关并发症风险降低情况

LOGO
三个病例血糖标准比较
餐前血糖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5-7 6-8 7-9 餐后血糖 6-9 8-12 9-13 糖化血红蛋白 6.5-7.0% 7.0-7.5% 8.0-9.0%

LOGO
T2DM的最优化治疗原则
降糖药 二甲双胍 0.5克 每日三次 瑞格列奈 1.0毫克 每日 三次 饮食控制较严格 每日早晚餐后各快走30-40分钟

LOGO
病例2血糖控制标准
餐前 6-8mmol/L 餐后 8-1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0-7.5%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13 Jan;36 Suppl 1:S11-66.
血糖控制目标分层的因素 病程 年龄
心血管并发症情况
降糖药的使用
病例1
张某,男,44岁,身高170cm,体重90kg 1个月前查体发现糖尿病FPG 13.5mmol/L,后自查 餐后2小时血糖 18mmol/L ,近两年查体空腹血糖67mmol/L,未查餐后血糖,HbA1c 9.6%,GA 28.9% 平素经常外出应酬,进食不规律,每周饮酒3-4次,每 次白酒5两左右,吸烟20年,每天20-30支 没有专门运动,上下班开车。

中药治好糖尿病的案例

中药治好糖尿病的案例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案例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包括调理脾胃、清火泻火、滋阴降火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个中药治愈2型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背景患者李先生,男性,54岁,体重80公斤,身高175厘米。

他于3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开始接受西医药物治疗。

然而,在西医药物治疗下,他的血糖控制一直不稳定,经常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

治愈过程第一次就诊李先生在得知中医对于治愈2型糖尿病有一定效果后,决定咨询中医师。

他在当地中医医院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了第一次就诊。

中医师详细询问了李先生的病史、家族病史、饮食习惯等相关信息,并进行了全面的体检。

通过舌诊和脉诊,中医师发现李先生的舌苔黄腻,脉象偏数。

根据李先生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师初步判断他属于湿热内蕴型糖尿病,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师的建议,李先生开始服用由黄连、黄芩、山楂等药物组成的方剂,每日三次,每次20克。

同时,他也需要遵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服用中药一个月后,李先生开始感觉到血糖水平有所下降。

他每天监测血糖并记录下来,在一个月内的记录显示,他的空腹血糖从最初的8.6mmol/L下降到6.2mmol/L。

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李先生的血糖水平进一步稳定,他不再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

他的体重也有所下降,从80公斤减少到75公斤。

治愈结果经过半年的中药治疗,李先生完成了对2型糖尿病的治愈。

他再次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内(4.0-6.1mmol/L),其他相关指标也都正常。

结论这个案例表明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通过调理脾胃、清火泻火、滋阴降火等方法,中药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在治愈2型糖尿病方面还需要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西医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研究和治疗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独特魅力。

一、整体观念: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注重整体观念,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具体而言,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1. 阳虚阴盛:中医认为,糖尿病多见于阴虚阳亢的体质。

因此,治疗糖尿病的重点在于滋阴清热,平衡阴阳。

通过中药调理,可改善机体功能,减轻病情。

2. 脾胃失调:中医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视脾胃为“后天之本”。

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着脾胃功能紊乱的问题,因此治疗糖尿病要从调理脾胃入手。

中医会选用一些能健脾和胃的药物,以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代谢水平。

3. 肝肾阴亏:在中医理论中,肝肾为人体的重要脏腑。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肝肾阴虚的情况,因此治疗需重视肝肾的调理。

中医通过药物和针灸等手段,促进肝肾的阴精生成与补充,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二、个体化治疗: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即辨证施治。

中医医师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糖尿病证型和相应的治疗原则:1. 阳虚证:表现为体虚乏力,手脚冰凉,腰腿酸软等。

治疗原则是益气固表,选用补气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来调理机体,提高阳气水平。

2. 阴虚证:表现为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等。

治疗原则是滋阴清热,选用润肺养阴的中药,如玄参、麦冬等来滋养阴液,降低血糖水平。

3. 湿热证:表现为口苦口干,尿频尿急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选用泻火消肿的中药,如茯苓、车前子等来清热解毒,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4. 脾胃虚弱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

治疗原则是健脾和胃,选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如党参、山药等来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代谢水平。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长期的药物、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管理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不畅和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可以达到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原则。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阴不足、阳有余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养阴、益肾、温阳、利湿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除了中药治疗外,针灸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一些具体的针灸治疗案例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代谢和临床症状。

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等方法。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局限性。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优势,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在于饮食、运动和监测血糖。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摄入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

在运动方面,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健康。

在监测血糖方面,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可以达到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卫生院、村卫生所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卫生院、村卫生所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起病较为缓慢,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在多年之后才被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乏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医学在对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脾胃失调表现为消化功能不良、体内湿气与脂肪代谢紊乱等。

中医学将2型糖尿病分为多个亚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并分析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定义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会展望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接着,阐明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该部分将重点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将介绍2型糖尿病的定义,包括其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

然后,将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方式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结论,该部分将总结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044-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044-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44-2型糖尿病个体化
治疗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策略选择
答案详见:
1、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药物是通过()来达到降糖目的
A、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B、促进胰岛素分泌[正确答案]
C、改善胰岛素抵抗
D、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E、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2、口服降糖药中,DPP-4抑制剂是通过()来达到降糖目的
A、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B、促进胰岛素分泌
C、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正确答案]
D、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E、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3、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考量的因素中不包括的是()
A、并发症及合并症
B、体重控制[正确答案]
C、血糖控制
D、职业特点
E、方案尽可能简单
4、下列关于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中的个体化策略描述错误的是()
A、个体化教育/饮食/运动/血糖监测
B、告诉患者“边界”在哪里
C、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正确答案]
D、个体化的规律的生活方式
E、血糖监测的意义:什么时候该测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摘要】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倡导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患者,其认为需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亚组人群的不同情况进行考虑,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立足于之前的各项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控制和管理2型糖尿病的基础就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其在预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和延缓糖尿病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血糖控制目标;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在对数量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一刀切式”的治疗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没有对患者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并发症、病程、年龄、基因型和表现型等异质性进行充分地考虑。

所以,在对患者实施多重风险因素干预的过程中,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对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特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亚组人群的具体情况为根据对血糖控制目标进行设定,有效地控制心血管风险,并且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1.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的依据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基础就是血糖控制。

相关研究[1]表明,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早期强化控制血糖具有密切关系。

在大血管并发症方面,该研究中的强化治疗组具有下降的心肌梗死发生率,然而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针对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随访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水平。

结果证明,通过早期强化治疗能够长期降低微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分析该研究的长期数据,可以发现,患者在经过强化治疗并且实现最终血糖达标之后具有更低的总死亡率和较高的心血管获益。

综上所述,早期强化控制血糖能够降低远期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对尽可能早的优化代谢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另外某一项干预研究[2]中所有的入选研究对象都是具有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或者具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该研究证实了通过强化降糖的方式能够使微血管并发症得以显著降低,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肾病的发生率,然而却没有证实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通过强化降糖方案得到有效地控制。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糖尿病,在中医的范畴里被称为“消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达到控制血糖、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主要涉及肺、胃、肾等脏腑。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若肺燥津伤,则口渴多饮;胃主腐熟水谷,若胃火炽盛,则多食易饥;肾主藏精,为水脏,若肾阴亏虚,则尿多而甜。

此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因素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以口渴多饮为主,中消以多食易饥为主,下消以多尿为主。

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分型,如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等。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中药治疗(1)阴虚燥热型:表现为口渴多饮、烦热多汗、多食易饥、舌红苔黄、脉细数等。

常用方剂有白虎加人参汤、消渴方等,常用中药有知母、石膏、麦冬、天花粉、生地等。

(2)气阴两虚型:表现为口渴多饮、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常用方剂有生脉散、玉泉丸等,常用中药有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山药等。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尿频量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黧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等,常用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不能一概而论。

2、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有肺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蔬菜、粗粮,少吃辛辣、油腻、甘甜之品。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作者:裴宏来源:《糖尿病天地》2017年第02期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迅猛,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常见的多病因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典型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已不常见,多见于肥胖者。

祖国医学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现今逐步以分期辨证的理论代替“三消”分治的观点,将其三期论治。

一期为前期患者多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多无“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

属于现在“治未病”范畴,患者可通过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加以调整。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常辩证选用玉女煎、消渴方、白虎人参汤、竹叶黄芪汤等,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延缓糖尿病进展。

二期为进行期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这时消渴病已经形成,但此时尚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此期的病机特征是“阴虚化热”,再加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伤,导致阴虚燥热、肝郁化热、湿热困脾、热伤气阴等证候,常辩证选用黄芪汤、增液承气汤、生脉散、柴胡疏肝散等。

三期为并发症期患者多出现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心前区闷痛、头晕健忘、神疲乏力、肢体疼痛、手足麻木、肌肉萎缩、下肢及颜面浮肿、性欲减退或阳痿、闭经等,甚至出现严重心功能紊乱、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其主要病机特征是气虚血瘀、经络闭阻,可逐渐出现皮肤、肌肉、血脉、筋骨、五脏六腑等各种病变。

此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在这里不加讲述,其中,中医治疗多采取调整脏腑、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平衡阴阳等治疗法则,常辩证选用六味地黄汤、肾气丸、鹿茸丸等,并配以活血祛瘀药物,既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无壅腻之弊,常选当归、丹参、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田三七、赤芍、郁金、地龙、水蛭、三棱、莪术、酒大黄、毛冬青、益母草、鬼箭羽等,同时辅以针灸、推拿、内服、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法,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少患者。

传统的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调理,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糖尿病患者通过中医治愈的案例,以此展示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与作用。

案例介绍患者背景患者李先生,男性,50岁。

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导致他在40岁时被确诊为糖尿病。

病情分析医生检查发现,李先生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高血压等并发症。

他的血糖控制不佳,长期服用西药,但效果不明显。

为了改善他的病情,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李先生的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消瘦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认为,他的病属于气阴两亏型糖尿病,且肝胃湿热。

中药调理1.清热利湿药:黄芩、黄连等药物,能够清热利湿,缓解湿热带来的不适。

2.益气养阴药:首乌、黄精等药物,能够改善气阴两亏的情况,增强体力。

3.补脾健胃药:党参、白术等药物,能够调理李先生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

4.清热解毒药:连翘、金银花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肝胃湿热的症状。

饮食调节1.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李先生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目标,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

2.合理搭配主食:主食以粗粮为主,搭配适量的蔬菜和蛋白质食物。

3.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膳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避免单一营养不足。

4.避免高糖高脂食品:李先生需尽量避免高糖高脂的食品,如甜品和油炸食物。

运动调理1.有氧运动:中医建议李先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2.气功练习:中医还建议李先生可以尝试一些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养生等,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

治疗效果与讨论经过数月的中医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

他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体重也有所下降。

他的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李先生不仅得到了对糖尿病的控制,还改善了他的整体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李留霞
关键词: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086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3)-01-0162-02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综合内科(商丘47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现在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

我们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医特色的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和辨证论治思路,现总结如下。

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口干、乏力等,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北大医学院高妍教授说:“糖尿病一旦发生,病情不可逆,任何治疗只能延缓进程,
但IGT 阶段(糖尿病前期)不一样,尽管这时也表现为糖耐量受损,但它是不稳定的,可以进退
[1]。

”说明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会使糖尿病发展
的必然进程发生逆转,
甚至能治愈。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及使其康复的关键,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素体肥胖(尤其腹部肥胖)者、中老年人出现阴虚征象的易感人群,应接受中西医监测,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1.1
生活方式干预
至于早期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三
点:一是体育运动,
二是控制饮食,三是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调整饮食,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
多食绿色蔬菜;适当运动以减轻体重5% 10%,可每周至少150min 中等强度(如步行)体力活动。

1.2
辨证论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
“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
龟甲、旱莲,一以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

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阳是也。

至于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则有六味之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

斟酌变通,斯诚善
矣”[3]。

胸膈热郁证:症见胸膈烦热、胸闷,兼见汗出,失眠纳差乏力,大便干结等,治则:清泄郁热,方选栀子豉汤合玉女煎加减。

热盛津伤证:症见出汗,心烦口渴等。

治则: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症见烘热汗出、心烦,兼见眠差纳呆等,治则滋阴清热,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2糖尿病期
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消瘅”、“消渴”等范

[4]
,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症状,发展至中晚期
可能出现
“三多一少”,此时属“消渴”范畴,病久则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确诊糖尿病的患者,
治疗时首先根据其体质分为肥胖型或者消瘦型,再根据糖尿病发展的郁、
热、虚、损4个主要阶段,以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治疗。

2.1
注重个体化诊疗
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
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
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这也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将药物的特异性用于改变病症的偏性,则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个体化医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医在治疗疾病上辨证施治的个性化。

糖尿病患者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要考虑诸多问题:肥胖型还是消瘦型;糖尿病期还是并发症期;病情在何阶段;郁、
热、虚、损辨证分型如何?在治疗上,不同的患者对药物反应也是不同的。

根据患者不同辨证,应选用不同的方药、不同的剂量进行治疗。

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中医疗效,保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2.2
辨证诊治
首分胖瘦,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核
心病机为中满内热,
治疗应清热泄火、苦寒直折,并注重消膏降脂化浊以治肥。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转为消渴阶段,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注重虚实并治。

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因禀赋不足,体质薄弱,加之因
·
261·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3.Vol 28.1
情志抑郁日久,化火伤阴,或长期生活方式不规律,起病即见消瘦,故消瘦型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虚胃热,主要为阴分有热、气阴两虚,治疗以补虚清热为主。

与肥胖型糖尿病不同的是,消瘦型糖尿病不仅不需要减轻体重,而是需要增加体重至正常范围。

随着病情进展,消瘦型糖尿病亦逐渐转为消渴,进入消渴阶段后,其病机、治法及预后与肥胖型糖尿病一致。

卫生部1993年制订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规定的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血瘀气滞”。

不过这些论点只能是消渴病发展至某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辨证特征而已,也可以说它是基本病机的延伸,是病情转化和演变的结果。

例如,病程的早期为阴虚,中期为气阴两虚,而晚期为阴阳两虚和血瘀气滞。

我们应以变通观加以分期辨证,在谨守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具体地把握住病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特定病机,准确地制定施治法则,不失时机地促进和解决基本病理变化。

无论胖或瘦,1型糖尿病均分为“郁、热、虚、损”4个发展过程,消瘦型病理中心在脾肾,治疗原则主要有清气凉营、益气养阴、苦酸制甜等。

①郁的阶段多见情绪抑郁,胁肋胀满,喜太息,脉弦等,辨证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方用四逆散加减。

②热的阶段多见面赤、口渴、多汗、舌红、脉洪大等,辨证属气分热盛,治以清气分热,方用白虎汤加减,若见心烦、眠差,兼口渴、便干、舌红少苔等,辨证属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

若更年期患者见盗汗烘热、心烦不寐等,治以育阴清热敛汗,方用当归六黄汤加(煅)龙骨、(煅)牡蛎等。

③虚的阶段多见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等,辨证属气阴两伤,治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方用生脉散加减。

④损的阶段,肝肾阴虚证多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腰膝酸软,兼见视物模糊,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以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证:多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兼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或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脉沉细无力等,治以滋阴补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脾肾阳虚证:多见腰膝酸冷、夜尿频,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脉沉细迟等,治以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理中心在胃肠,治疗原则主要有开郁清热、调理肠胃、活血通络、苦酸制甜等。

具体辨证可在消渴型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宽中除满、开郁清热、清热泻火,清热化痰、温中祛寒,清热益气生津,益气养阴清热诸法。

3并发症期
肥胖型与消瘦型2型糖尿病日久均可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多见于糖尿病患者的“虚、损”阶段,治疗时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并发症病变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或有飞蚊症、眼干眼痛,基本病机为肝肾不足,血瘀痰凝,目络失养;治以补肝肾、活血化瘀明目,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周围神经性变:症见手足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络脉瘀阻,治以养血活血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肾脏病变:早期可见尿微量蛋白,夜尿多,小便多泡沫,基本病机为久病入络,肾络受损,治以活血通络,补肾固精,方用肾气丸加减,若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则为脾肾阳虚,治以温阳降浊,方用大黄附子汤加减。

肌肤甲错:主要表现为皮肤色暗粗糙甚至呈鱼鳞状脱屑,基本病机为络脉虚损,失于濡养,治以养血补益,破瘀通络,
方用大黄虫丸长期服用以缓攻。

胃轻瘫: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餐后饱胀,基本病机为寒热虚实错杂,胃失和降,治以健脾和胃降逆为主,方用苏连饮、小半夏汤加减。

日久脾胃虚寒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治以温中健脾,方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4全程通络
消渴(糖尿病)发病常与血瘀有关。

《血证论·发渴》篇说:“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

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是以发渴。

可以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

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亦可致血瘀。

因此,糖尿病治疗既着眼于“糖”,更着眼于“络”,强调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络,从发现那一天起即应给予活血通络的药物,防治并发症。

早期病轻,多用桂枝丹参等辛温通络;中期多用鸡血藤、夜交藤、地龙、水蛭等活血通络,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晚期既有痰瘀阻塞络道,又有络脉损伤,因此,常攻补兼施,多用龟甲(炮)、穿山甲等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络道,处方用抵当汤,
大黄虫丸等加减。

参考文献
[1]王成果,杨希森.试论糖尿病从脾论治[J].新中医,1997,(7):7.[2]徐晓宁.肥胖与糖尿病犹如孪生兄弟[J].健康报,2001:9.
[3]张伯臾,董建华,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1985:25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本文校对:王宏修收稿日期:2012-06-08)
·
361
·
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2013.Vol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