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杀菌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液体纯牛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液体纯牛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液体纯牛奶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液体纯牛奶是一种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因其方便食用和营养丰富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旨在对液体纯牛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市场规模近年来,液体纯牛奶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液体纯牛奶在全球范围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液体纯牛奶消费市场之一,其市场规模也显著增长。

消费需求液体纯牛奶的消费需求主要源于对营养健康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和天然营养的需求日益增长。

液体纯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饮料,满足了当代消费者对于便利和健康的双重需求。

品牌竞争液体纯牛奶市场存在着激烈的品牌竞争。

知名乳企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部分新兴品牌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

渠道分布液体纯牛奶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服务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液体纯牛奶。

此外,线下实体店面的渠道也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便利店的份额在城市中迅速增长。

市场趋势液体纯牛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和功能性: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将持续增加,对功能性产品的需求也将增长。

2.定制化和个性化: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和定制化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液体纯牛奶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3.电商渠道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液体纯牛奶企业应加大对电商渠道的开发和运营。

4.品牌建设和营销: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将成为液体纯牛奶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面临的挑战然而,液体纯牛奶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价格竞争:由于市场上液体纯牛奶品牌众多,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利乐瞬时超高温灭菌技术让液体食品快速发展

利乐瞬时超高温灭菌技术让液体食品快速发展

利乐瞬时超高温灭菌技术让液体食品快速发展超高温瞬时灭菌于1949年随着斯托克装置的出现而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灭菌装置。

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其实就是鲜奶加工处理的一种灭菌工艺,通过将鲜奶在135℃-140℃处理4-10秒,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常温牛奶可以保鲜很久会让很多市民怀疑是不是在里面添加了防腐剂,其实不然。

利乐利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创新的无菌加工技术以及无菌包装,可以使得鲜奶即使不在冷藏条件以及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更长的保质期,市民们可以放心饮用。

利乐是一家提供食品加工与包装的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50年来,利乐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食品行业的积极参与者。

安全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支柱,共同促进了利乐的成长。

在1972的时候,利乐进入了中国市场,从此打开了中国液态食品快速发展的局面。

利乐对中国的改变,还包括它对乳品巨头的帮助。

伊利是利乐在中国的关键客户,它曾是服务于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一家小公司,由于鲜奶的保质期比较短,如果想要从北方将牛奶运输到南方就不得不花上高额的低温运输费用,此外也无法保证不添加防腐剂的牛奶能够在保质期内安全送达。

因此,伊利一直在寻找能够将质优价廉的本地牛奶运输到全国各地的方案。

而利乐的出现则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乐通过运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将乳品和包装进行了高温灭菌,同时利乐所生产的由纸、铝、塑六层复合纸组合而成的无菌包装也能够有效的阻隔外界的空气、光线,避免内容物遭到外界因素的污染而发生变质,真正实现了“北奶南调”的梦想。

利乐公司一直以来都着眼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引进中国,积极推进生产服务的本地化进程,在中国液体食品包装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巴氏消毒灭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巴氏消毒灭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巴氏消毒灭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技术的发达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巴氏消毒灭菌技术便是其中一项先进的消毒技术。

一、巴氏消毒灭菌技术简介巴氏消毒灭菌技术(Pasteurization)是由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和降温的方法,杀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通常情况下,巴氏消毒灭菌技术用于牛奶、果汁、啤酒和葡萄酒等液态食品的消毒。

巴氏消毒灭菌技术是把液态食品加热到60-95°C的一定温度下,持续加热30分钟到1小时之间,然后快速降温至4°C以下。

这样做将可以杀死很多细菌和病毒,例如沙门氏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霉菌等。

虽然这项技术不能完美的消灭所有细菌和病毒,但是它可以大大减少不良的细菌和病毒的数量,提高食品的质量和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增长。

二、巴氏消毒灭菌技术的分类根据处理液态食品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巴氏消毒灭菌技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低温长时间法被称为LTLT,其处理方式是在加热过程中将液态食品加热到61.5°C,处理时限是30分钟。

2. 高温长时间法被称为HTST,其处理方式是将液态食品加热至至少71°C,处理时限是15秒钟。

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杀死恶性细菌和病毒。

3. 超高温法被称为UHT,其处理方式是将液态食品加热至135°C,处理时限是2-4秒,然后迅速冷却。

三、巴氏消毒灭菌技术的应用1. 保鲜食品的生产:在生产鲜奶和其他鲜食品的过程中,巴氏消毒灭菌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细菌的增长,低温长时间法在延长鲜奶的保存时间方面效果更好。

此外, UHT技术可以将各种食品保存在常温下,防止食品变质和变味。

2. 医药行业:巴氏消毒灭菌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例如在制造血浆和疫苗等制品中,必须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以确保安全。

3. 饮料行业:果汁和饮料等饮料的生产需要时常使用巴氏消毒灭菌技术来保持其健康标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液态奶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

液态奶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

液态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液态奶的定义与分类液态奶是指经过巴氏消毒或超高温灭菌处理后的牛奶,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和更好的口感。

根据脱脂程度的不同,液态奶可以分为全脂液态奶、低脂液态奶和脱脂液态奶。

二、液态奶产业的现状1.市场需求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液态奶因其方便、安全、易保存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据统计,液态奶的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行业发展稳定液态奶产业在国内已经有着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渠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液态奶企业也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3.企业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液态奶产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大液态奶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推出新品种、新口味、新包装等多种营销手段,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三、液态奶产业发展对策1.加强品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设并强化自身品牌形象是企业树立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注重包装设计、进行品牌推广等方式,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2.开发新产品随着人们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的增加,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儿童市场推出含有双钙、锌等营养素的儿童液态奶,以及针对中老年人群体的添加了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特殊配方产品等。

3.扩大销售渠道液态奶企业可以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与电商评台合作开拓电商市场。

可以积极开发线下渠道,与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进行合作,提升产品的销售覆盖范围。

4.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液态奶企业可以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

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产品进行全程可追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微波 液体杀菌技术

微波 液体杀菌技术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1. 引言微波液体杀菌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且环保的食品杀菌方法。

它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液体食品,通过温度升高和微波场的作用,迅速杀灭其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波液体杀菌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2. 原理微波液体杀菌技术的原理基于微波辐射对水分子的作用。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 MHz至300 GHz之间。

微波辐射能够引起水分子的振动和摩擦,使水分子内部的分子摩擦产生热量。

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受到微波辐射时,其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导致液体整体温度的升高。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中,液体食品被置于微波辐射场中,微波辐射能够迅速加热液体食品中的水分子,使其温度升高。

微生物在高温下会受到破坏,从而被杀灭。

此外,微波辐射还能改变液体中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和代谢过程,对微生物产生直接的杀菌作用。

3. 应用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饮料和果汁饮料和果汁是常见的液体食品,也是微生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可以快速杀灭其中的细菌和酵母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3.2 牛奶和乳制品牛奶和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也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同时保留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3.3 汤和调味品汤和调味品中常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需要进行杀菌处理。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可以快速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保持产品的风味和口感。

3.4 医药领域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在医药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制备注射液、口服液和眼药水等药品,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发展前景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杀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微波液体杀菌技术具有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乳品加工过程中灭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乳品加工过程中灭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乳品加工过程中灭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乳品加工是保证乳品安全和延长保质期的关键环节。

而在乳品加工过程中,灭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保证乳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灭菌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的常见灭菌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灭菌技术的发展历程灭菌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乳品加工行业面临许多卫生和安全问题。

最早的灭菌方法是采用高温杀菌,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可能导致乳品的质地和口感变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灭菌技术逐渐应用于乳品加工中。

二、常见的乳品灭菌技术1. 高温处理:高温处理是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乳品灭菌技术之一。

通过将乳品加热到高温,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确保乳品的安全。

然而,长时间高温处理也会对乳品的营养成分造成损失。

2. 超高温处理:超高温处理是一种比高温处理更严格的灭菌方法。

乳品在超高温下加热,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和微生物,同时保持乳品的质地和口感。

超高温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类乳品的加工中。

3.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在乳品加工中,紫外线灭菌被用于对空气和设备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污染。

4. 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是一种较新的灭菌技术。

通过将乳品置于高压环境中,可以杀灭微生物,并保持乳品的质地和口感。

高压灭菌技术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但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品灭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未来乳品灭菌技术的一些发展方向:1. 低温灭菌技术:传统的高温处理和超高温处理会对乳品的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损失。

未来的乳品灭菌技术可能会朝着低温方向发展,以减少对乳品品质的影响。

2. 微波灭菌: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具有强大的温度升高能力。

微波灭菌技术在其他食品加工中已经得到应用,将来有望在乳品加工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 生物灭菌技术:生物灭菌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细菌进行灭活。

2024年液体牛奶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液体牛奶市场前景分析

液体牛奶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液体牛奶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其市场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液体牛奶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日益关注,液体牛奶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液体牛奶市场的全球销售额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超过5%。

预计在未来几年,液体牛奶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3. 市场驱动因素液体牛奶市场的增长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健康与营养,液体牛奶作为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饮品受到青睐。

•便捷性和可持续性:液体牛奶易于携带和保存,并且包装材料可回收利用,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追求。

•产品创新的推动:市场上不断涌现新口味和不同功能的液体牛奶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 市场挑战与风险尽管液体牛奶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与风险:•竞争激烈:液体牛奶市场的竞争对手众多,各大品牌在产品品质、价格和市场营销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功能的液体牛奶需求多样化,市场需要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原材料成本上涨:液体牛奶的生产依赖于牛奶原材料,原材料成本波动会对产品价格和利润率产生影响。

5. 市场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液体牛奶市场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增加品牌差异化:液体牛奶品牌将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特色和品牌故事来增加差异化,吸引消费者。

•拓展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液体牛奶需求不断增长,企业将加大在这些市场的推广和渠道建设。

•引入新技术:未来可望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例如高压灭菌、超高温灭菌等技术将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鲜期。

6. 结论综上所述,液体牛奶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便捷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以及不断创新的产品都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挑战也需要企业加以应对。

某地液态奶技术资料

某地液态奶技术资料

某地液态奶技术资料液态奶是指通过乳制品加工工艺,将生鲜牛奶或羊奶进行脱脂、杀菌、冷却等一系列处理步骤后,制成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产品。

液态奶具有长保质期、易于储存和运输等特点,是现代化奶制品行业中重要的产品之一。

下面将介绍某地的液态奶技术资料。

1. 原料准备:某地的液态奶主要以生鲜牛奶为原料,而生鲜牛奶的质量直接影响液态奶的品质。

因此,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确保选择新鲜、优质的牛奶作为原料,同时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过滤,以确保原料无杂质。

2. 脱脂处理:某地的液态奶一般是通过脱脂工艺处理后制成的。

脱脂有助于减少奶脂含量,使液态奶更适合于长时间储存。

在该工艺中,首先将原料牛奶进行高速离心分离,分离出奶油和乳清。

然后,通过控制分离机内部的速度和温度,将奶脂含量降至需求水平。

3. 杀菌处理:杀菌是液态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消灭牛奶中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某地的液态奶一般采用超高温灭菌(UHT)技术,将牛奶加热至高温85-100摄氏度,保持1-2秒钟后迅速冷却。

这种高温短时间处理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同时尽量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

4. 冷却和包装:在杀菌处理后,液态奶需要进行充分的冷却,以便降低温度并保持新鲜。

在某地,一般使用板式冷却器或直接注入冷却水的冷却方式。

冷却后,液态奶将被输送到包装机械中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瓶、纸盒和纸箱等。

5. 储存和运输:某地的液态奶制品在包装完毕后,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

一般采用冷链运输方式,将液态奶保持在恒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在储存和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止异味的侵入,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某地的液态奶技术资料包括原料准备、脱脂处理、杀菌处理、冷却和包装,以及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制得高质量、长保质期的液态奶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续)6. 质量控制:在生产液态奶的过程中,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态乳灭菌方法

液态乳灭菌方法

新疆农业大学饮料工艺学新品研发题目: 液态乳灭菌方法姓名: 韦奇才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 082班学号: 0840312712010年12 月26 日新疆农业大学摘要:食品的灭菌技术是运用各种手段,灭杀食品自身污染的、从食品包装容器带入的、加工与调配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和设备引入的以及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微生物,从而保持食品品质并达到一定保藏期的一种技术。

本文对液态乳灭菌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液态乳灭菌技术应用前言液态乳杀菌的主要目的确保食品安全灭菌能杀死一些对热敏感的致病菌和一些菌的代谢毒素等,确保产品的饮用安全。

延长保质期灭菌可以杀死存在于牛乳中的微生物或其孢芽、灭活牛乳本身的酶或微生物代谢酶产物,还能抑制脂肪的自身氧化,还能避免牛乳的快速稀奶油化。

几乎所有液态乳制品的生产都需要热处理。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微生物和使酶失活,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决定于热处理的强度,即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但热处理也会给乳带来负面影响。

如褐变、风味变化、营养物质损失、抑菌剂失活等。

一般来说,灭菌的方法很多,在液态乳生产中多采用的事热处理方法。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步杀菌、巴氏杀菌和灭菌。

巴氏杀菌的目的是杀死致病菌营养体。

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所有可能导致产品变质的微生物,使产品能在室温下储存一段时间。

灭菌乳可分为两大类,即保持灭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

保持灭菌乳是采用传统的灭菌方式,加工条件通常为105~~120℃,时间10~~70min。

现广泛采用的事二次灭菌生产的保持灭菌乳。

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通过升高灭菌温度和缩短保持时间也能达到灭菌效果,就是现在的超高温灭菌,加工条件通常为135~~150℃,时间1~~10s。

最常见的巴氏杀菌液态乳制品为纯牛乳,灭菌液态乳制品包括灭菌的纯牛乳、咖啡稀奶油、搅打奶油、巧克力风味乳和酸性含乳饮料等。

灭菌技术根据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加热灭菌技术、化学药剂灭菌技术、辐射灭菌技术、过滤除菌法以及加热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灭菌技术等。

液态奶的未来趋势

液态奶的未来趋势

液态奶的未来趋势
液态奶的未来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高,液态奶的个性化需求将会增加。

例如,有机奶、植物奶、低脂奶等特殊类型的液态奶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 创新产品的出现:液态奶的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商将不断推出新的创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添加了功能性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的液态奶产品,或者是可以定制口味和营养配方的液态奶产品等。

3. 技术提升和包装创新:液态奶的生产工艺和包装技术将会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例如,利用高温短时间杀菌技术可以更好地保留奶制品的营养成分;采用更环保的包装材料和设计,提高产品的储存稳定性和便捷性。

4. 渠道和销售模式变革:随着电商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液态奶的销售模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渠道随时随地购买液态奶,同时品牌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更加直接和密切的互动。

总之,液态奶的未来趋势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技术和包装的提升,同时适应新的销售渠道和消费模式。

液态乳制品发展史

液态乳制品发展史

液态乳制品发展史液态乳制品,是指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水或其他液体成分,使其呈现液态状态的乳制品。

液态乳制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奶制品。

最早的液态乳制品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当时的埃及人已经开始将牛、羊、驴等动物的奶制成奶酪和酸奶等液态乳制品。

这些液态乳制品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被用于祭祀和药物制备等方面。

在古代文明时期,液态乳制品的制作方法主要依靠自然发酵。

人们通过将动物奶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让其自然发酵产生乳酸菌等微生物,从而使奶变酸,制成酸奶等液态乳制品。

这种制作方法简单原始,但由于受限于自然条件和工艺技术,生产规模有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液态乳制品的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开始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实现了液态乳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此时的液态乳制品主要是鲜乳、酸奶和奶酪等。

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液态乳制品的种类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人们开始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质量,并通过改良配方和加工工艺,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液态乳制品。

例如,粉状奶制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用到高品质的液态乳制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液态乳制品市场不断扩大。

人们对液态乳制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鲜乳、酸奶和奶酪等传统产品,还包括各种功能性乳制品、乳饮料和乳制品配料等。

液态乳制品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也为乳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液态乳制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创新,液态乳制品从简单原始的制作方法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化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液态乳制品市场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和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未来,液态乳制品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更多选择。

巴氏杀菌法概念

巴氏杀菌法概念

巴氏杀菌法概念巴氏杀菌法概念巴氏杀菌法是一种常用于牛奶等液态食品消毒的方法,由英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9世纪末发明。

该方法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有效地杀灭了其中的细菌,从而使食品保持长期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一、巴氏杀菌法的原理1.1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细菌是一种微生物体,其生长和繁殖速度非常快。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细菌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

1.2 杀菌原理巴氏杀菌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加热将液态食品中的细菌全部杀灭。

当液态食品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中的细胞组织会被摧毁,从而使细胞内部产生变化并失去活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分子开始变性,并失去其原有结构和功能。

当温度达到100℃时,大部分微生物都会被杀死。

1.3 杀菌后的冷却巴氏杀菌法中,液态食品在加热后需要进行冷却。

这是因为加热过程中,液态食品的温度会升高,如果不进行冷却,那么细菌可能会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再次繁殖。

因此,在杀菌后需要对液态食品进行充分的冷却。

二、巴氏杀菌法的步骤2.1 原料准备巴氏杀菌法需要使用新鲜的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作为原料。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清洗,并将其放入专用容器中。

2.2 加热将容器放入加热设备中,并将温度逐渐升高到80℃以上。

此时,细菌开始死亡并失去活性。

2.3 冷却在加热完成后,需要对容器进行充分的冷却以防止细菌再次生长和繁殖。

一般来说,冷却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

2.4 包装经过杀菌和冷却后的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可以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卫生和清洁。

三、巴氏杀菌法的优点3.1 延长保质期巴氏杀菌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细菌,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这种方法可以使牛奶等液态食品在常温下保存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3.2 保持营养成分相比其他消毒方法,巴氏杀菌法对液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影响较小。

由于加热时间较短,绝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够得到保留。

3.3 安全性高巴氏杀菌法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消毒方法。

灭菌乳的发展趋势

灭菌乳的发展趋势

灭菌乳的发展趋势
灭菌乳是经过杀菌处理的乳制品,具有较长的货架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

以下是灭菌乳的发展趋势:
1. 健康倾向: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消费者对天然、营养丰富和无添加剂的食品需求增加。

灭菌乳不仅具有乳制品的营养成分,还通过杀菌处理杀灭了细菌和病毒,从而提供更安全的乳制品选项。

2. 创新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灭菌乳产品,如低脂、低糖、高蛋白和添加不同口味的乳制品。

这些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需求。

3. 包装技术:灭菌乳的包装技术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货架寿命和便利性。

例如,采用无菌包装技术可以确保产品在不经过冷藏的情况下保持新鲜和安全。

4. 市场扩大:灭菌乳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和便利的食品的需求增加,推动了灭菌乳市场的增长。

5. 进口与出口:灭菌乳是可以进口和出口的产品。

一些国家在本地市场上生产灭菌乳,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些进口和出口贸易促进了全球灭菌乳市场的发展。

总之,灭菌乳市场正在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包装技术的改进和市场的扩大,灭菌乳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态奶杀菌技术的发展。

液态奶是各种微生物的优良培养基。

在其生产过程中,原料乳、半成品、成品都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液态奶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乳酸菌、霉菌三大类[62]。

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Eshrichia)、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素(Enterobacter)、萨雷氏菌属(Serratia)、变形菌属(Proteus)等共30多种[63]。

其中有许多菌属能引起伤寒热和痢疾,有的能引起菌血症、脑膜炎,有的能引起生殖道、呼吸道和伤口感染。

乳酸菌包括乳链球菌、乳酸球菌、肠球菌、乳酸杆菌等,有的则用于奶油、干酪的发酵剂,但对于液态奶来说过多的乳酸菌会使得奶品变味、粘稠,使得保质期缩短。

霉菌中有毛霉、曲霉、青霉根霉等大多数有害,少数如娄地青霉等则作为凝乳霉应用于工业生产[62-65]。

杀菌的目的一是确保产品安全,杀死有害细菌或对其代谢毒素灭活;二是延长保质期。

传统的方法有巴氏消毒和超高温(UHT)杀菌,其目的首先是杀死引起人类疾病的所有微生物,其特点是微生物杀灭效果好,实施容易,但破坏了鲜乳的口感。

新型杀菌技术则有微波杀菌和电场杀菌(PEF),其中微波杀菌也是利用微波至热原理与传统杀菌效果没多大区别。

电场杀菌则是利用脉冲高压放电产生高强度电流在短时间内杀死微生物,其机理是在细胞膜建立起电子交换,当电压超过临界值时导致细胞膜紊乱,引起细菌死亡,也有的细菌因电击穿导致死亡。

电场杀菌的优点是杀菌后可以避免食品因加热导致能量损失、也不会引起食物感官和理化指标的变化。

液态奶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

课题关心的是液态奶在储运和在货架上摆放后是否变质超过相关标准规定的问题,引起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杀菌不彻底、储运不当导致微生物滋生。

所以这里只单论奶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发展情况。

微生物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及生化反应,虽然新的微生物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但还是以这些方法为基础,辅以现代传感技术来进行检测。

现代生物技术在奶品检验中的应用有:快速酶促反应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免疫学方法检测抗原或抗体,如抗血清凝集技术、乳胶凝集技术、荧光抗体检测技术、采用抗体致敏的SPA检测(即协同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测试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性微生物,如核酸探针可以检测因无法培养、不能作生化鉴定、不可观察的微生物产物以及缺乏诊断抗原等方面的检测(如肠毒素),还可以检测同食源性感染有关的病毒(如肝炎病毒)等。

[1]Phua Samuel T. G.; Davey Ken R. Predictive modelling of high pressure (<= 700MPa)-cold pasteurisation (<= 25 degrees C) of Escherichia coli,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three liquid foods[J].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07, 46(5): 458-464[2]Marathe Sandhya A, Chowdhury Rebecca, Bhattacharya Rahul; Direct detection ofSalmonella without pre-enrichment in milk, ice-cream and fruit juice by PCR against hilA gene [J]. FOOD CONTROL. 2012,23(2): 559-563[3]Wiemer Dorothea, Loderstaedt Ulrike; von Wulffen Hinrik Real-time multiplex PCR for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Salmonella, Shigella and Yersinia species in fecal samp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1,301(7): 577-584[4]Shao Yanchun, Zhu Shengmei, Jin Cuicui; Development of multiplex 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FLP (mLAMP-RFLP) to detect Salmonella spp. and Shigella spp.in mil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11,148(2): 75-79[5]He Yang; Liu Honglu, Xian Mengjun;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aphylococcusaureus in raw milk by hybridization to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0 ,9(15) :2284-2289[6]Riyaz-Ul-Hassan Syed, Syed Saima; Johri Sarojini; Application of a multiplex PCR assayfor the detection of Shigella, Escherichia coli and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 coli in milk [J]. JOURNAL OF DAIRY RESEARCH. 2009,76(2) :188-194[7]Wang Deguo, Yang Lijie, Huo Guicheng; Development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 (LAMP) method for detecting food-borne Shigella in raw milk [J].MILCHWISSENSCHAFT-MILK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09,64(3): 264-267 [8]Quigley Lisa, O'Sullivan Orla; Beresford Tom P.;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analysing the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raw milk and raw milk chee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11, 150(2-3): 81-94[9]Chebenova-Turcovska Viera, Zenisova Katarina, Kuchta Tomas; Culture-independent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raditional Slovakian bryndza chee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2011,150(1): 73-78 [10]Nagel Orlando, Molina Pilar, Althaus Rafael; Microbial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Antibiotic Residues in Milk [J].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 YSIS .2011, 19(3):369-375[11]Justice-Allen A.,Trujillo J, Goodell G.; Detection of multiple Mycoplasma species in bulktank milk samples using real-time PCR and conventional culture and comparison of test sensitivities [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11,94(7) :3411-3419[12]Foddai Antonio, Strain Samuel, Whitlock Robert H.; Application of a Peptide-MediatedMagnetic Separation-Phage Assay for Detection of Viable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to Bovine Bulk Tank Milk and Feces Samples [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1,49(5):2017-2019[13]Nagel O. G., Molina M. P.; Althaus R. L Optimization of bioassay for tetracycline detectionin milk by means of chemometric techniques[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1, 52(3) :245-252[14]Cao Zhaozhen, Lu Shengxin, Liu Jinting; Preparation of Anti-Lomefloxacin Antibody andDevelopment of an 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f Lomefloxacin Residue in Milk [J]. ANAL YTICAL LETTERS .2011,44(6) :1100-1113[15]Lorusso V., Dambrosio A., Quaglia N. C;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x PCR for RapidDetection of Verocyto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il O26 in Raw Milk and Ground Beef [J] .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1, 74(1):13-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