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汇编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2010-2011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10-2011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②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这句词的意思是,在这即将别离的时刻, 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忧愁 (2分,解说词句,要点:“醉”、“解除 忧愁”)。 作者借醉解愁,突出了离愁之重,表达了 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2分,解说主旨,要点:“离愁之重”、 “深厚情谊”)。
②本诗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请结合诗句 说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②本诗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请结 合诗句说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4分)
②要点: 八年外放、一再受挫、饱经颠沛的沉郁感慨; 得到面陈素志机会、看到实现理想希望的兴 奋; 岁月蹉跎、壮志难酬、前途渺茫的沉痛哀伤。
朝阳一模
眼儿媚 无名氏 •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 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 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 ②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4分) 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衔木筑巢, 甘于平庸,只为私利的形象,(1分) 与不畏艰难,立志填海的精卫形象(1分)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出(1分,“对 比”“反衬”“衬托”皆可)精卫的伟大, 表达了作者意志坚决,坚毅不拔,为理想勇于献 身的追求。(1分) 【评分参考】 ①鹊燕形象解说1分。②精卫形象解说1分。 ③艺术手法1分。④分析主旨1分。⑤意思对即可。
石景山期末泊 公 安 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八年 前,诗人曾经乘船经过湖北公安入蜀,在北临秦 关的前线任职并参与战事。但不久便被调往成都, 后又免职。淳熙五年,诗人又被起用,不久奉诏 到临安廷对。此诗便是诗人赴临安途中所写。

北京市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含答案)【优选】

北京市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含答案)【优选】

北京市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含答案)【优选】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赵令畤春风试手先梅蕊,①姿冷艳明沙水。

不受众芳知,端须②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雪后燕瑶池③,人间第一枝。

【注】① (pīng):光润而美的样子。

②端须:只该。

③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起句奇绝。

“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颂。

B. 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

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

C. 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

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 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

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

【答案】(1)B(2)①通过直接描写梅花的外在来表现它的清高幽独。

“姿”写梅花美丽的姿容,“冷艳”写花色,“清香”写花香,暗指它清幽高洁的气质。

②通过环境的衬托来表现梅花的高洁。

“明沙水”是梅花生长的环境,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环境,凸显了梅花的高洁。

“雪后燕瑶池”一句想象瑰丽,瑶池高远华美,加上“雪后”修饰,营造出一种幽冷的氛围,烘托出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仙姿”。

③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梅花的清高孤绝。

上片第三、四句以梅花与百花对比,写梅花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却与高洁的月亮约定日期来做伴,突出了梅花的高洁。

【解析】【分析】(1)B选项“先扬后抑”错误,此处应该是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陆游《卜算子•咏梅》曾写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不愿与百花争艳却遭来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写得极为美丽又清高孤绝。

而此词的作者却说“不受众芳知”,梅花孤高的气势削减了,仿佛还有了一丝落魄的哀伤。

专题04 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

专题04  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

专题04 诗歌鉴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2022·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的“客路”和“行舟”,点明诗人正漂泊在外,既呼应题目中的“次”,又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以“平”“阔”写出了长江潮水上涨、江面开阔的景象,以“正”“悬”写出了小舟顺着和风、挂帆而行的景象。

C.颈联写江上日落、黑夜降临和江上春来、旧年已过的景象,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新事物在旧事物灭亡后诞生。

D.尾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写诗人希望北归的鸿雁捎一封家书到自己的家乡洛阳,传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2.古代诗歌中还有许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如“①____,①______”也表达了这种感情。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3.(2022·北京房山·七年级期末)下面是小明同学在进行“爱国诗”积累时所做的笔记,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1)请将“作者简介”部分补充完整。

①(姓名)_____,①(朝代)_____。

(2)在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选择插图时,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张图片。

请帮他选择恰当的一幅,并根据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3)通读三首诗后,小明发现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之情。

请任选一首,结合相关诗句说明理由。

(2022·北京门头沟·七年级期末)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5.《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本诗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写出了诗人李白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专项300练】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专项300练】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

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

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

(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

《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

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北京市2021-2022年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项

北京市2021-2022年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项

北京市2021-2022年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项(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①下列对本领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画出暮春世界的漂亮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宋·刘子翚《海棠花》)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睿《都城春日》)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表达。

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许多于150字)(10分)10、①【答案】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要紧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

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

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假如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

2020-2024五年高考题汇编-语文北京卷专题03 诗歌鉴赏(解析版)

2020-2024五年高考题汇编-语文北京卷专题03 诗歌鉴赏(解析版)

专题03 诗歌鉴赏试题简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马诗二十三首(选四)李贺其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①,谁为铸金鞭。

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十催榜②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三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③买骏骨,将送楚襄王④。

注释:①韂:披在马腹两侧用来逗挡泥土的一种马具。

②榜:船桨。

③堆金:《战国策》载郭隗谓燕昭王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④楚襄王:清人王琦曰:“夫襄王者,未闻有好马之癖。

”11. 下列对四首诗的依次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一言骏马脊上有钱形花纹,奔跑起来如踏烟云。

B. 其五描写壮丽的塞外风景,想象骏马驰骋的画面。

C. 其十写项羽自刎之后,乌骓马临风哭泣,怀念故主。

D. 其十三写侠客千金买马,拜谒明主,实现人生价值。

12. 下列对四首诗的整体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四首诗借“金鞭”“金络脑”“宝玦”等多种马具,衬托马的形象。

B. 四首诗多处使用“谁”“何”等,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情感表达。

C. 四首诗都是五言绝句,句句对仗,典丽精工,将咏物、咏史熔于一炉。

D. 四首诗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现“诗鬼”之才。

13. 清人王琦评论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请结合以上诗中表达这三种情感的诗句,分别说明作者如何“借题抒意”。

【答案】11. D 12. B13. 示例:①“美”,《其一》前两句表面上赞美了马的外形及奔驰时的雄姿,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满腹才华、抱负远大的感慨。

②“讥”,《其十三》中,写侠客重金购马,却赠给不好马的楚襄王。

借此表达了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讽刺。

③“悲”,《其一》中的“无人”与“谁为”,《其十》中乌骓马失主后的临风哭泣,都露出诗人对骏马的怜惜,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叹”。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02年-2023年北京卷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解析+课件126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02年-2023年北京卷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解析+课件126张
[诗歌鉴赏·2002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登鹳雀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 临胜地,后废毁。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诗歌鉴赏·2003北京卷]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①—②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
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

(内容)

(写法)

(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a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对人的思念;b都流露出物 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a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b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北京卷历年诗歌鉴赏题解析分析

北京卷历年诗歌鉴赏题解析分析

第一问两个要点: 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 精神品德、内在特点; ②批判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德特征, 仅作了外形描写。〔1个要点1分〕。
其次问3个要点: 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 清幽、高洁;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 莲的素洁、清雅; 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 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德。 答出①或②中的1个即得2分,答出③得1分。
这首诗既描写了红梅迟开、花色浅红的自然特征,又赐予红梅以少女的某些性情, 形神俱备,情感细腻。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赐予了她不与众花争
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忧,而是含蓄地表达了
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
归。
*
①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年轻,
令人震惊。
*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年轻,
令人震惊。
×*
是日惊秋老——这一天突然觉察已经到了暮秋季节,不
志存恢复。
*
[译诗]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觉察已经到了晚秋季节,不免心
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情怀唯
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我且把自
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

【专项300练】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

【专项300练】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寄岑参(节选)①杜甫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注】①天宝十三年秋,长安一代“霖雨积六十余日”,关中大饥,农田淹没,“稼穑不可救”,诗正作于此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九日”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诗歌中的“东篱菊”“醇酎”“黄金花”等意象紧扣时令特点,但是又因霖雨积日而无法花满衣袖,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失望。

B.诗歌前四句中,“出门复入门”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急切又无奈的心理;“思君令人瘦”句与“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似,以形貌肖像的变化表现诗人思念情深。

C.第五至八句中,前两句写出诗人独坐家中心绪纷乱,饭食颠倒的生活状况;“寸步曲江头”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距离之短,却无法到曲江相见友人。

D.九至十二句中,诗人由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推己及人,表达了对百姓苍生的同情和感叹,体现了杜甫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情怀。

(2)诗歌中“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句围绕“雨”写景抒情,相当巧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运用了夸张和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写出了眼前雨水之大,想象中高山仿佛要被雨水冲走,变成一片汪洋。

②借写雨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

【解析】【分析】(1)D项,“九至十二句中,诗人由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推己及人,表达了对百姓苍生的同情和感叹,体现了杜甫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情怀”中“九至十二句中,诗人由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推己及人”赏析有误。

九至十二句“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意思是“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答案汇编课件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答案汇编课件

2017年
以宋词《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为鉴 赏对象,考查了语言、技巧和情感等 方面。
2010-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答案解析概览
2019年
以宋词《苏幕遮·燎沉香 》为鉴赏对象,考查了 意象、意境和情感等方
面。
2020年
以唐诗《登鹳雀楼》为 鉴赏对象,考查了语言 、技巧和情感等方面。
2021年

2011年
以宋词《青玉案·元夕》为鉴赏对 象,考查了语言、技巧和情感等方 面。
2012年
以唐诗《春夜喜雨》为鉴赏对象, 考查了语言、意象和情感等方面。
2010-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答案解析概览
2013年
以宋词《菩萨蛮·书江西造 口壁》为鉴赏对象,考查 了意象、意境和情感等方 面。
2014年
赏术语,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诗歌。
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真题的难点和易错点分析
总结词
对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真题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深 入分析。
详细描述
在高考诗歌鉴赏北京卷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和 易错点。例如,对于一些较为晦涩的诗歌,学生可能难 以理解其主题和情感;对于一些艺术手法,学生可能无 法准确识别和描述。此外,学生在解题时也可能会因为 对题目要求理解不准确而导致失分。因此,在备考过程 中,学生应加强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 诗歌鉴赏能力,并熟悉各种艺术手法和术语。同时,学 生还应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以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技 巧。
注意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或拖延而影响备考效果。
注意身体健康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以充沛的精力 投入到备考中。
THANK YOU
强调对诗歌创作背景、诗人情 感和创作手法的理解,要求学 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诗歌鉴赏能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汇编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002年】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6分)登颧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答:【2003年】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6分)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2004年】12.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4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情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5分)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

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2005年】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不同点:【2006年】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

纪:经营(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

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答:【2007年】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7分)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答: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4分)答:【2008年】读下面这首诗成①—③题。

(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答:【2009年】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答: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5分)答:【2010年】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秬秸①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答:【2012年】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