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实务--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3篇)

第1篇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生效条件1. 合同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 合同意思表示真实。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自愿,不得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 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强制性要求。
4. 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1. 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 合同部分无效。
合同中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 合同可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影响1. 合同无效,不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价款、违约责任等。
2. 合同无效,不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就工程价款、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签订的结算协议的效力。
四、结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生效条件、效力认定以及无效的影响,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监管,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实务争议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实务争议一、引言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在实务中频繁发生,涉及合同效力、工程质量、工程价款、工程进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分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的实务争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合同效力争议1. 合同成立与生效建设工程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是纠纷的焦点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成立需要具备要约、承诺、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等要素。
然而,在实务中,往往出现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主体不合法等问题,导致合同效力争议。
解决建议: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应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同主体合法。
同时,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2. 合同无效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
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合同无效往往是由于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公共利益或者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建议: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现合同无效的情况,应及时与合同对方沟通,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三、工程质量争议1. 质量标准争议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是合同约定的重要内容。
在实务中,由于质量标准不明确或者双方对质量标准的理解存在分歧,导致工程质量争议。
解决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质量标准,包括质量等级、验收标准等。
在工程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2. 质量鉴定争议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质量鉴定是解决质量争议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务中,往往出现双方对鉴定机构、鉴定程序、鉴定意见等方面存在争议。
解决建议:选择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质量鉴定,确保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意见客观公正。
在鉴定过程中,双方应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四、工程价款争议1. 工程价款计算争议工程价款是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实务中,双方往往对工程价款的计算方式、计价标准、取费项目等方面存在争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之合同效力问题

近年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数量日益增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量不断增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因此,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维护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同时对于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合同法》及合同法司法解释、《招标投标法》、《民法通则》、《建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等等。
同时还涉及一系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这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等。
上述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于法律及司法解释具有补充作用,填补了了司法实践中法律规定的空缺和遗漏。
建设施工工程合同法律实务之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合同效力问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合同纠纷的常见类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如违约责任的承担、挂靠行为中的管理费的处理等。
我国《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情形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1.《建筑法》第26—29条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情形进行了阐述。
首先,法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我们认为,由于建筑产品是涉及公共产品的特殊产品,为保证建筑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对建筑市场主体规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系列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系列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经常出现,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合同主体资格是施工合同有效性的基础。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条件。
如果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条件,合同效力将会受到影响。
例如,如果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
二、合同内容合法性问题施工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将会受到影响。
例如,施工合同中约定了违反建筑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者约定了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这些内容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三、合同签订过程问题合同签订过程的合法性也是影响施工合同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
如果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合同效力将会受到影响。
四、合同履行问题合同履行是施工合同效力的具体体现。
如果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都可能导致合同效力受到影响。
例如,施工单位未按照约定的工期完成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未按照约定的付款时间支付工程款,都可能构成违约,影响合同效力。
五、合同变更和解除问题施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同变更或者解除的情况。
合同变更和解除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合同约定。
如果合同变更或者解除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合同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涉及到合同主体资格、合同内容合法性、合同签订过程、合同履行以及合同变更和解除等多个方面。
建设施工合同效力问题

建设施工合同效力问题建设施工合同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双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人带来诸多困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建设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
一、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合同主体资格是影响建设施工合同效力的首要因素。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包人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承包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在实践中,合同主体资格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包人未取得法人资格或超越法人资格权限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
2. 承包人未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
3. 承包人挂靠、借用他人资质承揽工程,导致合同无效。
二、合同内容合法性问题建设施工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
合同内容合法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约定的工程范围、规模、标准等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符。
2. 合同约定的工程招投标程序、合同价款、工程款支付方式等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
3. 合同中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三、合同签订程序问题建设施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确保合同效力的重要环节。
合同签订程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未经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如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合同。
2. 合同签订主体不明确,如双方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 合同签订过程中,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未进行招投标、未办理合同备案等。
四、合同履行问题建设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合同履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2. 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如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争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争议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热点问题,涉及合同效力、工程质量、工程款支付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六大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合同效力争议合同效力争议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首要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合同效力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质证书问题:承包人未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所签订的施工合同是否有效?2. 违法分包、转包问题:承包人违法分包、转包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3. 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是否有效?二、工程质量争议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核心内容,也是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
工程质量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验收标准: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及相应的规范或者标准组织验收,但接收建设工程的,如何认定工程质量?2. 质量责任: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施工,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应承担何种责任?3. 质量修复: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修复费用由谁承担?三、工程款支付争议工程款支付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关键环节,涉及合同履行和双方利益。
工程款支付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付款时间: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工程款,应承担何种责任?2. 付款金额: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支付工程款,如何确定付款金额?3. 利息计算:发包人迟延支付工程款,应支付多少利息?四、工期延误争议工期延误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见的问题,涉及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
工期延误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延误责任: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导致工期延误,应承担何种责任?2. 工期顺延: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是否应当顺延工期?3. 违约金计算: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应支付多少违约金?五、违约责任争议违约责任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重要问题,涉及合同履行和双方利益。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争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争议
一、合同的订立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是合同争议的第一步,因为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需明确合同的标的、权利义务、支付方式等内容,这就需要签订双方协商一致的合同。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可能发生的争议包括:合同标的物的确定、价格条款的约定、履约期限的确定、违约责任的约定等。
而这些争议的解决需要建设单位和发包人充分协商,协商一致后再进行合同的签订。
二、合同的履行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也是合同争议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双方在合同履行中难免会出现不同意见,需要及时解决。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可能发生的争议包括:工程质量的合理标准、合同价格的调整、工程变更的处理等。
而这些争议的解决需要建设单位和发包人充分沟通,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协商,最终得到双方的一致意见,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三、合同的修改和终止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修改和终止也是合同争议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修改或终止合同的情况,需要及时协调解决。
在合同修改和终止过程中,双方可能发生的争议包括:合同变更的原因和方式、合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等。
而这些争议的解决需要建设单位和发包人充分协商,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协商,在严格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达成一致意见。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争议包括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修改和终止等方面,这些争议的解决需要双方充分协商,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建设单位和发包人双方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规范合同的履行,避免产生争议,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共同推动建设工程施工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判实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其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纠纷频发。
在审判实务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判实务进行简要阐述。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1.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2. 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3.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中标无效;4. 承包单位将工程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5. 中标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低于成本价;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认定1. 内部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与其下属分支机构或在册职工签订合同,将其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工程承包给其下属分支机构或职工施工,并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的,可认定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
当事人以内部承包合同的承包方无施工资质为由,主张该内部承包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2. 未取得四证”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承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应认定合同无效;但在一审庭审辩论终结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经主管部门予以竣工核实的,可认定有效。
发包人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不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3. 当事人就工程价款计价方法所约定的条款的效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的确定方法虽然与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不一致,但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该约定应认定有效。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处理1. 工程价款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应当依法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计算承包人应得折价补偿款。
2. 工程质量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工程经验收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价款并接收建设工程。
3. 工期延误纠纷: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承包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经常出现争议。
本文将从合同法的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合同生效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主体资格: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当事人应当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合同内容合法: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 合同形式合法: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的除外。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殊生效条件除了满足一般合同生效条件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还需满足以下特殊条件:1. 符合基建程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程序规定。
2. 承包人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承包人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与建设工程相适应的施工资质。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具体问题1. 合同主体资格的认定合同主体资格的认定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首要问题。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通常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当为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若合同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合同效力存在瑕疵。
2. 合同内容合法性的认定合同内容合法性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关键问题。
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例如,违反建筑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规定,合同效力存在瑕疵。
3. 合同形式的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的除外。
若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效力存在瑕疵。
4. 合同履行情况的认定合同履行情况是判断合同效力的重要依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由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本文将探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包括法律规定、合同形式、效力保障等方面。
二、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约定合同条款,并应当遵守并履行合同义务。
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法律上具备了明确的效力。
三、合同形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及为了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性和保障合同效力,建议双方采用书面形式签订施工合同。
书面合同可以更清晰地记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为合同争议的解决提供依据。
四、效力保障为确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和合同履约,我国法律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 合同法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和效力,强制约束双方当事人遵守合同的约定。
2. 法律规定了违约责任和补偿机制,对于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提供司法保障,对于违约行为可以进行判决以保护合同双方的权益。
五、合同效力问题1. 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无效合同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且违反《合同法》规定的合同。
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约定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悖于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合同。
2. 合同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发现合同中约定的某些条款无法履行,或者发生了合同解除的事由,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合同。
3. 合同变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能需要进行变更。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变更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履约。
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为例,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签订了书面合同,并注明了各项施工内容、价格、工期等重要条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理论与实务思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理论与实务思考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合同形式。
它是由建设工程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签订的,用于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工程内容、工期、费用等方面的法律文件。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来探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理论探讨在法律上,合同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约束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各项条款对于合同双方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方违反合同规定时,另一方有权利要求其履行或赔偿。
2. 添加和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双方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同的添加和修改。
在法律上,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对合同进行变更,但必须经过合法、合规的程序,双方必须自愿、平等地达成协议。
3. 禁止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得随意解除。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合同双方一方违反合同义务,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另一方才有权利解除合同。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实务思考在实际工程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以下几个实务方面的问题:1. 合同的具体条款约定不详细:一份良好的施工合同应该对工程的范围、质量要求、工期、价格等方面做出详细的约定,但很多合同在具体条款的约定上过于笼统,导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争议的可能性增加。
2. 履约保证问题: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履约保证。
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施工单位提供虚假保证的情况,甚至有些合同双方对于履约保证的具体要求不明确,导致一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济。
3. 其他约定的执行难题:有些合同在条款约定上并没有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工程质量问题等原因,合同双方对于合同的执行存在一定困难。
这就需要在合同中明确一些灵活、变通的条款,以便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四、结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法律关系的载体,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为可能的争议提供了解决途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往往引发纠纷。
本文将从合同无效的情形、合同效力认定的具体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以下无效情形:1.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2. 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3.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此外,承包人因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与他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也应当认定为无效。
二、合同效力认定的具体问题1. 签订合同时承包人不具备建筑业企业资质,竣工验收时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此类情况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
因为承包人在签订合同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故合同无效。
2.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合同效力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并不当然因为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而无效。
只有当发包人在起诉时取得这些许可证,或者发包人能办而未办,并恶意以未取得这些许可证主张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合同才被认定为有效。
3. 垫资条款的效力及法律关系如何认定?垫资条款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见的条款,其效力及法律关系应根据合同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认定。
一般来说,垫资条款是承包人为了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在发包人支付工程款之前先行垫付资金的约定。
垫资条款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垫资款项应当用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保障;(2)承包人垫资后,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向发包人追讨垫资款项;(3)垫资款项的追讨期限应当明确约定,逾期追讨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合理利率支付利息。
施工合同效力问题

施工合同效力问题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人带来诸多困扰。
本文将从施工合同效力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施工合同效力问题的现状1.违法分包、转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违法分包、转包现象较为普遍。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必须经发包人同意,才能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
否则,即为非法分包。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无视法律法规,采取违法分包、转包的方式进行施工。
2.四证不齐全影响合同效力建设项目中的四证,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是施工合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忽视四证的办理,导致施工合同效力受到影响。
3.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无效情形在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部分当事人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导致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无效情形。
例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招投标领域法律、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违反建筑领域资质管理规定而无效等。
三、施工合同效力问题产生的原因1.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施工合同效力问题难以有效遏制。
2.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缺乏法律意识,对合同效力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无效情形。
3.监管不到位建设项目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部门对施工合同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违法分包、转包现象普遍存在,四证不齐全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概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由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签订的,用于规定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的合同。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合同争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争议解决方式协商解决协商是解决合同争议的首选方式。
当双方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
协商解决的特点是灵活、快捷,并且可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双方可通过面谈、方式等方式进行沟通,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裁决解决裁决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特别适用于当事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时。
裁决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可以约定由某个具有专业背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裁决,或者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官作出裁决。
仲裁解决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由双方自愿选择具有仲裁资格的机构或者仲裁员进行仲裁。
仲裁的特点是效率高、程序灵活,并且有较高的保密性。
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
仲裁的结果一般无法上诉,因此在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员时需谨慎选择。
诉讼解决诉讼是一种通过法院来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
诉讼的特点是公正、公开,由专业法官负责裁决。
诉讼程序相对较为繁琐,时间较长,并且成本较高。
双方需要合法依据和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解决争议的建议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为了减少合同争议的发生并有效解决争议,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1.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应该明确、具体,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述,以减少争议发生的可能性。
2. 详细记录变更和索赔事项:对于合同变更和索赔事项,双方应及时记录,并在变更和索赔的过程中保持书面沟通,以便将来解决争议时有据可依。
3. 进行合同履行监管:建设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对工程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和检查,施工方也应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工程信息和进展情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合同之一,涉及到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
然而,在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合同法的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合同生效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公共利益等。
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言,除了满足上述一般合同生效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特殊条件: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建筑活动主体资格。
2. 符合基建程序。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程序规定,如招投标、施工许可等。
三、合同无效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合同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法律、公共利益等。
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言,以下情形可能导致合同无效:1. 合同主体不具有建筑活动主体资格。
如当事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未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等。
2. 违反国家规定程序与国家批准计划。
如未进行招投标、违反招投标规定等。
3. 转包和分包违规。
如全部工程予以转包、以分包名义转包给第三人、总承包人私自将部分工程分包等。
四、合同有效情形尽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能存在一些看似无效的情形,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合同仍然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以下是一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的情形:1. 签约时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报建手续等,但在审理期间补办相应手续的,合同有效。
2. 签约时未取得土地证,但已审查被批准用地,合同有效。
3. 超过《规划许可证》范围的合同,如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有效。
4. 超越资质缔约,如属于《资质等级标准》规定上浮到建设项目要求相符的等级条件、质量验收合格、结算价款按原约定等级结算时,合同有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问题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确保合同效力的关键在于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
合同的主体资格必须合法。
承包方通常应为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发包方则应为工程项目的所有者或其合法代表。
双方均应具备签订合同的法定能力和权利。
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的范围、质量要求、工期、工程造价、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
这些条款的约定应当合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再次,合同的形式也需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施工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这不仅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也是解决争议的重要依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范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甲方(发包方):_______________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就________________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的施工达成如下协议: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3. 工程规模:________________4. 工程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二、施工范围及要求1. 施工内容:________________2. 施工标准:________________3. 施工期限:________________三、工程造价及支付方式1. 工程总造价:______________2. 付款方式:________________3. 结算方式:________________四、违约责任1. 若甲方迟延支付工程款,应按未付款项的____%支付违约金。
2. 若乙方未按约定时间完成工程,应按延期天数支付____%的违约金。
五、争议解决如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程实务施工合同无效(3篇)

第1篇一、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1. 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当事人因受欺诈、胁迫等情形,签订的施工合同可能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导致合同无效。
2. 违反法律法规:施工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者公序良俗,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3. 缺乏必要形式:施工合同未采取书面形式,或者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备案、登记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4. 超越经营范围:合同当事人超出其经营范围签订的施工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5. 违反招投标规定:在必须进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未进行招投标或者招投标程序违法,签订的施工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施工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1. 合同解除: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
2. 返还财产: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应当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
3. 赔偿损失:合同无效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 追究刑事责任:合同无效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施工合同无效的实务处理1. 依法确认合同无效: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2. 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合同无效带来的纠纷,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3. 依法处理工程纠纷: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应依法处理工程纠纷,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价款等。
4. 重新签订合同:在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可以重新签订施工合同,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总之,在工程实务中,施工合同的无效问题不容忽视。
当事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有效性,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合同无效的处理,应依法进行,以维护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2篇一、施工合同无效的原因1. 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在签订合同时,一方或双方可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导致合同内容与真实意愿不符。
2. 违反法律法规:合同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3. 缺乏必要手续:合同签订过程中未履行相关审批、备案手续,如招标投标手续、合同备案等。
建设工程合同效力争议

建设工程合同效力争议某建筑公司A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由A公司负责开发商的一项商业综合体建设工程。
合同规定了工程的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双方因设计变更和追加工程款项发生争议,开发商拒绝支付追加款项,理由是合同中未明确包含这些变更内容。
A公司则认为,这些变更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双方的口头协议进行的,应当视为合同的一部分。
我们来看合同的书面形式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在这个案例中,双方确实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对于追加的工程款项和设计变更,双方并未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这就涉及到合同的变更是否需要书面形式,以及口头变更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是常有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这些变更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确认,以确保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
如果双方实际上已经按照口头协议执行了变更,且没有产生争议,那么这种实际履行行为也可能被视为对原合同的变更。
我们要考虑的是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
在本案中,A公司已经按照变更后的要求完成了部分工程,开发商也接受了这些成果。
这表明双方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合同进行了变更。
尽管没有书面补充协议,但这种实际履行可以作为合同变更的证据。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证明这些变更是双方共同认可的。
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开发商明确同意了这些变更,那么A公司就很难主张追加款项的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第三方的介入,如监理工程师的证明、施工现场的日志记录等,来证实变更的事实和双方的共识。
合同的效力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真实性等。
如果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一方当事人缺乏相应的资质,这些都可能导致合同效力受到质疑。
当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在本案中,如果双方无法就追加款项达成一致,A公司可以选择提起仲裁或诉讼,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变更的效力,并要求开发商支付相应的工程款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人带来诸多困扰。
本文将从合同法的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生效要件1. 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主体包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它们应当是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2. 合同内容真实、合法。
合同内容应当真实反映双方的意志,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
同时,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3. 合同形式合法。
根据《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此外,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还应当办理备案手续。
4. 合同标的明确。
合同标的应当是确定的、可能的、有价值的,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情形1. 主体不合格。
如合同当事人未取得法人资格、超越经营范围等。
2. 内容不合法。
如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共利益等。
3. 形式不合法。
如未采用书面形式、未办理备案手续等。
4. 标的不能。
如合同标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可能实现等。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1. 合同生效。
当合同符合上述生效要件时,合同即为生效。
此时,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2. 合同无效。
当合同符合上述无效情形时,合同即为无效。
此时,合同当事人无需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但可能需要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3. 合同效力待定。
当合同部分有效、部分无效时,合同效力待定。
此时,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效力进行认定。
五、结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是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法律问题。
对于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严格把握合同生效要件和无效情形,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工程实务施工合同无效

工程实务施工合同无效
合同的签订必须遵循合法、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任何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合同
都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如果合同中包含欺诈、胁迫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
利益的条款,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
或者行为能力受限的人签订的合同通常是无效的。
合同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条款模糊不清,或者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该合同同样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例如,如果合同约定了违
法分包、转包或者未经批准的工程变更等内容,这些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的形式也会影响其有效性。
虽然现代法律规定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
他形式,但是建设工程合同通常要求书面形式,并且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备案。
如果未
按照规定形式签订合同或者未进行必要的备案,合同可能会因此无效。
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双方应当充分表达真实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应该通过欺诈、误导等手段使对方在不知情
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2. 合同应当具备完整的条款,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的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
3.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律
规定的程序进行。
即使合同被判定为无效,也不意味着双方就可以逃避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效
合同所造成的损失,责任方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
在签订合同时都必须谨慎行事,避免因合同无效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点023: 无效情形之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
蔡日海与朱治和、罗艳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5)百中民二终字第24号
基本案情:1、2012年9月25日,朱治和与蔡日海签订了一份《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 2、2012年11月15日,朱治和、罗艳芬向蔡日海出具了一份《欠条》,《欠条》内容为:“兹欠到蔡日海同志工程款 计人民币柒万陆仟伍佰元整(76500元),现限于2012年11月25日前一次性还清”。
当无效。《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审法院认定案由错误,本院予以纠正,本
案案由应定为无效合同纠纷。对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国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2016)新民终403号
一审: 原告蔡日海以被告朱治和、罗艳芬违反合同约定,拖欠工程款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支付工程款、违约金及利息。 一审法院认为:玉凤镇亭怀至能带公路属于田阳县交通运输局2013年安排建设实施的项目,至2012年9月25日被告朱 治和与原告蔡日海签订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时,该公路没有开工建设。被告朱治和没有取得承建该公路资格,采 取欺骗手段与原告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被告朱治和与原告 蔡日海于2012年9月25日签订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造成合同无效,过错责任在于被告朱 治和,应当由被告朱治和全部承担过错责任。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朱治和、罗艳芬共同向原告蔡日海赔偿经济损失。
一审法院认为: 由于广宇公司未能举证证实其受胁迫的事实,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一审法院对此辩解理由不予采信。 双方均应按照《圣水雅阁一期决算协议书》及《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决算协议书》履行各自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江苏广宇 公司认为该两份决算协议书中约定的单价远远低于成本价,并要求对诉争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鉴定,因双方已经对诉争 工程达成了结算协议,对原告(江苏广宇公司)要求对诉争工程的造价进行鉴定的申请不予准许。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蔡日海与朱治和、罗艳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
(2015)百中民二终字第24号
上诉人朱治和与一审被告罗艳芬采取欺骗方式与被上诉人蔡日海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该合同中指向的工程项
目未立项,并不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应
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国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二审:
(2016)新民终403号
基本案情:1、新疆国大昌吉分公司(发包人)与江苏广宇公司(承包人)签订了多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2011年12月18日,双方签订了《圣水雅阁一期决算协议书》及《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决算协议书》; 3、《圣水雅阁一期决算协议书》中载明:乙方承建圣水雅阁小区1#、2#、4#、6#、8#、17#楼,双方同意最终决算 总造价为3913万元,截止2011年12月18日,甲方已付乙方施工款4013万元,即已超付给乙方100万元,因乙方至今 尚未付完民工工资,经市政府出面协商,甲方同意借款乙方350万元作为民工返乡工资款,签订此协议时即终算后甲方 已超付给乙方564万元,双方同意将此超付564万元转到二期作为工程款,双方截止2011年12月18日,一期工程也全 部清算完毕,......,以上10点经双方协商同意作为最终决算,双方再不做另算。以上几点同具法律效果。”;《二期工程 主体工程决算协议书》中载明:”经双方协商:乙方承建圣水雅阁9#、10#、11#楼双方同意由乙方承建三栋楼主体未 封顶,由甲方收回施建,终止原合同协议,达成以下几点:乙方已完成主体工程19260m2,双方确定主体单方造价为 850元/m2,总额为1637万元,直接2011年12月18日甲方已付1234万,再加上一期超付564万,共计付给1789万元, 再承付商品砼170万元,即付乙方1968万。二期决算总造价1637,甲方已超付331万,经双方协商同意此超付款作为 个人借款给候乃青(计息),......,以上几点经双方协商同意作为二期工程最终清算,再不另算。以上几点同具法律效 力。”,
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国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双方争议焦点:两份结算协议书的效力
(2016)新民终403号
一审:
江苏广宇公司在一审中主张该两份结算协议书系被告单方出具,没有经过任何部门测量决算,且原告在受到被告胁迫的 情况下签署了《圣水雅阁一期决算协议书》及《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决算协议书》。
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
关键点022: 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
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
法定合同无效事由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格式条款
免责条款
施工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
根据现行法规之规定,具体包括: 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 (施工合同纠纷解释(一)第一条) 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 的 ;(施工合同纠纷解释(一)第一条) 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施工 合同纠纷解释(一)第一条) 4、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 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 施工合同;(施工合同纠纷解释(一)第四条) 5、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手续; (施工合同纠纷解释(二)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