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检查项目:人类轮状病毒抗体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轮状病毒护理查房ppt课件

轮状病毒护理查房ppt课件

补充水分
03
轮状病毒腹泻易导致脱水,应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可给予
口服补液盐。
喂养注意事项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患儿可继续母乳喂养,已 添加辅食的患儿应遵循由少到多、由 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恢复饮食。
喂养量
根据患儿的耐受能力和营养需求,逐 步增加喂养量,避免一次性过多导致 胃肠负担加重。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 食物,以防再次感染。
心理疏导
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恐惧、焦虑等情 绪,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帮 助患儿保持情绪稳定。
亲子陪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鼓励家长多陪伴患儿,与患儿进行亲 子互动和游戏,以缓解患儿的心理压 力和孤独感。
康复环境营造
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 境,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对患儿心理的 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1
了解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及制定护理计划。
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02
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病史,家族中有无相关疾病患者,以了
解患儿病情及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及饮食情况
03
了解患儿平时生活习惯及饮食卫生情况,有助于分析感染轮状
病毒的原因。
患儿症状及体征观察
发热
观察患儿有无发热,及发热的程度、持续时 间等,以判断感染程度。
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和饮用水的清洁卫生,避免 食用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
疫苗接种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 染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
接种。
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 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与感染者的接
触机会。
02

轮状病毒 ppt课件

轮状病毒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走进轮状病毒
❖ 轮状病毒简介
▪ 轮状病毒(Rota 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 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婴
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
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
次。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
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轮状病毒总共 有七个种编号为A-G。A种最为常见,超过 90%的案例也都是该种造成的。
17
02 抗病毒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进而导致治疗目的。在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分别为
利巴韦林、法莫替丁、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制剂等。
利巴韦林: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病毒的复制起到阻滞作用,进而促进治疗
效果得到实现。
干扰素: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给予
19
04 液体治疗方法
当患上轮状病毒性腹泻后,通常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 水丧失。临床上会出现低钙、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等情 况。因此要及时给予患儿液体治疗,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同时 还要进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 对患儿实施液体治疗时,在治疗内容的选择上需根据患儿的具 体病情进行合理调整:当患儿未存在脱水情况时,应选择口服 补液的方式来预防脱水发生。当患儿存在中度或轻度脱水时, 可应用补液盐对患儿进行脱水纠正。当患儿存在重度脱水时, 需及时应用静脉补液方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状况。
IgA产生。
RV性腹泻的治疗
Text
非免疫机理
通过使小肠的蠕动有效
Text
促进存在体内的沉渣尽
快有效排除,最终加快
Text

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 通信的确切机制是未知的。
20
病程早期出现呕吐,部分患儿呕吐频繁,随即出现 腹泻
典型病例每次大便量较多,呈水样、蛋花样,日 解 10 余次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或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
大便量多、水多、次数多而小便量少
可伴有低热、呼吸道症状,偶有惊厥、脑病、脑
炎、心肌炎、肝功能损害等胃肠道外并发症出现,
足够数量的细胞有完整的钠–糖转运蛋白功能, 并表明轮状病毒不感染所有细胞。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上皮细胞更新加快这可能有 助于口服补液溶液的摄取。
18
轮状病毒感染和 NSP4介导细胞内钙水平可诱导肠道内分泌细 胞分泌5 HT ,激活小肠神经支配小肠, 导致增加肠道蠕动 (图 6)5 HT 是钙依赖性的;
16
小鼠轮状病毒感染的十二指肠组织学。a轮状病毒主要感染成熟的细胞在中间和 顶部的肠绒毛, 荧光标记的轮状病毒抗原蛋白6。b 在肠绒毛的顶部和中部可以观 察到轮状病毒感染, 但隐窝细胞不受影响。
17
NSP4-介导损害的钠-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1,参 与吸收大量的水在生理条件下。
由于口服补液治疗的有效性, 减少的上皮吸收 功能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的作用还不清楚。
2
• 诊断依据?
3
• 诊断:1、轮状病毒肠炎 2、轻度等渗性脱水 3、心机损害?
4
• 病原学鉴别:细菌、诺如病毒等 • 肠套叠 • 颅内感染
5
6
< 5 岁儿童,严重脱水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疫苗, 仍然导致 > 20万人/年死亡, 大部分是在低收入国 家
主要集中在预防和治疗脱水,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止吐药物。
CRP和粪便等炎症标志物 几乎无变化。

轮状病毒ppt课件

轮状病毒ppt课件

病人消毒 隔离
疫苗防御
25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26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27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该疫苗采用轮状病毒减株感染新生小牛肾细胞,经 培育、收获病毒液后加入适宜的甜味保护剂制成。 为橙红或粉红色澄清液体。
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疫苗接种者,隔两周后方
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且疗效得到认可的胃 肠黏膜保护剂为双八面体蒙脱石。该种药物是专家推荐的应用 于小儿RV肠炎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该种药物为一种具有天 然吸附性的土质,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过程中其药理主要表现为 通过对毒素、病原体进行吸附,进而促进屏障作用得到加强, 从而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进行有效抵御,防止病原微生物 的攻击。
方式主要为肌注。该种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法莫替丁及西咪替丁:也是临床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其在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免疫球蛋白制剂:该种治疗方法经济成本较高,且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
副作用还尚未得到明确,较缺乏安全可靠性。
16
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
03 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方法
31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轮状病毒疫苗计划(Rotavirus Vaccine Program)
是一个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疾 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合作计划。
该计划由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资助。目的是借由制 造可以让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降低儿 童因为痢疾而产生的疾病与儿童死亡率。
22
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
09 其他方法
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早先在东南亚用 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 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得了明显的效果。

轮状病毒疫苗PPT课件

轮状病毒疫苗PPT课件

二、轮状病毒疫苗
来源于可在人肠道中增殖的人/或动物的口服 减毒活疫苗株。
国内1种 • LLR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际2种 • RV1疫苗:比利时葛兰素史克公司。 • RV5疫苗:美国默克公司。
LLR疫苗
• 接种对象:2个月-3岁的婴幼儿。
• 接种时间: ①常年均可,不推荐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使用; ②中国建议每年7-10月份; ③3周岁前建议每年接种1次(保护期为1年,最 长不超过1年半)。
流行病学
• 3-5岁儿童几乎都感染 过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51%
• 轮状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严重脱水性腹泻的主要 原因。
• 2008年WHO估计全球约453 000轮状病毒相关性 儿童死亡,占所有儿童死亡5%。
• 中国每年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约1700万,死亡 近4万。
病原学
•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电 镜下完整病毒颗粒如车轮状,故称为轮状病毒。
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 轻度口服ORS。 • 吐泻严重或中度脱水以上需静脉补液。 • 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平衡菌群。 • 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减少腹泻。 • 补锌:促进肠上皮细胞修复。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6
预防
• 提倡母乳喂养,室内通风换气。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 • 将患儿使用过的东西消毒。 • 通过口服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的婴儿中进行,第二剂则在24周龄前接种。
RV5疫苗
• 人和牛亲本病毒株制备5个重配轮状病毒株。 • 每剂含最低病毒滴度为(2.0-2.8)*106感染单
位。 • 5个重配株悬浮于缓冲பைடு நூலகம்和稳定剂中,保存于

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两者均可促进肠道液体分泌
8
临床特点及诊断
• 1.一般表现: • a.潜伏期1~3天 • b.早期有低热和上感症状,多数患儿病初即
发生呕吐,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天 10余次,有的达数十次,量多。大便呈黄 色或淡黄色,有时为白色水样便或者蛋花 汤样便,粘液少,无腥臭味。 • c.病程一般3~7天,少数患儿可发展为迁延 性或者慢性腹泻
用---未能推广)
: • 现阶段 多价疫苗(如四价恒河猴-人类重配RV疫苗,可预防
48%-68%的任何RVE,并预防61%-100%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9
病例分析
(-)病史
患儿,女,1岁2个月,10kg,因“腹泻、发热2天” 在当地诊所就诊。
患儿于2天前出现腹泻,排蛋花水样便6次/日,量中, 不含黏液血丝,伴流涕、轻咳、发热,体温最高39℃, 无寒战、抽搐及意识改变,病初时呕吐胃内容物3次, 食欲欠佳,尿量减少(比平时减少约1/3),口渴。
1.感染的吸收性肠上皮细胞死亡导致区域性 上皮细胞破坏及绒毛变短;
2.被破坏的吸收性上皮细胞很快被来自于隐
窝的细胞所替代,由不成熟的非吸收性的分
泌性细胞所覆盖(无刷状缘、无刷状缘产生
的酶)
6
传统机制
通过一个信号传导系统调节钙 离子转运,从而改变钙离子依 赖的上皮细胞的膜通透性,引 起细胞内钙浓度增高,氯离子
消旋卡多曲
• 该药是脑啡呔酶抑制剂,可通过ENS促进肠道吸收,减轻腹 泻。
18
预防措施
1.一般预防措施:
• 着重在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提倡母乳喂养 • 当地流行时少带婴幼儿去医院及公共场所
2.被动免疫:人母奶特别是初乳中含抗HRvsl较高 3.主动免疫: : • 早期研制 单价口服活疫苗(仅对同株同血清型具有免疫保护作

轮状病毒ppt课件免费全

轮状病毒ppt课件免费全
例和高危人群。
轮状病毒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
轮状病毒感染与营养不良
01
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
育。
轮状病毒感染与肠道疾病
02
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婴幼儿腹泻等肠道疾病,影响肠道健康。
轮状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
03
部分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免疫系统抑制
生长发育迟缓
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使患者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 发育。
轮状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01
02
03
心脏疾病
轮状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心 肌炎等心脏疾病。
中耳炎
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并发中 耳炎,导致耳痛、发热等 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脑 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疾 病,导致头痛、呕吐、抽 搐等症状。
肠炎最常见的血清型。
轮状病毒的传播方式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被感染者的粪便 传播。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轮状病毒感染常常发生。
此外,轮状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但相对较少见。
02
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和影响
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
01
02
03
04
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 腹泻,通常为水样便或稀便, 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和呕吐。
它具有严格的宿主特 异性,主要感染小肠 上皮细胞,引起腹泻 等症状。轮状病毒 Nhomakorabea发现和历史
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 在电镜下从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

人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人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编辑版ppt
9
病原学
VP7是一种糖蛋白,根据其抗原性可将A 组RV分为14个血清型,用Gl~G14表示。 14种G血清型中,A组人RV占有10种。
编辑版ppt
10
病原学
由VP4抗原决定的血清型称P血清型。 VP4的抗原性变异较多,抗原至少有20 种以上,已肯定的有8种主要P血清型。
编辑版ppt
11
1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95%左右的A组人RV感染见于5岁以
下的儿童。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
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感染后可获得较稳
固的免疫力。成年人也可感染发病.特别是护理A
组人RV感染患儿的成年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
者。人群对ADRV普遍易感,但显性感染以21~40岁
的成年人多见。
细胞中制造,而没有构成病毒体的结构。这 六个非结构性蛋白质分别称为NSP1、NSP2、 NSP3、NSP4、NSP5与NSP6。
编辑版ppt
5
病原学
由轮状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12个蛋白质中, 至少6个会与核糖核酸结合。这些蛋白质在轮 状病毒复制时所扮演的角色目前还没有完全 被了解;它们的功用被认为有可能是与病毒体 内核糖核酸的合成与包装相关,或是与将信 使核糖核酸输送至基因体复制现场相关,或 是与信使核糖核酸转译与基因表现调节相关。
编辑版ppt
16
发病机制与病理
RV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
亡。病变细胞脱落,微绒毛变短、变钝。取而代之
的是原位于隐窝底部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由于
上述病变导致小肠功能丧失,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
吸收减少,引起腹泻。另外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功
能障碍时,双糖酶分泌减少,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

轮状病毒ppt课件

轮状病毒ppt课件

毛上皮细胞)正是浸泡在蛋白酶里。其中的胰蛋白酶也是轮状病毒用来降解 VP4 的必用酶。
当病毒基因组还处于双层衣壳的保护环境中时,就利用其RNA聚合酶(包装在
病毒颗粒内)转录病毒mRNA。
通过聚合酶转录的病毒单链mRNA,通过双层衣壳上的小洞进入细胞质。
到新病毒基因组该组装时,一个完整病毒
病毒基因组所需的11条病毒mRNA片 段首先聚拢,然后被蛋白质包被,形成新病毒的内壳。
然后,病毒聚合酶利用每条基因片段产生互补链,形成双链RNA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合成后,再裹上两层衣壳。 新合成的轮状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使病毒死亡或几近死亡。
由于病毒还处于两层衣壳保护状态下时,病毒 mRNA 已开始复制,同时由于病
悬浮于液体中的轮状病毒仍具有传染性,因此病毒可在污染的水源中进行传播。
少到10个轮状病毒颗粒就能引发传染。因此,轮状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很有 效。
轮状病毒在幼儿群体中更具传染性。6~48个月的孩子大多感染过轮状病毒。
A组轮状病毒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潜伏期一般为2天,症状出现前一天肠
道开始排出病毒,病期第3~5天为排出病毒高峰期,排病毒一般持续7天左右, 少数持续2周。(S)
思考题
简述轮状病毒的复制过程。 轮状病毒的形态有哪些特征,基因组又有何特点?
谢 谢 大 家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与反射弧有关。这一过程可独立完成,不受大脑收发信号
的影响。
最近试验揭示,轮状病毒感染刺激小肠内的肠道神经系统受体,从而引起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原因
炎症介质(如IL-1)从感染部位转移到大脑,在那里作用引起体温上升。 最近实验发现,炎症细胞因子刺激肠内神经,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大脑的发热
毒刚包被第一层衣壳时,新病毒的双链基因组已开始构建,因此轮状病毒被 称作“从事秘密复制活动的病毒”。

轮状病毒护理查房ppt课件

轮状病毒护理查房ppt课件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吃生冷 食物等;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避免与 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机会;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
重要性
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和脱水症状,对婴幼儿的健 康造成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婴幼儿的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也至关重要。
加强手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 避免蚊蝇滋生。加强对病房的通风换 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接触患者前后需彻 底洗手,防止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药物治疗方案执行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 止泻药、补液盐等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 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查房时间不够充分
由于工作繁忙,查房时间相对较短, 导致一些细节问题无法深入了解。今 后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查房工作更 加细致全面。
健康教育不到位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轮状病毒的认知不 足,未能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 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护理记录不规范
向家属演示并讲解婴幼儿 腹泻时的护理技巧,如更 换尿布、清洗臀部等,确 保家属能够熟练掌握。
饮食调整建议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 提供合理的饮食调整建议 ,如增加水分摄入、选择 易消化食物等。
心理支持与安抚
指导家属在患儿生病期间 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抚, 减轻患儿的焦虑和恐惧情 绪。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严格遵守用药剂量、时间和方 法。对于婴幼儿患者,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 用药剂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 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轮状病毒ppt-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轮状病毒ppt-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 现已肯定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 后来还发现引起成人腹泻的新的轮状病毒, 即成人轮状病毒。
2020年10月2日
(S)2
▪ 轮状病毒为大小不等的球形,电镜下完整毒粒如车轮状,故 称为轮状病毒。
▪ 病毒的基因组由11段双链RNA组成,有3层外壳蛋白保护基因 组,无包膜。基因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5个非结构蛋白。
▪ 与其他RNA病毒一样,轮状病毒具有很高 的突变率。导致总有几种不同的轮状病毒 血清型在人群中循环传播。
2020年10月2日
21
4. 病毒的发病机理
▪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重症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 ▪ 在患严重腹泻住院的婴幼儿中,有1/3是轮状
病毒感染引起。 ▪ 轮状病毒感染通常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
▪ D、E、F、G组轮状病毒仅引起动物腹泻。(S)
▪ A组抵抗力:耐乙醚、耐酸碱(pH 3.5~10),室 温中传染性可保持7个月,-20℃长期保存。(S)
2020年10月2日
6
1. 病毒复制 2. 病毒的传播 3. 对宿主防卫的逃逸 4. 病毒的发病机理 5. 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6. 轮状病毒的防治
已开始构建,因此轮状病毒被称作“从事 秘密复制活动的病毒”。
2020年10月2日
14
2. 病毒的传播
▪ 轮状病毒喜欢感染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 细胞。原因可能是:(1)这些细胞是病毒 穿过时最容易附着的细胞。(2)顶端细胞 是绒毛里最成熟的上皮细胞,可为轮状病 毒的繁殖提供特别适合的细胞内环境。
2020年10月2日
▪ VP7、VP4为重要的中和抗原。 ▪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属,有时也直接称为轮状病毒属。
2020年10月2日
轮状病毒(×150000)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_课件模板
相关检查: 人巨细胞病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ECT检查。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相关症状: 免疫力下降、HIV感染、正常免疫球蛋白 减少、免疫缺陷。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相关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临床意义:
血清过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阳性,必须做确 诊实验(蛋白印迹试验),若确诊试验也呈 阳性,可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正常值: 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医学检验·各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
体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别名: 艾滋病毒抗体。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简介: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此病毒 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 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 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 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验(W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临床意义: 甚至可出现呼吸症状。失水、电介质代谢 紊乱严重者由于脱水、酸中毒导致死亡。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正常值: 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相关检查的检测。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相关症状: 腹痛、脱水、腹泻、发热。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相关疾病:
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急性胃肠炎、腺病 毒性肠炎、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星形病毒 胃肠炎。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 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简介: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 要病原体,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对 粪便中的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婴幼儿腹 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医学检验·各论: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儿童和成人由于轮状病毒 感染引起的腹泻,为全球性的一种常见病。 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通过粪 便一口途径传播,是全球性疾病,发病率 高。易感者以6个月至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 儿童及成人相对较少且症状也较轻。其潜 伏期1~2天,可突然发病,有呕吐、腹泻、 发热、胀痛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