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合集下载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J A .u ,O 7 Vo.3, C M J e 2 0 , 12 NO. 6
针刺 治疗 中风后 失语 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 雪 袁 萍 张玉丽 杨 珩 东贵 荣2指导) , , , , (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5 4 ;. 0 上海 203) 0 47 关键词 : 中风 ; 失语症 ; 针刺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266 R 4 . 文献标 识码 : B
患者均 为我 院 20 04年 9月至 20 05年 5月期 问 门 诊及住 院 的患者共 5 8例 , 中男 3 , 2 , 龄 其 3例 女 5例 年
但 3~ 1 , 8 8 岁 平均年龄 5 . 岁 ; 84 病程从发病后 1 天至 6 5 日常 生活 中 能沟通 意愿 , 在 非 日常生 活 或 不 习惯 场 个 月不 等 ; 脑梗 塞 4 例 , 出血 1 。随机 分 为针灸 合下则很困难。4 : 1 脑 7例 级 在大多数场合下几乎无 障碍 , 能 但言语欠 流 畅 , 或对 复杂 谈 治疗组 (0例 ) 西药对 照 组 (8例 )治 疗组 与对 照组 将 自己的 意愿表 达给对 方 , 3 和 2 , 级 仍遗有轻度的障碍 , 患者本 年龄、 性别 、 病性质 、 情 轻 重及 血 压、 糖 、 电 图 话理解上时有障碍 。5 : 疾 病 血 心 人 虽常感 到困难 , 但很少 被别人 注意 。 均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12 诊 断标 准 . 32 疗 效标 准 , 进步 。 33 治疗 结果 , 见 表 1 。
告 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舌根斜刺 05 . 寸 , .~08 快速捻转不留针 , 以酸麻感为 宜, 针感 直达 舌根 ; 针 言语 一 区、 区、 区 , 用 三 头 二 三 采 快针刺术 ( 快速进针, 快速捻转达到 20 分 , 0 转/ 快速起 针) 。神庭 、 心俞、 肝俞 、 门、 命 三阴交常规针刺 ; 留针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 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

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国家,脑血管意外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与致残原因。

中风在我国古代是四大难症之首,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如今有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卒中220-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100-140 万人,死亡率在城市占第三位,在农村占第四位,积累下来的为数更多的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1 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

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

①情志所伤或所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失语症患者120例。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针120mg。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前语言功能评分为(58.98±9.98)分,治疗后为(172.43±7.88)分;对照组治疗前语言功能评分为(59.21±10.02)分,治疗后为(160.23±7.37)分。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加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中风;失语症;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apoplectic aphasia.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poplectic aphas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basic treatment,including oral aspirin 100 mg,intravenous drip of brain protein hydrolysate 120 mg.On this basi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31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25 cases were effective,4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33%;26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22 cases were effective,12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effective rate was 80.00%.The effective rate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8.98 +9.98)before treatment and (172.43 +7.88)after treatment,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9.21 +10.02)before treatment and (160.23 +7.37)after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tatistical test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apoplectic aphasia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troke;Aphasia;Clinical effect据统计,中风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递增态势,这与日益加重的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密不可分。

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

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
营养 支 持 能有 效 地维 持 患者 的 热量 和 营养 ,纠正 负 氮平 衡 和 内 【 2 ] 马 留学 , 邹 忠 东, 姚 和祥 , 等. 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 梗 阻的 诊 疗 进 展
稳态 失 衡 , 使 机体 迅速 恢 复 到 良好 的 营养状 态 , 纠 正低 蛋 白血症 … . 中 国临床 医学, 2 0 0 9 , 1 6 ( 6 ) : 8 8 9 — 8 9 0 . 及肠 壁 水 肿 , 促进 肠 道 功 能 恢复 , 从 而 减 少并 发 症 的 发生 率 , 缩 【 3 1 司徒 小新 , 徐林梧, 李连 涛 . 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梗 阻 1 3 例 诊 治体
1 2
部分 小 肠 切除 。
2 结 果
内蒙古中医药
和生 长抑 素是 非 常 必要 的 ,因为 糖皮 质激 素 既 可促 进 肠 道 水肿 和炎症 的消 退 , 还 可 以抑 制 纤 维母 细胞 增 生 而预 防 粘连 , 但 应小
本组 1 7例 经保 守 治 疗治 愈 出 院 ,治 愈 时间 5 - 2 7 d 。其 中 1 剂 量使 用 , 时 间不 宜 超过 1 周。 而 生 长抑 素 可有 效 抑制 胃肠 道激
增生 、 无弹性 、 肠壁高度水肿 , 行小肠部分切除 、 小肠吻合术 。
3 讨 论
的破坏 , 加 速 炎症 的消 退 , 减 轻肠 壁 水 肿 , 促 进肠 壁 血 液 循 环和 动 力恢 复 。 此外, 对 白细 胞增 高 、 发 热 患者 在应 用 糖皮 质 激 素 时
3 . 1 病 因 :近 年 来 , 有 研 究 证 实I ” , 炎 性肠 梗 阻 病 是 由浸 润 于 小 应 加 用有 效 的广 谱抗 生 素 和抗 厌 氧菌 药物 , 防止 肠 道 菌群 移 位 肠或 结 肠 间 的 白细胞 所 介 导 的一 种 炎 症 反应 , 腹 部 的手 术 操作 我 院采 用 红 霉素 静滴 , 因为 红霉 素 不仅 有 较强 的抗 菌作 用 , 而且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

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

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0卷第 1 2期
针 灸 康 复治 疗 中风 后 遗 症 的 临床 疗效 观 察
付 灿 ( 河南省汤阴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汤阴 4 5 6 1 5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针 灸联合 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选择 已经确诊 的 中风后遗症 患者 5 8 例 分为观 察组 3 O例和 对照组 2 8例 。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 同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用专业的康复治疗联 合针 灸疗法治疗 , 对照组仅 用与观察组相 同的 康 复 疗 法进 行 治 疗 , 3 O天 为 一 疗程 。两 个 疗程 后 观 察 两 组 疗 效和 A D L的 评 分 上 升 幅度 。结 果 : 两 个 疗程 后 , 观 察 组 总有 效 率9 3 - 3 %, 明 显 高 于 对照 组 的 7 1 . 4 %( P < 0 . 0 5 ) 。 A D L的评 分 上 升 幅 度 , 观 察 组 明 显 高 于 对 照组 ( P < 0 . 0 5 ) 。 结论 : 针 灸 联合 康 复 疗法 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明显优 于单独使 用康 复疗 法, 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使 用。
< 3 6 %; 无变化 : < l 1 %; 恶化 ( 包括 死 亡 ) : 负值 。 1 . 5统计学方法 : 两组疗效 比较 时采用 x z 检验 , 计量 资料 以均 数+ 标准差表示 , 以P < 0 . 0 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2 . 1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的 比较 : 经 过 两 个 疗 程 的治 疗 , 观察组 3 0例 患者中基本治愈 1 2例 , 显著进步 9例 , 进步 7 例, 无变化 2 例, 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和进 步例数 比较 , 治疗的总有效率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 差异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P < 0 . 0 5 ) ( 表1 ) 。提示 针灸 联 合 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 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康复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恢复肢体功能与语言能力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恢复肢体功能与语言能力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恢复肢体功能与语言能力中风(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神经功能障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在恢复期之后,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目前,中医针灸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原理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是气血不运、经络阻塞所致。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病人的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具体而言:1. 通过捏拿穴位,可以调整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缓解病灶区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

2. 针灸刺激穴位有助于激活人体内的自愈力,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针灸还可以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肌肉组织的张力,增强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平衡感。

二、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和技术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通常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手法及其作用:1. 经络刺血法:通过刺激相关经络上的特定穴位,促进血液流通,改善病灶区的局部供血情况。

2. 电针疗法:将电流通过针灸穴位输入人体,产生刺激作用,刺激神经和肌肉,以增强治疗效果。

3. 艾灸疗法:使用艾绒直接或间接燃烧热熏海泉,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肢体功能。

4. 脑电针疗法:将电针刺入患者头部的特定穴位,直接刺激脑部,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5. 腰穴贴敷法:将中药小贴敷在腰部特定穴位,通过药性渗透作用,调理腰部和下肢的气血运行和功能恢复。

三、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被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方面,通过针灸可以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另一方面,针灸在改善患者语言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1. 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进行针刺操作,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 治疗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锻炼和休息,合理安排饮食,以确保患者的身体营养和康复进程。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摘要】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刺治疗综述失语症是由特定脑损伤(通常是大脑皮质区域损伤,如血管破坏、创伤或肿瘤)所致的语言障碍。

常见原因为脑猝中和脑外伤。

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语言障碍。

事实证明,依靠药物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的失语症并不能取得满意疗效。

祖国传统医学对中风后失语症早有深入研究[1]。

古代文献记载的失语名称繁多,病机的叙述多样,唐宋以前医家多以感受外风立论,强调外风人中引致失语,如《中藏经》有云“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盖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二脏受风,则舌本强硬而不语也”;《外台秘要》云“肝风其口不能言,脾风其声不出”;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和人们对于中风研究认识的深入,刘完素倡“心火暴甚”学说于先,朱丹溪、李东垣继阐述于后,至明清之际已着重强调内伤脏腑为本病发病关键,其病机大体可归纳为风、火、瘀、痰四邪伤及心、肝、脾、肾四脏。

心主神明,心气通于舌。

心神失养,故出现舌强、言语蹇涩不利,脑为元神之府,风中脑络,致使脑脉淤阻,气血不通,或肾虚精亏,髓海空虚,风、火、瘀、痰和之,流窜经络,上阻清窍,以致神昏失语。

然诸家认识仍有所侧重,如明朝王肯堂认为失语症以肾中阴阳亏虚所致为多,《证治准绳》曰:“《素问》云太阴所谓酥朽痴撸针灸疗法依据自己的理论在失语症的康复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今将近几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针灸联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中风后脑组织缺血会引起大脑语言中枢受损,30%~40%中风患者会出现语言、交流、认知等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语言功能减退,甚至丧失语言能力[1]。

临床对于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治疗以在中风治疗基础上应用语言功能训练为主,如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通过反复语言刺激重建语言符号系统,但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中医认为瘀阻脑络、闭阻舌窍是其根本致病原因,而通督调神针法可通髓达脑、疏通脑络,在此类患者中显示出肯定效果。

研究发现,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与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因子凋亡导致神经损伤有关[2]。

本研究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89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

联合组男27例,女18例;病程1~6个月,平均(3.46±1.21)个月;年龄45~76岁,平均(60.21±7.55)岁;不完全失语25例,完全失语20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病程1~6个月,平均(3.38±1.15)个月;年龄45~75岁,平均(59.67±7.12)岁;不完全失语26例,完全失语18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为缺血性中风,经颅脑CT、MRI确诊,处于恢复期,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病程6个月内,伴有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舌咽、软腭肌肉无力与下颌反射、唇反射亢进,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显示失语商小于93.8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大面积脑部梗死,有意识障碍,伴有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心肾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合并全身感染,合并恶性肿瘤,依从性差。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成均无显著性差异 ( 尸> 0 0 ) .5 。
颞三针属于头穴疗法 ,头穴疗法是利用针法 、灸法及其他有
关物理方法 ,刺激脑 ( 包括大脑 、小脑 、脑干 )的体表投 影部位 及其临床腧穴 ( 或刺激区 ) ,治疗各种疾病 的一种方法。头穴疗
2 治疗方法
2 1 基础治疗 :全部病例均予 口服拜阿斯匹灵 1 0 、静 . 0 mg
以3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2寸行捻转补法,以得气为度 ;神堂、魂 . 门穴以 3 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 3 . 寸行捻转补法 ,以得气为度。 .-0 5 2 3 对照组:基础治疗 +西药 。盐酸培他啶 5 0 ( .2 . 0 ml 0 0g)
4 结果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 () 1 参照 19 年全国第 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 95 准…,并经 C T或MRI 诊断为脑梗塞或脑 出血 , 明有单发病灶; 证 () 2 采用北京医院制定的 ( (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确诊为失语
症者 。
两组失语症 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的 比较,见表 1 。 经 检验 ,两组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评分治疗前后 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 O O . lo治疗前两组 比较无差异( 0 0 ) .5 ,具有可 比性 ;治疗后治疗组 明显优于对 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0 O < . lo
法治疗 中风源于 《 内经 ( ,( 灵枢 ・ 五乱 “ 气乱于头则为厥逆 ,头 重 眩仆 ……取之天柱” 灵枢 ・ 。 邪气藏府病 形》篇中记载 ,“ 十 二 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说明了头 部与人体 内的各 脏腑器官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 颞三针的每一刺 到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作用 ,从而使其功能恢复 。
当代 医学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方法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

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语表达、听理解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口语表达、听理解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机理;针灸中风在临床中也被称为脑卒中,其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统一称呼,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其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一种疾病类型。

目前临床已将中风同癌症、冠心病视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

国内外医学界对预防中风的意识逐渐升高,有关医学专家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中风预测及治疗进行深度探索。

由于中风发病危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类似于风之善行的临床特点,由此命名为卒中或中风。

中风发病之后会遗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重大疾患之一。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主要特点包括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使其快速回归正常生活。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经MRI或头颅CT确诊,排除语言障碍者。

其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62.5±5.8)岁;病程7~65 d,平均病程(25.8±13.1)d。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百会、哑门、通里、廉泉为主穴配合其它穴位予针刺治疗,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对照组20例,仅予语言康复训练。

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20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0.0%。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刺放血【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77-02中风失语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造成沟通困难,社交能力下降。

随着老龄化日渐加重,环境污染,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中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风失语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作对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10年~2013年在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2~78岁,平均65.3岁;其中脑梗死16例,脑出血4例。

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73岁,平均60.2岁;其中脑梗死17例,脑出血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布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患者经脑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出血,符合《神经病学》[1]中对脑梗塞、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经采用王氏制定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确诊为失语症者[2]。

1.3 排除标准①神智模糊或不清②有严重并发症如:感染难以控制,心衰、肾衰、呼吸衰竭等脏器衰竭,有癌症、再障等严重基础疾病③既往有听力、视力障碍的或有听视器官残缺④有精神障碍⑤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执行治疗,难以追踪疗效的。

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0-30T07:44:17.19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朱柯舟[导读] 失语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朱柯舟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530022摘要:失语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中风后失语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主要治疗方法有体针疗法、头针疗法、舌针疗法、针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药物、经颅磁刺激等。

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相关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关键字;针灸疗法;卒中;失语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局限性或综合性。

它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

失语是中分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通常由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及皮质下损伤引起,发病率20中风%中风~中风38中风%,其中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

运动性失语又称布罗卡失语或表现性失语。

发病机制为额叶后上部和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主要症状为口语表达障碍,听力理解相对保留。

证候特点为自发言语少、寻言难、言语难、无流畅,甚至无言语。

语言沟通障碍使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及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容易产生抑郁和悲观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过程。

针灸治疗对中风中后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疗效。

现将近5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优势及局限性总结如下:一、单纯针刺治疗1.体针疗法体针疗法的优势在于能灵活选择和配穴。

但多数医师仍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穴位,且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体针疗法的推广应用。

希望今后能积极探索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体针穴位的选择,丰富不同情况下穴位的选择,以及不同针刺手法对疾病的影响,进行大数据、多中心的对比研究,总结试行的有效治疗标准。

2.头皮针疗法头针疗法在中医与现代解剖学上相互对照,治疗机制已基本明确,规范治疗.中风易实施,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护理体会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护理体会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刘培宏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12期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2-0085-01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

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11~53岁之间。

1.2 操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

1.2.1 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

对于年老体弱,及鼻饲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对于痰多黏稠难咳患者,要遵医嘱服用化痰药物,同时可以采取配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叩背来进行排痰。

1.2.2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及时掌握与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法,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了解病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帮助患者解开心结。

1.2.3 饮食护理患者要选择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饮食。

饮食原则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糖为主,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戒烟酒。

对于阴虚患者要以甘凉食物为主,如小米、绿豆等;而阳虚患者要食入甘温食物,如胡萝卜、麦面等;患者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应该多食白菜、黄瓜等蔬菜;而对于便秘患者应食入高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食物;对于肥胖患者要控制体重,适时减肥。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的8 0例 中风失语 患者 资料进行 分析 , 医护人 员根据 患者检查 时间( 单 日、 双 日) 分 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 两组 , 每组 有 4 0例 患者。对照 组 患 者 采 用 盐 酸 培 他 啶 进 行 治疗 , 实验 组 患 者 采 用 中 医针 灸 进 行 治 疗 , 比 较 这 两 组 患者 治 疗 效 果 等 指 标 。结 果 : 实验 中, 医护 人 员 对两组患者均治疗 4 5天 ,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总有效 率为 8 5 %) ; 实验组 患者治疗后语 言功能 评 分为 1 7 0 . 2 1 ±7 . 4 8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1 5 9 . 0 1 ±7 . 4 2 。结论 : 临床上 , 医护人 员利用 中医针 灸对 中风失语 患者进行 治疗效果较 好, 能够有效 缩短 患者说话 时间 , 且 患者 治疗后语 言功 能评 分明显 上升 , 值得推广使 用。
关键词 : 中医针 灸 ; 中风 失 语 ; 临床 效 果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7 6 3 ( 2 0 1 4 ) 0 1 — 0 0 2 1 — 0 2
前 言 情 况如 下表 所 示 : 随着我国人 口老龄化的不断加 剧 以及 人们 生活方式 的不断 表 1 两 组 患 者 临床 疗 效 对 比
年龄 、 入 院 时 间病 情 等 方 面 医 护 人 员 对 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分析 结果显示这 些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1 . 2患 者 治 疗 方 法 患 者人院后 , 医护人员对 患者进 行常规 检查 , 如患者 的心肺 功能、 体温等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 的实 际情况 让患者 口服 1 0 0 m g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勃利县中医院 154500【摘要】目的:对中风失语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中风失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

两组患者采取的是基础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拜阿司匹林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31例患者显效,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共有26例患者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是80.00%。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平均是(172.43±7.88)分;对照组的评分是(160.23±7.37)分。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中风失语症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临床中有效率高。

【关键词】针灸;中风失语症;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aphasia patients with apoplex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20 stroke aphasia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60 patients.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therapy,mainly with aspirin and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On this basis,the control group increased th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the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31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ffective,25 patients were effective,4 patients were ineffective,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2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ffective,22 patients were effective,12 patients were ineffective,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0%.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The average score of language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172.43 ±7.88),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160.23 ± 7.37).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 < 0.05).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apoplexy aphasia is very ideal,and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is high.[Key words] acupuncture;apoplexy aphasia;clinical effect根据研究显示,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和人口老龄化,饮食生活习惯变化有紧密联系,中风失语是主要表现,中风失语患者的生活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使用安全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非常重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

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

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

年龄在11-53岁之间。

1.2操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

1.2.1基础护理在中风患者患病之前,大多数患者患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中风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自身抵抗力差,容易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应尽量避免风寒,出门是要注意慎天气变化,避风寒,生活中不能太过劳累。

对于患者的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病室环境温湿度要适宜,定时打开病房窗户通风,对于年老体弱,及其鼻饲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对于痰多粘稠难咳患者,要要遵照医师的安排服用化痰药物,以及可以采取配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叩背来进行排痰。

尽可能让患者训练膀胱自行排尿,医护人员定时给患者使用便盆或尿壶,进行排尿,对于尿潴留患者可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必要时要通过行留置导尿;患者要尽可能保持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对于便秘者,要采取腹部按摩并配合治疗便秘中药进行服用。

医护人员要做好每日晨晚间重点观察病人的排便及血压脉搏呼吸情况,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的稳定情况可以通过观察血压平稳状况,对于血压过高患者要防止出现脑溢血的复发,而对于血压偏低要做好防止脑梗塞的再发呼吸不畅通,对于痰多患者,要及时吸痰防止病人窒息,有不少患者昏厥,主要是因为在排便过程中太用力所造成的。

1.2.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心理状况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明显的差异。

有一部分患者能够慢慢适应新环境,尽可能适应心理的变化,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而有的患者对于新环境适应性差,出现消极心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对于患者不良心态和消极的心理以及恶性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混乱。

严重的话有可能引起多器官、多功能失调而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及时掌握与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法与安慰,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大部分患者在心理上会出现自弃心理,特别是后遗症重、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者,更容易产生烦躁、恐惧、自厌情绪,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悲伤啼哭或呆滞,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拒绝治疗或出现自杀。

所以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做好疏导工作,帮助患者了解病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帮助患者解开心中的问题。

疏导患者面对生活与病情要以宽容、豁达的心态,不能乱发脾气,这样会影响身体的康复,尽可能让患者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与医生配合,加强康复锻炼,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会使患者尽早康复,早日出院。

1.2.3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饮食要注意选择最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

患者的饮食原则主要是: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糖为主,在饮食上注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必须戒烟酒。

对于阴虚患者要以甘凉食物为主,如小米、绿豆等;而阳虚患者者要食入甘温食物,如胡萝卜、麦面等;有些患者出现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应该多食白菜、黄瓜等蔬菜;而对于便秘患者应食入高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食入低盐食物;对于肥胖患者要控制体重,进行减肥。

1.2.4生活护理对于患者的病室要保持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刺激,患者卧床休息时调整舒服的体位,定时作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

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浴、更衣、按摩、清理粪便、更换床单被罩,操作时动作要轻,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按时进行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

尿失禁的患者给予留置导尿,要进行及时清洗膀胱,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半身不遂的患者因患侧肢体软弱无力,对冷热疼痛敏感力差,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工作,防止烫伤。

1.2.5语言的康复护理大多数中风后遗症患者会出现言语障碍,对患者生活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不能自理,引起患者情绪多焦虑,护理人员要多于患者进行接触,尽可能鼓励患者说话、交流。

对于患者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尽行改正,指导患者练习缩唇、伸舌、鼓腮、吹气等运动,可以定时给患者读报纸,对于听觉刺激,进而使语言得到训练。

因为中风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所以在说话时会出现,吐字不清晰,说话时结巴,含糊不清,再加上紧张,表情异常,因而患者总怕人取笑,所以患者会出现常常不说话,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内心压抑,使患者出现自悲感。

所以对对患者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说话时,要注意语速缓慢,句子简单易懂,并且医护人员要给患者足够的回答时间,讲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使患者愿意讲话,患者由于说话不流畅而出现急躁情况时,医护人员要进行安慰并教他如何回答。

对讲话时出现单音、音调不正确、不连贯者,应加猜测并予以澄清,使患者知道意思已被你听懂,使他愿意接受反复矫正,重新获得语言功能。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可能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失去信心。

所以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向他们讲解康复期护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康复治疗。

1.2.6护理锻炼对中风后遗症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适当的采取锻炼。

锻炼的方法有多种,如果肌力仍好,能适当进行运动,就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等。

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及被动运动。

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5 rain,2次。

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

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

并嘱咐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如果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应告诉患者和家属坚持锻炼,并讲解方法与注意事项。

2、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具体情况看表中分析。

表1 2组患者语言能力疗效的比较组别疗效合计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对照组8 21 11 40 72.5 实验组13 24 3 40 92.5表2 2组患者患侧肌力疗效的比较组别疗效合计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对照组7 26 7 40 82.5 实验组12 24 4 40 90.03、讨论中风患者语言障碍易导致患者不能与医护人员及家属沟通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语言康复训练对于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特别重要,利用语言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问题,开口说话,提供给患者更多练习纠正与反复的语言锻炼机会,尽可能鼓励患者收听广播及阅读等方式给患者适应语言功能的恢复,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因为存在与他人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会出现内心压抑情绪急躁,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战胜疾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工作。

成功的心理护理是中风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中风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关键,康复锻炼是中风后遗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对重症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是康复期护理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合理应用措施,才能使患者最大可能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进一步缩短康复期,让患者早日获得康复。

参考文献:[1]叶晓翔.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23(01): 11-14.[2]张洪鑫.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法[J].中国医学导报.2011,12(04): 31-33.[3]张海龙.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J].中国医学教育.2012,23(08): 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